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25-04-07
劇情過渡,沒有瑟瑟,瑟瑟在下一章,目測萬字左右。
三更漏斷人初靜,仲秋杳逝梧葉蕭。蟾光斜度琉璃瓦,冷看蒼生劫未消。
城南荒廢茶寮內,藻井蛛絲懸著枯葉,朽梁縫隙間秋蛩斷續。漏瓦篩下的月
刃將人影削作斷簡殘篇,七八道佝偂身形在塵埃中明滅。
「都齊了?」
聲若焦桐斷絃。靛藍布衣的男子背對殘燭,半面湮於幽暗,襟袖雖磨出雲絮
白痕,卻漿洗得稜角如裁。
「餘者盡凋。」隅角傳來悽愴慘笑,青衫書生手指蜷縮成爪緊扣蟲蛀木案,
「張祭酒斃於詔獄鼠齧,王侍郎腰斬朱雀門,賀大俠……」喉間骨珠滾動,聲似
嗚咽,「被拖於馬後,唯剩半副骨架……」
滿室死寂如棺。
不過季前,彼等尚是:清流骨鯁諫臣躬,慕苑門生儒道崇。
劍蕩江湖邪祟盡,胸藏錦綃國子鴻。
那時滿斟雄黃酒,指天誓日要還乾坤朗朗,殊不知晉王的羅網早已籠罩四野。
當夜腥風烙進骨髓——
金柝驚破殘更,鐵騎碾碎玉漏。朱闕前血凝膏,青磚隙嵌碎齒。有白面書生
被長槍貫胸釘入門匾,有虯髯漢子遭亂刀斫作人彘,有垂髫小廝被馬蹄踏碎顱骨,
更有閨閣稚女臨刑前咬舌自戕。自以為孤忠,原是伶人戲。
「錯矣……」蓬首女子突然開口,懷中殘劍嗡鳴,劍格血痂猶存。「不該聽
信趙中丞『禁軍倒戈、晉逆勢孤』之言…」
「住口!」虯髯漢子怒起拍案,燭淚濺落如血「趙兄被穿心時,猶嘶吼『速
遁』!若通敵,何至…如此?」
爭執聲如枯葉墜潭,須臾寂滅。
長久的緘默。
「錯矣……」忽聞青衫書生顫聲:「自始便錯。」
「何錯?」
「晉逆屠刀,非為我輩。」書生抬眸,血絲如蛛網覆瞳,「縱容謀逆,只為
藉機滌盪朝堂。三月間,六部尚書更其五,九卿之位空其七。」指甲掐入掌心而
不覺,「陳閣老何辜?林尚書何罪?不過礙著他改天換日!我等義舉,恰似遞刀
與虎狼!」
蛾撲殘燭,燈花爆裂,殘翅猶作垂雲狀。
「慕公……」有人哽咽著吐出禁忌稱謂,「若先生在……」
寂默噬人。
慕公英魂已歿。歿在詔獄最深處,新傷覆舊痂,腐肉生蛆蟲。獄吏言其彌留
之際,仍以指蘸血書壁,然最終捧出的,唯餘赤絹半幅,硃砂漫漶難辨。
「待。」藍衫客終於開口,「待天時。」
「待到幾時?」青衣書生霍然起身,竹簪迸落,「家父懸樑明志,家姊投繯
守節,拙荊……拙荊被充入夜上舟時已有三月身孕!連小師妹都……」
語塞如鯁。眾人皆見起那抹素影——慕璃,昔年瓊林宴上七步成詩的冰魄,
今朝夜上舟中承歡獻媚的玉壺。
「活著。」藍衫人望向簷角明月,「活著便存薪火。」
薪火?
