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24-11-06
女帝眸中閃過一絲疲憊,揮了揮手說道。
「謝陛下!」
逢集整了整衣冠,向前邁出一步,神色凝重且帶著幾分急切地說道:「陛下,近日京城中關於內侍陸雲勾連韃靼一事已如烈火烹油,百姓人心惶惶,動盪不安。如今局勢危如累卵,臣等懇請陛下即刻下令處置陸雲,以安民心,穩朝綱。若此事再拖延不決,恐生難以預料之變故,屆時將危及我大夏的根基啊!」
此言一齣,朝堂上眾多大臣紛紛附和,瞬間朝堂內議論聲四起。
「陛下,陸雲叛國之嫌重大,朝野沸騰,不可不察,當速做決斷!」
兵部尚書蕭武滿臉痛心疾首地說道,聲音顫抖,彷彿國家已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
「是啊,陛下,如今民心浮動,謠言四起,唯有嚴懲陸雲,才能平息眾怒,穩定局勢。」
另一位大臣也急切地勸道,額頭上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女帝靜靜地看著群臣,眼中掠過一抹失望。
別人不清楚,她怎麼不清楚,陸雲分明是因為追查李巖之事,而被韃靼國格格抓走,此刻就連是生是死都不曾知曉。
而這些朝臣們卻看不清,憑著一個無實際證據的耀眼,就認定了陸雲叛國,一味地跟著那些陰險狡詐之人逼迫,絲毫不考慮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
他們為了所謂的「民心穩定」「局勢安穩」,急於求成地要處置一個無辜的人。
在他們眼中,似乎只要有一個可以平息眾怒的靶子就足夠了,而不去探究背後的復雜緣由。
女帝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悲涼,她身為一國之君,本應秉持公正,等待真相大白再做決策,可這些朝臣們卻如此短視和浮躁。
她微微皺眉,目光冷冷地掃過朝堂上的眾人,緩緩說道:「朕已知曉各位愛卿的擔憂,但陸雲之事並非如你們所想那般簡單。他是在為朝廷辦事的過程中遭遇變故,如今生死未卜,我們怎能在未查明真相之前就輕易定罪?朕要的是真正的公正,而不是為了安撫民心而做出的草率決斷。」
朝臣們面面相覷,有的露出不解之色,有的則依舊堅持己見。
逢集再次拱手道:「陛下,微臣明白您的顧慮,可如今形勢緊迫,百姓的恐慌情緒日益加劇。若不盡快給他們一個交代,恐怕會引發更大的動盪。哪怕先將陸雲定為嫌犯,收押候審,也好過現在這般毫無動作,讓百姓覺得朝廷不作為啊。」
女帝冷笑一聲:「哼,收押候審?若陸雲平安歸來,發現我們如此對待他,讓忠臣寒心,這後果你們可曾想過?朕相信真相不久便會水落石出,在此之前,朕絕不會輕易妥協於你們的壓力。」
說罷,女帝站起身來,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決心:「此事無需再議,眾愛卿若有精力,不如多為國家的穩定和發展出謀劃策,而不是在這裡盲目逼迫朕做出錯誤的決定。退朝!」
「陛下……」
御史中丞逢集還想在說什麼,卻見女帝已經離開金鑾殿了,只能嘆了口氣。
朝會結束後,女帝回到乾清宮,心中煩悶不已。
她知道自己的決定可能會引起群臣的不滿,但她更不願意違背自己的原則和良心。
她望著窗外的天空,內心在默默祈禱陸雲逃離虎口,速速歸來
就在這時,門外的小太監神色匆匆,一路小跑著快步走來,臉上滿是焦急之色,急切道:「陛下,大事不好了!御史中丞帶領著御史臺的御史們以及諸多朝廷大臣們,正在宮外跪著,聲稱陛下若是不處理陸公公,他們便長跪不起。」
「什麼,他們竟敢逼宮!」
女帝聽聞,眉頭一皺,憤怒道。
第159章 逼宮
