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17-06-06
最小。
李瑟見楚流光沒有大礙,便放心房去了。李瑟在半路上,便遇到了冷如雪
和古香君。
古香君道:「妹妹,你看,我說郎君一會兒就會來,你偏不信。」
冷如雪早投入李瑟懷裡,道:「郎君,都幾日不見你了,宮裡我又進不去,
什麼忙都沒幫到。你來兩次,也不見我,是不是厭煩我了呀!」
李瑟笑道:「好啦!辦的是緊急的事情,你又不是不知道,還埋怨什麼?再
說我這不是來了嗎?先去再說吧!」
冷如雪道:「我聽說了你們的事,楚流光真的那麼厲害嗎?你以前不早說,
害我見識不到了。現在香君姐姐說她失去法術了,是不是真的?她好可憐啊!我
若失去了武功,不定多傷心呢!她現在這樣,要我看是生不如死呢!」
李瑟在二女的陪伴下房。
第二日,永樂皇帝派人探望楚流光,又送來許多的禮物,賞賜了李瑟一座府
邸,並下旨言道務必要治好楚流光,需要什麼儘管吩咐人去辦理。如是過了幾日,
楚流光身體漸漸康復了,李瑟便和古香君帶著幾女搬到李瑟的府邸去了。
一切停當,李瑟便帶楚流光入宮拜謝皇上。
朱棣見楚流光安然無恙,大是歡喜,笑道:「楚姑娘,我知道你不是凡俗之
人,該賞賜你什麼朕也不知曉。你立了偌大功勞,想要什麼,儘管開口就是,只
要朕能辦到的,務必讓你滿意就是。」
楚流光含笑道:「既然陛下這麼慷慨,小女子也就不客氣了。說來我要的東
西,對於陛下也是沒有用處的,不如就請賞賜給小女子吧!我要的就是茅山的鎮
山玉印。」
朱棣聽了,哈哈大笑起來。原來皇帝用的玉璽,據說是用「和氏璧」製成的。
元代被推翻時,這顆傳國玉璽被元順帝帶著跑到漠南去了,所以開國皇帝朱元璋
做了三十一年皇帝,也沒有用到這顆玉璽。
朱棣即位之後,傳下一道聖旨,派出一名能幹的官員,到茅山要這顆玉印進
宮。
欽差大臣到茅山的前一大晚上,茅山道觀就有了預兆。這一大的半夜子時,
茅山元符宮和崇禧宮的值夜道士,發現大茅峰九霄宮紅光燦燦,忙鳴鑼報警。兩
宮道士起身一看九霄宮的紅光,便都爭先恐後地搶上山來,但山上什麼事都沒發
生。等大家至各宮後再看大茅峰,依然是紅光似火,道士們又往九霄宮趕,卻
仍舊看不見有何災情。就這樣翻來覆去,搞得道士們憂心鍾鍾,不知將要發生什
麼事情。等到大剛破曉,欽差就捧著金牌、聖旨到了茅山。
原來朝廷在茅山設有「靈官」,是正七品、正六品的官。因為茅山派曾經幫
助元朝抗擊過明朝,所以茅山都在朝廷的監管之下,一見金牌和聖旨,道士忙備
香案,跪拜接旨。
一聽說是宣調茅山的鎮山玉印,雖是一萬個不情原,也只好捧出玉印交給欽
差。欽差接過玉印,心滿意足地朝覆命去了。
玉印到京,正值永樂皇帝早朝,欽差進宮覆旨,值班大監接過玉印奉上,永
樂皇帝龍目一觀,果然是隱隱瑞氣、霞光閃閃的一顆四寸見方、無理美玉精製成
的玉印;再看印面,卻鐫著「九老仙都君印」六個篆體陽丈,心想:「只要將這
原來六字磨洗去掉,再刻上奉天承運之寶六個篆字,不就是我大明皇家的御用之
璽了嗎?」於是傳下旨意,著文華殿掌中書事中書舍人篆寫印面;著尚寶司卿負
責侍護管好玉印;著工部尚書揀選天下民工鐫刻印面篆字;著欽天監揀吉日良辰。
刻日興工。
聖旨下了之後,中書舍人齋戒沐浴,燻手起草印面篆字。欽天監天官運周易,
推八卦,精度日月,詳掐黃道、黑道。工部尚書即時發出許多文書牌票,揀選鐫
