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22-05-02
作者:漪瀾
字數:14795
2022/05/02
第一章:聯綿雨,雨如懸
「雨到秋深易作霖,蕭蕭難會此時心,滴階響共蛩鳴切,入幕涼隨夜氣侵。」
窗外雨珠斜傾在有些墨青色的窗沿上,激起輕微的躍動,然後直落成一道雨
簾,在塘裡蕩起悠悠的漣漪,在土裡摻入惱人的泥濘,撫平躁動的心緒,卻也暗
暗撥動著潛藏的憂愁。
我看著連綿的雨珠,拇指指甲抵在門牙上。一旦集中所有注意力思考,我總
會不自覺地做這樣的動作來減壓。
「唉,怪事!第五天了,這盈陽城裡還在下雨,也不知這次的『白馬英雄會』
還要因為這雨延期多久?」
雨聲下的寂靜,被身後一句嘆息打斷。
說話的是和我同住一間客店房間的、一個面相白淨的年輕人,名叫謝濂,與
我同在三年前拜師於「紫步門」掌門林雄平門下。謝濂今年才十九歲。是紫步門
內最年輕、卻也最有天賦的後輩。
我們來到這座盈陽城,便是來參加他剛剛提到的那個「白馬英雄會」的。只
是遇到這連日不歇的驟雨,英雄會不斷延期,我們不得不滯留在城內的客店內。
說起「白馬英雄會」,本身也是在江湖上也頗有名氣的論武會。
英雄會三年舉辦一屆,是專為江湖中年輕一輩提供的舞臺,因此參會的選手
年齡是限制在十八歲至三十歲之間。其參與的門派駁雜、人數眾多,又常能請到
名高望厚者指導、評判,因此英雄會在江湖上認可度極高。
白馬英雄會歷來由「隱龍會」所承辦。這隱龍會不屬於任何門派,是由江湖
上赫赫有名的兩位散俠,「青獅相」柳徽和「鷹煞」龐景飛創立的專類組織,只
負責組織舉辦江湖上重要比武活動。
龐景飛年少成名、傳言有些乖戾孤僻,卻與聖嵐朝朝廷有著深厚的聯絡,常
在江湖人與朝廷方出現矛盾時參與居中調停、消解怨仇的事情,因此在江湖上地
位尊崇;而柳徽的人脈更在其之上,不僅與江湖名門、朝廷要員都關係親密,還
與一些奇門外道多有來往,是江湖裡人脈資源排在前三的人物。
隱龍會組辦比武之時,先是由眾人合議初步的人選和其中江湖公開發榜遴選
的比例,後交由「鷹煞」龐景飛作調整和決定。大部分的名額還是要留給傳統名
門大派,像我所在的紫步門,是江湖上排得上前五的名門,門內符合年齡要求的
十個人就都能分到參賽名額。
定好人選後,便由「青獅相」柳徽負責聯絡比武的地點。之前說過,柳徽人
脈極廣,友人遍及各方,所以前幾屆的英雄會的選地也很廣泛,或在江湖門派內、
或在朝廷演武場上,抑或在奇峰峻嶺中。
這次白馬英雄會的選地,相較之前的則更有些傳奇色彩——聖嵐朝版圖最東
側的盈陽城郊外,號稱「聖嵐朝第一寺」的「瓊黎寺」。
這裡先下說盈陽城,所謂「盈陽」二字,即常年日照過多的之意,這裡是聖
嵐朝版圖內最炎熱和最乾旱的城市之一。依照當地居民的說法,盈陽城一向一年
中只有十來天雨,像當下這般雨連下五日的情況是聞所未聞。起先盈陽城的居民
們尚因降雨而欣喜,但眼見其接連不停,言談之間都紛紛稱這場雨是「怪事」或
是「不祥之雨」了。
而重點要說的,則是這次英雄會的主舞臺,位於盈陽城郊外的「瓊黎寺」。
瓊黎寺紮根於盈陽城這般氣候惡劣的城市,自是與一般寺廟不同。
這裡以「苦修僧」聞名。與一般苦修僧自我絕食、火燒棘刺等自我傷害的修
行方式不同,瓊黎寺的苦修僧特別強調一種苦修方式——禁語,也就是所謂「閉
口禪」。一般的閉口禪修習者,認為眾生之生死輪迴,皆由於身、口、意三業所
致,其中少造口業又尤為重要,所謂「守住口業,成佛一半」,故而會有意選擇某
段時間內修習閉口,其中多的也無非十來二十年閉口不言。
而這瓊黎寺的苦修僧們,則是終生閉口修習。據說從瓊黎寺的僧人一入寺,
便先要自毀聲帶,才能正式開始修行,而後終生都無法發出一言。
不過這其中,也有一個特例,便是歷任的瓊黎寺的方丈。瓊黎寺方丈的地位
