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25-07-26
設定說明:
說一下本書的設定,因為是元嬰修士,真氣有限所以沒辦法長時間域控飛行,
還有馬都是有些妖的血統所以比一般御空這些還快,更持久
第一章 歸途
海風鹹澀,鷗鳴漸遠。
姜青麟駕馭的小舟終於靠上了一處荒僻的沙灘。
他躍下船,將小舟拖上岸藏於礁石之後,臉上並未覆著那層平凡的麵皮,劍
眉星目在陽光下顯得格外清晰,卻也帶著一絲離島後的沉鬱。
腳踏實地的瞬間,他敏銳地察覺到數道氣息自不遠處林中飛速接近,速度極
快!
姜青麟瞳孔微縮,右手下意識按向腰間古樸的劍柄,體內真氣悄然流轉,周
身自然散發出一股沉凝的氣勢。
來人修為極高,為首之人的氣息淵深似海,竟隱隱給他一種壓迫感,其修為
恐怕已至元嬰之境!他凝神戒備,目光如電般射向來人方向。
只見數名身著不起眼灰色勁裝、氣息精悍內斂的漢子迅速現身,呈護衛陣型
散開。
為首一人身形魁梧,面容剛毅如刀削斧鑿,眼神銳利似鷹隼,正是錦衣衛指
揮使常弘。
他甫一看到姜青麟的真容,眼中瞬間閃過一絲難以抑制的激動與如釋重負,
隨即化為特有的肅穆與恭謹。
他幾步搶到姜青麟身前約一丈處,毫不猶豫地單膝跪地,行了一個最標準的
禮,聲音洪亮而充滿敬意:「下官錦衣衛指揮使常弘,參見殿下!殿下萬安!」
姜青麟心中微動,面上不動聲色,沉聲道:「免禮。錦衣衛北鎮撫司,不是
在先帝朝便已裁撤封存?常指揮使何故在此?」
他的目光審視著常弘,帶著一絲探究。
「殿下」這個稱呼,讓他瞬間意識到,自己青雲島之行前的身份,恐怕已不
再是秘密。
常弘站起身,腰桿挺得筆直如標槍,恭敬回道:「回稟殿下!全賴殿下在桂
州立下大功,上呈陛下驚天陰謀!陛下震怒之餘,深感非雷霆手段不足以肅清魑
魅,遂於三月前下旨,重啟錦衣衛,重開北鎮撫司!下官蒙陛下信任,掌此重任。
陛下更親口諭令,命下官務必尋得殿下,護衛周全。
下官不敢怠慢,在桂州查辦周明遠逆案的同時,便已廣佈密探,全力搜尋殿
下蹤跡。」
他頓了頓,語氣沉穩有力,「殿下行蹤飄忽,隱姓埋名,下官麾下兒郎費盡
周折,一路追蹤線索,耗費兩月光陰,方才探知殿下最後出海之地。
又經多方打探附近經驗最老道的漁民,甚至犧牲了兩名精通水性的好手強闖
迷霧海域探查,才最終確認了青雲島的大致方位。
此地陣法玄妙,非尋常修士可尋。
下官本已決定,若再過兩日仍無確切訊息,便親自駕船出海,拼死也要尋到
殿下。
天幸殿下安然歸來,下官總算不負陛下重託!」言語間充滿了完成使命的鄭
重與對姜青麟安危的深切關切。
姜青麟點了點頭,心中對錦衣衛重啟後的高效與決心也暗自凜然。
他繼續問道:「桂州案,進展如何?」
常弘神色一肅,迅速稟報:「託陛下洪福與殿下奠定的基礎,桂州大局已定!
