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20-10-16
戰鼓聲,大周陣列中衝出一員虎將,趙擒龍定睛看去,只見那員虎將頭戴兜頭遮臉黑盔,身披銅片連環鎖子甲,手持穿甲亮銀槍,腰挎三尺青鋒劍,座下丈二白龍馬,膘肥體壯,聲雄力猛!
趙擒龍心中一震,不禁暗道:“好一員威風凜凜的虎將!”他刀尖一指,大喊道:“來者何人,報上名來!爺爺我刀下不斬無名小輩!”
周營虎將銀槍一抖,聲如雷鳴,回道:“吾乃大周徵北副將軍是張烈是也,蠻夷之輩也敢妄自稱大,還不快報上姓名來,再受你家張爺一槍?”
趙擒龍冷哼道:“吾乃北胡上將趙擒龍,敵將速速受死!”說罷,驅虎上前,舉起大砍刀,殺將出來,口裡大吼道:“小輩休得猖狂,看你爺爺手裡的寶刀!”
兩人兵器相接,金鐵交鳴之聲響徹山野,鬥個數十合也未分勝負。趙擒龍虛晃一刀,調轉馬頭便往自己陣前奔去,張烈但仗著武藝高強,並不懼怕,拍馬跟了上去!
趙擒龍見他跟來,便拔出腰間黑色雲旗,口中唸唸有詞,對著地面一插,瞬間化作一座黑色城門,隨即他驅虎而入。
張烈不疑有詐,也跟著進去,只過炷香功夫,趙擒龍便提著他的腦袋,走了出來。
楊媚琳一驚,想不到張烈只進去片刻,就被斬殺,心中憤懣。她厲聲道:“可還有人出戰?”
立刻周營中又奔出一員大將,兩人交戰數十回合,趙擒龍故技重施,又在黑旗化作的城門中,將他斬殺。
楊媚琳不慌不忙,繼續點將,但依舊被趙擒龍用此法斬殺。她瞧了幾場鬥戰,倒也摸出頭緒,於是驅動“白玉龍馬”,來到陣前。
趙擒龍見到一位英武婦人立在陣前,再見她絕色無雙,豐胸碩臀,身材凸凹有致,便明瞭她是誰?
趙擒龍聽過女武神的威名,雖心有掛礙,但陣前卻不敢輸了氣勢,於是淫叫道:“好嬌豔的美騷婦,爺正缺一位暖床小妾,你倒是來得正好,好好陪爺樂呵樂呵,就饒你不死。”
楊媚琳冷哼一聲,威嚴高貴的俏臉上露出不屑之色,她杏眼怒睜,霸氣絕倫,口中嬌喝道:“蠻夷之輩,徒逞口舌之利,就讓你領教本帥的厲害,納命來吧!”
楊媚琳縱馬越入空中,紫鳳刀劃出一道弧線砍向趙擒龍,趙趙擒龍口中“呔”了一聲,雙手抬刀擋去,兵器相接,金鐵交鳴之聲刺耳欲聾,趙擒龍差點被一刀給劈落下馬,他暗自驚歎美婦好強的臂力。
他有所不知,楊媚琳手中的紫鳳刀乃是一把寶兵,與仙家法寶同一級別,還幸得不是原主使用,否則早以性命不寶。
兩人又交手十幾個回合,趙擒龍壓力越來越大,而楊媚琳適應了片刻,招法也漸漸熟練起來,她運起功力透入到寶刀之中,只見紫色刀氣漫天飛舞,直殺得趙擒龍滿頭大汗,暴跳如雷,眼看就要支援不住。胡營幾員大將一見先鋒危險,紛紛拍馬而出,舞起兵器,向楊媚琳殺來。
楊媚琳乃聰慧之人,方才不適應,只拿寶兵當尋常武器使用,等交手後,便慢慢摸索出方法。只見她念動法決,祭出寶刀,寶刀立即化作一道紫色刀光,飛向敵人,再繼續掐動法決,紫色刀光又分化數道刀影,殺向其他幾位敵手。
趙擒龍大驚失色,他哪想到美婦手中竟拿著一把寶刀,在雲天大陸,凡是與法寶牽上關係的,俱不是凡物,他手中的黑色雲旗就是一件法寶,方才小試牛刀,就連斬數將,而這紫鳳刀看其品質,定是勝過他的法寶“困城旗”。他不敢怠慢,連忙驅虎避開,他這一跑,可害慘了其他幾位將領,不多時就被漫天紫色刀光斬成血雨。
楊媚琳忍住首次殺人的不適,兩條美腿夾住龍馬,提起馬韁,向趙擒龍追去。
趙擒龍見她追來,不驚反喜,他連忙故技重施,重新祭起寶旗,落到地上,化作一道黑色城門,自己頭也不回的衝進去。這美婦與他修為相若,俱是金丹境界,即使法寶比自己強一些,也不可能打破“困城旗”的防禦,不由得令他心下大定。
楊媚琳哪看不出他的伎倆,無非想要引她進去,這廝的法寶定有定身之能,對手一旦進去,被他定住後,必然性命不保。可惜這廝想錯了,她可不止一種手段。
雲天大陸修煉之功法分為三種,即氣道功法,力道功法,法道功法,除了法道功法飄渺難尋外,氣力功法為此界正道。其中“玄魔儒”三道俱以氣道功法為主,而“佛妖”兩道則以力道功法為主,除此之外皇朝將領也大多修煉力道功法,畢竟用力道功法在陣前廝殺更具威勢。趙擒龍修煉的,也是力道功法,而楊媚琳除了修練過力道功法,氣道也有涉及,她修煉的“北冥真水功”就是赫赫有名的氣道功法。
見趙擒龍退入寶旗中,避而不戰,楊媚琳嘴角露出一絲冷笑,她駕御“白玉龍馬”飛到空中,嬌喝一聲,,把身軀一抖,仿似山洪決堤,半空中響起一聲悶雷震響,只見一片玄色水色光幕從她背後騰起。這光華一齣,恰如滔滔洪水衝闊野,流風洗盪千萬裡,頓時將那城門困入其中。
