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22-01-04
是胡人樣貌、鬚髮易於便認,做不得假,避免殺良冒功之嫌。
在三十里外安營的隨軍商隊接到通傳後,便陸續趕來,可首先要裝車的卻是這近萬顆新砍頭顱,讓許多商行管事小廝都嘔吐不已,但看到滿滿一地堆成小山般的繳獲,及成片的馬群,又邊吐邊裝著車。
趙王宋清仁對著身邊的寧德行說道:“燕王這個法子挺好,軍人打仗,商人運輸,雙方都能得利,又為朝中節約銀兩。”
寧德行也覺卻是如此,這趟下來是比以往押鏢獲利數倍,還能和軍中結下友誼,以後不論是行商還是走鏢都能關照一二。
申時左右,追擊的騎兵退回,帶回三千匹戰馬及首級,各自帶著首級到營書記官處記領軍功。
一個時辰後,全軍退向都司鎮,大銅山一戰徹底結束。
大銅山的戰況宋清然自是不知,捷報最快也要十多天方能抵京,宋清然此時正為火藥一事煩惱。
他按後世常用的口語‘一硝二硫三木炭’配製黑火藥,裝在竹桶中在野外試爆,總覺威力不夠,或是自己前世看多了那種高爆炸藥的威力,有了對比,才會有如此感覺吧。
從廣寧回來,宋清然便讓府中管事去買這些物品,為了怕洩密,他讓趙大忠買的硝石,讓另一名管事買的硫磺,木炭則讓賈府的下人幫著採買。
經過多次比例調配,方找到最合適的配比,可這一切都是自己親力親為。
“身邊沒有可用之人啊。”宋清然心中感慨道。
第二日一早,宋清然便匆匆趕往工部,也不理會門子通傳,直直走進了工部左侍郎的府衙。
工部左侍郎穆修恩是趙王宋清仁的門下,與宋清然見過幾次面,算是熟悉,穆修恩見宋清然獨自闖了進來,也不在意,這位燕王脾性一向如此,笑著施禮問安,讓下人送上茶水才問道:“見過燕王殿下,殿下何事需要親至?使人知會我一聲便是,何事需下官解決的?”
宋清然也不廢話,從懷中掏出張圖紙給穆修恩道:“看看這個?”
穆修恩先是隨意看了一會,片刻便認真起來,待一柱香時間方算看完,開口問道:“改進的曲轅犁?”
見宋清然點頭接著說道:“是個妙法,此法改進是能提高二成左右的效率,不知燕王殿下意欲何為?”
宋清然見他上心,才淡淡道:“你是我二哥的人,我把這法拿來找你,沒找工部尚書,其中意思我想你是明白,我也不兜圈子,這圖我可以送你,至於怎麼用都隨你,從工部給我挑二十戶鐵匠送到王府,我們算是兩清。”
穆修恩想都沒想,便同意了。
二十戶鐵匠看似雖多,然對工部來說並不算是什麼,自古匠戶就一直在社會底層,士、農、工、商,原本商戶最未,周朝重視商貿,至工商同為底層,可商人有錢,工匠卻始終窮困,加之匠戶世代為匠,以至一戶工匠人家,家中父子兄弟皆為匠人。
普通匠戶在工部也無官階,始終從事最低等勞作,又不被重視,所以宋清然開出這個條件後,穆修恩便滿口答應。
宋清然離開前說道:“不要拿沒用的匠戶糊弄我,我可要實打實的鐵匠,能冶鐵,能鍛造那種。”
穆修恩笑道:“我的爺,您就放一百個心吧,承哲豈敢!”承哲是穆修恩表字,順正三年進士出身。
宋清然回賈府沒幾日,王府管事便通報說:“王爺,您要的匠戶工部派人送來了,如何安排請王爺示下。”
宋清然想了想便道:“人先安排進城南的莊子裡,對這二十戶的頭領說,要銀子我給銀子,要建什麼樣的爐子隨他們建,我只要鋼,要好鋼,等第一鍋鐵水出來,我去見他。”
“你再安排人在城南莊子西邊的荒地處,給這些匠戶另起房舍,大氣一點的,這些人我有重用。他們有什麼需求,只要不過分儘量滿足。”宋清然交待完畢便讓管事回府去了。
二月初一大朝會,是順正九年第一個正式朝會,卯時便要入朝,宋清然深恨這種不人道的早朝制度,當晚摟著莉娜、莉兒折騰半宿,剛教會二人新的動作,沒睡下多久,寅時便被劉亦菲叫醒,睡眼朦朧的由著劉亦菲幫自己穿衣束髮,直到洗了個冷水臉方算清醒過來,胡亂罵了幾句這破制度,也只得匆匆用了早飯,帶著太監宮女坐上轎輦向皇宮趕去。
此次朝會京城五品以上官員,各番邦使節悉數至齊,賈政任五品工部員外郎,剛好吊個車尾,也在位列,只是位置排到宮殿外門邊,畢竟今日朝會涵蓋了整個京師的勳貴、官員人等。
宋清然剛與他打個招呼,走到自己位前,三聲靜鞭便響起,順正上朝,群臣三呼萬歲後,朝會正式開始。
今次早朝也是走個過場,需處理的事情日常朝會也早已處理,宋清然聽的昏昏欲睡,以為早朝就要結束時,禮部右侍郎出班啟奏道:“啟奏陛下,臣彈劾戶部司職郎劉奉平,徇私舞弊,截留江西道賑災銀兩,至使江西道幾生民變。”
順正聽後淡淡道:“著刑部嚴查,一經查實嚴懲不怠。”戶部司職郎只是從六品小官,都未有資格參加朝會,眾官員也只把這當作小事。
此時京城北神武門,“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一騎兵盔甲斑駁,著破舊紅色披風,順著城門未做停留便衝進京城,帶起一路黃塵滾滾,駿馬飛馳而至,神武街不算主街,兩旁百姓早對這等事情司空見慣,常有北邊來的信使縱馬衝街,便都向兩旁讓了下,免得被馬撞了。
第五十章 徵北軍捷報傳宮廷 燕王爺奏對鑄錢法
直到皇宮城外,但見人影一晃,跳將下馬。大暍:“八百里加急,速領我面聖!”便有管事太監迎接,安排兩名值守太監,攙扶這名軍士向殿內走去。
順正皇帝正聽著高麗使臣奏表,卻被闖入太監打斷,正要發怒,見他身後跟著軍中信使,便不再言語,心中不免緊張,北地應是大雪連天,趙王上月還送奏摺說雙方應是罷戰,等開春再戰,此時有軍中十萬火急的信使前來,難道……
未等順正皇帝想完,信使便快步向前,軍禮單膝跪地高舉信件道:“徵北軍八百里加急捷報,臘月十九日,徵北軍一部由大將軍宋清仁親率四萬軍兵,埋伏於大銅山側,截殺胡人二萬人馬,大捷!此戰斬首一萬餘敵,俘虜四千,繳獲戰馬、物資無數!”
