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17-06-05
P> 字數:52697
遼壽昌四年十月乙辛,西京道,朔州,雁門關外。
今天是十月的最後一天,寒冷的朔風掃過蒼茫的原野山巒,天地之間盡是沉
重的鉛灰色,遠方的太行山脈好像起伏的蒼龍,遍野茫茫枯草,一幅了無生機的
景象。
若是放在以往,邊境關寨在這個時候都是非常緊張的時刻。宋遼之間雖然有
一紙盟約在,年無大戰,但是其實邊境上的小規模衝突一直存在。契丹騎兵越
境跑來打水、砍柴、放牧毫無顧忌,還有化裝成盜賊打草谷更是家常便飯。到了
冬季,塞外遊牧民族更是到了一年一度的搶掠季節。當然宋朝的邊軍也不示弱,
在秋冬季除了要防秋以外,更要出關去燒荒,焚燒草原,冬天更是重點盯防的時
期。
像今天這個天氣,到了晚上肯定月黑風高,是要徵募勇士出去放火的。但是
自從十餘萬遼軍陳兵關外之後,整個河東便風聲鶴唳了,代州雁門一帶青壯男女
皆被強徵入伍,日夜心驚膽戰的等著戰爭不知何時爆發。
所以在這個時候,還是不要刺激契丹人比較好。況且此時從關城之上往外看
去,都能看到不遠處的曠野之上密密麻麻的遼軍騎兵正在浩浩蕩蕩的行進。
遼耶律洪基此時端坐在一匹雄駿絕倫的白馬之上,立馬於一個小丘上,手
中拿著馬鞭,對著雁門關指指點點。而他的身側則是他的文武重臣和數千御帳精
騎拱衛著他,耶律洪基的表情十分的不屑,好像在蔑視對面的南朝。而他身旁的
重臣們則大都一臉憂慮,不住的勸諫皇帝不要跑到這麼危險敏感的地方來。
「雁門之險,果然名不虛傳。」耶律洪基看著南邊的雄峻關山險隘,很是贊
嘆。絲毫不在意自己孟浪的舉動會對兩國外交帶來何等影響。遼親率大軍陳兵
關下,這在宋朝看來,只有輕蔑的挑釁一種解釋。
「漆水郡王,若是你用兵,如何克此雄關?」耶律洪基似乎心情很好,扭頭
看看身側的行宮都部署耶律罕特剌。這位執掌御帳宿衛軍權的重臣,征剿上京道
阻卜叛賊,可謂戰勝,其名聲已經差不多快要成為大遼第一名將了,契丹民
族多久沒出過這樣的豪傑了。
隨駕的雖然也多有王爺,但多是契丹宗室親貴,封王靠的是祖宗蔭澤。陳王
蕭燕六乃是西京留守,雁門關外乃是他的防,顯然更有資格答此問。但是像
耶律罕特剌這樣實打實靠戰功升上來的軍功王爺,含金量顯然更高。
考較考較他,也是一種樂趣。
耶律罕特剌眉頭微皺,對這種無意義的問題,他實在不想答,也不知該如
何答。但是皇帝開了金口,他也只有先敷衍一番。
「啟奏陛下,臣以為用兵之道,在於知己知彼,隨機應變。若不知南朝守將
為何人,兵馬錢糧之數,我軍之詳情,臣實難言勝負。」耶律罕特剌巧妙的打了
個馬虎眼,一方面表明自己不是紙上談兵之輩,另一方面隱諱的表示這個話題沒
有任何實際意義,討論起來只是浪費時間。
「就以朕隨駕來的這一萬精兵為例,若是由你統領,如何作戰?」耶律洪基
卻是不依不饒,好像非要刨根問底。
御帳親軍,乃是遼國最精銳的雄悍勁旅。耶律罕特剌對此卻是深知,此時他
不知道皇帝是在隨口一說或是另有深意,若是真的讓自己現在統領這一萬兵馬前
去攻打雁門關,這也不是不可能會發生的事情,畢竟現在的皇帝就是這麼荒唐的
一個人。
「啟奏陛下,我大遼鐵騎之長,在於馳騁騎射,衝陷野戰。南朝之長,在於
堅城硬寨,結陣自守。若是臣用兵,必設計誘其出戰,於野地斷其糧道,亂其陣
型,後從容擊之。」
「我大遼古語有云,結陣不戰。若是南朝兵馬結陣,離城不遠,如何圖之?」
「此非可圖也,必誘其遠離城寨方可擊之。」
「若其不出城,只是龜縮城內自守,如何圖之?」
耶律罕特剌很想告訴他的皇帝若是南朝攖城自守,當今天下沒有任何軍隊能
奈何得了他們,還是早點洗洗去睡吧。他寧願去面對草原上狂野剽悍的阻卜蠻
夷,也不想面對宋軍把守的堅城硬寨。自宋遼相爭以來,一直就是遼軍擅野戰,
宋軍擅守城。當年大遼南下,每次攻城必敗,一直打到檀州,卻沒能攻下宋軍把
守的任何一座城池。
那時大遼軍力鼎盛,都做不到的事情。現在國力衰敗至此,又有什麼本事能
做得到?
