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25-08-01
第七章:他鄉故知
春節過後三月,聖旨傳下,大宋國科考開啟。
各郡縣學子們早的提前半年就已來到新鄭。齊開陽焦急等待卓亦常,兄弟分
開已近半年未見,心中甚是想念是其一。恩師不準自己回曲寒山,離山半年不知
山中歲月,更想從卓亦常口中得知山中的故舊們近來如何了。
這些日子來,雖在皇宮裡過著胡天胡地的日子,仍時常想念恩師與大姐,還
有淳樸的曲寒村民們。
離山越久,越能體會恩師待自己的心血。從前修行雖苦,還常受到重重常人
難以忍受的責罰。可出山後數次面臨危機,險死還生,往日的刻苦與艱難在這一
刻無比地值得。更何況恩師的循循善誘,因材施教,一幕幕都浮現在腦海。若是
像柯國師那種【師】,恐怕早就厭學得自暴自棄了。
少年同樣想念大姐。自他記事開始,若說恩師是授業,大姐就是撫養。自己
不知父母,楚明琅就像自己的母親,分明只比自己大了四歲,可齊開陽在地上爬
的時候,楚明琅就已在照料兩人的生活起居。從小,她就會兇巴巴地罵自己,會
發脾氣讓自己嚇得不敢回家。可是自己回了家,領了罰,家裡所有的東西,最好
的一定是留給自己的。——就算是一隻雞,雞腿永遠都在自己碗裡。
「想起誰了?」
「啊……想起人了。」流露出的回憶與神往,瞞不過陰素凝的眼睛,齊開陽
笑笑說道。
「這時候肯定不是柳霜綾。」兩人相處至今,已有了默契,不該問的絕不多
問。陰素凝似猜到了什麼,嫣然一笑,低頭提筆批閱奏章。
齊開陽驀然發覺,與陰素凝相處時倒和曲寒山頗多相似。許多的心照不宣,
許多的秘密卻彼此信任。難怪在這裡會更加懷念從小長大的山村。
近來朝中變化頗多。陰素凝的權柄越來越大,自她與皇帝密談以來,京城的
官員足足換去了一成,皆出自陰素凝之手。雖大都是五六品的官員,可在延寧宮
裡與重臣參議政事時,話語權不知不覺就重了許多,幾至言出法隨。重臣們再不
敢看輕於她,只將她當做參議政事的【謀士】。
陰素凝權柄漸重時,柯太師也與從前大為不同。往日他幾乎不參與政事,只
與皇帝說些讓人昏昏欲睡的大道理,隨後探討長生之道。近來則越來越多地在朝
堂上發表己見,於御書房與皇帝私下會見時,御書房裡隔三差五就會頒下旨意。
隱隱約約,朝堂上似有風雨欲來的味道。執掌後宮的皇后,與深得皇帝寵信
的當朝太師,雙方之間慢慢有了爭鋒相對的味道。齊開陽旁觀柯國師已有好一段
時日,越發覺得此人十分怪異。
怪異的不僅柯國師,皇帝比起齊開陽剛來京城時,變化同樣不少。
初時看皇帝,齊開陽還覺心中有愧。時日一長,少年心中反而坦蕩。這皇帝
不似人君就罷了,更完全沒個人夫的樣子。這種名義上的夫妻,皇帝自己都半點
不在乎,齊開陽去在乎作甚?
他初入京城時,觀皇帝身邊的聖輝淡而不顯,華而不實,隱隱還透出些黑氣。
幾月過去,聖輝越發黯淡,奇的是黑氣一同去了大半,不定睛凝神幾乎瞧不出,
反倒是金色聖輝中透出隱隱紅氣來。紅光本是吉兆,可這股紅光與金光交匯,又
有殘留的黑氣暈染,怎麼看都覺帶著三分不詳。
齊開陽的望氣之術只是粗通皮毛,且皇帝這渾渾噩噩,自甘墮落的樣子看著
著實讓人生氣。若不是陰素凝還要在朝中為後,且大宋國若亡,對她影響甚大,
齊開陽看都懶得看一眼。
大朝會上官員奏明瞭恩科事宜,皇帝準了,又點御筆擇下吉日良辰,事關大
宋國寒窗苦讀學子們前途的一場大考就此拉開序幕。
聖旨傳遍諸郡縣,開榜公示恩科諸多條陳與日期,限舉子們日內抵達京城趕
考,過時不候。
赴京試的舉子,哪還有此刻才出門的?全都早早地齊聚京城,疏通關係的,
考前最後衝刺的,還有想方設法探聽考題的,不一而足。除了卓亦常!