“拿上來。”順正皇帝聲音微顫,接過火漆密封的信筒,檢驗了下火漆完好,便開啟細看起來。
信是趙王宋清仁親筆所書。
“啟奏父皇,兒臣斥候於臘月十五日,偵得胡人阿里部、京東部有收拾行裝的異動,軍中將領估算應是這二部有退兵意圖,兒臣便率四萬軍兵身批三弟所創的雪中偽裝風衣,於臘月十八日夜晚埋伏於胡人必經之路的大銅山兩側,十九日,胡人二部約二萬人馬路經大銅山,兒臣率軍擊之,激戰二個時辰,勝!此戰斬首一萬餘敵,俘虜四千,繳獲戰馬、物資無數。此戰所勝因由父皇鼎力支援,大周朝列祖列宗保佑,兒臣在千之外拜謝。”
“好!小貴子,先帶他下去休息,散朝後帶他面朕細稟。”順正無比開懷,此捷報來的及時,周邊番邦近日見朝廷與胡人交戰不分勝負,不免有些搖擺,此勝甚提士氣。
滿朝文武也是歡喜,同時出班向順正道喜,只是太子雖面上強顏歡笑,可心裡暗恨,這一戰又能讓趙王增色不少。
待回班時見著前排的宋清然又不免都心中嫉妒,這燕王又要發財了,胡人多是騎兵,如所報不虛,此戰只馬匹就能繳獲數千匹之多。
宋清然則沒想到此事,他在想剛才的彈劾,自己能不能從中利用一下,暗中對太子動下手腳。
待眾臣奉承完畢,順正皇帝道:“待將士歸京重賞三軍。”並命禮部擬定封賞獎勵之事。
禮部左侍郎王連順急忙出班領旨。因禮部尚書今日告病,禮部事宜由左侍郎王連順主持。
此時戶部尚書出班奏道:“啟稟陛下,戶部銀兩怕是不夠賞賜三軍將士,可否以物及官職代賞?”
順正有些不悅道:“軍中官職自有書記官所計功勞簿所定,豈能私自相授,用物代銀賞賜三軍,豈不荒唐!”
戶部尚書汪則倫也是老臣,雖見順正不悅,仍是奏道:“戶部卻實無餉銀可賞,去歲秋稅銀兩除去賑災,都已撥付軍中出征,僅餘數十萬銀兩也向燕王購進了馬匹發與京衛,卻再無餉銀重賞三軍。”
順正也知戶部艱難,近年各地都有災害,南北又有不同戰事發生,此次又是數以十萬軍卒出征,確有難為戶部之處了,只是當前滿朝文武還有外邦使節,自是不願落了面子,便道:“此事稍後再議。”
又看了眼階下面有喜色的宋清然,也是羨慕,自己這個皇帝當的還沒這個兒子有錢,便揶揄道:“恭喜燕王又發財了啊。”
宋清然見自己老爹當著眾大臣的面揶揄自己,忙出班道:“全是託父皇和我大周朝的福,些許散銀不值父皇誇獎。”
順正也被他逗樂了,數千匹戰馬的利潤被他說成些許散銀,還真當自己富可敵國了。
便開口問道:“那這些都是散銀,不知燕王可能幫著解決戶部缺銀的辦法?”這便是標準的問奏了。
宋清然等這個契機等了許久,也收起笑容正色道:“回稟父皇,兒臣倒有辦法,只是……”
順正聽他真有解決之道,也重視起來,戶部缺銀難題是歷代皇朝都有發生,自己這個兒子卻說有辦法解決,雖他知道宋清然有些生財之道,可這畢竟是各朝共通的難事,便問道:“只是什麼?但說無妨。”
太子急忙出班道:“三弟,此乃國事並非兒戲,不可信口開河。”
宋清然心中暗道:“老子等這個機會等了許久,想搞你戶部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豈能錯過。”仍是恭敬的先給順正皇帝一禮,再給太子一禮道:“臣弟不敢信口開河,啟奏父皇,此事解決需太多細節,也需時日,兒臣願接下這個差事,半年內定能解決,只是兒臣需父皇准許兒臣另辦一書院,教導此類人才,再許兒臣於各府開辦錢莊。”
書院和錢莊都非朝廷機構,開設並非難事,順正見只是這二條,正要開口問話,太子宋清成又問道:“難道戶部眾多官員還不能勝任,非要你開辦書院來教導人才?”
