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17-06-06
「翔兒不知。」
「道光二十二年中英南京條約簽定後,開放五口通商,其後泰西各國紛紛前
來要求開埠通商。」
「通商是壞事嗎?」我故意問道。
「在為父的眼裡通商不是壞事。」父親續吸口菸道。
「喔?可大家都說簽定不平等條約,開放通商是中國民窮財盡的根源呀!」
「那是愚夫愚婦只見樹不見林。」父親深吐口氣續道:「你的年紀小,之前
為父出洋時沒帶上你,沒讓你見到西洋會的真相。歐洲自9世紀初工業革命
以來,不但發明了蒸汽機、火車、輪船等先進機械,同時也發明了鍊鐵法、製鋼
法、紡織術、化學工業等等。這些東西並不是為了賺中國人的錢才發明的,而是
在君立憲的開放會中,法律保障商人能夠賺取金錢、獲得大名,不會任意被
官府剝奪,同時法院保護商業同,便利自由競爭,而整個會也以發明致富為
尚。翔兒你沒有見到在英國倫敦還是法國巴黎街上,駕豪車、穿華服、日日飲宴
笙歌穿市而過的,都是因為貿易或開設工廠致富的大商巨賈,而非世襲的王公貴
族,更不要說是衙門裡的官吏了。」
「喔?」難得聽到「古人」提出有趣論點,我趕快正色洗耳恭聽。
「時人均以為中國倍受欺凌,卻不知道中國為洋人欺凌是結果而非原因。」
父親道:「中國打不過洋人是工業革命的結果,但工業革命的起因有三:一曰運
輸、二曰鍊鋼、三曰開礦,你們平常看到的、聽到的蒸汽機、電報、鐵路、輪船
都只是工業革命的結果,是枝微末節的事情。」
「喔?怎麼說呢?」
「8世紀以前英國也不過是個農業國家,除了少數冒險家到美洲、亞洲來
貿易外,絕大多數的人都還是農民,以種麥、牧羊為生──而所謂的到美洲、亞
洲貿易,一開始也只是購買些香料、瓷器等奢侈品,對英國的國計民生也沒有什
麼大幫助,只是供給王公貴族消遣、擺排場而已。」
「到了8世紀末,為了改善交通,英國開始有人集資挖運河,但這下可好
了,不出三十年時間全英國就興築了超過一萬五千裡的運河,原本英國國內也是
靠肩挑、靠馬車在運輸貨物,但運河修建後,南北東西整個國家就打通了,各種
貨品源源不絕,原本缺糧的地方可以不用耕種、專心製造貨品,而原本土地肥沃
的地方因為糧食可以賣出去,農民變得更加勤奮,賺錢來購買其它地方生產的貨
品。」
「喔?那是購買什麼東西呢?」
「一開始是毛織品,交通方便之後,原本只能種地的農夫開始在家裡搞起紡
織,商人從荷蘭進口羊毛順著運河輸送道內地,再把農村裡紡織好的毛布運輸到
海港外銷,這樣就搞活了起來。」
「毛衣?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呢!」君兒端茶進房突然插嘴道:「啊,對不
起,對不起,君兒不該插嘴。」
「沒事,君兒你也坐下來一起聽吧!」父親接著道:「毛織業搞起來了,農
民賺到錢就想過點好日子……君兒妳猜猜,英國農民賺了錢,接下來興起的是什
麼行業?」
「剛才父親大人說一是運輸、二是鍊鋼。」君兒笑道:「我猜是造輪船!」
「錯。」父親笑道:「是一個你猜也猜不到的……」
「別說別說,讓我再猜猜。」君兒皺皺眉顧做思考道:「造大炮!」
「還是不對!」
「嗯……造火車!」
「不對。」
「那君兒就真的猜不著了……」
「造鍋跟菜刀!」父親笑著公佈答案。
「啊?鍋?菜刀?」
「嗯……晴兒,你們家有沒有炒菜鍋跟菜刀呀?」
「啊?」站在門邊候著的晴兒突然被問,嚇了一大跳,道:「秉老爺,鄉
下老家裡以前確實沒有鐵鍋跟菜刀,都是全村共用一副的……這幾年多虧老爺洪
福,免了大家許多地租,還教大家種果樹,這才有點錢,家裡能買了個鍋……以
前……以前都是拿個陶罐子煮東西吃……」
「晴兒說得很好,君兒這樣你明白了嗎?」
