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17-06-03
著幾人的背影,恨聲道:「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許楊心下著急,「大司馬,不是說好了,讓諸位帶兵的校尉輪流祭奠的嗎?
怎麼一股腦都來了?」
呂冀氣道:「我怎麼知道!」
「此舉殊為不妥!」許楊急道:「天子甫喪,人心難定,只靠衛尉一軍,怎
能守住南北二宮?還請大司馬下令,讓他們立刻趕赴北軍大營!」
「慌什麼!」呂冀喝斥一聲,皺眉道:「祭奠過後,讓他們過去就是。」
許楊自詡多智,此時心裡也像打鼓一樣,他硬著頭皮道:「敢問大司馬,繼
嗣者可安排妥當?」
呂冀橫了他一眼,「這是你該問的嗎?」
許楊直想把手中的卷軸摔到呂冀臉上,自己把身家性命都押在呂家身上,居
然連問都不能問一聲?他忽然懷疑巨君主公是不是做錯了什麼,如此庸人,豈能
託付大事?
他退開一步,躬身道:「屬下告辭。」說罷匆忙離開。
第二章
天色微明,天子暴斃的訊息已經像野火一樣傳遍整個洛都,留在京中的二千
石以上官員紛紛趕往宮中。鴻臚寺更是一片紛忙,不僅要將天子駕崩的訊息報送
各位諸侯王、列侯,還要派出特使,分赴秦、唐、晉、宋諸國報喪。
在京的諸侯並不多,眼下除了定陶王,唯有江都王太子劉建仍留在京中。報
喪的治禮郞趕到江都王邸,卻撲了個空,王邸的門子告訴他,劉建早在兩個時辰
之前就已經入宮。冶禮郎心下納悶,但也不敢多問,連忙往下一家王邸跑去。
敖潤從鴻臚寺出來,驅車直奔通商裡。他一路毫不停歇,平常兩刻鐘的路,
只用了一刻多鐘便即趕到。
拐進巷子時,敖潤絲毫沒有減速,只雙臂一緊,口中「吁吁」地叫了兩聲。
駕轅的雙馬鐵蹄翻飛,硬生生兜轉過來,衝進巷內。敖潤衝的速度太猛,以至於
車廂傾斜,一側的車輪懸空,另一側包鐵的車輪在青石板上濺出一串火星。
敖潤使了個千斤墜,身體一沉,將傾斜的車廂壓了下來。到了門前,他雙臂
一收,馬匹人立而起,在車廂的慣性下又滑了半截,才勉強停下。
敖潤從車上躍下,衝進院內,秦檜、班超等人早己在外院等候多時,連忙迎
了上來,「情況如何?」
「確定了!」敖潤喘著氣道:「天子昨晚駕崩!眼下由大司馬主持喪事。」
班超道:「主公呢?」
敖潤臉上抽搐了一下,咬著牙道:「昭陽宮被封了,在裡面沒出來。」
「糟糕!」
秦檜道:「宮裡的情形呢?」
「一點動靜都沒有。」敖潤道:「從昨晚開始,宮裡就許進不許出,什麼消
息都傳不出來。除了幾名禁衛有點眼熟,其他全是生臉。」
班超道:「天子的死因呢?」
「鴻臚寺透出的訊息,只說因病,其他一概不知。」
班超扼腕道:「呂家得手了!」
秦檜飛快地捻著手指,眼睛四處亂轉,片刻後說道:「眼下最要緊的,是先
跟宮裡聯絡上,確定主公無恙——長伯,你去請斯四爺和盧五爺。」
吳三桂應了一聲,去找期明信和盧景。
「老匡,你去通知一下雲家,讓他們留守的人手先去上清觀暫避。」秦檜說
著看了眼王蕙,「你去見一下大小姐,一是請卓教御過來,二是知會洛幫的何大
當家,該準備的都準備好。」
王蕙知道他是在安排退路,微微點了點頭。
秦檜轉頭道:「程鄭那邊你去安排,錢財是小事,先把人安頓下來。」
班超道:「趙先生和陶五爺那邊呢?」
「給他們傳個信,都當心些。」秦檜望了望天色,「天色已變,只怕後面還