遠尊於眾僧之上,甚至尊於教義之上,有權隨時更改教義內容,是瓊黎寺集體意
志的唯一代表。
但這瓊黎寺的方丈之位常年都是空缺的。
據江湖傳言,要成為瓊黎寺的方丈,一定先參加某種古老而神秘的儀式。不
知為何,透過儀式的僧人竟能恢復正常發聲的能力,被瓊黎寺僧眾稱為「修成正
果」,如此方可任職方丈之位,而這個儀式不但透過率低得可怕,未透過者據說
會還會受到某種詛咒,生不如死。
近百年來,瓊黎寺內透過試煉的一共也就兩人而已,不過也正是在這兩人任
職方丈期間,瓊黎寺這座籍籍無名了數百年的古剎,突然名聲大噪起來。
江湖上普遍認為,瓊黎寺的名聲大噪,來源於兩個著名的傳聞。
第一個傳聞,其內容發生於「聖嵐朝」開國之初,也就是距今五十餘年前。
據說聖嵐朝開國「嵐帝」白擎風,在東征路上曾想以武力手段征伐此寺,然而他
親自統帥的數百親衛,居然敗於上一任方丈海禪帶領的五十餘名僧眾之手,甚至
傷亡慘重。白擎風本人也在落敗後,被迫留在此寺中長達六個月。但他卻機緣巧
合在寺內得到奇遇,並且憑藉這段奇遇,出寺後著手組建了後來名震天下、攻無
不克的親衛軍——「怒龍軍」。
第二個傳聞,其內容發生於十一年前。聖嵐朝開國功臣姜讓的長孫,伊州鎮
軍姜黎暉,修書給當下瓊黎寺方丈宗玄相約比武。姜黎暉雖是一方大員,但武藝
過人又與多個豪強門派親近,在江湖上名望極高。他與宗玄的約武並不是單打獨
鬥,而是召集了當時江湖上最頂尖的十位高手,進行輪番比試。只是比武之中,
宗玄本人甚至尚未出手,僅僅派出坐下五名三代弟子,便取得了全勝。據說那十
位頂尖高手甘願拜服,比武后便自願留在寺內修行了。
因這兩件知名傳聞,再加瓊黎寺本身也多為神秘,近年來關於瓊黎寺的傳說
越來越多,導致瓊黎寺的名聲也越來越大,直至近年來被人稱為「聖嵐朝第一寺」。
另外,當前宗玄治下的瓊黎寺也是一改原先數百年間原本孤僻、獨立的行事
方式,開始主動和江湖門派拉進關係,本次作白馬英雄會的東道主,也是其再次
向江湖各門展示親近的方式之一。
故而這一次的白馬英雄會顯得意義頗為重大,參會的各人也都熱情高漲,一
是想一睹一向神秘的瓊黎寺;二是有瓊黎寺聲名加持,出場的江湖名人的級別和
人數都是歷來最高、最多,若是發揮出色,有幸讓瓊黎寺僧人或是賓客門點評上
幾句好言,也是今後一筆拿得出手的談資了。
可惜大多數人本來飽滿的熱情,已被這連續五天不斷的雨,澆滅下去了。比
如謝濂,作為立志一戰成名的少年天才,多在客店滯留一天都是一種莫大的煎熬。
紫步門眾人裡,就屬謝濂和我關係最好。他雖天資聰穎、武學天賦出眾,但
為人謙虛有禮又頗為勤奮,只是有些不夠沉穩、愛出點小風頭。謝濂也時常請教
我些理論上的問題。論武藝技巧,我自是不如他。只是我在理論方面學習足夠優
秀、平時也鑽研招式之間的破解、變化之法,這方面就連很少表揚人的師傅林雄
平都經常對我大加讚賞。
讚賞之餘,他們卻並不知道,我對理論方面的精通或許有一部分天賦的原因,
但更重要的,是這些武功卷軸上的理論內容,一直給我一種很熟悉的感覺,似乎
我曾經早已經研究過它們。
只是這般感覺相當模糊,隱隱有些印象卻完全記不起來。其實,非但這部分
的印象是有些模糊的,在我的記憶裡,還有很多的內容有缺失。
現在這樣的雨夜裡,我才能完全平靜下來。思考這困擾了我很久的記憶問題。
我記不起任何發生在我十歲之前的事情,它們像是被擦除了一般。
十歲到十八歲之間的記憶,則是支離破碎的。我能夠記起一些片段,能夠通
過片段記起我的名字和一些習慣,卻記不清記憶片段裡一部分人的相貌和名字,
這部分的記憶,像是被刻意抹去了一些。
在這些僅存的記憶片段裡,還反覆出現了一個姓名、樣貌、身份全然回想不
起來的女子。每次她都出現在我記憶房間裡最溫暖角落裡。每次想到關於她的朦
朧片段,再紊亂的心緒,都會似這寒夜聽雨般迴歸寂靜。
曾經到底發生過什麼,讓我連這樣的女子都能忘卻?