宋清然看了眼太子:“戶部官員?呵呵!”便轉身向順正稟報道:“兒臣準備幾日,再來面聖,定會給父皇一個解決之道。”
太子見自己被只回了個‘呵呵’就晾在一邊,心中惱怒,卻又無法發作,畢竟宋清然在回稟陛下。只是感覺心中憋屈,卻無從下手,只得愣愣站在那裡。
二月初一的大朝會便在遺留了如何犒賞三軍及宋清然解決戶部缺銀兩大問題上散朝。
賈政隨宋清然走出皇宮,正待邀請同共回賈府時,宋清然說道:“政佬,你也在工部,麻煩下午你去鑄造司幫我選幾個好點的鑄錢工匠,讓他們到賈府見我。”
回到燕王府書房,宋清然獨坐在椅上思索。水力衝壓技術並非是難題,自古就有,只是該如何應用,自己並無相關知識,正要吩咐劉亦菲把趙大忠叫來,才想起劉亦菲還在賈府,便讓門口小廝叫趙大忠過來。
“大忠啊!”宋清然見到趙大忠後,便直接說道:“幫我收購點水利磨坊類的產業,要有些規模的,要快。”
趙大忠開口道:“王爺,這可巧了,屬下有個親戚在京城河北邊就有一塊這個產業,正準備出手換些銀子回江南養老呢,回頭我去和他談談給個市價收來便成。”
宋清然一聽,也來了興致,說道:“那好,把磨坊的維護工匠留下,別的人就不要了,該給些遣散銀子的隨意給點。”
宋清然又畫了張水利磨坊改成衝壓機的大概草圖,說明下自己的意圖,便交給趙大忠,讓他帶給工匠,看能不能做出來。
五日後,宋清然面聖奏對,嚴格來說這是宋清然真正的第一次單獨奏對,順正皇帝也很重視,安排太監為宋清然放好坐墊、小几,沏上茶水,又請三位內閣旁聽。
宋清然跪坐幾前,拿出軟綢布鋪就的托盤,從懷中掏出數枚大小不等的圓餅放在托盤上,先交與順正皇帝。
又拿出幾枚分與三位閣佬,才開口道:“啟稟父皇,您觀此物如何?”
順正細看,卻見形狀為一枚圓形銀餅,正面為龍紋雕飾,背面大寫著漢字壹元,圓內有內飾花紋,圓外有鋸齒紋路,外觀十分精美。看後疑惑的問道:“這是銀幣?只是造型如此精美與規整,不像是融鑄成而的。”
三位內閣也同樣看了會白色的,又拿起同等樣式黃色的看了看,亦同樣疑惑。
宋清然道:“是的父皇,這是衝壓而成,很難仿製,這就是我解決戶部缺銀的辦法。”
說罷又用對奏禮節向順正及三位閣老施了一禮道:“啟奏父皇,我朝缺銀,並非是國庫空虛,民間流通貨幣皆為銅錢為主,每年歲收百姓寧願交糧食、絹、麻、絲等物,也不願交銅錢代稅,其因是百姓手中銅錢過少,而百姓交散銀又要算進火耗,本就利少自是不願用銀,至使各府縣倉庫堆滿糧食、絹、麻,卻沒多少銅錢與銀兩,每朝每代都在開採銅礦鑄造銅錢,然銅錢卻總是不夠使用,歸其原由有三,其一,銅錢價值過低,所需量又過大,每年鑄造出的仍不夠天下百姓所用,銅錢常用於民間生活,大綜買賣所需甚巨,則要輔以官銀。然銀子成色不一,朝廷鑄造的官銀又過巨大,百姓自是用不起,而富戶則把官銀當作財富藏於家中,不肯流通於市;其二,民間多有私自融錢,化銅水而鑄銅器者,其原由便是銅錢價值等同於銅;其三,胡人、番邦多用我朝銅錢作為該邦的通用錢幣,而我朝鑄錢對等銅價實無利潤,還要虧去火耗,至使我朝每年銅錢都不夠使用。解決之道則是鑄造銀幣,再輔以金幣,這兩樣體量很小,便於攜帶,每枚價值又高於銅錢許多,正適合百姓所用,朝廷可嚴格每枚兌換銅錢比例,在市面流通,就不會有缺錢問題了,將來百姓交稅、官員俸祿皆可用它,逐步形成我大周朝統一貨幣。”
順正聽完頗為意動,對三們內閣問道:“你們幾位意下如何?”
內閣首輔趙塘江問道:請問殿下:“這鑄造銀幣火耗幾成?”