有大亂……其他事情,只能等家主回來再作決斷了。」
…………………………………………………………………………………
昭陽宮內到處亂紛紛的,不斷有大臣趕來。呂冀臉色越來越難看,他原想著
天子駕崩,一切難題都迎刃而解,卻沒想到會被一堆瑣事弄得焦頭爛額。當初謀
劃時,只顧圖謀大事,誰也沒有在喪事上留心,結果所有的事都堆到他這位主持
喪禮的大司馬頭上。
眼下要給奔喪的臣子們安排位次,收取祭禮,安排麻衣麻冠,還要勞心費神
地解惑釋疑,安撫人心。這邊還沒安排停當,那邊又發現喪禮所用的物品不足,
說來也不奇怪,天子春秋鼎盛,誰也沒想過要準備喪事。
事情一樁一樁報上來,吵得呂冀心煩意亂,好不容易安排下去,最後甚至連
安排出恭的事都稟報到他面前。呂冀忍無可忍,正要喝罵,卻發現自張惲以下,
幾十名內侍都忙得四處奔走,就沒一個閒人。
這事還是得霍子孟那種老傢伙來辦啊……呂冀心裡嘀咕了一句,終究還是沒
能拉下臉去找霍子孟幫忙。
「這等小事也來咶噪!」呂冀道:「在殿後設幾處帷帳便是。」
「殿後種的花草……」
「鏟了!」
「是。」
那內侍聞聲退下。呂冀一抬頭,卻發現一群人正圍著丞相韋玄成說些什麼。
呂冀皺了皺眉頭,喚過旁邊的內侍,「去看看怎麼回事。」
不多時,那內侍小跑著回來,「是唐國和秦國的使臣……」
六朝諸國之間互相都設有使臣,彼此待之以國賓之禮,天子駕崩,這些使臣
接到訊息趕來致祭乃是常理,不過內侍接下來的話讓呂冀心頭一震。
「……他們在問立嗣之事。」
呂冀眼角跳了幾下,隨即大步走了過去,
一名使臣道:「天子龍馭賓天,人心惶然,亂過這幾日也就是了。」
另一名使臣道:「閣下多慮了。新君一旦繼位,人心自然安定。」
那使臣譏諷地看了眼宮中的亂象,然後皺起眉頭,擺出一臉憂色,「可惜天
子無後,不知誰人繼嗣大統?」
「立嗣之事,自有太后定奪。」呂冀沉著臉道:「就不勞各位費心了。」
那名使臣拱手笑道:「宋國使臣洪邁,見過大司馬。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
天子大行,還請貴國早做定奪。」
呂冀哼了一聲,正要開口,卻忽然
發現,只幾句工夫,周圍便圍了數十人,
每個人都豎起耳朵,聽著雙方交談,一個字都不肯漏過。
呂冀這一沉默,情形更糟,旁邊的唐國使臣緊接著便說道:「立嗣乃國之根
本,當召叢集臣議論而定,豈能由太后一言而決?」
韋玄成不能不開口,只好道:「此乃天子家事,諸位靜待便是。」
另一名使臣笑道:「貴國之事當然與我等無關,我等只是問問。只不過韋丞
相說此乃天子家事,小臣不敢苟同。天子無私事,何況此等大事呢?」
此言一齣,周圍頓時響起一片附和之聲。
這幫幸災樂禍,唯恐天下不亂的混帳!呂冀心下大罵,重重一拂衣袖,「請
三公九卿議事!」
呂冀本來準備穩住局面再商議立嗣之事,但現在被那幫使臣一挑撥,群臣人
心浮動,立嗣之事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九卿中大司農寧成、少府五鹿充宗被逐,如今空缺,其餘丞相韋玄成、御史
大夫張湯、大將軍霍子孟、大鴻臚車千秋、宗正劉德、衛尉呂淑等人都在宮中,
不多時便齊聚殿內。
呂冀懶得再兜圈子,逕自說道:「天子駕崩,如今立嗣之事迫在眉睫。請各
