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色生香】第二章:懶人易青

+A -A

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19-11-26

作者:司馬
字數:9316
2019/11/26

易青來自南方的一個省會城市——F 市。他和今年風聲水起的那位少年籃球
大明星霍英雄是F 市一中的同校同學。

易青比霍英雄高一個年級,霍英雄在高中聯賽和亞洲三國友誼邀請賽上大出
風頭的時候,易青和自己的同學正在緊張的準備高考。

雖然彼此不認識,但是說起來,兩人還有點淵源。

易青從高二開始,就迷上了高一的大美女黃思婷。但是很顯然,黃思婷對他
這個只有幾面之緣的師兄沒有半點興趣,她似乎更屬意在籃球場上叱吒風雲的霍
英雄。

本來易青都要向黃思婷表白了,可是有一天,當他在一場籃球比賽上看見霍
英雄以一個超遠距離的雷霆扣籃令全場少女瘋狂的時候,他黯然的決定退出這種
無意義的競爭。

他當然不會預見到,將來有一天無論是黃思婷還是霍英雄都要仰視他這個國
際大導演、民族英雄——在那時,他只是為黃思婷眼中沒有他而黯然自傷。

小小的感情挫折使他從新審視自己,那時的他,實在太普通了。平凡的樣貌,
父母都是企業中層員工的家庭,在一中這種名校勉強算中游的成績……此外,缺
乏運動細胞,除了看小說玩遊戲之外沒什么其他愛好也是他無法吸引異性的硬傷
——誰會喜歡這樣一個男生。

實在要說有什么優點,那就是他的語文成績不錯,作文寫的很好——他私心
裡一直認為,之所以能有這個優點是因為他看了許多金庸和古龍的小說,萌生了
對文學對小說的興趣,跟一中的語文教學一點關係都沒有。

就是這個優點,使得易青的心眼兒活泛了起來。

其實黃思婷根本不知道他的心意,更談不上拒絕了他。但是易青還是很受傷,
於是痛定思痛之後,他決定自己一定要奮發圖強,出人頭地,將來讓全世界的美
女都來倒追我!

但是談何容易。

最快出人頭地的方法當然是冀望於馬上到來的高考。不過這個希望也很渺茫。
論成績的話,一中高手如雲,每年都有幾個上清華北大的,要出風頭幾時輪得上
他?

易青的成績也不是很爛,但是他偏科的實在太厲害,自從上了高中以來,他
的數學成績幾乎就沒有及格過。

一方面,當然是因為他天生似乎對數字不敏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太懶。
有時間寧願去看小說、租盜版碟、打網遊,根本就不肯靜下心來學那些函式和解
析幾何。

看來好象是什么希望都沒有了,但是人生的事就是如此,很多時候都是柳暗
花明又一村。

一次很偶然的機會,易青在電視上看到一個節目在做黃聖怡的訪談。這個黃
聖怡,就是被香港大名鼎鼎的星爺選中的新一代“星”女郎,在《功夫》裡面推
雪糕車的那個美女。

那個電視節目很八卦的在和黃聖怡聊她當年考電影學院的事。黃聖怡是2002
年考上電影學院的,她在電視鏡頭前笑得花枝招展的談到自己當年不用考數學高
考,所以考上電影學院的過程很輕鬆。

不用考數學高考?!

易青坐在電視機前,啃了一半的蘋果含在了嘴裡半天忘了嚼。

第二天,他就到處打聽有關電影學院的事。漸漸的,一條嶄新的金光大道呈
現在了他的面前。

以他的成績,透過高考能上個本科就不錯了。要上重點大學,尤其是上中國
名牌大學中在金字塔尖上的那幾所,簡直只能在夢裡想想。

但是現在,憑他在寫作和雜學方面的天分,如果能考上電影學院這種和北大
清華並列的國家一級重點,那簡直是一飛沖天一鳴驚人了!

