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17-08-26
P> 第六章 國運圖策 僧敲月門。
天光放亮,這一回交接了輪值的吳徵並未即刻離宮回胡府。
成都城遇襲後朝堂裡徹夜議政,然是人都會累的,是以今日的早朝到了辰時
才開。吳徵先隨便用了早餐後回到皇城門口等候胡浩的馬車。
朝臣們陸續到來,成都城雖暫時恢復平靜看不出什麼動盪,但這一干有資格
朝堂議事的大臣們卻知道這底下正暗潮湧動。這一事件牽涉範圍之廣難以估量,
治安,情報以及防備預案等等一系列問題凸顯,高官重臣被撤換亦是難免的事情。
尚未發生的唯一原因不過是與燕國開展在即,聖上還不能下定決心而已,也或者,
還在等待合適的機會?
已深陷其中的大臣們惴惴不安,眼下的形勢堪稱令人絕望,只能拼了命地想
要立功,期望能夠躲過這場大秦官場浩劫。這種上下萬眾一心的局面與霍永寧,
胡浩,蔣安和等智囊的努力不無關係,能者總能從不利的形勢中因勢利導,轉變
形勢。
跟隨著動盪的,永遠都是機遇。上至司隸校尉,下至議郎,還有十之八九保
不住位置的京兆令等等,能不能坐上這些空缺的位置便是各憑本事。
來到京城月餘時光,吳徵最大的收穫不是值守閒暇時修行而帶來的功力進步,
而是對世人,或者說他之前稱之為古人的認識。崑崙山雖是頂級名門,在山上時
終究圈子太小格局也不夠。其實看奚半樓擔任涼州刺史與顧不凡代執掌崑崙之後
的變化便能看出一二。
吳徵非常好奇燕國整出如此巨大的動亂,在通訊不暢的時代裡,成都城是如
何維持現狀的。他本以為會是滿城戒嚴,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可現下除了例行的
盤查之外,百姓的生活並未受到太大的影響。由此可知朝堂之上的高人之多。
「哎哎。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看看,唐朝時候杜甫就知道用星座學說
來研究搞物件問題了,你的優越感從何而來?」吳徵望著來來往往的大臣們,心
中不由感嘆道。
和平日大臣們通常至多是三三兩兩結伴入宮不同的是,今日絕大多數都聚集
在城門口,雖也三五成群各分派系,一時倒也沒有入宮的意思。
胡浩來得不早不晚,馬車停下時吳徵已候在車門口。本也有不少大臣欲上前
施禮,吳徵雖是九品芝麻綠豆連官都算不上一個當差的,倒也有不少人認識,見
狀也未曾上前打擾。——與胡侍中再親厚,也比不上他夫人家的人親厚吧?
吳徵遞上陣圖冊本,胡浩接過冊子道:「知道了。」態度極為冷淡,似乎對
崑崙派偏愛弟子甚為不滿。
「胡大人且慢,在下有個不情之請。」吳徵漸漸能接受胡浩的做法,謙恭請
示。
「若是和我求情面免開尊口,其他的倒是可以說。」侍中大人身居高位做事
大氣得很,並未因為不滿崑崙派的行為便否定一切阻止吳徵說話。
「在下擔心未必有機會面聖,有個想法還請大人代為稟報」。
吳徵將心中所想一說,胡浩露出個意外的神色怪怪地道:「這事情非同小可,
你想著拉本官下水是不是太陰了點?」。
「在下沒這意思,唯心中所願而已。大人智計卓絕,應有比在下更好的方法」。