位來,便是議論一下,先拿個章程出來。這位繡衣使者江充,行事穩妥,一向得
太后信重。咱們議定之後,由他稟之太后。」
霍子孟、金蜜鏑、張湯等人都不作聲。
殿內沉默片刻,大鴻臚車千秋首先開口,「不知如今可有人選?」
江充道:「千乘侯劉纘聰穎過人,按輩份為先帝之侄,繼先帝之嗣可謂順理
成章。」
金蜜鏑剛要開口,已經有人說道:「千乘侯年僅八歲,入繼大寶似乎有所不
妥。何況……支系也遠了些。」
眾人都看了過去,卻是九卿之一的宗正劉德。劉德是漢國宗親,又主管宗室
諸事,對劉氏親族瞭如指掌。
車千秋道:「千乘侯年紀雖幼,但天生聰慧,可為備選。」
眾人議論幾句,便定下來作為備選。
江充接著說道:「近支宗室裡面,河間王之孫劉志,年十五,聰明賢能,有
帝王之資。」
眾人心下雪亮,江充先提的劉纘年僅八歲,一旦繼位,太后至少垂簾聽政十
年。江充接著提出的劉志年已十五,看似退了一步,但劉志正在議論親事,迎娶
的正是呂氏之女。他若繼位,呂氏後族又多了一個皇后。
張湯開口道:「清河王劉蒜以明德著稱,為人沉穩有大度,可當國。」
呂冀擰起眉頭。漢國諸侯王中,以清河王德望最著,名聲最好,他早知道肯
定會有人提出清河王,卻沒想到開口的會是張湯。
金蜜鏑道:「何不立定陶王?聖上將定陶王接入宮中,立嗣之意昭然。我等
當秉天子遺志,立定陶王為嗣。」
呂冀心下更煩,若立定陶王,垂簾的就不是呂氏,而是趙氏了。
江充搪塞道:「此事當稟之太后。」
江充話未說完,外面便傳來一陣吵嚷聲,「讓開!」
兩名守在門前的內侍被人推得跌進殿內,接著一群人大步入內。呂冀一眼看
去,心裡就騰起一團火。這回來的都是留在京中的劉氏宗室,為首的是江都王太
子劉建。往日為求立嗣,劉建沒少在阿姊面前鑽營賣好,平常見了自己也是客氣
萬分,沒想到天子剛剛駕崩,他就按捺不住地跳了出來。
莫非他以為天子駕崩,他就可以登基了?簡直是做夢!
呂冀沉著臉道:「此間正在議事,汝身為諸侯,何故擅闖?」
劉建昂然道:「此乃我劉氏家事,豈能由爾等密室私議?」
呂冀大怒道:「朝中重臣俱在,何來密室私議?」
「敢問大司馬,你們擬定繼嗣者是誰?可敢公之於眾?」
呂冀拂袖道:「我犯不著和你說!」
江充一看話風不對,趕緊說道:「這也沒有什麼不能說的。如今正在商議的
三位,千乘侯劉纘、河間王之孫劉志、清河王劉蒜。」
霍子孟道:「還有定陶王劉欣。」
「連那個黃口小兒也能入選,」劉建高聲道:「我劉建身為江都王太子,難
道沒有資格繼承大寶嗎?」
江充提醒道:「建太子與天子平輩,豈能繼嗣?」
「兄終弟及,有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許楊心下著急,「大司馬,不是說好了,讓諸位帶兵的校尉輪流祭奠的嗎?
怎麼一股腦都來了?」
呂冀氣道:「我怎麼知道!」
「此舉殊為不妥!」許楊急道:「天子甫喪,人心難定,只靠衛尉一軍,怎
能守住南北二宮?還請大司馬下令,讓他們立刻趕赴北軍大營!」
「慌什麼!」呂冀喝斥一聲,皺眉道:「祭奠過後,讓他們過去就是。」
許楊自詡多智,此時心裡也像打鼓一樣,他硬著頭皮道:「敢問大司馬,繼
嗣者可安排妥當?」
呂冀橫了他一眼,「這是你該問的嗎?」
許楊直想把手中的卷軸摔到呂冀臉上,自己把身家性命都押在呂家身上,居
然連問都不能問一聲?他忽然懷疑巨君主公是不是做錯了什麼,如此庸人,豈能
託付大事?
