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24-06-29
船高,廠子的效益一年比一年好,給政府繳的稅不斷創歷史新高,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
為什麼政府還要把它給賣了?
還有人說,按國家規定,國有企業改制,必須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表決,才能有效。
嶺南縣磚廠改制沒經過職工代表大會表決,
政府就做出決定了,
這種決策合法嗎?
縱觀整個改制過程,都是秘密進行的,
沒有對外公開,只是到了最後簽字的時候,
才召集嶺南縣磚廠中層以上幹部參加,
這算不算暗箱操作?裡面有沒有幕後交易?
第三百一十八章 防不勝防 (2)
還有人說了,
為什麼在縣委書記明確表態不同意改制的情況下,政府依然要一意孤行,
這是因為什麼原因?
輿論的強烈反響,
讓喬書記不得不作出回應,
他親自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
專門聽取嶺南縣委、縣政府關於嶺南縣磚廠改制事件調查處理情況的彙報。
喬書記在講話中明確指出,
全市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吸取嶺南縣磚廠改制事件的教訓,在國企改制過程中,必須嚴格依照國家和省裡的有關規定進行,堅決維護廣大職工的根本利益,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嶺南縣政府要向市委、市政府做出深刻檢查,並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確保今後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對於相關的責任人,經過調查,
一個就是戴副縣長,
這事情他是主抓,
一個是賈縣長,他作為政府負責人,
在工作中自行其是,
不聽縣委書記夏雨駿的指揮,
造成了今天這個影響及壞的後果,
市委決定給予這兩人大小不一的處分,
特別是賈化群,
給的是留職檢視的處分,
這就讓他處在了危險的邊緣了。
對喬書記和韓副市長來說,
這個處理也是不得已,
他們其實從報告中夏雨駿籤的那兩個字上面,
已經看出了這就是夏雨駿的一個陷阱,
但這都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事情,
知道是知道,
可要放到桌面上來說,那就說不清楚了。
喬書記也很有點嘆息,
沒有想到這個夏雨駿如此的老辣,
自己對他的佈防應該說夠嚴密了,
一個縣長,一個專職書記,
都在隨時的準備打擊他,
就這,他還能忙中偷閒,
給賈化群上個套套,真是防不勝防。
所以賈化群這個處分應該算都是輕的,
如果不是韓副市長幫忙,
如果他不是喬書記手中的一枚棋子,
要按夏雨駿的這次設計,
賈化群基本是要完蛋的,
但夏雨駿沒有想到的是,
這件事情背後還有一個人,
而這個人也因為今天這件事情,
給他在以後帶來了很大的危機。
對於喬書記,
夏雨駿就又有了新的認識,
他也隱隱感到了喬書記對賈化群的照顧,
他為什麼要照顧賈化群,
看來賈化群就是喬書記為自己準備的一把刀,
那麼這把刀以後就只有兩種可能,
要麼砍倒自己,
要麼自己就把他折斷,
而自己卻只有一個選擇,
那就是折斷這把隨時威脅自己的鋼刀。
這次的事情,對賈化群是一個嚴重的打擊,
讓他在縣上是威信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響。
第三百一十八章 防不勝防 (3)
不管上面對他的處分是真是假,
但下面的人是不知道的,
