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25-01-06
馬小姐,莫要這般打趣雜家,實在是不成體統。還請司馬小姐借雜家一匹馬或者一輛車,雜家要進宮!」
「進宮?」
司馬湘雨聞言,滿臉詫異,秀眉緊蹙說道:「你身上的傷還沒好利索呢!外面又正下著瓢潑大雨!」
陸雲神色凜然,鄭重說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司馬小姐,此乃緊急之事,關乎國家安穩,雜家定要速速進宮面聖。」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嘛!
司馬湘雨咬著嘴唇怔了怔,隨後點點頭,轉身離去。
片刻之後,一輛馬車停在了門前。
司馬湘雨與冷月站在門口。
冷月咬著嘴唇,眼中滿是不捨與擔憂。
陸雲抱拳道:「司馬小姐,多謝。待我歸來,再敘恩情。」
說罷,他登上馬車,消失在了風雨之中。
第287章 群臣爭論
時年聖昭四年,大雨傾盆,天地晦暗。
錦衣衛指揮使陸雲身負重傷,然心繫朝綱,執意上朝。
雨如瀑瀉,街巷皆成澤國。
陸雲乘輿而行,其輿外水簾垂落,輿內溼寒侵肌。
其面色蒼白,然目光堅定,無半分退縮之意。
至宮門,陸雲下輿,步履蹣跚,雨水溼透其衣袍,傷口因雨水浸漬而疼痛愈甚。
左右欲攙扶,陸雲拒之,曰:「吾身負皇恩,縱傷重雨急,亦當盡職以報。」
其身形在雨中孑然獨立,卻自有一股剛正不屈之氣,令人動容。
遂入朝堂,議軍國要事。
高坐龍椅之上的女帝望著矗立在旁、渾身溼透且面色蒼白的陸雲,不禁微微動容,劍眉微皺,高聲說道:「朝議暫且暫停,陸雲,你先去換一身衣裳,再來朝議!」
「謝陛下!」
陸雲一拱手,退出了金鑾殿。
臺下群臣聞言,望著陸雲離去的背影,神色間皆微微動容。自大夏開國以來,從未有君主等候臣子之先例。
寵幸到如此地步了嘛!
蕭武面色微變,眉頭緊蹙,眼中流露出難以掩飾的嫉妒與憤懣。
未幾,陸雲換好乾爽衣物,重回金鑾殿。
女帝見他歸來,微微頷首,繼續朝議。
女帝沈聲道:「如今,韃靼國借韃靼使節團在我大夏疆域內身亡之事,已在雁門關聚集重兵。眾卿認為,此事當如何應對?」
群臣面面相覷,一時無人敢先開口。
最後還是丞相陳志清對女帝拱手說道:「陛下,臣認為,韃靼亡我大夏之心不死,應當速速派遣精兵強將增援雁門關,並加強防禦工事。若韃靼膽敢來犯,定讓他們有來無回。」
「丞相此言差矣!」
兵部尚書蕭武站出來拱手反駁道:「如今國內兵力空虛,若貿然調遣大批精兵強將至雁門關,其他邊關防務必然空虛。萬一敵國趁虛而入,如何是好?且大夏連年征戰,如今國庫尚不充盈,只怕難以支撐長期作戰。依臣之見,應儘快派遣使者向韃靼皇帝解釋!」
「怎麼解釋?」
刑部尚書苦笑說道:「臣已經查明,韃靼國使節團的確亡於我大夏疆域,其範統皇子的屍首也已經找到!」
兵部尚書蕭武繼續反駁道:「無辜殺害韃靼使節,這簡直就是有意挑起韃靼、大夏兩國戰爭,我大夏剛與韃靼國簽訂條約,正處於蜜月期,沒有任何理由殺害韃靼使節,相信韃靼皇上也能看清楚這一點,臣以為陛下應當立即寫國書至皇太極手中,稟明緣由,相信此戰可免。」
刑部尚書冷哼一聲:「蕭尚書,你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即便我們稟明緣由,那韃靼皇帝就能善罷甘休?此事關乎一國之顏面,他豈會輕易罷休!」
蕭武臉色一沈:「那依刑部尚書之見,又當如何?難道非要兵戎相見,讓百姓生靈塗炭?你可擔得起這罪責?」
朝堂之上,爭論不休,群臣也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唉!
