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17-06-03
天下呢,想撂挑子,等死了以後吧。小皇帝
心中不無惡意的遐想。
幾人對視一眼,李東陽開口道:「陛下,臣以為李?以痼疾辭位,李懌以
親承託,接受既明,友愛不失,宜順其請才是。」
「這個嗎……」不答應朝鮮所請,只是正德心理惡作劇,倒是無所謂,想
開口應承,劉瑾快步走了進來,「陛下,錦衣衛指揮僉事丁壽有事稟奏。」
待得丁壽入內,將事情來龍去脈一講,正德大怒,群臣變色,立即將那位
自稱岳家小將的李繼福和張綠水宣了上來。
張綠水進了暖閣,盈盈拜倒:「臣妾張綠水叩見皇帝陛下。」張綠水有二
品淑容誥命,是以自稱為臣。
暖閣眾人打量跪倒女子,肌膚如雪,玉立亭亭,謝閣老捻捻鬍子,暗道這
女子比自家的一妻六妾更為豔麗,不想海東小國竟有如此佳麗。
正德盯著張綠水一瞬不瞬,丁壽暗道要遭,小皇帝不是看上這娘們了吧,
抬眼看看自己頭上烏紗,有些要綠的樣子。
「兀那女子,這身打扮從何而來?」正德開口,丁壽好懸沒栽倒。
張綠水著急覲見來不及更衣,身上飛魚服又是僭越,臨進殿時套了件無袖
透風紗,如今襯得英姿颯爽,引得小皇帝側目。
劉瑾低咳了一聲,正德神思才到正軌,他如今連大婚都沒有,哪懂得男
女之事,不像某千古一帝,這歲數的時候孩子都幾歲了,「有何事稟奏?」
「臣夫李?為叛賊所囚,性命危在旦夕,懇請陛下念夫素懷忠義,服侍大
明,即刻施以援手,解臣夫於倒懸。」
「李繼福,亂臣謀逆,爾可知罪?」
「陛下,休聽這禍國妖女之言。」李繼福磕頭如搗蒜,「昏李?倒行逆
施,毀佛滅儒,定寸斬、炮烙、拆胸、碎骨飄風之酷刑,改名剎為妓院,興士
禍誅殺名士,穢亂宮廷,悖逆人倫,敝國姓無日不受熬煎,臣等反正乃無奈
自保之舉啊。」
聲淚俱下,君臣動容。
劉健怒道:「如此昏,豈可牧守一方,為姓謀福,理當廢之。」
「李懌等人雖有悖逆之舉,也屬情有可原。」李東陽介面道。
謝遷定論:「下旨申飭朝鮮,令李懌謝罪便是,另將此妖女直接發入教坊
或與功臣為奴。」
幾位閣老一人一語將這事就要定下來,張綠水面露驚慌,丁壽開口欲言,
劉瑾卻不溫不火道:「老奴有言,啟奏陛下。」
正德點頭示意,劉瑾道:「李?襲爵外藩已十二載,李懌即系親眷,則為
該國之臣。君臣既有定分,冠履豈容倒置。即使李?果真不道,
..
亦應聽大妃具
奏,待中國更置。如今以臣篡君,以廢兄,又妄言欺哄,李懌之心不但無?
