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25-01-31
第十二章 荊襄鏖兵 戰龍在野
三月,春播已完,萬物在漸熱的天氣裡茁壯生長。
與往年不同,葬天江以北不再獨屬燕國。十餘座城邦改換了旗號,豎起明黃色的盛字大旗。
近月來,燕國不甘心失敗,數度攻擊這些曾屬於自己的州郡,意圖重奪故土。但璃山一戰,損大將軍丘元煥還拿不下兇手吳徵,葬天江邊又損兵折將,燕國軍心已亂,短時間更無力組織起龐大的軍隊。零零散散的進攻並不足以撼動盛國高昂計程車氣,與堅固的城邦。
盛國朝堂之上,對燕國的做法嗤之以鼻。毫無規劃的急於求成,不過是為了挽回燕皇欒楚廷失卻國土的顏面。這些徒勞的進攻在韓鐵衣紮實的應對之下,一一被化解徒勞無功,反而平白又被蠶食了許多。
春節前後對於燕盛兩國都是難得的喘息之機。
燕國可以舉國大賀,歌舞昇平以掩蓋近年來的節節敗退。欒楚廷終於可以暫時放下他的面子與尊嚴,在燈紅酒綠中緩一口氣。
盛國則在積極地籌措準備糧草兵馬,兵鋒直指燕國。泗上之地的花花世界,富足的百姓,豐備的糧草,永遠是華夏大地的根基之地。得之具立國之本,失之則如斷龍脈。
過了春節,燕國至關重要的大將軍之位依然空缺。丘元煥竭力培養的接班人蒯博延出山之後,能為有目共睹,本是不二之選。但丘元煥已死,蒯博延至今依然頂著逢戰不勝的恥辱。燕國裡暗流湧動,這樣的高位,誰人不想?哪家不覬?
三月末,盛國大軍集結,趁著江潮未漲渡過葬天江,朝北部邊境集結。
燕國雖亂,在此地也早已嚴陣以待。蒯博延未能如願繼承大將軍之位,仍以行徐州牧之職統領青,兗,徐兵馬。他幾度在韓鐵衣與吳徵手下吃虧,卻沒有人敢小瞧於他。韓鐵衣如臨大敵,燕國的名門權貴私底下也認為蒯博延的確是燕國如今最具大將之風的將才。
只是與盛國士氣正旺,上下一心不同,燕國雖認可蒯博延之能,隱隱然都望他再敗一陣,從此在欒楚廷的龍椅前徹底失寵。
燕國荊州牧夏文成在南郡府邸裡憂心忡忡。荊州下轄七郡之地,虎踞江北,前任州牧在燕盛第一戰中損兵折將,連失數城被革職之後,夏文成就接任了州牧。
“大人。”治中朱略遞上一折,道:“州內糧草經多方籌措,還是不足。”
夏文成通覽一遍,這樣的結果全在他意料之內,搖了搖頭道:“連年耽誤春耕,坐吃山空,焉能充足。京中有回信麼?”
“暫無。京中……依屬下看未必指望得上。”
“四處告急,我荊州這一回難以獨善其身。”
“盛國囤兵意圖攻略徐州,或許未必顧得上。”
“不可自欺欺人。”夏文成在案臺上捶了一記,起身道:“盛軍兵強馬壯,徐州已失三成疆土,如今自保尚且不暇,豈敢輕舉妄動。我荊州去年丟了陵江,盛軍北望南郡,東顧夏口,形勢極危。”
他想了想,道:“傳令,調南陽軍二萬,攜糧草協守夏口。”
“大人?”朱略吃了一驚,道:“南陽軍為荊州根本,不可擅動啊。”
“夏口守不住,荊州轉眼付之一炬。南陽……南陽就把性命交給豫州去吧。”夏文成面上按捺不住的不忿,道:“值此危急存亡之際,朝堂還在爭權奪利,計算一族,一系的利益得失!我大燕百年國祚,看看將喪。若這些人還有良心……唉,算了,算了。荊州若有失,我也無面目去見陛下。”
“豫州連徐州的事都不願管,還會理睬我荊州麼。”
“當然不會。”夏文成冷笑一聲,道:“大廈將傾,於江邊與盛軍決一死戰,我心已定!盛軍若得知動向奇襲南陽,豫州還敢放任不管,他也討不了好!”