巡撫周明遠及其核心黨羽已被盡數擒拿,押解進京候審。其餘州府涉案官吏,凡
有牽連者,皆已落網。邪魔外道方面,『血月宗』、『兇冥宗』兩處重要巢穴已
被搗毀,骨幹伏誅,餘孽正在清剿。」
他略微停頓,聲音壓低了幾分,帶著錦衣衛特有的謹慎,「此外,在查抄周
明遠密室時,搜出大量密信。其中…除了一些與朝中官員的往來,還發現了數封
與某位宗室郡王府的書信。」
常弘謹慎地略去了具體名號。姜青麟眼神微凝,但並未追問具體是誰。
涉及宗室,自有皇爺爺聖裁。
他只是淡淡道:「嗯。你處理得很好。」
常弘心中一鬆,恭敬道:「謝殿下。陛下嚴令,下官首要之責便是尋得殿下,
確保殿下平安。唯請殿下示下,是否即刻啟程返京?陛下…甚為掛念殿下。」
姜青麟目光投向北方,京城的方向。
歲末之期將近,皇祖父的旨意、桂州案的後續、以及父王血仇的線索…都如
無形的絲線,牽引著他。
他緩緩點頭:「嗯,是該回去了。走吧,進京。」
常弘如蒙大赦,立刻轉身,做了個手勢。
一名錦衣衛迅速牽來一匹神駿異常、鞍韉齊備的黑色駿馬。
常弘親自上前,姿態恭謹地扶住馬鐙:「殿下,請上馬。」
待姜青麟穩穩坐定,他才利落地翻身上了自己的馬,並未僭越地護在姜青麟
「身前」,而是稍稍落後半個馬身,居於側後護衛位。
其餘錦衣衛則無聲散開,形成警戒隊形。
「啟程!」常弘低喝一聲。
一行人馬,捲起細沙,朝著內陸,朝著那座權力與漩渦的中心——大齊京師
臨淄,疾馳而去。
海風將姜青麟的玄色衣袍吹得獵獵作響,他端坐馬上,青雲島的濤聲與某個
嬌蠻少女含淚的誓言,似乎還縈繞在耳畔。
前路,已非江湖。
馬蹄踏過官道,沿海的溼潤空氣漸漸被內陸的乾燥塵土取代。
沿途所見,民生景象各異,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帝國長卷,既有承平的安穩,
也透露出潛藏的瘡痍。
行至一處名為「安平」的富庶縣城,景象尚算繁榮。
城門守衛精神抖擻,盤查有序。
城內街道寬闊整潔,商鋪林立,貨物琳琅滿目,吆喝聲此起彼伏。
行人衣著光鮮,臉上帶著滿足的笑意。
茶樓酒肆裡,說書先生唾沫橫飛,講述著秦王殿下奇襲清國糧道的傳奇故事,
引來陣陣喝彩。
姜青麟一行低調穿過,所見所聞,讓他緊繃的心絃稍稍放鬆。
這才是大齊應有的氣象。
然而,離開安平縣不過百餘里,進入相鄰的「永豐」縣地界,畫風陡變。
時值初冬,本該是農閒休養生息之時,官道兩旁的田地卻顯出幾分蕭條。
溝渠淤塞,田埂失修,偶有幾處低窪地還殘留著大片渾濁的水漬,散發著淡
淡的腥氣。
路過的村莊,房屋大多陳舊,不少有修補的痕跡。
村民們衣衫雖不算襤褸,卻也洗得發白,面有菜色,眼神中透著一絲麻木和
不易察覺的畏縮。
空氣中瀰漫著一種沉重的壓抑感,與安平縣的生機勃勃形成鮮明對比。
「殿下,」常弘策馬靠近半個身位,聲音壓得很低,「永豐縣去年夏秋之交
曾遭了水患,朝廷同樣撥下糧款用於賑災和加固堤防。但看眼前景象,似乎……
治理得遠不如安平。」
姜青麟微微頷首,目光沉靜地掃過田野和村落,最終落在一處明顯是新修不
久、卻顯得頗為單薄簡陋的河堤上,幾處堤段甚至能看到細微的滲水痕跡。
他的語氣平淡,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冷意:「朝廷的錢糧,看來並非每一
處都落到了實處。
碩鼠之患,無處不在。」
進入永豐縣城,凋敝之感更甚。
城牆略顯斑駁,城門處值守的衙役懶散地靠在門洞邊,對進出的人愛答不理,
眼神卻不時在過往行人、尤其是帶著貨物的商販身上逡巡。