女帝眉頭緊鎖,心中憤怒至極,猛地站起身來,來回踱步,思考著應對之策。
片刻後,她將目光投向站在一旁的夏蟬,語氣堅定而決然地說道:「隨朕出去看看。」
「是,陛下!」
夏蟬輕輕點頭應道。
她身姿輕盈,一襲白衣飄飄,宛如仙子般跟隨在女帝身後,那白色的裙襬隨著她的步伐微微擺動,彷彿一朵隨風搖曳的白蓮。
來到宮門口,只見御史中丞逢集等大臣們整齊地跪在地上,一臉的堅決。
逢集見到女帝到來,抬起頭,神情激動道:「陛下,臣等深知此舉冒犯天威,但為了大夏的江山社稷,為了平息民憤,懇請陛下即刻處置陸雲。如今民心所向,若陛下再猶豫不決,恐生大亂啊!」
逢集抬起頭,高聲道:「請陛下恕罪,並非我等有意逼迫陛下,實乃陸雲不除,我等難以心安啊!」
兵部尚書蕭也大聲道:「陛下,我等臣子實乃無奈之舉。那陸雲之事如今已鬧得滿城風雨,百姓皆誤以為朝廷包庇叛國之人。如今唯有嚴懲陸雲,方才能挽回朝廷之聲譽,安撫百姓之心啊。」
一位滿頭白髮的老臣顫顫巍巍地跪著向前挪動幾步,老淚縱橫地哭訴道:「請陛下務必清除這穢亂宮闈、勾連韃靼的叛國之徒陸雲啊!」
「請陛下除奸邪!還我大夏一片清明乾坤!」
一位年輕氣盛的武將從群臣中走出,單膝跪地,抱拳高聲說道。
瞬間,這位年輕武將的話恰似一顆火星,瞬間點燃了火藥桶。
大臣們先是你一言我一語地紛紛附和,隨後聲音逐漸匯聚起來,變得整齊劃一,到最後共同化為了一句振聾發聵的呼喊:「請陛下除奸邪,還我大夏一片清明乾坤!」
這聲音如洶湧的浪潮,一波接著一波衝擊著宮門前的每一寸空間,彷彿要衝破雲霄,直達天際。
整個場面氣氛緊張到了極點,讓人感覺彷彿空氣都凝結成了實質,壓得人有些喘不過氣來。
而女帝站在高處,面對這洶湧而來的聲浪和群臣的逼視,心中猶如翻江倒海一般。
女帝的臉色愈發陰沈,她緊緊地咬著下唇,目光中透露出憤怒與堅定交織的復雜神色。
她自從登基以來,還從未遇到過這等群臣集體施壓的局面,而且還是因為一個她視為謫仙,對自己忠心的太監。
一旁夏蟬那原本冰冷的臉蛋上,此刻也不禁微微動容,眉頭微微皺起。
女帝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隨後大聲說道:「眾愛卿,朕理解你們的擔憂,但朕也有朕的考量。陸雲之事朕自會妥善處理,定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交代。但在此之前,朕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逼迫朕做出違背事實的決定!」
然而,大臣們似乎並未被女帝的話語所打動,呼聲依舊不斷。
女帝心中明白,今日之事若不能妥善解決,必將對朝廷的穩定和自己的權威造成嚴重的影響,可若是處理陸雲實在是非自己所願。
女帝緊緊咬著嘴唇,緊攥著纖柔的雙手,指關節都因用力而泛白。
她內心陷入了極度的掙扎。
一方面是群臣的強大壓力,他們的呼聲如洶湧的潮水般不斷衝擊著她的決策防線。
另一方面是她對陸雲的信任。
她知道若是自己一旦妥協,不但會冤枉一個忠心為自己辦事的臣子,而且那些忠誠於自己的其他臣子們見此情形,必定會內心動搖。
他們會懷疑自己所忠誠的君主是否真的能夠明辨是非、公正決斷,會擔憂自己未來是否也會遭遇如此不公的對待。
如此一來,朝堂之上的信任基石將會崩塌,人心離散。
而她,也永遠無法成為大夏真正意義上掌控全域性、令人心悅誠服的九五之尊。
她將失去臣子們由衷的擁戴和支援,國家的治理也會陷入混亂與迷茫。
在這復雜的宮廷權力鬥爭和國家治理的棋局中,這一步妥協可能引發的是連鎖的負面反應,危及整個大夏的穩定和繁榮。
所以,她必須在這巨大的壓力下,尋找一條既能維護朝廷穩定,又不冤枉陸雲的艱難道路。
但……
女帝幽幽嘆了口氣,面對群情激動的群臣她又能如何處理?