坐在龍椅上,女帝疲倦地揉了揉腦門,內心幽幽一嘆。
原本以為能借著上次比試讓兩國關係緩和一些,大夏國民能休養生息,沒想到竟出了這等禍事。
她看向下方爭執不休的群臣,心中煩悶更甚。
「都住口!」女帝一聲怒喝,朝堂瞬間安靜下來。
「朕召你等來,是為了共同商議出一個對策,並非是要看你等在這爭吵不休!……蕭武,你是兵部尚書,你先來說!」
女帝目光凌厲,掃過眾人。
「是,陛下!」
兵部尚書蕭武朝著女帝拱了拱手,沈聲道:「微臣認為,我大夏與韃靼國連連征戰,好不容易爭取到讓百姓休養生息的時機,切不可因為此事貿然開戰。如今國庫空虛,兵力疲乏,實在不具備與韃靼全面交鋒的實力。當下應以和談為主,儘量避免戰事再起。」
丞相陳志清怒目而視,說道:「蕭尚書,你這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韃靼狼子野心,和談不過是緩兵之計,豈能輕信?」
「丞相大人,依你之見,我大夏若是與韃靼宣戰,勝算幾何?」
陳志清皺了皺眉,默然不語。
雖然他不想承認,但是也不得不承認,以他們大夏的國力,要對付整個韃靼還是十分吃力的。
「倘若趙國趁虛而入呢?」兵部尚書繼續說道。
「……」
陳志清眉頭皺的更緊了。
要知道當今世上能同時面對兩個國家,恐怕也只只有被稱為七國霸主的齊國了。
見陳志清默然不語,兵部尚書蕭武感慨道:「並非是不敢打,而是不能打……除非我大夏取得大捷,威懾與趙,否則就算是驅逐了韃靼國,還會迎來趙國的軍隊,與其被趙,韃靼,夾攻,撼動我大夏根基,還不如眼下就向韃靼求和。」
「不打就求和麼?」
禮部尚書馮吉皺著眉頭問道。
「打是要打,但不能夠打出韃靼的火氣來,只是向韃靼表示我大夏死守疆土的決心……」
說到這裡,兵部尚書蕭武轉頭對天子建議道:「韃靼國君皇太極,其所求不過是雁門關,陛下不妨許以部分利益,以換取暫時的和平。」
丞相陳志清立刻反駁道:「蕭尚書,此舉萬萬不可!雁門關乃我大夏重要關隘,若輕易割讓,只會讓韃靼得寸進尺,日後我大夏邊境將永無寧日!」
蕭武冷哼一聲:「丞相,如今局勢危急,若不妥協,一旦開戰,我大夏能否承受得起?」
一旁在旁靜靜傾聽的陸雲默默地離開了金鑾殿,站在殿外的臺階上,喚來隨行侍候的太監。
「你去找萱瑞堂的韓嬤嬤借幾件衣服過來。」
「是!」
隨行的太監雖然不解,但還是點頭應了下來。
吩咐完後,陸雲回到了金鑾殿,繼續如同木頭人站立聽著這些大臣商議對策。
越聽他越難以想象,這些大夏朝臣們到了現在居然還再搞黨爭,求和。
是,不可否認的是韃靼的國力的確是強於大夏,一旦大夏陷入戰爭的沼澤裡,旁邊的趙國極有可能聞風而動,這無異於是好不容易趕走了前院的虎,後院卻又進來一條狼的局面,與其如此,還不如就跟那頭虎商量商量,給他一塊肉打發走他,也好留著力氣防止後院的狼撲進來。
這樣想也說不得是這些大臣們的錯,但是,讓陸雲沒有想到的是,那些位朝中大臣們居然沒有一人認為他們既能趕走前院的虎,也能迫使後院的狼不敢竄進來。
簡單地說,這些朝臣們缺乏血性。
打要打,但是卻不能打出韃靼的火氣來……可笑啊,這種為難人的要求,你叫前線的將士們怎麼履行?