可那些記憶的片段裡尋不出問題的答案。
十八歲加入紫步門,到如今的二十一歲,這三年內發生的事情我仍歷歷在目,
這三年的記憶沒有遺漏、沒有遺忘。
但,這三年的生活過程裡也尋不出記憶的答案。
這般胡思亂想間,夜已愈發深了,睏意終於襲了上來,我閉上了雙眼。
本以為明天也會是平靜的一天。
第二章:野寺荒臺,寒天古木
第二天拂曉。
睜開眼時,這場持續了五天的綿長細雨,竟不知在夜裡何時結束了。
不久這次紫步門帶隊的段師伯便來通知我和謝濂早些集合,畢竟從我們住的
城內客店走到選址偏僻的瓊黎寺至少得走兩個多小時。
一路看著清晨盈陽城內空蕩的街道,看著一個個靜謐的、低矮的房屋,看著
路邊零零星星、多是針葉的植物,靜謐而和諧,就是形容這座邊陲小城最好的詞
語。
因為氣候燥熱少雨的原因,盈陽城地界的植物很稀少,能夠存活的植株也大
多低矮、葉片為了適應氣候,多演化為了針葉、鱗片型或是肉質的。
但走至瓊黎寺的方圓百米地界時,周邊景色植物卻截然不同了。
瓊黎寺的周邊山地上,奇異地生長地許多樹體挺拔、虯枝錯落、葉片寬闊的
參天巨木,附近巖壁高牆上也盡是爬藤狂亂生長,層層廕庇,顯得寂靜而壓抑。
只是這密林內樹影間,不僅無飛鳥小獸,甚至連蠅蟲蚊鼠都不曾見到,可以說,
除了行走其間的我們,找不到一點生的氣息。
任誰見到這般奇特的景象,總不免有些詫異。
謝濂捅了捅我的胳膊小聲道:「師兄,這苦修僧的寺廟邊上,難道都是這般
陰森森的?」
我搖了搖頭:「苦修僧什麼的我也只是聽過卻從沒見過。」
「噫,這四周陰森得簡直像個墓——」但謝濂沒有說完他的比喻,因為下一
刻,我們從這紛亂的枝葉間第一次看見了瓊黎寺建築的形貌,直接被眼前的景象
所震住了。
按傳聞中對苦修僧的描述,這荒涼陰森的密林裡的寺院,多應是清冷、破舊、
荒蕪的廢寺一般,但眼前的瓊黎寺則截然不同。
它以數座亮晃晃的佛塔為主體,佛塔上大量使用琉璃作為材料,在陽光下色
彩絢麗濃豔,又有著極為富麗堂皇的裝飾,簷角屋頂盡是鑲金嵌銀,看著不像佛
塔,反而像是宮廷建築,莊重而威嚴、富麗而整潔。
聯想到傳聞中聖嵐朝開國皇帝白擎風與此寺多有交集,這樣富麗的宮廷式裝
飾,很可能就是來自他的手筆。
只是再走近前時,卻發現這寺門倒是僅做了個有些簡陋的木製門頭,似是庭
院做法一般,大不同於一般寺廟的佈置形式。何況別說和寺廟主體,這粗陋的門
頭和邊上那兩堵工藝極佳的硃紅色砌牆都十分不搭,也不知是否刻意為之。
寺外竟也無人迎接,只是貼了張皺巴巴的、寫著「參會者入主佛塔」字樣的
紙在門上。
領隊的段師伯似乎也從未遇到這種狀況,在門口呆站了一會,確定真沒有僧
人出來接待後,才帶著我們先進去看看。
踏入寺門內才發現,這座瓊黎寺確實不大,採用的是中心塔式的寺院佈置。
中心就是我們剛才看見字條上寫的主佛塔,裡面應當置了座不小的佛像,周圍廣
場也上環繞著七座小塔,小塔內應當也是置了略小些的佛像。
只是走遍這些佛塔的外圍,仍是見不到一點僧人的影子。
猶豫著走到主佛塔前,一個身披青色斗笠、留著俊美長鬚的中年男子從門內
走出,朝著段師伯走來。師伯見了有些受寵若驚似的,不等那人走近,忙搶著向
那上去,急忙行了個禮道:「見過柳會長。」
這個中年男子肯定是「青獅相」柳徽了。
只見柳徽一邊客氣地還禮,一邊朝向我們幾人說道:「各位少年英雄,煩請
先到佛塔內稍作等候,我們清點下人數,對下名單,等人齊了,先參加下開幕典
禮。」
段師伯代我們說了聲「是」,然後拉著我們進入了主佛塔。
佛塔內的風格與外部極為華美的裝飾卻是格格不入,僅是素牆灰壁,牆上連
