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18-11-29
作者:魔雙月壁
字數:6479
2018/11/29
第二章
回到家裡,只有姨姥和姥爺在家,媽媽還沒有回來。
我先去姥爺屋裡想找他說會話,梅姨姥也在。
「費明啊,聽說你今天去你舅舅的偵訊處上班了。」姥爺應該是午休後剛起
床沒多久,人還躺在床上。
「是的。媽媽已經同意了。」
「你媽一直不同意你參與這些事,這次不知道立仁和你媽媽說了什麼,才同
意你去。」梅姨姥也插話。
「年輕人為國效力,是正道。我這次支援費明…」姥爺一貫的說教態度和我
說話。
姥爺是1875年生人,晚清時留過洋,接受過先進思想的洗禮,後來又在北洋
小站當過兵,共和時站隊革命黨,辛亥革命後做上了南京中樞軍諮府廳長,但後
來的軍閥混戰使姥爺灰了心,辭了職。姥爺今年已經 67歲了。
良好的教養和他的經歷使姥爺身上始終充滿著一股家國情懷,還有民族大義。
但這些話,他不願和舅舅還有媽媽說,他喜歡和我還有老董說這些話。於是我成
了他的聽眾。他偶爾會談起我未曾謀面的立青舅舅,我不知道他是誰,我也沒見
過他,但大抵知道他是共產黨,早年因國共合作破裂離家出走。
梅姨姥比姥爺小有十歲,她和我姥爺其實是姐夫和小姨子的關係。姥姥家當
時家庭衰敗原因,後來只剩下她們兩姐妹相依為命,因此姥姥嫁給我姥爺後,梅
姨姥也跟著被我姥爺收留住在了姥爺家。但我姥姥去世的早,在梅姨姥20歲那年,
她姐姐病逝,於是梅姨姥為了報答姥爺,也可能是日久生情,她主動當起了三個
孩子的「母親」。姥爺後來要續絃給她名分,但媽媽她們三個兒女閃爍其詞,沒
有明確接受這個「媽媽」,但也不拒絕。其實他們之間的親情關係,早已使他們
成為相親和樂的一家人。我有時候也想喊她一聲姥姥,但母親不讓。
「國民黨,共產黨,爭鬥了這麼多年,還不是讓小鬼子佔了便宜…我聽說國
共抗戰合作後,共產黨在重慶有代辦處…」姥爺說著嘆息了一聲,「也不知道立
青什麼時候能回來看一看。」
「哎…立青這小子啊,之從27年離家出走就沒有回家了。」「以前你就喜歡
這個小兒子,現在不是國共合作了嗎,我看哪天讓立仁去和那邊的人說說,讓他
回來看看這個家…」
「你呀,就別添亂了。明知道他們兩兄弟不和…」姥爺說著還嘆息。
「再不和那也是親兄弟。常言道打斷骨頭還連著根。」
……
「媽,我回來了。」門廳傳來說話聲音。
「你呀,又跑出去玩了,現在兵荒馬亂的,小姑娘家多不安全。」
「小姨,你回來了。」她沒管我和她說話,徑直往這邊走。
「爹爹,你看我給你帶了什麼回來。」小姨說著已進到了屋裡,「我給你帶
了今天最新的報紙…」她快速說完報紙上的事情,接著又說,「在小鬼子的誘降
方針下,現在延安被國民黨封鎖的緊,我聽說他們現在在開展墾荒的大生產運動
…自力更生,豐衣足食。」
小姨是姥爺和梅姨姥的女兒,她叫楊立秋,和我一般大,但比我早幾個月出
生。雖然她是我的長輩,但我們倆是這個家裡最沒有顧忌而什麼話都能說的人,
也許是年齡關係,也許是別的什麼,我們能說道一塊去,也能玩到一塊去。
「秋秋又不聽話了!早和你說了不要說那邊的事,你就是不聽。要是被你哥
哥聽到,你又要捱罵。」
「我才不管他呢,他們乾的了壞事,還不允許人說。」小姨和她這個大哥哥
一直不對頭,只要沾上政治的事情,他們幾乎說話就要吵起來。不過因為是親兄
妹,倒也相安無事。
「我真想見一見立青哥哥。他真是一個敢作敢為的人。」小姨和母親一樣,
身上都有著理想主義的色彩,但她又和媽媽不一樣,她陽光正面,作風鮮明。我
聽說她在學校裡參加了好幾個進步社團,應該是受到了影響,所以她對共產黨有
好感。
「他敢作敢為,卻十幾年不回家…」梅姨姥嗆她。
「還不是國民黨劊子手的迫害,讓人有家不能回。」
「怕了你這個小祖宗,你這話只能在家裡說,可不能出去亂說。」梅姨姥很
生氣,其實她一直反對後輩們參合這些事,尤其是自己的親女兒。
「孩子大了,有她自己的想法。」姥爺年齡大,可能已經看開了,對這些事
情他是明白人,只是不願意在我母親和舅舅面前說而已。
