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18-01-29
眾將又驚又俱,噤若寒蟬。
許部堂呵呵一笑,「各軍歸營,諸位也都散了吧」。
如蒙大赦的眾將紛紛起身,帶著一番操演後疲憊不堪的各部將士退去。
「劉公公可知本官何故如此做?」。許進端起茶水,輕呷了一口。
「咱家正要請教」。劉瑾緩緩睜開眼簾。
許進取出幾封書信,遞給劉瑾道:「公公請看」。
劉瑾看信,一副恍然狀,「原來是受了幾位公爺的請託,這幾個丘八得罪
了貴人,真是不知死活」。
「公公以為本官處置是否得當?」。許進面帶笑意,眼中光芒隱現。
「行伍之間,有賞有罰乃是正理,本兵提督京營,此乃本分」。劉瑾稱善
,面色如常。
「公公高見」。許進起身拱手,道:「本官還有部務在身,就不再此耽擱
了,告辭」。
「部堂大人好走」。劉瑾起身相送。
轉眼間,方才還莊嚴肅穆的京營校場一片蕭索寂靜。
「督公,許東崖後面這出什麼意思?」。丁壽來至劉瑾身邊,疑惑問道。
「顯示他在軍中的資歷威風,告訴咱家他許東崖與五府權貴關係匪淺」。
劉瑾冷笑一聲,「那三隻捱打的小雞是給我們這兩隻猴子看的」。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軍中賞罰竟成了結交權貴的手段,真是帶的好兵
啊!」劉瑾語含譏嘲,冷冷說道。
「督公休與這等腐儒置氣,好在京營將士軍容齊整,未曾荒廢」。丁壽開
解道。
「京營將士數十萬,只這一萬能戰有什麼用?」。劉瑾哂然一笑,頗為不屑。
丁壽心中一驚,「您是說……」。
「什麼都沒說」。劉瑾轉身,「咱們看見的是人家給咱們看的,不想讓咱
看的得尋著去看……」。
「什麼?!京師之地軍士逃亡者過半!!」。
乾清宮內,聽了劉瑾奏報的朱厚照,將手中把玩的千里鏡都驚掉在御案上。
「京中諸衛軍士不習操練,團營將士因佔役過多,逃亡甚眾」。劉瑾垂首
奏道:「」殫忠「、」效義「二營一萬五千餘間軍舍,本供官軍調遣操練所居
,但荒廢已近二十年」。
「選鋒銳卒,國之重器,誰敢役使佔用?」。朱厚照大怒喝道。
「五府勳貴,京營將領皆有此行,不勝列舉」。劉瑾奏道。
「總有人帶頭吧,誰人居多?」。不管那人是誰,朱厚照真的想殺一儆百了。
劉瑾偷看了皇上一眼,諾諾不言。
「說!」朱厚照加重語氣。
「弘治六年,先帝曾令三大營及團營官軍修建昌國公與仙遊公主陵墓……」。
劉瑾一句話便讓朱厚照發不出火來,自個兒老爹讓人修的自己外公和姑姑
的墓,還能怎麼著。
「還有麼?」。朱厚照語氣緩了緩。
「弘治十年,調一萬將士修萬春宮,京營軍士八千為金太夫人修建府邸,
五千人修神樂觀,三千人修城樓,另調集一萬軍士採集柴薪……」。
「另在太后原籍修建崇真宮……」。
朱厚照已經徹底沒了脾氣,「好了,不要說了」。
小皇帝頭疼地捂著腦袋,子不言父過,這鍋只能自己背了。
前事已不可追,只有後事彌補,朱厚照心中打定主意,「劉瑾……」。
「奴婢在」。劉瑾應聲。
「朕打算在大內操練軍中銳卒,以強軍威」。朱厚照漲紅小臉,緊握拳頭
沉聲道。
「陛下要開內操?」。劉瑾與丁壽對視一眼,驚道。
「不錯,既然五府六部不願操演,那只有朕親自來了」。朱厚照揮了揮拳
頭,「就在西苑豹房建造軍舍,以供演軍之需」。
豹房!丁壽耳朵豎了起來,歷史上大明鼎鼎的名稱出現了,朱厚照的荒淫
無道都是和豹房掛鉤的,什麼裡面充滿珍禽異獸,奇珍異寶,地下密室有如迷
