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f?(006)初訪香江

+A -A

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17-06-06

子就成了火車,把蒸汽機裝上

    木船就成了輪船。」

    「把蒸汽機接上紡車就成了紡織機,把蒸汽機接上大錘就可以鍊鋼。對不對

    啊?」小姑娘情緒轉換會,馬上就笑著接話道:「這樣就不需要馬了!」

    「君兒說得正確!」父親笑著道。

    「那這與招商局又有什麼關係呢?」君兒續問。

    「洋人工業革命後生產力大增,工廠裡各種貨物源源不絕湧出,但世界上英

    國人就那麼幾個,能買多少貨?當英國全國每一家都買了鐵鍋跟菜刀,那生產出

    來的新鍋、新刀要賣給誰?英國人最早到中國來賣的是鴉片,但後來賣的就是棉

    布、香菸、鍋碗瓢盆,各種各樣的工業產品。」

    君兒道:「那我們不要買就好了呀!」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以農立國,俗話說『士農工商』,士居四民之守,而農

    居其二、商則末之。」父親正色道:「但人心是擋不住的,市面上有好貨、有錢

    買得起,自然人們就會去買。洋布比土布好,土布就賣不出去;洋貨比土貨好,

    土貨就賣不出去。君兒你自己看看,才剛來到這香港,你與晴兒身上不就換上了

    洋裝洋貨,是不是?」

    「嗯……」話題突然轉到自己身上,君兒低下頭諾諾應了一聲,道:「那我

    們中國自己設工廠,自己產洋貨不就好了?」

    「這次君兒就說對了。」父親道:「同治年間,肥相國就看出這點,所以

    奏請設織布局織造洋布、設機械局製造槍械,就是為了讓我們有能力自己製造洋

    貨,務必要在商業上能與洋人競爭。我們自己能造一樣,每年就能減少幾千、幾

    萬兩銀子讓洋人賺走。」

    「肥相國是誰呀?」君兒不解問。

    「李肥,就是李鴻章。」我答道。

    「喔喔,那我知道,父親大人以前就是在機械局。這樣很好呀,那怎麼市面

    上看到的都還是洋貨呢?」君兒續問道:「我怎都沒見過織布局的布呢?」

    「唉……這就是『官辦』的弊病。」父親長嘆道:「機械局、織布局都是官

    辦企業,總理事務的都是『官』不是『商』,官的目的是做官、不是賺錢,怎樣

    辦好朝中各項要求最重要,至於布織不織得出來、機械造不造得好不是重點。朝

    中要協餉,局裡就協餉;朝中要賑災,局裡就賑災,無論是每年太后生日還是各

    級官員送往迎來,廠裡都得協辦。官做得好最重要,能中飽撈錢最重要,每年生

    產東西數即可,根本沒人管用不用、好用不好用,更別說創造發明,用新

    方法、產新貨物了。」

    「啊?是這樣嗎?」君兒一驚道:「開工廠不為了生產,是拿來升官發財用

    的?」

    「嗯,沒錯。為父也是因為實事求是,所以這些年都一直有志難伸……」父

    親沉吟一會續道:「但也就是這樣博得一身清譽,讓中西官民各方還能對為父有

    些敬重。」

    「父親大人您……真是辛苦了……」

    「嗯,話說李肥為了要一改機械局與織布局的弊病,決定在設立招商局時

    改採『官督民辦』的辦法。」父親整整神色道:「在中國第一家經營輪船的是美

    國旗昌洋行,當年李肥在上海剿滅長毛,長江中下游航運幾乎完全中斷。當時

    旗昌的輪船懸掛美國國旗、配有小炮,往來長江吳淞江時無論官兵還是長毛都不

    敢動他們分毫,而旗昌的輪船每噸貨物收水腳25兩,往返上海、漢口一趟收得

    的運費就足以支付買一艘輪船的成本。巨利所在洋商趨之若鶩,英商太古、怡和

    迅速興起,此後旗昌把持了長江航運,太古、怡和則掌握中國沿海海運。」

    「我們不是自古以來就有大運河,難道中國沒有航商嗎?」君兒不解道。

    「長毛匪起,接著又鬧捻匪,運河漕運時續時斷,又因兵禍連年,山東、河

    南、安徽、江蘇姓流離失所,根本沒有足夠的人力維持漕運,運河也因失修築

    年淤積。所以從道光六年開始就開始試辦漕糧海運,後來朝廷雖然撥出鉅款企圖

    恢復河運,但無論在人力上、時間上、價錢上河運都無法與海運相敵--從杭州

    運糧到京,走運河要兩個月時間、海運只要不到十天工夫;價錢上漕運一噸要二

    十多兩、海運不到五兩。君兒妳說這要怎麼比?」

    「啊?差這麼多?」君兒眼睛瞪得大大的。

    「所以在洋人壟斷海運與長江船運,舊式沙船萎縮不振,國家面臨糧食嚴重

    困難之下,李肥奏請以『官督民辦』方式設立輪船招商局──就是鼓勵商人出

    資,在朝廷監督、保證下經營輪船運輸。」父親又道:「招商局成立後,每年單

