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演義】(01-04)

+A -A

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17-08-03

nbsp;   以肖區長為組長的工作隊,住在鎮政府招待所。次日,在李副鎮長陪同下便

    開展了工作。清河鎮下屬十二個村、十九個自然屯。人口一萬三千多人、人均四

    分田地。下屬的太平河村距離鎮政府八里地左右,地勢平坦、幅員遼闊,交通相

    對方便,屬於半山區。現有人口一千零三十六人,人均農田九分七釐三,水旱田

    均半,水資源豐富。區委、區政府把該村作為試點,是充分考慮到,這個村子的

    基層班子堅強有力、群眾威信高;二是自然條件好,在全區五十九個村屯評估中,

    屬上等偏中水平,有一定說服力。三是群眾基礎好,全村有十三名中XX員,二

    十八名團員;這個村曾是革命老區,抗日戰爭時期是楊靖宇部隊的兵工廠所在地。

    解放戰爭期間,被縣裡評為支前模範村、抗美援朝期間被評為「捐獻糧、款先進

    村」等稱號。

    副鎮長李玉芳是鎮領導層唯一的女性。她21週歲,軍人出身的她,平日裡

    保養得比較好,長相比實際年齡還要年輕。白白淨淨的臉更顯得斯文,屬於那種

    耐看型的,越看越耐看也越有味道那種。最大的特點就是她的嗓音清脆甜美,讓

    人一聽就會精神一振。李玉芳雖然年齡不大,工作能力卻極強。所以,縣委組織

    部才把她派到清河鎮任副鎮長。她平時在機關很低調,對誰都是客客氣氣地。女

    性一般都心細,這個特點在她身上表現的更為突出。1948年初,17歲的李

    玉芳,相應學校的號召與許多同學參加了東北民主聯軍。她被分到三縱九師二十

    七團任文化幹事。1951年6月,隨部隊入朝鮮作戰,不久轉業到新華縣政府

    機關,又調到清河鎮任副鎮長至今。

    在李副鎮長的陪同下,肖區長一行四人進駐到太平河村。在村書記於偉明、

    村長馮英來安排下,分別住在「鐵桿貧農」李大山、王天義兩戶人家。當天沒有

    安排工作內容,主要考慮肖區長一行步行太多的山路,很疲勞須休息。然而,肖

    區長卻趁機深入到了農戶,對十幾家的生活狀況進行了走訪、調查。結果,讓他

    大失所望。他走訪的既有老X員也有非X群眾;既有富裕戶也有貧困戶。他們發

    至內心的想法,就是不同意建立初級農業合作社。十分簡單的理由,就是「習慣

    了現狀,有能耐的吃乾飯,吊兒郎當的吃稀飯,反正XXX是不讓餓死人的。大

    家合在一起,富戶覺得吃虧大啦,散懶戶怕捆綁在一起勞動太累、不自由,受人

    管理不自在。」當天晚上,村裡召開了支部擴大會議,除了三名支委,有擴大了

    三名老X員、還有六名在村裡有威望的長者及土改時期的老幹部參加了會議。會

    上,肖區長傳達了上級關於試辦農業初級合作社的有關檔案;李副鎮長宣佈了清

    河鎮關於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區試辦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方案、實施辦法及

