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24-01-22
吳敏看著他因為昨晚沒睡好而熬出的黑眼圈,心裡又是一陣感動,就乖乖的點了點頭,說道:“你去吧,我沒事兒的,等下我起來了感覺一下,要是沒事兒的話我就去市裡了,你回來前打個電話,省的我走了讓你白跑一趟。”
趙德三還是不放心她,就一個勁兒的勸著不讓她去上班,吳敏是那種很要強的性格,因為出了車禍在醫院住了那麼長時間,工作上的事情耽誤了不少,再這樣下去的話她會覺得自己這個副市長乾的不稱職,就有點不耐煩地說道:“唉!
不就是來例假了嗎,要是來例假都請假的話,那我不成了紙糊的人了,別囉嗦了,趕緊幹你的事情去,需要的話姐會給你打電話的。”
沒辦法,拗不過吳姐,趙德三隻能是在千囑咐萬叮嚀之後才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從家裡出來,趙德三直接開車到了區政府,鑽進自己的辦公室裡坐下來,像往常一樣,開始拿起今天的幾份報紙看了起來。
第二千九百三十一章:省記者要採訪
當他翻開《河西日報》的黨建欄目後,又發現了一篇鄭楚怡寫的稿子,還是關於基層領導調整方面的文章,文章對基層領導調整中存在的一些不為人知的潛規則進行了揭示和反思方面的描寫,甚至是將基層領導調整方面的工作與國家與黨的生死存亡有機的聯絡在了一起,整篇文章通讀下來,極具煽動性,讓任何人看了這篇文章,都會對基層調整中存在的笑眯眯和暗箱操作嗤之以鼻,恨之入骨。
讀完鄭楚怡發表在《河西日報》黨建欄目上這篇文章,趙德三對鄭楚怡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打心眼裡是感激涕零,暗暗叫好。
而這段時間,西經市各區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相關單位領導班子調整的工作,由於趙德三對區委書記張增賢想法的一再反對,使得產霸區相關班子成員的調整一直沒有取得什麼進展,張書記也不敢貿然做出決定,產霸區的相關單位班子成員調整一事就處在了一個僵持階段。
關於這些張書記心裡雖然對趙德三的反對極為不滿,但也只能讓肖傳國和高海平這段時間好好表現,只要把工作幹漂亮了,那麼趙德三也沒什麼可說的。
讓趙德三始料未及欣喜若狂的是,在辦公室裡坐了一個多小時後,辦公室門被人敲響了,進來的人是區政府辦主任,他神色有些不安的向趙德三彙報說道:
“趙區長,剛剛咱們省電視臺和省報日的記者同志們要過來採訪一下咱們區裡基層班子調整方面的事情,趙區長,您看怎麼辦?”
喜出望外!真是喜出望外!聽到這個訊息趙德三幾乎快要高興的跳了起來,他沒想到鄭楚怡這麼快就會付諸於行動,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她竟然還帶來了省電視臺的人,但是他知道自己不能在別人面前表現出自己此時內心的真實感受,強忍著壓抑住心裡那快要爆棚的興奮勁兒,故作淡淡的說道:“嗯,我知道了,這個事情還是要張書記出面一下比較好,畢竟張書記是咱們區裡的一把手,你去通知一下張書記吧!”
政府辦主任聽到趙德三把這個事情推給了張書記,神色一愣,說道:“趙區長,這可是……”
“我知道,就按我說的做吧,區裡有這樣的局面不容易啊,人家省電視臺和省報社過來採訪說明是對咱們產霸區的工作很關心,這也是宣傳咱們區委區政府工作的一個好機會,不能錯過了。”還沒等政府辦主任說出自己的顧慮,趙德三就打斷了他的話說道。
政府辦主任自然是沒有猜到趙德三的想法,但還是非常堅定的執行著趙德三交給自己的任務,勉強答應下來,從趙德三的辦公室裡出來之後沒有停留的就直接來到了區委這邊張書記的辦公室彙報這個事情。
聽了政府辦主任彙報的這個事情,張書記先是一愣,然後很快就想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了,不就是省裡和市裡對產霸區的工作比較關心吧,老傢伙有些想當然的認為有這麼一次在省電視臺和省報上露面的機會不要白不要,於是竟然很爽快的答應了下來。
對於採訪的事情,張書記安排在了區委的會議室裡,覺得這樣能更加擴大影響力,對於在產霸區剛剛上任區委書記不久的他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老東西一直極度希望在產霸區樹立起自己區委書記的高大形象,有這次機會當然是不會放過了。
在張書記答應了這次採訪之後,鄭楚怡找來的省電視臺和省報社的同志們也就如期而至了,幾個人分別坐著兩輛車一前一後的來到了區委大院。
下了車後,幾個人就直奔區委書記張增賢的辦公室。這個時候,常務副書記王樂際剛好從辦公室裡踱著步子出來,突然看到了幾個陌生人湧到了張書記的辦公室門口,就緊張兮兮的衝上前去質問道:“你們是什麼人?這裡是區委書記的辦公室,你們是幹什麼的,你們怎麼回事兒,哎,你們不能進去!”
