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迴紅樓】(206-220)

+A -A

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22-01-18

作者:三修薩滿
字數:39262
2022/01/18

第二百零六章

於峰走到宋清然身邊,躬身一禮問道:“燕王殿下,您看如今這……”於峰體態微胖,多年為官自是養出一股子持重之態,此時低身求教,持禮甚恭。

宋清然更是客氣,以晚輩之姿還了一禮笑著道:“於佬折煞小王了,小王自當一切聽從於佬意見。”

宋清然自是不會做這出頭之鳥,不論他給出什麼意見,都會得罪人,堅持禮制,則惡於順正,給出應前往萬壽觀的意見,則惡於文臣。

於峰苦笑著道:“聖諭本該遵旨,可陛下之諭令又與祖制相違,老夫也不知該如何處理,遵上諭則違祖制,守祖制則辜負陛下栽培重恩,燕王殿下一向敏慧過人,老夫只得厚顏求教,請燕王殿下不吝指點一二。”

於峰姿態放的極低,雖有故意捧宋清然,讓他出頭之意,可作為內閣成員,能以此姿態相求,也是放下了臉面,不得已為之了。

二人聲音並不高,群臣礙於顏面並未靠近去細聽二人談話,只有最近的幾人依稀能聽出是在討論聖諭之事。

宋清然又引著於峰向人少之處走了兩步,才開口道:“小王也是愚鈍之人,於父皇言是頑劣幼子,於群臣言是閒散王爺,自是當不起領群臣之首,一切還需於佬為表率。”

於峰官場摸混數十載,自也聽出宋清然言中之意,出主意可以,他是不願做這領頭之人,不過這也是題中應有之意。

當下笑著道:“老夫慚愧,自當以這殘破之軀,與殿下共為大順基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此話雖非表態選邊,也有傾向宋清然之意,以他內閣次輔身份,不必選邊,對宋清然說出此話,也算難得。

宋清然躬身一禮道謝後才道:“當下之事,父皇口諭在前,卻已是不可違了,於佬可領群臣至萬壽觀前,卻不進殿內,只在殿外請陛下移駕乾清宮。能面聖後,進與不進自有陛下與群臣商議,非於佬一人之責了。”

於峰茅塞頓開,如此卻是兩全齊美,既能解決此事,還能保全名節。

宋清然接著說道:“如今還缺一背鍋之人,此事本王來做,於佬不必擔心。還有一事,本王想替伍進伍大人求個情,畢竟他也算是皇命在身,手下之人衝撞趙閣佬也非他本意,只求到時於佬能網開一面,相信伍大人自會給趙閣佬一個交待,給百官一個交待,本王也會提點伍大人,諸位官員都是國之棟樑,即便在小事上有些過錯,皇衛司請人也該客氣一些才對。”

於峰未想到宋清然會為伍進求情,其實百官針對並非伍進,而是皇衛司,皇衛司凌駕於三司之上,五品以下官員可隨時抓捕、用刑審問,五品以上也可先捕後報。對朝中官員來說,有如頭懸利劍,怎可能不會忌憚。

可畢竟皇衛司在大順朝建國便已存在,無論何人坐上龍位,對皇衛司只是權利大小的區別,治了伍進,還會有別的皇衛司之人頂上。如能透過宋清然賣個人情,想來也會收斂一些。

於峰想到此節,點頭道:“老夫盡力而為,只是此事涉及趙閣老與百官的顏面,還需殿下多多斡旋。”

於峰本還想問宋清然用何辦法找人背鍋,宋清然已起身走向貴全,用四周官員都能聽到的聲音朗聲問道:“請問貴公公,不知太子殿下身在何處?”