街道還算寬闊,但行人稀疏,商鋪大多門可羅雀,偶有開門的也是貨物稀少,
掌櫃夥計無精打采地打著哈欠。
幾個形容枯槁的乞丐蜷縮在背風的牆角,無聲地訴說著苦難。
一股若有若無的怨氣和恐懼瀰漫在空氣中。
姜青麟的目光掃過縣衙方向時,似乎瞥見一個穿著粗布衣裳、頭髮花白的老
婦人,手裡緊緊攥著一個破舊的布包,眼神絕望而固執地死死盯著大牢那扇黑沉
沉的鐵門,嘴唇無聲地翕動著。
他們在城中唯一還算像樣的驛館安頓下來。
驛丞是個鬚髮皆白的老吏,行動遲緩,言語間閃爍其詞,眼神躲閃。
常弘心領神會,安頓好姜青麟後,便親自帶了兩名精幹手下,換上不起眼的
便服,悄然融入了縣城的市井之中。
姜青麟並未留在驛館,他換了一身半舊的青色文士長衫,束起墨髮,僅帶了
一名同樣便裝、氣息收斂的親衛,信步走上永豐縣略顯冷清的街頭。
他想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感受這片土地真實的脈動。
街角,一個賣雜糧煎餅的小攤前圍著三兩個顧客。
攤主是個老實巴交的中年漢子,正小心翼翼地給一個衣著破舊、牽著個瘦小
男孩的婦人多舀了一勺麵糊。
婦人千恩萬謝。
姜青麟走近,要了一個煎餅,隨意攀談:「老哥,生意如何?」
攤主嘆了口氣,一邊熟練地攤著餅,一邊低聲道:「勉強餬口吧。去年那場
大水過後,收成不好,糧價又貴,城裡人手裡都緊巴巴的。我這小本買賣,也就
圖個溫飽。」
他指了指旁邊籮筐裡黑乎乎、摻雜著不少麩皮和沙土的糙米,「您瞧瞧這米,
就這成色,價錢還比往年貴了兩成!都是那些黑心糧商囤積居奇!官府……唉,
睜隻眼閉隻眼罷了。」
姜青麟默默接過煎餅,付了錢。
粗糙的口感,帶著一股難以言喻的黴澀味,印證著攤主的話。
又行至一處略顯偏僻的街巷,一陣壓抑的爭吵聲傳來。
只見兩個身著皂隸服的衙役,正堵著一個挑著新鮮蔬菜進城販賣的老農。
其中一個衙役叉著腰,唾沫橫飛:「老東西!進城費!衛生費!攤位費!懂
不懂規矩?加起來五十文!少一個子兒,你這擔菜就別想賣了!」
老農滿臉皺紋如同刀刻,背脊佝僂,苦苦哀求:「差爺!差爺行行好!小老
兒家裡就指著這點菜換點鹽錢……實在是……五十文太多了!求您高抬貴手……」
說著,哆哆嗦嗦地從懷裡掏出幾個銅板。
「滾開!這點錢打發叫花子呢?」另一個衙役不耐煩地一把推開老農,老農
一個踉蹌,差點摔倒,菜擔子也歪了,鮮嫩的菜葉散落一地。
衙役看也不看,一腳踩在菜葉上,獰笑著:「要麼交錢,要麼……嘿嘿,跟
我們回衙門「說道說道」?」
姜青麟身後的親衛眼中閃過一絲怒意,手按向了腰間的短刃。
姜青麟微微搖頭,示意他稍安勿躁。
他走上前,聲音平靜:「兩位差爺,這位老丈的進城費、攤位費,我替他付
了。」說著,從袖中取出一小塊碎銀,約莫一兩,遞了過去。
兩個衙役一愣,看到銀子,眼睛頓時亮了。
為首的衙役一把搶過銀子,掂量了一下,斜睨著姜青麟:「喲,讀書人?挺
大方啊!行,算他走運!」
他貪婪地將銀子揣進懷裡,竟絲毫沒有找零的意思,衝著老農吼道:「還不
快滾!算你遇到貴人了!」
老農感激涕零,對著姜青麟連連作揖,也顧不上收拾地上的菜,挑起擔子,
踉蹌著趕緊離開了。
兩個衙役得意地哼著小曲,正要離開。
姜青麟忽然開口,聲音依舊平淡:「差爺,這永豐縣的規矩,進城費、衛生
費、攤位費加起來要五十文?不知可有縣衙明文告示張貼?」
衙役腳步一頓,回頭瞪著姜青麟,臉色沉了下來:「小子!你什麼意思?多
管閒事是吧?衙門的事,輪得到你一個窮酸書生過問?拿了你的銀子是給你面子!