“我們是省電視臺和省報社的,今天過來採訪一下張書記,給張書記說過的。
“鄭楚怡對一頭霧水的王樂際一邊解釋著,一邊敲響了張書記的辦公室門。
“請進!”張書記並不知道採訪的人這麼快就會來,在裡面習慣的應了一聲。
當門一推開,張書記看到一個穿著藏青色風衣,打扮的很知性的漂亮女孩身後跟著一個扛著攝像機的男人和另一個人後,立即意識到了這些人是省裡來了的新聞媒體的記者,於是就衝滿臉緊張不安的副書記王樂際使了個眼色,王樂際便很自覺退出了張書記的辦公室。
等王樂際帶上門走出去後,鄭楚怡臉上帶著記者特有的職業微笑,對張書記說道:“張書記,我們是省電視臺和報社的記者,希望能夠就咱們產霸區基層幹部調整的事情對您進行一次專訪,不知道您是否方便?”
“我們是咱們省電視臺的……”
“我們是省電臺的……”
好傢伙,這一下子就來了河西省的三個主力媒體,電視臺、電臺、省報社的人全都到齊了,這樣的話不接受採訪都不行了,面對媒體總要給點面子的,張書記雖然沒想到三個省裡的權威媒體一下子會蜂擁而至,但還是覺得自己得給這些人一點面子才行。
“呵呵,記者朋友們都來了,我要是再不給面子那就說不過去了,有什麼問題你們儘管問好了,不過我可要說清楚,涉及到區裡的一些機密的問題我是不會回答的,還希望記者朋友們能夠理解。”張書記笑著說道。
“這個可以理解,那麼咱們這就開始吧?”鄭楚怡微笑著點了點頭,看了看其他兩位同僚一眼。
張書記笑呵呵的擺了擺手,說道:“今天咱們省裡的三大主力媒體都過來採訪,這裡地方有點小了,咱們還是去會議室裡聊吧。”
張書記帶著幾個記者朋友去了會議室裡,熱情的安排工作人員送上了茶水和水果,然後坐在了老闆椅上,等著記者們提問。
“張書記來咱們產霸區任職時間不長,之前一直是吳敏吳書記在這裡擔任書記,這幾年產霸區的發展很迅速,張書記來了之後不知道對之前吳敏同志在時的工作成績有什麼看法,對以後產霸區的工作有什麼展望?”還沒等鄭楚怡發文,省電臺的那位記者就接著這個機會先聲奪人的提出了第一個問題。
鄭楚怡原本是想先採訪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慢慢的把話題往基層班子調整的問題上延伸,這樣才不會讓張書記心裡有什麼戒備。但電臺記者的這個問題就問的有些犀利了,而且還帶著一定的政治色彩。這個問題讓張書記這狡猾的老東西心生疑惑,如果他回答不好的話就有可能會得罪一批人,心想也不知道這個記者是出於什麼目的的,居然這麼問。
儘管心裡很是疑惑,但張書記還是笑呵呵的說道:“關於這個問題,首先我要糾正一點,那就是我們產霸區過去有這樣的成績並不是某一個領導的功勞,而是在黨的正確領導之下和人民群眾的支援之下進行的,如果沒有黨的正確領導和人民群眾的支援我們區不論是過去還是將來都不會取得這樣的成績,其次,這個工作不是某一個人做的,而是在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援下以及地區黨委和地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之下進行的,第三個我要說的是關於將來產霸區的工作,我們區委區政府還會堅持貫徹上級部門的要求,部署和安排好產霸區的工作。”
張書記到底是老江湖,這樣的回答可謂是中規中矩,基本上都是一些官話套話了,但是在這之中又非常明確的把這位記者的刁難化解於無形,這老傢伙的這一手還是非常巧妙的。
對於張書記的回答,鄭楚怡他們倒也不是非常吃驚,因為經常和這些官場上的老江湖打交道,知道在一些敏感的問題上他們會打太極,而且還會打得非常熟練。
鄭楚怡之所以來採訪張書記,自然是為了幫趙德三的那個忙,但是現在她意識到還不太合適提出自己草擬好的那些敏感的問題,於是就將開始的這段採訪時間交給了省電臺和省電視臺的記者,自己就像是一個聽眾一樣默默的坐在一旁,打開了錄音筆,時不時的在記錄本上寫著什麼。
“張書記,我們聽說咱們產霸區的規劃中講到了‘村村通’,不知道這個所謂的‘村村通’是一個什麼程度上的規劃呢?”電臺的記者突然問了一個和這次採訪毫不相關的問題。
這個問題倒是讓張書記放鬆了警惕,笑呵呵地說道:“我相關於這個問題你們應該去採訪一下區政府那邊執行的領導,雖然這個事情是區委區政府的集體決定,但是具體執行還是由區政府那邊具體操作的,不過關於‘村村通’這個創想的事情我倒是可以說一說,關於村村通,我們區委區政府的初步構想是在全區全面實現區屬各自然村實現村村通公路,村村通電話,村村通網路……”張書記簡單的介紹了一下這個構想。
第二千九百三十二章:老奸巨猾
省電臺的記者接著又問了幾個沒什麼難度的問題,張書記也都是回答的條條世道,沒有留下任何一絲破綻。
美女的力量就是大,尤其是對那些生性好色的男人來說,更是有著特別的吸引力。採訪在進行了一段時間後,張書記發現省報社的這個美女記者一直不動聲色的坐在對面默默的充當著聽眾,便笑呵呵地說道:“這位省報社的記者有什麼要問的嗎?”
