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釋出頁www.quan--er.com(圏--兒拼音,中間兩條槓哦),閱讀記錄功能以修復
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24-07-29
阿蘭不想她耗費體力,便替她問了。
孫先生抬眼看了阿蘭一眼,又看向李知意。
“夫人,事關重大,還不宜讓其他人知曉。”
阿蘭毫不猶豫接道:“那阿蘭去門外守著。”
李知意靠在堆迭的引枕上,滿頭青絲鋪散在引枕上,卻都失了光澤,整個人也像黯淡無光,唯有那雙眼中折出一點細碎的光芒,孫先生言簡意賅的一句話,叫她出了好一會兒神。
原來把她折騰成這樣的並不是什麼古怪的病,只是因為那毒藥餘威尚存,而她恰巧懷了身孕,才成了兇險,也正因為那毒藥使得她的脈象古怪,蘇大夫也就沒有查出有孕。
李知意低頭,好像隔著一層錦被看到了小腹裡還沒出世就折磨親孃的小東西。
長久的痛苦和絕望中裂出一道縫隙,冒出一顆小小的芽苗來。
第53章 宮變(上)
李知意下意識地想保護這個或許還未成型的孩子。
出於本能的愛,或許還有對生命的渴望。一場大病下來,她只覺得自己和身邊人好好活著便是最好的,多的也不再強求了。
而且,這是他們第一個孩子。
其實聽鄭嬤嬤講了唐文緒的小時候,李知意就漸漸萌生了一個想法,雖然唐文緒從來沒提起過,但是他應當會希望有個孩子吧?所以她在那以後開始轉了心態,才漸漸沒那麼抗拒他頻繁的索取。
“先生應該有辦法保住我們母子吧”她只是有這樣的直覺。
“夫人的病症和腹中胎兒老夫都有辦法,不過夫人眼下的身體狀況不容樂觀,是要比尋常孕婦多受一些苦的。”
李知意心頭雲開霧散,露出久違的放鬆笑容:“多謝先生”
“先生……不知侯爺在雁西如何了?”
孫先生沒想到唐文緒竟沒把受傷的事告訴家中,考慮到李知意現在的身體狀況懷孕比較兇險,不宜情緒波動太大,孫先生還是替他扯了謊:“侯爺挺好的,夫人不必擔心。”
“只是侯爺現在無暇分神,待夫人身體和胎象都穩定下來,再告訴王爺不遲。”
“也好”
喝了幾日的苦藥,身體恢復了一點,李知意才讓阿蘭知會了老夫人。
唐文緒不在府上,她又病倒了,最憂心的是老夫人。老夫人知道事情始末後,瞞了闔府上下,直到現在,府上都還以為李知意是體弱染了風寒,有老夫人在,更沒人敢說一句閒話。
李知意對老夫人是感激的,老人家一直將她看作自家人。
過了一會兒,阿蘭折了回來,她才出了院子不遠,正巧遇上來探望的老夫人。
“外邊這麼冷,祖母怎麼還過來了。”李知意剛喝完了藥,額頭上出了一層薄汗,臉上終於是有了一點血色。
“原是老奴要過來的,老夫人呀實在放心不下,便一道過來看看夫人。”鄭嬤嬤在一旁道。
“好孩子,祖母來看看你,有沒有感覺好些?”
“託祖母的福,已經好多了。”老夫人坐在床邊,離得近了看到她氣色確實好了一些,才放下心來。
“那就好,那就好,那位孫先生對咱們宣武侯府有恩,一定要好好賞賜才好。”老夫人很高興,聲音都揚了幾分。
“對了,你方才遣人去棠院,是有什麼事?”
李知意看向阿蘭,阿蘭才開口道:“夫人,奴婢半路遇到的老夫人,還沒和老夫人說。”
見老夫人又一臉擔憂地看著自己,李知意嘴邊漾出笑意,不自覺地將手撫在小腹上:“祖母,知意沒事,只是前幾日被孫先生診出了喜脈。”
老夫人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喃喃著又問了一遍:“你說什麼?”
鄭嬤嬤也尚在震驚中,反應還是比老夫人快些:“老夫人,夫人診出了喜脈!”