「費明,我聽說你今天去大哥那邊的偵訊處搞情報工作了。」她開始和我說
起話來,「來給我說說那裡都是做什麼的,有什麼好玩的嗎?」小姨又恢復了愛
玩愛瘋愛熱鬧的本性,拉著我去了閣樓,不再管這老人倆的和我聊天。
「秋秋,你都多大了,姑娘家要有姑娘家的樣子,何況你還是個長輩。」梅
姨姥無奈的教育道。梅姨姥每次都會說我倆沒個姨甥的樣子,但又不起什麼作用。
小姨沒有答話,已經拉著我上了樓。在這個家裡,我和她的年齡相仿,所以雖然
我們是上下輩,但說起話來是最輕鬆的。
「對了,你們偵訊處是做什麼的?」
「負責收集小鬼子的電報,並從中分析來破解出有用的情報。」我其實也並
不是很清楚我是來做什麼的,以及她們是做什麼的。
「那工作忙嗎。你是負責做什麼的?」
「給人打下手,做一些零碎工作。」其實我想說,雖然我經過鍛鍊學習已經
學到了不少東西,但就實際情況而言,我對情報工作目前還是個雛。
「那你們那裡…」她神秘嘻嘻的,「那地方有女的嗎?」
「好像只有我一個男的,她們都是女的。」我這才想起來,好像的確只有我
一個是男的。
「啊!不會吧……那她們長的漂亮嗎?」得知只有我一個是男的,她有點驚
訝。
「一般般了。」我很不想回答這個問題,隨口說道。
「切,騙誰啊,回答的這麼不乾脆。」「你該不會第一天就看上了哪個女的
了吧?」
她怎麼老問這些?我看她臉上好像還有不易察覺的不高興,就好像舅舅和林
娥說話時我的不高興一樣。這是什麼情況,聽說女人都是敏感的,難道她對我也
有什麼小心思…這也太離譜了。她是媽媽的妹妹,雖然不是同一個母親生的,但
她的媽媽也是我媽媽的姨媽,這和親姐妹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區別,她可是我的親
姨,應該是我想多了。
「沒有啦,我本來都不想去的,都是媽媽和舅舅讓我去的。」我想扯開話題,
藉故是因為他們我才願意去的。
「姐姐也真是的,她一直反對你摻和這些事,這次卻沒反對…不過我聽說是
因為大哥要去追一個女的…」我並不清楚這裡的事情,但如果這是真的,那個女
人是誰呢?
「那這和我有什麼關係?」我有點想不明白但又有點想知道些什麼。
「那我也不知道了,我這都是偷聽到的。」她說著還笑著擺擺手,「你可以
去問你媽媽啊。」
問母親,我該問什麼,這都是大人的事情。就算我去問,她也不會說什麼吧,
不然幹嘛不事先和我說。媽媽在我心中一直是一個嚴母和慈母的形象,他很疼我,
但對我又很嚴格要求,我從不敢忤逆她。
媽媽下午下班回來時,梅姨姥已做好了晚飯,晚秋時節,天黑的快了起來,
這一會兒外面就灰暗了下去。媽媽雖然是立法委員,但其實並沒有什麼事要做,
蔣委員長的立法院都是做給外人看的,這人盡皆知。她無非是在政府裡掛個虛職,
所以她經常會和其他幾個委員一起做一些慈善工作,還會和一些開明商人打交道
為抗戰募捐。
媽媽今年40歲了。楊家長女,早年上過女子班,接受過近代教育,北伐前幫
黃埔軍校做宣傳工作,後來又去蘇聯留過學。不過媽媽在我們面前,似乎不太願
意去提這段往事。媽媽是個理想主義者,又常常是個矛盾的人,她有自己的想法
主張,她不贊同國民黨的一些做法,但她對共產主義同樣不感冒。她雖然是國民
黨,但我知道她應該是傾向於宋慶齡那一派的。
「第一天上班怎麼樣,工作辛苦嗎?」飯桌上,媽媽一邊吃飯一邊關心的問
著我話。
「不辛苦,都是閒活。」我在思考怎麼向媽媽問話,說的心不在焉。
「我看你要是不喜歡,我就和你舅舅說,要你別去了。」
「不不不,說好的事情怎麼能不算數。」不知道為什麼,也許之前的確不是
我自願要來的。但我現在卻一點也不想離開了,我知道長大後的我,心中的某根
弦被撥動了。
「再說不是媽媽你當初要我去的嗎?」我旁敲側擊的問道,「我到現在還不
知道你為啥讓我去。」
「我那是想讓你出去鍛鍊,現在這世道這麼亂,你在那裡有人保護,還有你
舅舅在。我放心。」媽媽很聰明,她不直面我的回答,但聽起來又那麼的愛意滿
滿。
「對了,聽秋秋說,你在裡面有看上的人了?」
「哪有啊,是小姨亂說的。」我有點生氣的白了小姨一眼。
「哼。我才沒有亂說。」小姨不理我。