卓亦常直到開考前一日才來到新鄭城,赴禮部登記了名冊,住所等。
齊開陽暗暗擔心了好些日子,得知好兄弟終於來了大喜。可一想明日就是恩
科開考,還是不要去添亂為好,只得按捺下滿腔話語,等恩科之後再說。如此還
被陰素凝取笑了一番,說他像卓亦常的老爹差不多,簡直是舔犢情深。
於是當晚齊開陽就舔得陰素凝嬌喘陣陣,呻吟不停。——這幾月下來每日從
陰素凝身上學習,齊開陽的床上功夫長進著實不小。
三日文試後六日武試,中榜的學子還要參與殿試。朝堂用人之際,每一位學
子的才學陰素凝都要親自考校過。正因如此,她才敢答應齊開陽,絕不會讓人徇
私舞弊,暗中將無名氣,無背景的卓亦常給涮掉。
齊開陽從未覺得日子這麼漫長,六日之試彷彿過了六年。陰素凝看他抓耳撓
腮的,說要不派他做個監考官,去考場見一見卓亦常。齊開陽搖頭拒絕,科考之
事不僅是卓亦常的人生大事,亦是卓媽媽半生心血所聚。齊開陽不想給義弟一丁
點的干擾。
三日文試已過,陰素凝特地出宮去了趟禮部。奉皇帝旨意,考生交卷之後立
刻封卷,考官們集中在府衙裡不得外出,外人亦不得入內,直至出榜。旨意其實
是陰素凝擬的,為稟公正,她自己一樣不能例外。回宮之後齊開陽數度張嘴,最
終忍住了沒問。
陰素凝憋了他半日,才笑嘻嘻道:「好啦好啦,你別擔心了成不成?卓老爹。」
齊開陽白了她一眼,低著頭也不知道是生悶氣,還是忐忑不安。怪自己先前
的話說得太滿,什麼只需公平,卓亦常必中進士云云,搞得現下都不好開口。
「我特意問過監考官,你那位好兄弟半日就已做完了草稿。其後不卑不亢,
檢查了一遍又一遍,修飾了一遍又一遍。交卷前兩個時辰,在卷子上抄正。監考
官見他與眾不同,巡視時留意了好幾回,讚不絕口。」陰素凝忍俊不禁,怕他憋
壞了,將實情和盤托出。
齊開陽長舒一口氣,陰素凝又道:「榜單出來之前,卷子都要送過來,我親
自再檢閱過才放榜,這下安心了沒?」
「哎呀你不早說。」齊開陽喜笑顏開,橫抱陰素凝轉了個圈,在她臉頰上重
重親了一口,道:「好凝兒,還是你細心。」
陰素凝用衣袖在臉頰抹了一把。這一口親得好重,料想留下紅痕,皇后娘娘
嗔道:「對你那個好兄弟可比對人家上心多了,哼,把這印子留給大臣們看。」
「別別別。」齊開陽擠眉弄眼討好道:「我今後一定更上心,更賣力。」
「去。」
自己這官兒做不做無妨,陰素凝的皇后做不做,她自己也不上心,無非是暫
為棲身。可要是影響了卓亦常科舉,那就不好了。
三日文試之後便是武試。武試有校場演武與韜略兩項,前後共六日。相比起
文試,齊開陽對武試毫不擔心。卓亦常弓馬嫻熟,校場武試不在話下。至於韜略,
修行時小夥伴們時常玩些結陣鬥法的小遊戲,齊開陽從未贏過。
九日科考緊張又一晃而過,再經半月,考官們批卷已畢,卷子被送到延寧宮。
陰素凝逐份閱過,一卷不漏。在大朝會上經皇帝御筆欽點,這才放榜。
今科的進士需殿前面聖,榜單隻放入圍進士之名,不列名次。待陛下考校之
後,才揭三甲之名。齊開陽看皇帝那個昏庸的樣子,撇了撇嘴,就這樣的,也配
考校我的好兄弟?