宮,美女成群,皇帝沒事就大被同眠,和身邊親信玩個群P啥的,這事想想二
爺心中就有些小激動。
誰知劉瑾並不配合,老臉上的五官都要皺在一起了,「陛下,構建內操所
需屋舍至少需銀二十萬兩,內庫實在拿不出這筆錢」。
不是吧老劉,堂堂內府掌印連個二十萬兩都湊不出來,你太失職了吧,眼
看自己可以和小皇帝開轟趴的機會要溜走了,丁壽心中怨念滿滿。
「年初三邊總制楊一清請築邊牆,大發帑金數十萬,而今內庫空虛,無銀
可用」。劉瑾鄭重言道。
和丁壽想的不一樣,被黑了幾百年的大明內庫,可不是隻給老朱家做開銷
的,而且打根兒上講,大明內庫才是根紅苗正的正經出身。
大明立國之初,朱元璋設立內十二庫,整個大明朝的支出都是由內庫負責
,「人君以四海為家,固天下之財為天下之用,何以公私之別?」。
朱八八認為天下為公,積為天下所用,所以再設立什麼國庫就純屬多餘,
當然大清朝對這話有自己的認識,既然四海為家,拿了天下之財為自己修園子
也是天經地義,不分彼此。
文官們跳腳罵大明皇帝內庫聚斂,可真把內十二庫的承運庫單拎出來做為
皇帝小金庫這事,可是文官先提出來的。
正統初,副都御使周銓、戶部尚書黃福等先後奏請,將江南夏稅秋糧四百
萬石折銀一百萬兩,作為「金花銀」解往內承運庫,這筆銀子理論上皇帝只要
為京城武官支付十餘萬兩的俸祿,其他的您就自個兒開銷吧。
既然皇帝有了零花錢了,戶部的太倉銀庫就在正統七年理所當然的成立了
,原來內庫所轄的鹽課、關稅等等統統納入太倉,甚至籍沒家財、援例上納等
,照單全收,丁鶴為自家弟弟納的那個監生所交銀子,一樣是進了戶部。
當然偌大一個大明朝,收入絕不止內庫和太倉,太僕寺的常盈庫、工部節
慎庫、光祿寺和南京戶部的銀庫,也都是明代國庫的組成部分,不過「鐵路警
察,各管一段」,彼此互不隸屬,也不聽你戶部的吆喝。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大明朝銀庫分家,兩邊都覺得自己吃虧,朝臣
以戶部空虛,國用不足,經常要請發內帑;皇帝開銷增多,錢不夠花,要從太
倉銀庫拿錢,互相不對眼。
個從太倉銀庫挖出銀子來的是《明史》中那位糊塗天子朱見深,不過
這位爺也不含糊,成化二十年陝西、山西、河南旱災,他除了免稅外一次就發
內帑二十五萬賑濟災民,翻開《明實錄》就會發現,常常有記載某皇帝大發帑
金如何,或是賑災或是兵餉或是平抑糧價,這些皇帝中有被記成怠政的,也有
說昏君的,基本都沒留下什麼好話。
成化帝就不說了,接手一個爛攤子,在位二十三年,撫流民,平瑤亂,收
復河套,建州犁庭,順帶還把蒙古汗庭給端了,《明史》裡除了個人生活的婦
寺之禍實在編不出什麼花樣來,只能來個類推:「成化以來,號為太平無事,
而晏安則易耽怠玩,富盛則漸啟驕奢」。至於為什麼國家太平強盛還是罪過了
,自己腦補去。
那位「在位多豐歲」萬曆皇帝,收了半輩子商稅被批愛錢怠政,還定下了
「明實亡於萬曆」的評語,讓人戳了幾百年脊樑骨,可經過萬曆朝的三大徵,
他還給子孫留下了幾百萬的內庫,讓天啟皇帝在「眾正盈朝」玩出的遼西潰敗
下還能一次拿出二百萬兩銀子補救,這時候東林黨魁又一改當初大罵神宗弊政
的時候了,大讚皇祖深謀遠慮,「逼」全特麼被你們裝了,一點機會都不給別
人留。
至於那位吊死在歪脖樹上的崇禎爺,聽說他被李自成從內庫裡抄出七千萬
兩白銀,會哭死在地府廁所;估計那位李闖也會納悶:餓連崇禎那慫娃大門門
上的金漆都刮咧,才湊了幾千兩,七千萬?在啊達(哪裡)?