壽昌城內烽火煌煌,韓鐵衣的中軍大營暫設於此,不日就要開拔向北。與前不同,歷來神出鬼沒的陷陣營早早從紫陵入駐壽昌,加入軍伍行列之中。
陷陣營兵強馬壯。盛國境內的武學門派,世家豪族裡但凡出色的弟子群情洶湧地加入。這是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有可能立功的地方。就連當年在鎮海城與吳徵並肩作戰過,火虎堂的堂主馮昊遠這樣的高手都加入進來。韓鐵衣甄選之後,又給陷陣營補充了一千名高手,實力之強,足以傲視古往今來一切精兵!
陷陣營的將士們人人領到新的兵器,比起從前的使起來重量上稍有偏差,還需適應,但鋒銳堅韌不可同日而語。於是陷陣營裡寒光爍爍,將士們抄著新兵刃各自揮舞。
頭幾天還好,只是自演自練,拿著兵刃就像傳家寶貝似的,除了自己誰都不許碰一碰,有些連上試劍石上都捨不得。數日之後,一個個就心癢難搔,不僅試劍石熱鬧起來,成天都是叮叮噹噹的聲響。將士們互相之間武功相若,兵器種類相近的,便約上真刀真槍的打一架。
不幾日,吳府也傾巢而出,來到壽昌城。有了迭輕蝶一事在先,吳徵更不敢留人孤守府邸。
韓歸雁去了中軍議事,吳徵便前往陷陣營。
將士們見了吳徵,按捺不住都圍了上來。大戰在即,陷陣營一反常態地早早入軍,人人都想知道接下來的軍令。
“大人,這回咱們去哪裡啊?”
“還是偷襲,斷糧道麼?”
“大人我有一計,斬首蒯博延那個孽畜怎麼樣?”
“有沒有混入長安,畢其功於一役這種事?”
五花八門,異想天開。吳徵樂了,笑道:“這一回隨大軍行動,攻城掠地,步步為營。”
燕盛兩國數度苦戰之後,攻守之勢易型。眼下燕國疲弱無力,盛國兵強馬壯,已可堂堂之陣,正正之師奪取要地。陷陣營作為精兵中的精兵,再不需孤注一擲地犯險,尋找一線勝機。但是對於陷陣營而言功用並無改變,哪裡最艱難,陷陣營就去哪裡。
吳徵點了點西方,道:“好像是那裡,等小韓將軍來了再下令。咱們陷陣營兩老帶一新,遇強敵老軍先上,新入營的夥計邊看邊學。不用擔心,都有立功的時候。我醜話說在前頭,一個個都上點心,特別新入營的將士,都把軍紀背熟了!倪監軍不跟你們嘻嘻哈哈,哪個敢亂了軍紀犯事,別怪軍法無情!還有什麼心存僥倖的,到時候找我求情,做夢呢!別害得我被倪監軍一起揍一頓,回頭我還得尋你們晦氣!至於旁的嘛,嘿嘿,區區在下不才,做個先鋒!”
將士們哈哈大笑,又欣喜不已。吳徵向來身先士卒,有他領頭,將士們就有主心骨。更有新入營的將士早對吳徵,祝雅瞳,陸菲嫣三大絕頂高手的傳說心馳神往,能親眼見到他們出手,此生無憾。
“於校尉,您說咱們大人做先鋒,會讓誰打頭陣?”
“你……懂個屁啊小子。”於右崢在新加入的小軍頭上拍了一記,道:“除非小韓將軍另有佈置,先鋒軍另做他用。吳大人嘴裡先鋒的意思,就是他打頭陣,槍桿上的那枚槍尖,鋒中之鋒!懂不懂?從前吳大人功力還在十一品,祝夫人,陸夫人兩位還會打頭陣。吳大人神功大成以後,都是自己衝在最前!”
“啊……大人威武。”
“不然這一營的將士,為什麼個個對大人五體投地。你不會以為就靠他那張俊臉,佩服他敢娶陸仙子,敢納柔教官?”
