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玩轉西遊】(51-60)

+A -A

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23-12-24

話。兒覺得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方才能顯得我大唐乃堂堂天朝上國的骨氣、方能顯得君王的血性啊。”

  這明朝的話放在現在也合適,長安距離北邊邊境也不算太遠,當年突厥騎兵過境後一日便可到達長安西郊渭水北岸,劍指長安,武德九年的李世民親手簽下的渭水之盟便是如此。

  雖然這是一句讓人熱血沸騰的話,但也是一句大不敬的話,渭水之盟這種換和平方式,屬於典型的城下之盟,等於是被人打得一敗塗地,再在人家刀鋒下咬牙籤的“盟約”。按照《左傳》裡的形容說“城下之盟、有以國斃、不能從也”。可見李世民覺得這件事有多麼的恥辱,聽到陳曦這麼一說,他的臉上頓時變得無比複雜。

  

  第53章 議事 上

  站在一旁的尉遲敬德臉更黑了,當時作為行軍總管的他,雖生擒突厥將領阿史德烏沒啜,並且殲敵騎兵一千餘人,但還是讓頡利可汗的主力軍抵達了渭河,讓李世民不得不簽了這城下之盟。

  也就在陳曦話音剛落,李世民和尉遲敬德還沒來得及說話時,程處弼一把拉住陳曦叱喝道:“校書郎,你說什麼呢?不要命了!”

  李治在同一時間上前一步求饒道:“阿耶息怒,陳曦他是太害怕,才說了胡話。”

  坐在李世民腿上的李明達更是緊緊的抱住了父親的手臂,生怕他降罪給自己心愛的曦哥哥。

  陳曦這時也覺得這話不妥,李世民可是有前科的,他趕緊深深作揖道:“陛下息怒,臣知罪,但臣絕對沒有那個意思,臣正是因為覺得陛下可以成為千古一帝,才說出了這樣失言的話。”

  李世民畢竟是李世民,就連魏徵指著他鼻子罵他昏君,他不也沒拿魏徵怎麼樣嗎?更何況只有12歲的熱血少年?而且陳曦的話也確實聽得他心中激盪。李世民讓李明達從他身上下來,拿起毛筆把陳曦說的這句話寫在了紙上。看到他這樣,在場的所有人都鬆了口氣,知道他是不會再發怒了。

  李世民甚至還默默地念了兩遍,這才抬頭看向陳曦說道:“我有這麼可怕嗎?連阿耶都不叫了?”

  陳曦這才徹底的鬆了口氣,討好的說道:“阿耶是天子嘛,天子之怒,伏...連氣場都讓人害怕。是兒衝動了,說話之前都沒考慮周全。”

  陳曦差點說出了伏屍百萬,但想著這好像也是貶義,還好他反應快,及時改口了,但李世民哪會不知道陳曦本想說的是什麼,他似笑非笑地看著陳曦說道:“那你現在可想好了?打算如何給說說這番話的來歷,總不會是你自己想出來的吧?”

  陳曦說道:“阿耶英明,這番話確實不是出自兒之口。阿耶,我先給你講兩個朝代的故事吧。很久以前有一朝名為明,國家建立後北方依舊不得安寧,有一滿清蠻子已經發展壯大,威脅不亞於當年對於我朝的突厥,於是第三任皇帝明成祖決定遷都山海關,也就是現在的幽州,親自坐鎮北方關隘抵禦滿清的入侵,當時明成祖留下祖訓:我朝國勢之尊,超邁前古,其馭北虜西蕃,無武之和親、無周之結盟、無宋之納歲幣、亦無兄弟敵國之禮,其來朝貢,則以恩禮待之。自此便有了君子守國門這一說。明朝歷經三百年,雖有昏君奸臣、周邊四大強敵,但沒有一人敢違背明成祖的祖訓,哪怕奸臣也知道,做出這些事是會百姓唾棄、遺臭萬年的。到了最後一位皇帝明思宗,在農民起義被攻入都城時,他沒有逃跑,因為國內打得再厲害也只是我們漢人在統治,但如果山海關被滿清攻破,那國家才是真正被顛覆了。所以為了保護城中百姓安全,明思宗最後選擇上吊自縊,臨終前他說道:我大明終其一朝276年,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朕涼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勿傷百姓一人。”

  既然是給李世民講這片土地上還沒發生過的歷史,自然是要潤色一番的,其實朱棣沒有說過那話,是出自明武宗時期一位叫做敖英的人說的,陳曦只是把漢改成了武,把唐改成了周,崇禎上吊前也沒有說過不和親這話,是後人總結的。

  陳曦停頓了一下,讓李世民可以消化一下他說的話,見李世民用眼神示意後他才繼續說道:“但農民畢竟是農民,其統帥李自成打下國家卻不知治理,稱帝僅僅42天,有一漢奸吳三桂,背叛了漢人,打開了山海關引清入關,推翻了李自成,建立了清朝。然而清朝統治漢人兩百多年之間一共割地4.8億畝(320萬平方公里),賠款白銀4.5億兩......”