雨天留下的水印都清晰可見、脫落的牆粉也斑駁不一。頂上匾額殘破、漆字褪色,
樑柱之上更是唯有積灰,雖知它是座古剎,這般景象卻著實有些破落了。
佛塔正殿供著一尊足有十多米高的佛像。說是佛像,卻不同於一般的「佛相」,
其形貌兇悍,面有怒容,佛像頂上頭髮直入火焰,發上盤踞著一圈骷髏,雙嘴微
張、露出獠牙。佛像上身幾近赤裸,軀幹上斜掛一條骷髏組成的珠環,雙乳上也
各掛了一個骷髏。佛像刻有八臂,各執一物,因殿內光線有些暗實在難以完全區
分,可以認出的,有劍、戟、套索、狼牙棒和一件杵,而最下部的一隻手裡居然
還提著一個人頭,雖是雕塑,但也相當瘮人。他右腿邊上蹲臥著一種動物,實是
難以看清全貌,但獠牙交錯、利爪如刃,顯然不是什麼吉物。
見這佛像,我心裡也不由一凜,雖知道苦修僧供奉的外來佛形貌難免異於常
相,但這般兇惡倒是未曾想見。
再向後看時,卻發現佛像的背後,原來一直立著兩排僧眾,雖然佛塔內光線
不好,但我還是有些詫異,剛才看佛像時居然完全沒注意到後面的這些僧眾。
這些人個個形容枯槁、身影瘦削,皆身著灰衣,灰衣上破爛不堪、積灰厚重,
而且均身著灰色兜帽、低頭曲背、只作誦佛經狀。雖有些怪異,但倒與預期中的
苦修僧形象接近得很。
這麼觀察佛殿之時,又陸續來了些隊伍,挨個清點下來人數基本也齊了。
「諸位貴客、諸位江湖豪傑、諸位少年英雄,本次『白馬英雄會』相關的人
員已差不多都到齊了,請諸位稍作安靜。」柳徽的聲音不大、卻覆蓋了整座佛塔,
餘音迴盪在殿內,卻又不震耳,內力顯是雄厚非常,不愧為隱龍會之首。
柳徽又朝著佛像後面拱了拱手道:「還請瓊黎寺現任方丈,宗玄方丈作為東
道主,一同出席開幕典禮。」
話畢,那尊兇佛的背後緩緩走出一個著褐紅色袍的僧人。其年紀約在五十上
下,鬚髮半白,卻面色紅潤、腳步靈健,隱隱還有些富態,和佛像後一眾乾瘦枯
槁的僧人實是有著極強的反差,難以想象同是瓊黎寺的僧人居然差別如此之大。
「請宗玄方丈誦說佛法,為本次『白馬英雄會』的開場致辭。」
我本有些好奇,這瓊黎寺裡唯一能說話的方丈,會說出什麼奇言玄語。可不
想這宗玄方丈客套地行禮完畢後,當著這麼多參會者的面,竟直接從衣服裡拿出
準備好的稿子直接照著唸了起來。
「這瓊黎寺裡從裡到外,從樹到人,到處有點奇怪,沒想到反是著方丈顯得
很普通的樣子。」
聽著他讀的稿子的套話,我也甚感無趣,無趣之下也就開始了東張西望。
看了一圈身邊人有在認真聽念稿的,有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的,甚至還有對男
女趁著殿內光線昏暗偷偷互相在身上摸索的……
可當我眼光掃到那排站著貴賓佇列時,一個奇怪的人吸引了我的注意。
這人戴著雪白的斗笠,覆著厚厚的面紗,厚到完全看不清其五官的樣子;身
上也裹著件厚實的白襖,把自己裹得像個筒子似的,頗為奇怪。須知這盈陽城地
塊可是聖嵐版圖裡最酷熱的地方之一,像我現在只穿件短衣尚在不斷淌汗,實在
難以想象這人居然穿著厚實的襖子還紋絲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1】【2】【3】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字數:14795
2022/05/02
第一章:聯綿雨,雨如懸
「雨到秋深易作霖,蕭蕭難會此時心,滴階響共蛩鳴切,入幕涼隨夜氣侵。」
窗外雨珠斜傾在有些墨青色的窗沿上,激起輕微的躍動,然後直落成一道雨
簾,在塘裡蕩起悠悠的漣漪,在土裡摻入惱人的泥濘,撫平躁動的心緒,卻也暗
暗撥動著潛藏的憂愁。