更讓陸雲感到無語的是,堂堂兵部尚書口中所說的要打,目的竟然是為了隨後的求和,只不過是一種表明立場、表明心跡的手段罷了。
簡單地說,就是打一場勝仗搓一搓韃靼的氣焰,使他們意識到他們不可能一口吞掉大夏,得些好處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而更令陸雲萬萬沒想到的是,身為兵部尚書的蕭武居然提出讓出雁門關這等荒謬至極之語,簡直豈有此理!要知道,沒了雁門關,大夏就如同沒了牙齒的猛獸,屆時韃靼便可長驅直入,直取大夏腹地,到那時,大夏還如何能存於世間?
聽見這句話,陸雲怒不可遏,恨不得立刻衝上前去扇對方一耳光。
然而他並沒有立即發作,因為要說服這些殿內的大臣們,他需要藉助一些道具。
第288章 譏諷
朝堂之上,群臣激辯,議論之聲此起彼伏,久久未能平息。
眾人已然鮮明地分為主和與主戰兩大陣營,雙方各執一詞,爭執不下。
女帝端坐在那威嚴的御座之上,面色隨著眾人的爭論愈發顯得陰沉如水,彷彿一片濃重的烏雲即將降下雷霆之怒。
直至聽聞蕭武之言:「為了大夏百姓,臣認為就算是放棄大半個大夏也是值得。」
此語一齣,恰似在本就緊張的氛圍中投入了一顆巨石,瞬間激起千層浪。
女帝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鳳眸之中怒火熊熊燃燒,那目光猶如利刃,似要將蕭武當場洞穿。
她的雙手緊緊地攥住龍椅的扶手,指節泛白,整個人因極度的憤怒而微微顫抖,深深吸了口氣,女帝將目光看向一旁的陸雲。
只見陸雲安然佇立在那,神色平靜如水,雙眼似閉非閉,耳朵彷彿在傾聽著內心的寧靜,鼻子與嘴巴的氣息平穩而悠長,仿若一尊毫無波瀾的木雕,對周圍的激烈爭論置若罔聞。
女帝目睹此景,心中的怒火仿若被澆上了熱油,騰地一下燃燒得更為猛烈,直燒得她咬牙切齒,從牙縫中恨恨地擠出話語:「陸雲,你冒雨前來,可有什麼獨特的見解?」
此言一齣,瞬間整個金鑾殿頓時靜了下來,朝堂大臣們紛紛轉頭望向這位冒雨而來的錦衣衛指揮使。
此前歷經諸多紛繁複雜之事,朝中大臣們已然深切領略到這位後宮內侍所蘊藏的非凡能耐。
往昔,儀鸞司曾一度陷入絕境,猶如一位病入膏肓、氣息奄奄的垂暮者,然而,誰能料到,在那內侍的精心打理與強力運作之下,儀鸞司竟奇蹟般地煥發生機,且以一種迅猛而凌厲的姿態強勢崛起。
揪韃靼內奸。
以戶部侍郎為雞。
抓當朝駙馬入獄……
這一系列雷厲風行的行動,不僅彰顯了儀鸞司強大實力,更讓整個朝堂為之震顫,眾人對其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不敢再有絲毫小覷與怠慢。
這娘們皇帝看樣子生氣了。
陸雲瞧了一眼女帝那陰沉得仿若能滴出水來的面色,心裡嘀咕一聲,拱手道:「陛下是再問小的?」
女帝聽見他的心聲,嘴角抽了抽,不耐煩的揮了揮手:「快說!」
「是陛下!」
陸雲再次拱手,故作不解道:「不知各位大人可曾商議出了什麼結果?」
女帝皺了皺劍眉,瞥了一眼兵部尚書蕭武。
蕭武嘴角微微上揚,扯出一抹充滿不屑與嘲諷的冷笑,陰陽怪氣地譏諷道:「陸指揮使看著年紀不大,卻已然老眼昏花,真不知這般模樣,如何還能擔得起指揮使的重任,莫要誤了朝廷大事才好。」
陸雲聽了蕭武的話,只是淡淡一笑。
蕭武見激怒不了對方,只得按耐住心思,不耐煩的再次解釋了一遍。
「哦,原來如此!」