  陳曦說到這,李世民“啪”地一巴掌重重地拍在了龍案上,臉色簡直比尉遲敬德還要黑,4.5億兩白銀啊,唐朝舉國上下所有人加起來,所有東西拿去抵債,也拿不出4.5億兩白銀啊。賠款也就算了,前朝也不是沒有過,但割地可是絕無僅有啊,大唐現在也就6.9億畝(460萬平方公里),豈不是把大半個國家都賠出去了?他這個當皇帝的還真聽不得這話,要是唐朝也這樣,他乾脆學那明思宗上吊自縊算了。

  一旁的程處弼也是滿臉激憤,作為熱血少年,身為名將之後,他恨不得現在李世民就發話,好追隨他去搶個6.9億畝土地回來。就連一向脾氣很好,溫潤爾雅的李治也是氣得滿臉通紅。

  尉遲敬德死死地握著自己的大刀,眼睛瞪得像銅鈴一般看著陳曦說道:“校書郎你可不要誆騙陛下,某雖然讀書不多,可也從未聽說過明清兩朝。”

  陳曦對尉遲敬德作揖道:“吳國公,這片土地遠比你想象的要歷史悠久,自女媧補天以前,洪荒億萬年間,這片土地上百姓吃的苦,也遠比你想象的要多的多。就拿明成祖口中的宋來說,年年向塞外的金稱臣納稅,亦有和親,但那又如何?宋朝還不是被金攻破都城,皇室、嬪妃共三千餘人被金人擄去草原,太后被逼接客,皇后、嬪妃們被人扒光衣服,脖子上被綁著繩子送來送去,還美其名曰牽羊禮......”

  陳曦之前的話李世民還可以保持住理智,現在聽到皇帝的女人吃這些苦,他哪裡還坐得住,刷的一下就站了起來,緊緊握著拳,看著陳曦咬牙切齒道:“陳曦,你說的可是真有此事?”

  陳曦深深作揖道:“陛下,臣哪裡敢騙陛下,你也知道我是金蟬子轉世,以前人間發生的事情早已被時間泯滅,但對於仙界來說卻還有記載,所以臣才知道一些。”

  李世民也顧不上再次跟他行君臣之禮的陳曦了,在那來回踱著步,李明達好不容易才把他安撫了下來。他坐在椅子上深深地呼了口氣道:“召叢集臣速來議事。”

  宦官中氣十足地喏了一聲,然後飛快跑出了書房。雖是太監,但也是男人,更是漢人,陳曦的話自然讓他同仇敵愾,恨不得明天就隨天子御駕親征,滅了塞外那些粗魯的蠻子!

  宦官走後,尉遲敬德立馬說道:“啟稟陛下,臣願做行軍總管,替陛下殺入草原三萬裡,寸草不留!”

  李世民哈哈笑道:“知我者尉遲愛卿是也。朕都還沒說,你就知道朕的想法了?”

  陳曦驚訝了,不會因為他這一番話李世民就打算滅了北突厥吧,雖然北突厥確實是被唐滅的,但此時也太早了吧?果然李世民哼了一聲道:“不過你想都別想,朕要御駕親征!不滅突厥,誓不歸還。”

  尉遲敬德單膝下跪道:“那臣願做先鋒軍,深入草原,掠下牛馬,紮下營寨,恭候陛下大軍到來。”

  對於自己的貼身保鏢,李世民當然是信任的,也相信他的能力,便應聲答應了下來,尉遲敬德這才滿意地起身。接著熱血少年程處弼也跪下說道:“陛下,臣也願追隨陛下,滅突厥、肅邊疆。”

  李世民還沒說話,一旁的李治也跟著跪下說道:“兒也願追隨陛下,為我大唐永絕後患!讓我大唐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平頭百姓,都不再受外人欺辱。”

  和李世民一樣,陳曦的話對於李治來說代入感太強了,想到自己的母親有可能會被蠻子那樣對待,他哪裡還坐得住。

  陳曦左看看右看看,李世民去他可以不去,但李治去他卻不得不去,李世民的大腿可以不抱,但李治大腿,他必須要牢牢抱住的。於是陳曦也跟著跪下說道:“陛下,臣也要去,臣雖不會武藝,但臣跟孫思邈學習了數月醫術,對外傷、刀傷尤為擅長,且臣力大無窮,一定可以派上用場的。”陳曦倒是沒想到,經常給自己放血練出來的醫術,還真有能用上了一天。

