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25-02-01
第十三章 兵無常形 奇兵於獵
葬天江蜿蜒萬里,自西向東橫貫華夏大地入海,養育著這片富饒而滄桑的土地。
漢江發源於關中一帶,奔流離開八百里秦嶺,自北而南匯入葬天江中游。離開長安,在荊州一地的百姓們稱這條河流為夏水。兩河流域邊地勢平坦,沃野千里,交匯之處更是通商的絕佳口岸。於是前朝皇帝發現了這塊風水寶地,夏口城就建在夏水與葬天江邊,扼守兩江。
連天的烽火,這座古老,繁榮而文化燦爛的城邦同樣無可避免。夏口,如同荊州的門戶,佔據天險,進可攻,退可守。荊州牧夏文成在兵力捉襟見肘,糧草供應不濟時,依然囤重兵五萬,撥付足以支撐一年的糧草於夏口。這一處的重要,可見一斑。
夏口守軍在陸菲嫣領軍抵達前就加強了江邊守備。漢江兩岸與葬天江渡口都駐紮了兵力,欒採晴當日定下計策,趁夜以陷陣營五百將士為前鋒,強攻葬天江至漢江西岸渡口。夏口軍似乎並無死戰的決心,只想守穩夏口城。兩處渡口八千的駐軍擋不住火力全開的陷陣營,血戰一夜,傷亡二千餘就退回夏口城。
考量地形之後,欒採晴認為背水結營。這裡地勢不好,且盛軍遠來疲乏,又廝殺了一場,更需休整,此時不宜將自己置身險地。於是三萬盛軍在夏水以西紮營,是夜夏口軍又將夏水東渡口占了回去,兩軍隔江相望。兵力的差距,陸菲嫣無力下達強行攻城的將令。但她的任務,是牢牢盯死夏口守軍,絕不放一兵一卒往南郡去。
“宿星辰,這人本事大不到哪裡去,就是狡猾得很。”欒採晴對燕軍將領瞭如指掌,道:“我們在這裡看住他,他也沒想和我們死戰,只想守夏口城。”
“何以見得?”
“這人性子本來就謹慎,說膽小都不為過。你們懂得吧?越狡猾的人就越膽小!”欒採晴如數家珍,道:“燕軍疲弱,這等人只會想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他乖乖守著夏口,除非有個什麼上峰之令,讓他照令執行,可以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否則,他就老老實實呆在這裡,順道拖著我們,哪怕最後夏口丟了,只要丟得比南郡晚,照樣罰不著他。”
陸菲嫣,倪妙筠與眾將士一同笑了起來。這種人不是沒見過,世上多得很。這種事更不消說,自家有時也泛類似的心思。
“所以我們來個虛張聲勢?留著點兵馬在這裡嚇唬他,悄悄搬兵回去攻南郡?”
“哎呀,說了他這人狡猾,沒那麼容易騙過。想要騙過他,就要先徹底嚇破他的膽子。”欒採晴舉目一掃,目光又略見黯淡下來。
“哦?軍師可有計策了?”
“暫時沒有。”欒採晴雙手一攤,見眾人都露出個“嗨”的神情,又道:“辦法有很多,眼下沒有合適的,得休整過後再行定奪。”
“嗯,欒軍師所言極是。”陸菲嫣安撫眾將道:“此一回大戰將錨定乾坤,荊州,徐州,每一處都不可出錯,切忌心急。”
是夜,江邊起了大霧,夏口軍仗著地形精熟,趁黑髮動夜襲。盛軍防禦嚴密,及時接戰,兩邊在大霧中俱有些亂。不知燕軍有多少,只見箭如飛蝗,欒採晴下令穩守大營暫不出擊,只以弓箭反擊。交戰半夜各自罷兵。
這下盛軍徹底明白對手不是易於之輩,均收起輕視之心,更佩服欒採晴算無遺策。
若大營設在東岸,盛軍背水為陣退無可退,只得出兵反擊。大霧中目不能視物,傷亡必定慘重。而宿星辰的狡猾也可見一斑,但有戰機,他一樣會出兵試探。這樣的事情,今夜有一次,日後就一樣會有。若盛軍虛設營寨調兵向西,光從兩邊射出的箭枝就可大致判斷軍士數量,瞞不過他。
南郡與夏口兩處盛軍每日互相報信,得知兩處都暫入僵局,均有憂心暗藏。
此後夏口一地幾度試探接戰,互相都沒討得太多便宜。倒是春末時節,兩江交匯之地三不五時就起大霧,這一回更是一連三日不散,燕盛兩軍均罷兵不戰。
“這樣下去,拖著夏口軍不成問題。就是雁兒那邊咱們顧不上了。”陸菲嫣深信韓歸雁之能,她既然佈置拖住夏口,只要能辦到這一點,剩下倒不用操心。
“世易時移,雁兒也未必想到這裡的狀況。”欒採晴連著多日下令不斷,一直沒能好好歇息,雙目都泛起血絲,她在地圖上重重拍了拍,向陸菲嫣與倪妙筠道:“你們來下決斷,夏口城,我們要不要?”