金鑾殿上龍涎香繚繞,群臣畢至,皇帝升殿高坐龍椅,宣本榜進士們覲見。
齊開陽一身戎裝立在金鑾殿口,見新科進士們從禁宮城門外魚貫而入。卓亦
常身在文科第三位,目光平視,不卑不亢,步伐沉穩,一身浩然正氣若隱若現。
他穿過城門後微仰首先天略停片刻,似在向卓家列祖列宗禱告。
三十餘名文進士,二十餘名武進士,在金鑾殿的臺階前下跪山呼萬歲。卓亦
常遠遠看見齊開陽,好一陣驚喜。他年紀剛十五,為人已十分沉穩,喜不外露。
大宋國龍鳳齊至殿門前,居高而坐。大太監唱諸進士之名與文武試的成績,
皇帝興致缺缺,唯唯爾爾,陰素凝側耳傾聽,目光從諸進士臉上一一掠過。
卓亦常的成績文榜第三,武試第一。文武雙全,自是所有人關注的焦點。陰
素凝在皇帝身邊耳語幾句,皇帝喚過大太監,陰素凝無奈,只得親口對大太監而
言。
「宣卓亦常上前。」
卓亦常出列趨前,濃眉深鎖,大眼圓睜,齊開陽暗道要糟,急得直撓頭。自
家兄弟的脾性再清楚不過,陰素凝禍國妖后之名,卓亦常出山必有所耳聞。如今
在金鑾殿前親眼目睹赤裸裸的後宮干政,可萬萬不要書呆子脾氣發作,鬧出什麼
禍端來。
齊開陽連向卓亦常使眼色,可卓亦常此時聚精會神,渾然不覺。
「陛下有旨,兵書尚書出題考校。」
齊開陽暗鬆了口氣,陰素凝著實聰慧。今日不得不從珠簾後走向臺前,一切
行徑得法,果然卓亦常面色稍緩。
兵部尚書出班,命人抬出西北邊陲圖,道:「蠻趙屢犯西陲,征戰連年,百
姓缺糧少食,朝中負擔沉重。若命爾戍邊五年,當以何策鎮守?」
卓亦常朗聲道:「我大宋西陲河流縱橫,土肥草豐,學生有三策。其一,退
守陰山隘口,設堅關,多置弓弩,以車陣之法固守陰山,叫蠻趙不得越陰山半步。
其二,陰山之內土地平整,以屯田之法,戍卒七分屯耕三分戍衛,所產糧秣半數
歸軍半數濟民,可解朝中糧秣短缺燃眉之急。其三,蠻趙難過陰山,可設易市於
北境,以茶鹽易良馬,使邊商與牧民共利。如此……」
「大膽!」兵部侍郎出列怒斥道:「大宋國土,寸土不讓,豈可拱手以獻敵
國耶?」
「學生尚未說完。」卓亦常面不改色,道:「如此不出五年,邊境自足,兵
強馬壯。麾軍陰山以西,收復失地,進可兵鋒直指趙都,退可穩固陰山,徐圖進
取。」
言罷,卓亦常乞紙筆繪製陰山屯防圖,圖中標註修造的引水通渠十二條,烽
火臺七十餘座由兵部過目,看得一些老兵官都微微頷首。
這一答,既有治國安民之策,又有軍兵韜略,果然文武雙全。好兄弟大出風
頭,齊開陽與有榮焉,恰逢陰素凝不著痕跡地偷看過來,兩人目光一對,皆有欣
喜之色。
百官嗡嗡議論間,戶部又依旨出列問道:「近年天連降豪雨,河流湍急,漕
運耗費連年增長,爾作何應對?」
卓亦常略思索一番,道:「學生有兩點諫言。其一,當今漕運皆為長運,河
流平緩時,漕渠水面平靜,長運有助於穩定漕工縴夫。但近年豪雨不斷,河流湍
急,學生以為,當改長運為分運。沿途多設中轉糧倉,於糧倉當地僱傭漕工縴夫,
效仿驛站傳書之法,可大量節省人力物力。其二,學生以為,天降豪雨,河流泥
沙衝入漕渠,河床抬高,不僅有潰堤之險,亦阻水流執行,當以疏浚漕渠為先。」
這一答,陰素凝挑了挑眉毛,的確是思慮周全,面面俱到。她向大太監點了
點頭,卓亦常退回列席中。其餘學子逐一接受考驗,但都不如卓亦常驚豔。陰素
凝眼珠子一轉,道:「陛下,今年大恩科,臣妾想看看武進士的武藝。」
原本至此當先親點文進士排名,皇后既然有言,皇帝心不在焉,只點頭同意。
百官正欲隨同皇帝移駕演武場,皇帝一拂衣袖道:「就在這裡演吧。」
百官大驚,禁宮之內,金鑾殿前,豈有動刀兵之理?但皇帝近年來荒唐慣了,
百官不敢出聲。齊開陽見階下卓亦常濃眉倒豎地出列,忙兩步搶上,朝義弟一擺
手,跪拜皇帝道:「陛下,臣請為校場護持。」
「齊中郎將勇武恪責,正勝任其職。」陰素凝同樣看在眼裡,心中暗道:這
個義弟年歲不大,脾氣倒不小。儒門出身?修習【浩然正氣】的?