這詞燙得人心口生疼。
北風穿牖過,嗚咽似鬼哭。孤蟾窺破牖,冷照七影凋。昔年揮斥方遒的玉面
郎,今淪暗渠深處藏形鼠;曾經執劍安邦的青衫客,現是通緝像上無臉囚。
「無望矣。」書生頹然跌坐,「滿盤皆輸。」
無人辯駁。
暗處忽聞嘶笑:「吾輩生如魍魎,死若飛灰,究竟執念為何?」
不必作答。
自刻骨中
為詔獄裡血書殘痕,為朱雀門懸顱不瞑,為夜上舟碎玉蒙塵,為承歡宴倔強
月白。
更為這殘軀裡,尚未涼透的丹心。
寒鴉掠破殘垣,枯翅裂開鉛色穹窿。荒寮內塵網簌簌,抖落經年灰霰,恍若
崑山微雪崩。
「遁鄉野。」青衣書生猝然昂首,眸中赤絡織成火網。
此言若石墜寒潭,滿室愕然似波盪。
隅角嗤聲復起:「慕苑高徒竟效躬耕?倒該備齊耒耜。」說話者乃整夜抱劍
蜷縮的落拓文士,笑聲裹著腐氣,「只是莫再攜《論》《孟》。」
書生不語,自袖中抖出赤綃殘卷,指腹撫過漫漶硃砂:「諸君可知鄉野何狀?」
袖風捲起黴塵,「剿逆捐、行腳銀、潤筆費、辛苦錢,五口之家歲入十石,歲賦
十五!」
驟然拍案,陶盞震跳:「賣女?不夠!拆椽?不夠!終至——」喉間迸出獸
鳴,「易子析骸。」
血絹粘著枯桑,葉脈褐斑斑駁,不知是淚是血。
「與爾何干?」虯髯客暴起,燭焰映得傷痕泛紫瘮人,「廟堂朽矣,豪強啖
骨,胥吏吮髓,吾輩算甚?喪家犬尚能搖尾乞食…」
蓬髮女郎忽以劍鞘刮地,厲響撕破死寂:「滄州曾見一村。」聲若吞炭,
「縣令征剿逆捐,無資可納,衙役奪耕牛。老丈阻之,斃命阡陌。其女……」玉
指掐入掌心,「充作稅資,三日擲出縣衙,軀體腐半。」
滿室驟靜,唯聞濁息如勒頸之索。
藍衫客屈指叩案。三長兩短,正是慕公昔年論道之律。
「續說」他目示青衿。
「晉逆欲篡,必撫黔首。」
書生蘸冷茶漬畫疆,「然其所撫,豈是荷鋤之輩?」
指甲劈開黴斑,「縱豪強兼田,許私徵賦;戡亂錢、防河銀、保甲捐……」
每念一詞,指甲便深掐木隙,木刺扎入甲床猶不覺,「最可怖乃白役,無牒
無憑,兇逾豺虎。破門劫掠,粒米不遺。無物可抵?拆梁椽,掘灶磚,甚者……」
喉結滾動,「發丘掘冢!」
虯髯客擲來皮囊:「飲罷!」
燒刀入喉,灼穿肺腑。書生嗆出血淚,他抖開赤綃,慕公遺墨竟在血漬中驟
明:「待火熾而薪不盡」
驟風吞燭,烏雲噬月。茶寮驟墮幽冥境,驟燃數瞳星火明。
「淮北有野澤。」藍衫客喉間滾著血氣,「黃龍擺尾,十村九墟,卻淤出萬
頃沃野。廟堂爭牒文、藩鎮搶界碑、豪右奪田契……」五指深剜木紋,「……獨
棄餓殍無人顧。」
「呵呵呵呵哈哈……」
「非遁世……」落拓文士笑癲狂,火折驟亮映瘋眸,」……乃焚天!「殘燭