鄭楚怡沒想到這個張書記竟然會主動上道兒,意思是讓她提問,她便連忙微微一笑,拿起一支筆,做出了記錄的姿態,衝張書記點了點頭,便開腔說道:“張書記,您好,剛才電臺的記者採訪了一下關於區裡具體工作上的問題,現在我們就換一個話題吧。”
張書記毫無戒備的笑呵呵的點了點頭,說道:“這位記者同志,有什麼問題你就問吧。”
鄭楚怡微笑著點了點頭,在心裡稍加思索,便丟擲了第一個問題:“張書記,那咱們就說一下區裡最近相關單位班子調整的問題吧,最近一段時間,咱們西經市各個基層正在進行班子調整,據我們報社所知,在班子調整的事情中有存在託關係、打招呼的現象,而且我們這裡也得到了一些在基層工作的同志的反應,還受到了一些東西……”說著話,鄭楚怡將事先準備好的趙德三交給他的那些紙條拿了出來,接著說道:“據說這些紙條是區裡個別同志給張書記,不知道這種情況是否屬實,這種託關係打招呼的現象是否存在?請張書記您談一談。”
老傢伙突然看到美女記者拿出來的這些‘證據’,心裡暗暗吃了一驚,不過表面上卻還做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他知道越是面對省電視臺的攝像機鏡頭,越是被問起這種很難回答的問題,一定不能夠自亂陣腳的。
於是,他在遲疑了一下之後,就呵呵的笑著說道:“這位記者說的沒錯,這種現象的確是存在的,塞紙條的現象也是非常多,僅僅我收到的打招呼的條子就可以裝滿一抽屜了,有來自上級領導的,有來自一起共事的區委區政府班子成員的,有來自本地主要黨政職能部門負責人的,有來自朋友的,也有一些老幹部的。
不過我要說明的一點是,因為班子調整的位置少,人選多,大家競爭這是算是正常現象,不競爭的話反而就不不正常了。”
鄭楚怡沒想到這老傢伙竟然會就自己這個發難的問題回答的這麼有條不紊,邏輯思維這麼清晰,不由得暗暗佩服這個老傢伙還是有點道行的,她微微笑著點了點頭,接著提問道:“張書記,那您是怎麼看待‘招呼條子’塞滿您抽屜的?“
張書記呵呵的笑了笑,抿了一口茶水,不緊不慢的回答道:“打招呼的人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為人正直、大家公認的有能力的幹部;另一種就是口碑不好,甚至是‘官油條’,‘官痞子’一類的人。這兩種情況在我心裡起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後一種不僅不能給委託人多一些機會,反而會讓我懷疑委託人的人品和能力,我就會對其更加謹慎小心。如果打招呼的人和委託人是上下級工作關係,上級對下級負責的某個工作很認可,發現這個人工作能力強、有責任心,然後把這些資訊反饋給我,這樣的打招呼類似於一種人才推薦。自古以來就有舉賢不避親的說法,所以不應該把這種情況當做是不良現象。但如果兩個人是親屬關係,或者以前沒有什麼關係,僅僅是在幹部調整期間兩人關係發生了,就要考慮他們之間是不是透過金錢等非正常途徑建立的關係。”
鄭楚怡又是微微笑著點了點頭,問道:“那張書記,您是如何看待‘打招呼‘對政治生態的影響?”
張書記慈眉善眼的笑了笑,說道:“幹部的選拔任用,有白紙黑字的決策程式,也有管理、考察干部情況的組織部門,還有輿論監督、群眾監督以及幹部之間的互相監督,不會因為出現打招呼,就把幹部任用程式搞亂。對我來說,打招呼並不一定會起到提拔作用,只是多了一種考察、選擇的途徑。對於一些有能力、素質高、工作表現突出的幹部,即使沒有人打招呼,也會對其選拔重用,但由於當事人自己缺乏自信,仍然委託他人打了招呼,這樣就會讓其他人造成誤解,以為是打招呼才提到了提拔重用,打招呼現象太氾濫,就會讓一些幹部誤認為人情關係起到了決定作用,這樣就會給當地政治生態產生不良影響。
打招呼對政治生態造成的影響,與當地黨委書記一把手關係最為密切,因為幹部考察的範圍如何確定,哪些人選能有機會上常委會討論,都是由整個班子一起研究決定的,所以能否用好乾部,能否處理好打招呼問題,關鍵取決於黨委領導班子的成員。”
鄭楚怡微笑著打斷了張書記的話,說道:“張書記,您是咱們產霸區黨委領導班子的一把手,哪些人選能上常委會研究討論,您是不是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呢?”
聽到鄭楚怡這個犀利的問題,張書記看了她一眼,隨即又若無其事的呵呵笑道:“我作為產霸區委書記,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不是決定性的作用,主要還是要黨委所有領導一起研究決定,如果整個區委黨委的班子成員平時為政清廉,和眾多委託人之間沒有金錢、女色等方面的往來交換,在選拔幹部方面能堅持選擇、不受干擾,這都是正常的,如果黨委領導班子選拔使用的幹部問題多,就說明班子成員的自身問題可能性比較大,用壞了一個人,往往會帶壞一批人,反之,如果提拔使用的幹部都是素質高的,就說明班子成員沒有什麼問題,我想我們產霸區黨委班子成員應該是不存在這種情況的。”
採訪一直持續了三個多小時,鄭楚怡的問題始終圍繞產霸區相關班子調整的問題展開,全方位多角度的做了一次深入全面的採訪,張書記也是做了一系列自認為天衣無縫的回答。
採訪結束後,張書記熱情的邀請省裡三大主力媒體的記者留下來吃午飯,被鄭楚怡委婉的謝絕了。
等鄭楚怡他們坐車離開區委後,一直躲在外面走廊裡的王樂際就趕緊推開了張書記的辦公室門鑽進去,緊張兮兮地說道:“張書記,這幫記者怎麼突然要來採訪你?”
