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22-01-23
應跟在宋清然身後半步,可薛姨媽很會做人,黛玉回林府,讓她在自己身前半步,跟在宋清然後面,一是尊重林府,二是也讓黛玉更有體面。
護衛中只有劉守全跟在身邊,其他護衛被宋清然留在了前廳,自有管事招待茶點,陪著說話。
宋清然只帶著薛姨媽、黛玉、晴雯、寧蓉兒、和一名宮中請的太醫,在劉守全的護衛下,被人引路穿過前廳向後宅行去。
真正算來,前廳屬於鹽政衙門的辦公場所,並不能算是宅院,可自古外地為官都是衙門與後宅為一體,前廳辦公問案,後宅居住。
在穿過前廳時,劉守全留意的看了一眼前廳當值的一隊鹽兵後,眼中精光一閃。
宋清然自然也看到了,心中也有些詫異。
“爺,這隊鹽兵是見過血的。”劉守全悄聲在宋清然耳邊說道。
“嗯,還算彪悍。”
宋清然本以為鹽政衙門裡的鹽兵和在滄州見的那群黑衣人差不多,都是當地招的一些街頭混混,充個門面的作用,現在見到這批人,雖不能和自己手下用正規方法訓練,用銀子堆裝備,用足額糧餉訓練出的三衛相比,可對付一般的州府駐兵還是綽綽有餘的。
宋清然心中暗自猜測,“這等強悍的戰力都奈何不了私鹽氾濫,只能說要不就是林如海有問題,不想下死手,要不就是鹽政衙門內出了問題,要不就是這群私鹽販子更窮兇極惡,確實對付不了。”
過了儀門,便是第二進宅院。
可見中廳與左右廂房,皆仿照衙署,為各個部門辦公和處理鹽務之場所。此刻尚早,並無官員公人上衙。
穿過議事廳便是第三進,也就是後宅了,這裡是巡鹽御史和家人的住處,外男不得入內。
帶路之人也從府中管事變成了嬤嬤,宋清然一行除了他就只有一個年歲很老的太醫和宋清然的衛護劉守全,所以這嬤嬤看了劉守全一眼,猶豫了下,還是沒再多說什麼,領著他們一行向內宅走去。
宋清然所帶的禮物,還有賈府各房送的禮物還都在船上,等集市有人才能僱車馬拉過來,所以此時幾人除了太醫揹著個小醫箱子,皆是兩手空空,在內宅各種目光的注視下,隨林家嬤嬤進了垂花門。
宋清然今天穿的是便服,雖說也要給林如海傳幾句順正的口諭和寬免的話,可想著自己前不久剛把人家唯一的寶貝女兒給睡了,再帶著人家女兒穿著官服去傳口諭有些不合時宜。
再說本來這次找林如海就半公半私的性質,所以宋清然就索性隨意些,換了身便服,相見時也可以用晚輩的身份談談黛玉的事。
察覺出內廳氣氛有些怪異,宋清然並沒說什麼,黛玉見父若渴,一切等見到林如海再說。
首先迎出來的是名三十左右的婦人,容貌秀麗端莊,看穿著裝扮,應該是林如海的妾室,她得雪梨的傳話,知道小姐回府,急忙迎了出來。
“陳姨娘。”
黛玉見到陳姨娘後眼圈有些微紅,自打林黛玉記事,陳姨娘就在林如海身邊伺候,她對賈敏也很尊重,對黛玉更是似如已出,所以黛玉對她還是很親近的。
自發妻賈敏病逝後,林如海便一直中饋乏人,沒有續絃。後宅事皆由雪梨配合著這名陳姨娘來安排。
陳姨娘先前得下人通報:“燕王宋清然攜榮國府親眷,探望林大人”一時還不知這其中所指的親眷包含黛玉。
此時見到黛玉,同樣紅著眼拉著黛玉的手不肯鬆開。
過了許久才想起黛玉身旁還有人,想起通報中所說的燕王,只能是眼前這個年輕人了。
陳姨娘只是小戶家的閨女,常年也只在內宅,不見外男的,對這種官場上的事物並不熟悉,也不知道宋清然的事蹟,不過王爺的身份還是懂的。
可是見宋清然只穿的便服,又不敢盲目的大禮跪拜,只得福身一禮。等有人通報才好行大禮。
黛玉也看出的陳姨娘眼中的困惑,她自從在船上委身給了宋清然,心中就自然認定是宋清然的女人,有些不知該怎麼介紹。
還是宋清然笑著對陳姨娘微微頷首,算是見禮。
黛玉心不在這處,急急問道:“父親呢?一切可還安好?”