陸雲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看著蕭武輕笑道:「蕭尚書看似正值壯年去也想不出什麼好注意來,不過是割地、賠款、求和?是這樣子吧?」
「……」
眾朝中大臣的面色顯得有些怪異,雖然他很清楚這位錦衣衛指揮使總結的非常到位,可如此赤裸裸地說出來,這未免也太煞氣氛了。
蕭武臉都憋紅了,氣哄哄的說道:「這是眼下唯一的辦法,再說本官的也並非是一味的求和,而是與韃靼國修好,免得趙國趁虛而入……」
然而蕭武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陸雲打斷了:「蕭尚書這脾氣,可真是好得緊吶。」
「……」
諸朝臣們面面相覷,想不通陸雲怎麼會說這麼一句無關緊要的話。
蕭武聞言有些捉摸不透對方的態度,皺著眉頭,輕飄飄說道:「多謝陸指揮使誇獎!」
陸雲笑了笑,豎起大拇指說道:「嗯,蕭尚書真是群臣典範,相信在蕭大人的帶領下,禮部會越來越有建樹的。」
「……」
聽見陸雲的話,諸朝臣們更是一頭霧水。
而蕭武也是滿臉的疑惑,不知道這個太監在搞什麼鬼,言語譏諷道:「陸指揮使果然是神志不清了,本官乃是兵部尚書……」
「哦!」
陸雲聞言露出誇張的驚愕之色,睜大著眼睛,一臉難以置信地說道:「這……原來蕭尚書是兵部的尚書,雜家還以為掌兵則皆是血性之人,沒想到居然也有……」
言罷搖頭嘆息了一聲。
陸雲的話並未說完,但都能知道是什麼意思。
兵部尚書蕭武聞言臉色鉅變,而殿中其他朝臣表情也變得怪異無比。
到了此刻他們才意識到,這位錦衣衛指揮使是再故意拐著彎罵兵部這幫人毫無血性,不配執掌兵部。
不過無辜躺槍的禮部尚書馮吉就感覺有點彆扭了,心說憑什麼我們禮部官員就應該是無血性的?
要知道,他也是同丞相一樣,主張對韃靼宣戰的,只不過由於底氣不足,被蕭武說的啞口無言罷了。
此刻,女帝將陸雲戲耍蕭武以及那群主和朝臣的場景盡收眼底。
她那原本因朝堂紛爭而緊蹙的眉頭,悄然間微微舒展開來,嘴角不易察覺地輕輕上揚,勾勒出一抹幾不可察的弧度,那眼神之中,隱隱閃爍著一絲快意。
但顧及到朝中其他的大臣,輕聲咳嗽了一聲,開口道:「陸雲,你快說你有何辦法應對韃靼國。」
陸雲笑了笑,繼續說道:「陛下,小的不過是一個無根之人能有什麼辦法,小的認為蕭尚書的辦法就很好,跪地求和就能讓大夏免受戰亂,這何樂而不為呢,對了,要有後續的割地賠款是吧,沒關係,反正大夏地大物博,些許利益就能換取和平,傻子才不做呢!」
「……」
殿內眾臣一言不發,畢竟傻子都聽得出陸雲這句話中的譏諷。
女帝臉色瞬間就陰沉了下去,她雖然知道陸雲並不是再說自己,可若是真的就按照蕭武所言,可不就是這般……
陸雲無視蕭武殺人般的目光,繼續說道:「為了慶祝我大夏免受戰亂,雜家代替大夏百姓給諸位大人準備了一份禮物……」
「禮物?」
蕭武眉頭一挑,心底隱約感到有些不妙。
[ 本章完 ]【1】【2】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進宮?」
司馬湘雨聞言,滿臉詫異,秀眉緊蹙說道:「你身上的傷還沒好利索呢!外面又正下著瓢潑大雨!」
陸雲神色凜然,鄭重說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司馬小姐,此乃緊急之事,關乎國家安穩,雜家定要速速進宮面聖。」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嘛!