還有眼前這位正德皇帝,原本歷史上他一共從內庫提銀二十二萬九千二百
兩,還是分三次,落得什麼名聲就不要說了。
史筆如刀!拿筆的人想怎麼寫就是另一回事了,倒也不是每個從國庫拿銀
子的明朝皇帝都會被批,而且名聲好壞與拿的銀子多少絕不成正比,比如……。
「臣韓文拜見陛下」。
內庫沒銀子,朱厚照的想法與父祖一樣,主意打到太倉銀庫。
戶部尚書對於突然被朱厚照召見有些心中沒底,何況小皇帝對他屬實太親
熱了些。
「韓愛卿免禮,快為韓愛卿賜坐,上茶」。朱厚照為了能大內演軍也是拼
了,含情脈脈的眼神讓韓老大人有些接受不了。
謝恩就座,韓文掃了掃立在朱厚照兩側的劉瑾與丁壽,暗想皇帝急著召見
與這二人可有關係。
「韓卿,朕今日召你前來,有一事不明,不知卿家可否為朕解惑?」。朱厚
照一副謙虛好學的乖寶寶樣子。
「陛下言重了,究是何事請試言一二,臣知無不言」。韓文在座上欠身道。
「世人常說前宋富庶,我大明比之如何?」。
「世俗傳聞,不可輕信」。問的是本科,韓文倒是沒什麼猶豫,「先帝時
丘閣老對此曾言及一二……」。
「噢?韓卿可與朕細說」。
朱厚照好學的模樣讓韓老大人滿懷欣慰,捋髯笑道:「我朝疆宇比宋為廣
,而百年以來無甚鉅費,凡宋所謂郊賚歲幣祠祿皆無之,其最費者宗祿養兵蔭
子耳,然蔭子止於武職,文臣無幾。戶口之數較之宋雖略相當,而今日墾田則
過之遠矣,所入既多,而所費比之又少,是宜國家儲積數倍於宋。何況國朝今
日之全盛庶富,非宋可比」。
「如此說來我大明府庫充盈,國有餘銀了!」朱厚照興奮起來。
韓文卻立刻警醒,「不知陛下要待如何?」。
「內府空虛,請韓卿暫撥庫銀二十萬兩」。朱厚照猶豫了下,擔心韓文不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1】【2】【3】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許部堂呵呵一笑,「各軍歸營,諸位也都散了吧」。
如蒙大赦的眾將紛紛起身,帶著一番操演後疲憊不堪的各部將士退去。
「劉公公可知本官何故如此做?」。許進端起茶水,輕呷了一口。
「咱家正要請教」。劉瑾緩緩睜開眼簾。
許進取出幾封書信,遞給劉瑾道:「公公請看」。
劉瑾看信,一副恍然狀,「原來是受了幾位公爺的請託,這幾個丘八得罪
了貴人,真是不知死活」。
「公公以為本官處置是否得當?」。許進面帶笑意,眼中光芒隱現。
「行伍之間,有賞有罰乃是正理,本兵提督京營,此乃本分」。劉瑾稱善
,面色如常。
「公公高見」。許進起身拱手,道:「本官還有部務在身,就不再此耽擱
了,告辭」。
「部堂大人好走」。劉瑾起身相送。
轉眼間,方才還莊嚴肅穆的京營校場一片蕭索寂靜。
「督公,許東崖後面這出什麼意思?」。丁壽來至劉瑾身邊,疑惑問道。
「顯示他在軍中的資歷威風,告訴咱家他許東崖與五府權貴關係匪淺」。
劉瑾冷笑一聲,「那三隻捱打的小雞是給我們這兩隻猴子看的」。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軍中賞罰竟成了結交權貴的手段,真是帶的好兵
啊!」劉瑾語含譏嘲,冷冷說道。
「督公休與這等腐儒置氣,好在京營將士軍容齊整,未曾荒廢」。丁壽開
解道。
「京營將士數十萬,只這一萬能戰有什麼用?」。劉瑾哂然一笑,頗為不屑。
丁壽心中一驚,「您是說……」。
「什麼都沒說」。劉瑾轉身,「咱們看見的是人家給咱們看的,不想讓咱
看的得尋著去看……」。
