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23-12-06
作者:九霄鴻鵠
2023/12/06
第二千三百七十七章:傳道授業
趙德三揉了揉鬢角,一臉歉意地看著蘇晴,說道:“我喝的有點多,剛才把這事兒給忘了。”
蘇晴微笑著說道:“沒事,你今晚也算是幫了姐一個大忙,各方面做的都很到位,他們幾個對你的印象都很不錯的……”
兩人坐在床邊,聊起了今晚的酒席,從蘇晴的話中,趙德三又學到了許多官場上的學問,尤其是伺候上級領導方面,有很多平時注意不到的學問,讓趙德三算是徹底的認識到,自己在地方政府與領導們交往所學的那一套,來北京真的就是小兒科了。
趙德三在蘇姐‘傳道授業’有些口乾舌燥的時候,去隔壁房間拿了包碧螺春,沏了兩杯,一杯端給吳敏,吳敏喝了一口,繼續說道:“有人說,酒品如人品,從酒席上的表現,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特別是看出一個領導者的作風、如果陪同的領導是一位性格開朗的領導,是一位正派作風的領導,你儘可以隨意,不必擔心,進行愉快即可。否則,就要找準誰是酒席上級別最高的領導,一切都要圍繞這個級別最要的領導來轉,讓他坐在最重要的位置,次重要的人物陪坐在他的兩邊,他最愛喝什麼酒,那就得上什麼酒,他說出什麼話,其他人都要捧場,下級勸他喝酒,他可喝也不可喝,不能勉強,而他勸下級喝酒,作為下級的人,通常是一定要喝掉的,為什麼?人家領導勸你喝酒,是給你面子,是看得起你,你可不能不識抬舉,而趙德三今晚無疑就受到了老馬的抬舉。
在有領導在場的酒席上,在圍繞那個級別最高的領導這一核心來轉動的同時,也不能忽略自己的主管領導,要把握好最高領導、主管領導之間的關係和分寸,不可大意。該奉承的話,不能少說,要及時說,不該說的話,一個字也不能說,沒說一句話,都一定要慎之又慎!陪領導喝酒的學問高深莫測,因人、因時、因地各不相同。
尤其在官場,喝酒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既要能喝,又不能酗酒,如果跟領導一起喝酒,講究的就更多了。酒桌上雖然有句話叫‘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但喝酒的時候決不能把這句話掛在嘴上。要懂得韜光養晦、厚積薄發,決不能一上酒桌就充大。敬酒之前,必須要等領導之間互相喝完之後,下面的人才有資格敬酒。作為下級對上級領導敬酒,不能一個人一杯酒同時敬多個領導,只有多個人可以同時敬一個領導。在自己敬酒給別人時,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視情況而定,比如對方酒量,對方喝酒態度,但是一定不能比對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如果自己敬酒給別人,一旦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隨意,這樣才顯得大度。
如果自己職位卑微,記得多給領導添酒,不要瞎給領導代酒,就是要代酒,也要在領導確實想找人代酒,還要裝作自己是因為想喝酒而不是為了給領導代酒而喝酒。比如領導酒力不勝,可以透過旁敲側擊把準敬領導的人攔下。端起酒杯,右手扼腕,左手墊在杯底,記著自己的杯子永遠低於別人。自己如果是領導,也不要自降身價,不要放得太低,不然怎麼叫下面的人做人。如果沒有特殊的人在場,碰就最好按順時針,不要厚此薄彼。在敬酒、碰杯的時候要有說辭。酒桌上一般情況不談正事兒,喝好了,事情自然也就辦的差不多了,大家心裡都明白,不然也不會敞開了跟你喝酒。還有,一定不能裝歪,不能說錯話,辦錯事,不要申辯,自覺罰酒才是硬道理。假如遇到酒不夠的情況,酒瓶放在桌子中間,讓人家自己添,決不能紗布垃圾的一個一個去倒酒,如果某個人沒分到酒,會很尷尬。
注意不要酒後失言,不要說大話,不要失態,不要唾沫橫飛,筷子亂飛,不要手指亂指,喝湯噗噗響,不要放屁打嗝,憋不住就去上衛生間。不要把‘我不會喝酒’掛在嘴上,免得別人罵你虛偽,不管你信不信,人能不能喝酒還真能看得出來。領導跟你喝酒,是給你臉,不管領導要你喝多少,自己先乾為敬,一定要雙手舉杯。