司馬湘雨咬著嘴唇怔了怔,隨後點點頭,轉身離去。
片刻之後,一輛馬車停在了門前。
司馬湘雨與冷月站在門口。
冷月咬著嘴唇,眼中滿是不捨與擔憂。
陸雲抱拳道:「司馬小姐,多謝。待我歸來,再敘恩情。」
說罷,他登上馬車,消失在了風雨之中。
第287章 群臣爭論
時年聖昭四年,大雨傾盆,天地晦暗。
錦衣衛指揮使陸雲身負重傷,然心繫朝綱,執意上朝。
雨如瀑瀉,街巷皆成澤國。
陸雲乘輿而行,其輿外水簾垂落,輿內溼寒侵肌。
其面色蒼白,然目光堅定,無半分退縮之意。
至宮門,陸雲下輿,步履蹣跚,雨水溼透其衣袍,傷口因雨水浸漬而疼痛愈甚。
左右欲攙扶,陸雲拒之,曰:「吾身負皇恩,縱傷重雨急,亦當盡職以報。」
其身形在雨中孑然獨立,卻自有一股剛正不屈之氣,令人動容。
遂入朝堂,議軍國要事。
高坐龍椅之上的女帝望著矗立在旁、渾身溼透且面色蒼白的陸雲,不禁微微動容,劍眉微皺,高聲說道:「朝議暫且暫停,陸雲,你先去換一身衣裳,再來朝議!」
「謝陛下!」
陸雲一拱手,退出了金鑾殿。
臺下群臣聞言,望著陸雲離去的背影,神色間皆微微動容。自大夏開國以來,從未有君主等候臣子之先例。
寵幸到如此地步了嘛!
蕭武面色微變,眉頭緊蹙,眼中流露出難以掩飾的嫉妒與憤懣。
未幾,陸雲換好乾爽衣物,重回金鑾殿。
女帝見他歸來,微微頷首,繼續朝議。
女帝沈聲道:「如今,韃靼國借韃靼使節團在我大夏疆域內身亡之事,已在雁門關聚集重兵。眾卿認為,此事當如何應對?」
群臣面面相覷,一時無人敢先開口。
最後還是丞相陳志清對女帝拱手說道:「陛下,臣認為,韃靼亡我大夏之心不死,應當速速派遣精兵強將增援雁門關,並加強防禦工事。若韃靼膽敢來犯,定讓他們有來無回。」
「丞相此言差矣!」
兵部尚書蕭武站出來拱手反駁道:「如今國內兵力空虛,若貿然調遣大批精兵強將至雁門關,其他邊關防務必然空虛。萬一敵國趁虛而入,如何是好?且大夏連年征戰,如今國庫尚不充盈,只怕難以支撐長期作戰。依臣之見,應儘快派遣使者向韃靼皇帝解釋!」
「怎麼解釋?」
刑部尚書苦笑說道:「臣已經查明,韃靼國使節團的確亡於我大夏疆域,其範統皇子的屍首也已經找到!」
兵部尚書蕭武繼續反駁道:「無辜殺害韃靼使節,這簡直就是有意挑起韃靼、大夏兩國戰爭,我大夏剛與韃靼國簽訂條約,正處於蜜月期,沒有任何理由殺害韃靼使節,相信韃靼皇上也能看清楚這一點,臣以為陛下應當立即寫國書至皇太極手中,稟明緣由,相信此戰可免。」
刑部尚書冷哼一聲:「蕭尚書,你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即便我們稟明緣由,那韃靼皇帝就能善罷甘休?此事關乎一國之顏面,他豈會輕易罷休!」
蕭武臉色一沈:「那依刑部尚書之見,又當如何?難道非要兵戎相見,讓百姓生靈塗炭?你可擔得起這罪責?」
朝堂之上,爭論不休,群臣也開始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唉!