「什麼?!京師之地軍士逃亡者過半!!」。
乾清宮內,聽了劉瑾奏報的朱厚照,將手中把玩的千里鏡都驚掉在御案上。
「京中諸衛軍士不習操練,團營將士因佔役過多,逃亡甚眾」。劉瑾垂首
奏道:「」殫忠「、」效義「二營一萬五千餘間軍舍,本供官軍調遣操練所居
,但荒廢已近二十年」。
「選鋒銳卒,國之重器,誰敢役使佔用?」。朱厚照大怒喝道。
「五府勳貴,京營將領皆有此行,不勝列舉」。劉瑾奏道。
「總有人帶頭吧,誰人居多?」。不管那人是誰,朱厚照真的想殺一儆百了。
劉瑾偷看了皇上一眼,諾諾不言。
「說!」朱厚照加重語氣。
「弘治六年,先帝曾令三大營及團營官軍修建昌國公與仙遊公主陵墓……」。
劉瑾一句話便讓朱厚照發不出火來,自個兒老爹讓人修的自己外公和姑姑
的墓,還能怎麼著。
「還有麼?」。朱厚照語氣緩了緩。
「弘治十年,調一萬將士修萬春宮,京營軍士八千為金太夫人修建府邸,
五千人修神樂觀,三千人修城樓,另調集一萬軍士採集柴薪……」。
「另在太后原籍修建崇真宮……」。
朱厚照已經徹底沒了脾氣,「好了,不要說了」。
小皇帝頭疼地捂著腦袋,子不言父過,這鍋只能自己背了。
前事已不可追,只有後事彌補,朱厚照心中打定主意,「劉瑾……」。
「奴婢在」。劉瑾應聲。
「朕打算在大內操練軍中銳卒,以強軍威」。朱厚照漲紅小臉,緊握拳頭
沉聲道。
「陛下要開內操?」。劉瑾與丁壽對視一眼,驚道。
「不錯,既然五府六部不願操演,那只有朕親自來了」。朱厚照揮了揮拳
頭,「就在西苑豹房建造軍舍,以供演軍之需」。
豹房!丁壽耳朵豎了起來,歷史上大明鼎鼎的名稱出現了,朱厚照的荒淫
無道都是和豹房掛鉤的,什麼裡面充滿珍禽異獸,奇珍異寶,地下密室有如迷
宮,美女成群,皇帝沒事就大被同眠,和身邊親信玩個群P啥的,這事想想二
爺心中就有些小激動。
誰知劉瑾並不配合,老臉上的五官都要皺在一起了,「陛下,構建內操所
需屋舍至少需銀二十萬兩,內庫實在拿不出這筆錢」。
不是吧老劉,堂堂內府掌印連個二十萬兩都湊不出來,你太失職了吧,眼
看自己可以和小皇帝開轟趴的機會要溜走了,丁壽心中怨念滿滿。
「年初三邊總制楊一清請築邊牆,大發帑金數十萬,而今內庫空虛,無銀
可用」。劉瑾鄭重言道。
和丁壽想的不一樣,被黑了幾百年的大明內庫,可不是隻給老朱家做開銷
的,而且打根兒上講,大明內庫才是根紅苗正的正經出身。
大明立國之初,朱元璋設立內十二庫,整個大明朝的支出都是由內庫負責
,「人君以四海為家,固天下之財為天下之用,何以公私之別?」。
朱八八認為天下為公,積為天下所用,所以再設立什麼國庫就純屬多餘,
當然大清朝對這話有自己的認識,既然四海為家,拿了天下之財為自己修園子
也是天經地義,不分彼此。
文官們跳腳罵大明皇帝內庫聚斂,可真把內十二庫的承運庫單拎出來做為
皇帝小金庫這事,可是文官先提出來的。
正統初,副都御使周銓、戶部尚書黃福等先後奏請,將江南夏稅秋糧四百
萬石折銀一百萬兩,作為「金花銀」解往內承運庫,這筆銀子理論上皇帝只要
為京城武官支付十餘萬兩的俸祿,其他的您就自個兒開銷吧。
既然皇帝有了零花錢了,戶部的太倉銀庫就在正統七年理所當然的成立了
,原來內庫所轄的鹽課、關稅等等統統納入太倉,甚至籍沒家財、援例上納等
,照單全收,丁鶴為自家弟弟納的那個監生所交銀子,一樣是進了戶部。
當然偌大一個大明朝,收入絕不止內庫和太倉,太僕寺的常盈庫、工部節
慎庫、光祿寺和南京戶部的銀庫,也都是明代國庫的組成部分,不過「鐵路警