電影學院適合他考的至少有三個系:導演、文學、管理。導演系當然是培養
導演部門的行當的;文學系將來的就業方向是編劇;管理系主要是培養製片部門
的專業人才,將來在劇組是管錢的,也很熱門。

這幾個系文化課高考的要求,差不多也就是一般本科的成績線水平,易青的
能力剛好能考上——現在剩下的只是明年開春的專業考試的問題了。

其實易青也曾經想過文化課考試要分數最低的表演系,可是他照了照鏡子,
還是覺得自己似乎不屬於程坤、黃小明那種帥哥型的,於是作罷。

直到後來他考進了電影學院,瞭解到了表演這個行當是何等專業,那些不懂
行的人對錶演的瞭解是何等膚淺之後,才慶幸自己當初沒有犯傻。

從那以後,易青就下定了決心要考電影學院學院。

他從各種渠道弄來了跟電影導演、編劇有關的資料和書籍,也不管看得懂看
不懂,囫圇吞棗的就給自己灌下去;然後租來各種以前自己根本不會去看的所謂
文藝影片,什么《秋菊打官司》、《紅高粱》、《花樣年華》、《霸王別姬》等
等的一些沉悶的片子,硬著頭皮看了起來。

經過一段時間的惡補,易青自我感覺良好,至少他現在滿嘴蹦專業術語,能
把學校的老師同學唬得一楞一楞的。

於是他花了一個寒假的時間說服了他的父母,要了三千塊錢,拿上自己的多
年攢下的私房壓歲錢,躊躇滿志的踏上了進京趕考之路。

易青一如開始時打算的,報考了電影學院的導演系、文學系和管理系,交了
三百塊報名費。

文學系的一試最先考,考得是影視小品寫作。

這裡的所謂小品跟春節聯歡晚會上趙本杉大叔演得那種東西可不是一回事。

普通觀眾經常從電視上看到電影學院各系經常用小品來教學,總會覺得十分
奇怪,豈知此小品非彼小品。

別看易青裝模做樣的學了不少有關的書籍,這么專業的事他去哪裡知道,所
以雖然他作文底子很好,還是一下就寫砸了。

不過當時易青自己可不知道,考完文學系的第二天又洋洋自得的去參加導演
系的考試了。其實對易青這種怠懶的敗家子來說,就算知道文學系考砸了他也不
會像小云那樣尋死覓活的,這小子整個一個沒心沒肺。反正他來北京的目標是考
導演系。

導演系一試考得是影片分析。

在電影學院自己的大放電影廳裡(學校裡自己有國際院線水平的大型影院,
還免費向本校學生開放,全國這么牛的大學大概也就電影學院一家)放電影給考
生看,然後看完了集體回到考場開始寫,一考就是一下午四個小時。

電影學院一般都會放一些沉悶的純文藝電影來考察考生的藝術天分和讀解深
奧晦澀的電影的能力——要是拿王京的香港搞笑片來考,是個人就能看懂,也沒
什么好分析的。

那邊易青和考生們一進大放,燈一黑,銀幕一亮,全場考生一片譁然。

這電影太熟了,居然是當年給中國人拿了第一尊奧斯卡的小金人的那部黎安
導演的《臥虎藏龍》!

許多年以後易青回想起來,覺得自己碰上這個片子真是神使鬼差。

電影學院這幫人其實是很自戀的,動不動就拿自己學校老師或者畢業生導的
片子來做歷年考試的題目,香港電影和其他地區的電影很少能拿來當專業考題的,
百年一遇的事居然叫易青這撥考生撞上了。

很多不懂行的人,或者不懂裝懂的那種人,分不清影片分析和觀後感的分別。
市面上許多人在報紙或者媒體上發表了幾篇觀後感,罵罵導演和演員,然後就影
片的故事內容大發一通感慨或者是從什么邊邊角角的發表一通議論,就自以為很
有深度的自稱影評人或者影評家了。

拿《臥虎藏龍》來說,最典型的就是整個社會鋪天蓋地的所謂影評出爐,居
然沒有幾個人能看懂這部電影的。

最可笑的是集中的意見都反映在大家認為楊子瓊她們吊威亞的那些場面拍得
太“假”——這種意見傳到國外去,易青身為一箇中國人都覺得替同胞害臊,怎
么楞把一部以人文思想為主的藝術片當成商業動作片來評論了?