    糧食漕運水腳一年就讓洋人少賺七十多萬兩,為朝廷節省了龐大支出。」

    「那『齊價同』是怎麼事?」我問道。

    「招商局在朝廷支援下,由怡和洋行總買辦唐景星總理,不斷擴充業務、銷

    價競爭,業務蒸蒸日上,到光緒二年美國旗昌洋行就不堪競爭垮臺了,把全部二

    十餘艘輪船都賣給招商局退美國去。」父親敲敲菸斗、清理菸灰道:「而英商

    太古、怡和也不敵招商局,在光緒三年動投降、妥協、讓步,三家輪船公司籤

    訂協議統一訂定運費標準、分配貨源,瓜分市場。」

    「這不就是我們向洋人投降了?」君兒問道。

    「『齊價同』前後共簽了三次,三次都是洋商動提出,而三次同最後

    都是洋行動撕毀。」父親道:「如果是喪權辱國、向洋人投降,洋人會動撕

    毀同嗎?」

    「啊,父親說得是……」君兒連忙點頭。

    「可惜後來官、民各有所圖,不能夠團結一致、均只著眼近利,不能累積資

    本、擴充船隊,朝廷對招商局又多多制肘。朝廷只知從招商局抽取報效,而民股

    則僅執著於每年花紅,無人關心年基業之建立。」父親又嘆一口氣道:「同治

    九年,日本三菱輪船會成立,日本政府無償撥給輪船3艘;光緒八年,日本

    政府又發起京都輪船與之競爭;到光緒十一年,這兩家輪船公司已經從洋商手中

    奪日本沿海貨運業務,十二年則開闢定期往來歐美航線;光緒十三年時,兩家

    會併為日本郵船會、每年運量86萬餘噸,但到光緒二十三年已經增加到

    每年7萬噸,把洋人海運業完全驅逐出日本。但過去十餘年來,招商局停滯

    不前,輪船數、噸位數沒有增加,每年水腳收入也僅能勉強維持,不見成長。」

    「在條件都沒有改變的情況下,那為何父親大人認為洋商會願意簽定第四次

    齊價同呢?」我問道。

    「民國建立,廢待舉。」父親道:「原本招商局的內憂是官股民股相爭,

    外憂是朝廷一直不同意招商局到各通商口岸以外的港埠承攬生意。」

    「啊?只能在通商口岸?那不就跟洋商一樣了?」君兒道。

    「這樣翔兒懂了。」我接道:「原本招商局內是袁項城與盛杏蓀鬥,現在袁

    項城當上大總統,內憂的問題解決;而原本袁項城就知道招商局不能隨意攬貨的

    問題,今日袁項城出任大總統,限定口岸攬貨的問題應該也可望解決。但方才父

    親大人提了內憂與外憂,還沒說出口的應該還有一個外患問題吧?」

    君兒聞道:「外患?」

    「呵呵,翔兒果然聰明,一聽就懂……你說說看。」父親笑道。

    「外患就是日本郵船吧?」我道:「日本已經取得了朝鮮與臺灣,對中國沿

    海成了圍之勢,加上日俄戰爭後日本又取得了東三省的特權,不僅對中國形成

    威脅,對英法各國利益的威脅更大了吧!」

    「嗯,果然有見識。」父親頷首道。

    「今天聯洋商訂立第四次齊價同,避免惡性競爭、統一運費、劃分勢力

    範圍,對洋商來說是聯排擠日本勢力,確保各國經濟利益;對招商局來說則是

    爭取喘息、擴增船隊,把沿海大小港埠貨運利益掌握於民國政府手中,不但發達

    資本、同時更避免銀錢流到日本人手中。」

    「哈哈哈哈,翔兒說的完全正確。」父親撫手大笑道:「若非今日一席話,

    我還不知道自己有了個這樣的好兒子!哈哈哈哈!」

    父親笑罷續道:「唉……可惜呀,當今滿朝文武,見識還比不上我一個7

    歲的兒子。」

    「所以發達商業才是救國之本嗎?」君兒又問道。

    「不只是發達商業,發達商業只避免我國金銀外流。」我道:「發達商業、

    避免銀錢外流是累積資本的基礎,而有了充足資本、不借外債,才能進一步暢通

    交通、發展工業、充實教育,而也唯有人盡其才、地盡其利、貨暢其流,才能富

    足國家。民窮則國弱、民富則國強,所以打贏商戰只是第一步,只有真正發達資

    本、建立工業,才能有富強的新國家!」

    「哈哈哈哈,沒想到我們家出了個大革命黨!」

    「那君兒也要投入商戰,賺錢救國!」

    「好好好,小小君兒也有大志氣。」父親撫掌道:「那君兒就要更加努力學

    習,在數學、外語上都要不斷精進,日後才能更進一步學習商業、會計、貿易等

    學問,真正變成我中國的一員女將。」

    「遵命!」君兒站起來俏皮地行了個軍禮。

    【待續】
  [ 本章完 ]
【1】【2】【3】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推薦閱讀:魔法科高校的性福生活灰色心始小歡喜之群芳亂欲綜漫學園與都市性福回憶錄兩個豔母勾人心魄的呻吟聲催眠VR大奶陳亦茹年級第一吃奶有癮校園女神被插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