我看著連綿的雨珠,拇指指甲抵在門牙上。一旦集中所有注意力思考,我總
會不自覺地做這樣的動作來減壓。
「唉,怪事!第五天了,這盈陽城裡還在下雨,也不知這次的『白馬英雄會』
還要因為這雨延期多久?」
雨聲下的寂靜,被身後一句嘆息打斷。
說話的是和我同住一間客店房間的、一個面相白淨的年輕人,名叫謝濂,與
我同在三年前拜師於「紫步門」掌門林雄平門下。謝濂今年才十九歲。是紫步門
內最年輕、卻也最有天賦的後輩。
我們來到這座盈陽城,便是來參加他剛剛提到的那個「白馬英雄會」的。只
是遇到這連日不歇的驟雨,英雄會不斷延期,我們不得不滯留在城內的客店內。
說起「白馬英雄會」,本身也是在江湖上也頗有名氣的論武會。
英雄會三年舉辦一屆,是專為江湖中年輕一輩提供的舞臺,因此參會的選手
年齡是限制在十八歲至三十歲之間。其參與的門派駁雜、人數眾多,又常能請到
名高望厚者指導、評判,因此英雄會在江湖上認可度極高。
白馬英雄會歷來由「隱龍會」所承辦。這隱龍會不屬於任何門派,是由江湖
上赫赫有名的兩位散俠,「青獅相」柳徽和「鷹煞」龐景飛創立的專類組織,只
負責組織舉辦江湖上重要比武活動。
龐景飛年少成名、傳言有些乖戾孤僻,卻與聖嵐朝朝廷有著深厚的聯絡,常
在江湖人與朝廷方出現矛盾時參與居中調停、消解怨仇的事情,因此在江湖上地
位尊崇;而柳徽的人脈更在其之上,不僅與江湖名門、朝廷要員都關係親密,還
與一些奇門外道多有來往,是江湖裡人脈資源排在前三的人物。
隱龍會組辦比武之時,先是由眾人合議初步的人選和其中江湖公開發榜遴選
的比例,後交由「鷹煞」龐景飛作調整和決定。大部分的名額還是要留給傳統名
門大派,像我所在的紫步門,是江湖上排得上前五的名門,門內符合年齡要求的
十個人就都能分到參賽名額。
定好人選後,便由「青獅相」柳徽負責聯絡比武的地點。之前說過,柳徽人
脈極廣,友人遍及各方,所以前幾屆的英雄會的選地也很廣泛,或在江湖門派內、
或在朝廷演武場上,抑或在奇峰峻嶺中。
這次白馬英雄會的選地,相較之前的則更有些傳奇色彩——聖嵐朝版圖最東
側的盈陽城郊外,號稱「聖嵐朝第一寺」的「瓊黎寺」。
這裡先下說盈陽城,所謂「盈陽」二字,即常年日照過多的之意,這裡是聖
嵐朝版圖內最炎熱和最乾旱的城市之一。依照當地居民的說法,盈陽城一向一年
中只有十來天雨,像當下這般雨連下五日的情況是聞所未聞。起先盈陽城的居民
們尚因降雨而欣喜,但眼見其接連不停,言談之間都紛紛稱這場雨是「怪事」或
是「不祥之雨」了。
而重點要說的,則是這次英雄會的主舞臺,位於盈陽城郊外的「瓊黎寺」。
瓊黎寺紮根於盈陽城這般氣候惡劣的城市,自是與一般寺廟不同。
這裡以「苦修僧」聞名。與一般苦修僧自我絕食、火燒棘刺等自我傷害的修
行方式不同,瓊黎寺的苦修僧特別強調一種苦修方式——禁語,也就是所謂「閉
口禪」。一般的閉口禪修習者,認為眾生之生死輪迴,皆由於身、口、意三業所
致,其中少造口業又尤為重要,所謂「守住口業,成佛一半」,故而會有意選擇某
段時間內修習閉口,其中多的也無非十來二十年閉口不言。
而這瓊黎寺的苦修僧們,則是終生閉口修習。據說從瓊黎寺的僧人一入寺,
便先要自毀聲帶,才能正式開始修行,而後終生都無法發出一言。
不過這其中,也有一個特例,便是歷任的瓊黎寺的方丈。瓊黎寺方丈的地位
遠尊於眾僧之上,甚至尊於教義之上,有權隨時更改教義內容,是瓊黎寺集體意
志的唯一代表。
但這瓊黎寺的方丈之位常年都是空缺的。
據江湖傳言,要成為瓊黎寺的方丈,一定先參加某種古老而神秘的儀式。不