玉匠人。
工部揀選工匠,並嚴格考校,精中選精,強中選強,給果揀選出三十五名個
個身懷絕技的良工巧匠。工部將這批玉匠逐一填表登記,以使有功獎賞,有過罪
罰。
天下至寶都有靈性,因這顆玉印是「和氏璧」鐫制,因此工部不敢輕易功手
改鐫。但聖諭催逼,不敢動手也得動手,因此要欽大監擇取了一個吉日良辰,工
部尚書朝冠朝服,先焚香拜告天地,並在工部大堂之上陳設了兩張公案,恭恭敬
敬地到尚寶司,向玉印大禮參拜後,才捧到工部大堂的茵褥上。各玉匠亦依次拜
天、拜地、拜玉印,然後拈香焚紙,默默禱告。只見玉印霞光萬道,瑞氣千條。
這時雲一響,欽大監差官喝道:「辰時已到!」工部尚書即令興工。
三十五名玉匠被分為上、中、下三班,每班九人;尚餘八名,則兩名添砂,
兩名換水,兩名補空,兩名提點,三班輪流,週而復始。每日不到時辰不興工,
一切都循序而行。其活功大致是:寅時玉匠進衙,卯時準備,辰、已興工,午、
未磨洗,申時停息。為什麼有這麼多講究呢?因為寅、卯之時紅日初升,大陽尚
斜;辰、已、午、未四個時辰太陽居頂;而至申時,大陽西墜,所以每日之間有
可用工之時辰,也有不敢用工之時辰。
轉眼間已是一個整月時間,工程才告圓滿。工部尚書率先驗看,只見印面上
雕鐫著「奉天承運之寶」六個陽文篆字;尚寶司卿驗看如旨無誤,於是兩衙同樂,
眾玉匠也歡呼雀躍,靜等封賞。要圖吉利,於是將玉璽鋪絞蓋緞,插上一對金花,
喜氣洋洋地捧著上殿覆旨。
五更三刻,永樂皇帝登殿臨朝,尚寶司卿捧了玉璽,工部尚書出班奏道:
「萬歲洪福齊天,開璽工程圓滿完竣,臣等覆旨。」
永樂皇帝龍顏大悅說:「捧上來,待朕一觀。」
尚寶司卿即雙手將玉璽捧與禮部尚書,禮部尚書捧與掌朝閣老,掌朝閣老捧
與司禮太監,司禮太監上與皇帝。
永樂皇帝見印面上果然鐫上了「奉天承運之寶」的陽文篆字,彷彿自己這才
真正像那南面君王的皇帝!心中大喜,忙道:「司禮太監將璽用到紙上遞與朕看!」
硃筆太監急忙刷上硃砂,司箋太監急忙開啟素繭箋,司禮太監一連三印,奉與聖
覽。不想看了印文,永樂皇帝的臉竟一下子陰沉了下來。眾臣僚全都莫名其妙,
近旁太監伸頭往素箋上一看,臉都嚇白了,不知何故,那素箋上竟還是赫然印著
「九老仙都君印」六個篆字。文武大臣也全愣了,一個個呆若泥塑木雕。金鑾殿
一下子靜悄悄、陰森森,竟像變成了閻王殿。
半天才晌起永樂皇帝十分不悅的聲調:「傳旨工部尚書,再行開洗。」
工部尚書領著這顆王璽,兩淚雙拋,哭哭啼啼,轉本衙。心想,十年寒晝,
多載勤勉,才撈到這二品之位,今日看來要斷送在這顆玉印上了。好在玉匠並未
發放,於是又將其拘到一處。眾匠人聽到這段驚奇的故事,都十分驚訝,可是身
不由己,只得照原樣分班協作,每日寅時眾匠入進衙,卯時準備,辰,已興工,
午、未磨洗,申時停息。工部尚書害怕因此獲罪,催促不停,不足一月,又已鐫
刻完畢。看看確實一字不差,而且字字清晰,便又捧進宮來交旨。
小太監說:「萬歲爺在謹身殿議事。」工部尚書又慌忙投謹身殿而來。到了
謹身殿,他也不待三宣兩召,徑自走進。
永樂皇帝道:「卿何事來得這樣急促?」
尚書道:「開璽完工,特來覆旨。」隨即雙手遞上玉璽。
永樂皇帝看上面確是「奉天承運之寶」的篆字,忙命人刷硃砂印在紙上;待
掀開看時,卻依舊又是「九老仙都君印」。永樂想,該印是古靈之器,難道是我
對其尚不夠恭敬,故不願為我所用?