,且無中國,更無陛下。」
朱厚照越聽臉色越是難看,「賊子欺我太甚,何人為朕聲討其罪?」
丁壽興奮道:「臣願效班定遠,率兵伐罪,以振王綱。」
「好,愛卿果系忠臣,朕命你率軍……」
李東陽開口道:「陛下不可。」
正德不滿道:「朝鮮逆臣如此欺君,李閣老還不欲加罪麼?」
「臣不敢。」李東陽自顧道:「朝鮮得太祖賜名朝日鮮明立國,《皇明祖
訓》永不征伐,即便有過,亦不應兵戈相加。」
謝遷嘿嘿笑道:「丁僉事欲效班定遠,果然胸存大志,定遠侯班超昔日使
團三十六人號令西域五十餘國,橫行異域三十一載,莫敢不從,今之朝鮮不過
一海東藩國,有丁僉事這般少年英雄出馬,必然傳檄而定。」
什麼意思,讓我帶三十多人去幫人復國,當我是Superman,就是
真把褲衩穿外面,人家都站著不動讓我砍,也得被活活累死,丁壽剛要反唇相
譏,劉瑾冷笑道:「謝閣老不必激將,廠衛中人才濟濟,不須靡費,三十人足
矣。」
呃,這死人妖要讓老子客死異鄉,丁壽眼神都開始不善,正德聽聞後以為
他二人早有定計,點頭道:「好吧,就依老劉的意思辦吧。」又對丁壽道:「
你快去快,趕著來參加朕的大婚。」
我估計自己的親事都只能在下面辦了,正德君臣和張綠水等都散淨後,丁
壽幽怨道:「公公,真的只讓我帶三十人去朝鮮?」
「沒錯。」不等丁壽開口,劉瑾繼續道:「人是沒有了,咱家可以給你點
別的……」
*** *** *** ***
松鶴樓的一間臨窗雅間內,丁壽與王廷相楚河漢界,殺的不亦樂乎,江彬
立在一旁觀戰。
「炮八平五,將。」丁壽一子落定,江彬哈哈大笑。
王廷相棋力本是不錯,奈何丁壽後世讀了幾本《橘中秘》,《梅花譜》,
奇招不斷,剛剛設計了一番「棄馬十三殺」,十三著大局已定,初次臨敵輸的
莫名其妙,鬱悶不已。
這時王守仁挑簾而進,「幾位何故如此開心?」
「伯安兄來的正好,久聞你年少時便棋力高超,且來替小教訓他莫要目
中無人。」王廷相喚著王守仁表字道。
王守仁看了棋盤一眼,笑道:「恐不能成人之美,某幼時玩物喪志,屢教
不改,家嚴一怒之下將象棋盡數投河,小頓悟,作詩明志,從此不再下棋。
」
「哦,不知所作何詩,小可有耳福聽聞。」丁壽笑著讓座。
「遊戲之作爾,恐辱尊聽。」王守仁坐下,開口吟道:「象棋終日樂悠悠
,苦被嚴親一旦丟。兵卒墜河皆不救,將軍溺水一齊休。馬行千里隨波去,象
入三川逐浪遊。炮響一聲天地震,忽然驚起臥龍愁。」
「忽然驚起臥龍愁……」丁壽低聲唸了幾句,「王兄少年便自比臥龍,存
凌雲壯志,小佩服。」
「少年心性,不羈散漫,如今思來實是慚愧。」王守仁淡淡道。
「哈哈……」王廷相大笑道:「王氏門風不媚世俗,不阿權貴,令尊推崇
存齋先生心學,尤擅制心,你王陽明若無幾分豪邁天性,又怎稱得上王氏子
。」
「啪嗒」,丁壽手中把玩的棋子墜地,彷彿不認識王守仁的盯著他看,「
伯安兄就是王陽明!?」
二人錯愕的對視一眼,王廷相道:「伯安兄弘治十五年告病歸越,於道家
第十洞天會稽山陽明洞築廬讀書,遂自號陽明子,丁兄不知麼?」
我太TM知道了,王陽明啊,立功、立德、立言,可以和孔子並稱的人物
,日本維新重臣無一不是心學門徒,號稱「軍神」的東鄉平八郎一生俯首拜陽
明,那位蔣校長退守孤島後,為紀念他將臺北市郊的山改名陽明山,這樣的
人物竟在我身邊坐著,這不是白日撿到寶麼。
「啊,這個,小孤陋寡聞,實在不知。」丁壽錯開話題搪塞道:「子衡
兄喚我等前來,人已齊聚,不知所為何事?」
王廷相看了眼坐在一邊的江彬,道:「就是議一議宣府軍功具結的事。」
江彬頭一次和幾個文官共坐一桌,渾身拘謹,滿是不自在,聽得是關於自
家的事,心又提了起來:「可是又出了波折?」
「倒是沒有,軍報有宣府巡撫、總兵及鎮守中官首肯,考功自是無礙,文
書已經批下,無非獎功罰過爾爾,只是萬歲關注此事,定要追究延誤之罪。」
王廷相緩緩道:「兵部此事的確處置失當,貽誤軍機,罪名可大可小,萬歲若
不滿意,兵部上下難免一番動盪,今日便是商討如何定罪處置。」
王守仁介面道:「其實黃事也不是有意拖延,實是宣府有人請託,要他
將這事緩緩處置,他樂做順水人情,的確有些不知輕重,賢乃萬歲近臣,此
番又是由你向皇上進言,若由你上疏皇上必能納諫,愚兄想向你討個人情,息
事寧人。」
丁壽皺了皺眉,按他的意思把那姓黃的抄家問斬都不為過,奈何眼前二人
在文華殿有護之情,又剛知王守仁竟是歷史牛人,心中頗有拉攏之意,但若
給了二人面子,怕又會傷了故交之情,轉首問道:「三哥,你看這事該怎麼辦
?」
江彬自打聽了王守仁的話後就神色不安,聽丁壽問話一愣,「啊?什麼?