  李世民看著面前跪著的三個十二三歲的好兒郎,臉上這才露出了笑容,連連說了兩個好字,可看向李治時卻猶豫了,斟酌了一下後說道:“雉奴啊,你們三人雖都只是少年,但程處弼他人高馬大,像個大人,亦早已參軍。曦兒他醫術超群,力氣更是常人難及,但你去戰場的話,實在過於危險,讓為父如何放心得下。”

  陳曦一聽李世民的話,心想李治不去怎麼行,他去打仗可不是刷李世民的好感的,而是刷李治的啊。於是陳曦還不等李治開口就率先說道:“阿耶,你就讓殿下去吧,讓殿下見識下戰爭的殘酷也好,殿下明白百姓的疾苦,以後方能更好地治理地方啊。陛下,臣願誓死保護晉王殿下的安危,臣在,殿下在!臣不在了,殿下也必須在!”

  

  第54章 議事 中

  李世民搖頭道:“那不行,你要是不在了,觀音牌還不得埋怨我一輩子。”

  程處弼立馬說道:“陛下,那就讓我來保護校書郎吧。”

  李世民哭笑不得地說道:“那誰又來保護你,你不一樣只有13歲?”

  這時李治說道:“阿耶,你身為天子都能親上戰場,雖說刀劍無眼,但天子你都不怕死,身為臣子、身為兒子,我又有何不可呢?”

  經過三人的勸說,李世民這才答應了下來,三人謝恩後站了起來,臉上又是興奮又是期待,李世民的臉上是寬慰,尉遲敬德的臉上是欣賞,現場唯一擔心的也只有李明達了,自己的父親、哥哥、情郎都要上戰場了,她又如何能不擔心。然而李明達年紀雖小,卻也非常懂事,知道男兒志在建功立業、保家衛國,所以她一言未發,只是紅了眼眶。

  陳曦把李明達的樣子看在眼裡,但現在卻不是安慰她的時候。此刻就連他自己也是又緊張又害怕,他把顫抖的雙手藏在身後,緊緊地握成拳頭。要打仗了,這可是刀刀入骨、箭箭入肉的真實的戰爭。從未見過死人的陳曦,真不知道到時候自己面對那樣殘酷的場面,會有些什麼樣的表現。而且先不說戰爭有多殘酷,光是古代這樣簡陋的條件,沒有抗生素、青黴素這類藥物,就算傷口可以用酒精消毒,但一旦被感染也只有等死的命。

  陳曦四人被尉遲敬德抓回來的時候時間還早,官員們都還在宮城裡辦公,宦官一散出去,不出一會兒,各個朝廷命官們便擠滿了李世民的書房,陳曦三人站在中間被兩旁的官員看著,對此陳曦倒已經習慣了,第一次面聖時看他的人更多呢,現在他都參加過兩次大朝會了。

  人已經來得差不多了,剩下離得遠的不在宮城的,也沒必要來了,攻打突厥之事本就只是李世民心血來潮,總要跟自己的心腹大臣們商議妥當了,才會在朝會時正式提出,再由一眾官員完善,之後發出旨意,層層調動,招募府兵,還要備足輜重糧草,真要等到大軍出征那天,怎麼也等明年了吧。

  官員到齊後,李世民並沒有提及滅突厥的事,而是讓陳曦把之前說的事情再當著群臣的面再講一次,陳曦對著兩邊拱手作揖道:“在這之前,我想跟諸位說說你們所不瞭解的故事吧,自盤古開天到女媧補天之間,乃為洪荒,洪荒時期各路妖魔神仙的傳說可謂是家喻戶曉,這一點各位想必也很清楚。但各位不知曉的是在洪荒時期,人族同樣也有著很璀璨的文明,在水神共工撞倒不周山造成大洪水毀滅人間之前,足足有5000多年的歷史。這一點人間自然不會有任何記載,但我身為金蟬子轉世,卻可以從仙界的記載中知曉一二,我要說的就是這5000多年中,在我們大唐這片土地上,幾段可悲可泣的歷史。”

  群臣們議論紛紛,但卻沒有人提出質疑。陳曦覺得自己找的這個藉口簡直是天才,以後有什麼歷史的教訓,都可以用這個藉口說出來,來警示朝堂了。

  陳曦把之前跟李世民說過的話又跟群臣們說了一遍,同樣也提到了金人的牽羊禮,哪怕李世民已經聽過一遍了,也依舊氣得面露青筋,雙目猙獰。堂中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官,絕大多數都是跟著李世民一起打天下的老人,哪怕已經54歲高齡的房玄齡也是面色凝重,李靖眯著眼摸著他的鬍鬚,臉色陰晴不定,陳曦甚至覺得他此刻已經在想著要如何陰突厥人了。長孫無忌看著陳曦面無表情的問道:“校書郎,你今日為何要跟陛下說這番話,你可知此話一齣,陛下很有可能會龍顏震怒,發兵滅了突厥,然而此時我大唐雖國泰民安,但以舉國之力發動滅國之戰,卻並非我大唐能承受的起的。”