吳徵羞澀笑道,似是被看穿心思不好意思。
「別裝了。說來說去還是想面聖,就依你吧,在宮外候著莫要離開。這事與
本官絲毫無關,後果自己承擔。不過肯動腦子還是不錯。」胡浩隨口答道,目光
卻向長街望去,身形也朝注目處行去。
即使在成都城豪富雲集之地,也少見如此神駿的健馬。通體烏黑猶如一塊油
光發亮的黑炭,長長的鬃毛披散著,信步而行並未飛馳,卻猶如足不沾地般輕巧
明快,至於高出周圍馬兒一頭,身長近一丈的身姿,更是一下便吸住所有人的目
光。
在它昂首挺胸的身邊,從馬均半低著頭落後一個身位。它快則快,它慢則慢,
誰也不敢逾矩。便是稱得上孤陋寡聞的吳徵也一下想起一個名兒來:馬王絕影。
傳說它奔跑起來時便如一團看不清的黑影。既是絕影到此,那麼在它背上的那位
鬚髮皆白,已老得滿面皺紋,佝僂得有些瘦小枯乾的老人只能是它的主人——大
秦軍方第一人,大將軍伏鋒。
伏鋒已有多年不上朝,可在秦軍裡,這位手執大將軍虎符的老人依然有無可
比擬的影響力。
「大將軍來了,慢著些……」中書令霍永寧向來與伏鋒最為親厚,迎在最先
的自也是他。
「免了免了,老夫的身子骨下個馬還不需人來相幫。」伏鋒阻止了霍永寧幫
襯的動作,下馬落地後略微一頓,又搖著頭自嘲笑道:「哈哈,不服老看來是不
成了」。
吳徵自是沒有資格上前的,以他的性子也不願湊這熱鬧。遠遠看去伏鋒便是
年輕時也未必高大雄壯,應是個中等身材的敦實男子。如今年事已高便顯得瘦小,
走起路來也有些顫巍巍的,所幸的是面上氣色不錯,精神依舊健旺,一雙鷹目則
精光四射亮得出奇,大異於他的年歲。
「走吧,莫要讓陛下久候。」伏鋒當先,群臣在後,一如此前他騎著絕影時
群馬跟隨的模樣。
金鑾殿裡梁興翰幾乎在群臣依班而列的第一時間便坐上龍椅,群臣山呼萬歲
之後,秦皇吩咐道:「屠衝,給伏愛卿看坐」。
「老臣謝陛下恩典。」今日群臣文官齊聚,平日裡有些沒資格參與朝會的都
被徵召而來,右側文臣班列擠得滿滿當當,而左側以伏鋒為首的武將班列則顯得
空空落落。前後左右與四鎮將軍不見人影,霍永寧,胡浩等重臣自然知曉,除了
後將軍方文輝掌管後勤尚在成都之外,其餘大將俱已緊鑼密鼓地調兵遣將,不日
將開拔涼州。至於在韓城養病已久的車騎將軍韓破軍則依然稱病不出,陛下也未
曾提起他。
胡浩看著兩班朝臣心中多少有些焦急,成都城的事情在一幫智囊的努力下能
穩住,但涼州的兵鋒則必須依賴將軍們的勇武。第一戰將伏鋒年老,且七年前生
了一場大病,命雖是保了下來,身體卻是大不如前。戰場上的艱苦常人難以想象,
伏鋒無論如何是不能去涼州的,否則半途都可能病亡。一旦發生這等事情,對大
秦士氣的打擊或將直接導致軍心潰散。這一場大病的後果不但讓伏鋒倒下,更讓
梁興翰下定決心壓制韓家。由此大秦國軍方格局改變,伏鋒有心無力,韓家閉門
不出,梁興翰選擇了穩妥的一步棋,迭雲鶴上位……。
如今回頭看來,梁興翰的做法固然讓大秦國各方勢力趨於平衡,穩固內部不
出亂子,卻又削弱了軍力。或許是誰也沒有料到燕國居然敢在並不佔據優勢的情
況下孤注一擲,傾國求戰罷。
燕國的底氣究竟來自於哪裡?這個問題不僅胡浩在反覆思量,每一位朝臣也
得不出答案。或許當兩國正式交兵之後才能知曉,可那時候還來得及嗎?