楊媚琳也未曾想到,這北冥真水竟有如此威勢,只一放出就如山洪洩地般,有萬鈞之力,將那寶旗壓得光華暗淡。
適才那玄色光華過處,趙擒龍只覺被一股巨力牽扯,似有無邊大水捲來,牽引的城門左搖右晃,彷彿一不小心就要跌入巨濤漩流中一般,奮力抵擋之下這才穩住身形。此刻被楊媚琳嬌聲一喝,他神色中略微有些慌張,忙著收起寶旗,駕起黑虎,急將著想要掙脫出來。
此功乃是楊媚琳依託北冥之水修煉而成,仿效上境大能“三霄娘娘”之九曲黃河陣,內中自有萬水千流,百川畢集,重重疊疊,九曲十八彎,但凡被這真水困過,若是抵擋不住,便會落在其中,半天尋不得出路。這真水之中,江河水道可隨楊媚琳心神意念轉動變幻,縱然落入其中之人發力猛攻,也會被重重江河阻隔,除非是此人玄功修為遠遠高過於他,方才可憑蠻力震破玄水而出,但話說回來,似這等人,楊媚琳也不會輕易困入進來。
眼下楊媚琳只至化丹境界,這真光威能未能全力使出,若是有朝一日功行深厚,這一道玄水便是如海似洋,能裝天下之水,對敵之時,只需放出玄水一個衝蕩,就能席捲千軍萬馬,撼動山嶽峰巒。
趙擒龍這玄色困城旗本是他最大依仗,如今驟然失了作用,見楊媚琳衝將上來,心中也自慌了神,急將砍刀舉起,欲要阻擋片刻。
楊媚琳起手一揮,兩道紫色刀光向前飛來,“砰”的一聲將砍刀斷成三截,再往此獠身上揮去。
趙擒龍急切間閃躲不開,奮力運起功法撐起肉身,眼見紫色光刀砍落,他渾身一顫,身首分離。
楊媚琳一怔,點了點頭,她首次對戰,斬殺同境界對手,已經做得很不錯了。在此仙魔橫行的世界,就得殺伐果斷,方可生存。見掉在地上的“困城旗”,及低頭哀嚎的黑虎,她便順手收了回去。
此刻敵對無主將,不待楊媚琳發令,大軍就湧了上去,殺聲震天,屍橫遍野,北胡人見勢不妙,紛紛叫嚷著向周邊山野逃去。
楊媚琳自不會與手下爭功,她調轉馬頭,回到大營。
......
又過些時日,兩軍已對壘多次,楊媚琳連斬十幾員大將,高天翔見己方無人是“女武神的對手”,便罷兵向塞外退去。
楊媚琳本想追擊,突然龍策來報,說有大事相商,楊媚琳見神色悽苦,便親自待見他。
龍策從懷中取出急件交給楊媚琳,他臉色憤懣,口中哀怨道:“母后,京中傳來訊息,前些日龍嘯...龍嘯這個賊子...乘父皇郊遊之際...出兵...出兵偷襲...父皇...已經殯天了......”
楊媚琳聽到此言後,心中一驚,不禁想到原主中毒而死,絕非偶然,估計是龍嘯安排的,“那麼小飛他...是不是也...?”想到此處,她有些不寒而慄,恨不得立刻飛到龍飛身邊,去保護他。
她尋思道:“如果要去見龍飛,只能秘密出行,不可讓人知道,否則必會險阻重重。現在自己未死的訊息,定然被有心人傳出去了,龍嘯肯定還會派人來對付她。在大營還好,但出了大營,龍嘯就不會顧忌那麼許多。”
她想了想,玉容一振,心中有了定計。
“策兒,現在不是哀傷的時候,龍嘯這逆賊篡位後,首先要對付的人,必然是你大哥,因此母后要去一趟“滄海派”,護得他周全。”
龍策點點頭,連忙稱是。
楊媚琳玉容一正,神情嚴肅,道:“策兒,你聽好了。我現在就授你統軍之權,在我走後,立刻下令封營,任何人都不得輕出,同時對外放出訊息,說我閉關修煉,不見任何人。”
龍策端正臉色,頷首稱是。
第二章再世為人
北寒洲。
昆吾山,滄海派外門“道緣觀”。
龍飛從入靜中緩緩退出,他只覺神清目明,呼吸若有若無,周身亦是一陣輕靈舒泰,顯然是功行又有增進。
不過他臉上並沒有歡喜之色。
同樣他也穿越到雲天大陸,原主和他長得一模一樣,原主的母親也叫楊媚琳,並且和姐姐長得一模一樣。他暗歎天意弄人,同時又心懷僥倖,說不定姐姐也穿越過來了。為了證實想法,他恨不得立即去北域,原主的母親楊媚琳,會不會是自己的姐姐?可是雲天大陸地域廣大,路上妖魔鬼怪橫行,以他的修為根本不可能去得此地。
這幾日修煉滄海派的三大仙法之一的“九數太始真經”,除了使自己身輕體健,強過凡人幾分外,並沒有令修為提升過一絲,就算練到老死也不過是身輕體健,耳聰目明罷了。他懷疑原主是不是腦袋傻了,竟修煉如此坑人的功法?說來是滄海派的三大功法之一,但除了原主之外,並沒有人修煉過。此功其實算不得修煉功法,只是一本推衍法門而已。玄門功法大多精深難懂,需要修士花費時間精力去推衍,才能修煉下去。可原主除了這本推衍法門外,並沒有其他修煉秘籍。
“真是慘啊!堂堂大周皇朝繼承人,竟混成這般模樣!”龍飛嘆息一聲,透過對原主的記憶,他才知道為何如此?