「太皇太后駕到!」
正當此時,一聲高呼打破了這緊張的僵局。
眾人紛紛轉頭望去,只見身著華麗服飾的太皇太后在一群宮女太監的簇擁下,緩緩走來。
太皇太后今日妝容精緻,眉如遠黛,眼若秋水,肌膚白皙如雪,彷彿歲月未曾在她臉上留下絲毫痕跡。
她頭戴鳳冠,步搖輕顫,每一步都搖曳生姿,散發著無盡的魅力與威嚴。
那華麗的服飾上繡著精美的圖案,金絲銀線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更襯得她氣質高貴,美艷至極,勾人至極。
太皇太后神色威嚴,目光緩緩掃視著在場的眾人。她的出現,讓原本喧鬧的宮門前瞬間安靜了許多,大臣們也都不禁低下了頭,氣氛變得更加微妙起來。
女帝心中一凜。
太皇太后走到女帝身旁,美眸瞥了一眼女帝,然後看向群臣,聲音不怒自威:「爾等身為朝廷大臣,竟然在此這般肆意胡鬧,成何體統!爾等心中可還有皇家威嚴?」
群臣聞言,身子不禁一顫,但逢集卻率先抬起頭來,高聲道:「太皇太后息怒,臣等並非胡鬧,實是此事關乎大夏根基,不得不冒死進諫。那陸雲罪證確鑿,若不懲處,恐難平民憤,更會危及我朝社稷啊!」
「哦,陸雲,可是後宮內侍的四品太監陸雲?」
太皇太后不緊不慢的說道。
「正是!」
逢集回答道。
「他所犯何事?讓爾等跪在宮前冒死進諫!」
太皇太后淡淡的說道。
逢集連忙回道:「回太皇太后,陸雲在後宮行為不檢,穢亂宮闈,且與韃靼有所勾連,疑似叛國,百姓皆對朝廷此舉不滿,若不處置,恐危及江山社稷與皇家聲譽啊。」
第160章 請太皇太后攝政
「哦,哀家也在後宮聽說過那陸雲,殺氣頗重,沒想還犯下如此重罪!。」
太皇太后朱唇輕啟,聲音慵懶而又帶著幾分魅惑,眼神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銳利。
她輕輕抬手,如玉的手指漫不經心地整理了一下耳畔的髮絲,那不經意的風情,令人側目。
「陸雲實在是罪無可恕,臣懇請陛下,太皇太后將其即刻問罪,以正國法,以安民心!」逢集再次跪地,言辭懇切,額頭因激動而泛起潮紅,眼神中透露出堅決與急切。
太皇太后看向女帝,意味深長的說道。「皇上,那陸雲不過是一個太監,膽敢犯下如此重罪,若不嚴懲,恐怕難以服眾。皇家威嚴不容侵犯,這等穢亂宮闈、疑似叛國之事,絕不能姑息。」
女帝心中一沈,她明白太皇太后此言的分量,咬了咬嘴唇,沈思片刻說道:「太皇太后,逢集所言皆是流言蜚語,又無確鑿證據,如何能定罪!」
「沒有確鑿證據又如何?」
太皇太后瞥了一眼女帝,冷聲說道:「身為一個太監,卻鬧得滿城風雨,這便是死罪!」
太皇太后眼神犀利,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她微微挺直了身子,那華服上的珠翠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晃動,更增添了幾分莊重與壓迫感。
「太皇太后,怎可如此?」
女帝眉頭緊皺,眼中閃過一絲倔強,她反駁道:「前些日子,陸雲幫大夏贏回雁門關,此等功臣豈能因流言而治罪!」
「縱然是有功又如何?勾勒敵國哪怕是他有天大的功勞也是死罪。」
太皇太后言辭犀利道。
「請陛下除奸邪!還我大夏一片清明乾坤!」
跪下朝臣再次跪伏高呼道。
女帝面色鐵青,怒視著群臣,喝道:「你們這是要逼朕嗎?朕才是這大夏的皇帝,朕自會妥善處理此事!」
然而,朝臣們似乎並未被女帝的怒喝所震懾。
逢集抬起頭,目光堅定地說道:「陛下,臣等並非逼宮,而是為了大夏的江山社稷著想。如今陛下為了一個太監,置國家大義於不顧,臣等實在痛心。若陛下不能明斷是非,臣等懇請太皇太后重新攝政,以保大夏江山安穩!」
此語一齣,全場譁然。女帝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逢集,「你……你竟敢說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太皇太后嘴角微微一勾,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