    要求。然後,大家表態發言。會場上頓時開了鍋,涉及到個人利益的這些人,各

    抒己見、單刀直入、直言不諱、毫不掩飾、爭先恐後說出了各種想法。以老X員,

    五十九歲的張長工為首的三名土改老幹部說:「既然是上級的指示,那咱們就堅

    決照辦,肯定沒有錯。成立合作社後人多力量大,我們支援。」以村長馮英來一

    夥的三名X員、還有另三位長者提出反對意見。這個馮村長是土生土長的當地戶,

    家族勢力較大。他哥們七個、另有仨姐倆妹各自都在太平河村子成了家另過。這

    就是十二戶人家,他們都是過日子的好手。世世代代以種地為生的馮氏家族,勤

    儉持家勤勞儉樸,日子過的紅紅火火、豐衣足食。一旦加入了合作社,擔心會失

    去了富裕的生活。

    此時此刻,儘管他是一村之長,他怎麼也轉不過這個彎來。好端端的富裕日

    子才過上幾年,就又瞎折騰個啥呀?實在是想不通。村支書於偉明更是想不通,

    才解放幾年呀,剛要拔掉窮根,才緩過氣來,自由經營種植、自給自足有什麼不

    好?非得把貧富不均、勤懶混雜、老少不堪些人糾合在一起,吃大鍋飯、混日子

    他一百個不同意。但是,於偉明可不是等閒之輩,他這幾年的精明之處,就是善

    於裝槍讓村長馮英來去放,在關鍵的適當時機,他又會有選擇地出面來圓場。今

    兒,他十分謹慎,他看見了大兵壓境的形勢。他必須顧及自己的身份,尤其是肖

    區長、李副鎮長等區、鎮領導親自在場,他很是老道的察言觀色、左顧右盼、看

    人眉睫。他是絕不會積極發言表態的,他在用眼光勾向村長馮英來,而此時的馮

    英來也在焦慮地瞅著他的靠山、村支書於偉明給他發出訊號。看到村支書用眼光

    發出了意為支援他的訊號,他頓時就像打了公雞血樣,膽子大了起來,單刀直入

    說:「——我沒什麼文化,也不會講啥大道理,自從一九三八年入X以來,我跟

    著X革命、服從上級領導,從不講條件,也懂得了許多道理,記得最深的一條就

    是,XXX領導我們打倒地主、分給我們窮人土地、山林。不就是讓我們過上好

    日子嗎?現在,我們有了土地,憑著自己的雙手勞動致富,日子才剛剛好起來,

    你們又開始折騰啦!非得把土改分給的土地又收回去,搞什麼合作社。這不是在

    走回頭路嘛!真是辛辛苦苦這麼多年,你們幾句話,俺們就要回到解放前呀!我

    是堅決不同意加入合作社。寧可你們把我的X籍開除了、村長給撤了,我也不會

    入那個鳥社的。這土地是我們翻身農民的命根子,絕不許任何人給霸佔去。」他

    越說越激動,直到聲淚俱下,但是仍沒忘記瞅了一眼村支書於偉明。「對!——

    說得好!——我們都不同意加入合作社。這土地是XXX分給我們貧下中農的,

    你們無權收回!——」一時間,會場亂了套。人多嘴雜、七嘴八舌、眾人爍金、

    評頭品足。

    2。

    馮村長的發言,一石激起千層浪,無疑起到了導火索的作用。眾人紛紛各執

    一詞,有舉旗不定的、有憂心如焚的、有長吁短嘆的、還有得意忘形的。肖區長

    為了控制這突如其來的局面,站了起來用右手猛擊桌面三下,勉強使亂了營的會

    場安靜了下來。但是,還有人在下面竊竊私語、交頭接耳說些什麼。「老鄉們,

    今天的村支部擴大會議,本來是想傳達上級指示精神和區委、區政府的決定,然

    後聽聽大家對試辦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意見。剛才,大家對這個問題提出了不

    同的看法,這很好。區、鎮政府會統一考慮的,也允許大家有不同的意見。但是,

    我必須告訴大家,這項工作是上級制定的大政方針、是農村的基本路線,是不會

    錯的,也不可能改變的,只能堅持下去並且努力把這項工作開展得更好——」沒

    等肖區長把話講完,只見馮村長無精打采的站了起來,怒目而視。他看了一眼肖

    區長,拂袖而去。村支書於偉明見狀,急忙追出會場,在四處無人的院牆邊,低

    聲對馮英來說:「我和你的想法一致!」「你他媽的給我滾開!」馮英來聽了老

    奸巨猾的村支書話後,知道他是兩面三刀之小人,更增加了心中的怒火。

    肖區長見此時會場亂成的樣子,知道這會議是開不下去了。便與李玉芳副鎮

    長耳語幾句,便對村書記說:「沒有其他內容的話、我建議村支部擴大會議可以

    散會了。」「肖區長,你對今兒這會開的有啥想法?」在返回住戶的路上,李副

    鎮長問。「啊——!很正常啊!你想呀,廣大的農民在解放前世世代代受三座大