爆盡燈花,藍衫客裂血絹為七,人手懷藏殘燼。
「冬至夜,柳溝驛。」語畢燭滅,墨色吞噬眾生,「若逢不測……」
「泉臺候君。」七聲疊如喪鐘。
樑上簌簌——終是蛛網難承,枯葉墮入塵灰。
曉露凝枝,寒砧催月……
青衣書生剝去襴衫,裹上褐布百衲衣,草繩束腰若潦倒村塾腐儒,晨露浸透
麻履,見皂隸持水火棍逼課,老嫗匍匐齧土,襁褓嬰啼似幼貓嗚咽。書生廣袖內
雙拳虯結,低眉疾趨,甲床沁血猶不覺。
蓬髮女郎裹殘劍於青囊,扮作喪夫鏢娘。臨河渡水,但見浮屍如梭逐流,闔
門投河的佃戶。佇立磯頭,忽自褡褳抖出半吊永和通寶,揚入濁流。「買路資。」
她目送浮屍東去,「泉臺道闊,莫阻後來客。」
虯髯漢子作苦力腳伕,挑炭擔過市。遇豪紳錦輦出巡,後系佃戶十二,麻繩
貫頸若牽彘。少年踉蹌撲地,驟遭馬蹄踏斷龍骨。漢子佝僂擠入人潮,往嚎哭老
農懷塞碎銀,反手摸走護衛癭木腰牌。
落拓文士最是狷狂。散發跣足於鬧市擊缶高歌:「金罍盛盡蒼生血,玉饌烹
幹黔首膏!」衙役來擒,笑躍溷藩,爬出時濁氣沖天,蛆蟲纏頸,連乞兒皆掩鼻
奔逃。癲態至此,竟成護身靈符,無人敢近。
晷移漏換,長影逶迤阡陌……
但見……
寒鴉掠影黯長天,七子停眸問昊天。
殘陽潑赤染巔雲,恰似血火焚夜延。
饑民爭噬觀音土,羸子猶嘬屍乳涎。
老叟折肱充爨骨,少婦插標鬻命錢。
人間煉獄誰曾見?不見菩提只見淵。
秋露未晞,承天門外以朱紫成陣。
偏殿飛簷垂殘夜,蟠龍金柱溼霧纏。五六重臣鶴立廊下,緋羅公服凝寒露,
晨光裡泛靛藍幽芒。
「白露將至,朝霧愈寒啊。」吏部尚書陸文昭捻著銀髯,指肚觸到幾莖霜絲。
晨起才用烏香膏染就的青鬢,此刻洇出斑駁灰跡。
「禮曹所呈祥瑞冊,已陳監國案前。」禮部尚書崔明遠摩挲牙笏螭紋,低聲
如蟻語,「終南現白麟,太廟棲丹雀,皆天命之徵。」
兵部侍郎王延齡腰間蹀躞金扣震響,「何須繁文縟節?直教黃口小兒寫遜位
詔便是。總角稚子,尚帶乳息,啖個糖酥都要嬤嬤吹涼。」
「子茂過躁。」陸文昭輕撫袖口蹙金雲蟒,聲若古井,「堯舜禪讓,貴乎名
器。三辭三讓,方合禮法。」冠上樑冠垂下的青玉珠微微搖晃。
「禮法?」戶部尚書鄭懷瑾眯起丹鳳眼,」還不夠周全?慕逆黨羽盡誅,朝
堂要津皆換心腹,便連翰林院那群迂叟,都褪了三茬雪袍。「「鄙夫陋識。」御
史大夫周勉紫袍微振,「白麟現則聖主出,赤烏至則舊朝替——這些是要鐫太廟
金匱的。」
「金匱?」王延齡嗤聲如裂帛,「周大夫莫忘,不足來月,少主便要行開蒙,
若用了新元……」
秋風忽卷金鐸,銅舌撞破死寂。