原主母親楊媚琳並不喜歡大周皇帝龍傲,再加上龍傲與其姐楊芸私通之後生下孩子,兩人矛盾愈發大了,最後甚至連自己的兒子也不待見,只憑借關係,把原主送到滄海派,就不管不顧。而龍傲身為皇帝之尊,竟連一個女人多降不住,心中更是憤懣,覺得丟了臉面,但他奈何不了楊媚琳,轉而對她的兒子也不喜起來。如此這般,原主來到滄海派後,就無人問津起來,只得當一名普通弟子。
他嘆息一聲,討道:眼下如若再苦苦修煉,不說功力難進,就連生計也難以為繼。”他沉吟片刻,心中有了打算。這一腳終要臨門邁出,卻難免患得患失。
他下意識握住一塊通體晶瑩潤澤的白玉輕輕摩挲了起來,頓時,一股如凝脂滑膚般的細膩觸感自手指上傳來,略顯煩躁的心緒不由漸漸安寧下來。在藍星,他跳入深壑之時,忽然天雷滾動,一道白光從幽谷射出,融入到靈魂裡,而這道白光就是此時手中的白玉。他不由灑然一笑,既然已經不是原先的龍飛了,那麼就應該從心所欲,還我本來,往昔種種顧慮皆可拋開。想到這裡,他心頭頓覺一陣舒暢。
透過原主留下的記憶,他知道要想步入玄門,必先築元靈,開仙脈,蛻凡軀,種玄根。這其實是在說修道者在修道一途中所需要面對的第一道門檻--開脈。只有打通仙脈,洗去一身塵垢,才能夠修煉傳說中仙法仙訣,從此步入玄門大道,而尋常的功法縱然再練上三五十載也進不了仙家門庭。說到底,不開脈則不成仙。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就索性斷了仙途之念。
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九層之臺起於壘土,開脈並不是一蹴而就,首先便要凝氣築元,然而只是這一步就讓龍飛卻覺得頗為無奈。原主反覆來去練了三年之久的“九數太始真經”,每當去觀中真人那裡求取其他功法時,真人只是告訴他機緣未至,功行未深,讓他再加倍用心修煉。
原主上山前也不過只是一個樸實單純的少年,沒有任何人情世故的歷練,更沒有旁人指點,還以為當真如此,無論暑夏寒冬,都是苦心修持,每日有三個時辰用在了這門法訣上。
龍飛只能報以苦笑,這位也太過老實了,居然真信這套說辭?既然來到了這個世上,就絕不能錯過長生大道,更要尋到楊媚琳,與她逍遙天下。他雖有大決心,大毅力,可眼下還有更為迫切的事需要考慮,三年修道,帶上山的錢財已經堪堪用盡,已經別無餘財,現在每日只能以野菜裹腹。謀生尚且艱難,又何談去修煉?修練並不是遁入深山,不食人間煙火,反而是一件極為消耗錢糧的事情,不是富貴之家,別想支撐下來。這幾天來,他苦苦思索如何解開面前的困局,倒是給他想出了一個辦法。
在他看來,以前的龍飛只閉門修煉,不懂得挖掘自身財富。因為前身本是皇朝繼承人出身,本就博覽群書,知識淵博。在龍飛看來,大多功法理解起來猶如天書一般,要想讀懂,不單要靠稟賦悟性,還需要時間精力去推演,理出大致頭緒,細細體悟後方有所得。
這樣的解讀半是靠推衍之術,半是靠猜測,讀起來往往靡費時日,當然沒有效率可言,看個三年五載不解其意的也不在少數,讓多數修練者頭疼不已。若是不願意耗費苦磨,大可以去觀中真人那裡求教,那就要看看你是否有足夠的“機緣”了。或許沾了兩世為人的光,龍飛覺得現在更是神思敏捷,加上學過“九數太始真經”,推演起來不但很少出錯,連速度也能比往常快了數倍,他大可以靠助人解讀功法來換取錢財。但僅僅如此,還是不夠的。他握住手中的白玉,不禁面露微笑,有了它,那就更有把握了。
抬頭看了看天色,現在已經是辰時,外間天光大放,山霧消散,他長身而起,將早已準備好的竹簍背起,手拿一杆竹幡,緩步走了出去。
他的居處是道緣觀自山崖上開闢出來的洞壁巖府,方便上山求道人打坐棲身所用,洞府外則修了一條用於通行的木板棧道,外側不設護欄,三步之內就是萬丈懸崖,令人望之生畏。
不過他獨自在這裡居住了三年,對眼前景象早已視若坦途,自然是步履輕鬆,徑直出了棧道,一路沿著山道走去。
昆吾山一共有十八峰三十六水澗,在第十峰悅穹峰山頂處,這裡有一塊平整光滑的巨石,被稱作“千人巖”,每當旭日東昇,霞彩雲飛之時,道緣觀中數百名弟子便早早起身在這裡吐故納新,服食天地精氣。
從龍飛居住的望星峰到千丈巖,大約是半個時辰腳程,等他來到這裡的時候,眾弟子早課早已散去,只有一些弟子三三兩兩聚集在一起交談修道心得。他也不多加理會,自顧自尋了一處視野開闊的涼亭,在石凳上坐下,然後將竹幡挑起,擺開筆墨紙硯,坐在那裡閉目不語。
沒多久,一個人踩著亭前石階走了,他看了看竹幡,又看了看龍飛,瞪眼道:“講解功法?兄弟,看你也修為不高,也敢說這等大話?”