她並未立刻表態,只是靜靜的看著逢集。
其他朝臣見狀,紛紛附和逢集。
「懇請太皇太后重新攝政!」的呼聲此起彼伏,響徹整個宮廷。
女帝氣得渾身發抖,她手指著群臣,「你們……你們這群亂臣賊子!朕自登基以來,兢兢業業,一心為了大夏。如今就因為一個尚未定論的事情,你們就要逼朕退位,讓太皇太后攝政,你們的忠心何在?」
這時,兵部尚書蕭也站了出來,「陛下,臣等對陛下忠心耿耿,絕無背叛之意。只是如今局勢危急,陸雲之事已引起民憤,若不妥善處理,恐引發內亂。太皇太后睿智英明,曾多次帶領大夏度過難關,臣等相信,在太皇太后的攝政下,定能平息此事,還大夏一個太平。」
女帝冷笑一聲,「好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你們不過是想趁機奪權罷了。朕告訴你們,只要朕還在位一天,就絕不會讓你們得逞!」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之時,太皇太后終於開口了,輕輕嘆了口氣,說道:「陛下,眾愛卿也是一片忠心,為了大夏的江山社稷著想。如今事態發展至此,哀家也深感痛心。陛下若能即刻處置陸雲,以安群臣之心,或許此事還有轉機。否則……」
太皇太后沒有繼續說下去,但言外之意已經很明顯了。
女帝咬著牙,堅決地說道:「朕絕不會冤枉一個忠臣!陸雲之事,朕定會查個水落石出。若有人再敢提及讓太皇太后攝政之事,別怪朕不顧君臣之情!」
然而,朝臣們並沒有就此罷休。
他們相互對視一眼,似乎達成了某種默契,隨後,逢集再次帶頭說道:「陛下既然如此執迷不悟,那臣等也只能冒犯了。為了大夏的江山社稷,為了天下百姓,臣等今日就算是冒死,也要懇請太皇太后重新攝政!」
說著,他站起身來,朝著太皇太后的方向跪下。
其他朝臣也紛紛效仿,一時間,宮廷中大部分臣子都跪在了太皇太后面前,齊聲高呼:「懇請太皇太后重新攝政!」
女帝看著眼前的這一幕,心中充滿了絕望和憤怒。
她知道,自己此刻已經陷入了極度危險的境地。
如果太皇太后順勢答應攝政,那麼她將失去皇位,成為一個被架空的傀儡。
她緊緊地握著拳頭,指甲深深地陷入了掌心,但她卻感覺不到一絲疼痛。
太皇太后看著跪在面前的群臣,臉上露出了為難的神色。
沈默了片刻,然後緩緩說道:「眾愛卿的心意,哀家明白了。但是,陛下畢竟是一國之君,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太皇太后的話雖然沒有明確答應攝政,但也沒有拒絕,這讓朝臣們看到了希望,他們更加堅定地跪在地上,不肯起身。
宮廷中的氣氛變得異常緊張,彷彿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女帝面色憤怒到了極點,死死地盯著跪下的群臣,銀牙緊緊咬著嘴唇,那眼神中彷彿要噴出火來。她的胸脯劇烈起伏著,顯然是被氣得不輕。
「你們……你們真的以為朕不敢對你們如何嗎?」
女帝怒聲說道,聲音微微顫抖,顯示出她內心的極度憤怒與失望。
「朕自登基以來,自問從未有過對不起江山社稷,對不起百姓之事。朕一心想要讓大夏繁榮昌盛,為此日夜操勞,你們就是這樣回報朕的?」
女帝的目光從一個朝臣移向另一個朝臣,試圖從他們的臉上找到一絲悔意或者動搖。
然而,群臣們依舊跪在地上,雖然有些人不敢直視女帝的目光,但卻沒有一個人退縮。
女帝心中一陣悲涼,她深知這些朝臣們今日是鐵了心要逼她就範。
「把他們全部給雜家拿下,膽敢如此威逼皇上,你們這是造反嘛!」
就在局勢僵持不下之時,一個洪亮的聲音突然響起。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一位身著四品絳紫色太監服飾,面容冷峻卻帶著幾分決然的太監大步走了過來。