還有一點特別重要,領導夾菜時,千萬不要轉酒桌中間的圓盤,這是大忌,喝到六分醉時,每次乾杯時一定要倒滿,然後在喝酒前假裝沒有拿穩酒盅,儘量撒出去一些,這樣每次喝酒可以少喝進去不少。
安排好領導的座次是一門學問,而且這是一件非常重要、非常敏感的內容,如果座次安排不妥當,常常會引起一些猜疑,所以,安排座次一定要掌握基本原則,必須做到穩妥、慎重,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比如會議主席臺座次的安排,其原則是領導面向會場時,左為上,右為下。
當領導同志人數為奇數時,一號領導居中,二號領導排在一號領導左手邊,三號領導排右手邊,其他依次排列;當領導同志人數為偶數時,一號領導,二號領導同時居中,一號領導排在居中座位的左邊,二號領導排右邊,其他依次排列;如多排就座,則前排高於後排,主要領導安排在第一排。後排座位也如第一排排列;如果是報告會,主席臺的座次一般是採取報告人和主辦單位負責人相間排列或各單位負責人相間排列的方式進行安排。
還有就是會見時座次安排。會見通常安排在會客室或辦公室。有時賓主各坐一邊,有時穿插坐在一起。客人坐在主人的右邊,譯員、記錄員安排在主人和主賓的後面。其它客人按禮賓順序在主賓一側就座,主方陪見人在主人一側就座,座位不夠可在後排加座。
再有就是會談時的座次安排。雙邊會談通常用長方形、橢圓形桌子。賓主相對而坐,以正門為準,主人佔背門一側,客人面向正門,主談人居中。我國習慣把譯員安排在主談人右側,但有的國家則讓譯員坐在後面,一般應尊重主人的安排。其它人員按禮賓順序左右排列。如會談長桌一端向正門,則以入門的方向為準,右為客方,左為主方。多邊會談,座位可擺成圓形、方形等。小範圍的會談,也有不用長桌、只設沙發的,雙方座位按會見座位安排。
而簽字儀式的座次安排,一般是簽字雙方主人在左邊,客人在主人的右邊。
雙方其他人數一般對等,分主客各一方按禮賓順序排列於各自的簽字人員坐位之後。雙方助籤人分別站立在各自的簽字人員的外側,協助翻揭文字,指明簽字處。
另外,合影時的座次安排也很有講究。可事先排好合影圖,人員多時應準備架子,合影一般由主人居中,按禮賓次序,以主人右首為上,主客雙方間隔排列。
此外,最常見的就是宴席上的座次安排了。宴會上的座次安排一般需要掌握幾個技巧,一是面門為上,就是說,面對房間正門的位置是上座,因為它視野開闊。二是以遠為上,就是距離房間正門越遠位置越高,離房門越近,位置越低,工作人員、秘書坐在離門近的位置可以方便地開、關門,呼喚服務員提供服務等。
正式宴會一般均排席位,也可只排部分客人的席位,其它人只排桌次或自由入座。要在請柬上註明桌次,現場還要有人引導,以免混亂。一般主陪在面對房門的位置,副主陪在主陪的對面,一號客人在主陪的右手,二號客人在主陪的左手,三號客人在副主陪的右手,四號客人在副主陪的左手,其他可以隨意。以上主陪的位置是按普通宴席掌握,如果場景有特殊因素,應視情而定。
國際上的習慣卻是,桌次高低以離主桌位置遠近而定,右高左低。桌數較多時,要擺桌次牌。同一桌上,席位高低以主人的座位遠近而定。如果夫人出席,通常把女方排在一起,即主賓坐男主人右上方,主賓夫人坐女主人右上方。兩桌以上的宴會,其它各桌第一主人的位置可以與主桌主人位置同向,也可以面對主桌。遇特殊情況,可靈活處理。
如遇主賓身份高於主人,為表示尊重,可以把主賓擺在主人的位置上,而主人則坐在主賓位置上,第二主人坐在主賓的左側。但也可以按常規安排。主賓攜夫人,而主人的夫人又不出席的,通常可以請其它身份相當的女同志作第二主人。
如無適當身份的婦女出席,也可以把主賓夫婦安排在主人的左右兩側。席位排妥後著手寫座位卡,卡片用鋼筆或毛筆書寫。便宴、家宴一般不放座位卡,但主人對客人的座位也要有大致安排。
另外,乘車時的座次安排也很有講究,而且還要按照車種的不同進行不一樣的安排。比如轎車的座位安排。如有司機駕駛時,一號座位在司機的右後邊,二號座位在司機的正後邊,三號座位在司機的旁邊。如果後排乘坐三人,則三號座位在後排的中間。
如果由主人親自駕駛,以駕駛座右側為首位,後排右側次之,左側再次之,而後排中間座為末席。
主人夫婦駕車時,則主人夫婦坐前座,客人夫婦坐後座,男士要服務於自己的夫人,宜開車門讓夫人先上車,然後自己再上車。
若主人親自駕車,坐客只有一人,客人應坐在主人旁邊。若同坐多人,中途坐前座的客人下車後,在後面坐的客人應改坐前座。此項禮節最易疏忽。
第二千三百七十八章:請客的學問