來人大約二十多歲,膀闊腰圓,身材粗壯,一身青色道袍,袖子挽到了小臂,露出了結實的肌肉,他雙眸有神,面色上隱隱有玉色,一看就築元有成,有這種修為的人,來頭應該不小。
龍飛看上去二十未滿,連築元都沒有成功,可以說談不上修為,能讓人信服?
龍飛笑了笑,神情甚是溫和有禮,站起來拱手,“道兄可願一試?”
見龍飛神情自若,像是真是有幾分門道的,這人不禁有了些好奇心,同樣拱手道在下張德,不這位師弟如何稱呼?”
龍飛回禮,道“在下龍飛!”
張德放聲一笑,在龍飛面前坐下,“師弟解讀功法有講究?”
“米穀,銀兩皆可換。”龍飛指了指長幡下角不起眼的一行小字,他首先要解決的是生計問題,這才是眼前的頭等大事。
“好,區區米糧錢財,我還是出得起的,來,我這有本道書。”張德也是個爽快的人,從懷中拿出一本薄薄道書重重拍在石桌上,神情頗為戲謔,“請君一觀。”
龍飛從容拿過道書,隨手翻了幾頁之後,微微一笑,取筆飽蘸墨水,也不思考,就在白紙上落筆疾書。連翻十數頁,並沒有感覺到其中有礙難。也是,如果是高明功法,想必對方也不會捨得拿出來隨意給他觀看,只是再翻了幾頁之後,他眉頭一皺,筆下不由微微一頓。
張德瞥見龍飛神情,不由暗自一笑。這本道書前面那些內容倒也不算,不過有幾處關礙頗令人費解,當初他還是請教了一位入門師兄這才得以讀通,就算這樣,其中還有一些晦澀的細節至今仍有疑問,他不信對方區區一個普通弟子能夠解讀出來。
雖然遇到了一個難關,不過龍飛並不慌張,而是左手悄悄握住袖中白玉,心神往裡沉浸進去,只一會兒,他便又繼續落筆。大概半個時辰之後,龍飛筆鋒重重一頓一提,終於收筆,隨後他將白紙拿起吹乾,交予張德。
張德似笑非笑地接過,看了一眼,隨口稱讚道:“好字,好字。”不過再看了幾眼,卻是吃了一驚,接下來他越看驚訝之色越濃,最後居然霍然站了起來,看著龍飛怔怔不語。
這篇解讀出來的道書語句用詞甚為簡潔精闢,看得出這個龍飛不但是知識淵博,而且在推衍一途上頗有造詣,不僅如此,還將他原先的那一些疑惑也盡數寫了個明明白白,這可是在不到一個時辰內解讀出來的啊。
張德望向龍飛的目光頓時不同了,他換上了一臉歎服的神色,衷心道:“師弟好手段,為兄拜服。”之前質疑龍飛那是因為他並不覺得對方有這個本事,現在看出龍飛是有真材實料的,態度語氣立時恭敬了許多。
龍飛拱手道:“慚愧,只賴此謀生爾。”
張德揚了揚手中紙張,大笑道:“師弟有此本事,還擔心生計?在下與那些師兄弟想來今後要常來叨擾了。”
龍飛當即起身,一拱手,道:“如此,那就多謝師兄成全。”
張德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龍師弟倒也是個妙人!”
龍飛笑而不語,可不是所有人都像張德這般對自己有信心,不過既然他說到願意找師兄弟照顧“生意”,不管是否客套,乾脆先把話說死,讓他推脫不得。而且看起來張德也不是一般的修道弟子,一來二去,自然能攀出交情,何樂而不為?
張德隨即告辭而去,臨走時對錢財絕口不提,龍飛也不多問,神情篤定,似乎彼此都忘了這一點。
待到午時,四個僕役打扮的人每人推著一輛獨輪車來到千丈巖涼亭前,當先一人向龍飛恭敬行禮道:“仙長可姓龍?我等是張家僕從,主人吩咐,將這些米糧錢財送至居處。
龍飛點點頭,道:“諸位暫且等候。”他不急於迴轉,這些僕從倒也沒有不耐煩的神色,靜靜候在一邊,這一幕自然引來不少人駐足觀望。
只是這一天除了張德之外,並沒有人再來照顧他的生意,只有寥寥幾人問上求問兩句,不論何人,龍飛都是一一作答,一直到日頭偏西這才收攤,帶著四個僕從推著獨輪車返回居住。
龍飛剛剛離去不久,一個三旬出頭的中年文士急匆匆趕來,卻早已人去亭空,不由連連頓足,滿臉懊惱之色。
“紋銀三百兩,米穀五百斤,鮮肉二十斤,醃肉和各類蔬果三百斤,上好寬袖道袍、冠帶、鞋襪各三套,紫銅養氣爐一隻……”
龍飛看著手中這份清單,除了這些之外,另有一些散碎日用物件也在其中,他暗歎張德好手筆,這些糧食即便放開手腳來吃,也足夠他吃上整整一年的,可以說是徹底解決了的燃眉之急。
第二日辰時初刻,他依舊去了千丈巖那處涼亭,卻意外早早有人在那裡等候。
這人三十出頭,卻兩鬢微白,眉目間略見憔悴之色,手掌中還託著一隻楠木書匣,他遠遠望見到手持竹幡的龍飛走來,趕忙匆匆上來一禮,道,“可是龍師弟?”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1】【2】【3】【4】【5】【6】【7】【8】【9】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趙擒龍心中一震,不禁暗道:“好一員威風凜凜的虎將!”他刀尖一指,大喊道:“來者何人,報上名來!爺爺我刀下不斬無名小輩!”