老夫人這一陣子都在擔憂孫子和病倒的孫媳,哪成想突然孫媳不僅要好了,還診出了身孕,從憂到喜,這起伏太大,倒教她一時暈頭轉向的。想起大兒子和兒媳走了這麼多年,大房這麼多年便只有唐文緒伶仃一個人,如今終於是有了傳承,老夫人心裡寬慰,眼睛卻禁不住一陣酸澀,拉著李知意瘦了一圈的手直說好。
病倒數日的宣武侯夫人漸漸好轉,籠罩在宣武侯府上下的陰雲也散了一些,但侯夫人有孕的喜訊卻沒洩露出去,按照大燕人的習俗,孕過叄月才算穩當,方可廣告親友四鄰。
李知意這頭一胎懷的著實辛苦,她身體還是很弱,懷孕又導致胃口很差,吃不下什麼東西,便成了死迴圈,好歹她逼著自己吃下去一些才好點。又苦又難喝的湯藥更逃不過,以至於她看見阿蘭端著東西走過來就有想逃離的衝動。有時藥還沒入口便惹得好一陣乾嘔,每一回吐到只剩膽汁,李知意趴在床邊,覺得自己好像擱淺岸邊奄奄一息的魚,肚子裡還有一隻小的在興風作浪。
好歹有顏綺香隔叄差五來作陪,李知意才沒覺得那麼難熬。
李知意怕她總往這邊跑,陸二郎會受了冷落,但顏綺香說陸二郎近日忙得很,但不知在忙些什麼,叄天兩頭不見人。
李知意疑心陸珣也牽涉了那場鬥爭,只是沒有怕讓顏綺香擔憂,所以沒讓她知道。
雖然李知意一直臥榻不起,卻沒斷了外界的訊息。景昌帝已經許久不召見大臣了,前陣子叄皇子因為赴任北垣一事醉酒大鬧德正殿,許多大臣紛紛要面聖,重新商議此事,但是都被德正殿那邊以聖上龍體頭疾發作不宜見風為由拒了,隨後又透過善水臺發了諭旨,叄皇子赴任北垣一事,已經是板上釘釘。
北垣曾是北方叄大部族領地,直到翮族異軍突起,轉變了叄大部族之間的勢力分配,大體控制了北垣,近幾年才歸順了大燕。其中詳細的鬥爭李知意並不瞭解,但是北垣叄大部族如今劍拔弩張是眾所周知的,在北垣形勢十分複雜群臣無策的情況下,景昌帝偏偏要將叄皇子派去那裡,其用心很難不引人猜測。
有的說皇上是要放棄叄皇子,說不定很快就真正讓太子把持朝政了。也有人說,這是皇上對叄皇子最後的考驗,叄皇子在之前赴東膏賑災便做出了不錯的成績,這一回若是將北垣治理好,那麼叄皇子便是民心所向,朝野上下沒有人不會對他心服口服,即使是太子母家樓家也無法說什麼。總之眾說紛紜。
然而李知意明白,皇上從始至終屬意六皇子云晏,並不是真的要扶叄皇子。交年節那一日,她也清楚地聽到叄皇子所言,他是看透了景昌帝的,德正殿一鬧,想必也是因為知道景昌帝真正的目的,所以才不願去北垣吧?
皇上終於要親自將辛苦維繫多年的政局平衡打破了嗎?
總歸……聖心難測。
阿蘭說京城多了巡邏守衛,王叄兒特意來提醒她不要出門,李知意隱隱察覺,院子中的暗衛又多了一些,也不知是唐文緒的意思還是王叄兒的主張。李知意問過王叄兒,他仍舊是那幾句話,像個悶葫蘆一樣,什麼也問不出來,她也只得作罷。
雁西,也已經許久沒有訊息傳回來了。
枝頭的雪開始消融時,京城中忽然就起了流言,說雁西這次的匪亂和鄰近的子居國衛國軍有關,又說宣武侯已經掌握了證據,就等皇上的虎符,便可調兵遣將,一舉解決。
朝臣的奏章越來越多,堆積在德正殿的御案,舊的沒來得及積灰,新的又迭上來,然而已經沒有人處理,宮外抓耳撓腮揣摩聖心的大臣們並不知道,他們不斷上書要見的景昌帝,已經在冰棺裡躺了許久。
一個月前,太子已經‘奉命’接管了錦衣衛,宮裡的一切依然有序地運轉著。
太子很少被景昌帝交辦差事,何況是錦衣衛這麼重要的機構,他有心要討好,所以這一個月裡很勤懇認真,幻想著父皇能看到他的能力,放心地把江山交到他手裡。