「第一天就能看上別人。別不是一見鍾情吧。」「我跟你說,現在外面的女
孩啊,都只認身份地位。真心的少了,你做事要有分寸些。」媽媽又開始嘮叨,
不停的叮囑我,
「是哪家的丫頭,長的漂不漂亮,改天帶回家給媽看看,媽媽給你把把關。」
我沒想到母親會這樣說,媽媽的關心讓我一時語塞。只能埋頭吃飯。長的是
漂亮,不過人家卻不一定願意跟我來,就算來了,彼此的身份,媽媽也不會同意。
我彷彿又想到了什麼,我的身份不合適,那舅舅的身份不也不合適嗎?如果舅舅
追求的那個女人就是她,那我應該也能吧!不過看樣子他們好像早先就認識,現
在又是一致對外,說不定以後時事都會變好,所以現在身份不合適不代表以後不
合適吧。
「你也老大不小了,確實快到談婚論嫁的年齡了。」孩子大了,母親就要操
心婚事,這可能是每個母親都會有的情況。
「我再大,也還是媽媽的孩子。」
「男大當婚。不過孩子大了就由他去吧。」姥爺開口說話了,姥爺可能是想
到了他自己的兒女們。
「總是由著孩子去,你看到現在立仁和立青還沒有成家。這兩兄弟都這麼大
了…」接著梅姨姥又開口說了句,「我聽說立仁現在要去追一個女的,你看他現
在都不怎麼回家了…」」對了,聽說好像就是你們偵訊處的。費明啊,你見過那
個女的嗎,知道那個女的來路嗎…」
「他才去第一天,知道些什麼。」媽媽打斷梅姨姥的話。
吃完飯,梅姨姥去收拾餐具,打掃衛生。不得不說,梅姨姥真是一個賢惠的
人,任勞任怨,從媽媽他們小時後就開始照顧他們,一直到現在,家裡的大大小
小雜物都是她收拾。但梅姨姥在家裡的地位並不高,舅舅和媽媽只是預設她和姥
爺的關係,但不承認。姥爺明面上是一家之主,但他已經老了。還好,這是一個
有著血緣關係的家庭,不至於不和。
飯後我和小姨又在屋裡說了會話,然後就出來了。我上了樓要回自己屋裡,
轉頭看到母親又在抽菸了,這是她一直一來的壞習慣,我們說過好多次,她並不
理會。我知道她這是想起了往事。
我走了過去,「媽媽,你想爸爸了嗎?能給我說說你們的事嗎。」
聽到我認真又像是正式的問話,媽媽怔了下。也許是她從來沒有和我說過這
些,也許是我已經大了,這些事總要讓我知道,媽媽丟掉了菸頭,在腳下踩滅,
然後開始了她和爸爸的故事敘述。
瞿恩。那是我第一次知道父親的名字。1898年生人,比媽媽大4歲。
瞿恩對她是男神一樣的存在,留學法國歸來,書生氣質濃厚,滿腹的中外學
識,滿腦的革命理論,媽媽仰慕他。
爸爸對她也是欣賞的,卻一直保留著一種若即若離的態度。理想主義的瞿恩
認為,選擇革命和選擇愛情都是一樣的,需要一個人從心底裡的認同和決定,他
引導她,影響她,但不想決定她,他把成長和選擇的權利都賦予她自己,他一直
默默注視著她,等待著她。
媽媽不願意在這回憶裡提起老董,說出的話也是一段一段的,所以有些話需
要我自己去理解。
瞿恩始終是不主動,不積極,不拒絕的態度,更像一個懷抱完美主義情懷的
羞澀的大男孩。
她冷靜下來,理清思緒,想慢慢打量周遭的一切,自己給自己做出選擇。波
詭雲譎的時代,世事瞬息萬變,舞臺中央的男人都沒法認清一切,掌控一切,她
只是裹挾其中的一個女人。她選擇留學俄國,遠走他鄉,先緩一緩,或許守得雲
開見月明,想要的最好的結果自然而來。
我知道媽媽有留學俄國的經歷。
當她把留俄的訊息告訴瞿恩時,沒想到瞿恩大發雷霆。經過東征戰爭的洗禮
和手術的痛苦,瞿恩也悄然發生了改變,時不待人,有些事,有些人不能靠等,
要主動。病床上的瞿恩受到她細緻周到的照顧,瞿恩雖嘴上不說,心裡早已淪陷,
他愛上了她。
他剛想要和她談戀愛,卻沒想到她卻要遠走異國他鄉了。人等到要失去時才
想起珍惜和擁有,瞿恩恨自己一直以來的優柔寡斷,他潛意識裡也認為世事難料,
此別經年,他們之間又發生啥樣的改變也未曾可期,所以他才會發那麼大的脾氣。
媽媽對瞿恩的發火雖始料未及,但心還是傾向於瞿恩的,離別之際,瞿恩拄
著柺杖來給她送行,她喜極而泣,並接受了他送給她的翡翠耳環,那是瞿恩母親
交給他的耳環,她欣喜地帶上,她當然知道接受這對耳環的意義,就差說出那句,
你等著我。
留俄期間,她掛念和心儀的還是瞿恩,第一時間給瞿恩寫信,傾訴所見所聞,
互訴衷腸…….