「準。」
不僅是第一次跪拜皇帝,還是第一次當面聽皇帝自己下旨……齊開陽不敢怠
慢,來不及心中責罵,下了階一個顏色,自有右千牛衛去準備校場演武之物。他
來到卓亦常身旁低聲道:「臭小子,不管你今天有多少疑團都先忍著!莫忘了卓
大娘的心願。」
卓亦常板著臉,聞言才低頭按捺下心中澎湃。兄弟倆有千言萬語,齊開陽見
他終於平心靜氣,這才安心了些。
不一時校場佈置完畢,其間皇帝催促兩回,右千牛衛們來回奔跑得滿頭大汗。
正欲演武,忽然空中雷聲大作,片刻間豪雨傾盆。
校場設移動靶十五隻,武進士們輪流上場。卓亦常身為武科第一,壓軸出場。
武進士們並無水貨之嫌,雖在豪雨之下,視線大受干擾,且箭枝射出後被雨點打
偏,但並無一人一箭脫靶。但見卓亦常持三石強弓,戴一壺箭枝。箭發如連珠!
箭枝在豪雨中激開雨幕,一根接一根穿透桐木盾。待箭雨發完,四面桐木盾上的
箭孔組成上兵伐謀四字。
掌聲雷動!
齊開陽隨後抽出佩刀擲去,道:「接刀!」
卓亦常應聲飛身接過,刀光一展,刀身自左肩後翻卷而出,刀光如雪瀑傾瀉,
頓時將身邊的雨點全數撞開。起手就是一記技驚四座的【夜戰八方】!手腕翻轉
間挽起刀花,刀柄上的環佩叮噹震如猛虎低吼,正是【猛虎跳澗】。刀光如雪,
刀鋒將觸地時忽作"青龍出水",刀尖上挑三寸,刀刃閃過的寒芒正映著雷光一閃,
逼得人目不能及。
單刀看手,雙刀看走。卓亦常雖使單刀,足下步法時而如八步趕蟬矯夭靈動,
時而如虎臥山林般沉穩。一連三十餘招,至收尾時一招回風拂柳,刀隨身走,人
似陀螺一般旋轉,暴雨點滴不進。待旋轉停下,刀尖倒懸指天,刀鋒顫如琴絃。
正是朝天一炷香!
一路刀法並不出奇,人人都會,但卓亦常使來如神王之威,銳不可當。收勢
時又一道雷光劈下,映得刀身上的雲紋如活物流動。齊開陽率先大聲喝彩,他畢
生精修煉體之術,但卓亦常這路刀法在他眼中,同樣無懈可擊。這一路刀法,甚
至連皇帝看了都撫掌大笑。
傳臚官唱出一甲第一名卓亦常,皇帝御筆欽點文武經緯匾額,諸進士遊街三
日。特賜卓亦常麒麟服,狼毫筆,青羅傘蓋為眾進士之首,足顯榮耀。御賜九環
刀,刀鞘上書十年磨得秋水寒,一片丹心照玉環!