哦,只要文書批下,某這裡就沒什麼打緊,一切聽小郎的。」
聞言丁壽捶拳道:「既如此……,就定為兵部職方司事黃昭處事不當,
罰俸三月,兵部其餘人等引以為戒,二位兄長以為如何?」
這個面子給的夠大,王守仁拱手道:「某替兵部同仁謝過了。」
「別急著謝,小也有事相求。」丁壽臉帶壞笑道:「二位兄長可知小
將出使朝鮮?」
二人點頭,六科辦事就在皇城之中,王守仁之父王華又在禮部任職,這事
算不得機密。
「那可知其中隱情?」
二人相顧茫然。
丁壽便將朝鮮宮變之事簡述一番,開口道:「海東為使,兇險自不待言,
歷來使朝之人不為中官便是進士出身,小身為武職,怕引起朝鮮警覺,欲奏
請一人為正使,二位兄長可有暇海東一行?」
「愚兄少年時曾隨家嚴領略邊塞風光,遼東風情卻無緣得見,難得有此機
緣,怎能錯過。」王守仁笑道。
王廷相皺眉,「伯安,你身患吐血疾未愈,豈能耐遼東苦寒,這番機緣還
是讓給我吧。」
二人不計風險,勇於任事,丁壽暗自欽佩,勸解道:「伯安兄既然痼疾在
身,此番便勞煩子衡兄吧。」
王守仁還要開言,丁壽道:「兄長放心,小這不安分的性子,保不齊還
要出使西
域,到時再勞您大駕,如何?」
幾人大笑,大事議定,丁壽欲與王廷相重開戰局,江彬神色不寧,開言道
:「小郎,既然兵部文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1】【2】【3】【4】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心中不無惡意的遐想。
幾人對視一眼,李東陽開口道:「陛下,臣以為李?以痼疾辭位,李懌以
親承託,接受既明,友愛不失,宜順其請才是。」
「這個嗎……」不答應朝鮮所請,只是正德心理惡作劇,倒是無所謂,想
開口應承,劉瑾快步走了進來,「陛下,錦衣衛指揮僉事丁壽有事稟奏。」
待得丁壽入內,將事情來龍去脈一講,正德大怒,群臣變色,立即將那位
自稱岳家小將的李繼福和張綠水宣了上來。
張綠水進了暖閣,盈盈拜倒:「臣妾張綠水叩見皇帝陛下。」張綠水有二
品淑容誥命,是以自稱為臣。
暖閣眾人打量跪倒女子,肌膚如雪,玉立亭亭,謝閣老捻捻鬍子,暗道這
女子比自家的一妻六妾更為豔麗,不想海東小國竟有如此佳麗。
正德盯著張綠水一瞬不瞬,丁壽暗道要遭,小皇帝不是看上這娘們了吧,
抬眼看看自己頭上烏紗,有些要綠的樣子。
「兀那女子,這身打扮從何而來?」正德開口,丁壽好懸沒栽倒。
張綠水著急覲見來不及更衣,身上飛魚服又是僭越,臨進殿時套了件無袖
透風紗,如今襯得英姿颯爽,引得小皇帝側目。
劉瑾低咳了一聲,正德神思才到正軌,他如今連大婚都沒有,哪懂得男
女之事,不像某千古一帝,這歲數的時候孩子都幾歲了,「有何事稟奏?」
「臣夫李?為叛賊所囚,性命危在旦夕,懇請陛下念夫素懷忠義,服侍大
明,即刻施以援手,解臣夫於倒懸。」
「李繼福,亂臣謀逆,爾可知罪?」
「陛下,休聽這禍國妖女之言。」李繼福磕頭如搗蒜,「昏李?倒行逆
施,毀佛滅儒,定寸斬、炮烙、拆胸、碎骨飄風之酷刑,改名剎為妓院,興士
禍誅殺名士,穢亂宮廷,悖逆人倫,敝國姓無日不受熬煎,臣等反正乃無奈
自保之舉啊。」
聲淚俱下,君臣動容。
劉健怒道:「如此昏,豈可牧守一方,為姓謀福,理當廢之。」
「李懌等人雖有悖逆之舉,也屬情有可原。」李東陽介面道。
謝遷定論:「下旨申飭朝鮮,令李懌謝罪便是,另將此妖女直接發入教坊
或與功臣為奴。」
幾位閣老一人一語將這事就要定下來,張綠水面露驚慌,丁壽開口欲言,
劉瑾卻不溫不火道:「老奴有言,啟奏陛下。」
正德點頭示意,劉瑾道:「李?襲爵外藩已十二載,李懌即系親眷,則為
該國之臣。君臣既有定分,冠履豈容倒置。即使李?果真不道,
..