後面的話她沒有繼續說完,而是轉身回她臥室裡了。她好像在翻找什麼,過
了一會,她又出來了,手裡拿著一對翡翠耳環。
「這對耳環原本是你奶奶的,是她讓你爸爸親手交給我的。」媽媽接著說,
「我怕弄壞了,一直沒有帶。又怕弄丟了,所以就保管起來了。」她攤開裹布,
示意我看一看。
這是一對綠色的耳環,質地細膩,做工精美。看樣子價格應該不菲,不過父
親既然能出國留學,家境一定也不會差。
耳環和其它首飾品是不一樣的,有些首飾可以單獨佩戴,但是耳環卻只能夠
成雙成對,這是古人一直流傳下來的。並且,傳統的觀念裡,翡翠耳飾可以將女
性的溫柔優雅展現出來,寓意只有佩戴一對翡翠耳飾才能夠圓滿,可見奶奶將這
對耳環送給媽媽意義非凡,這明明就是婆婆送給兒媳的嫁妝禮物。
「你現在也長大了,這對耳環就交給你保管吧。」我跟著看了一會,然後媽
媽將這對耳環遞給我說道。
我沒想到媽媽會這樣做,連忙推據,「那怎麼行,這是爸爸留給媽媽你的。
我不能要,再說我一個男孩子要它幹什麼。」
「這本來就是你的。」我不明就裡的聽著。不知道母親為什麼要插上這一句
話。
媽媽接著說,「你不是有心儀的女孩子了嗎,你奶奶傳到你父親這一輩,現
在再傳給你……反正媽媽現在也不帶了,留著沒用,不如拿來給你去送人……費
明要聽話。」
媽媽說的好像也有些道理,爺爺送給奶奶的定情之物,父親再送給母親,然
後到我,我要把它送給誰呢?我不知道該接還是不該接。
「這是媽媽的心意,媽媽希望你能早點成家,只要你能健康幸福的成家立業
…..那樣我也算是沒有辜負你父親…..」看到我還在猶豫,媽媽繼續勸我要我收
下,只是媽媽說完話整個人都像是釋然了。
我把這誤以為是母親對兒子的親情之愛。我只能收下,雖然我還沒想好,要
不要把它送人。「謝謝媽媽,我一定不會辜負你的期望….給你娶一個漂亮的兒
媳婦回家。」
「傻樣兒,就知道漂亮不漂亮…..別娶了媳婦忘了娘。」媽媽這時候顯得很
開心,「媽媽只要你能好……」,她再一次流露出母性的一面。
「立華啊,熱水放好了。可以洗漱睡覺了。」梅姨姥的出現打斷了媽媽的說
話,「費明啊,時間不早了,你也要回去休息了。」
媽媽去洗漱,也讓我早點回屋休息。
今天是我第一次知道父親和母親的故事。雖然媽媽中間把耳環交給我,打斷
了她對父親的回憶,但我總覺得媽媽像是故意這麼做的。而且她的話裡似乎有意
在過濾著什麼。媽媽既然愛上了爸爸,那後來和老董又是怎麼回事呢。我終於想
起來,媽媽漏掉了時間線,她是什麼時候遇到爸爸的,什麼時候生我的,又是什
麼時候留學俄國的?