紅榜既出,宮中大擺宴席。皇帝被卓亦常的才學刀法震動一時,很快又心不
在焉,命鴻臚寺卿主持。齊開陽在席間不好多說,只與卓亦常約定今夜再會。
至夜間,齊開陽隻身來到驛館。新科文武狀元,多少人排著隊拜訪,卓亦常
大門緊閉,只見右千牛衛中郎將。
兄弟重逢,不甚喜悅,說起別後之事。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1】【2】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春節過後三月,聖旨傳下,大宋國科考開啟。
各郡縣學子們早的提前半年就已來到新鄭。齊開陽焦急等待卓亦常,兄弟分
開已近半年未見,心中甚是想念是其一。恩師不準自己回曲寒山,離山半年不知
山中歲月,更想從卓亦常口中得知山中的故舊們近來如何了。
這些日子來,雖在皇宮裡過著胡天胡地的日子,仍時常想念恩師與大姐,還
有淳樸的曲寒村民們。
離山越久,越能體會恩師待自己的心血。從前修行雖苦,還常受到重重常人
難以忍受的責罰。可出山後數次面臨危機,險死還生,往日的刻苦與艱難在這一
刻無比地值得。更何況恩師的循循善誘,因材施教,一幕幕都浮現在腦海。若是
像柯國師那種【師】,恐怕早就厭學得自暴自棄了。
少年同樣想念大姐。自他記事開始,若說恩師是授業,大姐就是撫養。自己
不知父母,楚明琅就像自己的母親,分明只比自己大了四歲,可齊開陽在地上爬
的時候,楚明琅就已在照料兩人的生活起居。從小,她就會兇巴巴地罵自己,會
發脾氣讓自己嚇得不敢回家。可是自己回了家,領了罰,家裡所有的東西,最好
的一定是留給自己的。——就算是一隻雞,雞腿永遠都在自己碗裡。
「想起誰了?」
「啊……想起人了。」流露出的回憶與神往,瞞不過陰素凝的眼睛,齊開陽
笑笑說道。
「這時候肯定不是柳霜綾。」兩人相處至今,已有了默契,不該問的絕不多
問。陰素凝似猜到了什麼,嫣然一笑,低頭提筆批閱奏章。
齊開陽驀然發覺,與陰素凝相處時倒和曲寒山頗多相似。許多的心照不宣,
許多的秘密卻彼此信任。難怪在這裡會更加懷念從小長大的山村。
近來朝中變化頗多。陰素凝的權柄越來越大,自她與皇帝密談以來,京城的
官員足足換去了一成,皆出自陰素凝之手。雖大都是五六品的官員,可在延寧宮
裡與重臣參議政事時,話語權不知不覺就重了許多,幾至言出法隨。重臣們再不
敢看輕於她,只將她當做參議政事的【謀士】。
陰素凝權柄漸重時,柯太師也與從前大為不同。往日他幾乎不參與政事,只
與皇帝說些讓人昏昏欲睡的大道理,隨後探討長生之道。近來則越來越多地在朝
堂上發表己見,於御書房與皇帝私下會見時,御書房裡隔三差五就會頒下旨意。
隱隱約約,朝堂上似有風雨欲來的味道。執掌後宮的皇后,與深得皇帝寵信
的當朝太師,雙方之間慢慢有了爭鋒相對的味道。齊開陽旁觀柯國師已有好一段
時日,越發覺得此人十分怪異。
怪異的不僅柯國師,皇帝比起齊開陽剛來京城時,變化同樣不少。
初時看皇帝,齊開陽還覺心中有愧。時日一長,少年心中反而坦蕩。這皇帝
不似人君就罷了,更完全沒個人夫的樣子。這種名義上的夫妻,皇帝自己都半點
不在乎,齊開陽去在乎作甚?
他初入京城時,觀皇帝身邊的聖輝淡而不顯,華而不實,隱隱還透出些黑氣。
幾月過去,聖輝越發黯淡,奇的是黑氣一同去了大半,不定睛凝神幾乎瞧不出,
反倒是金色聖輝中透出隱隱紅氣來。紅光本是吉兆,可這股紅光與金光交匯,又
有殘留的黑氣暈染,怎麼看都覺帶著三分不詳。
齊開陽的望氣之術只是粗通皮毛,且皇帝這渾渾噩噩,自甘墮落的樣子看著
著實讓人生氣。若不是陰素凝還要在朝中為後,且大宋國若亡,對她影響甚大,
齊開陽看都懶得看一眼。
大朝會上官員奏明瞭恩科事宜,皇帝準了,又點御筆擇下吉日良辰,事關大
宋國寒窗苦讀學子們前途的一場大考就此拉開序幕。
聖旨傳遍諸郡縣,開榜公示恩科諸多條陳與日期,限舉子們日內抵達京城趕
考,過時不候。
赴京試的舉子,哪還有此刻才出門的?全都早早地齊聚京城,疏通關係的,
考前最後衝刺的,還有想方設法探聽考題的,不一而足。除了卓亦常!