提到林如海,陳姨娘面色一暗,“老爺他如今還在病重,下不了床。”
……
入了內臥,迎面就是一股腐臭味撲鼻而來。
外人都沒進來,只有宋清然陪著林黛玉進了病房。走近前些,就可見病榻上林如海枯瘦如柴,人事不省。
屋內只有兩個嬤嬤服侍,見宋清然和林黛玉入內,先是一愣,她們並不認識林黛玉,只是看了一眼門外的陳姨娘,見她點了點頭,就福身一禮,退出出去。
幾年不見父親,林黛玉原本只是以為父親有些肺疾,並無大礙,此時見了才知道並非父親信中所說的輕描淡寫,有些病入膏肓的局面了。
本就多淚的黛玉見到父親這種病情,早已是淚如雨下,哭泣不止。
宋清然要比黛玉有更多的心裡準備,紅樓中雖未說林如海是因何病而死,可是具體時間比如今還早上一兩年,也就是說,林如海又多撐了一兩年的時間。
雖然他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可看這種情況,好像不是隻是肺疾這麼簡單的,屋裡的腐臭味更像是傷口化膿所至,林如海身上可能還有外傷。
微微眯了下眼,宋清然並沒有急著去證實自己的猜測,只是陪在黛玉身邊,寬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過了許久,黛玉才從悲傷情緒中走出,如今的林如海口不能言,手不能動,只能用藥物吊著,還在呼吸。
出了病房,在廳內一一落座後,有婢女上茶。
宋清然自然的坐在主客位上,打量著林家婢女的行事風格,與賈家還是不同的。
林家府中沒有賈府那般濃厚的勳貴奢靡之氣,有的是江南詩書傳家的那種田園式淡然,婢女雖然容貌並不出色,卻有著一股子江南小家碧玉的感覺,態度也不過於謙卑,落落大方的上了茶,福身一禮後,就端著茶盤退出去。
而且林家廳堂上的傢俬佈局也是以生活氣息為主,舒適簡明,清麗秀中。與京城諸勳貴府中的華貴肅穆不同。
宋清然暗自比較著,心中感覺還是江南之地更適合生活,也更養人。
他突然發現,黛玉、寶釵、湘雲都是出自江南,就連賈家,好像也是祖籍江南,後來才搬去京城的……
堂上正座被空出,宋清然坐在主客位,其次是薛姨媽、晴雯、寧蓉兒,太醫,劉守全一直習慣的站在宋清然身後。
黛玉則坐在主二位,陳姨娘坐在黛玉身旁。
除了陳姨娘和眾人不熟,廳內坐著的都是一起從京城回來的,黛玉回到家,算是主人,只能以主人的姿態招待宋清然和薛姨媽等人。
這讓她反而有些不太習慣,有幾次都想從主位起身,要坐到宋清然身邊。只是被宋清然笑著用眼神示意著不必如此,才安心坐好。
第二百五十四章 誰是外人
宋清然正準備對陳姨娘和黛玉告知一聲,讓跟來的太醫幫林如海看看病情,就聽到外面一陣腳步聲和恣意的說笑聲。
宋清然聞聲微微皺眉,看向陳姨娘。從林府目前的情況來看,後宅是由陳姨娘管理的。
見對面陳姨娘面色微變,隱隱有些難看,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宋清然並沒有說什麼,畢竟黛玉還沒嫁入王府,這也是林家的私事,自己雖說是王爺,可到人府上座客,剛一落座就出言相問府上私事,有些喧賓奪主了。
不過宋清然也有些納悶,這聲音是男人之語,各府後宅除了府中的主人家的親戚,一般是不許外男進入的,也沒聽說過林府還有別的親戚。
賈敏是榮國府出來的,要說親戚那也只能是自己這個賈府的代表。林如海也是,林家這一支到林如海都是一脈單傳的,林如海也沒有什麼兄弟姐妹。
不過沒等他開口說什麼,就見一箇中年男子和一個年輕人自如的進來,面上帶著的竟是歡迎客人的熱情表情。
饒是以宋清然見多識廣,一時間都沒反應過來,這兩人會是什麼來路……
看著進門二人面上矜持的笑容下隱藏的得意,宋清然的臉色也陰了下去,不管是何人,現在林如海已病入膏肓,自己和黛玉前來時,陳姨娘也是面露悽色,這兩人神采奕奕的有說有笑進到林家主廳,有如在操辦喜事一般。
再看看對面,陳姨娘面色陰沉,目光中還有一絲悲慼哀憤,黛玉則有一絲惱怒氣憤,宋清然眼睛微微眯起,手指自然的放在桌子上,有節奏的敲擊著。
身後的劉守全已經很熟悉宋清然的神態,他這個動作一般都是有些煩躁,心情不好的表現。
想不明白來人到底會是什麼身份,便直截了當問道:“陳姨娘這二人是什麼人?黛玉和姨娘在此,除卻至親外,外男怎敢登堂入室?”