再囉嗦,信不信老子把你一起抓進去?」說著,手按在了腰間的鐵尺上。
姜青麟身後的親衛眼神一厲,氣息微凝。
姜青麟卻只是淡淡一笑:「不敢。
只是初到貴地,好奇問問。」他不再多言,帶著親衛轉身離開。
兩個衙役看著他的背影,呸了一口:「算你識相!」
回到驛館不久,常弘也帶著一身塵土回來了,面色凝重。
他屏退左右,低聲向姜青麟稟報:「殿下,此地情況……比看到的更糟。」
「百姓怨氣頗深,但敢怒不敢言。
縣令陳有德,表面清廉,實則與城中幾家大糧商、綢緞莊關係盤根錯節。
去年賑災糧款,據說被層層剋扣,真正到災民手中的不足三成!修堤款項更
是被偷工減料,中飽私囊。
縣丞李茂,是陳有德的心腹,負責具體經手,據說手段頗為酷烈。
剛才屬下在城南茶棚,還聽到幾個行商私下議論,說李縣丞在州府頗有倚仗,
行事才如此肆無忌憚,連州里派來查賬的官員都被他「招待」得服服帖帖,最後
不了了之。」
「另外,」常弘的聲音帶著一絲寒意,「屬下在縣衙後巷,無意間聽到兩個
醉酒的衙役吹噓,說他們替「李爺」李茂辦差,如何威風,如何從商販手裡收
「孝敬」……」
姜青麟眼神沉靜如深潭。
他腦海中閃過那老婦絕望的眼神,衙役的跋扈,攤主的嘆息,老農的佝僂背
影……這一切,如同冰冷的針,刺穿著他身為親王的責任感。
這趟歸途,所見所聞,不再是模糊的奏報,而是活生生的、亟待拯救的民生
疾苦,以及盤根錯節、亟待斬斷的毒瘤!
「常弘。」
「卑職在!」
「此事不能姑息,但孤需儘快回京面聖。」
他目光銳利地掃過常弘,「你即刻選派一名精明強幹、處事老練的百戶,持
孤王令牌,全權負責徹查永豐縣貪墨案!調集附近州府錦衣衛人手供其差遣!」
「是!殿下!」常弘肅然領命,立刻轉身出去安排。
「告訴他,」姜青麟的聲音冰冷而清晰,「孤要他:第一,即刻查封縣衙賬
房、糧倉及涉案糧商庫房!控制陳有德、李茂及所有涉案人員!第二,提審相關
胥吏、糧商、里正,務必查清貪墨錢糧去向及所有同黨!第三,釋放所有因抗捐、
伸冤而被構陷下獄的無辜百姓!第四,抄沒陳有德、李茂及涉案糧商家產,除留
部分維持經營外,其餘盡數用以補償被盤剝之百姓、平抑糧價及重修堤防!第五,
將那兩個衙役杖責一百,枷號示眾三日!以儆效尤!」
「此案所有細節、人證物證、處置結果,整理成卷,飛馬急報御前及孤處!
後續賑濟、修堤事宜,由他督同吏部、戶部派員在此督辦落實,務必使錢糧真正
惠及百姓,堤壩工程須經工部查驗合格!孤回京後,會親自向陛下奏明此地情形!」
命令條理清晰,雷霆萬鈞!常弘迅速領會,沉聲道:「殿下放心!卑職定選
派得力人手,將此案辦成鐵案!永豐縣的蛀蟲,一個也跑不掉!」
很快,一名面容精悍、眼神沉穩的錦衣衛百戶被常弘帶到姜青麟面前,單膝
跪地:「卑職北鎮撫司百戶趙振,參見殿下!請殿下示下!」
姜青麟將令牌交予他,目光如炬:「趙振,孤將此案交予你,是信你之能,
重你之責!務必秉公執法,除惡務盡,還永豐百姓一個公道!若遇阻撓,可憑王
令,調動一切所需力量!孤在京城,等你的詳報!」
「卑職領命!必不負殿下重託!」趙振雙手接過令牌,聲音斬釘截鐵。
姜青麟不再多言,轉身對常弘道:「此地事了,即刻啟程!」
「是!」
夜色深沉。
驛館房間內燭火搖曳。
姜青麟獨坐燈下,聽著窗外隱約傳來錦衣衛緹騎調動、衙役呵斥與百姓低語
交織的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1】【2】【3】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說一下本書的設定,因為是元嬰修士,真氣有限所以沒辦法長時間域控飛行,
還有馬都是有些妖的血統所以比一般御空這些還快,更持久
第一章 歸途
海風鹹澀,鷗鳴漸遠。
姜青麟駕馭的小舟終於靠上了一處荒僻的沙灘。
他躍下船,將小舟拖上岸藏於礁石之後,臉上並未覆著那層平凡的麵皮,劍
眉星目在陽光下顯得格外清晰,卻也帶著一絲離島後的沉鬱。
腳踏實地的瞬間,他敏銳地察覺到數道氣息自不遠處林中飛速接近,速度極
快!