所以在他的周圍就有了一下微妙的變化,
有的人就不再看好他,
開始潛移默化的向夏雨駿靠來過。
對賈化群來說,
這個處分算是輕的了,
他應該慶幸才是,
他也算再一次領教到了夏雨駿的厲害,
自己給人家設的局,
一點都沒有套住人家,
反過來,人家就隨便的給自己放了個套子,
就把自己框了進去,
他就很有點懷疑磚廠鬧事,
是不是也有夏雨駿在背後搗鬼,
心裡也很後悔,
要是早一點把磚廠的那些領導安置一下,
也許就不會出現今天這樣的局面,
就說那個李超吧,
自己都準備好了以後讓他上來到輕工局做個局長的,唉,事情一多就給疏忽了。
他現在後悔也沒有用了,
對嶺南縣的形式,
賈化群也感覺到一些不利於自己的情況,
他就決定最近還是老實一點,
等自己緩一口氣,在慢慢重新來過。
夏雨駿也壓力減輕了很多,
但還是有很多問題讓夏雨駿煩惱,
賈化群手下的那些勢力,
對夏雨駿的影響和干擾還是不斷,
在很多地方,夏雨駿還是不能做到政令暢通,
他們雖然沒有明著來,
但顯而易見的,
消極和人浮於事現象在嶺南縣還是很突出,
這裡有派系鬥爭形成的原因,
也有過去長期養成的一種惰性在整個幹部隊伍裡遺留著,夏雨駿因為位置不同了,
他不在可能直接的去面對很多具體的管理,
這就讓他每每感到,
自己的很多意見和設想,
在下面執行中緩慢和歪曲走樣。
第三百一十九章 市長視察 (1)
夏雨駿就幾次想要動點手術,對嶺南縣的幹部隊伍做出調整,只是有些擔憂,
怕這些人的反彈過於激烈,
本來自己就和賈化群不和,
在出點什麼亂子,最後自己不好收場。
這樣想想,他就只有在繼續忍耐,
等帶時機了。
過了幾天,西山市的李市長要來嶺南縣視察了,夏雨駿就做起了準備,
上面領導的視察是不能大意的,
就算是李市長對自己一直不錯,但領導就是領導,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怠慢。
一大早,市裡的小車就來了好幾個,
夏雨駿帶上縣委和政府的頭頭腦腦們,
早早就恭候在城外,
李市長到是對這樣的迎接沒有太表現的在意,
他下車簡單的和夏雨駿握了個手,
說了幾句話就問:“雨駿同志,我們直接到下面看吧,你就安排一下。”夏雨駿提出讓市領導到高嶺鄉看看。
一是高嶺鄉是典型的乾旱山區,同時路也不太難走;二是高嶺鄉的工作搞得細緻有成效,
看了也有意義,
其實還有個理由在他的心裡,就是高嶺鄉他比較熟。
大家就沒進縣城,
直接從城外走了,出城往西走,便是一條川,最寬處有五六公里,窄處也有一二公里。
在無邊的黃土山區能有這麼一處平地,
也確實是難能可貴了,
由於通知了高嶺鄉,鄉領導早等在路口迎接,
李市長說不去鄉政府,直接到村裡看,
於是車隊繼續向前走。
到一個高坡處,李市長要下車看看。
高坡是一個制高點,放眼四望,山樑、溝壑,梯田,坡地盡收眼底。
坡下就是滿坡的蘿蔔苗。
看著漫山遍野的蘿蔔苗,
李市長就說:“怎麼都種蘿蔔,為什麼不種點別的,都種蘿蔔到時怎麼銷售。”夏雨駿是一直陪在李市長身邊的,
他就忙說:“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因為無霜期短,種別的成熟不了,只能種點蘿蔔白菜。白菜不好運輸,也不值錢,運出去還不夠運費,只能種點自己吃。而蘿蔔耐貯存耐運輸,我們就號召都種青蘿蔔和胡蘿蔔,到時縣裡專門派人到南方聯絡銷路,然後和鐵路聯絡,集中起來集中販運,這樣就可以為農民增加一筆收入。”李市長問:“那你們嶺南全縣有多少這樣的山地,有多少種了這樣的蘿蔔。”按慣例,上級領導來視察,
都是一把手陪在領導身邊,
其他人跟在領導後面。
第三百一十九章 市長視察 (2)
但遇上這樣的問題,一般應該是政府的縣長出來回答的,
夏雨駿本來想讓賈化群來回答一下這樣的問題,後來還是不想讓他太顯眼了,
就自己回答,他也是政府出來的,
過去管的也是農村工作,很是熟悉,