只看對面雁門關隘雄峻,山勢奇險,綿延城牆數里,其上吊鬥林立、城高池
深;所有的大小隘口都密佈著碉堡寨樓、拒馬鹿角,其外又是一層又一層的壕溝
和羊馬牆,其內還不知有多少陷馬坑絆馬,多少虎落翻機關隱藏在地表之下。
城上各種床弩擂石都已經伸出女牆,黑壓壓計程車卒虎視眈眈,顯然也是含有向這
邊示威的意思。
這樣的要塞……憑這一萬不擅攻城的御帳親軍,便是耶律休哥在世,也無能
為也。
不過不能這樣和皇帝說。
「啟奏陛下,南朝守城而戰乃是其看家本事。若圖之臣以為用間方為上策,
促其內部生變,城池唾手可得。然此非一朝一夕可以成事,非有長期經營才見效
果。」
「若是用間不成,如何圖之?」
「若如此,唯有死戰爾!狹路相逢勇者勝!當調派南京道之漢軍、渤海軍、
以及西京道之漢軍前來相助,此皆我大遼善步戰者。再選調精銳騎軍,間道插入
敵後,阻敵援軍抄其糧道,斷絕內外交通孤立其城。大軍圍之蟻附登城,此党項
所以克永樂、金明也。」
話說到這個地步,耶律罕特剌也算是豁出去了。幾乎就是明白的告訴皇帝,
憑藉手頭這點兵力想要攻克雁門根本就是白日做夢。西夏攻打一座永樂城,
就幾乎將全國的男子和壯年女子全部拉上前線,而且最後還是依靠圍困的方式最
終僥倖得勝。其間各路宋軍擁兵不救、最後那場泡塌了宋軍城牆的關鍵性的暴雨
也是西夏的獲勝的要因素。而金明寨之設防遠不及永樂城,不到三千守軍,
西夏也動用了超過二十萬的兵力圍攻才獲勝。
雁門險固,天下雄關,大概比永樂城有過之而無不及,而河東宋軍向來以剽
悍頑強著稱,想要攻克眼前的雁門關,怎麼著也得動員個十幾萬兵馬,加上各種
大型攻城器械才有作戰的把握。
但是想想多年前宋軍在雁門大破遼軍的戰例,便知此戰的兇險。若是宋軍
集結一隻精銳馬軍從小路繞出來突然直擊遼軍之側後,會不會引起全軍潰亂?當
年楊業就是這樣勝利的。而遼軍幾乎不可能將宋軍所有可能的偷襲路線都看住,
這就是雁門易守難攻之處,出入的小路太多太偏僻分散,而這些小路的隘口都掌
握在宋軍手中。
宋軍雖然號稱一向缺戰馬,但是並不是國內沒有馬軍。各路藩騎藩軍便多是
馬軍,以河東為例,著名的折家藩騎便多達數千。再加上各路禁軍的駐泊馬軍,
努力湊出來萬餘騎精兵是可以做到的。
而這萬餘馬軍對於遼軍來說便是巨大的牽制。若要看住這萬餘馬軍,遼軍在
每個宋軍可能出現的隘口外,至少也要部署三千騎軍才可保證安全,少於這個數
字便可能為宋軍所乘。但是這樣的隘口,不下四五十個,遼軍不可能將如此龐大