貴全一如既往的對宋清然和顏悅色道:“太子殿下就在陛下身邊。”

宋清然裝作恍然道:“原來太子殿下已先一步趕到了,嗯,卻是一國儲君的應有之風範。”

於峰此時還不明白這背鍋之人是誰就白混官場數十載了,應聲接道:“既然太子殿下已先我等一步,那我們便也到萬壽觀外請見陛下吧。”

這萬壽觀外咬字極重,群臣也大多明白於峰的意思,加之太子也在,便不再執著反對,隨於峰一道,向萬壽觀行去。

萬壽觀中,順正皇帝剛服用了一顆金丹,正坐在龍椅上,半盤著腿,閉目打坐,呼吸深長,綿綿不斷,如非偶因身子虛弱而晃動一下,真好似入定一般。

萬壽觀主順正親封為龍華道長,也陪在身後打坐。而太子宋清成有如孝子一般,在身邊殷勤的伺候著。

直到殿外開始出現喧譁之聲,又等數刻,只有貴全進殿,仍不見群臣進殿,順正才睜眼對貴全問道:“殿外為何喧譁,群臣又為何不進殿請安?”

順正打坐時,是不許有人出聲,貴全見陛下發問,才趕忙低頭躬腰回道:“回稟陛下,諸位大人在殿外請陛下移駕乾清宮。”

順正大怒,朝會豈有皇帝移駕之理,便命道:“傳朕口諭,命於峰領群臣即刻覲見。”貴全急忙起身到殿外傳旨。

於峰不敢違逆便要覲見,可此時六科給事中卻聯名封駁旨意,言道:“君命受妖人蠱惑,有違祖宗社稷,臣等不敢從。”

順正聽到回話,氣的咳嗽連連,自從年後大病一場,身子一直虛弱,也不知是否真是問道金丹之效,順正近些時日雖未痊癒,也未能行房,可精氣神確是好轉,因此對這位龍華道長更為信服,更準備再選一吉日,由龍華道長做法,選一年輕至親之人為引,助自己行還陽之術。

此時口諭被臣子封駁,本就是帝王之恥,自己親封之人也被稱為妖人,而這妖人還在自己身邊。順正豈能不怒。

“來人!都給事中趙寧臣,前有叩閽殿前,後有無君無父出言不遜,仗三十。”

順正身邊的護衛太監早就對這些眼高於頂的文臣看不順眼,平日裡裝清高,扮廉潔,背地裡風花雪月,納才女,玩名妓。玩就玩了,不時還到處炫耀,讓這些沒有生理功能之人如何能不嫉妒,最為可恨之處是這些文臣對順正帝身邊持事太監還算客氣,對他們則是心情好了叫一聲公公,心情不好則一口一個閹人。

順正金口玉言一齣,護衛太監首領便領命率人出殿,站在群臣所跪的臺階之上,看著階下黑壓壓一群往日里高高在上的群臣,冷笑一聲,也不說話。

於峰本就對這太監不順眼,此時見他如此膽大妄為,怒喝道:“豎子閹人,爾敢!”

這護衛太監首領也是一驚,自己有些得意忘形了,所站位置好似群臣在跪拜自己一般,被於峰高聲一喝,才清了清嗓子道:“陛下口諭,都給事中趙寧臣,前有叩閽殿前,後有無君無父出言不遜,仗三十。”也不待於峰再言,又道:“來人,行刑。”

虎狼一般的四名太監一擁而上,託著跪在後排的六科都給事中趙寧臣到階前,按在地上,掀起官袍,便欲行刑。

“慢著,國朝祖制,六科給事中有糾舉彈劾百官、規諫天子之職,除謀逆之罪,如有過錯,也應交三司會審,怎可因職動刑。”

趙寧臣見次輔於峰為自己進言,群臣亦也洶湧氣憤,大喊:“國家養士百年,我輩直納進言,正在今日,仗節死義,忠言陛下。”

群臣洶湧之意嚇得護衛太監首領渾身一顫,後退一步,為掩飾自己膽怯之意,急急吼道:“陛下口諭已出,行刑。”

在“啪啪”的庭杖下,趙寧臣邊鼻涕眼淚直流,邊高聲與群臣叫道:“國家養士百年,我輩直納進言,正在今日,仗節死義,忠言陛下。”