卓亦常直到開考前一日才來到新鄭城,赴禮部登記了名冊,住所等。
齊開陽暗暗擔心了好些日子,得知好兄弟終於來了大喜。可一想明日就是恩
科開考,還是不要去添亂為好,只得按捺下滿腔話語,等恩科之後再說。如此還
被陰素凝取笑了一番,說他像卓亦常的老爹差不多,簡直是舔犢情深。
於是當晚齊開陽就舔得陰素凝嬌喘陣陣,呻吟不停。——這幾月下來每日從
陰素凝身上學習,齊開陽的床上功夫長進著實不小。
三日文試後六日武試,中榜的學子還要參與殿試。朝堂用人之際,每一位學
子的才學陰素凝都要親自考校過。正因如此,她才敢答應齊開陽,絕不會讓人徇
私舞弊,暗中將無名氣,無背景的卓亦常給涮掉。
齊開陽從未覺得日子這麼漫長,六日之試彷彿過了六年。陰素凝看他抓耳撓
腮的,說要不派他做個監考官,去考場見一見卓亦常。齊開陽搖頭拒絕,科考之
事不僅是卓亦常的人生大事,亦是卓媽媽半生心血所聚。齊開陽不想給義弟一丁
點的干擾。
三日文試已過,陰素凝特地出宮去了趟禮部。奉皇帝旨意,考生交卷之後立
刻封卷,考官們集中在府衙裡不得外出,外人亦不得入內,直至出榜。旨意其實
是陰素凝擬的,為稟公正,她自己一樣不能例外。回宮之後齊開陽數度張嘴,最
終忍住了沒問。
陰素凝憋了他半日,才笑嘻嘻道:「好啦好啦,你別擔心了成不成?卓老爹。」
齊開陽白了她一眼,低著頭也不知道是生悶氣,還是忐忑不安。怪自己先前
的話說得太滿,什麼只需公平,卓亦常必中進士云云,搞得現下都不好開口。
「我特意問過監考官,你那位好兄弟半日就已做完了草稿。其後不卑不亢,
檢查了一遍又一遍,修飾了一遍又一遍。交卷前兩個時辰,在卷子上抄正。監考
官見他與眾不同,巡視時留意了好幾回,讚不絕口。」陰素凝忍俊不禁,怕他憋
壞了,將實情和盤托出。
齊開陽長舒一口氣,陰素凝又道:「榜單出來之前,卷子都要送過來,我親
自再檢閱過才放榜,這下安心了沒?」
「哎呀你不早說。」齊開陽喜笑顏開,橫抱陰素凝轉了個圈,在她臉頰上重
重親了一口,道:「好凝兒,還是你細心。」
陰素凝用衣袖在臉頰抹了一把。這一口親得好重,料想留下紅痕,皇后娘娘
嗔道:「對你那個好兄弟可比對人家上心多了,哼,把這印子留給大臣們看。」
「別別別。」齊開陽擠眉弄眼討好道:「我今後一定更上心,更賣力。」
「去。」
自己這官兒做不做無妨,陰素凝的皇后做不做,她自己也不上心,無非是暫
為棲身。可要是影響了卓亦常科舉,那就不好了。
三日文試之後便是武試。武試有校場演武與韜略兩項,前後共六日。相比起
文試,齊開陽對武試毫不擔心。卓亦常弓馬嫻熟,校場武試不在話下。至於韜略,
修行時小夥伴們時常玩些結陣鬥法的小遊戲,齊開陽從未贏過。
九日科考緊張又一晃而過,再經半月,考官們批卷已畢,卷子被送到延寧宮。
陰素凝逐份閱過,一卷不漏。在大朝會上經皇帝御筆欽點,這才放榜。
今科的進士需殿前面聖,榜單隻放入圍進士之名,不列名次。待陛下考校之
後,才揭三甲之名。齊開陽看皇帝那個昏庸的樣子,撇了撇嘴,就這樣的,也配
考校我的好兄弟?