的兵力用於這種任務上,事實上也不可能看得過來,也就是說總會有漏洞出現。
這種情況就像當年西夏佔據橫山,威脅整個隴右的情況。也有點類似遼軍威
脅河北路的情況,因為不知道敵人何時會出現在何處,宋軍被迫囤積重兵處處設
防。現在陝西的情況還好些,宋軍蠶食橫山,步步推進,橫山之險已為宋夏共有。
但是河北路卻依舊是堆滿了重兵,防備遼軍隨時背盟南下。
若是真想開戰,與其打雁門,還不如攻打河北,畢竟那裡才是適遼軍鐵騎
縱橫馳騁的平野戰場。
而此時在這裡,說不定就有數千馬軍隨時突然從側翼殺到。隨駕的萬餘精騎
佈陣,也是防備側翼可能突然出現的敵情。畢竟誰都不認為自家如此跑到南朝家
門口耀武揚威,南朝會忍氣吞聲的一點反應都沒有。
想到這裡,耶律罕特剌突然想到此時,是否有一隻南朝精銳馬軍正在雁門關
城門之後集結,虎視眈眈的準備正面出擊?
並不是沒有這種可能,而這個方向恰恰卻是防備力量最薄弱的方向。
大遼君臣一向輕視宋軍不敢野戰,這恰恰是個心理上的盲,大概現場眾人
誰也沒做好宋軍突然出關正面挑戰的準備。就在這最不可能的時刻和最不可能的
方向,恰恰宋軍突然出關,數千精騎突然向他們所在的這個小丘衝殺而來,不知
在場兵馬有多少把握能擋住宋軍不犯駕。
以他這樣身經戰的宿將眼光來看,危險迫在眉睫。
一旦宋軍真的殺出,必然是全力以赴不計傷亡的直撲耶律洪基御駕之處,只
要能殺了耶律洪基,即使全部兵馬死光、即使河東的全部馬軍全都死在這,也是
蓋世大捷。而這些御帳軍能不能把耶律洪基保護的風雨不透,實在難說。畢竟御
帳親軍雖然沒有丟掉武力至上的傳統,但也是很多年沒打過仗了,而河東和陝西
的宋軍因為與西夏近年的戰火錘鍊,幾乎都是戰之餘的精銳。
若真是那樣,很可能用不著那種大逆不道的……
但是令他失望,也是意料之中的是,宋軍終究還是沒有出戰。而耶律洪基在
他的「苦諫」之下,終於還是哈哈大笑著說:「漆水郡王不必如此,朕豈不知此
事無能為也,特戲之爾。傳旨,漆水郡王為國操勞,忠勤用事,賞金兩,銅
斤,絹匹,珍珠五斗,歌伎十名。」
「臣謝恩。」耶律罕特剌滾鞍下馬,叩謝於地,心中卻是嘆了一聲。
今晚,便要……
他偷眼去看陳王蕭燕六,蕭燕六雖然也有隨駕,但是兩人一直沒機會交流。
直到現在才抓住一點機會,偷眼看去,卻見蕭燕六面沉似水,向他示意的眼神讓
耶律罕特剌的呼吸都差點停滯了,怎麼事?難道事情出了紕漏不成?
蕭燕六雖然沒有說話,但是耶律罕特剌從那略帶慌亂的眼神之中已經明白了
他的意思:事情有變!
