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17-08-03
農作物是玉米、高粱、大豆、穀子,也有少量的水稻。鎮辦企業有人參場、香菇
園、木耳基地、養豬場等。
人民公社化後,實行的體制是「三級所有(公社、生產大隊、生產小隊),
隊為基礎」。集體出勞務,記工分模式,秋後統一核算出分值,然後現金兌現分
配給個人。從過去的單一農戶、組為單位的生產體制轉型為集體化的,統一分配
勞務、統一計劃種植作物、統一管理生產資料、統一分配收益的「大幫哄」的計
劃經濟時代。基本上實現了人人有飯吃,人人有活幹,啥都不用管、隊長說了算。
幹部的編制出現極不穩定狀態。「八品芝麻官」在合併前,各區、鄉鎮趨於
飽和,合併中大量削減,合併後工作一段發現人員嚴重不足。隨著革命形勢的不
斷髮展,各公社X委、政府與對上級部門的業務對口單位越來越多。正式在編幹
部嚴重超負荷工作,各項工作都受到了極大的影響。對此,各地政府都採取了招
聘「半工半農」的幹部,也叫「亦工亦農」人員,上班頂崗。具體做法是從各生
產大隊選拔年輕、身體好「根紅苗壯」、未婚、有初、高中文化並具有一定特長
的十八歲——三十歲以下的優秀人才,經貧下中農推薦、大隊X支部審查、公社
管理委員會批准、最後由公社X委任命才能到公社機關上班。這些人,實行的是
幹部管理,半脫產,即在公社機關工作六個月,每月工資25,80元;然後再
回到原籍的戶口所在地生產小隊,參加半年的體力勞動,享受社員待遇一律掙工
分。由生產隊管理六個月。有的地方,對此種幹部的稱謂不同,也有叫做「亦工
亦農」幹部的。無論怎樣,就是沒有任何人,任何機關有個說法會何時轉正、是
否給編制。儘管如此,廣大農村青年還都是可望不可及,望梅止渴,渴望能跳出
「農門」有個出頭之日。絞盡腦汁、投親靠友做夢都想當「半脫產」幹部。
肖文禮與鎮長項東方最頭疼的是,原有的四個鄉鎮,在編制內的幹部合計是
83人,除去一、二把手都調出外,還餘4個副書記、12個副鄉長、4個人大
副主席、4個武裝部長。這些個副科級以上的領導幹部,佔著編制數,但是領導
編制卻嚴重超編。本來是2個副書記、4個副鄉長、1個人大副主席、1個武裝
部長是正常編制,也是完全可以開展工作的。現在是領導太多、人浮於事。縣裡
遲遲沒有態度,肖文禮多次請示組織部儘快調整,但就不見下文。實行公社化後,
又新增設了多個對口的鎮政府機構,對縣裡各業務單位如:掃除文盲實行業餘教
育,(設業教助理)、開展農村文化活動,(設文化站長)、機關賬目分類,
(設會計)、抓治安防範,(設公安特派員),成立了共青團委、婦女聯合會,
又得配團書記、婦聯主任各一人。這些僅是機關內設機構,並且還在不斷的增設。
而在社鎮直屬機關,擴增的機構、部門就更多了,如:廣播放大站、農業站、種
子站、水利所、畜牧站、農機站、林業站、糧油供應站、衛生院、中、小學校;
哪個部門少者三、五人,多者十幾到二十多人。大部分都是以農代幹或者是代課
老師、民辦教師這些人來充實、頂崗。這就給鎮裡在管理幹部工作上,帶來了不
少工作量和難度。這些人的性格、脾氣、素質各不相同。
讓他們更加有壓力、有難度是全民大鍊鋼鐵運動。這是一項硬指標,是上級
帶有戰略性的嚴肅的政治任務,是全域性性的中心工作。全鎮廣泛發動了學校的師
生、員工,農村廣大社員群眾、鎮直機關幹部,凡是有活動能力的男女老少,一
律上陣齊參展。體力好的男人到山上找鐵礦石;婦女兒童在村子裡翻找破銅爛鐵。