就快了吧……
雲恆就要去北垣了,北垣那麼亂的地方,叫一個人不明不白地死去,實在是一件太容易不過的事了。一個沒有任何依仗的皇子,能同自己爭了這麼多年,已經是他的造化了,太子陰鷙地想。
有時候他也會懷疑,母后自從搬去玉銷殿,總會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還有樓家的線人,進出鳳棲宮愈發肆無忌憚了,他們在籌謀著什麼,有一日被他撞見了,他問母后,但她只說一切很快就結束了,叫他耐心一些。
耐心。耐心。耐心。
這是他聽得最多的一句話。
他厭惡這種被安排的感覺。
小時候父皇總教育他,外戚權力不能過大,否則便會動搖社稷根本,若想坐穩皇位,穩固江山,第一要事便是清理皇權面前的障礙。太子深以為然,然而他的勢力已在同唐文緒幾次鬥法中折了一半,沒辦法,他只能暫時屈從樓氏。
而樓氏的野心越來越大了,這架勢是要將他當做手握空權的傀儡。
日後他榮登大寶,便要拿樓氏開刀,便是母后,也無法阻止。太子暗暗下著決心。
叄皇子動身去北垣這一天,太子有些心神不寧,他把錦衣衛的換防檢查了一遍又一遍,但是直到入夜,也並沒有什麼異常。
他無法閒下來,四處轉悠著,走著走著便走到了德正殿。
德正殿燈火依然通明,每一日都要到很晚才熄滅,這是景昌帝批閱奏章時的作息。
父皇龍體不適竟還堅持著批閱奏章的習慣,暗處的太子神色複雜,他想了想,還是走了過去。
新上任不久的太監總管劉嶽守在殿門外,見是太子,諂媚地迎上來:“殿下今日怎麼過來了。”
“父皇今日可好些了”
“御醫看了幾回了,也不見好,眼下是一點風都見不得,”劉嶽眼神有些閃爍,但心裡揣著別的事的太子並沒注意。
“既如此……那便算了,你好生照顧著,父皇若是有什麼……”他忽然瞥見一縷濃煙竄上天空,打斷了未盡的話。
“那是什麼?”
那個方向……是鳳棲宮!
太子愣了一愣,劉嶽尖銳的嗓音把他拉回了現實。
只是一會兒工夫,濃煙又多了幾處,鳳棲宮嘈雜的人聲隱隱約約傳過來。
他忙要衝過去,跑了一會兒又折回來,掏出一塊令牌交給劉嶽:“去錦衣衛那兒調人手,千萬給我守住德正殿。”他怕有人使調虎離山計。
鳳棲宮的守衛向來很嚴,到底是誰,竟能在鳳棲宮多處縱火。太子腦海中跳出一張臉。
雲恆。
他要逼宮麼。
呵,垂死掙扎。
鳳棲宮一片混亂,喊人的,搬東西的,運水的,滅火的。
“殿下!”母后身邊的大宮女跑過來。
太子見她毫髮無傷,想來母后也安全,心放下一半:“母后現在何處?”
“皇后娘娘,她,她不肯出來。”
各種各樣的聲音就像在耳邊炸裂,太子禁不住怒吼著道:“你在說什麼?母后呢!”
在場的人隨著大宮女噗通地跪下去。
宮女瑟瑟發抖:“殿下,娘娘還在玉銷殿中。”
“那你怎麼還在這裡?”太子氣急敗壞,將那宮女一腳踢翻在地,宮女哇地一聲嘔出血來,依舊規矩地重新跪好,不敢有絲毫悖逆。
著火的地方靠著玉銷殿,那是一處雜物房,堆放著各種易燃的東西,一著,火勢便很猛,根本撲不滅,很快連玉銷殿也著了。她要進去找,卻沒有見到皇后娘娘,她大聲喊著,被濃煙嗆地直流淚,過了一會兒才見娘娘從密室中走出。
那處密室似乎放了什麼珍貴的東西,每回娘娘進去,一呆就是好幾個時辰,出來時神色總很奇怪,說不出來悲喜,只是彷彿丟了魂。而這件事,只有她知道,她從不敢問,但是見娘娘又要往密室跑,終於忍不住拽住她。
“娘娘!快隨奴婢出去,裡頭有什麼重要的東西也沒有您的鳳體重要!”