瞿恩是我爸爸,那我為什麼要跟著媽媽的姓?還有爸爸他去哪了,他也是國
民黨嗎?我第一次發現,敬愛的母親原來也有陌生的一面,關於爸爸和媽媽有太
多未知的事情需要我去了解。
不過夜很深了,我也困了,就這樣帶著些許疑問我深深的睡去。
(待續)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字數:6479
2018/11/29
第二章
回到家裡,只有姨姥和姥爺在家,媽媽還沒有回來。
我先去姥爺屋裡想找他說會話,梅姨姥也在。
「費明啊,聽說你今天去你舅舅的偵訊處上班了。」姥爺應該是午休後剛起
床沒多久,人還躺在床上。
「是的。媽媽已經同意了。」
「你媽一直不同意你參與這些事,這次不知道立仁和你媽媽說了什麼,才同
意你去。」梅姨姥也插話。
「年輕人為國效力,是正道。我這次支援費明…」姥爺一貫的說教態度和我
說話。
姥爺是1875年生人,晚清時留過洋,接受過先進思想的洗禮,後來又在北洋
小站當過兵,共和時站隊革命黨,辛亥革命後做上了南京中樞軍諮府廳長,但後
來的軍閥混戰使姥爺灰了心,辭了職。姥爺今年已經 67歲了。
良好的教養和他的經歷使姥爺身上始終充滿著一股家國情懷,還有民族大義。
但這些話,他不願和舅舅還有媽媽說,他喜歡和我還有老董說這些話。於是我成
了他的聽眾。他偶爾會談起我未曾謀面的立青舅舅,我不知道他是誰,我也沒見
過他,但大抵知道他是共產黨,早年因國共合作破裂離家出走。
梅姨姥比姥爺小有十歲,她和我姥爺其實是姐夫和小姨子的關係。姥姥家當
時家庭衰敗原因,後來只剩下她們兩姐妹相依為命,因此姥姥嫁給我姥爺後,梅
姨姥也跟著被我姥爺收留住在了姥爺家。但我姥姥去世的早,在梅姨姥20歲那年,
她姐姐病逝,於是梅姨姥為了報答姥爺,也可能是日久生情,她主動當起了三個
孩子的「母親」。姥爺後來要續絃給她名分,但媽媽她們三個兒女閃爍其詞,沒
有明確接受這個「媽媽」,但也不拒絕。其實他們之間的親情關係,早已使他們
成為相親和樂的一家人。我有時候也想喊她一聲姥姥,但母親不讓。
「國民黨,共產黨,爭鬥了這麼多年,還不是讓小鬼子佔了便宜…我聽說國
共抗戰合作後,共產黨在重慶有代辦處…」姥爺說著嘆息了一聲,「也不知道立
青什麼時候能回來看一看。」
「哎…立青這小子啊,之從27年離家出走就沒有回家了。」「以前你就喜歡
這個小兒子,現在不是國共合作了嗎,我看哪天讓立仁去和那邊的人說說,讓他
回來看看這個家…」
「你呀,就別添亂了。明知道他們兩兄弟不和…」姥爺說著還嘆息。
「再不和那也是親兄弟。常言道打斷骨頭還連著根。」
……
「媽,我回來了。」門廳傳來說話聲音。
「你呀,又跑出去玩了,現在兵荒馬亂的,小姑娘家多不安全。」
「小姨,你回來了。」她沒管我和她說話,徑直往這邊走。
「爹爹,你看我給你帶了什麼回來。」小姨說著已進到了屋裡,「我給你帶
了今天最新的報紙…」她快速說完報紙上的事情,接著又說,「在小鬼子的誘降
方針下,現在延安被國民黨封鎖的緊,我聽說他們現在在開展墾荒的大生產運動
…自力更生,豐衣足食。」
小姨是姥爺和梅姨姥的女兒,她叫楊立秋,和我一般大,但比我早幾個月出
生。雖然她是我的長輩,但我們倆是這個家裡最沒有顧忌而什麼話都能說的人,
也許是年齡關係,也許是別的什麼,我們能說道一塊去,也能玩到一塊去。
「秋秋又不聽話了!早和你說了不要說那邊的事,你就是不聽。要是被你哥
哥聽到,你又要捱罵。」
「我才不管他呢,他們乾的了壞事,還不允許人說。」小姨和她這個大哥哥
一直不對頭,只要沾上政治的事情,他們幾乎說話就要吵起來。不過因為是親兄
妹,倒也相安無事。
「我真想見一見立青哥哥。他真是一個敢作敢為的人。」小姨和母親一樣,
身上都有著理想主義的色彩,但她又和媽媽不一樣,她陽光正面,作風鮮明。我
聽說她在學校裡參加了好幾個進步社團,應該是受到了影響,所以她對共產黨有
好感。
「他敢作敢為,卻十幾年不回家…」梅姨姥嗆她。
「還不是國民黨劊子手的迫害,讓人有家不能回。」
「怕了你這個小祖宗,你這話只能在家裡說,可不能出去亂說。」梅姨姥很
生氣,其實她一直反對後輩們參合這些事,尤其是自己的親女兒。