陸菲嫣與倪妙筠一齊吃了一驚,全沒想到忽然之間,欒採晴竟在心中籌劃奪取夏口城。
“若有良機,當然要得!”陸菲嫣與倪妙筠對視一眼,瞬間都下定決心。
“不但能得,而且若我所料不錯,還是唾手可得!”欒採晴指著地圖上蜿蜒如龍的夏水,道:“江邊連日大霧瀰漫,水氣如此之重,不日就有連場暴雨。漢江自古以來都是魚米之鄉,水患也從沒斷過。夏口城建在江邊,咱們掘斷江堤,放水淹沒夏口,城中必定一團大亂,待大水退去了攻城,豈不是唾手可得?”
“就這麼辦!”
這麼做原本有傷天和,但吳府中人早明白亂世之中,多亂一日就有更多傷天和的事情發生,亂麻需用快刀的道理。慈不掌兵,有些事情是非難斷,唯需取捨。
於陽城下,韓歸雁戰一日,歇三日。夏文成第一戰吃了大虧,手下輕騎折損近半,從此之後穩守城池不再出戰。於陽城頭架起連排的高臺,弓手登高之後射程更遠。
韓歸雁則命重甲兵舉盾架起一道天橋,遮護下方的投石車拽手,發石攻擊城牆。一方面消耗於陽城內的箭矢,另一方面眼看堅固的城池也漸漸地百孔千瘡。可惜的是南郡地勢平坦,多為泥土,石料採集困難。否則光用投石車沒日沒夜地砸,遲早也把於陽砸塌。
其後連著半月的雨天,雨勢雖不算太大,但是淅淅瀝瀝地不停歇。道路泥濘不堪,多處積水,盛軍移兵高處駐紮,暫止刀兵。
南郡與夏口雖佔優勢,進展不算順暢,唯一的好訊息來自祝雅瞳。
北口山道乃秦川至南郡的咽喉,山道狹窄崎嶇難行。祝雅瞳依山紮寨,恰似扼住咽喉。燕軍派遣來支援南郡的部隊實在不多,可見兵力上捉襟見肘。
第一撥支援被祝雅瞳輕鬆打退,若不是來將機靈,一見祝雅瞳立刻後退,且各類軍資遠遠地落在後面,令盛軍搶奪不及,損失還要更慘重些。祝雅瞳也暗道可惜,她不太擅長指揮軍伍作戰,這一戰本該放過打頭陣的燕軍,待大部隊與軍資到來後再動手……
不過對大局並無影響,韓歸雁原本就是命她不許放一兵一卒過去。自祝雅瞳坐鎮此地,燕軍前後試探著來了五撥人馬,也裝模作樣地衝擊了幾回盛軍軍陣。發現打不動,掉頭就原路返回。看這樣子,先儲存自己的軍伍軍資為先,至於南郡不南郡,自求多福吧。
就算朝堂上爭執起來,也是一句“祝雅瞳領軍佔據地利,久攻不下,損傷過半,不得不撤軍。”若有人不服氣,那不妨去和祝雅瞳交交手,看看誰的能耐更大些。
西路穩若泰山,也給韓歸雁吃下一顆定心丸。但是東路一連數日沒有訊息再傳來,聽聞夏水一帶暴雨連連,已經出不來人。暴雨必伴雷鳴電閃,撲天雕也不敢飛。
又過了十餘日,雨水已歇,烈日高照。在夏口戰場的【氣沖霄漢】柳鵬程忽然跌跌撞撞地高舉令旗衝進大營,高喊著要見韓歸雁。
進了大帳,柳鵬程不及喘一口氣,喝一口水,貼肉取出火漆密封的信件,道:“韓將軍,陸仙子與欒軍師,倪監軍已攻破夏口城。夏水暴漲,欒軍師定計掘開堤防,水灌夏口,燕軍大亂。陸仙子率先殺入城中斬關落鎖,將士們一鼓作氣,夏口守軍大敗。五萬軍此前在洪水中已折損近半,又有近半歸降,僅夏口太守宿星辰帶少量殘部棄城潰逃。欒軍師下令不追,柴郡來軍接守夏口,欒軍師言兵貴神速,夏口失守一事南郡尚未知悉。陸仙子正率軍火速趕來南郡,約莫八日之後抵達,沿途遍撒獵鷹,截擊南陽往南郡的信使,先遣屬下前來報信!”