娘娘卻不聽她的,叫她滾出去,甚至以性命相要挾。
她心裡冒出一個可怕的想法,皇后娘娘大抵是瘋了……一個宮人跑過來,太子認出來他是樓家的人,這陣子頻繁替樓家帶話,見到母后的次數比他還多。
“殿下息怒,眼下先將皇后娘娘救出來要緊!”
太子狠狠剜了他一眼,丟下烏泱泱跪著的一群便往玉銷殿去。一面走,一面喃喃道:“母后怎麼回事!成日待在玉銷殿便罷了……命都不要,真是…瘋了麼……”
宮人面色微微一變,壓低聲音,急切地說:“殿下,千萬不能讓其他人進玉銷殿。”
太子忽然停了下了。宮人也停下來。
太子盯著面前垂著頭,卑躬屈膝的宮人,冷冷地笑了。
“你們在謀劃什麼?”
“玉銷殿裡,放了什麼東西?”
否則母后怎麼搬進去之後,門都不出,甚至命都要搭上,否則怎麼旁人都要瞞著。
“殿下,眼下最要緊的是……”
太子打斷他:“你們……將父皇軟禁了?”他早該想到的,為何父皇總透過善水臺釋出諭旨,為何父皇稱病之後再不召見大臣。
他早該知道的,不過是不敢相信罷了……
宮人語調幽冷:“殿下只需知道,樓家和娘娘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您。”
“閉嘴!”
宮人飛快邁著步子,跟上太子的步伐。
“殿下,若是被他人發現,樓家、皇后、就連殿下自己也難逃一劫。”
“殿下還是莫要意氣用事。”
太子心裡天人交戰。
這一次過後,要麼永遠失去父皇的信任,放棄名正言順,同樓家苟合。要麼,萬劫不復。
他只是一閃念,很快做了決定。
“既要救人,還不快些。”
太子看著熊熊燃燒的玉銷殿,火紅的光燎得人臉發疼,也燎去了他所有的猶豫。
今日過後,一切都將改變。
第54章 宮變(下)
“快些!”
隨著一聲震喝,數十個錦衣衛忽然湧了進來。
太子神色轉瞬一變,見到帶頭的人,臉色霎時又青又白。
“張夏!你現在應當在德正殿!”他方才還在慶幸自己沒有把錦衣衛帶過來,而是把令牌給了劉嶽,眼下便見張夏的小隊出現在了這裡,一瞬間他以為自己花了眼。
“殿下,救人要緊。”張夏抱拳一禮,他說完,身後的錦衣衛紛紛行動起來,大部分去幫著滅火,幾個功夫好的做著衝進玉銷殿的準備。
“殿下,不是說……”樓家的線人帶著人手回來,卻見一群人高馬大的錦衣衛在這兒,臉上閃過一抹緊張之色,生怕太子糊塗,在這個節骨眼上偏要唱同他們反調。
這顧慮並不是空穴來風,太子這般也不是一次兩次。他總分不清形勢,對樓家的安排向來排斥,常自作主張做些蠢事。家主漸漸失去了耐性,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已經全然沒將太子考慮在內了,從軟禁到皇上駕崩都瞞著他。
或許就連堂堂太子殿下自己都不知道,他之於樓家,便只剩下一個粉飾野心的作用罷了。
太子當然不知道樓家的線人在想些什麼,他此刻滿腦子都是事情敗露的下場,不曾想他剛上了‘賊船’,還沒收得漁利,自己就要搭了進去。
“張夏!你敢抗命?!”
張夏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太子殿下,卑職奉命行事。”
“你在說什麼渾話?”他分明把令牌給了劉嶽,只有他的令牌才能調動錦衣衛,這張夏奉的哪門子命。
張夏亮出手中的赤金令牌,一個御字赫然在目,顯然不是太子手裡那一塊,而是皇上的。皇上對錦衣衛本就有最高的統領權力,而這一塊令牌,可以統領京畿之地所有禁軍,何況小小的錦衣衛。
“你……這!這怎麼可能!”太子瞠目結舌,只能眼睜睜看著張夏從自己面前走過去。
難道真是雲恆?父皇竟信他如斯?早就把這麼重要的令牌交給他!
太子揪著宮人的領子,極力壓著自己的聲音,連牙槽也咬的嘎吱作響:“父皇不是被你們軟禁了嗎,這令牌從哪來的?!”