姜青麟瞳孔微縮,右手下意識按向腰間古樸的劍柄,體內真氣悄然流轉,周
身自然散發出一股沉凝的氣勢。
來人修為極高,為首之人的氣息淵深似海,竟隱隱給他一種壓迫感,其修為
恐怕已至元嬰之境!他凝神戒備,目光如電般射向來人方向。
只見數名身著不起眼灰色勁裝、氣息精悍內斂的漢子迅速現身,呈護衛陣型
散開。
為首一人身形魁梧,面容剛毅如刀削斧鑿,眼神銳利似鷹隼,正是錦衣衛指
揮使常弘。
他甫一看到姜青麟的真容,眼中瞬間閃過一絲難以抑制的激動與如釋重負,
隨即化為特有的肅穆與恭謹。
他幾步搶到姜青麟身前約一丈處,毫不猶豫地單膝跪地,行了一個最標準的
禮,聲音洪亮而充滿敬意:「下官錦衣衛指揮使常弘,參見殿下!殿下萬安!」
姜青麟心中微動,面上不動聲色,沉聲道:「免禮。錦衣衛北鎮撫司,不是
在先帝朝便已裁撤封存?常指揮使何故在此?」
他的目光審視著常弘,帶著一絲探究。
「殿下」這個稱呼,讓他瞬間意識到,自己青雲島之行前的身份,恐怕已不
再是秘密。
常弘站起身,腰桿挺得筆直如標槍,恭敬回道:「回稟殿下!全賴殿下在桂
州立下大功,上呈陛下驚天陰謀!陛下震怒之餘,深感非雷霆手段不足以肅清魑
魅,遂於三月前下旨,重啟錦衣衛,重開北鎮撫司!下官蒙陛下信任,掌此重任。
陛下更親口諭令,命下官務必尋得殿下,護衛周全。
下官不敢怠慢,在桂州查辦周明遠逆案的同時,便已廣佈密探,全力搜尋殿
下蹤跡。」
他頓了頓,語氣沉穩有力,「殿下行蹤飄忽,隱姓埋名,下官麾下兒郎費盡
周折,一路追蹤線索,耗費兩月光陰,方才探知殿下最後出海之地。
又經多方打探附近經驗最老道的漁民,甚至犧牲了兩名精通水性的好手強闖
迷霧海域探查,才最終確認了青雲島的大致方位。
此地陣法玄妙,非尋常修士可尋。
下官本已決定,若再過兩日仍無確切訊息,便親自駕船出海,拼死也要尋到
殿下。
天幸殿下安然歸來,下官總算不負陛下重託!」言語間充滿了完成使命的鄭
重與對姜青麟安危的深切關切。
姜青麟點了點頭,心中對錦衣衛重啟後的高效與決心也暗自凜然。
他繼續問道:「桂州案,進展如何?」
常弘神色一肅,迅速稟報:「託陛下洪福與殿下奠定的基礎,桂州大局已定!