坐在龍椅上,女帝疲倦地揉了揉腦門,內心幽幽一嘆。
原本以為能借著上次比試讓兩國關係緩和一些,大夏國民能休養生息,沒想到竟出了這等禍事。
她看向下方爭執不休的群臣,心中煩悶更甚。
「都住口!」女帝一聲怒喝,朝堂瞬間安靜下來。
「朕召你等來,是為了共同商議出一個對策,並非是要看你等在這爭吵不休!……蕭武,你是兵部尚書,你先來說!」
女帝目光凌厲,掃過眾人。
「是,陛下!」
兵部尚書蕭武朝著女帝拱了拱手,沈聲道:「微臣認為,我大夏與韃靼國連連征戰,好不容易爭取到讓百姓休養生息的時機,切不可因為此事貿然開戰。如今國庫空虛,兵力疲乏,實在不具備與韃靼全面交鋒的實力。當下應以和談為主,儘量避免戰事再起。」
丞相陳志清怒目而視,說道:「蕭尚書,你這是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韃靼狼子野心,和談不過是緩兵之計,豈能輕信?」
「丞相大人,依你之見,我大夏若是與韃靼宣戰,勝算幾何?」
陳志清皺了皺眉,默然不語。
雖然他不想承認,但是也不得不承認,以他們大夏的國力,要對付整個韃靼還是十分吃力的。
「倘若趙國趁虛而入呢?」兵部尚書繼續說道。
「……」
陳志清眉頭皺的更緊了。
要知道當今世上能同時面對兩個國家,恐怕也只只有被稱為七國霸主的齊國了。
見陳志清默然不語,兵部尚書蕭武感慨道:「並非是不敢打,而是不能打……除非我大夏取得大捷,威懾與趙,否則就算是驅逐了韃靼國,還會迎來趙國的軍隊,與其被趙,韃靼,夾攻,撼動我大夏根基,還不如眼下就向韃靼求和。」
「不打就求和麼?」
禮部尚書馮吉皺著眉頭問道。
「打是要打,但不能夠打出韃靼的火氣來,只是向韃靼表示我大夏死守疆土的決心……」
說到這裡,兵部尚書蕭武轉頭對天子建議道:「韃靼國君皇太極,其所求不過是雁門關,陛下不妨許以部分利益,以換取暫時的和平。」
丞相陳志清立刻反駁道:「蕭尚書,此舉萬萬不可!雁門關乃我大夏重要關隘,若輕易割讓,只會讓韃靼得寸進尺,日後我大夏邊境將永無寧日!」
蕭武冷哼一聲:「丞相,如今局勢危急,若不妥協,一旦開戰,我大夏能否承受得起?」
一旁在旁靜靜傾聽的陸雲默默地離開了金鑾殿,站在殿外的臺階上,喚來隨行侍候的太監。
「你去找萱瑞堂的韓嬤嬤借幾件衣服過來。」
「是!」
隨行的太監雖然不解,但還是點頭應了下來。
吩咐完後,陸雲回到了金鑾殿,繼續如同木頭人站立聽著這些大臣商議對策。
越聽他越難以想象,這些大夏朝臣們到了現在居然還再搞黨爭,求和。
是,不可否認的是韃靼的國力的確是強於大夏,一旦大夏陷入戰爭的沼澤裡,旁邊的趙國極有可能聞風而動,這無異於是好不容易趕走了前院的虎,後院卻又進來一條狼的局面,與其如此,還不如就跟那頭虎商量商量,給他一塊肉打發走他,也好留著力氣防止後院的狼撲進來。
這樣想也說不得是這些大臣們的錯,但是,讓陸雲沒有想到的是,那些位朝中大臣們居然沒有一人認為他們既能趕走前院的虎,也能迫使後院的狼不敢竄進來。
簡單地說,這些朝臣們缺乏血性。
打要打,但是卻不能打出韃靼的火氣來……可笑啊,這種為難人的要求,你叫前線的將士們怎麼履行?