「傳旨,今日已看的夠了,南朝鼠輩不敢出城,咱們便收兵營吧。」耶律
洪基志得意滿,對自己強大實力恐嚇的效果十分滿意,可惜南朝此時國內沒什麼
天災人禍之類的,西邊也是連連得勝,士氣正盛。否則又可敲詐勒一番,讓趙
煦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小子知道知道大遼的可怕之處,當年自己連他老子都
&n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1】【2】【3】【4】【5】【6】【7】【8】【9】【10】【11】【12】【13】【14】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遼壽昌四年十月乙辛,西京道,朔州,雁門關外。
今天是十月的最後一天,寒冷的朔風掃過蒼茫的原野山巒,天地之間盡是沉
重的鉛灰色,遠方的太行山脈好像起伏的蒼龍,遍野茫茫枯草,一幅了無生機的
景象。
若是放在以往,邊境關寨在這個時候都是非常緊張的時刻。宋遼之間雖然有
一紙盟約在,年無大戰,但是其實邊境上的小規模衝突一直存在。契丹騎兵越
境跑來打水、砍柴、放牧毫無顧忌,還有化裝成盜賊打草谷更是家常便飯。到了
冬季,塞外遊牧民族更是到了一年一度的搶掠季節。當然宋朝的邊軍也不示弱,
在秋冬季除了要防秋以外,更要出關去燒荒,焚燒草原,冬天更是重點盯防的時
期。
像今天這個天氣,到了晚上肯定月黑風高,是要徵募勇士出去放火的。但是
自從十餘萬遼軍陳兵關外之後,整個河東便風聲鶴唳了,代州雁門一帶青壯男女
皆被強徵入伍,日夜心驚膽戰的等著戰爭不知何時爆發。
所以在這個時候,還是不要刺激契丹人比較好。況且此時從關城之上往外看
去,都能看到不遠處的曠野之上密密麻麻的遼軍騎兵正在浩浩蕩蕩的行進。
遼耶律洪基此時端坐在一匹雄駿絕倫的白馬之上,立馬於一個小丘上,手
中拿著馬鞭,對著雁門關指指點點。而他的身側則是他的文武重臣和數千御帳精
騎拱衛著他,耶律洪基的表情十分的不屑,好像在蔑視對面的南朝。而他身旁的
重臣們則大都一臉憂慮,不住的勸諫皇帝不要跑到這麼危險敏感的地方來。
「雁門之險,果然名不虛傳。」耶律洪基看著南邊的雄峻關山險隘,很是贊
嘆。絲毫不在意自己孟浪的舉動會對兩國外交帶來何等影響。遼親率大軍陳兵
關下,這在宋朝看來,只有輕蔑的挑釁一種解釋。
「漆水郡王,若是你用兵,如何克此雄關?」耶律洪基似乎心情很好,扭頭
看看身側的行宮都部署耶律罕特剌。這位執掌御帳宿衛軍權的重臣,征剿上京道
阻卜叛賊,可謂戰勝,其名聲已經差不多快要成為大遼第一名將了,契丹民
族多久沒出過這樣的豪傑了。
隨駕的雖然也多有王爺,但多是契丹宗室親貴,封王靠的是祖宗蔭澤。陳王
蕭燕六乃是西京留守,雁門關外乃是他的防,顯然更有資格答此問。但是像
耶律罕特剌這樣實打實靠戰功升上來的軍功王爺,含金量顯然更高。
考較考較他,也是一種樂趣。
耶律罕特剌眉頭微皺,對這種無意義的問題,他實在不想答,也不知該如
何答。但是皇帝開了金口,他也只有先敷衍一番。
「啟奏陛下,臣以為用兵之道,在於知己知彼,隨機應變。若不知南朝守將
為何人,兵馬錢糧之數,我軍之詳情,臣實難言勝負。」耶律罕特剌巧妙的打了
個馬虎眼,一方面表明自己不是紙上談兵之輩,另一方面隱諱的表示這個話題沒
有任何實際意義,討論起來只是浪費時間。
「就以朕隨駕來的這一萬精兵為例,若是由你統領,如何作戰?」耶律洪基
卻是不依不饒,好像非要刨根問底。
御帳親軍,乃是遼國最精銳的雄悍勁旅。耶律罕特剌對此卻是深知,此時他
不知道皇帝是在隨口一說或是另有深意,若是真的讓自己現在統領這一萬兵馬前
去攻打雁門關,這也不是不可能會發生的事情,畢竟現在的皇帝就是這麼荒唐的
一個人。
「啟奏陛下,我大遼鐵騎之長,在於馳騁騎射,衝陷野戰。南朝之長,在於
堅城硬寨,結陣自守。若是臣用兵,必設計誘其出戰,於野地斷其糧道,亂其陣
型,後從容擊之。」
「我大遼古語有云,結陣不戰。若是南朝兵馬結陣,離城不遠,如何圖之?」
「此非可圖也,必誘其遠離城寨方可擊之。」
「若其不出城,只是龜縮城內自守,如何圖之?」
耶律罕特剌很想告訴他的皇帝若是南朝攖城自守,當今天下沒有任何軍隊能
奈何得了他們,還是早點洗洗去睡吧。他寧願去面對草原上狂野剽悍的阻卜蠻
夷,也不想面對宋軍把守的堅城硬寨。自宋遼相爭以來,一直就是遼軍擅野戰,
宋軍擅守城。當年大遼南下,每次攻城必敗,一直打到檀州,卻沒能攻下宋軍把
守的任何一座城池。
那時大遼軍力鼎盛,都做不到的事情。現在國力衰敗至此,又有什麼本事能
做得到?