「孩子大了,有她自己的想法。」姥爺年齡大,可能已經看開了,對這些事
情他是明白人,只是不願意在我母親和舅舅面前說而已。
「費明,我聽說你今天去大哥那邊的偵訊處搞情報工作了。」她開始和我說
起話來,「來給我說說那裡都是做什麼的,有什麼好玩的嗎?」小姨又恢復了愛
玩愛瘋愛熱鬧的本性,拉著我去了閣樓,不再管這老人倆的和我聊天。
「秋秋,你都多大了,姑娘家要有姑娘家的樣子,何況你還是個長輩。」梅
姨姥無奈的教育道。梅姨姥每次都會說我倆沒個姨甥的樣子,但又不起什麼作用。
小姨沒有答話,已經拉著我上了樓。在這個家裡,我和她的年齡相仿,所以雖然
我們是上下輩,但說起話來是最輕鬆的。
「對了,你們偵訊處是做什麼的?」
「負責收集小鬼子的電報,並從中分析來破解出有用的情報。」我其實也並
不是很清楚我是來做什麼的,以及她們是做什麼的。
「那工作忙嗎。你是負責做什麼的?」
「給人打下手,做一些零碎工作。」其實我想說,雖然我經過鍛鍊學習已經
學到了不少東西,但就實際情況而言,我對情報工作目前還是個雛。
「那你們那裡…」她神秘嘻嘻的,「那地方有女的嗎?」
「好像只有我一個男的,她們都是女的。」我這才想起來,好像的確只有我
一個是男的。
「啊!不會吧……那她們長的漂亮嗎?」得知只有我一個是男的,她有點驚
訝。
「一般般了。」我很不想回答這個問題,隨口說道。
「切,騙誰啊,回答的這麼不乾脆。」「你該不會第一天就看上了哪個女的
了吧?」
她怎麼老問這些?我看她臉上好像還有不易察覺的不高興,就好像舅舅和林
娥說話時我的不高興一樣。這是什麼情況,聽說女人都是敏感的,難道她對我也
有什麼小心思…這也太離譜了。她是媽媽的妹妹,雖然不是同一個母親生的,但
她的媽媽也是我媽媽的姨媽,這和親姐妹其實已經沒有什麼區別,她可是我的親
姨,應該是我想多了。
「沒有啦,我本來都不想去的,都是媽媽和舅舅讓我去的。」我想扯開話題,
藉故是因為他們我才願意去的。
「姐姐也真是的,她一直反對你摻和這些事,這次卻沒反對…不過我聽說是
因為大哥要去追一個女的…」我並不清楚這裡的事情,但如果這是真的,那個女
人是誰呢?
「那這和我有什麼關係?」我有點想不明白但又有點想知道些什麼。
「那我也不知道了,我這都是偷聽到的。」她說著還笑著擺擺手,「你可以
去問你媽媽啊。」
問母親,我該問什麼,這都是大人的事情。就算我去問,她也不會說什麼吧,
不然幹嘛不事先和我說。媽媽在我心中一直是一個嚴母和慈母的形象,他很疼我,
但對我又很嚴格要求,我從不敢忤逆她。
媽媽下午下班回來時,梅姨姥已做好了晚飯,晚秋時節,天黑的快了起來,
這一會兒外面就灰暗了下去。媽媽雖然是立法委員,但其實並沒有什麼事要做,
蔣委員長的立法院都是做給外人看的,這人盡皆知。她無非是在政府裡掛個虛職,
所以她經常會和其他幾個委員一起做一些慈善工作,還會和一些開明商人打交道
為抗戰募捐。
媽媽今年40歲了。楊家長女,早年上過女子班,接受過近代教育,北伐前幫
黃埔軍校做宣傳工作,後來又去蘇聯留過學。不過媽媽在我們面前,似乎不太願
意去提這段往事。媽媽是個理想主義者,又常常是個矛盾的人,她有自己的想法
主張,她不贊同國民黨的一些做法,但她對共產主義同樣不感冒。她雖然是國民
黨,但我知道她應該是傾向於宋慶齡那一派的。
「第一天上班怎麼樣,工作辛苦嗎?」飯桌上,媽媽一邊吃飯一邊關心的問
著我話。
「不辛苦,都是閒活。」我在思考怎麼向媽媽問話,說的心不在焉。
「我看你要是不喜歡,我就和你舅舅說,要你別去了。」
「不不不,說好的事情怎麼能不算數。」不知道為什麼,也許之前的確不是
我自願要來的。但我現在卻一點也不想離開了,我知道長大後的我,心中的某根
弦被撥動了。
「再說不是媽媽你當初要我去的嗎?」我旁敲側擊的問道,「我到現在還不
知道你為啥讓我去。」
「我那是想讓你出去鍛鍊,現在這世道這麼亂,你在那裡有人保護,還有你
舅舅在。我放心。」媽媽很聰明,她不直面我的回答,但聽起來又那麼的愛意滿
滿。
「對了,聽秋秋說,你在裡面有看上的人了?」
「哪有啊,是小姨亂說的。」我有點生氣的白了小姨一眼。
「哼。我才沒有亂說。」小姨不理我。