於是永樂帝將玉璽恭恭敬敬地奉於御案之上,三鞠躬,九叩首,然後念念有
詞地祝道:「玉璽,玉璽,朕今有禮,聽旨莫傲,珍貴無比!」祝罷仍舊傳旨工
部尚書再行鐫造。
古語說「伴君如伴虎」。這顆印兩次鐫造不成,工部尚書真所謂惶惶不可終
日。
他膽顫心驚地仍舊點齊全部制玉匠人,吩咐道:「舊字要洗得清,新字才開
得明。眾匠人要小心了!」
眾匠人齊聲道:「明白了。」
這一次,大家格外認真地開洗,只因這「洗得清」三字,就將這王璽洗薄了
一半。眾匠人恭恭敬敬地按時而作,細心鐫刻;工部尚書須臾不離,認真檢查每
個環節,絲毫不敢馬虎敷衍。終於再次完工了,眾人看到印面上「奉天承運之寶」
六個篆字格外醒目耀眼。
五更上殿,尚書獻上玉璽,忙刷硃砂,印在紙上掀開看時,仍是「九老仙都
君印」!
這下可把永樂皇帝氣得七竅生煙,惱羞成怒,雷霆大發。舉了這玉璽,往九
間殿丹樨之上就是一摔,罵道:「縱是能者,不過草仙,怎敢戲弄朝廷!」接著,
便傳出一道聖旨,押入國庫,封鎖不用!
永樂皇帝想起前事,道:「既然楚姑娘開口,朕自然應允。」
第六章顛三倒四
李瑟一夜之間,大名傳遍大下,是京師當下最炙手可熱的名人,自然巴結的
人無數。李瑟平素不喜見陌生人,再說身邊幾女都纏著他,因此多半對於訪客都
閉門不納。
這日李瑟好不容易哄了幾女不再纏他,閉門練功。忽然聽見敲門聲,李瑟只
好開門,道:「香君,有
¨?
什麼要緊事?是皇上有旨?」
古香君道:「不是,漢王派人來請你去赴宴。你去是不去,我拿不了意,
因此來問問你。」
李瑟沉思半響,道:「你沒和楚妹妹商量嗎?」
古香君道:「她說見見也好。」
李瑟道:「那我去就是了。身在朝廷,身不由己。不過能見識到這麼多的奇
人,也不錯。」
李瑟備馬去漢王府邸,才到門前,就見漢王帶領一群人前來迎接,李瑟連忙
施禮,道:「小子何德何能,敢勞王爺大駕!」
漢王含笑把李瑟扶起,二人說笑著一起進入大廳。李瑟見漢王英氣勃勃,暗
自欽佩。想起他敢當面承認刺殺皇上的大罪,敢作敢為的大丈夫氣概,真是世間
罕見。雖然似乎漢王有不孝的失德處,但李瑟覺得大下乃是公器,如果為了大下,
&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