蔣安和正滔滔不絕地細述最新的奏報。燕國軍隊調動頻繁,照目前的態勢不
出一月定然要西進涼州。可怕的是燕國至今連試探性的進攻都沒有,一副成竹在
胸的模樣。涼州刺史奚半樓已開始收攏兵力,清理城邦,將武威,張掖,酒泉等
郡堅壁清野,重兵集中於隴西一帶的漢陽,武都二郡,拱衛漢中。——此舉雖集
中了軍力不致被各個擊破,卻相當於主動讓出了大半個涼州。
朝臣們議論紛紛,低聲的交頭接耳倒像是蒼蠅雲集的嗡嗡聲。奚半樓此舉極
易引發爭議,更是給自己留下巨大的後患,一旦涼州有失便是活生生將自己送上
斷頭臺。不過今日朝堂上卻無人發起詰問,值此非常時刻,唇亡齒寒,政見朋黨
什麼的都是次要了。
西川雖富饒,終究是群山環繞之地。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對大秦與燕國
而言都是一般。是以涼州雖荒僻,卻始終得到秦國不遺餘力的支援。只因涼州一
失,大秦通往外界的門戶便如關上了一般,從此成為死地。
天下未亂蜀已亂,天下已平蜀未平。交通的不便讓蜀地極易成為獨立王國,
卻從來沒聽說被扼住咽喉要道的蜀地最終不被征服的。燕國若拿下涼州,也不需
急急進攻西川,只需重兵壓住幾條交通要道,不需十年大秦國力自然衰弱,到時
可一舉而下。
「奚刺史此舉甚佳正和兵法。」伏大將軍的讚許直接給奚半樓的作為蓋棺定
論:「我大秦尚在倉促,收縮防禦乃是上上之舉。至於涼州各地陛下不必擔憂,
只需保住西川咽喉要道,日後自可徐圖收復。再者幾郡均已堅壁清野,空城與賊
軍只會成為負擔,此消彼長之下,奚刺史的勝算倒是增了」。
「大將軍之言甚善,臣附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1】【2】【3】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天光放亮,這一回交接了輪值的吳徵並未即刻離宮回胡府。
成都城遇襲後朝堂裡徹夜議政,然是人都會累的,是以今日的早朝到了辰時
才開。吳徵先隨便用了早餐後回到皇城門口等候胡浩的馬車。
朝臣們陸續到來,成都城雖暫時恢復平靜看不出什麼動盪,但這一干有資格
朝堂議事的大臣們卻知道這底下正暗潮湧動。這一事件牽涉範圍之廣難以估量,
治安,情報以及防備預案等等一系列問題凸顯,高官重臣被撤換亦是難免的事情。
尚未發生的唯一原因不過是與燕國開展在即,聖上還不能下定決心而已,也或者,
還在等待合適的機會?
已深陷其中的大臣們惴惴不安,眼下的形勢堪稱令人絕望,只能拼了命地想
要立功,期望能夠躲過這場大秦官場浩劫。這種上下萬眾一心的局面與霍永寧,
胡浩,蔣安和等智囊的努力不無關係,能者總能從不利的形勢中因勢利導,轉變
形勢。
跟隨著動盪的,永遠都是機遇。上至司隸校尉,下至議郎,還有十之八九保
不住位置的京兆令等等,能不能坐上這些空缺的位置便是各憑本事。
來到京城月餘時光,吳徵最大的收穫不是值守閒暇時修行而帶來的功力進步,
而是對世人,或者說他之前稱之為古人的認識。崑崙山雖是頂級名門,在山上時
終究圈子太小格局也不夠。其實看奚半樓擔任涼州刺史與顧不凡代執掌崑崙之後
的變化便能看出一二。
吳徵非常好奇燕國整出如此巨大的動亂,在通訊不暢的時代裡,成都城是如
何維持現狀的。他本以為會是滿城戒嚴,三步一崗五步一哨,可現下除了例行的
盤查之外,百姓的生活並未受到太大的影響。由此可知朝堂之上的高人之多。
「哎哎。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看看,唐朝時候杜甫就知道用星座學說
來研究搞物件問題了,你的優越感從何而來?」吳徵望著來來往往的大臣們,心
中不由感嘆道。
和平日大臣們通常至多是三三兩兩結伴入宮不同的是,今日絕大多數都聚集
在城門口,雖也三五成群各分派系,一時倒也沒有入宮的意思。
胡浩來得不早不晚,馬車停下時吳徵已候在車門口。本也有不少大臣欲上前
施禮,吳徵雖是九品芝麻綠豆連官都算不上一個當差的,倒也有不少人認識,見
狀也未曾上前打擾。——與胡侍中再親厚,也比不上他夫人家的人親厚吧?