他退開一步,躬身道:「屬下告辭。」說罷匆忙離開。
第二章
天色微明,天子暴斃的訊息已經像野火一樣傳遍整個洛都,留在京中的二千
石以上官員紛紛趕往宮中。鴻臚寺更是一片紛忙,不僅要將天子駕崩的訊息報送
各位諸侯王、列侯,還要派出特使,分赴秦、唐、晉、宋諸國報喪。
在京的諸侯並不多,眼下除了定陶王,唯有江都王太子劉建仍留在京中。報
喪的治禮郞趕到江都王邸,卻撲了個空,王邸的門子告訴他,劉建早在兩個時辰
之前就已經入宮。冶禮郎心下納悶,但也不敢多問,連忙往下一家王邸跑去。
敖潤從鴻臚寺出來,驅車直奔通商裡。他一路毫不停歇,平常兩刻鐘的路,
只用了一刻多鐘便即趕到。
拐進巷子時,敖潤絲毫沒有減速,只雙臂一緊,口中「吁吁」地叫了兩聲。
駕轅的雙馬鐵蹄翻飛,硬生生兜轉過來,衝進巷內。敖潤衝的速度太猛,以至於
車廂傾斜,一側的車輪懸空,另一側包鐵的車輪在青石板上濺出一串火星。
敖潤使了個千斤墜,身體一沉,將傾斜的車廂壓了下來。到了門前,他雙臂
一收,馬匹人立而起,在車廂的慣性下又滑了半截,才勉強停下。
敖潤從車上躍下,衝進院內,秦檜、班超等人早己在外院等候多時,連忙迎
了上來,「情況如何?」
「確定了!」敖潤喘著氣道:「天子昨晚駕崩!眼下由大司馬主持喪事。」
班超道:「主公呢?」
敖潤臉上抽搐了一下,咬著牙道:「昭陽宮被封了,在裡面沒出來。」
「糟糕!」
秦檜道:「宮裡的情形呢?」
「一點動靜都沒有。」敖潤道:「從昨晚開始,宮裡就許進不許出,什麼消
息都傳不出來。除了幾名禁衛有點眼熟,其他全是生臉。」
班超道:「天子的死因呢?」
「鴻臚寺透出的訊息,只說因病,其他一概不知。」
班超扼腕道:「呂家得手了!」
秦檜飛快地捻著手指,眼睛四處亂轉,片刻後說道:「眼下最要緊的,是先
跟宮裡聯絡上,確定主公無恙——長伯,你去請斯四爺和盧五爺。」
吳三桂應了一聲,去找期明信和盧景。
「老匡,你去通知一下雲家,讓他們留守的人手先去上清觀暫避。」秦檜說
著看了眼王蕙,「你去見一下大小姐,一是請卓教御過來,二是知會洛幫的何大
當家,該準備的都準備好。」
王蕙知道他是在安排退路,微微點了點頭。
秦檜轉頭道:「程鄭那邊你去安排,錢財是小事,先把人安頓下來。」
班超道:「趙先生和陶五爺那邊呢?」
「給他們傳個信,都當心些。」秦檜望了望天色,「天色已變,只怕後面還
有大亂……其他事情,只能等家主回來再作決斷了。」
…………………………………………………………………………………
昭陽宮內到處亂紛紛的,不斷有大臣趕來。呂冀臉色越來越難看,他原想著
天子駕崩,一切難題都迎刃而解,卻沒想到會被一堆瑣事弄得焦頭爛額。當初謀
劃時,只顧圖謀大事,誰也沒有在喪事上留心,結果所有的事都堆到他這位主持
喪禮的大司馬頭上。
眼下要給奔喪的臣子們安排位次,收取祭禮,安排麻衣麻冠,還要勞心費神
地解惑釋疑,安撫人心。這邊還沒安排停當,那邊又發現喪禮所用的物品不足,
說來也不奇怪,天子春秋鼎盛,誰也沒想過要準備喪事。
事情一樁一樁報上來,吵得呂冀心煩意亂,好不容易安排下去,最後甚至連
安排出恭的事都稟報到他面前。呂冀忍無可忍,正要喝罵,卻發現自張惲以下,
幾十名內侍都忙得四處奔走,就沒一個閒人。
這事還是得霍子孟那種老傢伙來辦啊……呂冀心裡嘀咕了一句,終究還是沒
能拉下臉去找霍子孟幫忙。
「這等小事也來咶噪!」呂冀道:「在殿後設幾處帷帳便是。」
「殿後種的花草……」
「鏟了!」
「是。」
那內侍聞聲退下。呂冀一抬頭,卻發現一群人正圍著丞相韋玄成說些什麼。
呂冀皺了皺眉頭,喚過旁邊的內侍,「去看看怎麼回事。」
不多時,那內侍小跑著回來,「是唐國和秦國的使臣……」
六朝諸國之間互相都設有使臣,彼此待之以國賓之禮,天子駕崩,這些使臣
接到訊息趕來致祭乃是常理,不過內侍接下來的話讓呂冀心頭一震。
「……他們在問立嗣之事。」
呂冀眼角跳了幾下,隨即大步走了過去,
一名使臣道:「天子龍馭賓天,人心惶然,亂過這幾日也就是了。」
另一名使臣道:「閣下多慮了。新君一旦繼位,人心自然安定。」
那使臣譏諷地看了眼宮中的亂象,然後皺起眉頭,擺出一臉憂色,「可惜天
子無後,不知誰人繼嗣大統?」