三十庭杖打完,太監又魚貫回到殿內覆命,仍不見順正皇帝新的旨意下來。

宋清然看不下去了,如此僵持,於國於民都無好處,順正固權威懾,百官得一世清名,而江漢平原百姓仍受洪澇之災,無人過問,白蓮妖眾仍在禍害百姓,不得安寧。

便起身對群臣言道:“功過事非暫且不提,如今江漢百姓正等賑災之糧嗷嗷待哺,白蓮妖眾在禍害百姓,諸位理應先放下成見之爭,處理完朝政之事,再議是非對錯。”

於峰附和道:“燕王殿下此言大善,吾等做事應以天下百姓安危為重。”勳貴也欲去打著圓場,此時順正又有口諭傳出:“朕知眾卿遵從祖制,為國為民,然朕身體有恙,萬壽觀實乃養氣之所,眾卿如此逼迫,欲行忤逆之事?”

順正靜下心來,也對這百官納言也有些忌憚,雖不懼怕其逼宮造反,總不能一股腦都殺了,便又讓太監傳此口諭,想息事寧人。

百官見順正難得服了軟,又有人領頭,才不再堅持,順坡下驢,一同攙扶著被打的站不起身的趙寧臣一同進殿朝會。

第二百零七章

推遲近兩個時辰的朝會在有些安靜怪異的氣氛中正式召開,順正帝半閉著眼睛,也不知在想些什麼,偶爾的咳嗽聲在安靜的大殿中清晰可聞。

於峰作為今日朝會百官之首,出班疏陳道:“近日洞庭湖、鄱陽湖連降暴雨、大暴雨使長江流量迅速增加,洪水在宜昌至漢口之間大量決口分洪,圩堤普遍潰決,荊江大堤雖未決口,但監利以下荊江北岸堤防多處潰決,江漢平原與洞庭湖區一片汪洋,南岸松滋縣龐家灣黃家埠潰堤,數十萬百姓流離失所,臣懇請陛下,從戶部撥銀幣八十萬枚,由工部大臣督建防汛。”

“準!”順正稍一思考,便同意。江南本就賦稅重地,不容拖延,防汛賑災是題中應有之意。

戶部尚書汪則倫出班啟奏道:“啟奏陛下,歷年來,賑災防汛都是貪腐案頻繁之地,賑災防汛不僅經手賑災款,還要徵發徭役、民夫運送賑災糧,臣以為此次應遴選一清廉忠君之御史,專項指揮賑災、防汛事宜。”

順正帝點頭問道:“賑災御史由誰擔任合適?”

戶部尚書汪則倫回道:“臣以為戶部右侍郎何芳明可任,何芳明何大人為官清廉不說,經手戶部糧款不下千萬從未有過差錯,由他任賑災御史定不會辜負陛下期望。”

戶部尚書汪則倫是太子一黨,戶部右侍郎何芳明更是太子門人,要說為官清廉,群臣也只能呵呵,太子錢袋子裡重要肱骨,只看太子每月花銷,便知此中貓膩。

只是這都非能放在臺面上來說的事情,群臣自是不會說破,對何芳明任賑災御史一事不置可否。

工部左侍郎出班啟奏道:“臣以為,術業有專攻,此次賑災雖也重要,可賑災糧款一向是撥付到地方州府,由地方州府統一發放,朝廷只需嚴加監管便可,而防汛才是頭等大事,荊江大堤已是危在旦夕,一旦潰堤,後果不堪設想,何不把御史之職交與專業之人擔任。”

工部左侍郎雖未推薦人選,可這句術業有專攻,已是指明方向。

順正自是知道,此番爭論還是逃不出一個錢字,這些官員,雁過拔毛早已習以為常,只是貪多貪少之別,區別只是,所貪之銀是流到太子口袋還是趙王口袋。

順正抬眼掃了一眼太子宋清成,見他面無波瀾,平靜自如,又看了眼原本應是趙王順清仁的位子,才想起趙王此時早應到了廣寧府,再過幾日,報平安的信也該送到。

“清仁也不容易,常年征戰在外,從無怨言,如不是他在子嗣方面……”順正帝想到這,又看了眼宋清然,見他低著頭,不知又在想著何事,也是心中一笑,這幼子愈發出息了,就連一向不待見他的和順公主都難得說過他兩句好話。