“好!”韓歸雁重重一握粉拳,道:“傳我將令,升帳!”
諸將羅列,韓歸雁已看到奪取南郡的希望,將略在胸,已智珠在握。
“於右崢!”
“在。”
“明日率軍攻城,一日兩戰,許敗不許勝!”
“得令。”
“吳徵。”
“在。”
“分兵一萬,要什麼人你挑,我再遣林錦兒助你。四日後趁夜出發,星夜趕往作塘,先立營寨!如若燕軍來攻,務須穩守營寨不可貪功。如燕軍龜縮不出,穩固營寨後即起攻城,一樣許敗不許勝!待祝雅瞳引軍來援,兩軍匯齊再攻作塘!仍然許敗不許勝。務須擔心,我這裡自有安排接應。”
“得令。”
“墨雨新。”
“在。”
“你去傳令祝雅瞳悄悄回軍,切記,不可一次撤退,需每夜減兵,分批漸次而行!七日之後午間務必趕到作塘,協同吳徵進攻作塘。”
“得令。”
“邱萬里。”
“在。”
“你攜我密信立刻去見陸菲嫣,依令行事。”
“得令。”
分撥已畢,諸軍各做差遣。吳徵身上壓力甚重,不僅要孤軍深入攻打作塘堅城,不允許拿下,還要儘量減少損失。說不得,只有他自己場場親自上陣,才能壓住陣勢不亂。吳徵點了七百名陷陣營高手,又調騎軍一千。其後韓歸雁日日向他面授機宜,吳徵用心記憶,還用提筆一一記了下來。
“第一回當大將獨自領軍野戰,感覺怎麼樣?”
“什麼事都要有第一回嘛。”吳徵輕鬆地笑了笑,拍了拍胸口藏好的應對策略,道:“跟著你們學了那麼久,大兵團我弄不來,萬餘軍馬還是可以的。放心,我親自做先鋒,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殺一雙。”
“你別瞎逞能。”韓歸雁白了他一眼,道:“堅持兩日,我就來。”
“別說戰場兩日。”吳徵湊在韓歸雁耳邊道:“就算在你床上七日,我也堅持得下來。”
“去。”韓歸雁臉上火燒,在他腰際擰了一下,道:“專心作戰,別想有的沒的。”
“韓將軍放心,吳某在作塘恭候大駕!”
於陽城之戰已打了四日,兩軍各有傷亡。吳徵每日都會參與,進攻於陽城頭,於他而言就像之後將在作塘攻防的預演。
連戰三日,盛軍疲憊不堪,第四日終於停戰。燕軍原本以逸待勞,居高臨下,近日來交戰佔了些便宜,見盛軍停手,夏文成下令嚴加戒備,並沒昏了頭出城與盛軍野戰。
是夜盛軍一萬人趁著黑夜離開大營,兜了個大圈子向北進發,要在第二日夜間趕到作塘城。
盛軍圍攻於陽,作塘一帶先前只佈置了些哨探。而燕軍固守作塘,城外星星點點撒開多個小軍營。
雖有陷陣營高手充當斥候之職在前方開路,吳徵的一萬軍還是天一亮就暴露了行蹤,訊息很快傳到作塘與於陽。作塘守將秋弘揚聽聞來軍只一萬,很是猶豫。作塘裡有守軍三萬,兵力三倍之多,守城綽綽有餘,出城野戰半點不懼。
是守,還是攻出去吃掉這支盛軍,秋弘揚一時兩難。躊躇了半日,終於下定決心!