「還是不明白,這鐵鍋菜刀跟英國人欺負我們有什麼關係?」
「農民有錢了就想買自己的鐵鍋跟菜刀,不想再跟全村共用,這代表了什麼
意思?」
「啊,君兒知道了,代表賣鍋賣菜刀的要發大財囉!呵呵~~」
「這次君兒說對了。」父親撚撚鬍鬚道:「當時英國的德比家族看到這個市
場,就開始大搞鐵鍋、菜刀生意。」
「所以他們就搞起鋼鐵廠鍊鋼了嗎?」君兒搶著問。
「並非如此。」父親道:「當時他們採用的是鑄鐵法,還不是鍊鋼。」
「翻沙鑄鐵,這是老方法,沒什麼稀奇的呀!」我接著道。
「翻沙鑄鐵是不稀奇,但要能一年做出二、三十萬個鐵鍋就稀奇了。」
「哇,好厲害,二十萬個鍋耶!」君兒咋舌道。
「嗯,德比家族厲害地方不是別的,就是製模。做出各種模具後再翻沙,這
樣產量才會大。」
「那不是家家都有鐵鍋了?」君兒問。
「貨物量大價格就低,所以家家買得起。每家都有了自己的菜刀跟鐵鍋,人
民自然就高興了。」
「人民高興就不會叛變作亂。」我接著父親的話道。
「正是如此,生活過不去人民就鋌而走險,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人民自然就
安居樂業,自古都是這樣。」
「那這跟工業革命又有什麼關係呢?」君兒問。
眼見父親眼神向我示意,我答道:「原本英國人鑄鐵是用木柴,但因為鐵鍋
跟菜刀的生產量太大,森林很快就給砍光了,但為了應付市場需求,所以不得不
找別的燃料。」
「嗯,翔兒不錯唷,居然知道答案。」父親笑道。
父親道:「沒有木柴可燒,英國人就把腦筋動到了煤炭上。煤炭火力強,但
燃燒時會發出黑煙與惡臭,雖然自古以來人們就知道可以用煤炭生火,但卻沒辦
法用在家裡。為了鑄鐵,英國人把森林砍光了,就不得不取煤炭來用。」
君兒點點頭道:「原來是這樣呀!所以簡單說就是開通運河讓貨暢其流,人
民富了後就要買鍋碗瓢盆,所以鍊鐵就起來了;然後鍊鐵興旺後木柴不夠,所以
就開始開礦。」
「但這跟工業革命又有什麼關係呢?」君兒又問。
「地上好挖的礦很快就給人挖完了。」父親笑著問道:「君兒,那接下來要
怎麼辦呢?」
「這個我知道,地面上的挖完了,就打個洞往山裡面或往地下挖囉!」
「往山裡地下挖會遇到什麼事呢?」
「嗯……往地下挖跟打井一樣,所以會出水對不對?」君兒道。
「正是!洞深了就會出水,這道理與打井一樣。」父親繼續說明:「起初英
國人用人力舀水,後來水多了舀不動,就用馬拉抽水機,用唧筒的方式打水。」
「唧筒我知道,就與家中院子裡的那個洋打水機一樣。」
「正是,只是把抽水機的人換成馬。」父親道:「翔兒你說說,換成馬有什
麼問題?」
「馬的力氣比人大,怎麼還會有問題呢?」君兒搶道。
「馬的力氣雖然比人大,但是從洞口外地面上來抽取地底下的水,受到大氣
壓力限制,一次最多隻能抽個米高度。所以當礦坑深度超過米,要不就
是抽不出水來,要不就是要把礦坑做成之字形,每層高度米,然後把馬牽到
礦坑底下,一層一層把水往上抽。」我道。
「唉呀,好可憐唷!讓馬到地底下幹活,這馬不是一下就死了嗎?」愛馬的
君兒急道。
「嗯,很好,很好……為父之前就聽說你在學堂裡學習成績突飛猛進,果然
已經可以把西洋格致學活用到工程上。很好……很好!」父親道:「把馬拉到地
下是真的很快就死了,而且在地下暗無天日,就算健康的馬,幹個幾天活就不行
了,消耗很大、成本很高。」
「那怎麼辦?」聽到馬兒死傷慘重,君兒急著問。
「別擔心,西洋的『經濟學』說『有需求就會有發明』,有人缺東西願意出
高價買,自然就會有人想出辦法解決問題。」我補充道。
「呵呵,『有需求就會有發明』……翔兒說得好,說得好,」父親道:「翔
兒你這在哪學的?講得都是鞭辟入裡呀!哈哈哈哈。」
「在學校看了點閒書而已。」我心想,總不能答說「我修過經濟學概論」
吧?