「立嗣之事,自有太后定奪。」呂冀沉著臉道:「就不勞各位費心了。」
那名使臣拱手笑道:「宋國使臣洪邁,見過大司馬。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
天子大行,還請貴國早做定奪。」
呂冀哼了一聲,正要開口,卻忽然
發現,只幾句工夫,周圍便圍了數十人,
每個人都豎起耳朵,聽著雙方交談,一個字都不肯漏過。
呂冀這一沉默,情形更糟,旁邊的唐國使臣緊接著便說道:「立嗣乃國之根
本,當召叢集臣議論而定,豈能由太后一言而決?」
韋玄成不能不開口,只好道:「此乃天子家事,諸位靜待便是。」
另一名使臣笑道:「貴國之事當然與我等無關,我等只是問問。只不過韋丞
相說此乃天子家事,小臣不敢苟同。天子無私事,何況此等大事呢?」
此言一齣,周圍頓時響起一片附和之聲。
這幫幸災樂禍,唯恐天下不亂的混帳!呂冀心下大罵,重重一拂衣袖,「請
三公九卿議事!」
呂冀本來準備穩住局面再商議立嗣之事,但現在被那幫使臣一挑撥,群臣人
心浮動,立嗣之事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九卿中大司農寧成、少府五鹿充宗被逐,如今空缺,其餘丞相韋玄成、御史
大夫張湯、大將軍霍子孟、大鴻臚車千秋、宗正劉德、衛尉呂淑等人都在宮中,
不多時便齊聚殿內。
呂冀懶得再兜圈子,逕自說道:「天子駕崩,如今立嗣之事迫在眉睫。請各
位來,便是議論一下,先拿個章程出來。這位繡衣使者江充,行事穩妥,一向得
太后信重。咱們議定之後,由他稟之太后。」
霍子孟、金蜜鏑、張湯等人都不作聲。
殿內沉默片刻,大鴻臚車千秋首先開口,「不知如今可有人選?」
江充道:「千乘侯劉纘聰穎過人,按輩份為先帝之侄,繼先帝之嗣可謂順理
成章。」
金蜜鏑剛要開口,已經有人說道:「千乘侯年僅八歲,入繼大寶似乎有所不
妥。何況……支系也遠了些。」
眾人都看了過去,卻是九卿之一的宗正劉德。劉德是漢國宗親,又主管宗室
諸事,對劉氏親族瞭如指掌。
車千秋道:「千乘侯年紀雖幼,但天生聰慧,可為備選。」
眾人議論幾句,便定下來作為備選。
江充接著說道:「近支宗室裡面,河間王之孫劉志,年十五,聰明賢能,有
帝王之資。」
眾人心下雪亮,江充先提的劉纘年僅八歲,一旦繼位,太后至少垂簾聽政十
年。江充接著提出的劉志年已十五,看似退了一步,但劉志正在議論親事,迎娶
的正是呂氏之女。他若繼位,呂氏後族又多了一個皇后。
張湯開口道:「清河王劉蒜以明德著稱,為人沉穩有大度,可當國。」
呂冀擰起眉頭。漢國諸侯王中,以清河王德望最著,名聲最好,他早知道肯
定會有人提出清河王,卻沒想到開口的會是張湯。
金蜜鏑道:「何不立定陶王?聖上將定陶王接入宮中,立嗣之意昭然。我等
當秉天子遺志,立定陶王為嗣。」
呂冀心下更煩,若立定陶王,垂簾的就不是呂氏,而是趙氏了。
江充搪塞道:「此事當稟之太后。」
江充話未說完,外面便傳來一陣吵嚷聲,「讓開!」
兩名守在門前的內侍被人推得跌進殿內,接著一群人大步入內。呂冀一眼看
去,心裡就騰起一團火。這回來的都是留在京中的劉氏宗室,為首的是江都王太
子劉建。往日為求立嗣,劉建沒少在阿姊面前鑽營賣好,平常見了自己也是客氣
萬分,沒想到天子剛剛駕崩,他就按捺不住地跳了出來。
莫非他以為天子駕崩,他就可以登基了?簡直是做夢!
呂冀沉著臉道:「此間正在議事,汝身為諸侯,何故擅闖?」
劉建昂然道:「此乃我劉氏家事,豈能由爾等密室私議?」
呂冀大怒道:「朝中重臣俱在,何來密室私議?」
「敢問大司馬,你們擬定繼嗣者是誰?可敢公之於眾?」
呂冀拂袖道:「我犯不著和你說!」
江充一看話風不對,趕緊說道:「這也沒有什麼不能說的。如今正在商議的
三位,千乘侯劉纘、河間王之孫劉志、清河王劉蒜。」
霍子孟道:「還有定陶王劉欣。」
「連那個黃口小兒也能入選,」劉建高聲道:「我劉建身為江都王太子,難
道沒有資格繼承大寶嗎?」
江充提醒道:「建太子與天子平輩,豈能繼嗣?」
「兄終弟及,有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