宋清然對答道:“自是足額金銀可換足額錢幣,一切火耗皆在錢幣中。”
次輔於峰問道:“此法雖能解決長久缺錢的問題,只是當下仍是無銀可用。”
宋清然道:“清然有解決之道,第一,這鑄造銀幣為七銀三銅,能抵消火耗不說,還有少許利潤,我會聯合這京中有資格的官紳富甲之戶共同出資,由朝廷成立銀幣鑄造司,專門鑄幣,在各大州府開設錢莊,一是用來用銀幣兌換散銀及銅錢。二來用以通兌天下,如在金陵府存下銀幣,帶著憑據,可在京城取出,這樣量大可攜帶方便,又少了中途安全問題。三來為百姓提供存錢之所,雖現如今各地也有錢莊,定是不如朝廷這個錢莊信譽好,百姓自然願意把錢存到朝廷開設的錢莊。”
宋清然說到這淡淡笑道:“如此不就有了存銀,解決了當下缺銀之事了嗎。”
於峰又問道:“銀幣鑄造司由誰統領?又如何使百姓甘願使用此幣?”
宋清然回道:“清然既然提出,自願先統領組建,等一切運作良好,後續人選自是由父皇及三位大人定奪;銀幣本就為銀,價值又等同於散銀,且方便百姓辨認,為何百姓不用?”
宋清然見都有意動,又加了一碼,說道:“此事關係重大,所利豐厚,兒臣願作主,送與父皇三成乾股,剩餘七成由出資多少為準,出資人只得分潤鑄造及錢莊利潤,有權查賬,但不得干涉鑄造及錢莊運營。”
宋清然只說送與順正,沒說是戶部還是內庫,想來順正自是願意理解為內庫,雖朝廷就是他自己說的算,但國庫不如私庫用的方便。
順正皇帝見三名內閣都沒有意見,便點頭同意此案。
宋清然又拍了通父皇英明類的馬屁,讓順正留下墨寶上書“皇家商業銀行”六個御筆大字,收入懷中方開心離去。
第五十一章 燕王爺喜迎千金誕 眾釵黛入住大觀園
近日各大青樓生意格外火爆,皆因樓中妓子們穿著分外惹人,有蘇繡短裙,有改良漢服,內裡非肚兜、抹胸之衣,又若隱若現惹人遐思,讓京中才子、富紳官員及紈絝子弟趨之若鷲,每每需付足銀兩引入塌上方能一觀全貌,而觀全貌之後更是喜愛,尤其那下身款式繁多的內褲最是惹人心火,便有好事者相問是何出處。
京城有一富商,圈中人士尊稱他為光頭善人,更是愛此衣物入魔,每日里在青樓叫來妓子三五名,也不床榻歡愉,只讓妓子穿著此衣在房內陪酒作樂,走時便褪下妓子內褲,重金購走,留作私藏。
漸漸各方人士都聽說京中有一名曰‘西風樓’的商鋪專賣此等女用成衣,於是便有人派家中丫鬟、婆子前去購買,拿回後送於姬妾、相好,後慢慢在婦人圈流傳開來,以至在圈中只女眷聚會時,也有膽大者穿著見人,後漸流行京城,引導了一股潮流。
王熙鳳每日里為此忙的不可開交,雖不用她親自坐店,然銀錢流轉,鋪貨上架仍要安排,不時還想請教宋清然細節之道。
此時宋清然自是沒空理她,元春預產日期已至,正在房內待產,不時叫痛,賈府穩婆及宮中穩婆各有兩名,圍在身邊不時觀察情況。
宋清然則被以生產晦氣不適男子為由,被穩婆趕出屋內,不論他以王爺身份壓人還是以銀錢重賞哄人,皆不可行。
雖知古時婦人生育之時為天,可他還是對這些穩婆不放心,其中一名為順正親自指派,出門休息時對宋清然道:“燕王殿下,您就放一百個心吧,老婆子我是宮內有名的穩婆子,為各大府上接生不下百例,就只有幾例沒能成功,那還是胎兒過大,其餘的都母子平安。”
如不是看在其他人都滿臉崇拜的面上,宋清然差點想動手打人,百分之十的安全生育率還有臉拿出來炫耀。只是自己也不會接生,只得站在門外焦急的等待。
此時的趙王府也是數名穩婆守在房內,梁瓔珞也滿頭大汗正做最後的努力。
“快了快了,再加把力,老身看到胎兒的頭了……”
宋清然在顧恩殿產房外仍是焦急等待,聽著元春一聲高過一聲的痛叫聲,心中一直打鼓。
隨著一聲嬰兒啼哭,一個婆子出門報喜道:“恭喜王爺,母女平安!”