吳徵逼近作塘時已是傍晚,一日馬不停蹄的奔波,人困馬乏。離作塘五十里之外,前方哨探來報,作塘城池外的軍營合兵一處,城內還有大批軍士出城正在整軍列陣。
吳徵急令就地結寨。燕將秋弘揚果如韓歸雁所料,不會怯懦地死守作塘,也不會被他吳徵的威名嚇破膽子,會仗著兵力出城野戰。韓歸雁千叮嚀萬囑咐要先立穩寨柵,正是安身之本。
塊壘,鹿角,盛軍知道即將有一場硬仗,人人動手,迅速搭起一座簡易的大營。兩個時辰之後夜色已黑,就聽遠處鼓角連連,腳步聲響徹天際,似連大地都在震顫。
“就位!”
軍令已下,盛軍將士胡亂塞了幾口乾糧,分批據守四面營寨。齊雪峰與莊東很快探查完畢,回報道:“大人,燕軍約莫二萬之數,離此地十里,看陣勢要四面圍攻!”
“要趁我們立足不穩,打個措手不及。”遠處的燕軍火把通明,照得那一片天地猶如白晝。又像數十條蜿蜒的火龍,正席捲而來。吳徵遙遙凝望,道:“傳我軍令,閉了寨門,偃旗息鼓,篝火不許點燃,只許持少量火把!”
盛軍大營剛剛立起,護營的壕溝只挖了一小段,更沒時間埋下頂牆陷阱。能憑依的只有營壘與鹿角,還有倉促搭起的簡易高臺。至於易燃的營帳,壓根就沒有立起,其餘軍資糧草都集中在大營中央。
燕軍步步緊逼,半個時辰後已能看見舉著通明火光的軍士。火把照耀著寒森森的刀槍劍戟,一片肅殺。
“熄火。”吳徵一聲令下,盛軍大營裡寥寥無幾的火把也全數熄滅,被籠罩在一團黑暗裡。吳徵登上營中高臺,居高臨下,反將火把通明的燕軍陣勢看得清清楚楚,道:“傳令將校,不許亂放箭,待敵軍靠近了再射!”
吳徵見北寨外面囤積了大量燕兵,知道這裡會是主攻的方向,遂帶著莊東宇齊雪峰躍下中軍高臺,前往北寨。
“徵兒。”林錦兒身披輕甲跟了上來。
“師孃?”吳徵疑惑,他原本安排林錦兒坐鎮中軍,掌管三千備用軍,以應不時之需,見狀道:“中軍怎麼了?”
“沒事,齊寒山在,我在那裡沒用。還是隨著你,幫你的忙。”
吳徵皺了皺眉,幸虧大營裡漆黑一團,即便就在身邊也不易看清神色。讓林錦兒在中軍,自是要護她周全,眼看林錦兒不允,一時不知如何勸說才好。
“在你眼裡,師孃是不是武功很差,很沒用?”
自小養大的孩子,不用看也猜得到,吳徵知道自己瞞不過林錦兒,道:“這營裡除了我,師孃就是第一高手。”
“那師孃還需要你時時照應,一點都幫不上你的忙?”