“嘿嘿,那也著實讓人羨慕來著……”
四月初,盛國三路大軍兵發燕國。北線與西北線威脅徐州諸郡,韓鐵衣居中坐鎮。西線一帶十萬大軍由韓歸雁統領,奔赴陵江城。
在這座曾經浴血奮戰擊退燕軍的郡城,韓歸雁回憶良多,城門樓上的倩影至今還刻在盛軍將士們的記憶裡。這一次韓鐵衣撥來的軍馬,也都由當年死守陵江的將士為骨幹。
韓歸雁在陵江城整軍半月,提兵繼續西進,沿途兵馬如長龍,兵鋒直指江夏,宛城諸郡。
徐州一帶大兵暫時不動,僅虛張聲勢用以牽制蒯博延。荊州一帶是盛軍運輸補給的要地之一,先取此地,三路兵馬進可斷徐州援兵,三路包抄。退亦可穩守無虞,蠶食燕國國土。
“南郡,江夏,夏口。”韓歸雁點著地圖,道:“先取三郡之地,荊州再無險可守,徐州一馬平川!”
說起來容易,南郡幅員遼闊,城池堅固,江夏與夏口皆有重兵把守,燕國荊州牧夏文成早已嚴陣以待。陷陣營諸將對視一眼,都在等著韓歸雁下令。
“祝雅瞳!”
“在。”
“你領兵一萬,多帶糧秣,往西北取道出南郡,先佔北口山道,若遇往南郡援軍就地截擊!不可放一兵一卒過來。我調柔惜雪,冷月玦並陷陣營將士三百助你成功。”
“領命。”
“陸菲嫣。”
“在。”
“你領兵三萬,囤兵柴郡外江岸大營!叫夏口不得西顧!我調欒採晴,倪妙筠並陷陣營將士五百助你,遇事相商,可圍而不攻,萬不可輕舉妄動!”
“領命。”
“我領大軍先取南郡。諸將在我帳下聽令!”
分撥已畢,四萬兵馬自陵江城出,分斷東西兩路。有祝雅瞳與陸菲嫣壓陣,只消不與燕軍主力大軍正面決戰,只行拖字訣,足以給南郡一戰留出充足的時間空間。
四月中,韓歸雁與吳徵領軍出陵江,進逼南郡。荊州牧夏文成堅壁清野,將南郡治下八城的兵馬聚集在於陽,作塘,當江三城之中。三城互為犄角,於陽為先,作塘與當江左右護翼。夏文成親自坐鎮於陽,迎擊盛軍。
韓歸雁幾乎兵不血刃,先取了陵江與於陽之間的枝陽與華縣,以此兩地囤積物資。這兩座城人口不多,城池也不高大堅固,韓歸雁於是兵出於陽城南三十里,左右各立三座營寨。一面斷開於陽偷襲盛軍後方重地枝陽與華縣的可能,一面又像只張開的鉗子,威懾於陽。
吳徵與韓歸雁領著十餘名陷陣營將校,乘馬繞著於陽轉了圈。這座城池本就高大堅固,夏文成更是精心經營,看上去就像鐵板一塊,無從下手。看城牆上燕軍精神飽滿,軍心士氣正旺。繞城時還與城頭上巡視的夏文成打了個照面,夏文成也不懼吳徵的神功,韓歸雁的威名,就在女牆邊居高臨下地俯視。
“軍士不少,荊州的佈置當是放棄了前方,放空了後方,兵將都集中來了這一線。”韓歸雁舉著鞭捎遙指於陽城頭,道:“江夏,夏口的守備狀況估計也差不多。”
“我們想拖,他們也想拖。”吳徵看於陽城門吊橋高高吊起,護城河波濤湧動,道:“按欒軍師的猜想,夏文成行事穩重。我軍大部都在徐州,荊州一地只要能拖住我們就算大功一件,這般佈置倒在意料之內。想他們出城決戰,我看有些難。”
“攻城,你上的去麼?”
“我?上去當然沒問題。”吳徵看了看十餘丈高的城牆,又搖搖頭道:“但是其他人就難了,死傷會很慘重,我不建議死令強攻。”
“正合我意。”韓歸雁撥轉馬頭,道:“先打一陣看看,攻城不急。”
三日之後,盛軍排開大陣,三隊重甲兵列前,兩隊輕騎在側翼押陣。號角陣陣,鼓聲喧天,盛軍齊聲鼓譟,兵臨於陽南城門下。
於陽嚴陣以待,只在城頭堅守,夏文成親自押陣,城牆上亦是刀槍映日。
韓歸雁輕磕馬腹,匹馬上前。先前的坐騎雪花青驄馬在徐州一役陣亡,此時她乘的是一匹通體如墨的踏雪烏騅。手中爛銀鞭,身上雪花甲,黑與銀一襯,正是執掌生殺大權的肅殺威風!