周營虎將銀槍一抖,聲如雷鳴,回道:“吾乃大周徵北副將軍是張烈是也,蠻夷之輩也敢妄自稱大,還不快報上姓名來,再受你家張爺一槍?”
趙擒龍冷哼道:“吾乃北胡上將趙擒龍,敵將速速受死!”說罷,驅虎上前,舉起大砍刀,殺將出來,口裡大吼道:“小輩休得猖狂,看你爺爺手裡的寶刀!”
兩人兵器相接,金鐵交鳴之聲響徹山野,鬥個數十合也未分勝負。趙擒龍虛晃一刀,調轉馬頭便往自己陣前奔去,張烈但仗著武藝高強,並不懼怕,拍馬跟了上去!
趙擒龍見他跟來,便拔出腰間黑色雲旗,口中唸唸有詞,對著地面一插,瞬間化作一座黑色城門,隨即他驅虎而入。
張烈不疑有詐,也跟著進去,只過炷香功夫,趙擒龍便提著他的腦袋,走了出來。
楊媚琳一驚,想不到張烈只進去片刻,就被斬殺,心中憤懣。她厲聲道:“可還有人出戰?”
立刻周營中又奔出一員大將,兩人交戰數十回合,趙擒龍故技重施,又在黑旗化作的城門中,將他斬殺。
楊媚琳不慌不忙,繼續點將,但依舊被趙擒龍用此法斬殺。她瞧了幾場鬥戰,倒也摸出頭緒,於是驅動“白玉龍馬”,來到陣前。
趙擒龍見到一位英武婦人立在陣前,再見她絕色無雙,豐胸碩臀,身材凸凹有致,便明瞭她是誰?
趙擒龍聽過女武神的威名,雖心有掛礙,但陣前卻不敢輸了氣勢,於是淫叫道:“好嬌豔的美騷婦,爺正缺一位暖床小妾,你倒是來得正好,好好陪爺樂呵樂呵,就饒你不死。”
楊媚琳冷哼一聲,威嚴高貴的俏臉上露出不屑之色,她杏眼怒睜,霸氣絕倫,口中嬌喝道:“蠻夷之輩,徒逞口舌之利,就讓你領教本帥的厲害,納命來吧!”
楊媚琳縱馬越入空中,紫鳳刀劃出一道弧線砍向趙擒龍,趙趙擒龍口中“呔”了一聲,雙手抬刀擋去,兵器相接,金鐵交鳴之聲刺耳欲聾,趙擒龍差點被一刀給劈落下馬,他暗自驚歎美婦好強的臂力。
他有所不知,楊媚琳手中的紫鳳刀乃是一把寶兵,與仙家法寶同一級別,還幸得不是原主使用,否則早以性命不寶。
兩人又交手十幾個回合,趙擒龍壓力越來越大,而楊媚琳適應了片刻,招法也漸漸熟練起來,她運起功力透入到寶刀之中,只見紫色刀氣漫天飛舞,直殺得趙擒龍滿頭大汗,暴跳如雷,眼看就要支援不住。胡營幾員大將一見先鋒危險,紛紛拍馬而出,舞起兵器,向楊媚琳殺來。
楊媚琳乃聰慧之人,方才不適應,只拿寶兵當尋常武器使用,等交手後,便慢慢摸索出方法。只見她念動法決,祭出寶刀,寶刀立即化作一道紫色刀光,飛向敵人,再繼續掐動法決,紫色刀光又分化數道刀影,殺向其他幾位敵手。
趙擒龍大驚失色,他哪想到美婦手中竟拿著一把寶刀,在雲天大陸,凡是與法寶牽上關係的,俱不是凡物,他手中的黑色雲旗就是一件法寶,方才小試牛刀,就連斬數將,而這紫鳳刀看其品質,定是勝過他的法寶“困城旗”。他不敢怠慢,連忙驅虎避開,他這一跑,可害慘了其他幾位將領,不多時就被漫天紫色刀光斬成血雨。
楊媚琳忍住首次殺人的不適,兩條美腿夾住龍馬,提起馬韁,向趙擒龍追去。
趙擒龍見她追來,不驚反喜,他連忙故技重施,重新祭起寶旗,落到地上,化作一道黑色城門,自己頭也不回的衝進去。這美婦與他修為相若,俱是金丹境界,即使法寶比自己強一些,也不可能打破“困城旗”的防禦,不由得令他心下大定。
楊媚琳哪看不出他的伎倆,無非想要引她進去,這廝的法寶定有定身之能,對手一旦進去,被他定住後,必然性命不保。可惜這廝想錯了,她可不止一種手段。
雲天大陸修煉之功法分為三種,即氣道功法,力道功法,法道功法,除了法道功法飄渺難尋外,氣力功法為此界正道。其中“玄魔儒”三道俱以氣道功法為主,而“佛妖”兩道則以力道功法為主,除此之外皇朝將領也大多修煉力道功法,畢竟用力道功法在陣前廝殺更具威勢。趙擒龍修煉的,也是力道功法,而楊媚琳除了修練過力道功法,氣道也有涉及,她修煉的“北冥真水功”就是赫赫有名的氣道功法。
見趙擒龍退入寶旗中,避而不戰,楊媚琳嘴角露出一絲冷笑,她駕御“白玉龍馬”飛到空中,嬌喝一聲,,把身軀一抖,仿似山洪決堤,半空中響起一聲悶雷震響,只見一片玄色水色光幕從她背後騰起。這光華一齣,恰如滔滔洪水衝闊野,流風洗盪千萬裡,頓時將那城門困入其中。
楊媚琳也未曾想到,這北冥真水竟有如此威勢,只一放出就如山洪洩地般,有萬鈞之力,將那寶旗壓得光華暗淡。
