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下】(37-39)

+A -A

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17-06-03

,將英廟圍於土木堡。」

    自家祖上的糟心事朱厚照深有感觸,「不錯,正是如此,江愛卿真是忠心

    赤膽,倘若大明將士人人如此,韃虜何愁不滅。」

    「臣不敢貪天之功,都賴將士用命死戰,懇請皇上褒獎有功之士。」江彬

    叩首道。

    「哦?」正德有些意外,「怎麼此戰的考功還未具結麼?」

    丁壽一聲嘆息,便將江彬滯留京師數月的情形說了一遍,氣得正德暴跳如

    雷,「好大狗膽,如此行事豈不寒了將士之心,朕要將兵部一干人等問罪。」

    「萬歲消氣,六科有拾遺補缺稽查六部之責,既然事關兵部,臣請將此事

    交由兵部給事中王廷相辦理。」劉瑾有言在先,丁壽可不敢大興牢獄,就賣王

    廷相一個面子吧。

    正德對文華殿上將謝遷氣得夠嗆的王廷相印象也不錯,立即點頭應允。

    ***    ***    ***    ***

    「此番多虧有小郎幫忙,哥哥真不知道該如何謝你。」出宮後江彬便千恩

    萬謝個不停。

    「你我兄何必見外。」丁壽一邊客氣,心中暗道玉奴嫂嫂在床上早就謝

    過了。

    二人正自客套,一個人影奔了過來,江彬剛要抽刀便被丁壽按住,來人明

    顯不會武功。

    「民女有冤,懇請大人做。」來人是個美貌女子,身段窈窕,眉目如畫

    ,雖語調怪異,卻更增了幾分魅力。

    江彬看得嘴巴發乾,丁壽瞧得襠下發緊,咳嗽一聲,「女子有何冤情,快

    快說來。」

    「此地言談不便,請與大人於靜處細稟。」

    丁壽心中暗樂,有門兒。

    第三十九章                海東生變

    「什麼,你是朝鮮國李?後宮淑容張綠水?」到住處丁壽便將女子喚

    來詢問,可這女子所言著實讓他心驚。

    「敝國被逆種李懌囚禁喬桐島,朝不保夕,請上國君臣施以援手。」朝

    鮮蒙大明賜予衣冠文字,張綠水身在後宮,漢語雖然生硬,卻還能語意清楚。

    「如你所言,當夜叛軍湧入,李?與後宮子女俱以被擒,你如何逃脫,又

    怎能證明你的身份?」

    「妾身當日與貼身宮女互換衣物,自焚宮室,為取信於人,將淑容印信一

    並交予,趁亂夜逃出宮。」張綠水垂首道。

    丁壽靠在椅背上,「也就是說無法證明你的身份。」

    張綠水急切道:「如今敝國使團進京,李繼福出身青海李氏,曾有數面之

    緣,他定會識得。」

    「他若認出你來,我將你

    ??