“夏牧守。”
夏文成高坐城樓,聞言現身在女牆邊,高聲道:“賊將安敢犯我大燕國土!”
“道不同不相為謀。夏牧守可敢出城一戰?”
“呸!韓歸雁,你攜兵威,妄想誘我出城?我大燕兒郎殺得北地黑胡遁逃千里,何懼過外敵!爾若有膽,便來攻城!且讓我看看韓家剩餘的宵小究竟有幾分本事。”夏文成大聲鼓動之下,燕軍亦鳴響戰鼓,歡呼陣陣。
韓歸雁也不答話,從掛鉤上取出強弓利箭,藕臂蘊著無盡的力道拉開弓弦。夏文成心驚肉跳,但在兩軍陣前絕不可露怯,仍然站在女牆邊紋絲不動。身旁的護衛見狀,忙舉大盾要合攏在夏文成身前防護。——韓歸雁的弓術天下無雙,陵江城一戰三箭射敗蒯博延,燕軍人人皆知。
“砰。”
弓弦顫動,利箭破空。吳徵眉頭跳了跳,韓歸雁這一箭並未拉滿了弦,利箭飛出的勁道也遠不如她全力施為的疾勁。
利箭在大盾舉起時射出,大盾尚未合攏已飄飄悠悠地飛向城頭。但夏文成一瞬間覺得被死意籠罩,冷汗浹背時,狼牙箭畫了個弧線,掉頭栽下,落在城牆中部。
韓歸雁微微一笑,不以為意地調轉馬頭。盛軍重甲如波浪分開放主將入內後再度合攏,緩緩前行,在韓歸雁射箭之處站定。兩千餘名重甲齊齊將半人高的大盾頓在地面,塵土飛揚間發出轟然大響。
燕軍驚疑,看這架勢不像要攻城的樣子,但是勞師動眾,豈有照個面就鳴金收兵的道理。
果然盛兵後軍騷動,十餘架以圓木搭成三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1】【2】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三月,春播已完,萬物在漸熱的天氣裡茁壯生長。
與往年不同,葬天江以北不再獨屬燕國。十餘座城邦改換了旗號,豎起明黃色的盛字大旗。
近月來,燕國不甘心失敗,數度攻擊這些曾屬於自己的州郡,意圖重奪故土。但璃山一戰,損大將軍丘元煥還拿不下兇手吳徵,葬天江邊又損兵折將,燕國軍心已亂,短時間更無力組織起龐大的軍隊。零零散散的進攻並不足以撼動盛國高昂計程車氣,與堅固的城邦。
盛國朝堂之上,對燕國的做法嗤之以鼻。毫無規劃的急於求成,不過是為了挽回燕皇欒楚廷失卻國土的顏面。這些徒勞的進攻在韓鐵衣紮實的應對之下,一一被化解徒勞無功,反而平白又被蠶食了許多。
春節前後對於燕盛兩國都是難得的喘息之機。
燕國可以舉國大賀,歌舞昇平以掩蓋近年來的節節敗退。欒楚廷終於可以暫時放下他的面子與尊嚴,在燈紅酒綠中緩一口氣。
盛國則在積極地籌措準備糧草兵馬,兵鋒直指燕國。泗上之地的花花世界,富足的百姓,豐備的糧草,永遠是華夏大地的根基之地。得之具立國之本,失之則如斷龍脈。
過了春節,燕國至關重要的大將軍之位依然空缺。丘元煥竭力培養的接班人蒯博延出山之後,能為有目共睹,本是不二之選。但丘元煥已死,蒯博延至今依然頂著逢戰不勝的恥辱。燕國裡暗流湧動,這樣的高位,誰人不想?哪家不覬?