而吉普車的座次安排就不一樣了,無論是主人駕駛還是司機駕駛,都應以前排右坐為尊,後排右側次之,後排左側為末席。因為吉普車安全效能比較好,一般前排位置也同樣比較安全,同時由於吉普車的底盤高,功率大,坐在後排比較顛簸。上車時,後排位低者先上車,前排尊者後上。下車時前排客人先下,後排客人再下車。
還有就是,在接待團體客人時,多采用旅行車接送客人。旅行車以司機座後第一排,即前排為尊,後排依次為小。其座位的尊卑,依每排右側往左側遞減……吃飯,人人皆會,不過是將食物送進口中而已。但作為一個社會人,吃飯常常是一種群體行為,這就使簡單的吃飯變得不那麼簡單了。特別是當吃飯不再是以滿足生理需要為第一目的時,吃飯簡直就是頗為複雜的一件事情了。今天,咱就說說這複雜的吃飯公(商)務宴請的禮儀。
前些年,社會上流傳過一些被篡改的“名人名言”,其中的一句給我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革命就是請客吃飯”。我們在這裡且不深究篡改者所要表達的某些情緒化的東西,但這句話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宴請在現代社交中的重要性。
後來與一位經商的朋友談起這方面的話題,這位朋友更是體會多多。他說:“對於當官的人來說,吃飯簡直太重要了。由於有了目的,怎麼吃飯就不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鮑魚也好、燕窩也罷,都變成了一種交往工具或者說是道具,如何發揮這些道具的作用,這裡面可是大有學問的。”
的確,在這些場合中,就像穿什麼樣的服裝、坐什麼樣的車、租什麼樣的寫字樓一樣,在哪兒吃飯、吃什麼也是傳達身份、地位、誠意等資訊的重要標誌。
另外,包括約請、迎送、落座、如何點菜、怎麼敬酒、宴請中談事情的時機等,都可能是影響目的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所以說,宴請就像演一場戲,什麼時候開幕,什麼時候**,什麼時候謝幕,以及在這過程中怎樣演好自己的角色,都是大有學問的。
德三,你在官場上的時間還沒幾年,這方面的體會可能還不深,但今後陪同領導赴宴或宴請客人的機會將是很多的,作為一個男人,如何在此類活動中既得體大方,又角色準確,不僅是工作的需要,也是展示個人能力的絕好機會,可不要小視。
比如說宴請前的準備,宴請的準備工作一般可分為確定參加人員、宴請地點以及發出邀請、恭候迎接等。其中確定客人名單是整個準備活動的關鍵。因為宴請的客人的身份、宴請的目的、客人的級別及人數、客人與主人的熟識或融洽程度等都直接關係到後面的各個環節。如果領導將宴請的人員、時間、地點等都確定好了,那麼我們只需逐項落實就可以了,如果領導只是有一個大概的想法或幾點原則的話,我們就要認真對待了。因為一次宴請前的準備過程實質上就是一次公關策劃的過程,任何一點一滴的疏漏都可能會釀成嚴重的後果。
還有就是確定參加人員名單。確定客人名單時一定要考慮周全,切忌遺漏,最好的辦法是先擬出一個大名單送領導圈定。如果我們也無法確定擬請的客人名單時,請教或委託他人是個好辦法。例如,為達到某個目的,領導想約某個部門的有關人員一起坐一坐。邀請的工作落到了你的頭上,而你對該請誰也心中無底的話,最好的辦法是向熟悉該部門情況的人員(最好是該部門內部的人)請教,這樣得出的結果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偏差。考慮周全的另一層含義是在確定客人名單時切忌搞大雜燴,有些人請客喜歡熱鬧或圖省事,請一次客就想把所有問題都解決了,也不考慮客人之間是否有關聯,是否願意坐在一起。其結果就會沖淡主題,達不到應有的目的,甚至還會落個不歡而散的結局。在確定客人名單後,還應確定陪同人員名單。這裡有幾個原則:一是要考慮雙方級別和人數的對等。所謂級別對等是指在可能的情況下,已方第一主陪人的身份要等於或略高於第一客人的身份,因為第一主人的身份直接決定了宴請規格的高低;所謂人數對等是指主客雙方出席的人數不應過分懸殊。己方人數過少是對客人的不夠尊重,過多則顯得不雅。二是與宴請主題無關或對宴請目的沒有幫襯作用的人最好不要出現在宴會上。