知為何,透過儀式的僧人竟能恢復正常發聲的能力,被瓊黎寺僧眾稱為「修成正
果」,如此方可任職方丈之位,而這個儀式不但透過率低得可怕,未透過者據說
會還會受到某種詛咒,生不如死。
近百年來,瓊黎寺內透過試煉的一共也就兩人而已,不過也正是在這兩人任
職方丈期間,瓊黎寺這座籍籍無名了數百年的古剎,突然名聲大噪起來。
江湖上普遍認為,瓊黎寺的名聲大噪,來源於兩個著名的傳聞。
第一個傳聞,其內容發生於「聖嵐朝」開國之初,也就是距今五十餘年前。
據說聖嵐朝開國「嵐帝」白擎風,在東征路上曾想以武力手段征伐此寺,然而他
親自統帥的數百親衛,居然敗於上一任方丈海禪帶領的五十餘名僧眾之手,甚至
傷亡慘重。白擎風本人也在落敗後,被迫留在此寺中長達六個月。但他卻機緣巧
合在寺內得到奇遇,並且憑藉這段奇遇,出寺後著手組建了後來名震天下、攻無
不克的親衛軍——「怒龍軍」。
第二個傳聞,其內容發生於十一年前。聖嵐朝開國功臣姜讓的長孫,伊州鎮
軍姜黎暉,修書給當下瓊黎寺方丈宗玄相約比武。姜黎暉雖是一方大員,但武藝
過人又與多個豪強門派親近,在江湖上名望極高。他與宗玄的約武並不是單打獨
鬥,而是召集了當時江湖上最頂尖的十位高手,進行輪番比試。只是比武之中,
宗玄本人甚至尚未出手,僅僅派出坐下五名三代弟子,便取得了全勝。據說那十
位頂尖高手甘願拜服,比武后便自願留在寺內修行了。
因這兩件知名傳聞,再加瓊黎寺本身也多為神秘,近年來關於瓊黎寺的傳說
越來越多,導致瓊黎寺的名聲也越來越大,直至近年來被人稱為「聖嵐朝第一寺」。
另外,當前宗玄治下的瓊黎寺也是一改原先數百年間原本孤僻、獨立的行事
方式,開始主動和江湖門派拉進關係,本次作白馬英雄會的東道主,也是其再次
向江湖各門展示親近的方式之一。
故而這一次的白馬英雄會顯得意義頗為重大,參會的各人也都熱情高漲,一
是想一睹一向神秘的瓊黎寺;二是有瓊黎寺聲名加持,出場的江湖名人的級別和
人數都是歷來最高、最多,若是發揮出色,有幸讓瓊黎寺僧人或是賓客門點評上
幾句好言,也是今後一筆拿得出手的談資了。
可惜大多數人本來飽滿的熱情,已被這連續五天不斷的雨,澆滅下去了。比
如謝濂,作為立志一戰成名的少年天才,多在客店滯留一天都是一種莫大的煎熬。
紫步門眾人裡,就屬謝濂和我關係最好。他雖天資聰穎、武學天賦出眾,但
為人謙虛有禮又頗為勤奮,只是有些不夠沉穩、愛出點小風頭。謝濂也時常請教
我些理論上的問題。論武藝技巧,我自是不如他。只是我在理論方面學習足夠優
秀、平時也鑽研招式之間的破解、變化之法,這方面就連很少表揚人的師傅林雄
平都經常對我大加讚賞。
讚賞之餘,他們卻並不知道,我對理論方面的精通或許有一部分天賦的原因,
但更重要的,是這些武功卷軸上的理論內容,一直給我一種很熟悉的感覺,似乎
我曾經早已經研究過它們。
只是這般感覺相當模糊,隱隱有些印象卻完全記不起來。其實,非但這部分
的印象是有些模糊的,在我的記憶裡,還有很多的內容有缺失。
現在這樣的雨夜裡,我才能完全平靜下來。思考這困擾了我很久的記憶問題。
我記不起任何發生在我十歲之前的事情,它們像是被擦除了一般。
十歲到十八歲之間的記憶,則是支離破碎的。我能夠記起一些片段,能夠通
過片段記起我的名字和一些習慣,卻記不清記憶片段裡一部分人的相貌和名字,
這部分的記憶,像是被刻意抹去了一些。
在這些僅存的記憶片段裡,還反覆出現了一個姓名、樣貌、身份全然回想不
起來的女子。每次她都出現在我記憶房間裡最溫暖角落裡。每次想到關於她的朦
朧片段,再紊亂的心緒,都會似這寒夜聽雨般迴歸寂靜。
曾經到底發生過什麼,讓我連這樣的女子都能忘卻?