三月末,盛國大軍集結,趁著江潮未漲渡過葬天江,朝北部邊境集結。
燕國雖亂,在此地也早已嚴陣以待。蒯博延未能如願繼承大將軍之位,仍以行徐州牧之職統領青,兗,徐兵馬。他幾度在韓鐵衣與吳徵手下吃虧,卻沒有人敢小瞧於他。韓鐵衣如臨大敵,燕國的名門權貴私底下也認為蒯博延的確是燕國如今最具大將之風的將才。
只是與盛國士氣正旺,上下一心不同,燕國雖認可蒯博延之能,隱隱然都望他再敗一陣,從此在欒楚廷的龍椅前徹底失寵。
燕國荊州牧夏文成在南郡府邸裡憂心忡忡。荊州下轄七郡之地,虎踞江北,前任州牧在燕盛第一戰中損兵折將,連失數城被革職之後,夏文成就接任了州牧。
“大人。”治中朱略遞上一折,道:“州內糧草經多方籌措,還是不足。”
夏文成通覽一遍,這樣的結果全在他意料之內,搖了搖頭道:“連年耽誤春耕,坐吃山空,焉能充足。京中有回信麼?”
“暫無。京中……依屬下看未必指望得上。”
“四處告急,我荊州這一回難以獨善其身。”
“盛國囤兵意圖攻略徐州,或許未必顧得上。”
“不可自欺欺人。”夏文成在案臺上捶了一記,起身道:“盛軍兵強馬壯,徐州已失三成疆土,如今自保尚且不暇,豈敢輕舉妄動。我荊州去年丟了陵江,盛軍北望南郡,東顧夏口,形勢極危。”
他想了想,道:“傳令,調南陽軍二萬,攜糧草協守夏口。”
“大人?”朱略吃了一驚,道:“南陽軍為荊州根本,不可擅動啊。”
“夏口守不住,荊州轉眼付之一炬。南陽……南陽就把性命交給豫州去吧。”夏文成面上按捺不住的不忿,道:“值此危急存亡之際,朝堂還在爭權奪利,計算一族,一系的利益得失!我大燕百年國祚,看看將喪。若這些人還有良心……唉,算了,算了。荊州若有失,我也無面目去見陛下。”
“豫州連徐州的事都不願管,還會理睬我荊州麼。”
“當然不會。”夏文成冷笑一聲,道:“大廈將傾,於江邊與盛軍決一死戰,我心已定!盛軍若得知動向奇襲南陽,豫州還敢放任不管,他也討不了好!”
壽昌城內烽火煌煌,韓鐵衣的中軍大營暫設於此,不日就要開拔向北。與前不同,歷來神出鬼沒的陷陣營早早從紫陵入駐壽昌,加入軍伍行列之中。
陷陣營兵強馬壯。盛國境內的武學門派,世家豪族裡但凡出色的弟子群情洶湧地加入。這是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有可能立功的地方。就連當年在鎮海城與吳徵並肩作戰過,火虎堂的堂主馮昊遠這樣的高手都加入進來。韓鐵衣甄選之後,又給陷陣營補充了一千名高手,實力之強,足以傲視古往今來一切精兵!
陷陣營的將士們人人領到新的兵器,比起從前的使起來重量上稍有偏差,還需適應,但鋒銳堅韌不可同日而語。於是陷陣營裡寒光爍爍,將士們抄著新兵刃各自揮舞。
頭幾天還好,只是自演自練,拿著兵刃就像傳家寶貝似的,除了自己誰都不許碰一碰,有些連上試劍石上都捨不得。數日之後,一個個就心癢難搔,不僅試劍石熱鬧起來,成天都是叮叮噹噹的聲響。將士們互相之間武功相若,兵器種類相近的,便約上真刀真槍的打一架。
不幾日,吳府也傾巢而出,來到壽昌城。有了迭輕蝶一事在先,吳徵更不敢留人孤守府邸。
韓歸雁去了中軍議事,吳徵便前往陷陣營。
將士們見了吳徵,按捺不住都圍了上來。大戰在即,陷陣營一反常態地早早入軍,人人都想知道接下來的軍令。
“大人,這回咱們去哪裡啊?”
“還是偷襲,斷糧道麼?”
“大人我有一計,斬首蒯博延那個孽畜怎麼樣?”
“有沒有混入長安,畢其功於一役這種事?”