巡撫周明遠及其核心黨羽已被盡數擒拿,押解進京候審。其餘州府涉案官吏,凡
有牽連者,皆已落網。邪魔外道方面,『血月宗』、『兇冥宗』兩處重要巢穴已
被搗毀,骨幹伏誅,餘孽正在清剿。」
他略微停頓,聲音壓低了幾分,帶著錦衣衛特有的謹慎,「此外,在查抄周
明遠密室時,搜出大量密信。其中…除了一些與朝中官員的往來,還發現了數封
與某位宗室郡王府的書信。」
常弘謹慎地略去了具體名號。姜青麟眼神微凝,但並未追問具體是誰。
涉及宗室,自有皇爺爺聖裁。
他只是淡淡道:「嗯。你處理得很好。」
常弘心中一鬆,恭敬道:「謝殿下。陛下嚴令,下官首要之責便是尋得殿下,
確保殿下平安。唯請殿下示下,是否即刻啟程返京?陛下…甚為掛念殿下。」
姜青麟目光投向北方,京城的方向。
歲末之期將近,皇祖父的旨意、桂州案的後續、以及父王血仇的線索…都如
無形的絲線,牽引著他。
他緩緩點頭:「嗯,是該回去了。走吧,進京。」
常弘如蒙大赦,立刻轉身,做了個手勢。
一名錦衣衛迅速牽來一匹神駿異常、鞍韉齊備的黑色駿馬。
常弘親自上前,姿態恭謹地扶住馬鐙:「殿下,請上馬。」
待姜青麟穩穩坐定,他才利落地翻身上了自己的馬,並未僭越地護在姜青麟
「身前」,而是稍稍落後半個馬身,居於側後護衛位。
其餘錦衣衛則無聲散開,形成警戒隊形。
「啟程!」常弘低喝一聲。
一行人馬,捲起細沙,朝著內陸,朝著那座權力與漩渦的中心——大齊京師
臨淄,疾馳而去。
海風將姜青麟的玄色衣袍吹得獵獵作響,他端坐馬上,青雲島的濤聲與某個
嬌蠻少女含淚的誓言,似乎還縈繞在耳畔。
前路,已非江湖。
馬蹄踏過官道,沿海的溼潤空氣漸漸被內陸的乾燥塵土取代。
沿途所見,民生景象各異,如同一幅徐徐展開的帝國長卷,既有承平的安穩,
也透露出潛藏的瘡痍。
行至一處名為「安平」的富庶縣城,景象尚算繁榮。
城門守衛精神抖擻,盤查有序。
城內街道寬闊整潔,商鋪林立,貨物琳琅滿目,吆喝聲此起彼伏。
行人衣著光鮮,臉上帶著滿足的笑意。
茶樓酒肆裡,說書先生唾沫橫飛,講述著秦王殿下奇襲清國糧道的傳奇故事,
引來陣陣喝彩。
姜青麟一行低調穿過,所見所聞,讓他緊繃的心絃稍稍放鬆。
這才是大齊應有的氣象。
然而,離開安平縣不過百餘里,進入相鄰的「永豐」縣地界,畫風陡變。
時值初冬,本該是農閒休養生息之時,官道兩旁的田地卻顯出幾分蕭條。
溝渠淤塞,田埂失修,偶有幾處低窪地還殘留著大片渾濁的水漬,散發著淡
淡的腥氣。
路過的村莊,房屋大多陳舊,不少有修補的痕跡。
村民們衣衫雖不算襤褸,卻也洗得發白,面有菜色,眼神中透著一絲麻木和
不易察覺的畏縮。
空氣中瀰漫著一種沉重的壓抑感,與安平縣的生機勃勃形成鮮明對比。
「殿下,」常弘策馬靠近半個身位,聲音壓得很低,「永豐縣去年夏秋之交
曾遭了水患,朝廷同樣撥下糧款用於賑災和加固堤防。但看眼前景象,似乎……
治理得遠不如安平。」
姜青麟微微頷首,目光沉靜地掃過田野和村落,最終落在一處明顯是新修不
久、卻顯得頗為單薄簡陋的河堤上,幾處堤段甚至能看到細微的滲水痕跡。
他的語氣平淡,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冷意:「朝廷的錢糧,看來並非每一
處都落到了實處。
碩鼠之患,無處不在。」
進入永豐縣城,凋敝之感更甚。
城牆略顯斑駁,城門處值守的衙役懶散地靠在門洞邊,對進出的人愛答不理,
眼神卻不時在過往行人、尤其是帶著貨物的商販身上逡巡。