宮人沒有正面回答他的詰問,眼裡劃過狠色:“殿下,這裡的人不能留了。”
末了,他補了一句:“包括皇后娘娘。”
皇后寧願守著冰棺一具死屍也不要命,她瘋了,一個瘋掉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
【1】【2】【3】【4】【5】【6】【7】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孫先生抬眼看了阿蘭一眼,又看向李知意。
“夫人,事關重大,還不宜讓其他人知曉。”
阿蘭毫不猶豫接道:“那阿蘭去門外守著。”
李知意靠在堆迭的引枕上,滿頭青絲鋪散在引枕上,卻都失了光澤,整個人也像黯淡無光,唯有那雙眼中折出一點細碎的光芒,孫先生言簡意賅的一句話,叫她出了好一會兒神。
原來把她折騰成這樣的並不是什麼古怪的病,只是因為那毒藥餘威尚存,而她恰巧懷了身孕,才成了兇險,也正因為那毒藥使得她的脈象古怪,蘇大夫也就沒有查出有孕。
李知意低頭,好像隔著一層錦被看到了小腹裡還沒出世就折磨親孃的小東西。
長久的痛苦和絕望中裂出一道縫隙,冒出一顆小小的芽苗來。
第53章 宮變(上)
李知意下意識地想保護這個或許還未成型的孩子。
出於本能的愛,或許還有對生命的渴望。一場大病下來,她只覺得自己和身邊人好好活著便是最好的,多的也不再強求了。
而且,這是他們第一個孩子。
其實聽鄭嬤嬤講了唐文緒的小時候,李知意就漸漸萌生了一個想法,雖然唐文緒從來沒提起過,但是他應當會希望有個孩子吧?所以她在那以後開始轉了心態,才漸漸沒那麼抗拒他頻繁的索取。
“先生應該有辦法保住我們母子吧”她只是有這樣的直覺。
“夫人的病症和腹中胎兒老夫都有辦法,不過夫人眼下的身體狀況不容樂觀,是要比尋常孕婦多受一些苦的。”
李知意心頭雲開霧散,露出久違的放鬆笑容:“多謝先生”
“先生……不知侯爺在雁西如何了?”
孫先生沒想到唐文緒竟沒把受傷的事告訴家中,考慮到李知意現在的身體狀況懷孕比較兇險,不宜情緒波動太大,孫先生還是替他扯了謊:“侯爺挺好的,夫人不必擔心。”
“只是侯爺現在無暇分神,待夫人身體和胎象都穩定下來,再告訴王爺不遲。”
“也好”
喝了幾日的苦藥,身體恢復了一點,李知意才讓阿蘭知會了老夫人。
唐文緒不在府上,她又病倒了,最憂心的是老夫人。老夫人知道事情始末後,瞞了闔府上下,直到現在,府上都還以為李知意是體弱染了風寒,有老夫人在,更沒人敢說一句閒話。
李知意對老夫人是感激的,老人家一直將她看作自家人。
過了一會兒,阿蘭折了回來,她才出了院子不遠,正巧遇上來探望的老夫人。
“外邊這麼冷,祖母怎麼還過來了。”李知意剛喝完了藥,額頭上出了一層薄汗,臉上終於是有了一點血色。
“原是老奴要過來的,老夫人呀實在放心不下,便一道過來看看夫人。”鄭嬤嬤在一旁道。
“好孩子,祖母來看看你,有沒有感覺好些?”
“託祖母的福,已經好多了。”老夫人坐在床邊,離得近了看到她氣色確實好了一些,才放下心來。
“那就好,那就好,那位孫先生對咱們宣武侯府有恩,一定要好好賞賜才好。”老夫人很高興,聲音都揚了幾分。
“對了,你方才遣人去棠院,是有什麼事?”
李知意看向阿蘭,阿蘭才開口道:“夫人,奴婢半路遇到的老夫人,還沒和老夫人說。”
見老夫人又一臉擔憂地看著自己,李知意嘴邊漾出笑意,不自覺地將手撫在小腹上:“祖母,知意沒事,只是前幾日被孫先生診出了喜脈。”
老夫人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喃喃著又問了一遍:“你說什麼?”
鄭嬤嬤也尚在震驚中,反應還是比老夫人快些:“老夫人,夫人診出了喜脈!”