陳姨娘剛才在宋清然和黛玉進房間探視林如海時,已經從薛姨媽口中得知,眼前這個男子就是傳說中賈府大小姐,賈元春所嫁的那個王爺,被人稱之為燕王的宋清然。
她也是過來人,從黛玉的走路姿勢、神態來看,林家這個寶貝千金或許已經委身於這個燕王爺了,只是關係還沒點破,也容不得自己一個姨娘身份的人來操心。
此時見宋清然發問,想著剛才見禮時這位燕王爺並沒有以王爺的身份相見,此時也不便相認,就以主客之禮欠了欠身回道:“這兩位是蘇州林家的人,老爺派人請來的。老爺膝下無子,他怕真到不忍言之時,總要有林家人摔盆……況且日後逢年過節時也要有人祭祀香火。”
聽聞陳姨娘之言,宋清然面色稍緩。
這個時代,對於香火承嗣之說看的比性命都重,死後變成孤魂野鬼是莫大的恐懼。
這就好理解了,這兩個或許有一個還會在名義上過繼到林如海膝下,作為繼子,來傳承林如海這一脈的香火都有可能。
林如海有多少產家他不知道,也不關心,不過想來,林家從祖輩傳承至黛玉這一代,林如海又多年在鹽政衙門這一肥缺上為主官多年,不說貪墨受賄,只是逢年過節冰敬炭敬,在常歸默許的情況下的禮錢都不會是一個小數目。
這也難免這兩人面色熱情,神情洋溢了,如真過繼到林如海膝下,以林如海繼子身份主持林如海的喪事,還真有權繼承這個家產,如果背後再有些勢力扶持,林家由他說了算都有可能。
到時候黛玉這個十四五歲的未嫁女兒,還不是由著他來隨便分一點散銀子給打發了。
陳姨娘臉色如此難看,想來也是因為知道這一關節,也明白她自己此時的處境有些尷尬。
畢竟她只是小妾,林如海在還好說,沒有女主,只要林如海點頭,內宅中就可以由著她說的算,可林如海一旦有個不忍言之事,隨便一個能做主的就可以把她打發了。
至於林黛玉,本來就聰慧過人,見了此情景,又對這兩個遠房的林家親戚有些面熟,也隱隱猜到他們的身份和目的,心裡自然也不會喜歡讓一個陌生的人來分享她的爹,甚至往後的地位還遠遠高於她。
至於家產這一塊,她還真沒想過太深,因為自小就在吃穿不愁的環境中長大,對銀錢之事也不太瞭解。
要說宋清然,他還真看不上林家這些家產從原著中他也瞭解,林如海家中資產確實不少,百萬兩銀子應是有的,當年賈家就以黛玉名義收了去,否則也沒有這麼多現銀蓋起這大觀園。
只是黛玉在這其中又有多少心酸在裡頭,她自己就生活在賈府,年少時不懂事,銀子被人以自己名義拿去,懂事後也不便再開口去要。
是自己的隨意花用,和名義上是自己的,用時還要張口,這是很大區別的。
宋清然雖不擔心黛玉以後跟著自己會吃苦少銀,可這些家產是黛玉的,如果黛玉想要誰也別想拿走,就算以後黛玉嫁進王府,她自己用不到這些銀子,讓黛玉拿著扔湖裡聽響,好強過這些不知來頭的外人。
只是換位思考,林如海這麼做,他也好理解。歸結起來,也無非是因為男尊女卑。
既然是林如海自己的決定,宋清然還真就不好多說什麼,只等林如海醒來,當著黛玉的面把這事說清,如果林如海還是堅持本意,那也是林傢俬事,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去了。大不了以後多給黛玉些珍珠瑪瑙,寶石首飾,讓她拿著當壓箱底。
事情想通了,宋清然也收起了些煩躁之意,原本就該這樣過去……
只是宋清然沒想到,樹欲靜而風不止。
不知道是不是被即將能到手的家業衝昏了頭,還是這些日子被人阿讀奉承的真以為自己成了鹽政衙門的貴公子,本是好心來見親戚的,誰曾想被人當成外男,話中意思還不想讓自己進內宅。
宋清然今日穿著便服,這兩人只以為他是跟著從京城來的賈府女眷前來探視林如海的,最多是賈府的偏房庶出,因為賈府的嫡子寶玉他也聽說過,才十五六歲,在賈府一直被當成寶貝慣著,不會讓他出遠門的。
中年男子尚能憋忍,那十七八歲的年輕男子就實在不能忍了,冷笑道:“真是奇了,不知是誰家的規矩和禮數,客人到主人家做客,還反客為主,趕起主人來了。”
聽聞此言,眾人都變了臉色。
中年男子立刻回頭呵斥道:“該死的畜生,你道你是什麼阿物,不看看這是什麼地方,也輪得到你多嘴?”
然後才對陳姨娘和黛玉賠笑道:“犬子年幼,不懂規矩禮數,說話讓人嘲笑,實在少了教養……”
這話明著說他兒子,可實際指摘哪個,誰又聽不出?