「斷不可為!」崔明遠牙笏迸裂細紋,「冬至圜丘祭天,最宜行禪讓大典。」
老眼掠過太廟方向,壓低嗓音,「屆時蒼雪覆壇,正好掩去……」餘音戛然,眾
皆明其未竟之言——掩去幼主啼泣。
桂香驟濃。陸文昭撫掌輕笑:「說起慕英老兒……」聲若蝮信舐耳,「至死
不知自己不過監國棋枰上的芻狗。」
「正是。」鄭懷瑾撣拭根本不存在的浮塵,「若無此獠,監國何來由頭滌盪
玉宇?」
周勉忽壓低嗓音:「那廝在臨刑前的血書……」
「哪來的血書?」王延齡嗤笑如梟,「詔獄蠆盆裡的囚徒,十指盡斷,舌根
被剜——」話音驟斷,因見世子蟒紋曳地而來。
玄色蟒袍曳過露階,在晨光中犁出鴉青跡痕。楚朝臨把玩著青玉韘,寒光淬
得指節嶙峋若寒玉。眾臣慌忙作揖,梁冠犀角相擊,玎璫如碎玉。
「諸公雅興不淺。」楚朝臨駐蹕滴水簷,目光如刃掃過鵠立百官,「議祥瑞?」
陸文昭趨步近前,笏板險觸蟒紋:「議冬至大祀之日行禪讓典儀……」
「善。」楚朝臨截斷諂語,「萬不可逾年改元。」蟒紋袖角掠過金扉,震落
宿露如淚。
眾臣股慄。崔明遠拭汗如漿:「斷無差池!太常寺正在趕製十二章服……」
「祥徵錦上添花耳。」楚朝臨抬手,青玉韘映著朝暉,「要緊的是——」指
尖輕叩漢白玉欄,「——不該留的,須焚作劫灰。」
這莫非要…
庭前寒鴉驟啼,眾臣股慄如篩。
金鐘忽鳴,驚起寒鴉。
「新朝年號……」崔明遠顫巍巍呈上紫檀匣,「擬有三:天授、承運、永昌
……」
楚朝臨已轉身。朝陽為其側顏熔金,蟒袍鱗紋泛著冷光:「這等瑣事,何須
問我?」輕笑沒入晨鐘,「父王常教誨——」
鐵馬聲驟吞餘音。然眾皆辨其唇語。
分明是——
「天命在我。」
"世子殿下龍章鳳姿,頗有聖祖遺風。"陸文昭鵠立丹墀,目送玄鱗紋蟒袍漸次化入晨曦,"尤是那雙瑞鳳目,恰似昔年......"舌尖忽被烙鐵燙般捲回,生生嚥下"長樂公主"。
金鐸驚風,眾臣默然垂首,緘默裡浮著不可言說的讖諱。
"說起長樂......"鄭懷瑾忽地前傾,獬豸補子映著曦光猙然,"昨核“夜上舟”《承恩簿》,那位共侍寢二十七客,承露三十七度。"
夜上舟何地耶?
老臣們以目相詢,俱窺見彼此眼底濁浪。
是命婦褪翟衣委地效犬彘之姿的椒房,是貴女銜緬鈴誦《女誡》的閨塾,更是俠女經脈封銀針,化作春宮二十四式的肉屏風。司教嬤嬤精擅奇技:晝夜浸淫暖香丸,蜜蠟滴蕊宮凝顫,羊腸注膏啟玄牝,玉杵搗藥潤瓊田。縱使玉潔與冰清,難逃春潮透重衫。
"說來明逢旬日。"崔明遠喉間骨珠滑動,牙笏抵住髀骨,"夜上舟花魁獻藝......"
"今回撫琴者..."
"偏逢那人......"
"竟輪至她......"