五花八門,異想天開。吳徵樂了,笑道:“這一回隨大軍行動,攻城掠地,步步為營。”
燕盛兩國數度苦戰之後,攻守之勢易型。眼下燕國疲弱無力,盛國兵強馬壯,已可堂堂之陣,正正之師奪取要地。陷陣營作為精兵中的精兵,再不需孤注一擲地犯險,尋找一線勝機。但是對於陷陣營而言功用並無改變,哪裡最艱難,陷陣營就去哪裡。
吳徵點了點西方,道:“好像是那裡,等小韓將軍來了再下令。咱們陷陣營兩老帶一新,遇強敵老軍先上,新入營的夥計邊看邊學。不用擔心,都有立功的時候。我醜話說在前頭,一個個都上點心,特別新入營的將士,都把軍紀背熟了!倪監軍不跟你們嘻嘻哈哈,哪個敢亂了軍紀犯事,別怪軍法無情!還有什麼心存僥倖的,到時候找我求情,做夢呢!別害得我被倪監軍一起揍一頓,回頭我還得尋你們晦氣!至於旁的嘛,嘿嘿,區區在下不才,做個先鋒!”
將士們哈哈大笑,又欣喜不已。吳徵向來身先士卒,有他領頭,將士們就有主心骨。更有新入營的將士早對吳徵,祝雅瞳,陸菲嫣三大絕頂高手的傳說心馳神往,能親眼見到他們出手,此生無憾。
“於校尉,您說咱們大人做先鋒,會讓誰打頭陣?”
“你……懂個屁啊小子。”於右崢在新加入的小軍頭上拍了一記,道:“除非小韓將軍另有佈置,先鋒軍另做他用。吳大人嘴裡先鋒的意思,就是他打頭陣,槍桿上的那枚槍尖,鋒中之鋒!懂不懂?從前吳大人功力還在十一品,祝夫人,陸夫人兩位還會打頭陣。吳大人神功大成以後,都是自己衝在最前!”
“啊……大人威武。”
“不然這一營的將士,為什麼個個對大人五體投地。你不會以為就靠他那張俊臉,佩服他敢娶陸仙子,敢納柔教官?”
“嘿嘿,那也著實讓人羨慕來著……”
四月初,盛國三路大軍兵發燕國。北線與西北線威脅徐州諸郡,韓鐵衣居中坐鎮。西線一帶十萬大軍由韓歸雁統領,奔赴陵江城。
在這座曾經浴血奮戰擊退燕軍的郡城,韓歸雁回憶良多,城門樓上的倩影至今還刻在盛軍將士們的記憶裡。這一次韓鐵衣撥來的軍馬,也都由當年死守陵江的將士為骨幹。
韓歸雁在陵江城整軍半月,提兵繼續西進,沿途兵馬如長龍,兵鋒直指江夏,宛城諸郡。
徐州一帶大兵暫時不動,僅虛張聲勢用以牽制蒯博延。荊州一帶是盛軍運輸補給的要地之一,先取此地,三路兵馬進可斷徐州援兵,三路包抄。退亦可穩守無虞,蠶食燕國國土。
“南郡,江夏,夏口。”韓歸雁點著地圖,道:“先取三郡之地,荊州再無險可守,徐州一馬平川!”
說起來容易,南郡幅員遼闊,城池堅固,江夏與夏口皆有重兵把守,燕國荊州牧夏文成早已嚴陣以待。陷陣營諸將對視一眼,都在等著韓歸雁下令。
“祝雅瞳!”
“在。”
“你領兵一萬,多帶糧秣,往西北取道出南郡,先佔北口山道,若遇往南郡援軍就地截擊!不可放一兵一卒過來。我調柔惜雪,冷月玦並陷陣營將士三百助你成功。”
“領命。”
“陸菲嫣。”
“在。”
“你領兵三萬,囤兵柴郡外江岸大營!叫夏口不得西顧!我調欒採晴,倪妙筠並陷陣營將士五百助你,遇事相商,可圍而不攻,萬不可輕舉妄動!”
“領命。”
“我領大軍先取南郡。諸將在我帳下聽令!”