“恭喜王妃,是個兒子。”趙王府也是一片賀喜之聲。
宋清然滿腹心事總算放下,開心的叫道:“賞,都賞!”說完便衝進產房,說道:“快把我女兒抱來看看。”
元春無力的躺在床上,心中微有遺憾道:“妾身無用,沒給爺生個兒子。”
宋清然此時正抱著女兒開心的哄著,言道:“盡是屁話,爺就喜歡女兒,貼心小棉襖。”
片刻功夫,整個園子都是道喜的丫鬟和小姐們,問宋清然給女兒起了什麼名字。
宋清然笑著想了一會道:“先起個小名吧,大名可能還需父皇來取,小名就叫寶兒吧,我宋清然的寶。”
眾人見宋清然卻是真心實意的心中喜歡,便都放下心事,開開心心的接過抱琴送來的賞錢。
早在前幾日,元春讓抱琴到賈母那遞話,整個園子自己住著太過冷清,想讓府中小姐們都搬進園中,賈母自是不好拒絕,想著又沒出賈府,也算不得大事,便同意下來,又向元春討了個院名——大觀園。
現如今這些小姐們正帶著各自的丫鬟婆子們在大觀園內忙著裝修自己選中的院落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1】【2】【3】【4】【5】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在三十里外安營的隨軍商隊接到通傳後,便陸續趕來,可首先要裝車的卻是這近萬顆新砍頭顱,讓許多商行管事小廝都嘔吐不已,但看到滿滿一地堆成小山般的繳獲,及成片的馬群,又邊吐邊裝著車。
趙王宋清仁對著身邊的寧德行說道:“燕王這個法子挺好,軍人打仗,商人運輸,雙方都能得利,又為朝中節約銀兩。”
寧德行也覺卻是如此,這趟下來是比以往押鏢獲利數倍,還能和軍中結下友誼,以後不論是行商還是走鏢都能關照一二。
申時左右,追擊的騎兵退回,帶回三千匹戰馬及首級,各自帶著首級到營書記官處記領軍功。
一個時辰後,全軍退向都司鎮,大銅山一戰徹底結束。
大銅山的戰況宋清然自是不知,捷報最快也要十多天方能抵京,宋清然此時正為火藥一事煩惱。
他按後世常用的口語‘一硝二硫三木炭’配製黑火藥,裝在竹桶中在野外試爆,總覺威力不夠,或是自己前世看多了那種高爆炸藥的威力,有了對比,才會有如此感覺吧。
從廣寧回來,宋清然便讓府中管事去買這些物品,為了怕洩密,他讓趙大忠買的硝石,讓另一名管事買的硫磺,木炭則讓賈府的下人幫著採買。
經過多次比例調配,方找到最合適的配比,可這一切都是自己親力親為。
“身邊沒有可用之人啊。”宋清然心中感慨道。
第二日一早,宋清然便匆匆趕往工部,也不理會門子通傳,直直走進了工部左侍郎的府衙。
工部左侍郎穆修恩是趙王宋清仁的門下,與宋清然見過幾次面,算是熟悉,穆修恩見宋清然獨自闖了進來,也不在意,這位燕王脾性一向如此,笑著施禮問安,讓下人送上茶水才問道:“見過燕王殿下,殿下何事需要親至?使人知會我一聲便是,何事需下官解決的?”
宋清然也不廢話,從懷中掏出張圖紙給穆修恩道:“看看這個?”
穆修恩先是隨意看了一會,片刻便認真起來,待一柱香時間方算看完,開口問道:“改進的曲轅犁?”
見宋清然點頭接著說道:“是個妙法,此法改進是能提高二成左右的效率,不知燕王殿下意欲何為?”
宋清然見他上心,才淡淡道:“你是我二哥的人,我把這法拿來找你,沒找工部尚書,其中意思我想你是明白,我也不兜圈子,這圖我可以送你,至於怎麼用都隨你,從工部給我挑二十戶鐵匠送到王府,我們算是兩清。”
穆修恩想都沒想,便同意了。
二十戶鐵匠看似雖多,然對工部來說並不算是什麼,自古匠戶就一直在社會底層,士、農、工、商,原本商戶最未,周朝重視商貿,至工商同為底層,可商人有錢,工匠卻始終窮困,加之匠戶世代為匠,以至一戶工匠人家,家中父子兄弟皆為匠人。
普通匠戶在工部也無官階,始終從事最低等勞作,又不被重視,所以宋清然開出這個條件後,穆修恩便滿口答應。
宋清然離開前說道:“不要拿沒用的匠戶糊弄我,我可要實打實的鐵匠,能冶鐵,能鍛造那種。”
穆修恩笑道:“我的爺,您就放一百個心吧,承哲豈敢!”承哲是穆修恩表字,順正三年進士出身。
宋清然回賈府沒幾日,王府管事便通報說:“王爺,您要的匠戶工部派人送來了,如何安排請王爺示下。”
宋清然想了想便道:“人先安排進城南的莊子裡,對這二十戶的頭領說,要銀子我給銀子,要建什麼樣的爐子隨他們建,我只要鋼,要好鋼,等第一鍋鐵水出來,我去見他。”
“你再安排人在城南莊子西邊的荒地處,給這些匠戶另起房舍,大氣一點的,這些人我有重用。他們有什麼需求,只要不過分儘量滿足。”宋清然交待完畢便讓管事回府去了。
二月初一大朝會,是順正九年第一個正式朝會,卯時便要入朝,宋清然深恨這種不人道的早朝制度,當晚摟著莉娜、莉兒折騰半宿,剛教會二人新的動作,沒睡下多久,寅時便被劉亦菲叫醒,睡眼朦朧的由著劉亦菲幫自己穿衣束髮,直到洗了個冷水臉方算清醒過來,胡亂罵了幾句這破制度,也只得匆匆用了早飯,帶著太監宮女坐上轎輦向皇宮趕去。
此次朝會京城五品以上官員,各番邦使節悉數至齊,賈政任五品工部員外郎,剛好吊個車尾,也在位列,只是位置排到宮殿外門邊,畢竟今日朝會涵蓋了整個京師的勳貴、官員人等。
宋清然剛與他打個招呼,走到自己位前,三聲靜鞭便響起,順正上朝,群臣三呼萬歲後,朝會正式開始。
今次早朝也是走個過場,需處理的事情日常朝會也早已處理,宋清然聽的昏昏欲睡,以為早朝就要結束時,禮部右侍郎出班啟奏道:“啟奏陛下,臣彈劾戶部司職郎劉奉平,徇私舞弊,截留江西道賑災銀兩,至使江西道幾生民變。”
順正聽後淡淡道:“著刑部嚴查,一經查實嚴懲不怠。”戶部司職郎只是從六品小官,都未有資格參加朝會,眾官員也只把這當作小事。
此時京城北神武門,“八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一騎兵盔甲斑駁,著破舊紅色披風,順著城門未做停留便衝進京城,帶起一路黃塵滾滾,駿馬飛馳而至,神武街不算主街,兩旁百姓早對這等事情司空見慣,常有北邊來的信使縱馬衝街,便都向兩旁讓了下,免得被馬撞了。
第五十章 徵北軍捷報傳宮廷 燕王爺奏對鑄錢法
直到皇宮城外,但見人影一晃,跳將下馬。大暍:“八百里加急,速領我面聖!”便有管事太監迎接,安排兩名值守太監,攙扶這名軍士向殿內走去。
順正皇帝正聽著高麗使臣奏表,卻被闖入太監打斷,正要發怒,見他身後跟著軍中信使,便不再言語,心中不免緊張,北地應是大雪連天,趙王上月還送奏摺說雙方應是罷戰,等開春再戰,此時有軍中十萬火急的信使前來,難道……
未等順正皇帝想完,信使便快步向前,軍禮單膝跪地高舉信件道:“徵北軍八百里加急捷報,臘月十九日,徵北軍一部由大將軍宋清仁親率四萬軍兵,埋伏於大銅山側,截殺胡人二萬人馬,大捷!此戰斬首一萬餘敵,俘虜四千,繳獲戰馬、物資無數!”