他就不但準確地說了有多少川地旱地,
而且還說了今年種了多少畝蘿蔔,多少畝白菜,估計蘿蔔白菜能產多少萬斤,
大概能賣多少錢,蘿蔔葉菜葉大概能養多少羊,喂多少雞。
這一連串準確的回答,
讓李市長一連說了幾聲好,
然後對大家說:“我們的領導幹部,就要像這樣實實在在為老百姓辦事,為老百姓謀福利,只有腳踏實地幹事,才能算真幹,實幹,老百姓才歡迎,才能算好乾部……”這樣高的評價,
分明是給夏雨駿的,誰都聽了出來。
而那幾句責備,
雖然有假設和泛指的意思,
但誰都感到好像是針對賈化群的。
意外而又突然的表揚讓夏雨駿心花怒放,
整個大腦都轟轟暈成一片,
他急忙退到後面,努力快速平靜一下心情,
毫無疑問,
今天李市長是來給自己拉場子幫忙來了。
夏雨駿就偷眼看了看賈化群,
他已經像霜打了的蒿草,一臉枯萎沒了精神。
他們就又轉了一會,
看到左面有片陡坡,
沒有種莊稼,只長了亂草,李市長問這樣的荒坡打算怎麼辦。
夏雨駿說:“我們整體治理的思路是在山頂種樹,山坡能搞梯田的搞梯田,不能搞的種草,山溝一律種糧,形象點說就是山頂戴帽子,山腰纏帶子,山溝穿靴子。像這種陡山坡,能挖窖集水的地方挖窖集水,不能集水的地方禁牧封育,保護植被,再種上沙棘一類的植物,確保水土不再流失。”李市長嘆口氣說:“這麼多的陡坡不能利用也可惜了,你們深層次地考慮過沒有,看能不能再做些文章,最大限度地利用一下。”這樣的問題夏雨駿和董副縣長也做過交流的,
並且她在個別鄉搞了試點。
夏雨駿就覺得此時應該謙虛一下,
給別人都留點機會,
他就看一眼身邊的董副縣長說:“這一點我們董副縣長最有發言權,她已經搞了這方面的工作,就是在山坡放養土雞。土雞不破壞植被,專吃蟲子螞蟻。城裡人喜歡綠色食品,董副縣長就在城裡搞了土柴雞專賣店,銷售情況也好,我們正準備大力推廣。”貧困地區女幹部少,
儀態大方而又面容好看一點的幾乎沒有。
第三百一十九章 市長視察 (3)
這董副縣長自然能給人們一個驚喜,
上面領導來,不管平日多嚴肅,
也要和董副縣長開幾句玩笑,
而董副縣長總能恰到好處地製造出一個活潑歡樂的氣氛,董副縣長就感激的看一眼夏雨駿,
知道這事夏雨駿給自己一次出頭露面的機會,
然後她就含笑對李市長說:“也是逼上梁山,因為每個縣領導都要包一個鄉作為幫扶點,夏書記就把我分到了最窮的地方,
我去了一看,心裡難受了幾天,天天想著怎麼能為大家辦點實事。
電視上的一條新聞啟發了我,人家也是貧困山區,靠放養雞致了富,於是我也想試試,就聯絡雞場買來了小雞,然後透過同學熟人聯絡銷路。現在省城已經有幾家店專銷我們的雞,還有一家乾脆打出了西府縣放養蟲草柴雞的牌子。”她這話說的就讓賈化群心裡一個氣啊,
奶奶的,
明明是我安排的這些工作,
怎麼你姓董的都說成是夏雨駿的安排了,
難道我是一天光睡覺啊。
但他也沒辦法來更正啊,
只好悶悶的在後面生氣。
這董副縣長就是故意這樣說的,
就是不想說他賈化群的名字。
聽了董副縣長的介紹,大家都笑了,李市長連聲叫好,說小土雞解決了大問題。
李市長接著感嘆說:“到底是年輕人有闖勁,頭腦也靈活,辦法也多,幹勁也大,看來提倡幹部隊伍年輕化知識化確實正確,很有必要,特別是貧困地區,更需要年輕人來闖闖。”李市長提出要去看看土雞,問路遠不遠。
第三百二十章 美女效應 (1)
路不算遠,也就是三四十公里,
只是路不好走,
得一個多小時,李市長還是決定去看。
到了以後,
果然看到不少放養的土雞,每一群都有人看著。
董副縣長解釋說:“天上有老鷹,地上也有黃鼠狼,放雞人拿根長杆,再綁上紅布,這樣老鷹就不敢下來,如果黃鼠狼追了吃雞,聽到雞亂跑亂叫,放雞人跑過來,黃鼠狼就會被嚇跑。”進了村,村民們有的就認識董副縣長。
董副縣長也和他們打聲招呼,
那些遠遠站了看的村民都圍了過來,
然後有的問什麼時候再運小雞來,有的詢問雞的價格跌了沒有,董副縣長一一回答後,將李市長介紹給村民。
因為不認識,村民們都看著李市長就知道傻笑。