「就是『有需求就會有發明』這句話──英國人為了挖礦必須排水,為了解
決礦坑排水問題所以才發明了蒸汽機。」父親停了半晌,吸口菸續道:「為了抽
水而發明了蒸汽機,但有了蒸汽機後,各種新發明就源源不絕了──有了蒸汽機
後,商人們賺錢的法子越來越多,把蒸汽機裝上車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1】【2】【3】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道光二十二年中英南京條約簽定後,開放五口通商,其後泰西各國紛紛前
來要求開埠通商。」
「通商是壞事嗎?」我故意問道。
「在為父的眼裡通商不是壞事。」父親續吸口菸道。
「喔?可大家都說簽定不平等條約,開放通商是中國民窮財盡的根源呀!」
「那是愚夫愚婦只見樹不見林。」父親深吐口氣續道:「你的年紀小,之前
為父出洋時沒帶上你,沒讓你見到西洋會的真相。歐洲自9世紀初工業革命
以來,不但發明了蒸汽機、火車、輪船等先進機械,同時也發明了鍊鐵法、製鋼
法、紡織術、化學工業等等。這些東西並不是為了賺中國人的錢才發明的,而是
在君立憲的開放會中,法律保障商人能夠賺取金錢、獲得大名,不會任意被
官府剝奪,同時法院保護商業同,便利自由競爭,而整個會也以發明致富為
尚。翔兒你沒有見到在英國倫敦還是法國巴黎街上,駕豪車、穿華服、日日飲宴
笙歌穿市而過的,都是因為貿易或開設工廠致富的大商巨賈,而非世襲的王公貴
族,更不要說是衙門裡的官吏了。」
「喔?」難得聽到「古人」提出有趣論點,我趕快正色洗耳恭聽。
「時人均以為中國倍受欺凌,卻不知道中國為洋人欺凌是結果而非原因。」
父親道:「中國打不過洋人是工業革命的結果,但工業革命的起因有三:一曰運
輸、二曰鍊鋼、三曰開礦,你們平常看到的、聽到的蒸汽機、電報、鐵路、輪船
都只是工業革命的結果,是枝微末節的事情。」
「喔?怎麼說呢?」
「8世紀以前英國也不過是個農業國家,除了少數冒險家到美洲、亞洲來
貿易外,絕大多數的人都還是農民,以種麥、牧羊為生──而所謂的到美洲、亞
洲貿易,一開始也只是購買些香料、瓷器等奢侈品,對英國的國計民生也沒有什
麼大幫助,只是供給王公貴族消遣、擺排場而已。」
「到了8世紀末,為了改善交通,英國開始有人集資挖運河,但這下可好
了,不出三十年時間全英國就興築了超過一萬五千裡的運河,原本英國國內也是
靠肩挑、靠馬車在運輸貨物,但運河修建後,南北東西整個國家就打通了,各種
貨品源源不絕,原本缺糧的地方可以不用耕種、專心製造貨品,而原本土地肥沃
的地方因為糧食可以賣出去,農民變得更加勤奮,賺錢來購買其它地方生產的貨
品。」
「喔?那是購買什麼東西呢?」
「一開始是毛織品,交通方便之後,原本只能種地的農夫開始在家裡搞起紡
織,商人從荷蘭進口羊毛順著運河輸送道內地,再把農村裡紡織好的毛布運輸到
海港外銷,這樣就搞活了起來。」
「毛衣?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樣呢!」君兒端茶進房突然插嘴道:「啊,對不
起,對不起,君兒不該插嘴。」
「沒事,君兒你也坐下來一起聽吧!」父親接著道:「毛織業搞起來了,農
民賺到錢就想過點好日子……君兒妳猜猜,英國農民賺了錢,接下來興起的是什
麼行業?」
「剛才父親大人說一是運輸、二是鍊鋼。」君兒笑道:「我猜是造輪船!」
「錯。」父親笑道:「是一個你猜也猜不到的……」
「別說別說,讓我再猜猜。」君兒皺皺眉顧做思考道:「造大炮!」
「還是不對!」
「嗯……造火車!」
「不對。」
「那君兒就真的猜不著了……」
「造鍋跟菜刀!」父親笑著公佈答案。
「啊?鍋?菜刀?」
「嗯……晴兒,你們家有沒有炒菜鍋跟菜刀呀?」
「啊?」站在門邊候著的晴兒突然被問,嚇了一大跳,道:「秉老爺,鄉
下老家裡以前確實沒有鐵鍋跟菜刀,都是全村共用一副的……這幾年多虧老爺洪
福,免了大家許多地租,還教大家種果樹,這才有點錢,家裡能買了個鍋……以
前……以前都是拿個陶罐子煮東西吃……」
「晴兒說得很好,君兒這樣你明白了嗎?」