「第一天就能看上別人。別不是一見鍾情吧。」「我跟你說,現在外面的女
孩啊,都只認身份地位。真心的少了,你做事要有分寸些。」媽媽又開始嘮叨,
不停的叮囑我,
「是哪家的丫頭,長的漂不漂亮,改天帶回家給媽看看,媽媽給你把把關。」
我沒想到母親會這樣說,媽媽的關心讓我一時語塞。只能埋頭吃飯。長的是
漂亮,不過人家卻不一定願意跟我來,就算來了,彼此的身份,媽媽也不會同意。
我彷彿又想到了什麼,我的身份不合適,那舅舅的身份不也不合適嗎?如果舅舅
追求的那個女人就是她,那我應該也能吧!不過看樣子他們好像早先就認識,現
在又是一致對外,說不定以後時事都會變好,所以現在身份不合適不代表以後不
合適吧。
「你也老大不小了,確實快到談婚論嫁的年齡了。」孩子大了,母親就要操
心婚事,這可能是每個母親都會有的情況。
「我再大,也還是媽媽的孩子。」
「男大當婚。不過孩子大了就由他去吧。」姥爺開口說話了,姥爺可能是想
到了他自己的兒女們。
「總是由著孩子去,你看到現在立仁和立青還沒有成家。這兩兄弟都這麼大
了…」接著梅姨姥又開口說了句,「我聽說立仁現在要去追一個女的,你看他現
在都不怎麼回家了…」」對了,聽說好像就是你們偵訊處的。費明啊,你見過那
個女的嗎,知道那個女的來路嗎…」
「他才去第一天,知道些什麼。」媽媽打斷梅姨姥的話。
吃完飯,梅姨姥去收拾餐具,打掃衛生。不得不說,梅姨姥真是一個賢惠的
人,任勞任怨,從媽媽他們小時後就開始照顧他們,一直到現在,家裡的大大小
小雜物都是她收拾。但梅姨姥在家裡的地位並不高,舅舅和媽媽只是預設她和姥
爺的關係,但不承認。姥爺明面上是一家之主,但他已經老了。還好,這是一個
有著血緣關係的家庭,不至於不和。
飯後我和小姨又在屋裡說了會話,然後就出來了。我上了樓要回自己屋裡,
轉頭看到母親又在抽菸了,這是她一直一來的壞習慣,我們說過好多次,她並不
理會。我知道她這是想起了往事。
我走了過去,「媽媽,你想爸爸了嗎?能給我說說你們的事嗎。」
聽到我認真又像是正式的問話,媽媽怔了下。也許是她從來沒有和我說過這
些,也許是我已經大了,這些事總要讓我知道,媽媽丟掉了菸頭,在腳下踩滅,
然後開始了她和爸爸的故事敘述。
瞿恩。那是我第一次知道父親的名字。1898年生人,比媽媽大4歲。
瞿恩對她是男神一樣的存在,留學法國歸來,書生氣質濃厚,滿腹的中外學
識,滿腦的革命理論,媽媽仰慕他。
爸爸對她也是欣賞的,卻一直保留著一種若即若離的態度。理想主義的瞿恩
認為,選擇革命和選擇愛情都是一樣的,需要一個人從心底裡的認同和決定,他
引導她,影響她,但不想決定她,他把成長和選擇的權利都賦予她自己,他一直
默默注視著她,等待著她。
媽媽不願意在這回憶裡提起老董,說出的話也是一段一段的,所以有些話需
要我自己去理解。
瞿恩始終是不主動,不積極,不拒絕的態度,更像一個懷抱完美主義情懷的
羞澀的大男孩。
她冷靜下來,理清思緒,想慢慢打量周遭的一切,自己給自己做出選擇。波
詭雲譎的時代,世事瞬息萬變,舞臺中央的男人都沒法認清一切,掌控一切,她
只是裹挾其中的一個女人。她選擇留學俄國,遠走他鄉,先緩一緩,或許守得雲
開見月明,想要的最好的結果自然而來。
我知道媽媽有留學俄國的經歷。
當她把留俄的訊息告訴瞿恩時,沒想到瞿恩大發雷霆。經過東征戰爭的洗禮
和手術的痛苦,瞿恩也悄然發生了改變,時不待人,有些事,有些人不能靠等,
要主動。病床上的瞿恩受到她細緻周到的照顧,瞿恩雖嘴上不說,心裡早已淪陷,
他愛上了她。
他剛想要和她談戀愛,卻沒想到她卻要遠走異國他鄉了。人等到要失去時才
想起珍惜和擁有,瞿恩恨自己一直以來的優柔寡斷,他潛意識裡也認為世事難料,
此別經年,他們之間又發生啥樣的改變也未曾可期,所以他才會發那麼大的脾氣。
媽媽對瞿恩的發火雖始料未及,但心還是傾向於瞿恩的,離別之際,瞿恩拄
著柺杖來給她送行,她喜極而泣,並接受了他送給她的翡翠耳環,那是瞿恩母親
交給他的耳環,她欣喜地帶上,她當然知道接受這對耳環的意義,就差說出那句,
你等著我。
留俄期間,她掛念和心儀的還是瞿恩,第一時間給瞿恩寫信,傾訴所見所聞,
互訴衷腸…….