豺瞳俱起綠芒。似見那抹清影在懷:冰魄瞳仁浸霧靄,齧破絳唇洩嬌喘,最是那支歪斜的羊脂簪,亟待親手簪回蓬鬆鴉雲鬢。
然宦海老狐最惜頂戴——蓋因無人參透,晉王對那外甥女藏的,是存著飼虎的狠,抑或豢雀的憐。
"當——"
景陽鍾裂晨昏。
"當謁龍顏。"陸文昭正了正犀角笏。
眾臣整飭梁冠,齊望胭脂河方向——夜上舟飛簷翹角沐晨曦,恍若女子皓腕懸樑。
正道是:
群臣鳥散齊望東,朱閣深藏燭影紅。
楚氏洛薰承鳳詔,長樂封誥兩代同。
母居明殿披霞帔,女陷永宵囚玉籠。
宮闕巍巍光不及,夜闌獨對燭搖紅。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三更漏斷人初靜,仲秋杳逝梧葉蕭。蟾光斜度琉璃瓦,冷看蒼生劫未消。
城南荒廢茶寮內,藻井蛛絲懸著枯葉,朽梁縫隙間秋蛩斷續。漏瓦篩下的月
刃將人影削作斷簡殘篇,七八道佝偂身形在塵埃中明滅。
「都齊了?」
聲若焦桐斷絃。靛藍布衣的男子背對殘燭,半面湮於幽暗,襟袖雖磨出雲絮
白痕,卻漿洗得稜角如裁。
「餘者盡凋。」隅角傳來悽愴慘笑,青衫書生手指蜷縮成爪緊扣蟲蛀木案,
「張祭酒斃於詔獄鼠齧,王侍郎腰斬朱雀門,賀大俠……」喉間骨珠滾動,聲似
嗚咽,「被拖於馬後,唯剩半副骨架……」
滿室死寂如棺。
不過季前,彼等尚是:清流骨鯁諫臣躬,慕苑門生儒道崇。
劍蕩江湖邪祟盡,胸藏錦綃國子鴻。
那時滿斟雄黃酒,指天誓日要還乾坤朗朗,殊不知晉王的羅網早已籠罩四野。
當夜腥風烙進骨髓——
金柝驚破殘更,鐵騎碾碎玉漏。朱闕前血凝膏,青磚隙嵌碎齒。有白面書生
被長槍貫胸釘入門匾,有虯髯漢子遭亂刀斫作人彘,有垂髫小廝被馬蹄踏碎顱骨,
更有閨閣稚女臨刑前咬舌自戕。自以為孤忠,原是伶人戲。
「錯矣……」蓬首女子突然開口,懷中殘劍嗡鳴,劍格血痂猶存。「不該聽
信趙中丞『禁軍倒戈、晉逆勢孤』之言…」
「住口!」虯髯漢子怒起拍案,燭淚濺落如血「趙兄被穿心時,猶嘶吼『速
遁』!若通敵,何至…如此?」
爭執聲如枯葉墜潭,須臾寂滅。
長久的緘默。
「錯矣……」忽聞青衫書生顫聲:「自始便錯。」
「何錯?」
「晉逆屠刀,非為我輩。」書生抬眸,血絲如蛛網覆瞳,「縱容謀逆,只為
藉機滌盪朝堂。三月間,六部尚書更其五,九卿之位空其七。」指甲掐入掌心而
不覺,「陳閣老何辜?林尚書何罪?不過礙著他改天換日!我等義舉,恰似遞刀
與虎狼!」
蛾撲殘燭,燈花爆裂,殘翅猶作垂雲狀。
「慕公……」有人哽咽著吐出禁忌稱謂,「若先生在……」
寂默噬人。
慕公英魂已歿。歿在詔獄最深處,新傷覆舊痂,腐肉生蛆蟲。獄吏言其彌留
之際,仍以指蘸血書壁,然最終捧出的,唯餘赤絹半幅,硃砂漫漶難辨。
「待。」藍衫客終於開口,「待天時。」
「待到幾時?」青衣書生霍然起身,竹簪迸落,「家父懸樑明志,家姊投繯
守節,拙荊……拙荊被充入夜上舟時已有三月身孕!連小師妹都……」
語塞如鯁。眾人皆見起那抹素影——慕璃,昔年瓊林宴上七步成詩的冰魄,
今朝夜上舟中承歡獻媚的玉壺。
「活著。」藍衫人望向簷角明月,「活著便存薪火。」
薪火?