李市長很親切的問他們:“你們養了多少隻雞。”大家便紛紛說養了多少。
又問收入怎麼樣,
大家都說好,一隻雞能賣十七八元。
李市長笑了問是不是村長告訴你們只能說好不能說壞,村民們捂了嘴笑了搖頭。
李市長轉身對大家說:“有個笑話,我在北部地區工作時,那裡盛產甜瓜,甜瓜也很有名,省裡領導要來視察,鄉里便派人來安排。鄉領導教村民說,如果領導問你們這裡的瓜怎麼這麼甜,你們就回答說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結果領導來了並沒問瓜甜,而是抱起了一個小孩,說這孩子怎麼長得這麼結實,村民回答說,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大家就一起的都笑了,
連那些站的遠的,
其實都沒聽清楚李市長講的什麼的人,
也都哈哈哈的笑了,笑過以後,村民們也放鬆了,除了更大膽地問董副縣長養雞的事,
有幾個婦女還拉了董副縣長,要董副縣長到她們家坐坐。
李市長笑著說:“我們一起去你們家行不行。”幾個婦女都笑了說行。
大家便跟了婦女往家裡走。
村婦家有兩間土屋,屋裡黑黑的什麼都沒有,更沒有供人們坐的凳子。
董副縣長介紹說:“這裡村民的生活還很困難。”李市長點頭輕聲說:“是啊,這些情況我也知道。”村主任卻接過來表白說村裡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過去吃不飽肚子,豐年吃半飽,饑年就得外出逃荒,活一輩子就是和肚子作一輩子鬥爭,就是和吃飯拼一輩子力氣。現在好了,絕大多數人都吃飽了,過年過節還能吃上肉。
李市長就嚴肅起來說:“我瞭解你們的情況,你們還有不少人災年就吃不飽,這些情況你們哄不了我,我希望你們繼續好好幹,爭取早日解決溫飽問題。”屋裡沒處坐,也太暗,只好來到院子裡。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1】【2】【3】【4】【5】【6】【7】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為什麼政府還要把它給賣了?
還有人說,按國家規定,國有企業改制,必須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職工表決,才能有效。
嶺南縣磚廠改制沒經過職工代表大會表決,
政府就做出決定了,
這種決策合法嗎?
縱觀整個改制過程,都是秘密進行的,
沒有對外公開,只是到了最後簽字的時候,
才召集嶺南縣磚廠中層以上幹部參加,
這算不算暗箱操作?裡面有沒有幕後交易?
第三百一十八章 防不勝防 (2)
還有人說了,
為什麼在縣委書記明確表態不同意改制的情況下,政府依然要一意孤行,
這是因為什麼原因?
輿論的強烈反響,
讓喬書記不得不作出回應,
他親自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
專門聽取嶺南縣委、縣政府關於嶺南縣磚廠改制事件調查處理情況的彙報。
喬書記在講話中明確指出,
全市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吸取嶺南縣磚廠改制事件的教訓,在國企改制過程中,必須嚴格依照國家和省裡的有關規定進行,堅決維護廣大職工的根本利益,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嶺南縣政府要向市委、市政府做出深刻檢查,並嚴肅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確保今後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對於相關的責任人,經過調查,