適才那玄色光華過處,趙擒龍只覺被一股巨力牽扯,似有無邊大水捲來,牽引的城門左搖右晃,彷彿一不小心就要跌入巨濤漩流中一般,奮力抵擋之下這才穩住身形。此刻被楊媚琳嬌聲一喝,他神色中略微有些慌張,忙著收起寶旗,駕起黑虎,急將著想要掙脫出來。
此功乃是楊媚琳依託北冥之水修煉而成,仿效上境大能“三霄娘娘”之九曲黃河陣,內中自有萬水千流,百川畢集,重重疊疊,九曲十八彎,但凡被這真水困過,若是抵擋不住,便會落在其中,半天尋不得出路。這真水之中,江河水道可隨楊媚琳心神意念轉動變幻,縱然落入其中之人發力猛攻,也會被重重江河阻隔,除非是此人玄功修為遠遠高過於他,方才可憑蠻力震破玄水而出,但話說回來,似這等人,楊媚琳也不會輕易困入進來。
眼下楊媚琳只至化丹境界,這真光威能未能全力使出,若是有朝一日功行深厚,這一道玄水便是如海似洋,能裝天下之水,對敵之時,只需放出玄水一個衝蕩,就能席捲千軍萬馬,撼動山嶽峰巒。
趙擒龍這玄色困城旗本是他最大依仗,如今驟然失了作用,見楊媚琳衝將上來,心中也自慌了神,急將砍刀舉起,欲要阻擋片刻。
楊媚琳起手一揮,兩道紫色刀光向前飛來,“砰”的一聲將砍刀斷成三截,再往此獠身上揮去。
趙擒龍急切間閃躲不開,奮力運起功法撐起肉身,眼見紫色光刀砍落,他渾身一顫,身首分離。
楊媚琳一怔,點了點頭,她首次對戰,斬殺同境界對手,已經做得很不錯了。在此仙魔橫行的世界,就得殺伐果斷,方可生存。見掉在地上的“困城旗”,及低頭哀嚎的黑虎,她便順手收了回去。
此刻敵對無主將,不待楊媚琳發令,大軍就湧了上去,殺聲震天,屍橫遍野,北胡人見勢不妙,紛紛叫嚷著向周邊山野逃去。
楊媚琳自不會與手下爭功,她調轉馬頭,回到大營。
......
又過些時日,兩軍已對壘多次,楊媚琳連斬十幾員大將,高天翔見己方無人是“女武神的對手”,便罷兵向塞外退去。
楊媚琳本想追擊,突然龍策來報,說有大事相商,楊媚琳見神色悽苦,便親自待見他。
龍策從懷中取出急件交給楊媚琳,他臉色憤懣,口中哀怨道:“母后,京中傳來訊息,前些日龍嘯...龍嘯這個賊子...乘父皇郊遊之際...出兵...出兵偷襲...父皇...已經殯天了......”
楊媚琳聽到此言後,心中一驚,不禁想到原主中毒而死,絕非偶然,估計是龍嘯安排的,“那麼小飛他...是不是也...?”想到此處,她有些不寒而慄,恨不得立刻飛到龍飛身邊,去保護他。
她尋思道:“如果要去見龍飛,只能秘密出行,不可讓人知道,否則必會險阻重重。現在自己未死的訊息,定然被有心人傳出去了,龍嘯肯定還會派人來對付她。在大營還好,但出了大營,龍嘯就不會顧忌那麼許多。”
她想了想,玉容一振,心中有了定計。
“策兒,現在不是哀傷的時候,龍嘯這逆賊篡位後,首先要對付的人,必然是你大哥,因此母后要去一趟“滄海派”,護得他周全。”
龍策點點頭,連忙稱是。
楊媚琳玉容一正,神情嚴肅,道:“策兒,你聽好了。我現在就授你統軍之權,在我走後,立刻下令封營,任何人都不得輕出,同時對外放出訊息,說我閉關修煉,不見任何人。”
龍策端正臉色,頷首稱是。
第二章再世為人
北寒洲。
昆吾山,滄海派外門“道緣觀”。
龍飛從入靜中緩緩退出,他只覺神清目明,呼吸若有若無,周身亦是一陣輕靈舒泰,顯然是功行又有增進。
不過他臉上並沒有歡喜之色。
同樣他也穿越到雲天大陸,原主和他長得一模一樣,原主的母親也叫楊媚琳,並且和姐姐長得一模一樣。他暗歎天意弄人,同時又心懷僥倖,說不定姐姐也穿越過來了。為了證實想法,他恨不得立即去北域,原主的母親楊媚琳,會不會是自己的姐姐?可是雲天大陸地域廣大,路上妖魔鬼怪橫行,以他的修為根本不可能去得此地。
這幾日修煉滄海派的三大仙法之一的“九數太始真經”,除了使自己身輕體健,強過凡人幾分外,並沒有令修為提升過一絲,就算練到老死也不過是身輕體健,耳聰目明罷了。他懷疑原主是不是腦袋傻了,竟修煉如此坑人的功法?說來是滄海派的三大功法之一,但除了原主之外,並沒有人修煉過。此功其實算不得修煉功法,只是一本推衍法門而已。玄門功法大多精深難懂,需要修士花費時間精力去推衍,才能修煉下去。可原主除了這本推衍法門外,並沒有其他修煉秘籍。
“真是慘啊!堂堂大周皇朝繼承人,竟混成這般模樣!”龍飛嘆息一聲,透過對原主的記憶,他才知道為何如此?