這詞燙得人心口生疼。
北風穿牖過,嗚咽似鬼哭。孤蟾窺破牖,冷照七影凋。昔年揮斥方遒的玉面
郎,今淪暗渠深處藏形鼠;曾經執劍安邦的青衫客,現是通緝像上無臉囚。
「無望矣。」書生頹然跌坐,「滿盤皆輸。」
無人辯駁。
暗處忽聞嘶笑:「吾輩生如魍魎,死若飛灰,究竟執念為何?」
不必作答。
自刻骨中
為詔獄裡血書殘痕,為朱雀門懸顱不瞑,為夜上舟碎玉蒙塵,為承歡宴倔強
月白。
更為這殘軀裡,尚未涼透的丹心。
寒鴉掠破殘垣,枯翅裂開鉛色穹窿。荒寮內塵網簌簌,抖落經年灰霰,恍若
崑山微雪崩。
「遁鄉野。」青衣書生猝然昂首,眸中赤絡織成火網。
此言若石墜寒潭,滿室愕然似波盪。
隅角嗤聲復起:「慕苑高徒竟效躬耕?倒該備齊耒耜。」說話者乃整夜抱劍
蜷縮的落拓文士,笑聲裹著腐氣,「只是莫再攜《論》《孟》。」
書生不語,自袖中抖出赤綃殘卷,指腹撫過漫漶硃砂:「諸君可知鄉野何狀?」
袖風捲起黴塵,「剿逆捐、行腳銀、潤筆費、辛苦錢,五口之家歲入十石,歲賦
十五!」
驟然拍案,陶盞震跳:「賣女?不夠!拆椽?不夠!終至——」喉間迸出獸
鳴,「易子析骸。」
血絹粘著枯桑,葉脈褐斑斑駁,不知是淚是血。
「與爾何干?」虯髯客暴起,燭焰映得傷痕泛紫瘮人,「廟堂朽矣,豪強啖
骨,胥吏吮髓,吾輩算甚?喪家犬尚能搖尾乞食…」
蓬髮女郎忽以劍鞘刮地,厲響撕破死寂:「滄州曾見一村。」聲若吞炭,
「縣令征剿逆捐,無資可納,衙役奪耕牛。老丈阻之,斃命阡陌。其女……」玉
指掐入掌心,「充作稅資,三日擲出縣衙,軀體腐半。」
滿室驟靜,唯聞濁息如勒頸之索。
藍衫客屈指叩案。三長兩短,正是慕公昔年論道之律。
「續說」他目示青衿。
「晉逆欲篡,必撫黔首。」
書生蘸冷茶漬畫疆,「然其所撫,豈是荷鋤之輩?」
指甲劈開黴斑,「縱豪強兼田,許私徵賦;戡亂錢、防河銀、保甲捐……」
每念一詞,指甲便深掐木隙,木刺扎入甲床猶不覺,「最可怖乃白役,無牒
無憑,兇逾豺虎。破門劫掠,粒米不遺。無物可抵?拆梁椽,掘灶磚,甚者……」
喉結滾動,「發丘掘冢!」
虯髯客擲來皮囊:「飲罷!」
燒刀入喉,灼穿肺腑。書生嗆出血淚,他抖開赤綃,慕公遺墨竟在血漬中驟
明:「待火熾而薪不盡」
驟風吞燭,烏雲噬月。茶寮驟墮幽冥境,驟燃數瞳星火明。
「淮北有野澤。」藍衫客喉間滾著血氣,「黃龍擺尾,十村九墟,卻淤出萬
頃沃野。廟堂爭牒文、藩鎮搶界碑、豪右奪田契……」五指深剜木紋,「……獨
棄餓殍無人顧。」
「呵呵呵呵哈哈……」
「非遁世……」落拓文士笑癲狂,火折驟亮映瘋眸,」……乃焚天!「殘燭
爆盡燈花,藍衫客裂血絹為七,人手懷藏殘燼。
「冬至夜,柳溝驛。」語畢燭滅,墨色吞噬眾生,「若逢不測……」
「泉臺候君。」七聲疊如喪鐘。
樑上簌簌——終是蛛網難承,枯葉墮入塵灰。