吳徵語塞,片刻間想通,道:“好,那師孃隨我一起四處接應,我們先去北寨。”
燕軍火把通明,反把盛軍大營弄成了燈下黑,什麼都看不清。於是燕軍在箭尖裹上松脂引燃,紛紛射入盛軍大營。盛軍不得吳徵將令,都伏低了藏在塊壘之後,鴉雀無聲。火箭落入大營,營中沒有引火之物,只噗噗地自行燃燒。
在燕軍看來,盛軍大營空空蕩蕩,連鬼影都見不著,萬籟俱寂,彷彿一片死寨。於是燕軍再度引燃火箭平射,箭尖插入塊壘上的木板引燃,盛軍立刻用早備好的沙土迅速熄滅火焰,又藏身屏障之後。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1】【2】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葬天江蜿蜒萬里,自西向東橫貫華夏大地入海,養育著這片富饒而滄桑的土地。
漢江發源於關中一帶,奔流離開八百里秦嶺,自北而南匯入葬天江中游。離開長安,在荊州一地的百姓們稱這條河流為夏水。兩河流域邊地勢平坦,沃野千里,交匯之處更是通商的絕佳口岸。於是前朝皇帝發現了這塊風水寶地,夏口城就建在夏水與葬天江邊,扼守兩江。
連天的烽火,這座古老,繁榮而文化燦爛的城邦同樣無可避免。夏口,如同荊州的門戶,佔據天險,進可攻,退可守。荊州牧夏文成在兵力捉襟見肘,糧草供應不濟時,依然囤重兵五萬,撥付足以支撐一年的糧草於夏口。這一處的重要,可見一斑。
夏口守軍在陸菲嫣領軍抵達前就加強了江邊守備。漢江兩岸與葬天江渡口都駐紮了兵力,欒採晴當日定下計策,趁夜以陷陣營五百將士為前鋒,強攻葬天江至漢江西岸渡口。夏口軍似乎並無死戰的決心,只想守穩夏口城。兩處渡口八千的駐軍擋不住火力全開的陷陣營,血戰一夜,傷亡二千餘就退回夏口城。
考量地形之後,欒採晴認為背水結營。這裡地勢不好,且盛軍遠來疲乏,又廝殺了一場,更需休整,此時不宜將自己置身險地。於是三萬盛軍在夏水以西紮營,是夜夏口軍又將夏水東渡口占了回去,兩軍隔江相望。兵力的差距,陸菲嫣無力下達強行攻城的將令。但她的任務,是牢牢盯死夏口守軍,絕不放一兵一卒往南郡去。
“宿星辰,這人本事大不到哪裡去,就是狡猾得很。”欒採晴對燕軍將領瞭如指掌,道:“我們在這裡看住他,他也沒想和我們死戰,只想守夏口城。”
“何以見得?”
“這人性子本來就謹慎,說膽小都不為過。你們懂得吧?越狡猾的人就越膽小!”欒採晴如數家珍,道:“燕軍疲弱,這等人只會想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他乖乖守著夏口,除非有個什麼上峰之令,讓他照令執行,可以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否則,他就老老實實呆在這裡,順道拖著我們,哪怕最後夏口丟了,只要丟得比南郡晚,照樣罰不著他。”
陸菲嫣,倪妙筠與眾將士一同笑了起來。這種人不是沒見過,世上多得很。這種事更不消說,自家有時也泛類似的心思。
“所以我們來個虛張聲勢?留著點兵馬在這裡嚇唬他,悄悄搬兵回去攻南郡?”
“哎呀,說了他這人狡猾,沒那麼容易騙過。想要騙過他,就要先徹底嚇破他的膽子。”欒採晴舉目一掃,目光又略見黯淡下來。
“哦?軍師可有計策了?”
“暫時沒有。”欒採晴雙手一攤,見眾人都露出個“嗨”的神情,又道:“辦法有很多,眼下沒有合適的,得休整過後再行定奪。”
“嗯,欒軍師所言極是。”陸菲嫣安撫眾將道:“此一回大戰將錨定乾坤,荊州,徐州,每一處都不可出錯,切忌心急。”
是夜,江邊起了大霧,夏口軍仗著地形精熟,趁黑髮動夜襲。盛軍防禦嚴密,及時接戰,兩邊在大霧中俱有些亂。不知燕軍有多少,只見箭如飛蝗,欒採晴下令穩守大營暫不出擊,只以弓箭反擊。交戰半夜各自罷兵。
這下盛軍徹底明白對手不是易於之輩,均收起輕視之心,更佩服欒採晴算無遺策。
若大營設在東岸,盛軍背水為陣退無可退,只得出兵反擊。大霧中目不能視物,傷亡必定慘重。而宿星辰的狡猾也可見一斑,但有戰機,他一樣會出兵試探。這樣的事情,今夜有一次,日後就一樣會有。若盛軍虛設營寨調兵向西,光從兩邊射出的箭枝就可大致判斷軍士數量,瞞不過他。
南郡與夏口兩處盛軍每日互相報信,得知兩處都暫入僵局,均有憂心暗藏。
此後夏口一地幾度試探接戰,互相都沒討得太多便宜。倒是春末時節,兩江交匯之地三不五時就起大霧,這一回更是一連三日不散,燕盛兩軍均罷兵不戰。
“這樣下去,拖著夏口軍不成問題。就是雁兒那邊咱們顧不上了。”陸菲嫣深信韓歸雁之能,她既然佈置拖住夏口,只要能辦到這一點,剩下倒不用操心。
“世易時移,雁兒也未必想到這裡的狀況。”欒採晴連著多日下令不斷,一直沒能好好歇息,雙目都泛起血絲,她在地圖上重重拍了拍,向陸菲嫣與倪妙筠道:“你們來下決斷,夏口城,我們要不要?”