老夫人這一陣子都在擔憂孫子和病倒的孫媳,哪成想突然孫媳不僅要好了,還診出了身孕,從憂到喜,這起伏太大,倒教她一時暈頭轉向的。想起大兒子和兒媳走了這麼多年,大房這麼多年便只有唐文緒伶仃一個人,如今終於是有了傳承,老夫人心裡寬慰,眼睛卻禁不住一陣酸澀,拉著李知意瘦了一圈的手直說好。
病倒數日的宣武侯夫人漸漸好轉,籠罩在宣武侯府上下的陰雲也散了一些,但侯夫人有孕的喜訊卻沒洩露出去,按照大燕人的習俗,孕過叄月才算穩當,方可廣告親友四鄰。
李知意這頭一胎懷的著實辛苦,她身體還是很弱,懷孕又導致胃口很差,吃不下什麼東西,便成了死迴圈,好歹她逼著自己吃下去一些才好點。又苦又難喝的湯藥更逃不過,以至於她看見阿蘭端著東西走過來就有想逃離的衝動。有時藥還沒入口便惹得好一陣乾嘔,每一回吐到只剩膽汁,李知意趴在床邊,覺得自己好像擱淺岸邊奄奄一息的魚,肚子裡還有一隻小的在興風作浪。
好歹有顏綺香隔叄差五來作陪,李知意才沒覺得那麼難熬。
李知意怕她總往這邊跑,陸二郎會受了冷落,但顏綺香說陸二郎近日忙得很,但不知在忙些什麼,叄天兩頭不見人。
李知意疑心陸珣也牽涉了那場鬥爭,只是沒有怕讓顏綺香擔憂,所以沒讓她知道。
雖然李知意一直臥榻不起,卻沒斷了外界的訊息。景昌帝已經許久不召見大臣了,前陣子叄皇子因為赴任北垣一事醉酒大鬧德正殿,許多大臣紛紛要面聖,重新商議此事,但是都被德正殿那邊以聖上龍體頭疾發作不宜見風為由拒了,隨後又透過善水臺發了諭旨,叄皇子赴任北垣一事,已經是板上釘釘。
北垣曾是北方叄大部族領地,直到翮族異軍突起,轉變了叄大部族之間的勢力分配,大體控制了北垣,近幾年才歸順了大燕。其中詳細的鬥爭李知意並不瞭解,但是北垣叄大部族如今劍拔弩張是眾所周知的,在北垣形勢十分複雜群臣無策的情況下,景昌帝偏偏要將叄皇子派去那裡,其用心很難不引人猜測。
有的說皇上是要放棄叄皇子,說不定很快就真正讓太子把持朝政了。也有人說,這是皇上對叄皇子最後的考驗,叄皇子在之前赴東膏賑災便做出了不錯的成績,這一回若是將北垣治理好,那麼叄皇子便是民心所向,朝野上下沒有人不會對他心服口服,即使是太子母家樓家也無法說什麼。總之眾說紛紜。
然而李知意明白,皇上從始至終屬意六皇子云晏,並不是真的要扶叄皇子。交年節那一日,她也清楚地聽到叄皇子所言,他是看透了景昌帝的,德正殿一鬧,想必也是因為知道景昌帝真正的目的,所以才不願去北垣吧?
皇上終於要親自將辛苦維繫多年的政局平衡打破了嗎?
總歸……聖心難測。
阿蘭說京城多了巡邏守衛,王叄兒特意來提醒她不要出門,李知意隱隱察覺,院子中的暗衛又多了一些,也不知是唐文緒的意思還是王叄兒的主張。李知意問過王叄兒,他仍舊是那幾句話,像個悶葫蘆一樣,什麼也問不出來,她也只得作罷。
雁西,也已經許久沒有訊息傳回來了。
枝頭的雪開始消融時,京城中忽然就起了流言,說雁西這次的匪亂和鄰近的子居國衛國軍有關,又說宣武侯已經掌握了證據,就等皇上的虎符,便可調兵遣將,一舉解決。
朝臣的奏章越來越多,堆積在德正殿的御案,舊的沒來得及積灰,新的又迭上來,然而已經沒有人處理,宮外抓耳撓腮揣摩聖心的大臣們並不知道,他們不斷上書要見的景昌帝,已經在冰棺裡躺了許久。
一個月前,太子已經‘奉命’接管了錦衣衛,宮裡的一切依然有序地運轉著。
太子很少被景昌帝交辦差事,何況是錦衣衛這麼重要的機構,他有心要討好,所以這一個月裡很勤懇認真,幻想著父皇能看到他的能力,放心地把江山交到他手裡。
就快了吧……