街道還算寬闊,但行人稀疏,商鋪大多門可羅雀,偶有開門的也是貨物稀少,
掌櫃夥計無精打采地打著哈欠。
幾個形容枯槁的乞丐蜷縮在背風的牆角,無聲地訴說著苦難。
一股若有若無的怨氣和恐懼瀰漫在空氣中。
姜青麟的目光掃過縣衙方向時,似乎瞥見一個穿著粗布衣裳、頭髮花白的老
婦人,手裡緊緊攥著一個破舊的布包,眼神絕望而固執地死死盯著大牢那扇黑沉
沉的鐵門,嘴唇無聲地翕動著。
他們在城中唯一還算像樣的驛館安頓下來。
驛丞是個鬚髮皆白的老吏,行動遲緩,言語間閃爍其詞,眼神躲閃。
常弘心領神會,安頓好姜青麟後,便親自帶了兩名精幹手下,換上不起眼的
便服,悄然融入了縣城的市井之中。
姜青麟並未留在驛館,他換了一身半舊的青色文士長衫,束起墨髮,僅帶了
一名同樣便裝、氣息收斂的親衛,信步走上永豐縣略顯冷清的街頭。
他想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感受這片土地真實的脈動。
街角,一個賣雜糧煎餅的小攤前圍著三兩個顧客。
攤主是個老實巴交的中年漢子,正小心翼翼地給一個衣著破舊、牽著個瘦小
男孩的婦人多舀了一勺麵糊。
婦人千恩萬謝。
姜青麟走近,要了一個煎餅,隨意攀談:「老哥,生意如何?」
攤主嘆了口氣,一邊熟練地攤著餅,一邊低聲道:「勉強餬口吧。去年那場
大水過後,收成不好,糧價又貴,城裡人手裡都緊巴巴的。我這小本買賣,也就
圖個溫飽。」
他指了指旁邊籮筐裡黑乎乎、摻雜著不少麩皮和沙土的糙米,「您瞧瞧這米,
就這成色,價錢還比往年貴了兩成!都是那些黑心糧商囤積居奇!官府……唉,
睜隻眼閉隻眼罷了。」
姜青麟默默接過煎餅,付了錢。
粗糙的口感,帶著一股難以言喻的黴澀味,印證著攤主的話。
又行至一處略顯偏僻的街巷,一陣壓抑的爭吵聲傳來。
只見兩個身著皂隸服的衙役,正堵著一個挑著新鮮蔬菜進城販賣的老農。
其中一個衙役叉著腰,唾沫橫飛:「老東西!進城費!衛生費!攤位費!懂
不懂規矩?加起來五十文!少一個子兒,你這擔菜就別想賣了!」
老農滿臉皺紋如同刀刻,背脊佝僂,苦苦哀求:「差爺!差爺行行好!小老
兒家裡就指著這點菜換點鹽錢……實在是……五十文太多了!求您高抬貴手……」
說著,哆哆嗦嗦地從懷裡掏出幾個銅板。
「滾開!這點錢打發叫花子呢?」另一個衙役不耐煩地一把推開老農,老農
一個踉蹌,差點摔倒,菜擔子也歪了,鮮嫩的菜葉散落一地。
衙役看也不看,一腳踩在菜葉上,獰笑著:「要麼交錢,要麼……嘿嘿,跟
我們回衙門「說道說道」?」
姜青麟身後的親衛眼中閃過一絲怒意,手按向了腰間的短刃。
姜青麟微微搖頭,示意他稍安勿躁。
他走上前,聲音平靜:「兩位差爺,這位老丈的進城費、攤位費,我替他付
了。」說著,從袖中取出一小塊碎銀,約莫一兩,遞了過去。
兩個衙役一愣,看到銀子,眼睛頓時亮了。
為首的衙役一把搶過銀子,掂量了一下,斜睨著姜青麟:「喲,讀書人?挺
大方啊!行,算他走運!」
他貪婪地將銀子揣進懷裡,竟絲毫沒有找零的意思,衝著老農吼道:「還不
快滾!算你遇到貴人了!」
老農感激涕零,對著姜青麟連連作揖,也顧不上收拾地上的菜,挑起擔子,
踉蹌著趕緊離開了。
兩個衙役得意地哼著小曲,正要離開。
姜青麟忽然開口,聲音依舊平淡:「差爺,這永豐縣的規矩,進城費、衛生
費、攤位費加起來要五十文?不知可有縣衙明文告示張貼?」
衙役腳步一頓,回頭瞪著姜青麟,臉色沉了下來:「小子!你什麼意思?多
管閒事是吧?衙門的事,輪得到你一個窮酸書生過問?拿了你的銀子是給你面子!