再一個就是確定宴請的地點。要根據宴會的不同性質選擇相應的設宴地點,儘量做到有獨特的風格,並考慮在何種規格下招待客人。如果是比較熟識的朋友,又無明確的宴請主題,只是為了聯絡一下感情,為今後辦事做鋪墊的話,那麼地點和人員的選擇都可以隨意一些,席間的氣氛也應力求輕鬆自然。如果有比較重要的人物到場,在宴請地點的選擇上則不能過於隨意,因為飯店的檔次是身份與誠意的象徵。如果客人不願意被更多的人發現自己的行蹤,則應選擇一個比較清靜的地點。確定宴請地點時,應提前與飯店取得聯絡,最好能做一下實地考察,對房間內外的環境以及宴請選單都要做一番認真檢查,並就開宴時間等相關事項向飯店提出明確要求,以免發生意外。
然後就是發出邀請。邀請的方式可以靈活多樣,當面邀請、電話邀請、發請柬邀請都可以,但一定要鄭重誠懇,使被邀請的人感到你的誠意。宴請的時間、地點、主要出席人及赴宴方式等細節要表述清楚準確,不要使人產生歧義。另外,如果時間允許,應提前三至五天發出邀請,以便對方有充分的準備時間。而宴請當天還要再提醒一次,以免客人忘記。
對於較重要的客人應主動派專車去接,這裡面除了表示對客人的尊重外,還可以利用接送(有接必有送)之機搞清客人家的住址,便於今後的拜訪。另一方面,這樣還可以省去照顧對方司機的麻煩。
請客一方應比客人提前到達,到達後應對周圍的環境、桌椅的擺設、菜品的準備等事項作出安排或調整。這裡特別強調一下每桌座椅及餐具的數量,除非有臨時增減人員的情況,否則要做到每桌座椅及餐具的數量與入席的人數相一致,因為在客人來到後再臨時調整(特別是臨時增加)座椅和餐具不僅會使宴會顯得混亂無序,同時也是對客人的極大的不禮貌,人家可能會想:我是不是多餘的?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我們就該到飯店大門外去迎候客人的到來了,如果客人的級別較高,還應提醒第一主人到外面迎候。到了酒店後,落座是有規矩的,一般可分為正確確定桌次和座次兩個問題。
一個是桌次。如果雙方來的人較多需分桌用餐的話,應確定其中一桌作為主桌。確定主桌一般有三個原則:一是居中為上。即當三桌以上(且為單數時)並列時,以中間一桌為主桌;二是以右為上。即兩桌並列時,以右面一桌為主桌,但兩桌以上(且為雙數,如四桌)並列時,則需同時使用上面二個原則來確定主桌,即中間的右面一桌為主桌。三是以遠為上。即離房間正門最遠(即最靠裡面)的一桌為主桌。除了上面的三個原則,還有一個如何確定左右方向的原則面門原則,即以面對房間正門時的右面為上。我想,只要真正掌握了上面的三加一原則,並加以靈活運用(或單獨或綜合),即使遇上再複雜的情況,我們也能夠正確地確定桌次了。排完桌次,接下來是分配各桌的人員。一般情況下,我們應儘量將主客雙方的主要成員安排到主桌用餐。無論分多少桌用餐,每桌都應安排己方的人員。如果貴賓帶了司機,那麼對司機千萬不可大意,假如不便安排司機進席的話,要單獨安排進餐或發放足額小費。有時大事會壞在細節上。
第二個是座次。落座一般由於場合不同而分兩種方式:
一般人多的話,排位要正式一點。即面門居中的位置為主陪席(也稱埋單席、主位),對面為副主陪席,主陪席的右側為第一貴賓席,副主陪的右側為第二貴賓席,主陪席的左側為第三貴賓席,副主陪席的左側為第四貴賓席,依此類推。
這種排位方法適用於比較正式的場合,同時要求主客雙方(特別是主陪與副主陪之間)的地位都比較接近。
如果參加宴會的人不是很多,甚至主人一方出面的只是公司老總和他的秘書,而無論被宴請的客人是誰,按上述排位方法顯然都是不合適的,因為無論如何,將第二貴賓安排在秘書旁邊都是不夠尊重的。這時就適用非正式排位法了。主陪席的位置不變,而副主陪的位置通常也不變(這樣催個菜跑個腿什麼的比較方便),貴賓依次坐在主陪席的右側和左側,依此類推。
當然,也要考慮特殊因素靈活處理。如遇主賓身份高於主人,為表示對他的尊重,可以把主賓擺在主人的位置上,主人則坐在主賓的位置上,第二主人坐在主賓的左側。至於男女賓的安排,按外國習慣是穿插安排。我國習慣按各人職務、身份排列,以便於談話。如果有夫人出席,通常與宴會女主人安排在一起。比如:
男主賓坐在男主人右上方,其夫人坐在女主人右上方。如果宴會主人的夫人不出席,可請其他身份相當的婦女作第二主人,也可以把主賓夫婦安排在主人的左右兩側。
第二千三百七十九章:現在就我一個人