雲恆就要去北垣了,北垣那麼亂的地方,叫一個人不明不白地死去,實在是一件太容易不過的事了。一個沒有任何依仗的皇子,能同自己爭了這麼多年,已經是他的造化了,太子陰鷙地想。
有時候他也會懷疑,母后自從搬去玉銷殿,總會一副失魂落魄的樣子,還有樓家的線人,進出鳳棲宮愈發肆無忌憚了,他們在籌謀著什麼,有一日被他撞見了,他問母后,但她只說一切很快就結束了,叫他耐心一些。
耐心。耐心。耐心。
這是他聽得最多的一句話。
他厭惡這種被安排的感覺。
小時候父皇總教育他,外戚權力不能過大,否則便會動搖社稷根本,若想坐穩皇位,穩固江山,第一要事便是清理皇權面前的障礙。太子深以為然,然而他的勢力已在同唐文緒幾次鬥法中折了一半,沒辦法,他只能暫時屈從樓氏。
而樓氏的野心越來越大了,這架勢是要將他當做手握空權的傀儡。
日後他榮登大寶,便要拿樓氏開刀,便是母后,也無法阻止。太子暗暗下著決心。
叄皇子動身去北垣這一天,太子有些心神不寧,他把錦衣衛的換防檢查了一遍又一遍,但是直到入夜,也並沒有什麼異常。
他無法閒下來,四處轉悠著,走著走著便走到了德正殿。
德正殿燈火依然通明,每一日都要到很晚才熄滅,這是景昌帝批閱奏章時的作息。
父皇龍體不適竟還堅持著批閱奏章的習慣,暗處的太子神色複雜,他想了想,還是走了過去。
新上任不久的太監總管劉嶽守在殿門外,見是太子,諂媚地迎上來:“殿下今日怎麼過來了。”
“父皇今日可好些了”
“御醫看了幾回了,也不見好,眼下是一點風都見不得,”劉嶽眼神有些閃爍,但心裡揣著別的事的太子並沒注意。
“既如此……那便算了,你好生照顧著,父皇若是有什麼……”他忽然瞥見一縷濃煙竄上天空,打斷了未盡的話。
“那是什麼?”
那個方向……是鳳棲宮!
太子愣了一愣,劉嶽尖銳的嗓音把他拉回了現實。
只是一會兒工夫,濃煙又多了幾處,鳳棲宮嘈雜的人聲隱隱約約傳過來。
他忙要衝過去,跑了一會兒又折回來,掏出一塊令牌交給劉嶽:“去錦衣衛那兒調人手,千萬給我守住德正殿。”他怕有人使調虎離山計。
鳳棲宮的守衛向來很嚴,到底是誰,竟能在鳳棲宮多處縱火。太子腦海中跳出一張臉。
雲恆。
他要逼宮麼。
呵,垂死掙扎。
鳳棲宮一片混亂,喊人的,搬東西的,運水的,滅火的。
“殿下!”母后身邊的大宮女跑過來。
太子見她毫髮無傷,想來母后也安全,心放下一半:“母后現在何處?”
“皇后娘娘,她,她不肯出來。”
各種各樣的聲音就像在耳邊炸裂,太子禁不住怒吼著道:“你在說什麼?母后呢!”
在場的人隨著大宮女噗通地跪下去。
宮女瑟瑟發抖:“殿下,娘娘還在玉銷殿中。”
“那你怎麼還在這裡?”太子氣急敗壞,將那宮女一腳踢翻在地,宮女哇地一聲嘔出血來,依舊規矩地重新跪好,不敢有絲毫悖逆。
著火的地方靠著玉銷殿,那是一處雜物房,堆放著各種易燃的東西,一著,火勢便很猛,根本撲不滅,很快連玉銷殿也著了。她要進去找,卻沒有見到皇后娘娘,她大聲喊著,被濃煙嗆地直流淚,過了一會兒才見娘娘從密室中走出。
那處密室似乎放了什麼珍貴的東西,每回娘娘進去,一呆就是好幾個時辰,出來時神色總很奇怪,說不出來悲喜,只是彷彿丟了魂。而這件事,只有她知道,她從不敢問,但是見娘娘又要往密室跑,終於忍不住拽住她。
“娘娘!快隨奴婢出去,裡頭有什麼重要的東西也沒有您的鳳體重要!”
娘娘卻不聽她的,叫她滾出去,甚至以性命相要挾。
她心裡冒出一個可怕的想法,皇后娘娘大抵是瘋了……一個宮人跑過來,太子認出來他是樓家的人,這陣子頻繁替樓家帶話,見到母后的次數比他還多。
“殿下息怒,眼下先將皇后娘娘救出來要緊!”