看見來人女帝眼睛一亮,心中頓時湧起一股復雜的情緒,有驚喜,有期待,也有一絲擔憂。
太皇太后見到來人,眉頭一皺,眼中瞬間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陰鷙與惱怒。
夏蟬原本擔憂的臉色瞬間平靜了下來,嘴角微微一勾。
[ 本章完 ]【1】【2】【3】【4】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謝陛下!」
逢集整了整衣冠,向前邁出一步,神色凝重且帶著幾分急切地說道:「陛下,近日京城中關於內侍陸雲勾連韃靼一事已如烈火烹油,百姓人心惶惶,動盪不安。如今局勢危如累卵,臣等懇請陛下即刻下令處置陸雲,以安民心,穩朝綱。若此事再拖延不決,恐生難以預料之變故,屆時將危及我大夏的根基啊!」
此言一齣,朝堂上眾多大臣紛紛附和,瞬間朝堂內議論聲四起。
「陛下,陸雲叛國之嫌重大,朝野沸騰,不可不察,當速做決斷!」
兵部尚書蕭武滿臉痛心疾首地說道,聲音顫抖,彷彿國家已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
「是啊,陛下,如今民心浮動,謠言四起,唯有嚴懲陸雲,才能平息眾怒,穩定局勢。」
另一位大臣也急切地勸道,額頭上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女帝靜靜地看著群臣,眼中掠過一抹失望。
別人不清楚,她怎麼不清楚,陸雲分明是因為追查李巖之事,而被韃靼國格格抓走,此刻就連是生是死都不曾知曉。
而這些朝臣們卻看不清,憑著一個無實際證據的耀眼,就認定了陸雲叛國,一味地跟著那些陰險狡詐之人逼迫,絲毫不考慮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
他們為了所謂的「民心穩定」「局勢安穩」,急於求成地要處置一個無辜的人。
在他們眼中,似乎只要有一個可以平息眾怒的靶子就足夠了,而不去探究背後的復雜緣由。
女帝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悲涼,她身為一國之君,本應秉持公正,等待真相大白再做決策,可這些朝臣們卻如此短視和浮躁。
她微微皺眉,目光冷冷地掃過朝堂上的眾人,緩緩說道:「朕已知曉各位愛卿的擔憂,但陸雲之事並非如你們所想那般簡單。他是在為朝廷辦事的過程中遭遇變故,如今生死未卜,我們怎能在未查明真相之前就輕易定罪?朕要的是真正的公正,而不是為了安撫民心而做出的草率決斷。」
朝臣們面面相覷,有的露出不解之色,有的則依舊堅持己見。
逢集再次拱手道:「陛下,微臣明白您的顧慮,可如今形勢緊迫,百姓的恐慌情緒日益加劇。若不盡快給他們一個交代,恐怕會引發更大的動盪。哪怕先將陸雲定為嫌犯,收押候審,也好過現在這般毫無動作,讓百姓覺得朝廷不作為啊。」
女帝冷笑一聲:「哼,收押候審?若陸雲平安歸來,發現我們如此對待他,讓忠臣寒心,這後果你們可曾想過?朕相信真相不久便會水落石出,在此之前,朕絕不會輕易妥協於你們的壓力。」
說罷,女帝站起身來,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決心:「此事無需再議,眾愛卿若有精力,不如多為國家的穩定和發展出謀劃策,而不是在這裡盲目逼迫朕做出錯誤的決定。退朝!」
「陛下……」
御史中丞逢集還想在說什麼,卻見女帝已經離開金鑾殿了,只能嘆了口氣。
朝會結束後,女帝回到乾清宮,心中煩悶不已。
她知道自己的決定可能會引起群臣的不滿,但她更不願意違背自己的原則和良心。
她望著窗外的天空,內心在默默祈禱陸雲逃離虎口,速速歸來
就在這時,門外的小太監神色匆匆,一路小跑著快步走來,臉上滿是焦急之色,急切道:「陛下,大事不好了!御史中丞帶領著御史臺的御史們以及諸多朝廷大臣們,正在宮外跪著,聲稱陛下若是不處理陸公公,他們便長跪不起。」