張書記呵呵的笑了笑,說道:“這是我上午答應下來的,沒想到他們來的這麼迅速,也沒什麼事,估計他們也是受了上面的委託,就問了一下基層班子調整的事情。”
“張書記,班子調整的事情您不是已經確定下來任用人選了嗎?這些記者過來一採訪,是不是會打亂咱們的計劃?會不會帶來什麼負面影響?”王樂際臉上帶著一絲不安的神色看著張書記問道。
“呵呵,樂際用不著這麼緊張,對付這些記者我還是知道該怎麼說的,相信我的回答也不會讓他們找出什麼破綻的。”張書記那張紅光滿臉的老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神色,不緊不慢的點了一支菸,吸了一口後,突然眯起了眼睛,縷縷厭惡從嘴角和鼻孔中緩緩飄出,若有所思的想著什麼,隨之擰起了眉頭,像是自言自語地說道:“不過我覺得今天那個省報社的女記者的問題好像是帶著故意刁難的意思,而且她怎麼會有李主席寫給我的紙條子呢?”
王樂際立即說道:“張書記,我覺得這些記者好像有點來者不善的意思,要不然他們怎麼會這麼興師動眾的突然來採訪您?這其中會不會有什麼陰謀?”
被王樂際這麼一說,老東西抬起眼瞥了他一眼,深深的吸了一口煙,緩緩的吐著厭惡,想了想,說道:“應該不會的,省裡的新聞媒體如果有什麼動向,應該也不會直接來區裡的,咱們上面還有市委市政府,估計他們也是沒什麼新聞素材可報了吧。”
王樂際的擔心最終還是變成了現實,這天晚上的河西省新聞聯播的焦點欄目上便播放了今天採訪張書記的影片畫面。
省委金書記每天晚上都有看河西省新聞聯播的習慣,這天晚上他回到家裡來,放下了手裡的公文包,習慣性的坐在了沙發上,拿著遙控器打開了電視,直接按到了河西省電影片道的一套,接過老婆端過來的一杯香氣騰騰的熱茶,翹著二郎腿靠在沙發上,一邊輕輕吹著茶水,一邊盯著電視畫面上的新聞投入的看了起來。
作為省委一把手,金書記看新聞聯播,其實並不是真正想看看省裡每天都發生了什麼大事,因為他知道能夠在新聞上播出的大事,其實都不算是大事,基本上都已經是被宣傳部門過濾後並不會產生什麼負面影響的事情,或者說是這些大事已經被相關部門完美的處理掉了。
第二千九百三十三章:沒接受採訪好
他看新聞聯播其實是想看看作為河西省官場一把手的他,平時在新聞媒體中露面時會留給普通老百姓什麼樣的形象,他是以普通觀眾的視覺來看在新聞媒體中自己的形象。
新聞一開始,前面無非就是一些關於省委省政府又開會研究了什麼之類的環節,直到最後突然進入了一個訪談欄目的時候,金書記的才完全將目光停留在了電視螢幕上,只見畫面中先是出現了一個穿著藏青色風衣的女記者對著鏡頭說道:
“最近,多個地區進入了幹部調整集中期,託關係、打招呼的現象頻繁發生。打招呼到底有多盛行?如何處理、看待打招呼的現象?我們省電視臺聯合省報社就此對咱們河西省西經市產霸區區委書記進行了專訪……”
金書記仔細的看完了這一段對區委書記張增賢的專訪,眉頭就不由得蹙了起來,作為省委一把手,他的看法自然是與張書記的想法不同,張書記接受記者採訪是想擴大自己的影響,樹立自己在產霸區的權威,也自認為今天的採訪自己所說的話都是那麼的天衣無縫,但沒想到在金書記看來卻有點弄巧成拙的意思,金書記覺得有關幹部調整中存在的這些問題,作為區委書記不應該接受記者採訪,更不應該這麼坦然的承認有這麼多問題的存在,這不是承認了黨委日常工作中存在著很嚴重的問題嗎?
“老金,吃飯了。”金書記的老婆將做好的飯菜端上了餐桌,喊金書記過去吃飯。
金書記正在想著事情,沒有聽到妻子的叫喊,妻子見他正在皺著眉頭若有所思的琢磨著什麼,就笑著走上前去看了一眼電視,問道:“看什麼呢,看的這麼認真啊?”