只看對面雁門關隘雄峻,山勢奇險,綿延城牆數里,其上吊鬥林立、城高池
深;所有的大小隘口都密佈著碉堡寨樓、拒馬鹿角,其外又是一層又一層的壕溝
和羊馬牆,其內還不知有多少陷馬坑絆馬,多少虎落翻機關隱藏在地表之下。
城上各種床弩擂石都已經伸出女牆,黑壓壓計程車卒虎視眈眈,顯然也是含有向這
邊示威的意思。
這樣的要塞……憑這一萬不擅攻城的御帳親軍,便是耶律休哥在世,也無能
為也。
不過不能這樣和皇帝說。
「啟奏陛下,南朝守城而戰乃是其看家本事。若圖之臣以為用間方為上策,
促其內部生變,城池唾手可得。然此非一朝一夕可以成事,非有長期經營才見效
果。」
「若是用間不成,如何圖之?」
「若如此,唯有死戰爾!狹路相逢勇者勝!當調派南京道之漢軍、渤海軍、
以及西京道之漢軍前來相助,此皆我大遼善步戰者。再選調精銳騎軍,間道插入
敵後,阻敵援軍抄其糧道,斷絕內外交通孤立其城。大軍圍之蟻附登城,此党項
所以克永樂、金明也。」
話說到這個地步,耶律罕特剌也算是豁出去了。幾乎就是明白的告訴皇帝,
憑藉手頭這點兵力想要攻克雁門根本就是白日做夢。西夏攻打一座永樂城,
就幾乎將全國的男子和壯年女子全部拉上前線,而且最後還是依靠圍困的方式最
終僥倖得勝。其間各路宋軍擁兵不救、最後那場泡塌了宋軍城牆的關鍵性的暴雨
也是西夏的獲勝的要因素。而金明寨之設防遠不及永樂城,不到三千守軍,
西夏也動用了超過二十萬的兵力圍攻才獲勝。
雁門險固,天下雄關,大概比永樂城有過之而無不及,而河東宋軍向來以剽
悍頑強著稱,想要攻克眼前的雁門關,怎麼著也得動員個十幾萬兵馬,加上各種
大型攻城器械才有作戰的把握。
但是想想多年前宋軍在雁門大破遼軍的戰例,便知此戰的兇險。若是宋軍
集結一隻精銳馬軍從小路繞出來突然直擊遼軍之側後,會不會引起全軍潰亂?當
年楊業就是這樣勝利的。而遼軍幾乎不可能將宋軍所有可能的偷襲路線都看住,
這就是雁門易守難攻之處,出入的小路太多太偏僻分散,而這些小路的隘口都掌
握在宋軍手中。
宋軍雖然號稱一向缺戰馬,但是並不是國內沒有馬軍。各路藩騎藩軍便多是
馬軍,以河東為例,著名的折家藩騎便多達數千。再加上各路禁軍的駐泊馬軍,
努力湊出來萬餘騎精兵是可以做到的。
而這萬餘馬軍對於遼軍來說便是巨大的牽制。若要看住這萬餘馬軍,遼軍在
每個宋軍可能出現的隘口外,至少也要部署三千騎軍才可保證安全,少於這個數
字便可能為宋軍所乘。但是這樣的隘口,不下四五十個,遼軍不可能將如此龐大
的兵力用於這種任務上,事實上也不可能看得過來,也就是說總會有漏洞出現。
這種情況就像當年西夏佔據橫山,威脅整個隴右的情況。也有點類似遼軍威
脅河北路的情況,因為不知道敵人何時會出現在何處,宋軍被迫囤積重兵處處設