亦應聽大妃具
奏,待中國更置。如今以臣篡君,以廢兄,又妄言欺哄,李懌之心不但無?
,且無中國,更無陛下。」
朱厚照越聽臉色越是難看,「賊子欺我太甚,何人為朕聲討其罪?」
丁壽興奮道:「臣願效班定遠,率兵伐罪,以振王綱。」
「好,愛卿果系忠臣,朕命你率軍……」
李東陽開口道:「陛下不可。」
正德不滿道:「朝鮮逆臣如此欺君,李閣老還不欲加罪麼?」
「臣不敢。」李東陽自顧道:「朝鮮得太祖賜名朝日鮮明立國,《皇明祖
訓》永不征伐,即便有過,亦不應兵戈相加。」
謝遷嘿嘿笑道:「丁僉事欲效班定遠,果然胸存大志,定遠侯班超昔日使
團三十六人號令西域五十餘國,橫行異域三十一載,莫敢不從,今之朝鮮不過
一海東藩國,有丁僉事這般少年英雄出馬,必然傳檄而定。」
什麼意思,讓我帶三十多人去幫人復國,當我是Superman,就是
真把褲衩穿外面,人家都站著不動讓我砍,也得被活活累死,丁壽剛要反唇相
譏,劉瑾冷笑道:「謝閣老不必激將,廠衛中人才濟濟,不須靡費,三十人足
矣。」
呃,這死人妖要讓老子客死異鄉,丁壽眼神都開始不善,正德聽聞後以為
他二人早有定計,點頭道:「好吧,就依老劉的意思辦吧。」又對丁壽道:「
你快去快,趕著來參加朕的大婚。」
我估計自己的親事都只能在下面辦了,正德君臣和張綠水等都散淨後,丁
壽幽怨道:「公公,真的只讓我帶三十人去朝鮮?」
「沒錯。」不等丁壽開口,劉瑾繼續道:「人是沒有了,咱家可以給你點
別的……」
*** *** *** ***
松鶴樓的一間臨窗雅間內,丁壽與王廷相楚河漢界,殺的不亦樂乎,江彬
立在一旁觀戰。
「炮八平五,將。」丁壽一子落定,江彬哈哈大笑。
王廷相棋力本是不錯,奈何丁壽後世讀了幾本《橘中秘》,《梅花譜》,
奇招不斷,剛剛設計了一番「棄馬十三殺」,十三著大局已定,初次臨敵輸的
莫名其妙,鬱悶不已。
這時王守仁挑簾而進,「幾位何故如此開心?」
「伯安兄來的正好,久聞你年少時便棋力高超,且來替小教訓他莫要目
中無人。」王廷相喚著王守仁表字道。
王守仁看了棋盤一眼,笑道:「恐不能成人之美,某幼時玩物喪志,屢教
不改,家嚴一怒之下將象棋盡數投河,小頓悟,作詩明志,從此不再下棋。
」
「哦,不知所作何詩,小可有耳福聽聞。」丁壽笑著讓座。
「遊戲之作爾,恐辱尊聽。」王守仁坐下,開口吟道:「象棋終日樂悠悠
,苦被嚴親一旦丟。兵卒墜河皆不救,將軍溺水一齊休。馬行千里隨波去,象
入三川逐浪遊。炮響一聲天地震,忽然驚起臥龍愁。」
「忽然驚起臥龍愁……」丁壽低聲唸了幾句,「王兄少年便自比臥龍,存
凌雲壯志,小佩服。」
「少年心性,不羈散漫,如今思來實是慚愧。」王守仁淡淡道。
「哈哈……」王廷相大笑道:「王氏門風不媚世俗,不阿權貴,令尊推崇
存齋先生心學,尤擅制心,你王陽明若無幾分豪邁天性,又怎稱得上王氏子
。」
「啪嗒」,丁壽手中把玩的棋子墜地,彷彿不認識王守仁的盯著他看,「
伯安兄就是王陽明!?」
二人錯愕的對視一眼,王廷相道:「伯安兄弘治十五年告病歸越,於道家