分撥已畢,四萬兵馬自陵江城出,分斷東西兩路。有祝雅瞳與陸菲嫣壓陣,只消不與燕軍主力大軍正面決戰,只行拖字訣,足以給南郡一戰留出充足的時間空間。
四月中,韓歸雁與吳徵領軍出陵江,進逼南郡。荊州牧夏文成堅壁清野,將南郡治下八城的兵馬聚集在於陽,作塘,當江三城之中。三城互為犄角,於陽為先,作塘與當江左右護翼。夏文成親自坐鎮於陽,迎擊盛軍。
韓歸雁幾乎兵不血刃,先取了陵江與於陽之間的枝陽與華縣,以此兩地囤積物資。這兩座城人口不多,城池也不高大堅固,韓歸雁於是兵出於陽城南三十里,左右各立三座營寨。一面斷開於陽偷襲盛軍後方重地枝陽與華縣的可能,一面又像只張開的鉗子,威懾於陽。
吳徵與韓歸雁領著十餘名陷陣營將校,乘馬繞著於陽轉了圈。這座城池本就高大堅固,夏文成更是精心經營,看上去就像鐵板一塊,無從下手。看城牆上燕軍精神飽滿,軍心士氣正旺。繞城時還與城頭上巡視的夏文成打了個照面,夏文成也不懼吳徵的神功,韓歸雁的威名,就在女牆邊居高臨下地俯視。
“軍士不少,荊州的佈置當是放棄了前方,放空了後方,兵將都集中來了這一線。”韓歸雁舉著鞭捎遙指於陽城頭,道:“江夏,夏口的守備狀況估計也差不多。”
“我們想拖,他們也想拖。”吳徵看於陽城門吊橋高高吊起,護城河波濤湧動,道:“按欒軍師的猜想,夏文成行事穩重。我軍大部都在徐州,荊州一地只要能拖住我們就算大功一件,這般佈置倒在意料之內。想他們出城決戰,我看有些難。”
“攻城,你上的去麼?”
“我?上去當然沒問題。”吳徵看了看十餘丈高的城牆,又搖搖頭道:“但是其他人就難了,死傷會很慘重,我不建議死令強攻。”
“正合我意。”韓歸雁撥轉馬頭,道:“先打一陣看看,攻城不急。”
三日之後,盛軍排開大陣,三隊重甲兵列前,兩隊輕騎在側翼押陣。號角陣陣,鼓聲喧天,盛軍齊聲鼓譟,兵臨於陽南城門下。
於陽嚴陣以待,只在城頭堅守,夏文成親自押陣,城牆上亦是刀槍映日。
韓歸雁輕磕馬腹,匹馬上前。先前的坐騎雪花青驄馬在徐州一役陣亡,此時她乘的是一匹通體如墨的踏雪烏騅。手中爛銀鞭,身上雪花甲,黑與銀一襯,正是執掌生殺大權的肅殺威風!
“夏牧守。”
夏文成高坐城樓,聞言現身在女牆邊,高聲道:“賊將安敢犯我大燕國土!”
“道不同不相為謀。夏牧守可敢出城一戰?”
“呸!韓歸雁,你攜兵威,妄想誘我出城?我大燕兒郎殺得北地黑胡遁逃千里,何懼過外敵!爾若有膽,便來攻城!且讓我看看韓家剩餘的宵小究竟有幾分本事。”夏文成大聲鼓動之下,燕軍亦鳴響戰鼓,歡呼陣陣。
韓歸雁也不答話,從掛鉤上取出強弓利箭,藕臂蘊著無盡的力道拉開弓弦。夏文成心驚肉跳,但在兩軍陣前絕不可露怯,仍然站在女牆邊紋絲不動。身旁的護衛見狀,忙舉大盾要合攏在夏文成身前防護。——韓歸雁的弓術天下無雙,陵江城一戰三箭射敗蒯博延,燕軍人人皆知。
“砰。”
弓弦顫動,利箭破空。吳徵眉頭跳了跳,韓歸雁這一箭並未拉滿了弦,利箭飛出的勁道也遠不如她全力施為的疾勁。
利箭在大盾舉起時射出,大盾尚未合攏已飄飄悠悠地飛向城頭。但夏文成一瞬間覺得被死意籠罩,冷汗浹背時,狼牙箭畫了個弧線,掉頭栽下,落在城牆中部。
韓歸雁微微一笑,不以為意地調轉馬頭。盛軍重甲如波浪分開放主將入內後再度合攏,緩緩前行,在韓歸雁射箭之處站定。兩千餘名重甲齊齊將半人高的大盾頓在地面,塵土飛揚間發出轟然大響。
燕軍驚疑,看這架勢不像要攻城的樣子,但是勞師動眾,豈有照個面就鳴金收兵的道理。
果然盛兵後軍騷動,十餘架以圓木搭成三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