如果是普通觀眾去注意這些無關痛癢的邊邊角角也就罷了,那些所謂影評人
做出一副專家的模樣在那裡指手畫腳,實在讓人噴飯——這些人的水平比考電影
學院的這些十八歲考生還不如。

要說易青也確實在導演方面有點天分。他很快就從一個旁觀者、普通觀眾的
角度中跳了出來,透過自己一段時間的自學。所以他在導演系一試的那片影片分
析中刻意的使自己寫的東西完全跟市面上那種垃圾影評區分開來,儘可能以專業
的筆觸儘自己所能的去分析。

易青知道一部電影的構成需要六個基本部門的合作:編、導、演、攝、錄
(音)、美(工)。電影學院的導演系也是根據六個方向設定課程的。他就朝著
這六個方向做一一評述,然後集中筆墨詳細的分析了一下這部片子的導演語彙。

《臥虎藏龍》這個片子其實拿來當考題是很合適的。無論是固定機位攝影和
電腦製作交替的攝影手法還是以中國傳統水墨畫式理念的美術設計;無論是發哥
和張子怡的本色化表演還是以天才作曲家潭盾的民族傳統器樂結合交響樂理念為
主打的聲音設計,都是可圈可點,非常有的寫。

但是易青還是決定挑戰難度!後來他的導師謝仁衛教授告訴他,整個參加一
試的考生一千多人,膽敢從導演語彙這個角度去寫這篇影評並且沒有寫錯寫偏的
只有兩個人,所以才點了他一試專業分第二名!

說來也是天助易青。他之所以能看懂黎安的這個片子完全是因為他好吃懶做
的毛病。

易青一直非常關注黎安這個導演,是因為他當年拍了兩個片子,一個叫《喜
宴》、一個叫《飲食男女》——這兩部電影都是跟吃有關的。

普通觀眾當然不會有什么心思去分析這兩部片子後面的人文意義。

易青當時也是如此,他感興趣的就是片子裡的美食。特別是《飲食男女》裡
面的老藝術家郎雄先生飾演的那位老廚師做得那些菜,什么蟹黃灌湯包、翡翠排
翅、臘汁黃魚、珍珠鮮鮑……看的易青一個星期不想吃家裡的飯。

易青把這黎安的這兩部電影翻來覆去看了幾遍,除了看出好吃的菜之外也看
出了點門道。

原來黎安是個華裔美國人。作為一個好來塢的二三線導演,他可謂多年鬱郁
不得志,不被美國上流社會認可。因為黎安本人是個國學非常深湛的中國人,他
古文能力很好,寫得一手好書法,又懂金石古董。這樣的一個人,他的作品裡當
然有濃郁的東方氣息,所以西方人很難接受。

所以他的電影往往都帶有一種強烈的東西方文化衝突與融合的人文意味。比
如《飲食男女》就是典型的以飲食為媒介,講述一個東西方文化、現代文化與傳
統文化相沖突和包容的故事。

易青無意中看懂了這兩部電影,於是也無意中為他以後讀解黎安這個導演的
其他作品打下了一個基礎。他第一次看《臥虎藏龍》,就本能的想,黎安在這部
請來發哥加盟的大製作裡是不是又想傳達東西方的矛盾衝突這種命題。