一個就是戴副縣長,
這事情他是主抓,
一個是賈縣長,他作為政府負責人,
在工作中自行其是,
不聽縣委書記夏雨駿的指揮,
造成了今天這個影響及壞的後果,
市委決定給予這兩人大小不一的處分,
特別是賈化群,
給的是留職檢視的處分,
這就讓他處在了危險的邊緣了。
對喬書記和韓副市長來說,
這個處理也是不得已,
他們其實從報告中夏雨駿籤的那兩個字上面,
已經看出了這就是夏雨駿的一個陷阱,
但這都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事情,
知道是知道,
可要放到桌面上來說,那就說不清楚了。
喬書記也很有點嘆息,
沒有想到這個夏雨駿如此的老辣,
自己對他的佈防應該說夠嚴密了,
一個縣長,一個專職書記,
都在隨時的準備打擊他,
就這,他還能忙中偷閒,
給賈化群上個套套,真是防不勝防。
所以賈化群這個處分應該算都是輕的,
如果不是韓副市長幫忙,
如果他不是喬書記手中的一枚棋子,
要按夏雨駿的這次設計,
賈化群基本是要完蛋的,
但夏雨駿沒有想到的是,
這件事情背後還有一個人,
而這個人也因為今天這件事情,
給他在以後帶來了很大的危機。
對於喬書記,
夏雨駿就又有了新的認識,
他也隱隱感到了喬書記對賈化群的照顧,
他為什麼要照顧賈化群,
看來賈化群就是喬書記為自己準備的一把刀,
那麼這把刀以後就只有兩種可能,
要麼砍倒自己,
要麼自己就把他折斷,
而自己卻只有一個選擇,
那就是折斷這把隨時威脅自己的鋼刀。
這次的事情,對賈化群是一個嚴重的打擊,
讓他在縣上是威信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響。
第三百一十八章 防不勝防 (3)
不管上面對他的處分是真是假,
但下面的人是不知道的,
所以在他的周圍就有了一下微妙的變化,
有的人就不再看好他,
開始潛移默化的向夏雨駿靠來過。
對賈化群來說,
這個處分算是輕的了,
他應該慶幸才是,
他也算再一次領教到了夏雨駿的厲害,
自己給人家設的局,
一點都沒有套住人家,
反過來,人家就隨便的給自己放了個套子,
就把自己框了進去,
他就很有點懷疑磚廠鬧事,
是不是也有夏雨駿在背後搗鬼,
心裡也很後悔,
要是早一點把磚廠的那些領導安置一下,
也許就不會出現今天這樣的局面,
就說那個李超吧,
自己都準備好了以後讓他上來到輕工局做個局長的,唉,事情一多就給疏忽了。
他現在後悔也沒有用了,
對嶺南縣的形式,
賈化群也感覺到一些不利於自己的情況,
他就決定最近還是老實一點,
等自己緩一口氣,在慢慢重新來過。
夏雨駿也壓力減輕了很多,
但還是有很多問題讓夏雨駿煩惱,
賈化群手下的那些勢力,
對夏雨駿的影響和干擾還是不斷,
在很多地方,夏雨駿還是不能做到政令暢通,
他們雖然沒有明著來,
但顯而易見的,
消極和人浮於事現象在嶺南縣還是很突出,
這裡有派系鬥爭形成的原因,
也有過去長期養成的一種惰性在整個幹部隊伍裡遺留著,夏雨駿因為位置不同了,
他不在可能直接的去面對很多具體的管理,
這就讓他每每感到,
自己的很多意見和設想,
在下面執行中緩慢和歪曲走樣。
第三百一十九章 市長視察 (1)
夏雨駿就幾次想要動點手術,對嶺南縣的幹部隊伍做出調整,只是有些擔憂,
怕這些人的反彈過於激烈,
本來自己就和賈化群不和,
在出點什麼亂子,最後自己不好收場。
這樣想想,他就只有在繼續忍耐,
等帶時機了。
過了幾天,西山市的李市長要來嶺南縣視察了,夏雨駿就做起了準備,
上面領導的視察是不能大意的,
就算是李市長對自己一直不錯,但領導就是領導,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怠慢。
一大早,市裡的小車就來了好幾個,
夏雨駿帶上縣委和政府的頭頭腦腦們,
早早就恭候在城外,