席位安排要適當照顧各種實際情況,比如身份大體相當、專業相同、語言相同的人,可以排在一起;意見分歧、關係緊張者,則應避免排在一起等等。席位排好後,應該用座位卡(桌籤)在席上標明。桌次可在請柬上註明,或入席前通知。大型宴會最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1】【2】【3】【4】【5】【6】【7】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2023/12/06
第二千三百七十七章:傳道授業
趙德三揉了揉鬢角,一臉歉意地看著蘇晴,說道:“我喝的有點多,剛才把這事兒給忘了。”
蘇晴微笑著說道:“沒事,你今晚也算是幫了姐一個大忙,各方面做的都很到位,他們幾個對你的印象都很不錯的……”
兩人坐在床邊,聊起了今晚的酒席,從蘇晴的話中,趙德三又學到了許多官場上的學問,尤其是伺候上級領導方面,有很多平時注意不到的學問,讓趙德三算是徹底的認識到,自己在地方政府與領導們交往所學的那一套,來北京真的就是小兒科了。
趙德三在蘇姐‘傳道授業’有些口乾舌燥的時候,去隔壁房間拿了包碧螺春,沏了兩杯,一杯端給吳敏,吳敏喝了一口,繼續說道:“有人說,酒品如人品,從酒席上的表現,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特別是看出一個領導者的作風、如果陪同的領導是一位性格開朗的領導,是一位正派作風的領導,你儘可以隨意,不必擔心,進行愉快即可。否則,就要找準誰是酒席上級別最高的領導,一切都要圍繞這個級別最要的領導來轉,讓他坐在最重要的位置,次重要的人物陪坐在他的兩邊,他最愛喝什麼酒,那就得上什麼酒,他說出什麼話,其他人都要捧場,下級勸他喝酒,他可喝也不可喝,不能勉強,而他勸下級喝酒,作為下級的人,通常是一定要喝掉的,為什麼?人家領導勸你喝酒,是給你面子,是看得起你,你可不能不識抬舉,而趙德三今晚無疑就受到了老馬的抬舉。
在有領導在場的酒席上,在圍繞那個級別最高的領導這一核心來轉動的同時,也不能忽略自己的主管領導,要把握好最高領導、主管領導之間的關係和分寸,不可大意。該奉承的話,不能少說,要及時說,不該說的話,一個字也不能說,沒說一句話,都一定要慎之又慎!陪領導喝酒的學問高深莫測,因人、因時、因地各不相同。
尤其在官場,喝酒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既要能喝,又不能酗酒,如果跟領導一起喝酒,講究的就更多了。酒桌上雖然有句話叫‘感情深一口悶,感情淺,舔一舔’但喝酒的時候決不能把這句話掛在嘴上。要懂得韜光養晦、厚積薄發,決不能一上酒桌就充大。敬酒之前,必須要等領導之間互相喝完之後,下面的人才有資格敬酒。作為下級對上級領導敬酒,不能一個人一杯酒同時敬多個領導,只有多個人可以同時敬一個領導。在自己敬酒給別人時,如果不碰杯,自己喝多少可視情況而定,比如對方酒量,對方喝酒態度,但是一定不能比對方喝得少,要知道是自己敬人。如果自己敬酒給別人,一旦碰杯,一句,我喝完,你隨意,這樣才顯得大度。
如果自己職位卑微,記得多給領導添酒,不要瞎給領導代酒,就是要代酒,也要在領導確實想找人代酒,還要裝作自己是因為想喝酒而不是為了給領導代酒而喝酒。比如領導酒力不勝,可以透過旁敲側擊把準敬領導的人攔下。端起酒杯,右手扼腕,左手墊在杯底,記著自己的杯子永遠低於別人。自己如果是領導,也不要自降身價,不要放得太低,不然怎麼叫下面的人做人。如果沒有特殊的人在場,碰就最好按順時針,不要厚此薄彼。在敬酒、碰杯的時候要有說辭。酒桌上一般情況不談正事兒,喝好了,事情自然也就辦的差不多了,大家心裡都明白,不然也不會敞開了跟你喝酒。還有,一定不能裝歪,不能說錯話,辦錯事,不要申辯,自覺罰酒才是硬道理。假如遇到酒不夠的情況,酒瓶放在桌子中間,讓人家自己添,決不能紗布垃圾的一個一個去倒酒,如果某個人沒分到酒,會很尷尬。
注意不要酒後失言,不要說大話,不要失態,不要唾沫橫飛,筷子亂飛,不要手指亂指,喝湯噗噗響,不要放屁打嗝,憋不住就去上衛生間。不要把‘我不會喝酒’掛在嘴上,免得別人罵你虛偽,不管你信不信,人能不能喝酒還真能看得出來。領導跟你喝酒,是給你臉,不管領導要你喝多少,自己先乾為敬,一定要雙手舉杯。
還有一點特別重要,領導夾菜時,千萬不要轉酒桌中間的圓盤,這是大忌,喝到六分醉時,每次乾杯時一定要倒滿,然後在喝酒前假裝沒有拿穩酒盅,儘量撒出去一些,這樣每次喝酒可以少喝進去不少。