“拿上來。”順正皇帝聲音微顫,接過火漆密封的信筒,檢驗了下火漆完好,便開啟細看起來。
信是趙王宋清仁親筆所書。
“啟奏父皇,兒臣斥候於臘月十五日,偵得胡人阿里部、京東部有收拾行裝的異動,軍中將領估算應是這二部有退兵意圖,兒臣便率四萬軍兵身批三弟所創的雪中偽裝風衣,於臘月十八日夜晚埋伏於胡人必經之路的大銅山兩側,十九日,胡人二部約二萬人馬路經大銅山,兒臣率軍擊之,激戰二個時辰,勝!此戰斬首一萬餘敵,俘虜四千,繳獲戰馬、物資無數。此戰所勝因由父皇鼎力支援,大周朝列祖列宗保佑,兒臣在千之外拜謝。”
“好!小貴子,先帶他下去休息,散朝後帶他面朕細稟。”順正無比開懷,此捷報來的及時,周邊番邦近日見朝廷與胡人交戰不分勝負,不免有些搖擺,此勝甚提士氣。
滿朝文武也是歡喜,同時出班向順正道喜,只是太子雖面上強顏歡笑,可心裡暗恨,這一戰又能讓趙王增色不少。
待回班時見著前排的宋清然又不免都心中嫉妒,這燕王又要發財了,胡人多是騎兵,如所報不虛,此戰只馬匹就能繳獲數千匹之多。
宋清然則沒想到此事,他在想剛才的彈劾,自己能不能從中利用一下,暗中對太子動下手腳。
待眾臣奉承完畢,順正皇帝道:“待將士歸京重賞三軍。”並命禮部擬定封賞獎勵之事。
禮部左侍郎王連順急忙出班領旨。因禮部尚書今日告病,禮部事宜由左侍郎王連順主持。
此時戶部尚書出班奏道:“啟稟陛下,戶部銀兩怕是不夠賞賜三軍將士,可否以物及官職代賞?”
順正有些不悅道:“軍中官職自有書記官所計功勞簿所定,豈能私自相授,用物代銀賞賜三軍,豈不荒唐!”
戶部尚書汪則倫也是老臣,雖見順正不悅,仍是奏道:“戶部卻實無餉銀可賞,去歲秋稅銀兩除去賑災,都已撥付軍中出征,僅餘數十萬銀兩也向燕王購進了馬匹發與京衛,卻再無餉銀重賞三軍。”
順正也知戶部艱難,近年各地都有災害,南北又有不同戰事發生,此次又是數以十萬軍卒出征,確有難為戶部之處了,只是當前滿朝文武還有外邦使節,自是不願落了面子,便道:“此事稍後再議。”
又看了眼階下面有喜色的宋清然,也是羨慕,自己這個皇帝當的還沒這個兒子有錢,便揶揄道:“恭喜燕王又發財了啊。”
宋清然見自己老爹當著眾大臣的面揶揄自己,忙出班道:“全是託父皇和我大周朝的福,些許散銀不值父皇誇獎。”
順正也被他逗樂了,數千匹戰馬的利潤被他說成些許散銀,還真當自己富可敵國了。
便開口問道:“那這些都是散銀,不知燕王可能幫著解決戶部缺銀的辦法?”這便是標準的問奏了。
宋清然等這個契機等了許久,也收起笑容正色道:“回稟父皇,兒臣倒有辦法,只是……”
順正聽他真有解決之道,也重視起來,戶部缺銀難題是歷代皇朝都有發生,自己這個兒子卻說有辦法解決,雖他知道宋清然有些生財之道,可這畢竟是各朝共通的難事,便問道:“只是什麼?但說無妨。”
太子急忙出班道:“三弟,此乃國事並非兒戲,不可信口開河。”
宋清然心中暗道:“老子等這個機會等了許久,想搞你戶部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豈能錯過。”仍是恭敬的先給順正皇帝一禮,再給太子一禮道:“臣弟不敢信口開河,啟奏父皇,此事解決需太多細節,也需時日,兒臣願接下這個差事,半年內定能解決,只是兒臣需父皇准許兒臣另辦一書院,教導此類人才,再許兒臣於各府開辦錢莊。”
書院和錢莊都非朝廷機構,開設並非難事,順正見只是這二條,正要開口問話,太子宋清成又問道:“難道戶部眾多官員還不能勝任,非要你開辦書院來教導人才?”