“清然,你可有合適人選推薦?”順正突然開口問道。

“呃,啟奏父王,兒臣沒有,賑災御史之職關係重大,兒臣還很年幼,全憑父皇和各位大人的安排。”

宋清然以退為進,如他贊同工部推薦,反而適得其反,人人都知,雖他羽翼漸豐,朝中也有官員支援,可還是勢單力薄,仍算是趙王一黨。

次輔於峰出列道:“臣推薦一人,此人持重老成,做事不偏不倚,應能勝任賑災御史之職。”

“哦?”順正也來了興趣,於峰這話雖未明說,可順正也聽出‘做事不偏不倚’所指之意,那就是此人非太子黨,也非趙王黨。

順正問道:“推薦何人?”

“臣推薦工部員外郎賈政任此次賑災御史。賈大人為人剛正,從不參於朝爭,勳貴身份,又是燕王殿下岳父,到了地方,也能彈壓地方,州府官員不敢多生是非。”於峰並未看宋清然,說完此言後便退回列班中。

太子宋清成心中有些警覺,“這於峰怎麼突然倒向趙清然這邊,他一向是不選邊,不站隊,同自己和趙王關係都很融洽,此次卻是何意?”

實則於峰也只是投之以李,報之以桃,賈政本也是可用人選。

“清成,你意下如何?”還未容他多想,順正便問起太子的意見。

太子宋清成急忙答道:“啟奏父王,兒臣全憑父皇和各位大人的安排。”

宋清然都擺明不參於推薦,他也不便明目張膽推薦自己門人。

“各位愛卿是何意見?”

“臣附議。”

“臣附議。”

賈政是次輔推薦,太子和燕王都沒意見,太子黨一時也尋不出反對理由,趙王黨官員也傾向此人選,畢竟燕王趙王本就一體。

“准奏!加封賈政為光祿寺少卿,內閣行文,吏部任命,從速從快,即刻赴任。”

萬壽觀不比乾清宮,此處較為空曠,吊在萬壽觀朝會車尾的賈政本聽不清殿內所議之事,直到同僚恭喜自己,才知自己被任命賑災御史,加封從四品光祿寺少卿銜,當下也是高興萬分,多年五品之職總算是升一了步。

如說在賑災一事上百官還算默契,那在處理白蓮教作亂一事上則就有很大分歧了。

對於匪首討剿意見一致,可對盲從百姓處理意見不一,有說凡造反者,一律當斬,有說百姓盲從,只為活命,只殺匪首便可。

工科給事中李從英疏陳道:“奸民聚眾滋事,為妖首蠱惑,京畿亦有遷徙逃亡之流民,實為飢寒所迫,臣以為可只糾匪首,盲從百姓可寬慰之。”

御史給事中陳良林也附議,並且奏請朝廷在京外增設粥廠,以解窮困百姓的燃眉之急。

這疏陳本也是很多官員傾向,卻讓順正帝發怒道:“身為言官,為亂民飾詞卸過,其心實不可問,即治以袒賊惑眾之罪。”

白蓮教算是聚眾造反,雖說算是謀逆,可這等盲從百姓,可殺可撫,李從英、陳良林所提疏陳也算是從本心出發,並無偏袒之意,順正此言一齣,百官也是心中一驚,“這是要借題處置封駁旨意一事。”

雖有於峰帶頭求情,可順正仍是判了李從英、陳良林流放瓊州為官。後補之人內閣提名,日後再議。白蓮教作亂一事,交給江南總督於則晚以剿為主,亂民凡有搶劫、殺人者,一律當斬。

順正帝的鐵血手腕也讓百官知道,這位馬上皇帝雖老矣,可敢觸之逆鱗,仍有雷霆霹靂之手段。

宋清然本以為無人再敢提伍進之事,可軍機處大臣劉海忠仍是奏稟道:“皇衛司指揮使伍進雖領皇命,卻不知尊卑,冒犯首輔,陛下判定為留職待查,還請陛下明示如何來查,如真有殺人滅口以卸責任之罪,該當如何處理?”