再囉嗦,信不信老子把你一起抓進去?」說著,手按在了腰間的鐵尺上。
姜青麟身後的親衛眼神一厲,氣息微凝。
姜青麟卻只是淡淡一笑:「不敢。
只是初到貴地,好奇問問。」他不再多言,帶著親衛轉身離開。
兩個衙役看著他的背影,呸了一口:「算你識相!」
回到驛館不久,常弘也帶著一身塵土回來了,面色凝重。
他屏退左右,低聲向姜青麟稟報:「殿下,此地情況……比看到的更糟。」
「百姓怨氣頗深,但敢怒不敢言。
縣令陳有德,表面清廉,實則與城中幾家大糧商、綢緞莊關係盤根錯節。
去年賑災糧款,據說被層層剋扣,真正到災民手中的不足三成!修堤款項更
是被偷工減料,中飽私囊。
縣丞李茂,是陳有德的心腹,負責具體經手,據說手段頗為酷烈。
剛才屬下在城南茶棚,還聽到幾個行商私下議論,說李縣丞在州府頗有倚仗,
行事才如此肆無忌憚,連州里派來查賬的官員都被他「招待」得服服帖帖,最後
不了了之。」
「另外,」常弘的聲音帶著一絲寒意,「屬下在縣衙後巷,無意間聽到兩個
醉酒的衙役吹噓,說他們替「李爺」李茂辦差,如何威風,如何從商販手裡收
「孝敬」……」
姜青麟眼神沉靜如深潭。
他腦海中閃過那老婦絕望的眼神,衙役的跋扈,攤主的嘆息,老農的佝僂背
影……這一切,如同冰冷的針,刺穿著他身為親王的責任感。
這趟歸途,所見所聞,不再是模糊的奏報,而是活生生的、亟待拯救的民生
疾苦,以及盤根錯節、亟待斬斷的毒瘤!
「常弘。」
「卑職在!」
「此事不能姑息,但孤需儘快回京面聖。」
他目光銳利地掃過常弘,「你即刻選派一名精明強幹、處事老練的百戶,持
孤王令牌,全權負責徹查永豐縣貪墨案!調集附近州府錦衣衛人手供其差遣!」
「是!殿下!」常弘肅然領命,立刻轉身出去安排。
「告訴他,」姜青麟的聲音冰冷而清晰,「孤要他:第一,即刻查封縣衙賬
房、糧倉及涉案糧商庫房!控制陳有德、李茂及所有涉案人員!第二,提審相關
胥吏、糧商、里正,務必查清貪墨錢糧去向及所有同黨!第三,釋放所有因抗捐、
伸冤而被構陷下獄的無辜百姓!第四,抄沒陳有德、李茂及涉案糧商家產,除留
部分維持經營外,其餘盡數用以補償被盤剝之百姓、平抑糧價及重修堤防!第五,
將那兩個衙役杖責一百,枷號示眾三日!以儆效尤!」
「此案所有細節、人證物證、處置結果,整理成卷,飛馬急報御前及孤處!
後續賑濟、修堤事宜,由他督同吏部、戶部派員在此督辦落實,務必使錢糧真正
惠及百姓,堤壩工程須經工部查驗合格!孤回京後,會親自向陛下奏明此地情形!」
命令條理清晰,雷霆萬鈞!常弘迅速領會,沉聲道:「殿下放心!卑職定選
派得力人手,將此案辦成鐵案!永豐縣的蛀蟲,一個也跑不掉!」
很快,一名面容精悍、眼神沉穩的錦衣衛百戶被常弘帶到姜青麟面前,單膝
跪地:「卑職北鎮撫司百戶趙振,參見殿下!請殿下示下!」
姜青麟將令牌交予他,目光如炬:「趙振,孤將此案交予你,是信你之能,
重你之責!務必秉公執法,除惡務盡,還永豐百姓一個公道!若遇阻撓,可憑王
令,調動一切所需力量!孤在京城,等你的詳報!」
「卑職領命!必不負殿下重託!」趙振雙手接過令牌,聲音斬釘截鐵。
姜青麟不再多言,轉身對常弘道:「此地事了,即刻啟程!」
「是!」
夜色深沉。
驛館房間內燭火搖曳。
姜青麟獨坐燈下,聽著窗外隱約傳來錦衣衛緹騎調動、衙役呵斥與百姓低語
交織的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