宋清然看了眼太子:“戶部官員?呵呵!”便轉身向順正稟報道:“兒臣準備幾日,再來面聖,定會給父皇一個解決之道。”
太子見自己被只回了個‘呵呵’就晾在一邊,心中惱怒,卻又無法發作,畢竟宋清然在回稟陛下。只是感覺心中憋屈,卻無從下手,只得愣愣站在那裡。
二月初一的大朝會便在遺留了如何犒賞三軍及宋清然解決戶部缺銀兩大問題上散朝。
賈政隨宋清然走出皇宮,正待邀請同共回賈府時,宋清然說道:“政佬,你也在工部,麻煩下午你去鑄造司幫我選幾個好點的鑄錢工匠,讓他們到賈府見我。”
回到燕王府書房,宋清然獨坐在椅上思索。水力衝壓技術並非是難題,自古就有,只是該如何應用,自己並無相關知識,正要吩咐劉亦菲把趙大忠叫來,才想起劉亦菲還在賈府,便讓門口小廝叫趙大忠過來。
“大忠啊!”宋清然見到趙大忠後,便直接說道:“幫我收購點水利磨坊類的產業,要有些規模的,要快。”
趙大忠開口道:“王爺,這可巧了,屬下有個親戚在京城河北邊就有一塊這個產業,正準備出手換些銀子回江南養老呢,回頭我去和他談談給個市價收來便成。”
宋清然一聽,也來了興致,說道:“那好,把磨坊的維護工匠留下,別的人就不要了,該給些遣散銀子的隨意給點。”
宋清然又畫了張水利磨坊改成衝壓機的大概草圖,說明下自己的意圖,便交給趙大忠,讓他帶給工匠,看能不能做出來。
五日後,宋清然面聖奏對,嚴格來說這是宋清然真正的第一次單獨奏對,順正皇帝也很重視,安排太監為宋清然放好坐墊、小几,沏上茶水,又請三位內閣旁聽。
宋清然跪坐幾前,拿出軟綢布鋪就的托盤,從懷中掏出數枚大小不等的圓餅放在托盤上,先交與順正皇帝。
又拿出幾枚分與三位閣佬,才開口道:“啟稟父皇,您觀此物如何?”
順正細看,卻見形狀為一枚圓形銀餅,正面為龍紋雕飾,背面大寫著漢字壹元,圓內有內飾花紋,圓外有鋸齒紋路,外觀十分精美。看後疑惑的問道:“這是銀幣?只是造型如此精美與規整,不像是融鑄成而的。”
三位內閣也同樣看了會白色的,又拿起同等樣式黃色的看了看,亦同樣疑惑。
宋清然道:“是的父皇,這是衝壓而成,很難仿製,這就是我解決戶部缺銀的辦法。”
說罷又用對奏禮節向順正及三位閣老施了一禮道:“啟奏父皇,我朝缺銀,並非是國庫空虛,民間流通貨幣皆為銅錢為主,每年歲收百姓寧願交糧食、絹、麻、絲等物,也不願交銅錢代稅,其因是百姓手中銅錢過少,而百姓交散銀又要算進火耗,本就利少自是不願用銀,至使各府縣倉庫堆滿糧食、絹、麻,卻沒多少銅錢與銀兩,每朝每代都在開採銅礦鑄造銅錢,然銅錢卻總是不夠使用,歸其原由有三,其一,銅錢價值過低,所需量又過大,每年鑄造出的仍不夠天下百姓所用,銅錢常用於民間生活,大綜買賣所需甚巨,則要輔以官銀。然銀子成色不一,朝廷鑄造的官銀又過巨大,百姓自是用不起,而富戶則把官銀當作財富藏於家中,不肯流通於市;其二,民間多有私自融錢,化銅水而鑄銅器者,其原由便是銅錢價值等同於銅;其三,胡人、番邦多用我朝銅錢作為該邦的通用錢幣,而我朝鑄錢對等銅價實無利潤,還要虧去火耗,至使我朝每年銅錢都不夠使用。解決之道則是鑄造銀幣,再輔以金幣,這兩樣體量很小,便於攜帶,每枚價值又高於銅錢許多,正適合百姓所用,朝廷可嚴格每枚兌換銅錢比例,在市面流通,就不會有缺錢問題了,將來百姓交稅、官員俸祿皆可用它,逐步形成我大周朝統一貨幣。”
順正聽完頗為意動,對三們內閣問道:“你們幾位意下如何?”
內閣首輔趙塘江問道:請問殿下:“這鑄造銀幣火耗幾成?”