這話就連耿直的劉守全都能聽出有指桑罵槐之意,就想拔刀教訓下這兩個口出無狀的無知小兒,就聽宋清然平靜對一旁黛玉的丫鬟紫鵑道:“紫鵑,你去前廳找老何,讓他差人看看跟船帶的禮物到了沒有,再讓他帶兩個人過來。”
紫鵑一直站在黛玉身後,誰都能看出她是黛玉身邊的大丫鬟,這種親隨丫鬟外人一般是不敢使喚,也使喚不動的,可紫鵑聽了宋清然的話後,連向黛玉請示都沒請示,規矩的福身一禮,道了聲:“是。”就是起身向門外走去。
紫鵑是認識老何的,知道他是宋清然身邊的一個常隨校尉,也是個馬屁精,平日裡沒少從宋清然手中順好東西,當然他也會做人,雖然不敢接近宋清然的女眷,可他會走夫人牌,沒事就會讓他媳婦給宋清然親近的女眷送些自己手工做的小物件,黛玉也被送過。雖不值幾個錢,可也算是心意到了。
這也就難怪,除了王德成要帶兵先行一步趕往揚州,沒法呆在宋清然身邊,這個老何卻能被宋清然帶在身邊了,即便宋清然作為現代人,對馬屁都很免疫了,也架不住真會拍的。
中年男子不是傻子,紫鵑是黛玉的貼身丫鬟他是知道的,從紫鵑的態度上就能看出黛玉的態度,看來這個年輕人在賈府是有一定地位的,不然黛玉不可能這麼放縱他來指使自己的丫鬟。
他也自然知道紫鵑是去幹什麼去了。但他以為,紫鵑去叫人,頂了天了也就能叫兩個榮國府跟來的親隨。
想著,既然都已要撕破臉了,也就不在隱忍,諷刺著說道:“林姑娘再怎麼說都是我們林家的女眷,她的丫鬟什麼時候外人可以隨便使喚了?”
第二百五十五章 林家父子
若是放在以前,他自然不敢和京中豪門叫板,賈家人這次過來,能給他留下點殘羹冷炙他就能燒高香感恩戴德了。
可自從他以林家的名義被請來,成為林家外宅的話事人後,江南各族勢力都明著暗著表示支援他,這些日子他也早就打聽清楚了,如今的賈家已經不是以前的賈家,榮國府長房因為走私之事被髮配邊疆,二房賈政也只是個文弱書生。
與榮國府本為一家的寧國府家主也因被趙王看著不順眼,帶去廣寧牧疆去了。
有江南豪門支援,這等腐朽的豪門,他這個“新貴”又如何還會畏懼?
而且他還早就打聽明白,揚州知府是太子黨一系,太子對賈府也很不喜歡,還曾在榮國府長房因為走私一事上給京中主審官施過壓,要求重判賈家。
只是他沒打聽出來,賈家還有一個燕王女婿,而且賈家大小姐還已經被冊封為正妃。
這或許就是小人物的悲哀,什麼事別人是想讓他知道的,什麼事是別人不想讓他知道的,全由那當事人掌控。
他只不過是別人投石問路的一個小石子,丟進了湖裡,聽個動靜,看個反應,而這枚石子,沉在湖裡也就沉了唄,誰會在意石子的感受呢。
直到此時,這對父子還是有恃無恐的,他們雖是林家遠支,也算是林家人,是林如海親自寫信請來的……
最重要的是,這些日子林家前宅的管家和鹽政衙門官員甚至鹽兵頭子都對他以禮相待。揚州城內數家頂級鹽商都請過東道,宴請他吃席。
見過這等世面,他又怎會害怕一個毛頭小子?
中年男子面帶冷笑對他兒子道:“林宗木,去前面給李管家說一下,老爺正在養病,別讓亂七八糟的人進來。若有人強闖,就讓人到前面給孫隊正說一聲,總不能讓人亂了我林家清靜。”
名喚林宗木的年輕人聞言興奮的臉紅,昂著臉掃視了一圈後,出門而去。
宋清然神態很淡然,對中年男子的話也不去理會,不慌不忙的飲著茶水,目光饒有興趣的看著林家擺設,想像著黛玉年幼時生活玩耍的地方。
見他如此,那中年男子反倒心裡有些不踏實起來。
他還沒蠢透,能看出宋清然真沒拿他當一回事,這得有多自信……
陳姨娘有些不安,她數次想提醒這對父子,說話要客氣些,小心點。真因為得罪這王爺被治了罪也是有些不忍心的。畢竟他們是老爺請來的,也算是林家的香火。
陳姨娘看了看黛玉,黛玉只低著頭,不知在想什麼,偶爾還會抬眼看一眼這位王爺。又看看了這個年青沉穩的王爺,最終還是選擇閉口。
中年男子心思急轉了幾圈,臉上竟又浮起笑容,上前一步試探道:“鄙人林如林,是蘇州吳中人,不知這位公子是榮國府的哪位公子……”
眾人又齊齊看向宋清然,看他如何反應。
其實宋清然也不想和這種小人物一般見識,轉頭看了他一眼,淡淡道:“我姓宋。”