  陳曦心想長孫無忌真不愧是跟李世民從小一起長大的,真的是太瞭解這個皇帝了。不過看起來長孫無忌似乎是反對戰爭啊,陳曦看了一眼龍案後的李世民,他臉上一副瞭然的神色,顯然也是猜到了長孫無忌的想法,這兩人還真是心心相印啊。

  不過李世民沒有跟陳曦任何眼色,他一時間不知道該不該說出李世民想要御駕親征的事了。他又看了群臣的反應,有些激憤、有些面色凝重,有些皺眉思索。陳曦思考了一會兒後說道:“長孫司空,我跟突厥沒有大仇,欺騙陛下也對我沒有任何好處,我跟陛下提及此事只是想讓陛下頒下旨意,以後不再和親。”

  群臣們再次議論了起來,和親之事自古有之,也很常見,群臣都不當回事,然而陳曦說了如此一大堆話,說了那麼多悲慘歷史,就是為了和親之事?長孫無忌也有些驚訝,但很快他眯起了眼,笑眯眯的點點頭道:“如此便好,校書郎繼續,最後那明如何?清和宋又如何了?”

  陳曦深深地看了長孫無忌一眼,他是真的看不懂長孫無忌這個人,有時候長孫無忌說話像是針對他,有時候又像個長輩一樣和藹。而僅憑歷史上的陳曦很難知道長孫無忌這人到底是好是壞,不過他知道長孫無忌是支援李治的,也一直對李治很好,李治也很敬重他,也許這就夠了。

  陳曦說道:“以宋朝來說,前後18位公主全部嫁去塞外金朝,且多為皇帝的親生女兒,但這18位真正的千金之女,卻無一正妻,全部為妾。僅宋徽宗一帝,就嫁出了長女、三女、四女、六女、八女、十三女、二十一女,且嫁的全部是金朝皇帝的兒子,我堂堂漢人公主,就連在塞外蠻子那當王妃的待遇都沒有。堂堂中原王朝為何要如此忍辱負重?因為太過羸弱,因為打不過蠻子,只能妄想以女人換和平。那些蠻子,無論是史前,還是前朝,又有哪個把和親當成是和平締約?受到此等羞辱的宋朝想要公主換和平,可最後還是被金滅了!而推翻了金(元)朝統治的明朝,讓這片土地終於重新回到了漢人的手中,明成祖深知和親無用,割地賠款更是會換來蠻子的肆無忌憚,所以他才立下祖訓。而他的後人也做到了,明終其一朝276年,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明朝雖然被滅,但百姓卻有不甘,清朝統治300年間,反清復明的組織從未斷過,試問又有哪個朝代可以像明朝那樣做到讓百姓如此認同的?所以臣認為,自身的強大才是最重要的,只要我大唐足夠強大,做到犯我邊疆者,虜我百姓、財物者,雖遠必誅。這樣誰又敢來入侵我大唐?誰又敢向我朝提出和親?用女人換來的和平,對堂堂男兒來說,何嘗不是一隻恥辱?”

  陳曦才說完,程咬金就扯著嗓子喊了一聲:“說得好!”嚇得陳曦一跳,他回頭看向程咬金,只見他虎背熊腰地邁著大步走出佇列,大大咧咧道:“校書郎說得對,要我說,前朝那些個皇帝都是軟蛋,明知道和親沒用,還不停地把女人送出去,自己躲在後面貪生怕死,身為男人,我都替他們感到丟人。”

  能當著皇帝的面罵皇帝的,雖然是別的皇帝,但也僅程咬金一人了,大臣們無奈地搖了搖頭,但這種事大家也都司空見慣了,倒也沒人嫌棄。

  程咬金看似粗獷,其實心細如髮,他見李世民召集朝臣,又讓陳曦把之前說的話又當著群臣的面再說一遍,心中已然明白李世民是已經做出了決定,所以他願意做這個出頭鳥,替李世民把他想說的話說出來,甚至說的那麼難聽,就是想要把反對的人的口堵住,這個時候還反對,那不承認自己是軟蛋,貪生怕死了嗎?

  果然李世民聽到程咬金的粗話,壓根沒有生氣的意思,只是笑眯眯、不輕不重地說了句:“程知節,有話好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
【1】【2】【3】【4】【5】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推薦閱讀:臥底警探與性奴美母的禁忌救贖末日牧場臺上五分鐘淫雲痴語國王的巨乳王后成了仇敵之子的性奴喜歡穿高跟鞋的威嚴性感的檢察官媽媽穿越到劍來世界裡成為陳平安夢之力控制世界誅仙之青雲淫徒韓國拉丁舞女孩被國內大財閥潛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