安排好領導的座次是一門學問,而且這是一件非常重要、非常敏感的內容,如果座次安排不妥當,常常會引起一些猜疑,所以,安排座次一定要掌握基本原則,必須做到穩妥、慎重,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比如會議主席臺座次的安排,其原則是領導面向會場時,左為上,右為下。
當領導同志人數為奇數時,一號領導居中,二號領導排在一號領導左手邊,三號領導排右手邊,其他依次排列;當領導同志人數為偶數時,一號領導,二號領導同時居中,一號領導排在居中座位的左邊,二號領導排右邊,其他依次排列;如多排就座,則前排高於後排,主要領導安排在第一排。後排座位也如第一排排列;如果是報告會,主席臺的座次一般是採取報告人和主辦單位負責人相間排列或各單位負責人相間排列的方式進行安排。
還有就是會見時座次安排。會見通常安排在會客室或辦公室。有時賓主各坐一邊,有時穿插坐在一起。客人坐在主人的右邊,譯員、記錄員安排在主人和主賓的後面。其它客人按禮賓順序在主賓一側就座,主方陪見人在主人一側就座,座位不夠可在後排加座。
再有就是會談時的座次安排。雙邊會談通常用長方形、橢圓形桌子。賓主相對而坐,以正門為準,主人佔背門一側,客人面向正門,主談人居中。我國習慣把譯員安排在主談人右側,但有的國家則讓譯員坐在後面,一般應尊重主人的安排。其它人員按禮賓順序左右排列。如會談長桌一端向正門,則以入門的方向為準,右為客方,左為主方。多邊會談,座位可擺成圓形、方形等。小範圍的會談,也有不用長桌、只設沙發的,雙方座位按會見座位安排。
而簽字儀式的座次安排,一般是簽字雙方主人在左邊,客人在主人的右邊。
雙方其他人數一般對等,分主客各一方按禮賓順序排列於各自的簽字人員坐位之後。雙方助籤人分別站立在各自的簽字人員的外側,協助翻揭文字,指明簽字處。
另外,合影時的座次安排也很有講究。可事先排好合影圖,人員多時應準備架子,合影一般由主人居中,按禮賓次序,以主人右首為上,主客雙方間隔排列。
此外,最常見的就是宴席上的座次安排了。宴會上的座次安排一般需要掌握幾個技巧,一是面門為上,就是說,面對房間正門的位置是上座,因為它視野開闊。二是以遠為上,就是距離房間正門越遠位置越高,離房門越近,位置越低,工作人員、秘書坐在離門近的位置可以方便地開、關門,呼喚服務員提供服務等。
正式宴會一般均排席位,也可只排部分客人的席位,其它人只排桌次或自由入座。要在請柬上註明桌次,現場還要有人引導,以免混亂。一般主陪在面對房門的位置,副主陪在主陪的對面,一號客人在主陪的右手,二號客人在主陪的左手,三號客人在副主陪的右手,四號客人在副主陪的左手,其他可以隨意。以上主陪的位置是按普通宴席掌握,如果場景有特殊因素,應視情而定。
國際上的習慣卻是,桌次高低以離主桌位置遠近而定,右高左低。桌數較多時,要擺桌次牌。同一桌上,席位高低以主人的座位遠近而定。如果夫人出席,通常把女方排在一起,即主賓坐男主人右上方,主賓夫人坐女主人右上方。兩桌以上的宴會,其它各桌第一主人的位置可以與主桌主人位置同向,也可以面對主桌。遇特殊情況,可靈活處理。
如遇主賓身份高於主人,為表示尊重,可以把主賓擺在主人的位置上,而主人則坐在主賓位置上,第二主人坐在主賓的左側。但也可以按常規安排。主賓攜夫人,而主人的夫人又不出席的,通常可以請其它身份相當的女同志作第二主人。
如無適當身份的婦女出席,也可以把主賓夫婦安排在主人的左右兩側。席位排妥後著手寫座位卡,卡片用鋼筆或毛筆書寫。便宴、家宴一般不放座位卡,但主人對客人的座位也要有大致安排。
另外,乘車時的座次安排也很有講究,而且還要按照車種的不同進行不一樣的安排。比如轎車的座位安排。如有司機駕駛時,一號座位在司機的右後邊,二號座位在司機的正後邊,三號座位在司機的旁邊。如果後排乘坐三人,則三號座位在後排的中間。
如果由主人親自駕駛,以駕駛座右側為首位,後排右側次之,左側再次之,而後排中間座為末席。
主人夫婦駕車時,則主人夫婦坐前座,客人夫婦坐後座,男士要服務於自己的夫人,宜開車門讓夫人先上車,然後自己再上車。
若主人親自駕車,坐客只有一人,客人應坐在主人旁邊。若同坐多人,中途坐前座的客人下車後,在後面坐的客人應改坐前座。此項禮節最易疏忽。
第二千三百七十八章:請客的學問
而吉普車的座次安排就不一樣了,無論是主人駕駛還是司機駕駛,都應以前排右坐為尊,後排右側次之,後排左側為末席。因為吉普車安全效能比較好,一般前排位置也同樣比較安全,同時由於吉普車的底盤高,功率大,坐在後排比較顛簸。上車時,後排位低者先上車,前排尊者後上。下車時前排客人先下,後排客人再下車。