更讓陸雲感到無語的是,堂堂兵部尚書口中所說的要打,目的竟然是為了隨後的求和,只不過是一種表明立場、表明心跡的手段罷了。
簡單地說,就是打一場勝仗搓一搓韃靼的氣焰,使他們意識到他們不可能一口吞掉大夏,得些好處就可以打道回府了。
而更令陸雲萬萬沒想到的是,身為兵部尚書的蕭武居然提出讓出雁門關這等荒謬至極之語,簡直豈有此理!要知道,沒了雁門關,大夏就如同沒了牙齒的猛獸,屆時韃靼便可長驅直入,直取大夏腹地,到那時,大夏還如何能存於世間?
聽見這句話,陸雲怒不可遏,恨不得立刻衝上前去扇對方一耳光。
然而他並沒有立即發作,因為要說服這些殿內的大臣們,他需要藉助一些道具。
第288章 譏諷
朝堂之上,群臣激辯,議論之聲此起彼伏,久久未能平息。
眾人已然鮮明地分為主和與主戰兩大陣營,雙方各執一詞,爭執不下。
女帝端坐在那威嚴的御座之上,面色隨著眾人的爭論愈發顯得陰沉如水,彷彿一片濃重的烏雲即將降下雷霆之怒。
直至聽聞蕭武之言:「為了大夏百姓,臣認為就算是放棄大半個大夏也是值得。」
此語一齣,恰似在本就緊張的氛圍中投入了一顆巨石,瞬間激起千層浪。
女帝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鳳眸之中怒火熊熊燃燒,那目光猶如利刃,似要將蕭武當場洞穿。
她的雙手緊緊地攥住龍椅的扶手,指節泛白,整個人因極度的憤怒而微微顫抖,深深吸了口氣,女帝將目光看向一旁的陸雲。
只見陸雲安然佇立在那,神色平靜如水,雙眼似閉非閉,耳朵彷彿在傾聽著內心的寧靜,鼻子與嘴巴的氣息平穩而悠長,仿若一尊毫無波瀾的木雕,對周圍的激烈爭論置若罔聞。
女帝目睹此景,心中的怒火仿若被澆上了熱油,騰地一下燃燒得更為猛烈,直燒得她咬牙切齒,從牙縫中恨恨地擠出話語:「陸雲,你冒雨前來,可有什麼獨特的見解?」
此言一齣,瞬間整個金鑾殿頓時靜了下來,朝堂大臣們紛紛轉頭望向這位冒雨而來的錦衣衛指揮使。
此前歷經諸多紛繁複雜之事,朝中大臣們已然深切領略到這位後宮內侍所蘊藏的非凡能耐。
往昔,儀鸞司曾一度陷入絕境,猶如一位病入膏肓、氣息奄奄的垂暮者,然而,誰能料到,在那內侍的精心打理與強力運作之下,儀鸞司竟奇蹟般地煥發生機,且以一種迅猛而凌厲的姿態強勢崛起。
揪韃靼內奸。
以戶部侍郎為雞。
抓當朝駙馬入獄……
這一系列雷厲風行的行動,不僅彰顯了儀鸞司強大實力,更讓整個朝堂為之震顫,眾人對其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不敢再有絲毫小覷與怠慢。
這娘們皇帝看樣子生氣了。
陸雲瞧了一眼女帝那陰沉得仿若能滴出水來的面色,心裡嘀咕一聲,拱手道:「陛下是再問小的?」
女帝聽見他的心聲,嘴角抽了抽,不耐煩的揮了揮手:「快說!」
「是陛下!」
陸雲再次拱手,故作不解道:「不知各位大人可曾商議出了什麼結果?」
女帝皺了皺劍眉,瞥了一眼兵部尚書蕭武。
蕭武嘴角微微上揚,扯出一抹充滿不屑與嘲諷的冷笑,陰陽怪氣地譏諷道:「陸指揮使看著年紀不大,卻已然老眼昏花,真不知這般模樣,如何還能擔得起指揮使的重任,莫要誤了朝廷大事才好。」