「什麼,他們竟敢逼宮!」
女帝聽聞,眉頭一皺,憤怒道。
第159章 逼宮
女帝眉頭緊鎖,心中憤怒至極,猛地站起身來,來回踱步,思考著應對之策。
片刻後,她將目光投向站在一旁的夏蟬,語氣堅定而決然地說道:「隨朕出去看看。」
「是,陛下!」
夏蟬輕輕點頭應道。
她身姿輕盈,一襲白衣飄飄,宛如仙子般跟隨在女帝身後,那白色的裙襬隨著她的步伐微微擺動,彷彿一朵隨風搖曳的白蓮。
來到宮門口,只見御史中丞逢集等大臣們整齊地跪在地上,一臉的堅決。
逢集見到女帝到來,抬起頭,神情激動道:「陛下,臣等深知此舉冒犯天威,但為了大夏的江山社稷,為了平息民憤,懇請陛下即刻處置陸雲。如今民心所向,若陛下再猶豫不決,恐生大亂啊!」
逢集抬起頭,高聲道:「請陛下恕罪,並非我等有意逼迫陛下,實乃陸雲不除,我等難以心安啊!」
兵部尚書蕭也大聲道:「陛下,我等臣子實乃無奈之舉。那陸雲之事如今已鬧得滿城風雨,百姓皆誤以為朝廷包庇叛國之人。如今唯有嚴懲陸雲,方才能挽回朝廷之聲譽,安撫百姓之心啊。」
一位滿頭白髮的老臣顫顫巍巍地跪著向前挪動幾步,老淚縱橫地哭訴道:「請陛下務必清除這穢亂宮闈、勾連韃靼的叛國之徒陸雲啊!」
「請陛下除奸邪!還我大夏一片清明乾坤!」
一位年輕氣盛的武將從群臣中走出,單膝跪地,抱拳高聲說道。
瞬間,這位年輕武將的話恰似一顆火星,瞬間點燃了火藥桶。
大臣們先是你一言我一語地紛紛附和,隨後聲音逐漸匯聚起來,變得整齊劃一,到最後共同化為了一句振聾發聵的呼喊:「請陛下除奸邪,還我大夏一片清明乾坤!」
這聲音如洶湧的浪潮,一波接著一波衝擊著宮門前的每一寸空間,彷彿要衝破雲霄,直達天際。
整個場面氣氛緊張到了極點,讓人感覺彷彿空氣都凝結成了實質,壓得人有些喘不過氣來。
而女帝站在高處,面對這洶湧而來的聲浪和群臣的逼視,心中猶如翻江倒海一般。
女帝的臉色愈發陰沈,她緊緊地咬著下唇,目光中透露出憤怒與堅定交織的復雜神色。
她自從登基以來,還從未遇到過這等群臣集體施壓的局面,而且還是因為一個她視為謫仙,對自己忠心的太監。
一旁夏蟬那原本冰冷的臉蛋上,此刻也不禁微微動容,眉頭微微皺起。
女帝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鎮定下來,隨後大聲說道:「眾愛卿,朕理解你們的擔憂,但朕也有朕的考量。陸雲之事朕自會妥善處理,定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交代。但在此之前,朕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逼迫朕做出違背事實的決定!」
然而,大臣們似乎並未被女帝的話語所打動,呼聲依舊不斷。
女帝心中明白,今日之事若不能妥善解決,必將對朝廷的穩定和自己的權威造成嚴重的影響,可若是處理陸雲實在是非自己所願。
女帝緊緊咬著嘴唇,緊攥著纖柔的雙手,指關節都因用力而泛白。
她內心陷入了極度的掙扎。
一方面是群臣的強大壓力,他們的呼聲如洶湧的潮水般不斷衝擊著她的決策防線。
另一方面是她對陸雲的信任。
她知道若是自己一旦妥協,不但會冤枉一個忠心為自己辦事的臣子,而且那些忠誠於自己的其他臣子們見此情形,必定會內心動搖。
他們會懷疑自己所忠誠的君主是否真的能夠明辨是非、公正決斷,會擔憂自己未來是否也會遭遇如此不公的對待。
如此一來,朝堂之上的信任基石將會崩塌,人心離散。
而她,也永遠無法成為大夏真正意義上掌控全域性、令人心悅誠服的九五之尊。
她將失去臣子們由衷的擁戴和支援,國家的治理也會陷入混亂與迷茫。
在這復雜的宮廷權力鬥爭和國家治理的棋局中,這一步妥協可能引發的是連鎖的負面反應,危及整個大夏的穩定和繁榮。
所以,她必須在這巨大的壓力下,尋找一條既能維護朝廷穩定,又不冤枉陸雲的艱難道路。
但……
女帝幽幽嘆了口氣,面對群情激動的群臣她又能如何處理?