還有就是,在接待團體客人時,多采用旅行車接送客人。旅行車以司機座後第一排,即前排為尊,後排依次為小。其座位的尊卑,依每排右側往左側遞減……吃飯,人人皆會,不過是將食物送進口中而已。但作為一個社會人,吃飯常常是一種群體行為,這就使簡單的吃飯變得不那麼簡單了。特別是當吃飯不再是以滿足生理需要為第一目的時,吃飯簡直就是頗為複雜的一件事情了。今天,咱就說說這複雜的吃飯公(商)務宴請的禮儀。
前些年,社會上流傳過一些被篡改的“名人名言”,其中的一句給我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革命就是請客吃飯”。我們在這裡且不深究篡改者所要表達的某些情緒化的東西,但這句話卻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宴請在現代社交中的重要性。
後來與一位經商的朋友談起這方面的話題,這位朋友更是體會多多。他說:“對於當官的人來說,吃飯簡直太重要了。由於有了目的,怎麼吃飯就不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鮑魚也好、燕窩也罷,都變成了一種交往工具或者說是道具,如何發揮這些道具的作用,這裡面可是大有學問的。”
的確,在這些場合中,就像穿什麼樣的服裝、坐什麼樣的車、租什麼樣的寫字樓一樣,在哪兒吃飯、吃什麼也是傳達身份、地位、誠意等資訊的重要標誌。
另外,包括約請、迎送、落座、如何點菜、怎麼敬酒、宴請中談事情的時機等,都可能是影響目的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所以說,宴請就像演一場戲,什麼時候開幕,什麼時候**,什麼時候謝幕,以及在這過程中怎樣演好自己的角色,都是大有學問的。
德三,你在官場上的時間還沒幾年,這方面的體會可能還不深,但今後陪同領導赴宴或宴請客人的機會將是很多的,作為一個男人,如何在此類活動中既得體大方,又角色準確,不僅是工作的需要,也是展示個人能力的絕好機會,可不要小視。
比如說宴請前的準備,宴請的準備工作一般可分為確定參加人員、宴請地點以及發出邀請、恭候迎接等。其中確定客人名單是整個準備活動的關鍵。因為宴請的客人的身份、宴請的目的、客人的級別及人數、客人與主人的熟識或融洽程度等都直接關係到後面的各個環節。如果領導將宴請的人員、時間、地點等都確定好了,那麼我們只需逐項落實就可以了,如果領導只是有一個大概的想法或幾點原則的話,我們就要認真對待了。因為一次宴請前的準備過程實質上就是一次公關策劃的過程,任何一點一滴的疏漏都可能會釀成嚴重的後果。
還有就是確定參加人員名單。確定客人名單時一定要考慮周全,切忌遺漏,最好的辦法是先擬出一個大名單送領導圈定。如果我們也無法確定擬請的客人名單時,請教或委託他人是個好辦法。例如,為達到某個目的,領導想約某個部門的有關人員一起坐一坐。邀請的工作落到了你的頭上,而你對該請誰也心中無底的話,最好的辦法是向熟悉該部門情況的人員(最好是該部門內部的人)請教,這樣得出的結果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偏差。考慮周全的另一層含義是在確定客人名單時切忌搞大雜燴,有些人請客喜歡熱鬧或圖省事,請一次客就想把所有問題都解決了,也不考慮客人之間是否有關聯,是否願意坐在一起。其結果就會沖淡主題,達不到應有的目的,甚至還會落個不歡而散的結局。在確定客人名單後,還應確定陪同人員名單。這裡有幾個原則:一是要考慮雙方級別和人數的對等。所謂級別對等是指在可能的情況下,已方第一主陪人的身份要等於或略高於第一客人的身份,因為第一主人的身份直接決定了宴請規格的高低;所謂人數對等是指主客雙方出席的人數不應過分懸殊。己方人數過少是對客人的不夠尊重,過多則顯得不雅。二是與宴請主題無關或對宴請目的沒有幫襯作用的人最好不要出現在宴會上。