    交給他呢還是送朝鮮?」丁壽眼神冰冷。

    張綠水被嚇得花容失色,「天朝欲坐視敝國亂臣賊子竊據權柄而不救?妾

    夫李?侍大明至誠,豈堪如此下場,那李懌平素對天朝多有不敬,妄言菲薄大

    明歷代君長,素懷不臣之心。」

    「李?也好,李懌也罷,誰人做了朝鮮國王敢不奉大明為正朔。」丁壽攤

    手笑道。

    丁壽此言一點不錯,大明朝自建國起奉行薄來厚往、懷柔遠人的外交政策

    ,此時已經建立了完善的朝貢體系,東亞要國家都奉大明為宗,新王即位

    以受大明冊封為名正言順,當然這樣的外交政策在後世也沒少被人詬病,稱明

    朝花錢買面子,落一個宗虛名沒任何好處,純粹的S行為,這話或許有有

    點道理,可後世天朝自建國起就向第三世界送錢送物甚或送領土領海見證友誼

    ,也沒見落得什麼實惠,每年數以億計的無償援助送給犄角旮旯的不知名小

    國,只為人家喊一句「一箇中國」,哪天不給錢了,兩國友誼也就不見了,死

    傷數十萬人幫助鄰居不被滅國,結果一個在門店的停戰談判桌上連自家國旗

    都不擺一面,反而更加不安分;另一個同意識形態的鄰居更好,直接上門開搶

    。

    反觀大明,懷柔佈德,在五十年後那股西伯利亞走出的野人寒流撲面而

    來時,已經被迫稱臣的朝鮮君臣念念不忘天朝恩義,「我朝三年來,服事大

    明,其情其義,固不暇言。而神宗皇帝再造之恩,自開闢以來,亦未聞於載籍

    者。宣祖大王所謂義則君臣,恩猶父子,實是真誠痛切語也。所謂仁莫大於父

    子,義莫大於君臣是也。而君臣之中,受恩罔極,又未有若本朝之於皇明也」

    ,於是朝鮮放棄舊恨,外結日本,南聯鄭氏,暗圖大事,可惜咒水之難爆發,

    朱由榔被殺,南明消亡,即便如此,直到康熙末年,朝鮮國王仍以太牢祭祀崇

    禎,民間更用崇禎年號二六十五年。

    即便是萬曆年間在朝鮮被大明收拾得頭破血流的日本,德川幕府也曾派兵

    數千響應鄭成功,可惜曾經保護日本不被蒙古人滅國的神風一視同仁,這幾千

    人直接餵了魚蝦;暹羅國素慕中華,大力救厚待明國遺民,多次請求出兵相

    助;即使很快臣服的安南莫氏,最初也曾派兵抗清;至於將永曆君臣交給吳三

    桂的緬甸,在莽白篡位之前,緬王莽達也多次援以物資。

    明亡之際尚且如此,何況此時大明天命未衰,明以厚德載物,周邊藩國同

    沐漢風,華夏一體,李懌腦子進水才會脫明自立。

    「這……」張綠水一時詞窮,她一介妓生,如何能說出太多道理,這一番

    言語已是一路上絞盡腦汁所想出來的,奈何丁壽油鹽不進,不由氣苦。

    美人窘態丁壽看不厭,「你且將這些事寫下來,容後再議。」吩咐貽青

    準備飯食。

    丁壽用飯後再度進屋,見桌上飯食未動一筷,張綠水咬著筆桿,蛾眉深鎖

    ,失笑走到她的身邊,待看到紙上所寫,二爺臉都黑了。

    「你寫的這是什麼……」紙上文字橫豎圈框,如同鬼畫符,倒是不陌生,

    後世的韓文一個模子。

    張綠水此時心神大亂,立即俯首請罪道:「大人恕罪,妾身出身微賤,未

    能有幸識得上國文字,只學了些本國諺文,貽笑大方。」

    這東西現在叫諺文,丁壽冷哼道:「據你說你也是朝鮮文義縣令庶女,如

    何不習上國文字。」

    「妾身之母為賤民,敝國行從母法,一賤即賤,所以雖身為縣令之女,實

    為奴婢之身。」見丁壽還盯著諺文看,張綠水又道:「諺文乃敝國世宗大王所

    創,妾夫仰慕中華,已然下詔令禁止此文,如今李懌篡位,恐此文又將大興。

    」

    哦,李?還下過這麼個詔令,丁壽倒是來了興趣,有機會不妨拉他一把,

    其實丁壽不知道的是朝鮮世宗創立這文字是因為朝鮮國之語音,異乎中國,漢

    字難學,朝鮮民間不識字的太多,於是創立二十八個字,詔書稱「訓民正音」

    ,還大力倡導在公文和個人書信中使用「訓民正音」,並責令用「訓民正音」

    創作《龍飛御天歌》。他還將「訓民正音」作為錄用官吏的科舉考試的必考科

    目,並在錢幣上刻印了「訓民正音」。

    這類似漢語拼音的東西倒是簡單易學,卻毫無內涵,一經推出便遭到朝鮮

    兩班貴族和文人士大夫的一致抵制,認為棄漢字習諺文是以夷變夏之舉,「自

    古九州之內,風土雖異,未有因方言而別為文字者。唯蒙古、西夏、女真、日

    本、西蕃之類,各有其字。是皆夷狄事耳,無足道者」,「歷代中國皆以我國

    有箕子遺風,文物禮樂,比擬中華。今別作諺文,舍中國而自同於夷狄,是所

    謂棄蘇之香,而取螗螂之丸也,豈非文明之累哉」,所以這東西只在民間通

    行,真正成為官方文字是二十世紀中期,朝鮮一分為二去中國化的時候,即便

    如此,韓國人的護照和身份證上仍會在韓語旁標註漢字名,名字都是漢語意境

    ,絕不是中國媒體音譯的什麼秀、賢、英、智、孝、宇、苑、東、麗,國人哈

    韓的時候奇怪怎麼韓國人名字老是這麼幾個字,都是一個拼音標出來的,同音

    字可不就這麼幾個麼。

    至於李?禁止諺文倒是真的,因為民間有用諺文貼告示罵他,不禁才有鬼

    了。丁壽心中有想,面上卻不露聲色,喚道:「貽青、貽紅。」

    「奴婢在。」二女在廊下應命。

    「給她安排個住處。」

    「這……」二女面露難色,貽青開口道:「婢子二人住東廂,文心與譚媽

    住在西廂,再無空房。」

    「噢,」丁壽故作為難,「這便如何是好。」

    「妾身數月流離失所,有片瓦存身已感大恩,便在廊下棲身即可。」張綠

    水忙道,她從小吃過苦的,確實不在乎。

    丁壽搖頭,「如此豈不委屈了貴人,你二人將東廂騰出來,搬到西廂去住

    。」

    貽青領命,帶著張綠水下去安歇,貽紅走到丁壽身側,將高聳胸脯擠到他

    的胳膊上,媚笑道:「爺今晚要哪位姐妹侍寢,還是婢子四人一起……」

    用手在翹臀上一拍,丁壽邪笑道:「今晚上不勞你們伺候,記住了,聽著

  &n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
【1】【2】【3】【4】【5】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推薦閱讀:馴養遊戲身不由己的溫柔爸爸給騷女兒的量身定製新婚燕爾我與貓孃的日常生活趙家情事小姨肖玥梅母子禁忌之夜我在大學學驅魔蘇舒的性愛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