「太皇太后駕到!」
正當此時,一聲高呼打破了這緊張的僵局。
眾人紛紛轉頭望去,只見身著華麗服飾的太皇太后在一群宮女太監的簇擁下,緩緩走來。
太皇太后今日妝容精緻,眉如遠黛,眼若秋水,肌膚白皙如雪,彷彿歲月未曾在她臉上留下絲毫痕跡。
她頭戴鳳冠,步搖輕顫,每一步都搖曳生姿,散發著無盡的魅力與威嚴。
那華麗的服飾上繡著精美的圖案,金絲銀線在陽光下閃爍著耀眼的光芒,更襯得她氣質高貴,美艷至極,勾人至極。
太皇太后神色威嚴,目光緩緩掃視著在場的眾人。她的出現,讓原本喧鬧的宮門前瞬間安靜了許多,大臣們也都不禁低下了頭,氣氛變得更加微妙起來。
女帝心中一凜。
太皇太后走到女帝身旁,美眸瞥了一眼女帝,然後看向群臣,聲音不怒自威:「爾等身為朝廷大臣,竟然在此這般肆意胡鬧,成何體統!爾等心中可還有皇家威嚴?」
群臣聞言,身子不禁一顫,但逢集卻率先抬起頭來,高聲道:「太皇太后息怒,臣等並非胡鬧,實是此事關乎大夏根基,不得不冒死進諫。那陸雲罪證確鑿,若不懲處,恐難平民憤,更會危及我朝社稷啊!」
「哦,陸雲,可是後宮內侍的四品太監陸雲?」
太皇太后不緊不慢的說道。
「正是!」
逢集回答道。
「他所犯何事?讓爾等跪在宮前冒死進諫!」
太皇太后淡淡的說道。
逢集連忙回道:「回太皇太后,陸雲在後宮行為不檢,穢亂宮闈,且與韃靼有所勾連,疑似叛國,百姓皆對朝廷此舉不滿,若不處置,恐危及江山社稷與皇家聲譽啊。」
第160章 請太皇太后攝政
「哦,哀家也在後宮聽說過那陸雲,殺氣頗重,沒想還犯下如此重罪!。」
太皇太后朱唇輕啟,聲音慵懶而又帶著幾分魅惑,眼神中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銳利。
她輕輕抬手,如玉的手指漫不經心地整理了一下耳畔的髮絲,那不經意的風情,令人側目。
「陸雲實在是罪無可恕,臣懇請陛下,太皇太后將其即刻問罪,以正國法,以安民心!」逢集再次跪地,言辭懇切,額頭因激動而泛起潮紅,眼神中透露出堅決與急切。
太皇太后看向女帝,意味深長的說道。「皇上,那陸雲不過是一個太監,膽敢犯下如此重罪,若不嚴懲,恐怕難以服眾。皇家威嚴不容侵犯,這等穢亂宮闈、疑似叛國之事,絕不能姑息。」
女帝心中一沈,她明白太皇太后此言的分量,咬了咬嘴唇,沈思片刻說道:「太皇太后,逢集所言皆是流言蜚語,又無確鑿證據,如何能定罪!」
「沒有確鑿證據又如何?」
太皇太后瞥了一眼女帝,冷聲說道:「身為一個太監,卻鬧得滿城風雨,這便是死罪!」
太皇太后眼神犀利,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她微微挺直了身子,那華服上的珠翠隨著她的動作輕輕晃動,更增添了幾分莊重與壓迫感。
「太皇太后,怎可如此?」
女帝眉頭緊皺,眼中閃過一絲倔強,她反駁道:「前些日子,陸雲幫大夏贏回雁門關,此等功臣豈能因流言而治罪!」
「縱然是有功又如何?勾勒敵國哪怕是他有天大的功勞也是死罪。」
太皇太后言辭犀利道。
「請陛下除奸邪!還我大夏一片清明乾坤!」
跪下朝臣再次跪伏高呼道。
女帝面色鐵青,怒視著群臣,喝道:「你們這是要逼朕嗎?朕才是這大夏的皇帝,朕自會妥善處理此事!」
然而,朝臣們似乎並未被女帝的怒喝所震懾。
逢集抬起頭,目光堅定地說道:「陛下,臣等並非逼宮,而是為了大夏的江山社稷著想。如今陛下為了一個太監,置國家大義於不顧,臣等實在痛心。若陛下不能明斷是非,臣等懇請太皇太后重新攝政,以保大夏江山安穩!」
此語一齣,全場譁然。女帝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逢集,「你……你竟敢說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言!」
太皇太后嘴角微微一勾,眼神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光芒。
她並未立刻表態,只是靜靜的看著逢集。
其他朝臣見狀,紛紛附和逢集。
「懇請太皇太后重新攝政!」的呼聲此起彼伏,響徹整個宮廷。