第十洞天會稽山陽明洞築廬讀書,遂自號陽明子,丁兄不知麼?」
我太TM知道了,王陽明啊,立功、立德、立言,可以和孔子並稱的人物
,日本維新重臣無一不是心學門徒,號稱「軍神」的東鄉平八郎一生俯首拜陽
明,那位蔣校長退守孤島後,為紀念他將臺北市郊的山改名陽明山,這樣的
人物竟在我身邊坐著,這不是白日撿到寶麼。
「啊,這個,小孤陋寡聞,實在不知。」丁壽錯開話題搪塞道:「子衡
兄喚我等前來,人已齊聚,不知所為何事?」
王廷相看了眼坐在一邊的江彬,道:「就是議一議宣府軍功具結的事。」
江彬頭一次和幾個文官共坐一桌,渾身拘謹,滿是不自在,聽得是關於自
家的事,心又提了起來:「可是又出了波折?」
「倒是沒有,軍報有宣府巡撫、總兵及鎮守中官首肯,考功自是無礙,文
書已經批下,無非獎功罰過爾爾,只是萬歲關注此事,定要追究延誤之罪。」
王廷相緩緩道:「兵部此事的確處置失當,貽誤軍機,罪名可大可小,萬歲若
不滿意,兵部上下難免一番動盪,今日便是商討如何定罪處置。」
王守仁介面道:「其實黃事也不是有意拖延,實是宣府有人請託,要他
將這事緩緩處置,他樂做順水人情,的確有些不知輕重,賢乃萬歲近臣,此
番又是由你向皇上進言,若由你上疏皇上必能納諫,愚兄想向你討個人情,息
事寧人。」
丁壽皺了皺眉,按他的意思把那姓黃的抄家問斬都不為過,奈何眼前二人
在文華殿有護之情,又剛知王守仁竟是歷史牛人,心中頗有拉攏之意,但若
給了二人面子,怕又會傷了故交之情,轉首問道:「三哥,你看這事該怎麼辦
?」
江彬自打聽了王守仁的話後就神色不安,聽丁壽問話一愣,「啊?什麼?
哦,只要文書批下,某這裡就沒什麼打緊,一切聽小郎的。」
聞言丁壽捶拳道:「既如此……,就定為兵部職方司事黃昭處事不當,
罰俸三月,兵部其餘人等引以為戒,二位兄長以為如何?」
這個面子給的夠大,王守仁拱手道:「某替兵部同仁謝過了。」
「別急著謝,小也有事相求。」丁壽臉帶壞笑道:「二位兄長可知小
將出使朝鮮?」
二人點頭,六科辦事就在皇城之中,王守仁之父王華又在禮部任職,這事
算不得機密。
「那可知其中隱情?」
二人相顧茫然。
丁壽便將朝鮮宮變之事簡述一番,開口道:「海東為使,兇險自不待言,
歷來使朝之人不為中官便是進士出身,小身為武職,怕引起朝鮮警覺,欲奏
請一人為正使,二位兄長可有暇海東一行?」
「愚兄少年時曾隨家嚴領略邊塞風光,遼東風情卻無緣得見,難得有此機
緣,怎能錯過。」王守仁笑道。
王廷相皺眉,「伯安,你身患吐血疾未愈,豈能耐遼東苦寒,這番機緣還
是讓給我吧。」
二人不計風險,勇於任事,丁壽暗自欽佩,勸解道:「伯安兄既然痼疾在
身,此番便勞煩子衡兄吧。」
王守仁還要開言,丁壽道:「兄長放心,小這不安分的性子,保不齊還
要出使西
域,到時再勞您大駕,如何?」
幾人大笑,大事議定,丁壽欲與王廷相重開戰局,江彬神色不寧,開言道
:「小郎,既然兵部文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