“記者對產霸區的採訪上電視了。”金書記看了一眼妻子說道。
一聽說產霸區這三個字,金書記的妻子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自己的未來女婿,就連忙饒有興致的將目光移到了電視上,這才發現電視螢幕上出現的人並不是自己的未來女婿趙德三,便失望地笑道:“我還以為是對小趙採訪呢,原來不是啊。“
“小趙沒接受採訪還好呢!”金書記說道。
金媽媽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1】【2】【3】【4】【5】【6】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趙德三還是不放心她,就一個勁兒的勸著不讓她去上班,吳敏是那種很要強的性格,因為出了車禍在醫院住了那麼長時間,工作上的事情耽誤了不少,再這樣下去的話她會覺得自己這個副市長乾的不稱職,就有點不耐煩地說道:“唉!
不就是來例假了嗎,要是來例假都請假的話,那我不成了紙糊的人了,別囉嗦了,趕緊幹你的事情去,需要的話姐會給你打電話的。”
沒辦法,拗不過吳姐,趙德三隻能是在千囑咐萬叮嚀之後才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從家裡出來,趙德三直接開車到了區政府,鑽進自己的辦公室裡坐下來,像往常一樣,開始拿起今天的幾份報紙看了起來。
第二千九百三十一章:省記者要採訪
當他翻開《河西日報》的黨建欄目後,又發現了一篇鄭楚怡寫的稿子,還是關於基層領導調整方面的文章,文章對基層領導調整中存在的一些不為人知的潛規則進行了揭示和反思方面的描寫,甚至是將基層領導調整方面的工作與國家與黨的生死存亡有機的聯絡在了一起,整篇文章通讀下來,極具煽動性,讓任何人看了這篇文章,都會對基層調整中存在的笑眯眯和暗箱操作嗤之以鼻,恨之入骨。
讀完鄭楚怡發表在《河西日報》黨建欄目上這篇文章,趙德三對鄭楚怡為自己所做的一切打心眼裡是感激涕零,暗暗叫好。
而這段時間,西經市各區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著相關單位領導班子調整的工作,由於趙德三對區委書記張增賢想法的一再反對,使得產霸區相關班子成員的調整一直沒有取得什麼進展,張書記也不敢貿然做出決定,產霸區的相關單位班子成員調整一事就處在了一個僵持階段。
關於這些張書記心裡雖然對趙德三的反對極為不滿,但也只能讓肖傳國和高海平這段時間好好表現,只要把工作幹漂亮了,那麼趙德三也沒什麼可說的。
讓趙德三始料未及欣喜若狂的是,在辦公室裡坐了一個多小時後,辦公室門被人敲響了,進來的人是區政府辦主任,他神色有些不安的向趙德三彙報說道:
“趙區長,剛剛咱們省電視臺和省報日的記者同志們要過來採訪一下咱們區裡基層班子調整方面的事情,趙區長,您看怎麼辦?”
喜出望外!真是喜出望外!聽到這個訊息趙德三幾乎快要高興的跳了起來,他沒想到鄭楚怡這麼快就會付諸於行動,更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她竟然還帶來了省電視臺的人,但是他知道自己不能在別人面前表現出自己此時內心的真實感受,強忍著壓抑住心裡那快要爆棚的興奮勁兒,故作淡淡的說道:“嗯,我知道了,這個事情還是要張書記出面一下比較好,畢竟張書記是咱們區裡的一把手,你去通知一下張書記吧!”
政府辦主任聽到趙德三把這個事情推給了張書記,神色一愣,說道:“趙區長,這可是……”
“我知道,就按我說的做吧,區裡有這樣的局面不容易啊,人家省電視臺和省報社過來採訪說明是對咱們產霸區的工作很關心,這也是宣傳咱們區委區政府工作的一個好機會,不能錯過了。”還沒等政府辦主任說出自己的顧慮,趙德三就打斷了他的話說道。
政府辦主任自然是沒有猜到趙德三的想法,但還是非常堅定的執行著趙德三交給自己的任務,勉強答應下來,從趙德三的辦公室裡出來之後沒有停留的就直接來到了區委這邊張書記的辦公室彙報這個事情。
聽了政府辦主任彙報的這個事情,張書記先是一愣,然後很快就想明白是怎麼回事兒了,不就是省裡和市裡對產霸區的工作比較關心吧,老傢伙有些想當然的認為有這麼一次在省電視臺和省報上露面的機會不要白不要,於是竟然很爽快的答應了下來。
對於採訪的事情,張書記安排在了區委的會議室裡,覺得這樣能更加擴大影響力,對於在產霸區剛剛上任區委書記不久的他來說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老東西一直極度希望在產霸區樹立起自己區委書記的高大形象,有這次機會當然是不會放過了。
在張書記答應了這次採訪之後,鄭楚怡找來的省電視臺和省報社的同志們也就如期而至了,幾個人分別坐著兩輛車一前一後的來到了區委大院。
下了車後,幾個人就直奔區委書記張增賢的辦公室。這個時候,常務副書記王樂際剛好從辦公室裡踱著步子出來,突然看到了幾個陌生人湧到了張書記的辦公室門口,就緊張兮兮的衝上前去質問道:“你們是什麼人?這裡是區委書記的辦公室,你們是幹什麼的,你們怎麼回事兒,哎,你們不能進去!”