只說了這三個字,又轉過頭去看正牆上掛的字畫去了,好像這幅字畫都比林如林重要。
也該這林如林撞釘子上,要知道現在多少揚州名門望族都給他一分顏面,以禮相待,也讓他眼睛長頭頂上了。
“你不姓賈?”見自己再問,對方已經不再理他,心中更是有些惱怒,不想這狂妄小兒竟敢如此無禮。
一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1】【2】【3】【4】【5】【6】【7】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護衛中只有劉守全跟在身邊,其他護衛被宋清然留在了前廳,自有管事招待茶點,陪著說話。
宋清然只帶著薛姨媽、黛玉、晴雯、寧蓉兒、和一名宮中請的太醫,在劉守全的護衛下,被人引路穿過前廳向後宅行去。
真正算來,前廳屬於鹽政衙門的辦公場所,並不能算是宅院,可自古外地為官都是衙門與後宅為一體,前廳辦公問案,後宅居住。
在穿過前廳時,劉守全留意的看了一眼前廳當值的一隊鹽兵後,眼中精光一閃。
宋清然自然也看到了,心中也有些詫異。
“爺,這隊鹽兵是見過血的。”劉守全悄聲在宋清然耳邊說道。
“嗯,還算彪悍。”
宋清然本以為鹽政衙門裡的鹽兵和在滄州見的那群黑衣人差不多,都是當地招的一些街頭混混,充個門面的作用,現在見到這批人,雖不能和自己手下用正規方法訓練,用銀子堆裝備,用足額糧餉訓練出的三衛相比,可對付一般的州府駐兵還是綽綽有餘的。
宋清然心中暗自猜測,“這等強悍的戰力都奈何不了私鹽氾濫,只能說要不就是林如海有問題,不想下死手,要不就是鹽政衙門內出了問題,要不就是這群私鹽販子更窮兇極惡,確實對付不了。”
過了儀門,便是第二進宅院。
可見中廳與左右廂房,皆仿照衙署,為各個部門辦公和處理鹽務之場所。此刻尚早,並無官員公人上衙。
穿過議事廳便是第三進,也就是後宅了,這裡是巡鹽御史和家人的住處,外男不得入內。
帶路之人也從府中管事變成了嬤嬤,宋清然一行除了他就只有一個年歲很老的太醫和宋清然的衛護劉守全,所以這嬤嬤看了劉守全一眼,猶豫了下,還是沒再多說什麼,領著他們一行向內宅走去。
宋清然所帶的禮物,還有賈府各房送的禮物還都在船上,等集市有人才能僱車馬拉過來,所以此時幾人除了太醫揹著個小醫箱子,皆是兩手空空,在內宅各種目光的注視下,隨林家嬤嬤進了垂花門。
宋清然今天穿的是便服,雖說也要給林如海傳幾句順正的口諭和寬免的話,可想著自己前不久剛把人家唯一的寶貝女兒給睡了,再帶著人家女兒穿著官服去傳口諭有些不合時宜。
再說本來這次找林如海就半公半私的性質,所以宋清然就索性隨意些,換了身便服,相見時也可以用晚輩的身份談談黛玉的事。
察覺出內廳氣氛有些怪異,宋清然並沒說什麼,黛玉見父若渴,一切等見到林如海再說。
首先迎出來的是名三十左右的婦人,容貌秀麗端莊,看穿著裝扮,應該是林如海的妾室,她得雪梨的傳話,知道小姐回府,急忙迎了出來。
“陳姨娘。”
黛玉見到陳姨娘後眼圈有些微紅,自打林黛玉記事,陳姨娘就在林如海身邊伺候,她對賈敏也很尊重,對黛玉更是似如已出,所以黛玉對她還是很親近的。
自發妻賈敏病逝後,林如海便一直中饋乏人,沒有續絃。後宅事皆由雪梨配合著這名陳姨娘來安排。
陳姨娘先前得下人通報:“燕王宋清然攜榮國府親眷,探望林大人”一時還不知這其中所指的親眷包含黛玉。
此時見到黛玉,同樣紅著眼拉著黛玉的手不肯鬆開。
過了許久才想起黛玉身旁還有人,想起通報中所說的燕王,只能是眼前這個年輕人了。
陳姨娘只是小戶家的閨女,常年也只在內宅,不見外男的,對這種官場上的事物並不熟悉,也不知道宋清然的事蹟,不過王爺的身份還是懂的。
可是見宋清然只穿的便服,又不敢盲目的大禮跪拜,只得福身一禮。等有人通報才好行大禮。
黛玉也看出的陳姨娘眼中的困惑,她自從在船上委身給了宋清然,心中就自然認定是宋清然的女人,有些不知該怎麼介紹。
還是宋清然笑著對陳姨娘微微頷首,算是見禮。
黛玉心不在這處,急急問道:“父親呢?一切可還安好?”