陸雲聽了蕭武的話,只是淡淡一笑。
蕭武見激怒不了對方,只得按耐住心思,不耐煩的再次解釋了一遍。
「哦,原來如此!」
陸雲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看著蕭武輕笑道:「蕭尚書看似正值壯年去也想不出什麼好注意來,不過是割地、賠款、求和?是這樣子吧?」
「……」
眾朝中大臣的面色顯得有些怪異,雖然他很清楚這位錦衣衛指揮使總結的非常到位,可如此赤裸裸地說出來,這未免也太煞氣氛了。
蕭武臉都憋紅了,氣哄哄的說道:「這是眼下唯一的辦法,再說本官的也並非是一味的求和,而是與韃靼國修好,免得趙國趁虛而入……」
然而蕭武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陸雲打斷了:「蕭尚書這脾氣,可真是好得緊吶。」
「……」
諸朝臣們面面相覷,想不通陸雲怎麼會說這麼一句無關緊要的話。
蕭武聞言有些捉摸不透對方的態度,皺著眉頭,輕飄飄說道:「多謝陸指揮使誇獎!」
陸雲笑了笑,豎起大拇指說道:「嗯,蕭尚書真是群臣典範,相信在蕭大人的帶領下,禮部會越來越有建樹的。」
「……」
聽見陸雲的話,諸朝臣們更是一頭霧水。
而蕭武也是滿臉的疑惑,不知道這個太監在搞什麼鬼,言語譏諷道:「陸指揮使果然是神志不清了,本官乃是兵部尚書……」
「哦!」
陸雲聞言露出誇張的驚愕之色,睜大著眼睛,一臉難以置信地說道:「這……原來蕭尚書是兵部的尚書,雜家還以為掌兵則皆是血性之人,沒想到居然也有……」
言罷搖頭嘆息了一聲。
陸雲的話並未說完,但都能知道是什麼意思。
兵部尚書蕭武聞言臉色鉅變,而殿中其他朝臣表情也變得怪異無比。
到了此刻他們才意識到,這位錦衣衛指揮使是再故意拐著彎罵兵部這幫人毫無血性,不配執掌兵部。
不過無辜躺槍的禮部尚書馮吉就感覺有點彆扭了,心說憑什麼我們禮部官員就應該是無血性的?
要知道,他也是同丞相一樣,主張對韃靼宣戰的,只不過由於底氣不足,被蕭武說的啞口無言罷了。
此刻,女帝將陸雲戲耍蕭武以及那群主和朝臣的場景盡收眼底。
她那原本因朝堂紛爭而緊蹙的眉頭,悄然間微微舒展開來,嘴角不易察覺地輕輕上揚,勾勒出一抹幾不可察的弧度,那眼神之中,隱隱閃爍著一絲快意。
但顧及到朝中其他的大臣,輕聲咳嗽了一聲,開口道:「陸雲,你快說你有何辦法應對韃靼國。」
陸雲笑了笑,繼續說道:「陛下,小的不過是一個無根之人能有什麼辦法,小的認為蕭尚書的辦法就很好,跪地求和就能讓大夏免受戰亂,這何樂而不為呢,對了,要有後續的割地賠款是吧,沒關係,反正大夏地大物博,些許利益就能換取和平,傻子才不做呢!」
「……」
殿內眾臣一言不發,畢竟傻子都聽得出陸雲這句話中的譏諷。
女帝臉色瞬間就陰沉了下去,她雖然知道陸雲並不是再說自己,可若是真的就按照蕭武所言,可不就是這般……
陸雲無視蕭武殺人般的目光,繼續說道:「為了慶祝我大夏免受戰亂,雜家代替大夏百姓給諸位大人準備了一份禮物……」
「禮物?」
蕭武眉頭一挑,心底隱約感到有些不妙。
[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