原主母親楊媚琳並不喜歡大周皇帝龍傲,再加上龍傲與其姐楊芸私通之後生下孩子,兩人矛盾愈發大了,最後甚至連自己的兒子也不待見,只憑借關係,把原主送到滄海派,就不管不顧。而龍傲身為皇帝之尊,竟連一個女人多降不住,心中更是憤懣,覺得丟了臉面,但他奈何不了楊媚琳,轉而對她的兒子也不喜起來。如此這般,原主來到滄海派後,就無人問津起來,只得當一名普通弟子。
他嘆息一聲,討道:眼下如若再苦苦修煉,不說功力難進,就連生計也難以為繼。”他沉吟片刻,心中有了打算。這一腳終要臨門邁出,卻難免患得患失。
他下意識握住一塊通體晶瑩潤澤的白玉輕輕摩挲了起來,頓時,一股如凝脂滑膚般的細膩觸感自手指上傳來,略顯煩躁的心緒不由漸漸安寧下來。在藍星,他跳入深壑之時,忽然天雷滾動,一道白光從幽谷射出,融入到靈魂裡,而這道白光就是此時手中的白玉。他不由灑然一笑,既然已經不是原先的龍飛了,那麼就應該從心所欲,還我本來,往昔種種顧慮皆可拋開。想到這裡,他心頭頓覺一陣舒暢。
透過原主留下的記憶,他知道要想步入玄門,必先築元靈,開仙脈,蛻凡軀,種玄根。這其實是在說修道者在修道一途中所需要面對的第一道門檻--開脈。只有打通仙脈,洗去一身塵垢,才能夠修煉傳說中仙法仙訣,從此步入玄門大道,而尋常的功法縱然再練上三五十載也進不了仙家門庭。說到底,不開脈則不成仙。如果做不到這一點,那就索性斷了仙途之念。
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九層之臺起於壘土,開脈並不是一蹴而就,首先便要凝氣築元,然而只是這一步就讓龍飛卻覺得頗為無奈。原主反覆來去練了三年之久的“九數太始真經”,每當去觀中真人那裡求取其他功法時,真人只是告訴他機緣未至,功行未深,讓他再加倍用心修煉。
原主上山前也不過只是一個樸實單純的少年,沒有任何人情世故的歷練,更沒有旁人指點,還以為當真如此,無論暑夏寒冬,都是苦心修持,每日有三個時辰用在了這門法訣上。
龍飛只能報以苦笑,這位也太過老實了,居然真信這套說辭?既然來到了這個世上,就絕不能錯過長生大道,更要尋到楊媚琳,與她逍遙天下。他雖有大決心,大毅力,可眼下還有更為迫切的事需要考慮,三年修道,帶上山的錢財已經堪堪用盡,已經別無餘財,現在每日只能以野菜裹腹。謀生尚且艱難,又何談去修煉?修練並不是遁入深山,不食人間煙火,反而是一件極為消耗錢糧的事情,不是富貴之家,別想支撐下來。這幾天來,他苦苦思索如何解開面前的困局,倒是給他想出了一個辦法。
在他看來,以前的龍飛只閉門修煉,不懂得挖掘自身財富。因為前身本是皇朝繼承人出身,本就博覽群書,知識淵博。在龍飛看來,大多功法理解起來猶如天書一般,要想讀懂,不單要靠稟賦悟性,還需要時間精力去推演,理出大致頭緒,細細體悟後方有所得。
這樣的解讀半是靠推衍之術,半是靠猜測,讀起來往往靡費時日,當然沒有效率可言,看個三年五載不解其意的也不在少數,讓多數修練者頭疼不已。若是不願意耗費苦磨,大可以去觀中真人那裡求教,那就要看看你是否有足夠的“機緣”了。或許沾了兩世為人的光,龍飛覺得現在更是神思敏捷,加上學過“九數太始真經”,推演起來不但很少出錯,連速度也能比往常快了數倍,他大可以靠助人解讀功法來換取錢財。但僅僅如此,還是不夠的。他握住手中的白玉,不禁面露微笑,有了它,那就更有把握了。
抬頭看了看天色,現在已經是辰時,外間天光大放,山霧消散,他長身而起,將早已準備好的竹簍背起,手拿一杆竹幡,緩步走了出去。
他的居處是道緣觀自山崖上開闢出來的洞壁巖府,方便上山求道人打坐棲身所用,洞府外則修了一條用於通行的木板棧道,外側不設護欄,三步之內就是萬丈懸崖,令人望之生畏。
不過他獨自在這裡居住了三年,對眼前景象早已視若坦途,自然是步履輕鬆,徑直出了棧道,一路沿著山道走去。
昆吾山一共有十八峰三十六水澗,在第十峰悅穹峰山頂處,這裡有一塊平整光滑的巨石,被稱作“千人巖”,每當旭日東昇,霞彩雲飛之時,道緣觀中數百名弟子便早早起身在這裡吐故納新,服食天地精氣。
從龍飛居住的望星峰到千丈巖,大約是半個時辰腳程,等他來到這裡的時候,眾弟子早課早已散去,只有一些弟子三三兩兩聚集在一起交談修道心得。他也不多加理會,自顧自尋了一處視野開闊的涼亭,在石凳上坐下,然後將竹幡挑起,擺開筆墨紙硯,坐在那裡閉目不語。
沒多久,一個人踩著亭前石階走了,他看了看竹幡,又看了看龍飛,瞪眼道:“講解功法?兄弟,看你也修為不高,也敢說這等大話?”