提到林如海,陳姨娘面色一暗,“老爺他如今還在病重,下不了床。”
……
入了內臥,迎面就是一股腐臭味撲鼻而來。
外人都沒進來,只有宋清然陪著林黛玉進了病房。走近前些,就可見病榻上林如海枯瘦如柴,人事不省。
屋內只有兩個嬤嬤服侍,見宋清然和林黛玉入內,先是一愣,她們並不認識林黛玉,只是看了一眼門外的陳姨娘,見她點了點頭,就福身一禮,退出出去。
幾年不見父親,林黛玉原本只是以為父親有些肺疾,並無大礙,此時見了才知道並非父親信中所說的輕描淡寫,有些病入膏肓的局面了。
本就多淚的黛玉見到父親這種病情,早已是淚如雨下,哭泣不止。
宋清然要比黛玉有更多的心裡準備,紅樓中雖未說林如海是因何病而死,可是具體時間比如今還早上一兩年,也就是說,林如海又多撐了一兩年的時間。
雖然他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可看這種情況,好像不是隻是肺疾這麼簡單的,屋裡的腐臭味更像是傷口化膿所至,林如海身上可能還有外傷。
微微眯了下眼,宋清然並沒有急著去證實自己的猜測,只是陪在黛玉身邊,寬慰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過了許久,黛玉才從悲傷情緒中走出,如今的林如海口不能言,手不能動,只能用藥物吊著,還在呼吸。
出了病房,在廳內一一落座後,有婢女上茶。
宋清然自然的坐在主客位上,打量著林家婢女的行事風格,與賈家還是不同的。
林家府中沒有賈府那般濃厚的勳貴奢靡之氣,有的是江南詩書傳家的那種田園式淡然,婢女雖然容貌並不出色,卻有著一股子江南小家碧玉的感覺,態度也不過於謙卑,落落大方的上了茶,福身一禮後,就端著茶盤退出去。
而且林家廳堂上的傢俬佈局也是以生活氣息為主,舒適簡明,清麗秀中。與京城諸勳貴府中的華貴肅穆不同。
宋清然暗自比較著,心中感覺還是江南之地更適合生活,也更養人。
他突然發現,黛玉、寶釵、湘雲都是出自江南,就連賈家,好像也是祖籍江南,後來才搬去京城的……
堂上正座被空出,宋清然坐在主客位,其次是薛姨媽、晴雯、寧蓉兒,太醫,劉守全一直習慣的站在宋清然身後。
黛玉則坐在主二位,陳姨娘坐在黛玉身旁。
除了陳姨娘和眾人不熟,廳內坐著的都是一起從京城回來的,黛玉回到家,算是主人,只能以主人的姿態招待宋清然和薛姨媽等人。
這讓她反而有些不太習慣,有幾次都想從主位起身,要坐到宋清然身邊。只是被宋清然笑著用眼神示意著不必如此,才安心坐好。
第二百五十四章 誰是外人
宋清然正準備對陳姨娘和黛玉告知一聲,讓跟來的太醫幫林如海看看病情,就聽到外面一陣腳步聲和恣意的說笑聲。
宋清然聞聲微微皺眉,看向陳姨娘。從林府目前的情況來看,後宅是由陳姨娘管理的。
見對面陳姨娘面色微變,隱隱有些難看,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宋清然並沒有說什麼,畢竟黛玉還沒嫁入王府,這也是林家的私事,自己雖說是王爺,可到人府上座客,剛一落座就出言相問府上私事,有些喧賓奪主了。
不過宋清然也有些納悶,這聲音是男人之語,各府後宅除了府中的主人家的親戚,一般是不許外男進入的,也沒聽說過林府還有別的親戚。
賈敏是榮國府出來的,要說親戚那也只能是自己這個賈府的代表。林如海也是,林家這一支到林如海都是一脈單傳的,林如海也沒有什麼兄弟姐妹。
不過沒等他開口說什麼,就見一箇中年男子和一個年輕人自如的進來,面上帶著的竟是歡迎客人的熱情表情。
饒是以宋清然見多識廣,一時間都沒反應過來,這兩人會是什麼來路……
看著進門二人面上矜持的笑容下隱藏的得意,宋清然的臉色也陰了下去,不管是何人,現在林如海已病入膏肓,自己和黛玉前來時,陳姨娘也是面露悽色,這兩人神采奕奕的有說有笑進到林家主廳,有如在操辦喜事一般。
再看看對面,陳姨娘面色陰沉,目光中還有一絲悲慼哀憤,黛玉則有一絲惱怒氣憤,宋清然眼睛微微眯起,手指自然的放在桌子上,有節奏的敲擊著。
身後的劉守全已經很熟悉宋清然的神態,他這個動作一般都是有些煩躁,心情不好的表現。
想不明白來人到底會是什麼身份,便直截了當問道:“陳姨娘這二人是什麼人?黛玉和姨娘在此,除卻至親外,外男怎敢登堂入室?”