“我們是省電視臺和省報社的,今天過來採訪一下張書記,給張書記說過的。
“鄭楚怡對一頭霧水的王樂際一邊解釋著,一邊敲響了張書記的辦公室門。
“請進!”張書記並不知道採訪的人這麼快就會來,在裡面習慣的應了一聲。
當門一推開,張書記看到一個穿著藏青色風衣,打扮的很知性的漂亮女孩身後跟著一個扛著攝像機的男人和另一個人後,立即意識到了這些人是省裡來了的新聞媒體的記者,於是就衝滿臉緊張不安的副書記王樂際使了個眼色,王樂際便很自覺退出了張書記的辦公室。
等王樂際帶上門走出去後,鄭楚怡臉上帶著記者特有的職業微笑,對張書記說道:“張書記,我們是省電視臺和報社的記者,希望能夠就咱們產霸區基層幹部調整的事情對您進行一次專訪,不知道您是否方便?”
“我們是咱們省電視臺的……”
“我們是省電臺的……”
好傢伙,這一下子就來了河西省的三個主力媒體,電視臺、電臺、省報社的人全都到齊了,這樣的話不接受採訪都不行了,面對媒體總要給點面子的,張書記雖然沒想到三個省裡的權威媒體一下子會蜂擁而至,但還是覺得自己得給這些人一點面子才行。
“呵呵,記者朋友們都來了,我要是再不給面子那就說不過去了,有什麼問題你們儘管問好了,不過我可要說清楚,涉及到區裡的一些機密的問題我是不會回答的,還希望記者朋友們能夠理解。”張書記笑著說道。
“這個可以理解,那麼咱們這就開始吧?”鄭楚怡微笑著點了點頭,看了看其他兩位同僚一眼。
張書記笑呵呵的擺了擺手,說道:“今天咱們省裡的三大主力媒體都過來採訪,這裡地方有點小了,咱們還是去會議室裡聊吧。”
張書記帶著幾個記者朋友去了會議室裡,熱情的安排工作人員送上了茶水和水果,然後坐在了老闆椅上,等著記者們提問。
“張書記來咱們產霸區任職時間不長,之前一直是吳敏吳書記在這裡擔任書記,這幾年產霸區的發展很迅速,張書記來了之後不知道對之前吳敏同志在時的工作成績有什麼看法,對以後產霸區的工作有什麼展望?”還沒等鄭楚怡發文,省電臺的那位記者就接著這個機會先聲奪人的提出了第一個問題。
鄭楚怡原本是想先採訪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慢慢的把話題往基層班子調整的問題上延伸,這樣才不會讓張書記心裡有什麼戒備。但電臺記者的這個問題就問的有些犀利了,而且還帶著一定的政治色彩。這個問題讓張書記這狡猾的老東西心生疑惑,如果他回答不好的話就有可能會得罪一批人,心想也不知道這個記者是出於什麼目的的,居然這麼問。
儘管心裡很是疑惑,但張書記還是笑呵呵的說道:“關於這個問題,首先我要糾正一點,那就是我們產霸區過去有這樣的成績並不是某一個領導的功勞,而是在黨的正確領導之下和人民群眾的支援之下進行的,如果沒有黨的正確領導和人民群眾的支援我們區不論是過去還是將來都不會取得這樣的成績,其次,這個工作不是某一個人做的,而是在省委省政府以及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援下以及地區黨委和地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之下進行的,第三個我要說的是關於將來產霸區的工作,我們區委區政府還會堅持貫徹上級部門的要求,部署和安排好產霸區的工作。”
張書記到底是老江湖,這樣的回答可謂是中規中矩,基本上都是一些官話套話了,但是在這之中又非常明確的把這位記者的刁難化解於無形,這老傢伙的這一手還是非常巧妙的。
對於張書記的回答,鄭楚怡他們倒也不是非常吃驚,因為經常和這些官場上的老江湖打交道,知道在一些敏感的問題上他們會打太極,而且還會打得非常熟練。
鄭楚怡之所以來採訪張書記,自然是為了幫趙德三的那個忙,但是現在她意識到還不太合適提出自己草擬好的那些敏感的問題,於是就將開始的這段採訪時間交給了省電臺和省電視臺的記者,自己就像是一個聽眾一樣默默的坐在一旁,打開了錄音筆,時不時的在記錄本上寫著什麼。
“張書記,我們聽說咱們產霸區的規劃中講到了‘村村通’,不知道這個所謂的‘村村通’是一個什麼程度上的規劃呢?”電臺的記者突然問了一個和這次採訪毫不相關的問題。
這個問題倒是讓張書記放鬆了警惕,笑呵呵地說道:“我相關於這個問題你們應該去採訪一下區政府那邊執行的領導,雖然這個事情是區委區政府的集體決定,但是具體執行還是由區政府那邊具體操作的,不過關於‘村村通’這個創想的事情我倒是可以說一說,關於村村通,我們區委區政府的初步構想是在全區全面實現區屬各自然村實現村村通公路,村村通電話,村村通網路……”張書記簡單的介紹了一下這個構想。
第二千九百三十二章:老奸巨猾
省電臺的記者接著又問了幾個沒什麼難度的問題,張書記也都是回答的條條世道,沒有留下任何一絲破綻。
美女的力量就是大,尤其是對那些生性好色的男人來說,更是有著特別的吸引力。採訪在進行了一段時間後,張書記發現省報社的這個美女記者一直不動聲色的坐在對面默默的充當著聽眾,便笑呵呵地說道:“這位省報社的記者有什麼要問的嗎?”