可那些記憶的片段裡尋不出問題的答案。
十八歲加入紫步門,到如今的二十一歲,這三年內發生的事情我仍歷歷在目,
這三年的記憶沒有遺漏、沒有遺忘。
但,這三年的生活過程裡也尋不出記憶的答案。
這般胡思亂想間,夜已愈發深了,睏意終於襲了上來,我閉上了雙眼。
本以為明天也會是平靜的一天。
第二章:野寺荒臺,寒天古木
第二天拂曉。
睜開眼時,這場持續了五天的綿長細雨,竟不知在夜裡何時結束了。
不久這次紫步門帶隊的段師伯便來通知我和謝濂早些集合,畢竟從我們住的
城內客店走到選址偏僻的瓊黎寺至少得走兩個多小時。
一路看著清晨盈陽城內空蕩的街道,看著一個個靜謐的、低矮的房屋,看著
路邊零零星星、多是針葉的植物,靜謐而和諧,就是形容這座邊陲小城最好的詞
語。
因為氣候燥熱少雨的原因,盈陽城地界的植物很稀少,能夠存活的植株也大
多低矮、葉片為了適應氣候,多演化為了針葉、鱗片型或是肉質的。
但走至瓊黎寺的方圓百米地界時,周邊景色植物卻截然不同了。
瓊黎寺的周邊山地上,奇異地生長地許多樹體挺拔、虯枝錯落、葉片寬闊的
參天巨木,附近巖壁高牆上也盡是爬藤狂亂生長,層層廕庇,顯得寂靜而壓抑。
只是這密林內樹影間,不僅無飛鳥小獸,甚至連蠅蟲蚊鼠都不曾見到,可以說,
除了行走其間的我們,找不到一點生的氣息。
任誰見到這般奇特的景象,總不免有些詫異。
謝濂捅了捅我的胳膊小聲道:「師兄,這苦修僧的寺廟邊上,難道都是這般
陰森森的?」
我搖了搖頭:「苦修僧什麼的我也只是聽過卻從沒見過。」
「噫,這四周陰森得簡直像個墓——」但謝濂沒有說完他的比喻,因為下一
刻,我們從這紛亂的枝葉間第一次看見了瓊黎寺建築的形貌,直接被眼前的景象
所震住了。
按傳聞中對苦修僧的描述,這荒涼陰森的密林裡的寺院,多應是清冷、破舊、
荒蕪的廢寺一般,但眼前的瓊黎寺則截然不同。
它以數座亮晃晃的佛塔為主體,佛塔上大量使用琉璃作為材料,在陽光下色
彩絢麗濃豔,又有著極為富麗堂皇的裝飾,簷角屋頂盡是鑲金嵌銀,看著不像佛
塔,反而像是宮廷建築,莊重而威嚴、富麗而整潔。
聯想到傳聞中聖嵐朝開國皇帝白擎風與此寺多有交集,這樣富麗的宮廷式裝
飾,很可能就是來自他的手筆。
只是再走近前時,卻發現這寺門倒是僅做了個有些簡陋的木製門頭,似是庭
院做法一般,大不同於一般寺廟的佈置形式。何況別說和寺廟主體,這粗陋的門
頭和邊上那兩堵工藝極佳的硃紅色砌牆都十分不搭,也不知是否刻意為之。
寺外竟也無人迎接,只是貼了張皺巴巴的、寫著「參會者入主佛塔」字樣的
紙在門上。
領隊的段師伯似乎也從未遇到這種狀況,在門口呆站了一會,確定真沒有僧
人出來接待後,才帶著我們先進去看看。
踏入寺門內才發現,這座瓊黎寺確實不大,採用的是中心塔式的寺院佈置。
中心就是我們剛才看見字條上寫的主佛塔,裡面應當置了座不小的佛像,周圍廣
場也上環繞著七座小塔,小塔內應當也是置了略小些的佛像。
只是走遍這些佛塔的外圍,仍是見不到一點僧人的影子。
猶豫著走到主佛塔前,一個身披青色斗笠、留著俊美長鬚的中年男子從門內
走出,朝著段師伯走來。師伯見了有些受寵若驚似的,不等那人走近,忙搶著向
那上去,急忙行了個禮道:「見過柳會長。」
這個中年男子肯定是「青獅相」柳徽了。
只見柳徽一邊客氣地還禮,一邊朝向我們幾人說道:「各位少年英雄,煩請