李市長到是對這樣的迎接沒有太表現的在意,
他下車簡單的和夏雨駿握了個手,
說了幾句話就問:“雨駿同志,我們直接到下面看吧,你就安排一下。”夏雨駿提出讓市領導到高嶺鄉看看。
一是高嶺鄉是典型的乾旱山區,同時路也不太難走;二是高嶺鄉的工作搞得細緻有成效,
看了也有意義,
其實還有個理由在他的心裡,就是高嶺鄉他比較熟。
大家就沒進縣城,
直接從城外走了,出城往西走,便是一條川,最寬處有五六公里,窄處也有一二公里。
在無邊的黃土山區能有這麼一處平地,
也確實是難能可貴了,
由於通知了高嶺鄉,鄉領導早等在路口迎接,
李市長說不去鄉政府,直接到村裡看,
於是車隊繼續向前走。
到一個高坡處,李市長要下車看看。
高坡是一個制高點,放眼四望,山樑、溝壑,梯田,坡地盡收眼底。
坡下就是滿坡的蘿蔔苗。
看著漫山遍野的蘿蔔苗,
李市長就說:“怎麼都種蘿蔔,為什麼不種點別的,都種蘿蔔到時怎麼銷售。”夏雨駿是一直陪在李市長身邊的,
他就忙說:“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因為無霜期短,種別的成熟不了,只能種點蘿蔔白菜。白菜不好運輸,也不值錢,運出去還不夠運費,只能種點自己吃。而蘿蔔耐貯存耐運輸,我們就號召都種青蘿蔔和胡蘿蔔,到時縣裡專門派人到南方聯絡銷路,然後和鐵路聯絡,集中起來集中販運,這樣就可以為農民增加一筆收入。”李市長問:“那你們嶺南全縣有多少這樣的山地,有多少種了這樣的蘿蔔。”按慣例,上級領導來視察,
都是一把手陪在領導身邊,
其他人跟在領導後面。
第三百一十九章 市長視察 (2)
但遇上這樣的問題,一般應該是政府的縣長出來回答的,
夏雨駿本來想讓賈化群來回答一下這樣的問題,後來還是不想讓他太顯眼了,
就自己回答,他也是政府出來的,
過去管的也是農村工作,很是熟悉,
他就不但準確地說了有多少川地旱地,
而且還說了今年種了多少畝蘿蔔,多少畝白菜,估計蘿蔔白菜能產多少萬斤,
大概能賣多少錢,蘿蔔葉菜葉大概能養多少羊,喂多少雞。
這一連串準確的回答,
讓李市長一連說了幾聲好,
然後對大家說:“我們的領導幹部,就要像這樣實實在在為老百姓辦事,為老百姓謀福利,只有腳踏實地幹事,才能算真幹,實幹,老百姓才歡迎,才能算好乾部……”這樣高的評價,
分明是給夏雨駿的,誰都聽了出來。
而那幾句責備,
雖然有假設和泛指的意思,
但誰都感到好像是針對賈化群的。
意外而又突然的表揚讓夏雨駿心花怒放,
整個大腦都轟轟暈成一片,
他急忙退到後面,努力快速平靜一下心情,
毫無疑問,
今天李市長是來給自己拉場子幫忙來了。
夏雨駿就偷眼看了看賈化群,
他已經像霜打了的蒿草,一臉枯萎沒了精神。
他們就又轉了一會,
看到左面有片陡坡,
沒有種莊稼,只長了亂草,李市長問這樣的荒坡打算怎麼辦。
夏雨駿說:“我們整體治理的思路是在山頂種樹,山坡能搞梯田的搞梯田,不能搞的種草,山溝一律種糧,形象點說就是山頂戴帽子,山腰纏帶子,山溝穿靴子。像這種陡山坡,能挖窖集水的地方挖窖集水,不能集水的地方禁牧封育,保護植被,再種上沙棘一類的植物,確保水土不再流失。”李市長嘆口氣說:“這麼多的陡坡不能利用也可惜了,你們深層次地考慮過沒有,看能不能再做些文章,最大限度地利用一下。”這樣的問題夏雨駿和董副縣長也做過交流的,
並且她在個別鄉搞了試點。
夏雨駿就覺得此時應該謙虛一下,
給別人都留點機會,
他就看一眼身邊的董副縣長說:“這一點我們董副縣長最有發言權,她已經搞了這方面的工作,就是在山坡放養土雞。土雞不破壞植被,專吃蟲子螞蟻。城裡人喜歡綠色食品,董副縣長就在城裡搞了土柴雞專賣店,銷售情況也好,我們正準備大力推廣。”貧困地區女幹部少,
儀態大方而又面容好看一點的幾乎沒有。
第三百一十九章 市長視察 (3)
這董副縣長自然能給人們一個驚喜,
上面領導來,不管平日多嚴肅,
也要和董副縣長開幾句玩笑,