順正帝看了一眼劉海忠道:“伍進身為皇衛司指揮使,便算是天子家臣,命燕王宋清然領內務府中人,徹查此案,如真有殺人滅口以卸責任之罪,按律處置,如只是冤屈,恢復指揮使一職。”

宋清然未想到這案子最後落到自己頭上,也是一愣,出班啟奏道:“兒臣遵旨。啟稟父皇,兒臣以為伍大人一案,先不管是否為殺人滅口,江可富卻是他直系手下,衝撞趙大學士在先也是實情……”

眾人聽到此處,都以為宋清然要藉此事落井下石,準備一起附議嚴處伍進時,可宋清然話風一轉,接著道:“可畢竟伍大人皇命在身,身為皇衛司,保護父皇安危是職責所在,雖冒犯趙大學士罪不可赦,也情有可原,兒臣以為,在查明事情原委之前,先讓伍大人向趙大學士負荊請罪,禁足在家待查,待事情水落石出後,再以父皇之言,該按律處置就按律處置,該官復原職就官復原職。”

此話在外人看來,很是中規中矩,不偏不倚,可宋清然自己明白,這伍進確是冤枉的,兇手就是自己,上哪查出伍進的殺人滅口證據。

於峰點頭道:“燕王殿下此言老成,確是處理此事的良策,趙大人是百官之首,面聖亦是他的本職,皇衛司擅加阻攔,並衝撞趙閣老,負荊請罪是應有之意。”

眾臣本想借此事嚴懲伍進,見宋清然與於峰都帶頭如此處理,也只得偃旗息鼓,待首輔趙塘江迴歸,再做定論。

太子方面則以為宋清然只是表面上賣個好,實則要置伍進於死地,案子由宋清然來查,想安點證據確是輕而易舉。伍進此人不止對太子府油鹽不進,對燕王府也是沒過好臉色。

正看向宋清然時,宋清然又啟奏道:“啟奏父皇,兒臣年輕智弱,怕辜負父皇期許,想請太子殿下協同查辦,不知父皇與太子殿下意下如何?”

順正問道:“清成意下如何?”

“果然想拉自己下水,一同陰皇衛司。”宋清成暗自揣摩宋清然的本意。

“啟稟父皇,兒臣相信三弟能力,定會圓滿處理好此案,一案不經二手,如需兒臣出力,定會義不容辭。”

見宋清然面色有些失望,更加確信心中猜想。

第二百零八章

此後,朝堂中所議之事都是此京中瑣事,官員們多次暗示於峰出言奏稟他們事前商議過的事情,共同奏請,把禍亂朝堂的道士趕出皇宮。可於峰只作沒有看見,直至散朝,也無人再敢提及此事。

非是於峰不敢,而是此時已不是提起此事的最好時機了,順正也服了點軟了,如此時再逼迫,只會事得其反。

“恭喜岳父大人高升。”出了萬壽觀,宋清然笑著對賈政賀喜道。

賈政自也是滿面歡喜之容,難掩喜色道:“雖是陛下施恩,於閣老提攜,可其中多是看清然面子,一家人也不與你客氣了……”

“燕王殿下,陛下旨意,召您到後殿陛見。”貴全快步到宋清然面前,躬身稟報道。

“清然先去參見陛下吧,其他事情回府再敘。”賈政對宋清然說完,又客氣對貴全施了一禮。

“雜家恭喜賈大人高升。”貴全也笑容滿面,對賈政也極為恭敬。

賈政回禮,又客氣兩句,才轉身出宮。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
【1】【2】【3】【4】【5】【6】【7】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推薦閱讀:JK風俗體驗隨機扭蛋人生唐伯虎點秋香之乳香奇緣環球情緣馴養遊戲身不由己的溫柔爸爸給騷女兒的量身定製新婚燕爾我與貓孃的日常生活趙家情事小姨肖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