先到佛塔內稍作等候,我們清點下人數,對下名單,等人齊了,先參加下開幕典
禮。」
段師伯代我們說了聲「是」,然後拉著我們進入了主佛塔。
佛塔內的風格與外部極為華美的裝飾卻是格格不入,僅是素牆灰壁,牆上連
雨天留下的水印都清晰可見、脫落的牆粉也斑駁不一。頂上匾額殘破、漆字褪色,
樑柱之上更是唯有積灰,雖知它是座古剎,這般景象卻著實有些破落了。
佛塔正殿供著一尊足有十多米高的佛像。說是佛像,卻不同於一般的「佛相」,
其形貌兇悍,面有怒容,佛像頂上頭髮直入火焰,發上盤踞著一圈骷髏,雙嘴微
張、露出獠牙。佛像上身幾近赤裸,軀幹上斜掛一條骷髏組成的珠環,雙乳上也
各掛了一個骷髏。佛像刻有八臂,各執一物,因殿內光線有些暗實在難以完全區
分,可以認出的,有劍、戟、套索、狼牙棒和一件杵,而最下部的一隻手裡居然
還提著一個人頭,雖是雕塑,但也相當瘮人。他右腿邊上蹲臥著一種動物,實是
難以看清全貌,但獠牙交錯、利爪如刃,顯然不是什麼吉物。
見這佛像,我心裡也不由一凜,雖知道苦修僧供奉的外來佛形貌難免異於常
相,但這般兇惡倒是未曾想見。
再向後看時,卻發現佛像的背後,原來一直立著兩排僧眾,雖然佛塔內光線
不好,但我還是有些詫異,剛才看佛像時居然完全沒注意到後面的這些僧眾。
這些人個個形容枯槁、身影瘦削,皆身著灰衣,灰衣上破爛不堪、積灰厚重,
而且均身著灰色兜帽、低頭曲背、只作誦佛經狀。雖有些怪異,但倒與預期中的
苦修僧形象接近得很。
這麼觀察佛殿之時,又陸續來了些隊伍,挨個清點下來人數基本也齊了。
「諸位貴客、諸位江湖豪傑、諸位少年英雄,本次『白馬英雄會』相關的人
員已差不多都到齊了,請諸位稍作安靜。」柳徽的聲音不大、卻覆蓋了整座佛塔,
餘音迴盪在殿內,卻又不震耳,內力顯是雄厚非常,不愧為隱龍會之首。
柳徽又朝著佛像後面拱了拱手道:「還請瓊黎寺現任方丈,宗玄方丈作為東
道主,一同出席開幕典禮。」
話畢,那尊兇佛的背後緩緩走出一個著褐紅色袍的僧人。其年紀約在五十上
下,鬚髮半白,卻面色紅潤、腳步靈健,隱隱還有些富態,和佛像後一眾乾瘦枯
槁的僧人實是有著極強的反差,難以想象同是瓊黎寺的僧人居然差別如此之大。
「請宗玄方丈誦說佛法,為本次『白馬英雄會』的開場致辭。」
我本有些好奇,這瓊黎寺裡唯一能說話的方丈,會說出什麼奇言玄語。可不
想這宗玄方丈客套地行禮完畢後,當著這麼多參會者的面,竟直接從衣服裡拿出
準備好的稿子直接照著唸了起來。
「這瓊黎寺裡從裡到外,從樹到人,到處有點奇怪,沒想到反是著方丈顯得
很普通的樣子。」
聽著他讀的稿子的套話,我也甚感無趣,無趣之下也就開始了東張西望。
看了一圈身邊人有在認真聽念稿的,有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的,甚至還有對男
女趁著殿內光線昏暗偷偷互相在身上摸索的……
可當我眼光掃到那排站著貴賓佇列時,一個奇怪的人吸引了我的注意。
這人戴著雪白的斗笠,覆著厚厚的面紗,厚到完全看不清其五官的樣子;身
上也裹著件厚實的白襖,把自己裹得像個筒子似的,頗為奇怪。須知這盈陽城地
塊可是聖嵐版圖裡最酷熱的地方之一,像我現在只穿件短衣尚在不斷淌汗,實在
難以想象這人居然穿著厚實的襖子還紋絲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