陳姨娘剛才在宋清然和黛玉進房間探視林如海時,已經從薛姨媽口中得知,眼前這個男子就是傳說中賈府大小姐,賈元春所嫁的那個王爺,被人稱之為燕王的宋清然。
她也是過來人,從黛玉的走路姿勢、神態來看,林家這個寶貝千金或許已經委身於這個燕王爺了,只是關係還沒點破,也容不得自己一個姨娘身份的人來操心。
此時見宋清然發問,想著剛才見禮時這位燕王爺並沒有以王爺的身份相見,此時也不便相認,就以主客之禮欠了欠身回道:“這兩位是蘇州林家的人,老爺派人請來的。老爺膝下無子,他怕真到不忍言之時,總要有林家人摔盆……況且日後逢年過節時也要有人祭祀香火。”
聽聞陳姨娘之言,宋清然面色稍緩。
這個時代,對於香火承嗣之說看的比性命都重,死後變成孤魂野鬼是莫大的恐懼。
這就好理解了,這兩個或許有一個還會在名義上過繼到林如海膝下,作為繼子,來傳承林如海這一脈的香火都有可能。
林如海有多少產家他不知道,也不關心,不過想來,林家從祖輩傳承至黛玉這一代,林如海又多年在鹽政衙門這一肥缺上為主官多年,不說貪墨受賄,只是逢年過節冰敬炭敬,在常歸默許的情況下的禮錢都不會是一個小數目。
這也難免這兩人面色熱情,神情洋溢了,如真過繼到林如海膝下,以林如海繼子身份主持林如海的喪事,還真有權繼承這個家產,如果背後再有些勢力扶持,林家由他說了算都有可能。
到時候黛玉這個十四五歲的未嫁女兒,還不是由著他來隨便分一點散銀子給打發了。
陳姨娘臉色如此難看,想來也是因為知道這一關節,也明白她自己此時的處境有些尷尬。
畢竟她只是小妾,林如海在還好說,沒有女主,只要林如海點頭,內宅中就可以由著她說的算,可林如海一旦有個不忍言之事,隨便一個能做主的就可以把她打發了。
至於林黛玉,本來就聰慧過人,見了此情景,又對這兩個遠房的林家親戚有些面熟,也隱隱猜到他們的身份和目的,心裡自然也不會喜歡讓一個陌生的人來分享她的爹,甚至往後的地位還遠遠高於她。
至於家產這一塊,她還真沒想過太深,因為自小就在吃穿不愁的環境中長大,對銀錢之事也不太瞭解。
要說宋清然,他還真看不上林家這些家產從原著中他也瞭解,林如海家中資產確實不少,百萬兩銀子應是有的,當年賈家就以黛玉名義收了去,否則也沒有這麼多現銀蓋起這大觀園。
只是黛玉在這其中又有多少心酸在裡頭,她自己就生活在賈府,年少時不懂事,銀子被人以自己名義拿去,懂事後也不便再開口去要。
是自己的隨意花用,和名義上是自己的,用時還要張口,這是很大區別的。
宋清然雖不擔心黛玉以後跟著自己會吃苦少銀,可這些家產是黛玉的,如果黛玉想要誰也別想拿走,就算以後黛玉嫁進王府,她自己用不到這些銀子,讓黛玉拿著扔湖裡聽響,好強過這些不知來頭的外人。
只是換位思考,林如海這麼做,他也好理解。歸結起來,也無非是因為男尊女卑。
既然是林如海自己的決定,宋清然還真就不好多說什麼,只等林如海醒來,當著黛玉的面把這事說清,如果林如海還是堅持本意,那也是林傢俬事,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隨他去了。大不了以後多給黛玉些珍珠瑪瑙,寶石首飾,讓她拿著當壓箱底。
事情想通了,宋清然也收起了些煩躁之意,原本就該這樣過去……
只是宋清然沒想到,樹欲靜而風不止。
不知道是不是被即將能到手的家業衝昏了頭,還是這些日子被人阿讀奉承的真以為自己成了鹽政衙門的貴公子,本是好心來見親戚的,誰曾想被人當成外男,話中意思還不想讓自己進內宅。
宋清然今日穿著便服,這兩人只以為他是跟著從京城來的賈府女眷前來探視林如海的,最多是賈府的偏房庶出,因為賈府的嫡子寶玉他也聽說過,才十五六歲,在賈府一直被當成寶貝慣著,不會讓他出遠門的。
中年男子尚能憋忍,那十七八歲的年輕男子就實在不能忍了,冷笑道:“真是奇了,不知是誰家的規矩和禮數,客人到主人家做客,還反客為主,趕起主人來了。”
聽聞此言,眾人都變了臉色。
中年男子立刻回頭呵斥道:“該死的畜生,你道你是什麼阿物,不看看這是什麼地方,也輪得到你多嘴?”
然後才對陳姨娘和黛玉賠笑道:“犬子年幼,不懂規矩禮數,說話讓人嘲笑,實在少了教養……”
這話明著說他兒子,可實際指摘哪個,誰又聽不出?