鄭楚怡沒想到這個張書記竟然會主動上道兒,意思是讓她提問,她便連忙微微一笑,拿起一支筆,做出了記錄的姿態,衝張書記點了點頭,便開腔說道:“張書記,您好,剛才電臺的記者採訪了一下關於區裡具體工作上的問題,現在我們就換一個話題吧。”
張書記毫無戒備的笑呵呵的點了點頭,說道:“這位記者同志,有什麼問題你就問吧。”
鄭楚怡微笑著點了點頭,在心裡稍加思索,便丟擲了第一個問題:“張書記,那咱們就說一下區裡最近相關單位班子調整的問題吧,最近一段時間,咱們西經市各個基層正在進行班子調整,據我們報社所知,在班子調整的事情中有存在託關係、打招呼的現象,而且我們這裡也得到了一些在基層工作的同志的反應,還受到了一些東西……”說著話,鄭楚怡將事先準備好的趙德三交給他的那些紙條拿了出來,接著說道:“據說這些紙條是區裡個別同志給張書記,不知道這種情況是否屬實,這種託關係打招呼的現象是否存在?請張書記您談一談。”
老傢伙突然看到美女記者拿出來的這些‘證據’,心裡暗暗吃了一驚,不過表面上卻還做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他知道越是面對省電視臺的攝像機鏡頭,越是被問起這種很難回答的問題,一定不能夠自亂陣腳的。
於是,他在遲疑了一下之後,就呵呵的笑著說道:“這位記者說的沒錯,這種現象的確是存在的,塞紙條的現象也是非常多,僅僅我收到的打招呼的條子就可以裝滿一抽屜了,有來自上級領導的,有來自一起共事的區委區政府班子成員的,有來自本地主要黨政職能部門負責人的,有來自朋友的,也有一些老幹部的。
不過我要說明的一點是,因為班子調整的位置少,人選多,大家競爭這是算是正常現象,不競爭的話反而就不不正常了。”
鄭楚怡沒想到這老傢伙竟然會就自己這個發難的問題回答的這麼有條不紊,邏輯思維這麼清晰,不由得暗暗佩服這個老傢伙還是有點道行的,她微微笑著點了點頭,接著提問道:“張書記,那您是怎麼看待‘招呼條子’塞滿您抽屜的?“
張書記呵呵的笑了笑,抿了一口茶水,不緊不慢的回答道:“打招呼的人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為人正直、大家公認的有能力的幹部;另一種就是口碑不好,甚至是‘官油條’,‘官痞子’一類的人。這兩種情況在我心裡起到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後一種不僅不能給委託人多一些機會,反而會讓我懷疑委託人的人品和能力,我就會對其更加謹慎小心。如果打招呼的人和委託人是上下級工作關係,上級對下級負責的某個工作很認可,發現這個人工作能力強、有責任心,然後把這些資訊反饋給我,這樣的打招呼類似於一種人才推薦。自古以來就有舉賢不避親的說法,所以不應該把這種情況當做是不良現象。但如果兩個人是親屬關係,或者以前沒有什麼關係,僅僅是在幹部調整期間兩人關係發生了,就要考慮他們之間是不是透過金錢等非正常途徑建立的關係。”
鄭楚怡又是微微笑著點了點頭,問道:“那張書記,您是如何看待‘打招呼‘對政治生態的影響?”
張書記慈眉善眼的笑了笑,說道:“幹部的選拔任用,有白紙黑字的決策程式,也有管理、考察干部情況的組織部門,還有輿論監督、群眾監督以及幹部之間的互相監督,不會因為出現打招呼,就把幹部任用程式搞亂。對我來說,打招呼並不一定會起到提拔作用,只是多了一種考察、選擇的途徑。對於一些有能力、素質高、工作表現突出的幹部,即使沒有人打招呼,也會對其選拔重用,但由於當事人自己缺乏自信,仍然委託他人打了招呼,這樣就會讓其他人造成誤解,以為是打招呼才提到了提拔重用,打招呼現象太氾濫,就會讓一些幹部誤認為人情關係起到了決定作用,這樣就會給當地政治生態產生不良影響。
打招呼對政治生態造成的影響,與當地黨委書記一把手關係最為密切,因為幹部考察的範圍如何確定,哪些人選能有機會上常委會討論,都是由整個班子一起研究決定的,所以能否用好乾部,能否處理好打招呼問題,關鍵取決於黨委領導班子的成員。”
鄭楚怡微笑著打斷了張書記的話,說道:“張書記,您是咱們產霸區黨委領導班子的一把手,哪些人選能上常委會研究討論,您是不是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呢?”
聽到鄭楚怡這個犀利的問題,張書記看了她一眼,隨即又若無其事的呵呵笑道:“我作為產霸區委書記,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也不是決定性的作用,主要還是要黨委所有領導一起研究決定,如果整個區委黨委的班子成員平時為政清廉,和眾多委託人之間沒有金錢、女色等方面的往來交換,在選拔幹部方面能堅持選擇、不受干擾,這都是正常的,如果黨委領導班子選拔使用的幹部問題多,就說明班子成員的自身問題可能性比較大,用壞了一個人,往往會帶壞一批人,反之,如果提拔使用的幹部都是素質高的,就說明班子成員沒有什麼問題,我想我們產霸區黨委班子成員應該是不存在這種情況的。”
採訪一直持續了三個多小時,鄭楚怡的問題始終圍繞產霸區相關班子調整的問題展開,全方位多角度的做了一次深入全面的採訪,張書記也是做了一系列自認為天衣無縫的回答。
採訪結束後,張書記熱情的邀請省裡三大主力媒體的記者留下來吃午飯,被鄭楚怡委婉的謝絕了。
等鄭楚怡他們坐車離開區委後,一直躲在外面走廊裡的王樂際就趕緊推開了張書記的辦公室門鑽進去,緊張兮兮地說道:“張書記,這幫記者怎麼突然要來採訪你?”