曉露凝枝,寒砧催月……
青衣書生剝去襴衫,裹上褐布百衲衣,草繩束腰若潦倒村塾腐儒,晨露浸透
麻履,見皂隸持水火棍逼課,老嫗匍匐齧土,襁褓嬰啼似幼貓嗚咽。書生廣袖內
雙拳虯結,低眉疾趨,甲床沁血猶不覺。
蓬髮女郎裹殘劍於青囊,扮作喪夫鏢娘。臨河渡水,但見浮屍如梭逐流,闔
門投河的佃戶。佇立磯頭,忽自褡褳抖出半吊永和通寶,揚入濁流。「買路資。」
她目送浮屍東去,「泉臺道闊,莫阻後來客。」
虯髯漢子作苦力腳伕,挑炭擔過市。遇豪紳錦輦出巡,後系佃戶十二,麻繩
貫頸若牽彘。少年踉蹌撲地,驟遭馬蹄踏斷龍骨。漢子佝僂擠入人潮,往嚎哭老
農懷塞碎銀,反手摸走護衛癭木腰牌。
落拓文士最是狷狂。散發跣足於鬧市擊缶高歌:「金罍盛盡蒼生血,玉饌烹
幹黔首膏!」衙役來擒,笑躍溷藩,爬出時濁氣沖天,蛆蟲纏頸,連乞兒皆掩鼻
奔逃。癲態至此,竟成護身靈符,無人敢近。
晷移漏換,長影逶迤阡陌……
但見……
寒鴉掠影黯長天,七子停眸問昊天。
殘陽潑赤染巔雲,恰似血火焚夜延。
饑民爭噬觀音土,羸子猶嘬屍乳涎。
老叟折肱充爨骨,少婦插標鬻命錢。
人間煉獄誰曾見?不見菩提只見淵。
秋露未晞,承天門外以朱紫成陣。
偏殿飛簷垂殘夜,蟠龍金柱溼霧纏。五六重臣鶴立廊下,緋羅公服凝寒露,
晨光裡泛靛藍幽芒。
「白露將至,朝霧愈寒啊。」吏部尚書陸文昭捻著銀髯,指肚觸到幾莖霜絲。
晨起才用烏香膏染就的青鬢,此刻洇出斑駁灰跡。
「禮曹所呈祥瑞冊,已陳監國案前。」禮部尚書崔明遠摩挲牙笏螭紋,低聲
如蟻語,「終南現白麟,太廟棲丹雀,皆天命之徵。」
兵部侍郎王延齡腰間蹀躞金扣震響,「何須繁文縟節?直教黃口小兒寫遜位
詔便是。總角稚子,尚帶乳息,啖個糖酥都要嬤嬤吹涼。」
「子茂過躁。」陸文昭輕撫袖口蹙金雲蟒,聲若古井,「堯舜禪讓,貴乎名
器。三辭三讓,方合禮法。」冠上樑冠垂下的青玉珠微微搖晃。
「禮法?」戶部尚書鄭懷瑾眯起丹鳳眼,」還不夠周全?慕逆黨羽盡誅,朝
堂要津皆換心腹,便連翰林院那群迂叟,都褪了三茬雪袍。「「鄙夫陋識。」御
史大夫周勉紫袍微振,「白麟現則聖主出,赤烏至則舊朝替——這些是要鐫太廟
金匱的。」
「金匱?」王延齡嗤聲如裂帛,「周大夫莫忘,不足來月,少主便要行開蒙,
若用了新元……」
秋風忽卷金鐸,銅舌撞破死寂。
「斷不可為!」崔明遠牙笏迸裂細紋,「冬至圜丘祭天,最宜行禪讓大典。」
老眼掠過太廟方向,壓低嗓音,「屆時蒼雪覆壇,正好掩去……」餘音戛然,眾
皆明其未竟之言——掩去幼主啼泣。
桂香驟濃。陸文昭撫掌輕笑:「說起慕英老兒……」聲若蝮信舐耳,「至死
不知自己不過監國棋枰上的芻狗。」
「正是。」鄭懷瑾撣拭根本不存在的浮塵,「若無此獠,監國何來由頭滌盪
玉宇?」
周勉忽壓低嗓音:「那廝在臨刑前的血書……」