「還是不明白,這鐵鍋菜刀跟英國人欺負我們有什麼關係?」
「農民有錢了就想買自己的鐵鍋跟菜刀,不想再跟全村共用,這代表了什麼
意思?」
「啊,君兒知道了,代表賣鍋賣菜刀的要發大財囉!呵呵~~」
「這次君兒說對了。」父親撚撚鬍鬚道:「當時英國的德比家族看到這個市
場,就開始大搞鐵鍋、菜刀生意。」
「所以他們就搞起鋼鐵廠鍊鋼了嗎?」君兒搶著問。
「並非如此。」父親道:「當時他們採用的是鑄鐵法,還不是鍊鋼。」
「翻沙鑄鐵,這是老方法,沒什麼稀奇的呀!」我接著道。
「翻沙鑄鐵是不稀奇,但要能一年做出二、三十萬個鐵鍋就稀奇了。」
「哇,好厲害,二十萬個鍋耶!」君兒咋舌道。
「嗯,德比家族厲害地方不是別的,就是製模。做出各種模具後再翻沙,這
樣產量才會大。」
「那不是家家都有鐵鍋了?」君兒問。
「貨物量大價格就低,所以家家買得起。每家都有了自己的菜刀跟鐵鍋,人
民自然就高興了。」
「人民高興就不會叛變作亂。」我接著父親的話道。
「正是如此,生活過不去人民就鋌而走險,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人民自然就
安居樂業,自古都是這樣。」
「那這跟工業革命又有什麼關係呢?」君兒問。
眼見父親眼神向我示意,我答道:「原本英國人鑄鐵是用木柴,但因為鐵鍋
跟菜刀的生產量太大,森林很快就給砍光了,但為了應付市場需求,所以不得不
找別的燃料。」
「嗯,翔兒不錯唷,居然知道答案。」父親笑道。
父親道:「沒有木柴可燒,英國人就把腦筋動到了煤炭上。煤炭火力強,但
燃燒時會發出黑煙與惡臭,雖然自古以來人們就知道可以用煤炭生火,但卻沒辦
法用在家裡。為了鑄鐵,英國人把森林砍光了,就不得不取煤炭來用。」
君兒點點頭道:「原來是這樣呀!所以簡單說就是開通運河讓貨暢其流,人
民富了後就要買鍋碗瓢盆,所以鍊鐵就起來了;然後鍊鐵興旺後木柴不夠,所以
就開始開礦。」
「但這跟工業革命又有什麼關係呢?」君兒又問。
「地上好挖的礦很快就給人挖完了。」父親笑著問道:「君兒,那接下來要
怎麼辦呢?」
「這個我知道,地面上的挖完了,就打個洞往山裡面或往地下挖囉!」
「往山裡地下挖會遇到什麼事呢?」
「嗯……往地下挖跟打井一樣,所以會出水對不對?」君兒道。
「正是!洞深了就會出水,這道理與打井一樣。」父親繼續說明:「起初英
國人用人力舀水,後來水多了舀不動,就用馬拉抽水機,用唧筒的方式打水。」
「唧筒我知道,就與家中院子裡的那個洋打水機一樣。」
「正是,只是把抽水機的人換成馬。」父親道:「翔兒你說說,換成馬有什
麼問題?」
「馬的力氣比人大,怎麼還會有問題呢?」君兒搶道。
「馬的力氣雖然比人大,但是從洞口外地面上來抽取地底下的水,受到大氣
壓力限制,一次最多隻能抽個米高度。所以當礦坑深度超過米,要不就
是抽不出水來,要不就是要把礦坑做成之字形,每層高度米,然後把馬牽到
礦坑底下,一層一層把水往上抽。」我道。
「唉呀,好可憐唷!讓馬到地底下幹活,這馬不是一下就死了嗎?」愛馬的
君兒急道。
「嗯,很好,很好……為父之前就聽說你在學堂裡學習成績突飛猛進,果然
已經可以把西洋格致學活用到工程上。很好……很好!」父親道:「把馬拉到地
下是真的很快就死了,而且在地下暗無天日,就算健康的馬,幹個幾天活就不行
了,消耗很大、成本很高。」
「那怎麼辦?」聽到馬兒死傷慘重,君兒急著問。
「別擔心,西洋的『經濟學』說『有需求就會有發明』,有人缺東西願意出
高價買,自然就會有人想出辦法解決問題。」我補充道。
「呵呵,『有需求就會有發明』……翔兒說得好,說得好,」父親道:「翔
兒你這在哪學的?講得都是鞭辟入裡呀!哈哈哈哈。」
「在學校看了點閒書而已。」我心想,總不能答說「我修過經濟學概論」
吧?
「就是『有需求就會有發明』這句話──英國人為了挖礦必須排水,為了解
決礦坑排水問題所以才發明了蒸汽機。」父親停了半晌,吸口菸續道:「為了抽
水而發明了蒸汽機,但有了蒸汽機後,各種新發明就源源不絕了──有了蒸汽機
後,商人們賺錢的法子越來越多,把蒸汽機裝上車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