張書記呵呵的笑了笑,說道:“這是我上午答應下來的,沒想到他們來的這麼迅速,也沒什麼事,估計他們也是受了上面的委託,就問了一下基層班子調整的事情。”
“張書記,班子調整的事情您不是已經確定下來任用人選了嗎?這些記者過來一採訪,是不是會打亂咱們的計劃?會不會帶來什麼負面影響?”王樂際臉上帶著一絲不安的神色看著張書記問道。
“呵呵,樂際用不著這麼緊張,對付這些記者我還是知道該怎麼說的,相信我的回答也不會讓他們找出什麼破綻的。”張書記那張紅光滿臉的老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神色,不緊不慢的點了一支菸,吸了一口後,突然眯起了眼睛,縷縷厭惡從嘴角和鼻孔中緩緩飄出,若有所思的想著什麼,隨之擰起了眉頭,像是自言自語地說道:“不過我覺得今天那個省報社的女記者的問題好像是帶著故意刁難的意思,而且她怎麼會有李主席寫給我的紙條子呢?”
王樂際立即說道:“張書記,我覺得這些記者好像有點來者不善的意思,要不然他們怎麼會這麼興師動眾的突然來採訪您?這其中會不會有什麼陰謀?”
被王樂際這麼一說,老東西抬起眼瞥了他一眼,深深的吸了一口煙,緩緩的吐著厭惡,想了想,說道:“應該不會的,省裡的新聞媒體如果有什麼動向,應該也不會直接來區裡的,咱們上面還有市委市政府,估計他們也是沒什麼新聞素材可報了吧。”
王樂際的擔心最終還是變成了現實,這天晚上的河西省新聞聯播的焦點欄目上便播放了今天採訪張書記的影片畫面。
省委金書記每天晚上都有看河西省新聞聯播的習慣,這天晚上他回到家裡來,放下了手裡的公文包,習慣性的坐在了沙發上,拿著遙控器打開了電視,直接按到了河西省電影片道的一套,接過老婆端過來的一杯香氣騰騰的熱茶,翹著二郎腿靠在沙發上,一邊輕輕吹著茶水,一邊盯著電視畫面上的新聞投入的看了起來。
作為省委一把手,金書記看新聞聯播,其實並不是真正想看看省裡每天都發生了什麼大事,因為他知道能夠在新聞上播出的大事,其實都不算是大事,基本上都已經是被宣傳部門過濾後並不會產生什麼負面影響的事情,或者說是這些大事已經被相關部門完美的處理掉了。
第二千九百三十三章:沒接受採訪好
他看新聞聯播其實是想看看作為河西省官場一把手的他,平時在新聞媒體中露面時會留給普通老百姓什麼樣的形象,他是以普通觀眾的視覺來看在新聞媒體中自己的形象。
新聞一開始,前面無非就是一些關於省委省政府又開會研究了什麼之類的環節,直到最後突然進入了一個訪談欄目的時候,金書記的才完全將目光停留在了電視螢幕上,只見畫面中先是出現了一個穿著藏青色風衣的女記者對著鏡頭說道:
“最近,多個地區進入了幹部調整集中期,託關係、打招呼的現象頻繁發生。打招呼到底有多盛行?如何處理、看待打招呼的現象?我們省電視臺聯合省報社就此對咱們河西省西經市產霸區區委書記進行了專訪……”
金書記仔細的看完了這一段對區委書記張增賢的專訪,眉頭就不由得蹙了起來,作為省委一把手,他的看法自然是與張書記的想法不同,張書記接受記者採訪是想擴大自己的影響,樹立自己在產霸區的權威,也自認為今天的採訪自己所說的話都是那麼的天衣無縫,但沒想到在金書記看來卻有點弄巧成拙的意思,金書記覺得有關幹部調整中存在的這些問題,作為區委書記不應該接受記者採訪,更不應該這麼坦然的承認有這麼多問題的存在,這不是承認了黨委日常工作中存在著很嚴重的問題嗎?
“老金,吃飯了。”金書記的老婆將做好的飯菜端上了餐桌,喊金書記過去吃飯。
金書記正在想著事情,沒有聽到妻子的叫喊,妻子見他正在皺著眉頭若有所思的琢磨著什麼,就笑著走上前去看了一眼電視,問道:“看什麼呢,看的這麼認真啊?”
“記者對產霸區的採訪上電視了。”金書記看了一眼妻子說道。
一聽說產霸區這三個字,金書記的妻子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自己的未來女婿,就連忙饒有興致的將目光移到了電視上,這才發現電視螢幕上出現的人並不是自己的未來女婿趙德三,便失望地笑道:“我還以為是對小趙採訪呢,原來不是啊。“
“小趙沒接受採訪還好呢!”金書記說道。
金媽媽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