察,各管一段」,彼此互不隸屬,也不聽你戶部的吆喝。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大明朝銀庫分家,兩邊都覺得自己吃虧,朝臣
以戶部空虛,國用不足,經常要請發內帑;皇帝開銷增多,錢不夠花,要從太
倉銀庫拿錢,互相不對眼。
個從太倉銀庫挖出銀子來的是《明史》中那位糊塗天子朱見深,不過
這位爺也不含糊,成化二十年陝西、山西、河南旱災,他除了免稅外一次就發
內帑二十五萬賑濟災民,翻開《明實錄》就會發現,常常有記載某皇帝大發帑
金如何,或是賑災或是兵餉或是平抑糧價,這些皇帝中有被記成怠政的,也有
說昏君的,基本都沒留下什麼好話。
成化帝就不說了,接手一個爛攤子,在位二十三年,撫流民,平瑤亂,收
復河套,建州犁庭,順帶還把蒙古汗庭給端了,《明史》裡除了個人生活的婦
寺之禍實在編不出什麼花樣來,只能來個類推:「成化以來,號為太平無事,
而晏安則易耽怠玩,富盛則漸啟驕奢」。至於為什麼國家太平強盛還是罪過了
,自己腦補去。
那位「在位多豐歲」萬曆皇帝,收了半輩子商稅被批愛錢怠政,還定下了
「明實亡於萬曆」的評語,讓人戳了幾百年脊樑骨,可經過萬曆朝的三大徵,
他還給子孫留下了幾百萬的內庫,讓天啟皇帝在「眾正盈朝」玩出的遼西潰敗
下還能一次拿出二百萬兩銀子補救,這時候東林黨魁又一改當初大罵神宗弊政
的時候了,大讚皇祖深謀遠慮,「逼」全特麼被你們裝了,一點機會都不給別
人留。
至於那位吊死在歪脖樹上的崇禎爺,聽說他被李自成從內庫裡抄出七千萬
兩白銀,會哭死在地府廁所;估計那位李闖也會納悶:餓連崇禎那慫娃大門門
上的金漆都刮咧,才湊了幾千兩,七千萬?在啊達(哪裡)?
還有眼前這位正德皇帝,原本歷史上他一共從內庫提銀二十二萬九千二百
兩,還是分三次,落得什麼名聲就不要說了。
史筆如刀!拿筆的人想怎麼寫就是另一回事了,倒也不是每個從國庫拿銀
子的明朝皇帝都會被批,而且名聲好壞與拿的銀子多少絕不成正比,比如……。
「臣韓文拜見陛下」。
內庫沒銀子,朱厚照的想法與父祖一樣,主意打到太倉銀庫。
戶部尚書對於突然被朱厚照召見有些心中沒底,何況小皇帝對他屬實太親
熱了些。
「韓愛卿免禮,快為韓愛卿賜坐,上茶」。朱厚照為了能大內演軍也是拼
了,含情脈脈的眼神讓韓老大人有些接受不了。
謝恩就座,韓文掃了掃立在朱厚照兩側的劉瑾與丁壽,暗想皇帝急著召見
與這二人可有關係。
「韓卿,朕今日召你前來,有一事不明,不知卿家可否為朕解惑?」。朱厚
照一副謙虛好學的乖寶寶樣子。
「陛下言重了,究是何事請試言一二,臣知無不言」。韓文在座上欠身道。
「世人常說前宋富庶,我大明比之如何?」。
「世俗傳聞,不可輕信」。問的是本科,韓文倒是沒什麼猶豫,「先帝時
丘閣老對此曾言及一二……」。
「噢?韓卿可與朕細說」。
朱厚照好學的模樣讓韓老大人滿懷欣慰,捋髯笑道:「我朝疆宇比宋為廣
,而百年以來無甚鉅費,凡宋所謂郊賚歲幣祠祿皆無之,其最費者宗祿養兵蔭
子耳,然蔭子止於武職,文臣無幾。戶口之數較之宋雖略相當,而今日墾田則
過之遠矣,所入既多,而所費比之又少,是宜國家儲積數倍於宋。何況國朝今
日之全盛庶富,非宋可比」。
「如此說來我大明府庫充盈,國有餘銀了!」朱厚照興奮起來。
韓文卻立刻警醒,「不知陛下要待如何?」。
「內府空虛,請韓卿暫撥庫銀二十萬兩」。朱厚照猶豫了下,擔心韓文不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