各地都以村、屯、單位為主,土法上馬搭建鍊鐵爐具,四處冒煙鍊鋼鐵。這就是
當年極具有一定愛國色彩的「三面紅旗」(即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運動。
無論是誰,凡是不擁護、不參加、不響應的人,就會被扣上「右派分子」的帽子。
然後被有組織的進行批鬥、遊大街,定為反革命分子受到管制,被施行無產階級
專政。
廣大人民群眾的勞動熱情,愛國熱情空前高漲。滿懷激情戰鬥在大鍊鋼鐵第
一線。他們用革命的大無畏精神,戰天鬥地奪高產,煉好鐵出好鋼,日日夜夜煉
鐵忙。人們在廣播、口號、標語的鼓舞下、在紅旗如海歌如潮的推動下,自覺的
把上級的各項指示化為自己的行動。紛紛把自家祖上傳下來的破銅爛鐵、舊鍋、
鐵車部件、鐵鍬鐵鎬、三齒鉤子、二齒耙子、破鐵通、舊水筲等,凡是與鐵、鋼
能沾上邊的東西,全都無償捐獻出來。由各種各樣的小高爐進行鍊鐵。
與此同時,秋翻地的高潮也同步進行。這就是「大躍進」的年代的步伐、數
度。當時的口號是:「跨黃河,過長江,趕美國超英國!」全民性的秋翻地,口
號是「深挖一鍬土,一畝頂二畝!」那年代,最時興的就是喊口號、貼標語、插
紅旗。不知是哪個文人,他的腦袋瓜子就是好使,不管啥時候、啥運動,他都會
整出若干條的口號、標語來,這些個東西,把人們弄的個個像吃了精神鴉片似的,
渾身上下有使不出來的力量,爆發力十足。上級怎麼說,下面的人就會毫不打折
扣的去做、去執行、去完成。現實的情景真的體現了人民公社好的無限生機和力
量。勞動之餘,田間地頭乃至出工、收工的路上,青年男女社員都會情不自禁的
唱出:公社是個常青藤,社員都是藤上的瓜,瓜兒連著藤兒啊,藤兒牽著那個瓜
啦,藤兒越壯,瓜兒越大,藤兒越肥瓜越甜——。
這人人都朗朗上口的時髦歌聲。在當時,人們的唯一希望就是集體富裕,以
社為家。在那一片片秋收後的農田裡,紅旗似海,歌兒如潮。各種樣式的標語牌
林立,各色的彩旗迎風飄舞,各地不同口音的口號聲發自肺腑的噴發出來,廣播
喇叭一個勁的播發著表揚稿件;什麼張老三連續挖地一上午不歇著;——李老四
舍小家為大家,把家裡的兩把鐵鍬全部捐出來給了挖地大軍使用;——王二麻子
挖地累的掉了褲子;——高老五小隊長累的嘴起泡、腿打摽、尿黃尿、睡不著覺、
半夜起炕嗷嗷叫——。盡其鼓動優勢,給參戰的群眾以精神食糧、打氣、充電,
發揮了較大的作用。
在沒有機械化的年代,人們用最原始的勞動工具——鍬、鎬,一米遠一個人,
排著長長的一字隊形,人牆似的一鍬一鍬將熟土翻下去,將生土翻上來。官方稱;
這就是換土。好處是秋翻地能使病蟲害凍死;二是鬆一下土,能增加糧食產量的
幅度。當時,有一個老農說,這麼翻得土地,生土翻上來了,地發涼,莊稼肯定
減產。結果他被打成了現行反革命分子,在批鬥中群情激憤,不知被誰將其肋巴
骨給打折了三根。多年後的科學論斷和實踐證明,這老農的說法是對的。然而,
給他平反是不可能的,為啥?你明白。像這種事,時有發生,很是平常。最常喊
的口號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這場秋翻地運動,規模廣泛、聲勢之大,在全縣歷史上罕見。縣直機關各單
位、各社、鎮、各生產大隊、生產小隊,公社直屬機關各部門,停產停工和停課。
無論男女老少,上到柱棍的、下到懂事兒的,能參戰的去前線、不能參戰的搞宣
傳。做到人人出力,個個受教育。見面說話離不開「秋翻地」、吃飯睡覺想著
「秋翻地」,一切為了「秋翻地」。一直折騰了十五天才息鼓收兵。在運動中,