後面的話她沒有繼續說完,而是轉身回她臥室裡了。她好像在翻找什麼,過
了一會,她又出來了,手裡拿著一對翡翠耳環。
「這對耳環原本是你奶奶的,是她讓你爸爸親手交給我的。」媽媽接著說,
「我怕弄壞了,一直沒有帶。又怕弄丟了,所以就保管起來了。」她攤開裹布,
示意我看一看。
這是一對綠色的耳環,質地細膩,做工精美。看樣子價格應該不菲,不過父
親既然能出國留學,家境一定也不會差。
耳環和其它首飾品是不一樣的,有些首飾可以單獨佩戴,但是耳環卻只能夠
成雙成對,這是古人一直流傳下來的。並且,傳統的觀念裡,翡翠耳飾可以將女
性的溫柔優雅展現出來,寓意只有佩戴一對翡翠耳飾才能夠圓滿,可見奶奶將這
對耳環送給媽媽意義非凡,這明明就是婆婆送給兒媳的嫁妝禮物。
「你現在也長大了,這對耳環就交給你保管吧。」我跟著看了一會,然後媽
媽將這對耳環遞給我說道。
我沒想到媽媽會這樣做,連忙推據,「那怎麼行,這是爸爸留給媽媽你的。
我不能要,再說我一個男孩子要它幹什麼。」
「這本來就是你的。」我不明就裡的聽著。不知道母親為什麼要插上這一句
話。
媽媽接著說,「你不是有心儀的女孩子了嗎,你奶奶傳到你父親這一輩,現
在再傳給你……反正媽媽現在也不帶了,留著沒用,不如拿來給你去送人……費
明要聽話。」
媽媽說的好像也有些道理,爺爺送給奶奶的定情之物,父親再送給母親,然
後到我,我要把它送給誰呢?我不知道該接還是不該接。
「這是媽媽的心意,媽媽希望你能早點成家,只要你能健康幸福的成家立業
…..那樣我也算是沒有辜負你父親…..」看到我還在猶豫,媽媽繼續勸我要我收
下,只是媽媽說完話整個人都像是釋然了。
我把這誤以為是母親對兒子的親情之愛。我只能收下,雖然我還沒想好,要
不要把它送人。「謝謝媽媽,我一定不會辜負你的期望….給你娶一個漂亮的兒
媳婦回家。」
「傻樣兒,就知道漂亮不漂亮…..別娶了媳婦忘了娘。」媽媽這時候顯得很
開心,「媽媽只要你能好……」,她再一次流露出母性的一面。
「立華啊,熱水放好了。可以洗漱睡覺了。」梅姨姥的出現打斷了媽媽的說
話,「費明啊,時間不早了,你也要回去休息了。」
媽媽去洗漱,也讓我早點回屋休息。
今天是我第一次知道父親和母親的故事。雖然媽媽中間把耳環交給我,打斷
了她對父親的回憶,但我總覺得媽媽像是故意這麼做的。而且她的話裡似乎有意
在過濾著什麼。媽媽既然愛上了爸爸,那後來和老董又是怎麼回事呢。我終於想
起來,媽媽漏掉了時間線,她是什麼時候遇到爸爸的,什麼時候生我的,又是什
麼時候留學俄國的?
瞿恩是我爸爸,那我為什麼要跟著媽媽的姓?還有爸爸他去哪了,他也是國
民黨嗎?我第一次發現,敬愛的母親原來也有陌生的一面,關於爸爸和媽媽有太
多未知的事情需要我去了解。
不過夜很深了,我也困了,就這樣帶著些許疑問我深深的睡去。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