這話就連耿直的劉守全都能聽出有指桑罵槐之意,就想拔刀教訓下這兩個口出無狀的無知小兒,就聽宋清然平靜對一旁黛玉的丫鬟紫鵑道:“紫鵑,你去前廳找老何,讓他差人看看跟船帶的禮物到了沒有,再讓他帶兩個人過來。”
紫鵑一直站在黛玉身後,誰都能看出她是黛玉身邊的大丫鬟,這種親隨丫鬟外人一般是不敢使喚,也使喚不動的,可紫鵑聽了宋清然的話後,連向黛玉請示都沒請示,規矩的福身一禮,道了聲:“是。”就是起身向門外走去。
紫鵑是認識老何的,知道他是宋清然身邊的一個常隨校尉,也是個馬屁精,平日裡沒少從宋清然手中順好東西,當然他也會做人,雖然不敢接近宋清然的女眷,可他會走夫人牌,沒事就會讓他媳婦給宋清然親近的女眷送些自己手工做的小物件,黛玉也被送過。雖不值幾個錢,可也算是心意到了。
這也就難怪,除了王德成要帶兵先行一步趕往揚州,沒法呆在宋清然身邊,這個老何卻能被宋清然帶在身邊了,即便宋清然作為現代人,對馬屁都很免疫了,也架不住真會拍的。
中年男子不是傻子,紫鵑是黛玉的貼身丫鬟他是知道的,從紫鵑的態度上就能看出黛玉的態度,看來這個年輕人在賈府是有一定地位的,不然黛玉不可能這麼放縱他來指使自己的丫鬟。
他也自然知道紫鵑是去幹什麼去了。但他以為,紫鵑去叫人,頂了天了也就能叫兩個榮國府跟來的親隨。
想著,既然都已要撕破臉了,也就不在隱忍,諷刺著說道:“林姑娘再怎麼說都是我們林家的女眷,她的丫鬟什麼時候外人可以隨便使喚了?”
第二百五十五章 林家父子
若是放在以前,他自然不敢和京中豪門叫板,賈家人這次過來,能給他留下點殘羹冷炙他就能燒高香感恩戴德了。
可自從他以林家的名義被請來,成為林家外宅的話事人後,江南各族勢力都明著暗著表示支援他,這些日子他也早就打聽清楚了,如今的賈家已經不是以前的賈家,榮國府長房因為走私之事被髮配邊疆,二房賈政也只是個文弱書生。
與榮國府本為一家的寧國府家主也因被趙王看著不順眼,帶去廣寧牧疆去了。
有江南豪門支援,這等腐朽的豪門,他這個“新貴”又如何還會畏懼?
而且他還早就打聽明白,揚州知府是太子黨一系,太子對賈府也很不喜歡,還曾在榮國府長房因為走私一事上給京中主審官施過壓,要求重判賈家。
只是他沒打聽出來,賈家還有一個燕王女婿,而且賈家大小姐還已經被冊封為正妃。
這或許就是小人物的悲哀,什麼事別人是想讓他知道的,什麼事是別人不想讓他知道的,全由那當事人掌控。
他只不過是別人投石問路的一個小石子,丟進了湖裡,聽個動靜,看個反應,而這枚石子,沉在湖裡也就沉了唄,誰會在意石子的感受呢。
直到此時,這對父子還是有恃無恐的,他們雖是林家遠支,也算是林家人,是林如海親自寫信請來的……
最重要的是,這些日子林家前宅的管家和鹽政衙門官員甚至鹽兵頭子都對他以禮相待。揚州城內數家頂級鹽商都請過東道,宴請他吃席。
見過這等世面,他又怎會害怕一個毛頭小子?
中年男子面帶冷笑對他兒子道:“林宗木,去前面給李管家說一下,老爺正在養病,別讓亂七八糟的人進來。若有人強闖,就讓人到前面給孫隊正說一聲,總不能讓人亂了我林家清靜。”
名喚林宗木的年輕人聞言興奮的臉紅,昂著臉掃視了一圈後,出門而去。
宋清然神態很淡然,對中年男子的話也不去理會,不慌不忙的飲著茶水,目光饒有興趣的看著林家擺設,想像著黛玉年幼時生活玩耍的地方。
見他如此,那中年男子反倒心裡有些不踏實起來。
他還沒蠢透,能看出宋清然真沒拿他當一回事,這得有多自信……
陳姨娘有些不安,她數次想提醒這對父子,說話要客氣些,小心點。真因為得罪這王爺被治了罪也是有些不忍心的。畢竟他們是老爺請來的,也算是林家的香火。
陳姨娘看了看黛玉,黛玉只低著頭,不知在想什麼,偶爾還會抬眼看一眼這位王爺。又看看了這個年青沉穩的王爺,最終還是選擇閉口。
中年男子心思急轉了幾圈,臉上竟又浮起笑容,上前一步試探道:“鄙人林如林,是蘇州吳中人,不知這位公子是榮國府的哪位公子……”
眾人又齊齊看向宋清然,看他如何反應。
其實宋清然也不想和這種小人物一般見識,轉頭看了他一眼,淡淡道:“我姓宋。”
只說了這三個字,又轉過頭去看正牆上掛的字畫去了,好像這幅字畫都比林如林重要。
也該這林如林撞釘子上,要知道現在多少揚州名門望族都給他一分顏面,以禮相待,也讓他眼睛長頭頂上了。
“你不姓賈?”見自己再問,對方已經不再理他,心中更是有些惱怒,不想這狂妄小兒竟敢如此無禮。
一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