    山的壓迫,還有地主老財的剝削,窮怕了。是XXX領導人民打倒地主把身翻,

    分得了山林、土地,實現了『耕者有其田』,基本上解決了溫飽的大問題。過上

    了『二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幸福生活。在他們看來,就是神仙般

    日子。所以,他們把土地看成了是自己的命根子,是他們生存的唯一希望。分到

    手的『勝利果實』還沒熱乎夠呢,就要集體化了,無論如何他們是想不通的。再

    者,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晴天干活、雨天炕頭上幹酒。自己支配一家人的

    生產生活、社會往來,早已形成了固定的習慣了,過慣了『散仙』式的自由自在、

    無拘無束的日子。擔心加入合作社後,受不了集體組織的約束,更為擔心的是,

    統一管理土地、牲畜及各種生產資料由社裡所有。統一種植農作物、統一分配農

    活、統一分配糧食及記工付酬這種方式。認為,村裡還有部分窮戶、沒有牛馬、

    生產資料的困難戶;更有八、九個『二流子』、『地賴子』、『懶蛋子』混進來

    佔便宜。問題的結症就在這裡。」肖區長的一席話,讓李副鎮長佩服的五腑投地,

    深感勝讀十年書。她從此,便暗暗地開始對他有了好感。她早就從區工作隊的民

    政助理白松禮口中瞭解到,肖區長才大她兩歲,而且也是轉業幹部出身。

    晚飯後,肖文禮與李玉芳、莊家旺、溫寶喜、白松禮在住戶家的東屋,開了

    個「碰頭會」。分析了當前農戶的對立情緒、找出了根源,結合當地實際情況,

    一致同意分兩步走。一是把有牛馬車、又有土地及生產資料的農戶組織起來,先

    成立初級農業合作社;餘下的少部分貧困戶、散懶戶也必須集中管理,獨創一個

    組織叫「互助組」。這樣,在一個村裡試行兩種生產管理模式,既試辦了農業生

    產合作社,又因地制宜的將另類條件不適的人家,單建互助組,讓他們八仙過海、

    各顯其能。一年後,再將他們收入到合作社來。讓這些人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大,

    還是他們小打小鬧好!讓他們真正體會哪種方式更適合自己。

    次日上午,工作隊召開群眾大會,李副鎮長把區、鎮的方案公佈後,便公佈

    了各組農戶的名單。然後由各社、組推選社長、組長。就在散會前,村長馮英來

    再次跳出來發難。他信口開河發表了一套奇談怪論,並含沙射影、指桑罵槐,把

    區鎮兩級工作隊辱罵的一文不值,非常傲慢的揚長而去。肖文禮看了一眼李玉芳

    說:「不用理他,按咱們的既定方針辦。」當天下午,在村部辦公室的牆面上,

    貼了兩張紅紙黑字的公告。一張是入社農戶的名單;一張是入互助組的名單。公

    告中明確告知,有不同意見可在三天內到工作隊提出,逾期,視為同意,並按照

    社、組的規定執行。

    肖區長住村的房東叫李大山。六十多歲,土改時期的積極分子,「鐵桿」貧

    農。老伴叫秦秋霞、五十八歲,從山東莒縣逃荒闖關東後,嫁給了坐地戶李大山。

    他們唯一的兒子李慶,在唐山炮校當軍事教員,已結婚生子。老房東土改時分的

    三間土草房,老兩口住東側,西側全都倒了出來,讓給區裡四個幹部居住。秦老

    太太一天三頓為工作隊做飯、燒水、燒炕等。工作隊員每人每頓飯交四兩地方糧

    票,及一角錢人民幣,不足部分由村上報補。這是當時上級的規定。李玉芳住在

    貧農王天義家的北炕,她與王天義的二女兒、十六歲的王小秋住在一起。王天義

    是土改時的民兵隊長,六十二歲的他身體仍然健壯、特顯年輕。他與老伴及二女

    兒一家三口,日子過得十分富裕,豐衣足食、無憂無慮。他的大兒子、大姑娘都

    已各自成家,在本村居住。

    一天早上,剛吃完早飯的肖文禮,被秦老太太很神秘地叫到了東屋。她把房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
【1】【2】【3】【4】【5】【6】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推薦閱讀:美女大生兼差家教—被國中小屁孩玩弄的工口體驗原神眾女澀澀性開放企業小鎮欲語我的亂倫生涯咬痕錯位-肆意我的現實是戀愛遊戲穿越武俠世界後成為了淫賊開局一座破廟,信徒全靠騙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