金鑾殿上龍涎香繚繞,群臣畢至,皇帝升殿高坐龍椅,宣本榜進士們覲見。
齊開陽一身戎裝立在金鑾殿口,見新科進士們從禁宮城門外魚貫而入。卓亦
常身在文科第三位,目光平視,不卑不亢,步伐沉穩,一身浩然正氣若隱若現。
他穿過城門後微仰首先天略停片刻,似在向卓家列祖列宗禱告。
三十餘名文進士,二十餘名武進士,在金鑾殿的臺階前下跪山呼萬歲。卓亦
常遠遠看見齊開陽,好一陣驚喜。他年紀剛十五,為人已十分沉穩,喜不外露。
大宋國龍鳳齊至殿門前,居高而坐。大太監唱諸進士之名與文武試的成績,
皇帝興致缺缺,唯唯爾爾,陰素凝側耳傾聽,目光從諸進士臉上一一掠過。
卓亦常的成績文榜第三,武試第一。文武雙全,自是所有人關注的焦點。陰
素凝在皇帝身邊耳語幾句,皇帝喚過大太監,陰素凝無奈,只得親口對大太監而
言。
「宣卓亦常上前。」
卓亦常出列趨前,濃眉深鎖,大眼圓睜,齊開陽暗道要糟,急得直撓頭。自
家兄弟的脾性再清楚不過,陰素凝禍國妖后之名,卓亦常出山必有所耳聞。如今
在金鑾殿前親眼目睹赤裸裸的後宮干政,可萬萬不要書呆子脾氣發作,鬧出什麼
禍端來。
齊開陽連向卓亦常使眼色,可卓亦常此時聚精會神,渾然不覺。
「陛下有旨,兵書尚書出題考校。」
齊開陽暗鬆了口氣,陰素凝著實聰慧。今日不得不從珠簾後走向臺前,一切
行徑得法,果然卓亦常面色稍緩。
兵部尚書出班,命人抬出西北邊陲圖,道:「蠻趙屢犯西陲,征戰連年,百
姓缺糧少食,朝中負擔沉重。若命爾戍邊五年,當以何策鎮守?」
卓亦常朗聲道:「我大宋西陲河流縱橫,土肥草豐,學生有三策。其一,退
守陰山隘口,設堅關,多置弓弩,以車陣之法固守陰山,叫蠻趙不得越陰山半步。
其二,陰山之內土地平整,以屯田之法,戍卒七分屯耕三分戍衛,所產糧秣半數
歸軍半數濟民,可解朝中糧秣短缺燃眉之急。其三,蠻趙難過陰山,可設易市於
北境,以茶鹽易良馬,使邊商與牧民共利。如此……」
「大膽!」兵部侍郎出列怒斥道:「大宋國土,寸土不讓,豈可拱手以獻敵
國耶?」
「學生尚未說完。」卓亦常面不改色,道:「如此不出五年,邊境自足,兵
強馬壯。麾軍陰山以西,收復失地,進可兵鋒直指趙都,退可穩固陰山,徐圖進
取。」
言罷,卓亦常乞紙筆繪製陰山屯防圖,圖中標註修造的引水通渠十二條,烽
火臺七十餘座由兵部過目,看得一些老兵官都微微頷首。
這一答,既有治國安民之策,又有軍兵韜略,果然文武雙全。好兄弟大出風
頭,齊開陽與有榮焉,恰逢陰素凝不著痕跡地偷看過來,兩人目光一對,皆有欣
喜之色。
百官嗡嗡議論間,戶部又依旨出列問道:「近年天連降豪雨,河流湍急,漕
運耗費連年增長,爾作何應對?」
卓亦常略思索一番,道:「學生有兩點諫言。其一,當今漕運皆為長運,河
流平緩時,漕渠水面平靜,長運有助於穩定漕工縴夫。但近年豪雨不斷,河流湍
急,學生以為,當改長運為分運。沿途多設中轉糧倉,於糧倉當地僱傭漕工縴夫,
效仿驛站傳書之法,可大量節省人力物力。其二,學生以為,天降豪雨,河流泥
沙衝入漕渠,河床抬高,不僅有潰堤之險,亦阻水流執行,當以疏浚漕渠為先。」
這一答,陰素凝挑了挑眉毛,的確是思慮周全,面面俱到。她向大太監點了
點頭,卓亦常退回列席中。其餘學子逐一接受考驗,但都不如卓亦常驚豔。陰素
凝眼珠子一轉,道:「陛下,今年大恩科,臣妾想看看武進士的武藝。」
原本至此當先親點文進士排名,皇后既然有言,皇帝心不在焉,只點頭同意。
百官正欲隨同皇帝移駕演武場,皇帝一拂衣袖道:「就在這裡演吧。」
百官大驚,禁宮之內,金鑾殿前,豈有動刀兵之理?但皇帝近年來荒唐慣了,
百官不敢出聲。齊開陽見階下卓亦常濃眉倒豎地出列,忙兩步搶上,朝義弟一擺
手,跪拜皇帝道:「陛下,臣請為校場護持。」
「齊中郎將勇武恪責,正勝任其職。」陰素凝同樣看在眼裡,心中暗道:這
個義弟年歲不大,脾氣倒不小。儒門出身?修習【浩然正氣】的?