宋清然對答道:“自是足額金銀可換足額錢幣,一切火耗皆在錢幣中。”
次輔於峰問道:“此法雖能解決長久缺錢的問題,只是當下仍是無銀可用。”
宋清然道:“清然有解決之道,第一,這鑄造銀幣為七銀三銅,能抵消火耗不說,還有少許利潤,我會聯合這京中有資格的官紳富甲之戶共同出資,由朝廷成立銀幣鑄造司,專門鑄幣,在各大州府開設錢莊,一是用來用銀幣兌換散銀及銅錢。二來用以通兌天下,如在金陵府存下銀幣,帶著憑據,可在京城取出,這樣量大可攜帶方便,又少了中途安全問題。三來為百姓提供存錢之所,雖現如今各地也有錢莊,定是不如朝廷這個錢莊信譽好,百姓自然願意把錢存到朝廷開設的錢莊。”
宋清然說到這淡淡笑道:“如此不就有了存銀,解決了當下缺銀之事了嗎。”
於峰又問道:“銀幣鑄造司由誰統領?又如何使百姓甘願使用此幣?”
宋清然回道:“清然既然提出,自願先統領組建,等一切運作良好,後續人選自是由父皇及三位大人定奪;銀幣本就為銀,價值又等同於散銀,且方便百姓辨認,為何百姓不用?”
宋清然見都有意動,又加了一碼,說道:“此事關係重大,所利豐厚,兒臣願作主,送與父皇三成乾股,剩餘七成由出資多少為準,出資人只得分潤鑄造及錢莊利潤,有權查賬,但不得干涉鑄造及錢莊運營。”
宋清然只說送與順正,沒說是戶部還是內庫,想來順正自是願意理解為內庫,雖朝廷就是他自己說的算,但國庫不如私庫用的方便。
順正皇帝見三名內閣都沒有意見,便點頭同意此案。
宋清然又拍了通父皇英明類的馬屁,讓順正留下墨寶上書“皇家商業銀行”六個御筆大字,收入懷中方開心離去。
第五十一章 燕王爺喜迎千金誕 眾釵黛入住大觀園
近日各大青樓生意格外火爆,皆因樓中妓子們穿著分外惹人,有蘇繡短裙,有改良漢服,內裡非肚兜、抹胸之衣,又若隱若現惹人遐思,讓京中才子、富紳官員及紈絝子弟趨之若鷲,每每需付足銀兩引入塌上方能一觀全貌,而觀全貌之後更是喜愛,尤其那下身款式繁多的內褲最是惹人心火,便有好事者相問是何出處。
京城有一富商,圈中人士尊稱他為光頭善人,更是愛此衣物入魔,每日里在青樓叫來妓子三五名,也不床榻歡愉,只讓妓子穿著此衣在房內陪酒作樂,走時便褪下妓子內褲,重金購走,留作私藏。
漸漸各方人士都聽說京中有一名曰‘西風樓’的商鋪專賣此等女用成衣,於是便有人派家中丫鬟、婆子前去購買,拿回後送於姬妾、相好,後慢慢在婦人圈流傳開來,以至在圈中只女眷聚會時,也有膽大者穿著見人,後漸流行京城,引導了一股潮流。
王熙鳳每日里為此忙的不可開交,雖不用她親自坐店,然銀錢流轉,鋪貨上架仍要安排,不時還想請教宋清然細節之道。
此時宋清然自是沒空理她,元春預產日期已至,正在房內待產,不時叫痛,賈府穩婆及宮中穩婆各有兩名,圍在身邊不時觀察情況。
宋清然則被以生產晦氣不適男子為由,被穩婆趕出屋內,不論他以王爺身份壓人還是以銀錢重賞哄人,皆不可行。
雖知古時婦人生育之時為天,可他還是對這些穩婆不放心,其中一名為順正親自指派,出門休息時對宋清然道:“燕王殿下,您就放一百個心吧,老婆子我是宮內有名的穩婆子,為各大府上接生不下百例,就只有幾例沒能成功,那還是胎兒過大,其餘的都母子平安。”
如不是看在其他人都滿臉崇拜的面上,宋清然差點想動手打人,百分之十的安全生育率還有臉拿出來炫耀。只是自己也不會接生,只得站在門外焦急的等待。
此時的趙王府也是數名穩婆守在房內,梁瓔珞也滿頭大汗正做最後的努力。
“快了快了,再加把力,老身看到胎兒的頭了……”
宋清然在顧恩殿產房外仍是焦急等待,聽著元春一聲高過一聲的痛叫聲,心中一直打鼓。
隨著一聲嬰兒啼哭,一個婆子出門報喜道:“恭喜王爺,母女平安!”
“恭喜王妃,是個兒子。”趙王府也是一片賀喜之聲。
宋清然滿腹心事總算放下,開心的叫道:“賞,都賞!”說完便衝進產房,說道:“快把我女兒抱來看看。”
元春無力的躺在床上,心中微有遺憾道:“妾身無用,沒給爺生個兒子。”
宋清然此時正抱著女兒開心的哄著,言道:“盡是屁話,爺就喜歡女兒,貼心小棉襖。”
片刻功夫,整個園子都是道喜的丫鬟和小姐們,問宋清然給女兒起了什麼名字。
宋清然笑著想了一會道:“先起個小名吧,大名可能還需父皇來取,小名就叫寶兒吧,我宋清然的寶。”
眾人見宋清然卻是真心實意的心中喜歡,便都放下心事,開開心心的接過抱琴送來的賞錢。
早在前幾日,元春讓抱琴到賈母那遞話,整個園子自己住著太過冷清,想讓府中小姐們都搬進園中,賈母自是不好拒絕,想著又沒出賈府,也算不得大事,便同意下來,又向元春討了個院名——大觀園。
現如今這些小姐們正帶著各自的丫鬟婆子們在大觀園內忙著裝修自己選中的院落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