女帝氣得渾身發抖,她手指著群臣,「你們……你們這群亂臣賊子!朕自登基以來,兢兢業業,一心為了大夏。如今就因為一個尚未定論的事情,你們就要逼朕退位,讓太皇太后攝政,你們的忠心何在?」
這時,兵部尚書蕭也站了出來,「陛下,臣等對陛下忠心耿耿,絕無背叛之意。只是如今局勢危急,陸雲之事已引起民憤,若不妥善處理,恐引發內亂。太皇太后睿智英明,曾多次帶領大夏度過難關,臣等相信,在太皇太后的攝政下,定能平息此事,還大夏一個太平。」
女帝冷笑一聲,「好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你們不過是想趁機奪權罷了。朕告訴你們,只要朕還在位一天,就絕不會讓你們得逞!」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之時,太皇太后終於開口了,輕輕嘆了口氣,說道:「陛下,眾愛卿也是一片忠心,為了大夏的江山社稷著想。如今事態發展至此,哀家也深感痛心。陛下若能即刻處置陸雲,以安群臣之心,或許此事還有轉機。否則……」
太皇太后沒有繼續說下去,但言外之意已經很明顯了。
女帝咬著牙,堅決地說道:「朕絕不會冤枉一個忠臣!陸雲之事,朕定會查個水落石出。若有人再敢提及讓太皇太后攝政之事,別怪朕不顧君臣之情!」
然而,朝臣們並沒有就此罷休。
他們相互對視一眼,似乎達成了某種默契,隨後,逢集再次帶頭說道:「陛下既然如此執迷不悟,那臣等也只能冒犯了。為了大夏的江山社稷,為了天下百姓,臣等今日就算是冒死,也要懇請太皇太后重新攝政!」
說著,他站起身來,朝著太皇太后的方向跪下。
其他朝臣也紛紛效仿,一時間,宮廷中大部分臣子都跪在了太皇太后面前,齊聲高呼:「懇請太皇太后重新攝政!」
女帝看著眼前的這一幕,心中充滿了絕望和憤怒。
她知道,自己此刻已經陷入了極度危險的境地。
如果太皇太后順勢答應攝政,那麼她將失去皇位,成為一個被架空的傀儡。
她緊緊地握著拳頭,指甲深深地陷入了掌心,但她卻感覺不到一絲疼痛。
太皇太后看著跪在面前的群臣,臉上露出了為難的神色。
沈默了片刻,然後緩緩說道:「眾愛卿的心意,哀家明白了。但是,陛下畢竟是一國之君,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太皇太后的話雖然沒有明確答應攝政,但也沒有拒絕,這讓朝臣們看到了希望,他們更加堅定地跪在地上,不肯起身。
宮廷中的氣氛變得異常緊張,彷彿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
女帝面色憤怒到了極點,死死地盯著跪下的群臣,銀牙緊緊咬著嘴唇,那眼神中彷彿要噴出火來。她的胸脯劇烈起伏著,顯然是被氣得不輕。
「你們……你們真的以為朕不敢對你們如何嗎?」
女帝怒聲說道,聲音微微顫抖,顯示出她內心的極度憤怒與失望。
「朕自登基以來,自問從未有過對不起江山社稷,對不起百姓之事。朕一心想要讓大夏繁榮昌盛,為此日夜操勞,你們就是這樣回報朕的?」
女帝的目光從一個朝臣移向另一個朝臣,試圖從他們的臉上找到一絲悔意或者動搖。
然而,群臣們依舊跪在地上,雖然有些人不敢直視女帝的目光,但卻沒有一個人退縮。
女帝心中一陣悲涼,她深知這些朝臣們今日是鐵了心要逼她就範。
「把他們全部給雜家拿下,膽敢如此威逼皇上,你們這是造反嘛!」
就在局勢僵持不下之時,一個洪亮的聲音突然響起。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一位身著四品絳紫色太監服飾,面容冷峻卻帶著幾分決然的太監大步走了過來。
看見來人女帝眼睛一亮,心中頓時湧起一股復雜的情緒,有驚喜,有期待,也有一絲擔憂。
太皇太后見到來人,眉頭一皺,眼中瞬間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陰鷙與惱怒。
夏蟬原本擔憂的臉色瞬間平靜了下來,嘴角微微一勾。
[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