吳徵遞上陣圖冊本,胡浩接過冊子道:「知道了。」態度極為冷淡,似乎對
崑崙派偏愛弟子甚為不滿。
「胡大人且慢,在下有個不情之請。」吳徵漸漸能接受胡浩的做法,謙恭請
示。
「若是和我求情面免開尊口,其他的倒是可以說。」侍中大人身居高位做事
大氣得很,並未因為不滿崑崙派的行為便否定一切阻止吳徵說話。
「在下擔心未必有機會面聖,有個想法還請大人代為稟報」。
吳徵將心中所想一說,胡浩露出個意外的神色怪怪地道:「這事情非同小可,
你想著拉本官下水是不是太陰了點?」。
「在下沒這意思,唯心中所願而已。大人智計卓絕,應有比在下更好的方法」。
吳徵羞澀笑道,似是被看穿心思不好意思。
「別裝了。說來說去還是想面聖,就依你吧,在宮外候著莫要離開。這事與
本官絲毫無關,後果自己承擔。不過肯動腦子還是不錯。」胡浩隨口答道,目光
卻向長街望去,身形也朝注目處行去。
即使在成都城豪富雲集之地,也少見如此神駿的健馬。通體烏黑猶如一塊油
光發亮的黑炭,長長的鬃毛披散著,信步而行並未飛馳,卻猶如足不沾地般輕巧
明快,至於高出周圍馬兒一頭,身長近一丈的身姿,更是一下便吸住所有人的目
光。
在它昂首挺胸的身邊,從馬均半低著頭落後一個身位。它快則快,它慢則慢,
誰也不敢逾矩。便是稱得上孤陋寡聞的吳徵也一下想起一個名兒來:馬王絕影。
傳說它奔跑起來時便如一團看不清的黑影。既是絕影到此,那麼在它背上的那位
鬚髮皆白,已老得滿面皺紋,佝僂得有些瘦小枯乾的老人只能是它的主人——大
秦軍方第一人,大將軍伏鋒。
伏鋒已有多年不上朝,可在秦軍裡,這位手執大將軍虎符的老人依然有無可
比擬的影響力。
「大將軍來了,慢著些……」中書令霍永寧向來與伏鋒最為親厚,迎在最先
的自也是他。
「免了免了,老夫的身子骨下個馬還不需人來相幫。」伏鋒阻止了霍永寧幫
襯的動作,下馬落地後略微一頓,又搖著頭自嘲笑道:「哈哈,不服老看來是不
成了」。
吳徵自是沒有資格上前的,以他的性子也不願湊這熱鬧。遠遠看去伏鋒便是
年輕時也未必高大雄壯,應是個中等身材的敦實男子。如今年事已高便顯得瘦小,
走起路來也有些顫巍巍的,所幸的是面上氣色不錯,精神依舊健旺,一雙鷹目則
精光四射亮得出奇,大異於他的年歲。
「走吧,莫要讓陛下久候。」伏鋒當先,群臣在後,一如此前他騎著絕影時
群馬跟隨的模樣。
金鑾殿裡梁興翰幾乎在群臣依班而列的第一時間便坐上龍椅,群臣山呼萬歲
之後,秦皇吩咐道:「屠衝,給伏愛卿看坐」。
「老臣謝陛下恩典。」今日群臣文官齊聚,平日裡有些沒資格參與朝會的都
被徵召而來,右側文臣班列擠得滿滿當當,而左側以伏鋒為首的武將班列則顯得
空空落落。前後左右與四鎮將軍不見人影,霍永寧,胡浩等重臣自然知曉,除了
後將軍方文輝掌管後勤尚在成都之外,其餘大將俱已緊鑼密鼓地調兵遣將,不日