再一個就是確定宴請的地點。要根據宴會的不同性質選擇相應的設宴地點,儘量做到有獨特的風格,並考慮在何種規格下招待客人。如果是比較熟識的朋友,又無明確的宴請主題,只是為了聯絡一下感情,為今後辦事做鋪墊的話,那麼地點和人員的選擇都可以隨意一些,席間的氣氛也應力求輕鬆自然。如果有比較重要的人物到場,在宴請地點的選擇上則不能過於隨意,因為飯店的檔次是身份與誠意的象徵。如果客人不願意被更多的人發現自己的行蹤,則應選擇一個比較清靜的地點。確定宴請地點時,應提前與飯店取得聯絡,最好能做一下實地考察,對房間內外的環境以及宴請選單都要做一番認真檢查,並就開宴時間等相關事項向飯店提出明確要求,以免發生意外。
然後就是發出邀請。邀請的方式可以靈活多樣,當面邀請、電話邀請、發請柬邀請都可以,但一定要鄭重誠懇,使被邀請的人感到你的誠意。宴請的時間、地點、主要出席人及赴宴方式等細節要表述清楚準確,不要使人產生歧義。另外,如果時間允許,應提前三至五天發出邀請,以便對方有充分的準備時間。而宴請當天還要再提醒一次,以免客人忘記。
對於較重要的客人應主動派專車去接,這裡面除了表示對客人的尊重外,還可以利用接送(有接必有送)之機搞清客人家的住址,便於今後的拜訪。另一方面,這樣還可以省去照顧對方司機的麻煩。
請客一方應比客人提前到達,到達後應對周圍的環境、桌椅的擺設、菜品的準備等事項作出安排或調整。這裡特別強調一下每桌座椅及餐具的數量,除非有臨時增減人員的情況,否則要做到每桌座椅及餐具的數量與入席的人數相一致,因為在客人來到後再臨時調整(特別是臨時增加)座椅和餐具不僅會使宴會顯得混亂無序,同時也是對客人的極大的不禮貌,人家可能會想:我是不是多餘的?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我們就該到飯店大門外去迎候客人的到來了,如果客人的級別較高,還應提醒第一主人到外面迎候。到了酒店後,落座是有規矩的,一般可分為正確確定桌次和座次兩個問題。
一個是桌次。如果雙方來的人較多需分桌用餐的話,應確定其中一桌作為主桌。確定主桌一般有三個原則:一是居中為上。即當三桌以上(且為單數時)並列時,以中間一桌為主桌;二是以右為上。即兩桌並列時,以右面一桌為主桌,但兩桌以上(且為雙數,如四桌)並列時,則需同時使用上面二個原則來確定主桌,即中間的右面一桌為主桌。三是以遠為上。即離房間正門最遠(即最靠裡面)的一桌為主桌。除了上面的三個原則,還有一個如何確定左右方向的原則面門原則,即以面對房間正門時的右面為上。我想,只要真正掌握了上面的三加一原則,並加以靈活運用(或單獨或綜合),即使遇上再複雜的情況,我們也能夠正確地確定桌次了。排完桌次,接下來是分配各桌的人員。一般情況下,我們應儘量將主客雙方的主要成員安排到主桌用餐。無論分多少桌用餐,每桌都應安排己方的人員。如果貴賓帶了司機,那麼對司機千萬不可大意,假如不便安排司機進席的話,要單獨安排進餐或發放足額小費。有時大事會壞在細節上。
第二個是座次。落座一般由於場合不同而分兩種方式:
一般人多的話,排位要正式一點。即面門居中的位置為主陪席(也稱埋單席、主位),對面為副主陪席,主陪席的右側為第一貴賓席,副主陪的右側為第二貴賓席,主陪席的左側為第三貴賓席,副主陪席的左側為第四貴賓席,依此類推。
這種排位方法適用於比較正式的場合,同時要求主客雙方(特別是主陪與副主陪之間)的地位都比較接近。
如果參加宴會的人不是很多,甚至主人一方出面的只是公司老總和他的秘書,而無論被宴請的客人是誰,按上述排位方法顯然都是不合適的,因為無論如何,將第二貴賓安排在秘書旁邊都是不夠尊重的。這時就適用非正式排位法了。主陪席的位置不變,而副主陪的位置通常也不變(這樣催個菜跑個腿什麼的比較方便),貴賓依次坐在主陪席的右側和左側,依此類推。
當然,也要考慮特殊因素靈活處理。如遇主賓身份高於主人,為表示對他的尊重,可以把主賓擺在主人的位置上,主人則坐在主賓的位置上,第二主人坐在主賓的左側。至於男女賓的安排,按外國習慣是穿插安排。我國習慣按各人職務、身份排列,以便於談話。如果有夫人出席,通常與宴會女主人安排在一起。比如:
男主賓坐在男主人右上方,其夫人坐在女主人右上方。如果宴會主人的夫人不出席,可請其他身份相當的婦女作第二主人,也可以把主賓夫婦安排在主人的左右兩側。
第二千三百七十九章:現在就我一個人
席位安排要適當照顧各種實際情況,比如身份大體相當、專業相同、語言相同的人,可以排在一起;意見分歧、關係緊張者,則應避免排在一起等等。席位排好後,應該用座位卡(桌籤)在席上標明。桌次可在請柬上註明,或入席前通知。大型宴會最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