來人大約二十多歲,膀闊腰圓,身材粗壯,一身青色道袍,袖子挽到了小臂,露出了結實的肌肉,他雙眸有神,面色上隱隱有玉色,一看就築元有成,有這種修為的人,來頭應該不小。
龍飛看上去二十未滿,連築元都沒有成功,可以說談不上修為,能讓人信服?
龍飛笑了笑,神情甚是溫和有禮,站起來拱手,“道兄可願一試?”
見龍飛神情自若,像是真是有幾分門道的,這人不禁有了些好奇心,同樣拱手道在下張德,不這位師弟如何稱呼?”
龍飛回禮,道“在下龍飛!”
張德放聲一笑,在龍飛面前坐下,“師弟解讀功法有講究?”
“米穀,銀兩皆可換。”龍飛指了指長幡下角不起眼的一行小字,他首先要解決的是生計問題,這才是眼前的頭等大事。
“好,區區米糧錢財,我還是出得起的,來,我這有本道書。”張德也是個爽快的人,從懷中拿出一本薄薄道書重重拍在石桌上,神情頗為戲謔,“請君一觀。”
龍飛從容拿過道書,隨手翻了幾頁之後,微微一笑,取筆飽蘸墨水,也不思考,就在白紙上落筆疾書。連翻十數頁,並沒有感覺到其中有礙難。也是,如果是高明功法,想必對方也不會捨得拿出來隨意給他觀看,只是再翻了幾頁之後,他眉頭一皺,筆下不由微微一頓。
張德瞥見龍飛神情,不由暗自一笑。這本道書前面那些內容倒也不算,不過有幾處關礙頗令人費解,當初他還是請教了一位入門師兄這才得以讀通,就算這樣,其中還有一些晦澀的細節至今仍有疑問,他不信對方區區一個普通弟子能夠解讀出來。
雖然遇到了一個難關,不過龍飛並不慌張,而是左手悄悄握住袖中白玉,心神往裡沉浸進去,只一會兒,他便又繼續落筆。大概半個時辰之後,龍飛筆鋒重重一頓一提,終於收筆,隨後他將白紙拿起吹乾,交予張德。
張德似笑非笑地接過,看了一眼,隨口稱讚道:“好字,好字。”不過再看了幾眼,卻是吃了一驚,接下來他越看驚訝之色越濃,最後居然霍然站了起來,看著龍飛怔怔不語。
這篇解讀出來的道書語句用詞甚為簡潔精闢,看得出這個龍飛不但是知識淵博,而且在推衍一途上頗有造詣,不僅如此,還將他原先的那一些疑惑也盡數寫了個明明白白,這可是在不到一個時辰內解讀出來的啊。
張德望向龍飛的目光頓時不同了,他換上了一臉歎服的神色,衷心道:“師弟好手段,為兄拜服。”之前質疑龍飛那是因為他並不覺得對方有這個本事,現在看出龍飛是有真材實料的,態度語氣立時恭敬了許多。
龍飛拱手道:“慚愧,只賴此謀生爾。”
張德揚了揚手中紙張,大笑道:“師弟有此本事,還擔心生計?在下與那些師兄弟想來今後要常來叨擾了。”
龍飛當即起身,一拱手,道:“如此,那就多謝師兄成全。”
張德一愣,隨即哈哈大笑起來,“龍師弟倒也是個妙人!”
龍飛笑而不語,可不是所有人都像張德這般對自己有信心,不過既然他說到願意找師兄弟照顧“生意”,不管是否客套,乾脆先把話說死,讓他推脫不得。而且看起來張德也不是一般的修道弟子,一來二去,自然能攀出交情,何樂而不為?
張德隨即告辭而去,臨走時對錢財絕口不提,龍飛也不多問,神情篤定,似乎彼此都忘了這一點。
待到午時,四個僕役打扮的人每人推著一輛獨輪車來到千丈巖涼亭前,當先一人向龍飛恭敬行禮道:“仙長可姓龍?我等是張家僕從,主人吩咐,將這些米糧錢財送至居處。
龍飛點點頭,道:“諸位暫且等候。”他不急於迴轉,這些僕從倒也沒有不耐煩的神色,靜靜候在一邊,這一幕自然引來不少人駐足觀望。
只是這一天除了張德之外,並沒有人再來照顧他的生意,只有寥寥幾人問上求問兩句,不論何人,龍飛都是一一作答,一直到日頭偏西這才收攤,帶著四個僕從推著獨輪車返回居住。
龍飛剛剛離去不久,一個三旬出頭的中年文士急匆匆趕來,卻早已人去亭空,不由連連頓足,滿臉懊惱之色。
“紋銀三百兩,米穀五百斤,鮮肉二十斤,醃肉和各類蔬果三百斤,上好寬袖道袍、冠帶、鞋襪各三套,紫銅養氣爐一隻……”
龍飛看著手中這份清單,除了這些之外,另有一些散碎日用物件也在其中,他暗歎張德好手筆,這些糧食即便放開手腳來吃,也足夠他吃上整整一年的,可以說是徹底解決了的燃眉之急。
第二日辰時初刻,他依舊去了千丈巖那處涼亭,卻意外早早有人在那裡等候。
這人三十出頭,卻兩鬢微白,眉目間略見憔悴之色,手掌中還託著一隻楠木書匣,他遠遠望見到手持竹幡的龍飛走來,趕忙匆匆上來一禮,道,“可是龍師弟?”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