將開拔涼州。至於在韓城養病已久的車騎將軍韓破軍則依然稱病不出,陛下也未
曾提起他。
胡浩看著兩班朝臣心中多少有些焦急,成都城的事情在一幫智囊的努力下能
穩住,但涼州的兵鋒則必須依賴將軍們的勇武。第一戰將伏鋒年老,且七年前生
了一場大病,命雖是保了下來,身體卻是大不如前。戰場上的艱苦常人難以想象,
伏鋒無論如何是不能去涼州的,否則半途都可能病亡。一旦發生這等事情,對大
秦士氣的打擊或將直接導致軍心潰散。這一場大病的後果不但讓伏鋒倒下,更讓
梁興翰下定決心壓制韓家。由此大秦國軍方格局改變,伏鋒有心無力,韓家閉門
不出,梁興翰選擇了穩妥的一步棋,迭雲鶴上位……。
如今回頭看來,梁興翰的做法固然讓大秦國各方勢力趨於平衡,穩固內部不
出亂子,卻又削弱了軍力。或許是誰也沒有料到燕國居然敢在並不佔據優勢的情
況下孤注一擲,傾國求戰罷。
燕國的底氣究竟來自於哪裡?這個問題不僅胡浩在反覆思量,每一位朝臣也
得不出答案。或許當兩國正式交兵之後才能知曉,可那時候還來得及嗎?
蔣安和正滔滔不絕地細述最新的奏報。燕國軍隊調動頻繁,照目前的態勢不
出一月定然要西進涼州。可怕的是燕國至今連試探性的進攻都沒有,一副成竹在
胸的模樣。涼州刺史奚半樓已開始收攏兵力,清理城邦,將武威,張掖,酒泉等
郡堅壁清野,重兵集中於隴西一帶的漢陽,武都二郡,拱衛漢中。——此舉雖集
中了軍力不致被各個擊破,卻相當於主動讓出了大半個涼州。
朝臣們議論紛紛,低聲的交頭接耳倒像是蒼蠅雲集的嗡嗡聲。奚半樓此舉極
易引發爭議,更是給自己留下巨大的後患,一旦涼州有失便是活生生將自己送上
斷頭臺。不過今日朝堂上卻無人發起詰問,值此非常時刻,唇亡齒寒,政見朋黨
什麼的都是次要了。
西川雖富饒,終究是群山環繞之地。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對大秦與燕國
而言都是一般。是以涼州雖荒僻,卻始終得到秦國不遺餘力的支援。只因涼州一
失,大秦通往外界的門戶便如關上了一般,從此成為死地。
天下未亂蜀已亂,天下已平蜀未平。交通的不便讓蜀地極易成為獨立王國,
卻從來沒聽說被扼住咽喉要道的蜀地最終不被征服的。燕國若拿下涼州,也不需
急急進攻西川,只需重兵壓住幾條交通要道,不需十年大秦國力自然衰弱,到時
可一舉而下。
「奚刺史此舉甚佳正和兵法。」伏大將軍的讚許直接給奚半樓的作為蓋棺定
論:「我大秦尚在倉促,收縮防禦乃是上上之舉。至於涼州各地陛下不必擔憂,
只需保住西川咽喉要道,日後自可徐圖收復。再者幾郡均已堅壁清野,空城與賊
軍只會成為負擔,此消彼長之下,奚刺史的勝算倒是增了」。
「大將軍之言甚善,臣附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