「準。」
不僅是第一次跪拜皇帝,還是第一次當面聽皇帝自己下旨……齊開陽不敢怠
慢,來不及心中責罵,下了階一個顏色,自有右千牛衛去準備校場演武之物。他
來到卓亦常身旁低聲道:「臭小子,不管你今天有多少疑團都先忍著!莫忘了卓
大娘的心願。」
卓亦常板著臉,聞言才低頭按捺下心中澎湃。兄弟倆有千言萬語,齊開陽見
他終於平心靜氣,這才安心了些。
不一時校場佈置完畢,其間皇帝催促兩回,右千牛衛們來回奔跑得滿頭大汗。
正欲演武,忽然空中雷聲大作,片刻間豪雨傾盆。
校場設移動靶十五隻,武進士們輪流上場。卓亦常身為武科第一,壓軸出場。
武進士們並無水貨之嫌,雖在豪雨之下,視線大受干擾,且箭枝射出後被雨點打
偏,但並無一人一箭脫靶。但見卓亦常持三石強弓,戴一壺箭枝。箭發如連珠!
箭枝在豪雨中激開雨幕,一根接一根穿透桐木盾。待箭雨發完,四面桐木盾上的
箭孔組成上兵伐謀四字。
掌聲雷動!
齊開陽隨後抽出佩刀擲去,道:「接刀!」
卓亦常應聲飛身接過,刀光一展,刀身自左肩後翻卷而出,刀光如雪瀑傾瀉,
頓時將身邊的雨點全數撞開。起手就是一記技驚四座的【夜戰八方】!手腕翻轉
間挽起刀花,刀柄上的環佩叮噹震如猛虎低吼,正是【猛虎跳澗】。刀光如雪,
刀鋒將觸地時忽作"青龍出水",刀尖上挑三寸,刀刃閃過的寒芒正映著雷光一閃,
逼得人目不能及。
單刀看手,雙刀看走。卓亦常雖使單刀,足下步法時而如八步趕蟬矯夭靈動,
時而如虎臥山林般沉穩。一連三十餘招,至收尾時一招回風拂柳,刀隨身走,人
似陀螺一般旋轉,暴雨點滴不進。待旋轉停下,刀尖倒懸指天,刀鋒顫如琴絃。
正是朝天一炷香!
一路刀法並不出奇,人人都會,但卓亦常使來如神王之威,銳不可當。收勢
時又一道雷光劈下,映得刀身上的雲紋如活物流動。齊開陽率先大聲喝彩,他畢
生精修煉體之術,但卓亦常這路刀法在他眼中,同樣無懈可擊。這一路刀法,甚
至連皇帝看了都撫掌大笑。
傳臚官唱出一甲第一名卓亦常,皇帝御筆欽點文武經緯匾額,諸進士遊街三
日。特賜卓亦常麒麟服,狼毫筆,青羅傘蓋為眾進士之首,足顯榮耀。御賜九環
刀,刀鞘上書十年磨得秋水寒,一片丹心照玉環!
紅榜既出,宮中大擺宴席。皇帝被卓亦常的才學刀法震動一時,很快又心不
在焉,命鴻臚寺卿主持。齊開陽在席間不好多說,只與卓亦常約定今夜再會。
至夜間,齊開陽隻身來到驛館。新科文武狀元,多少人排著隊拜訪,卓亦常
大門緊閉,只見右千牛衛中郎將。
兄弟重逢,不甚喜悅,說起別後之事。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