各群團組織為了顯示自己的存在,和應有的作用,婦女聯合會為配合X的中心工
作,成立了「半邊天戰鬥隊」、鎮團委成立了「青年突擊隊」、武裝部組織基幹
民兵成立了「敢死隊」、鎮教委組織中小學文藝骨幹,成立了演出隊為「一煉一
挖」運動大軍開展戰地匯演,衛生院的醫護人員組織了「戰地救護隊」服務在第
一線。人們的思想、行動空前的高度統一。
肖書記的這種帶有軍事色彩的地方活動,深受同是軍人出身的縣委文書記高
調肯定和推廣。全縣現場會在這裡隆重召開,肖書記說:「大鍊鋼鐵、大搞秋翻
地這兩項運動,上級明確要求,必需深入發動廣大的人民群眾積極參加。充分調
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發揮他們的巨大能量和潛力,全民齊上陣人人爭先鋒,為
奪取這兩項運動的最後勝利,南屯鎮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
肖文禮同志,組織能力、領導能力、協調能力是不可否認的。他工作認真負責,
敢於創新,落實縣委決議、號召,態度堅決、行動果斷、碩果輝煌!是值得全縣
各級幹部認真學習的。
緊接著,上級又下來新的指示,要大搞一次幹部與群眾「魚水關係」的再教
育活動。各級政府的幹部要深入農村,與廣大的貧下中農群眾實行「同吃、同住、
同勞動」三同活動。響應偉大領袖XXX的號召:「——人民群眾才是真正的英
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
史的動力——。」。肖書記、項鎮長經過一番研究,將全鎮分成四大片(按地理
方位),一般幹部包生產隊、副職領導包生產大隊、X委成員的副職領導包片。
規定,每個幹部每月駐村二十天以上,特殊業務、會議情況除外。要求下鄉幹部
一律自帶被褥、洗漱用品、簡單換洗衣服、藥品等。一律吃派飯,每人每頓交四
兩糧票一角錢人民幣。
正式的國家幹部吃的是「皇糧」,憑著糧食供應簿到糧店就可以支取糧票。
而那些「亦工亦農」半脫產的幹部,麻煩事就太多了。為了換取糧票,先從家裡
把皮糧拉倒十幾裡外的糧庫去檢斤、驗等級、化驗水分、開票、皮糧換算細糧、
最後才可以拿到地方糧票。還得在機關財會處預支當月的工資,再到供銷社櫃檯
兌換零錢。
4。
全鎮機關幹部、鎮直屬機關幹部合計129名,編制內的95人,以農代幹
34人。肖書記以前期的「精神食糧」為動力,抽調80% 的幹部投放到一線生
產大隊、小隊去「三同」。這樣,全鎮每個小隊基本都有一名鎮幹部在同人民群
眾搞「三同」。鎮機關只留秘書、財會兩人守攤、接聽電話、處理業務。鎮直機
關也只留一人看家,應付業務。這樣做,既可以給他們壓擔子、又可以出工作效
率,也鍛鍊了幹部們的工作能力。更突出的落實了上級提出的「多快好省」的建
設社會主義的總方針。
肖書記經過半個多月的工作實踐,經過與生產隊社員座談,廣大社員一致叫
好,反映強烈。這更加激起了他的信心,他深感當初的抉擇是對頭的、及時的、
正確的,更是完全必要的。他決定總結一下這段工作,寫個材料,報縣委。可苦
於自己文化水平有限,只能求助包村幹部、婦女主任姜小蘭。可是,姜小蘭聽說
後表示:「肖書記呀,雖然我是中專畢業生,可是我學的是醫學護理的呀,哪會
寫啥材料。要不這樣吧,跟中學聯絡一下,借調一位語文老師來寫,啥事都解決
&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