「哪來的血書?」王延齡嗤笑如梟,「詔獄蠆盆裡的囚徒,十指盡斷,舌根
被剜——」話音驟斷,因見世子蟒紋曳地而來。
玄色蟒袍曳過露階,在晨光中犁出鴉青跡痕。楚朝臨把玩著青玉韘,寒光淬
得指節嶙峋若寒玉。眾臣慌忙作揖,梁冠犀角相擊,玎璫如碎玉。
「諸公雅興不淺。」楚朝臨駐蹕滴水簷,目光如刃掃過鵠立百官,「議祥瑞?」
陸文昭趨步近前,笏板險觸蟒紋:「議冬至大祀之日行禪讓典儀……」
「善。」楚朝臨截斷諂語,「萬不可逾年改元。」蟒紋袖角掠過金扉,震落
宿露如淚。
眾臣股慄。崔明遠拭汗如漿:「斷無差池!太常寺正在趕製十二章服……」
「祥徵錦上添花耳。」楚朝臨抬手,青玉韘映著朝暉,「要緊的是——」指
尖輕叩漢白玉欄,「——不該留的,須焚作劫灰。」
這莫非要…
庭前寒鴉驟啼,眾臣股慄如篩。
金鐘忽鳴,驚起寒鴉。
「新朝年號……」崔明遠顫巍巍呈上紫檀匣,「擬有三:天授、承運、永昌
……」
楚朝臨已轉身。朝陽為其側顏熔金,蟒袍鱗紋泛著冷光:「這等瑣事,何須
問我?」輕笑沒入晨鐘,「父王常教誨——」
鐵馬聲驟吞餘音。然眾皆辨其唇語。
分明是——
「天命在我。」
"世子殿下龍章鳳姿,頗有聖祖遺風。"陸文昭鵠立丹墀,目送玄鱗紋蟒袍漸次化入晨曦,"尤是那雙瑞鳳目,恰似昔年......"舌尖忽被烙鐵燙般捲回,生生嚥下"長樂公主"。
金鐸驚風,眾臣默然垂首,緘默裡浮著不可言說的讖諱。
"說起長樂......"鄭懷瑾忽地前傾,獬豸補子映著曦光猙然,"昨核“夜上舟”《承恩簿》,那位共侍寢二十七客,承露三十七度。"
夜上舟何地耶?
老臣們以目相詢,俱窺見彼此眼底濁浪。
是命婦褪翟衣委地效犬彘之姿的椒房,是貴女銜緬鈴誦《女誡》的閨塾,更是俠女經脈封銀針,化作春宮二十四式的肉屏風。司教嬤嬤精擅奇技:晝夜浸淫暖香丸,蜜蠟滴蕊宮凝顫,羊腸注膏啟玄牝,玉杵搗藥潤瓊田。縱使玉潔與冰清,難逃春潮透重衫。
"說來明逢旬日。"崔明遠喉間骨珠滑動,牙笏抵住髀骨,"夜上舟花魁獻藝......"
"今回撫琴者..."
"偏逢那人......"
"竟輪至她......"
豺瞳俱起綠芒。似見那抹清影在懷:冰魄瞳仁浸霧靄,齧破絳唇洩嬌喘,最是那支歪斜的羊脂簪,亟待親手簪回蓬鬆鴉雲鬢。
然宦海老狐最惜頂戴——蓋因無人參透,晉王對那外甥女藏的,是存著飼虎的狠,抑或豢雀的憐。
"當——"
景陽鍾裂晨昏。
"當謁龍顏。"陸文昭正了正犀角笏。
眾臣整飭梁冠,齊望胭脂河方向——夜上舟飛簷翹角沐晨曦,恍若女子皓腕懸樑。
正道是:
群臣鳥散齊望東,朱閣深藏燭影紅。
楚氏洛薰承鳳詔,長樂封誥兩代同。
母居明殿披霞帔,女陷永宵囚玉籠。
宮闕巍巍光不及,夜闌獨對燭搖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