太子狠狠剜了他一眼,丟下烏泱泱跪著的一群便往玉銷殿去。一面走,一面喃喃道:“母后怎麼回事!成日待在玉銷殿便罷了……命都不要,真是…瘋了麼……”
宮人面色微微一變,壓低聲音,急切地說:“殿下,千萬不能讓其他人進玉銷殿。”
太子忽然停了下了。宮人也停下來。
太子盯著面前垂著頭,卑躬屈膝的宮人,冷冷地笑了。
“你們在謀劃什麼?”
“玉銷殿裡,放了什麼東西?”
否則母后怎麼搬進去之後,門都不出,甚至命都要搭上,否則怎麼旁人都要瞞著。
“殿下,眼下最要緊的是……”
太子打斷他:“你們……將父皇軟禁了?”他早該想到的,為何父皇總透過善水臺釋出諭旨,為何父皇稱病之後再不召見大臣。
他早該知道的,不過是不敢相信罷了……
宮人語調幽冷:“殿下只需知道,樓家和娘娘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您。”
“閉嘴!”
宮人飛快邁著步子,跟上太子的步伐。
“殿下,若是被他人發現,樓家、皇后、就連殿下自己也難逃一劫。”
“殿下還是莫要意氣用事。”
太子心裡天人交戰。
這一次過後,要麼永遠失去父皇的信任,放棄名正言順,同樓家苟合。要麼,萬劫不復。
他只是一閃念,很快做了決定。
“既要救人,還不快些。”
太子看著熊熊燃燒的玉銷殿,火紅的光燎得人臉發疼,也燎去了他所有的猶豫。
今日過後,一切都將改變。
第54章 宮變(下)
“快些!”
隨著一聲震喝,數十個錦衣衛忽然湧了進來。
太子神色轉瞬一變,見到帶頭的人,臉色霎時又青又白。
“張夏!你現在應當在德正殿!”他方才還在慶幸自己沒有把錦衣衛帶過來,而是把令牌給了劉嶽,眼下便見張夏的小隊出現在了這裡,一瞬間他以為自己花了眼。
“殿下,救人要緊。”張夏抱拳一禮,他說完,身後的錦衣衛紛紛行動起來,大部分去幫著滅火,幾個功夫好的做著衝進玉銷殿的準備。
“殿下,不是說……”樓家的線人帶著人手回來,卻見一群人高馬大的錦衣衛在這兒,臉上閃過一抹緊張之色,生怕太子糊塗,在這個節骨眼上偏要唱同他們反調。
這顧慮並不是空穴來風,太子這般也不是一次兩次。他總分不清形勢,對樓家的安排向來排斥,常自作主張做些蠢事。家主漸漸失去了耐性,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已經全然沒將太子考慮在內了,從軟禁到皇上駕崩都瞞著他。
或許就連堂堂太子殿下自己都不知道,他之於樓家,便只剩下一個粉飾野心的作用罷了。
太子當然不知道樓家的線人在想些什麼,他此刻滿腦子都是事情敗露的下場,不曾想他剛上了‘賊船’,還沒收得漁利,自己就要搭了進去。
“張夏!你敢抗命?!”
張夏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太子殿下,卑職奉命行事。”
“你在說什麼渾話?”他分明把令牌給了劉嶽,只有他的令牌才能調動錦衣衛,這張夏奉的哪門子命。
張夏亮出手中的赤金令牌,一個御字赫然在目,顯然不是太子手裡那一塊,而是皇上的。皇上對錦衣衛本就有最高的統領權力,而這一塊令牌,可以統領京畿之地所有禁軍,何況小小的錦衣衛。
“你……這!這怎麼可能!”太子瞠目結舌,只能眼睜睜看著張夏從自己面前走過去。
難道真是雲恆?父皇竟信他如斯?早就把這麼重要的令牌交給他!
太子揪著宮人的領子,極力壓著自己的聲音,連牙槽也咬的嘎吱作響:“父皇不是被你們軟禁了嗎,這令牌從哪來的?!”
宮人沒有正面回答他的詰問,眼裡劃過狠色:“殿下,這裡的人不能留了。”
末了,他補了一句:“包括皇后娘娘。”
皇后寧願守著冰棺一具死屍也不要命,她瘋了,一個瘋掉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