無論是商業片還是藝術片,一部電影是否成功的最基本標準就是導演語彙。
在電影裡,導演想要從正面或者側面告訴給觀眾的那句話,是整個電影的靈魂。

在《臥虎藏龍》這部戲裡,黎安用一條劇情明線和一條劇情暗線交替發展的
手法來完成自己的導演語彙,提出自己對東西方文化乃至整個人類的未來的看法。

在這部電影裡,張子怡飾演的玉嬌龍是明線,是西方文化的代表符號,象徵
著慾望的無限擴張,象徵著人要開放自由無限制的實現自己的慾望追求這個思想。

另一方面,鄒潤髮飾演的李慕白和楊子瓊飾演的俞秀蓮是暗線,是東方文化
的代表符號,象徵著人對慾望的隱忍,象徵著東方人含蓄內斂的生活思考。

在影片中,性格鮮明的玉嬌龍從不掩飾自己的慾望,為了追逐自己的慾望,
她從對青冥劍這一“物”的佔有慾望發展到對李慕白這個“人”的佔有和征服的
慾望,進而擴大到對自己所在生活的徹底顛覆。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使自己高
興——盜劍、幫助碧眼狐狸、跟馬賊頭子私奔做愛、出走逃婚、大鬧江湖、打傷
關心自己的俞秀蓮……她全然不顧自己的行為會對親人和家族以及關心自己的李
慕白、俞秀蓮等人帶來多少傷害,只圖他自己痛快就行。用我們中國人的眼光來
看,這小娘們兒太他媽操蛋了,狼心狗肺自私自利;但是西方人特別美國人看她
就非常順眼,脫了張子怡東方人的外殼,這個角色整個就是一個美國牛仔的核心。

而發哥演得李慕白,典型的就是一個東方老學究。他的拜把子兄弟為他擋刀
死了,他後來愛上了自己兄弟的未婚妻俞秀蓮。這要是換了現代人或者西方人,
還不好解決,人都死了,何況還是未婚妻,又不是義嫂,直接弄上床搞上手得了
唄。可是李慕白偏偏扭扭捏捏了十幾年,一大堆中國傳統道義禮教擋著他,生生
把人家從小蘿莉等成了老女人。我們中國人很容易理解這種含蓄的東方式表達感
情的方式,可是西方人美國人就怎么也看不懂,不知道李慕白到底為什么不敢上
了那個女的。

黎安導演真是大手筆。這樣兩條代表著東西方文化的明暗線反覆交替,提出
了他作為導演的思考——就是到底人類應該怎么著才行,是東方思想好,還是西
方思想好?

他在影片的結尾給出了答案,那就是,單純的哪一種思想都不好。

無論是東方思想還是西方思想,最終都要走向滅亡——玉嬌龍最後從武當山
上跳了下去,滅亡了;李慕白更倒黴,被毒死在一個黑漆賊拉臭的小水坑山洞裡,
俞秀蓮看著自己的男人死在自己懷裡,孤獨終老。

但是玉嬌龍死前終於領悟到了,人還是不能無限制的擴張自己的慾望,還是
要講一點東方式的忍讓與含蓄——也就是說,西方思想應當接納東方思想的思維
方式。

同時,李慕白在臨死前在自己喜歡的女人懷裡,終於說出了自己壓抑許久的
心聲,寧願在自己愛人身邊做七日七夜的孤魂野鬼,也不願修什么狗屁的大道—
—也就是說,東方思想走到極至也是不行的,也該學點西方人的開放和主動,該
出手時就出手。

黎安藉助這樣一個故事,把自己的導演思想表達的非常到位和完整——他提
出人類文明的未來的道路應當是一條東西方文化相融合的道路,兩種思想的衝突
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融合後產生的新的思想力量,能帶領人類走向未來的輝煌。

奧斯卡歷來對華語影片百般打壓非常苛刻,但是還是不得不給了黎安這部作
品四五個小金人——這片子當之無愧,可不是像那些垃圾影評人說的那樣,啥也
沒看懂,就看出演員吊沒吊威亞了。

易青把這些自己看出來的觀點寫了出來,詳詳細細七八千字,洋洋灑灑,流
暢自如。他自己非常滿意的檢查瀏覽了幾遍,起身交卷。

大功告成!就等放榜了,他喜滋滋的想——後來在電影學院的導演課上,他
聽老教授在分析這部影片的時候,才驚奇的發現教授教的簡直跟他那篇文章裡寫
的如出一轍,使他越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
【1】【2】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推薦閱讀:破碎的羈絆(另一個故事)明月幾時有-歪糕誘宵美九,被粗蠻雄性俘獲的精靈歌姬心動狙擊末日寒冬:美女們為口吃的就答應我的變態要求金錢引發的亂倫迷欲之色蜜母柔情女友的催眠妄想換魂魔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