防。現在陝西的情況還好些,宋軍蠶食橫山,步步推進,橫山之險已為宋夏共有。
但是河北路卻依舊是堆滿了重兵,防備遼軍隨時背盟南下。
若是真想開戰,與其打雁門,還不如攻打河北,畢竟那裡才是適遼軍鐵騎
縱橫馳騁的平野戰場。
而此時在這裡,說不定就有數千馬軍隨時突然從側翼殺到。隨駕的萬餘精騎
佈陣,也是防備側翼可能突然出現的敵情。畢竟誰都不認為自家如此跑到南朝家
門口耀武揚威,南朝會忍氣吞聲的一點反應都沒有。
想到這裡,耶律罕特剌突然想到此時,是否有一隻南朝精銳馬軍正在雁門關
城門之後集結,虎視眈眈的準備正面出擊?
並不是沒有這種可能,而這個方向恰恰卻是防備力量最薄弱的方向。
大遼君臣一向輕視宋軍不敢野戰,這恰恰是個心理上的盲,大概現場眾人
誰也沒做好宋軍突然出關正面挑戰的準備。就在這最不可能的時刻和最不可能的
方向,恰恰宋軍突然出關,數千精騎突然向他們所在的這個小丘衝殺而來,不知
在場兵馬有多少把握能擋住宋軍不犯駕。
以他這樣身經戰的宿將眼光來看,危險迫在眉睫。
一旦宋軍真的殺出,必然是全力以赴不計傷亡的直撲耶律洪基御駕之處,只
要能殺了耶律洪基,即使全部兵馬死光、即使河東的全部馬軍全都死在這,也是
蓋世大捷。而這些御帳軍能不能把耶律洪基保護的風雨不透,實在難說。畢竟御
帳親軍雖然沒有丟掉武力至上的傳統,但也是很多年沒打過仗了,而河東和陝西
的宋軍因為與西夏近年的戰火錘鍊,幾乎都是戰之餘的精銳。
若真是那樣,很可能用不著那種大逆不道的……
但是令他失望,也是意料之中的是,宋軍終究還是沒有出戰。而耶律洪基在
他的「苦諫」之下,終於還是哈哈大笑著說:「漆水郡王不必如此,朕豈不知此
事無能為也,特戲之爾。傳旨,漆水郡王為國操勞,忠勤用事,賞金兩,銅
斤,絹匹,珍珠五斗,歌伎十名。」
「臣謝恩。」耶律罕特剌滾鞍下馬,叩謝於地,心中卻是嘆了一聲。
今晚,便要……
他偷眼去看陳王蕭燕六,蕭燕六雖然也有隨駕,但是兩人一直沒機會交流。
直到現在才抓住一點機會,偷眼看去,卻見蕭燕六面沉似水,向他示意的眼神讓
耶律罕特剌的呼吸都差點停滯了,怎麼事?難道事情出了紕漏不成?
蕭燕六雖然沒有說話,但是耶律罕特剌從那略帶慌亂的眼神之中已經明白了
他的意思:事情有變!
「傳旨,今日已看的夠了,南朝鼠輩不敢出城,咱們便收兵營吧。」耶律
洪基志得意滿,對自己強大實力恐嚇的效果十分滿意,可惜南朝此時國內沒什麼
天災人禍之類的,西邊也是連連得勝,士氣正盛。否則又可敲詐勒一番,讓趙
煦那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狂妄小子知道知道大遼的可怕之處,當年自己連他老子都
&n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