而董副縣長總能恰到好處地製造出一個活潑歡樂的氣氛,董副縣長就感激的看一眼夏雨駿,
知道這事夏雨駿給自己一次出頭露面的機會,
然後她就含笑對李市長說:“也是逼上梁山,因為每個縣領導都要包一個鄉作為幫扶點,夏書記就把我分到了最窮的地方,
我去了一看,心裡難受了幾天,天天想著怎麼能為大家辦點實事。
電視上的一條新聞啟發了我,人家也是貧困山區,靠放養雞致了富,於是我也想試試,就聯絡雞場買來了小雞,然後透過同學熟人聯絡銷路。現在省城已經有幾家店專銷我們的雞,還有一家乾脆打出了西府縣放養蟲草柴雞的牌子。”她這話說的就讓賈化群心裡一個氣啊,
奶奶的,
明明是我安排的這些工作,
怎麼你姓董的都說成是夏雨駿的安排了,
難道我是一天光睡覺啊。
但他也沒辦法來更正啊,
只好悶悶的在後面生氣。
這董副縣長就是故意這樣說的,
就是不想說他賈化群的名字。
聽了董副縣長的介紹,大家都笑了,李市長連聲叫好,說小土雞解決了大問題。
李市長接著感嘆說:“到底是年輕人有闖勁,頭腦也靈活,辦法也多,幹勁也大,看來提倡幹部隊伍年輕化知識化確實正確,很有必要,特別是貧困地區,更需要年輕人來闖闖。”李市長提出要去看看土雞,問路遠不遠。
第三百二十章 美女效應 (1)
路不算遠,也就是三四十公里,
只是路不好走,
得一個多小時,李市長還是決定去看。
到了以後,
果然看到不少放養的土雞,每一群都有人看著。
董副縣長解釋說:“天上有老鷹,地上也有黃鼠狼,放雞人拿根長杆,再綁上紅布,這樣老鷹就不敢下來,如果黃鼠狼追了吃雞,聽到雞亂跑亂叫,放雞人跑過來,黃鼠狼就會被嚇跑。”進了村,村民們有的就認識董副縣長。
董副縣長也和他們打聲招呼,
那些遠遠站了看的村民都圍了過來,
然後有的問什麼時候再運小雞來,有的詢問雞的價格跌了沒有,董副縣長一一回答後,將李市長介紹給村民。
因為不認識,村民們都看著李市長就知道傻笑。
李市長很親切的問他們:“你們養了多少隻雞。”大家便紛紛說養了多少。
又問收入怎麼樣,
大家都說好,一隻雞能賣十七八元。
李市長笑了問是不是村長告訴你們只能說好不能說壞,村民們捂了嘴笑了搖頭。
李市長轉身對大家說:“有個笑話,我在北部地區工作時,那裡盛產甜瓜,甜瓜也很有名,省裡領導要來視察,鄉里便派人來安排。鄉領導教村民說,如果領導問你們這裡的瓜怎麼這麼甜,你們就回答說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結果領導來了並沒問瓜甜,而是抱起了一個小孩,說這孩子怎麼長得這麼結實,村民回答說,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大家就一起的都笑了,
連那些站的遠的,
其實都沒聽清楚李市長講的什麼的人,
也都哈哈哈的笑了,笑過以後,村民們也放鬆了,除了更大膽地問董副縣長養雞的事,
有幾個婦女還拉了董副縣長,要董副縣長到她們家坐坐。
李市長笑著說:“我們一起去你們家行不行。”幾個婦女都笑了說行。
大家便跟了婦女往家裡走。
村婦家有兩間土屋,屋裡黑黑的什麼都沒有,更沒有供人們坐的凳子。
董副縣長介紹說:“這裡村民的生活還很困難。”李市長點頭輕聲說:“是啊,這些情況我也知道。”村主任卻接過來表白說村裡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過去吃不飽肚子,豐年吃半飽,饑年就得外出逃荒,活一輩子就是和肚子作一輩子鬥爭,就是和吃飯拼一輩子力氣。現在好了,絕大多數人都吃飽了,過年過節還能吃上肉。
李市長就嚴肅起來說:“我瞭解你們的情況,你們還有不少人災年就吃不飽,這些情況你們哄不了我,我希望你們繼續好好幹,爭取早日解決溫飽問題。”屋裡沒處坐,也太暗,只好來到院子裡。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