陸菲嫣與倪妙筠一齊吃了一驚,全沒想到忽然之間,欒採晴竟在心中籌劃奪取夏口城。
“若有良機,當然要得!”陸菲嫣與倪妙筠對視一眼,瞬間都下定決心。
“不但能得,而且若我所料不錯,還是唾手可得!”欒採晴指著地圖上蜿蜒如龍的夏水,道:“江邊連日大霧瀰漫,水氣如此之重,不日就有連場暴雨。漢江自古以來都是魚米之鄉,水患也從沒斷過。夏口城建在江邊,咱們掘斷江堤,放水淹沒夏口,城中必定一團大亂,待大水退去了攻城,豈不是唾手可得?”
“就這麼辦!”
這麼做原本有傷天和,但吳府中人早明白亂世之中,多亂一日就有更多傷天和的事情發生,亂麻需用快刀的道理。慈不掌兵,有些事情是非難斷,唯需取捨。
於陽城下,韓歸雁戰一日,歇三日。夏文成第一戰吃了大虧,手下輕騎折損近半,從此之後穩守城池不再出戰。於陽城頭架起連排的高臺,弓手登高之後射程更遠。
韓歸雁則命重甲兵舉盾架起一道天橋,遮護下方的投石車拽手,發石攻擊城牆。一方面消耗於陽城內的箭矢,另一方面眼看堅固的城池也漸漸地百孔千瘡。可惜的是南郡地勢平坦,多為泥土,石料採集困難。否則光用投石車沒日沒夜地砸,遲早也把於陽砸塌。
其後連著半月的雨天,雨勢雖不算太大,但是淅淅瀝瀝地不停歇。道路泥濘不堪,多處積水,盛軍移兵高處駐紮,暫止刀兵。
南郡與夏口雖佔優勢,進展不算順暢,唯一的好訊息來自祝雅瞳。
北口山道乃秦川至南郡的咽喉,山道狹窄崎嶇難行。祝雅瞳依山紮寨,恰似扼住咽喉。燕軍派遣來支援南郡的部隊實在不多,可見兵力上捉襟見肘。
第一撥支援被祝雅瞳輕鬆打退,若不是來將機靈,一見祝雅瞳立刻後退,且各類軍資遠遠地落在後面,令盛軍搶奪不及,損失還要更慘重些。祝雅瞳也暗道可惜,她不太擅長指揮軍伍作戰,這一戰本該放過打頭陣的燕軍,待大部隊與軍資到來後再動手……
不過對大局並無影響,韓歸雁原本就是命她不許放一兵一卒過去。自祝雅瞳坐鎮此地,燕軍前後試探著來了五撥人馬,也裝模作樣地衝擊了幾回盛軍軍陣。發現打不動,掉頭就原路返回。看這樣子,先儲存自己的軍伍軍資為先,至於南郡不南郡,自求多福吧。
就算朝堂上爭執起來,也是一句“祝雅瞳領軍佔據地利,久攻不下,損傷過半,不得不撤軍。”若有人不服氣,那不妨去和祝雅瞳交交手,看看誰的能耐更大些。
西路穩若泰山,也給韓歸雁吃下一顆定心丸。但是東路一連數日沒有訊息再傳來,聽聞夏水一帶暴雨連連,已經出不來人。暴雨必伴雷鳴電閃,撲天雕也不敢飛。
又過了十餘日,雨水已歇,烈日高照。在夏口戰場的【氣沖霄漢】柳鵬程忽然跌跌撞撞地高舉令旗衝進大營,高喊著要見韓歸雁。
進了大帳,柳鵬程不及喘一口氣,喝一口水,貼肉取出火漆密封的信件,道:“韓將軍,陸仙子與欒軍師,倪監軍已攻破夏口城。夏水暴漲,欒軍師定計掘開堤防,水灌夏口,燕軍大亂。陸仙子率先殺入城中斬關落鎖,將士們一鼓作氣,夏口守軍大敗。五萬軍此前在洪水中已折損近半,又有近半歸降,僅夏口太守宿星辰帶少量殘部棄城潰逃。欒軍師下令不追,柴郡來軍接守夏口,欒軍師言兵貴神速,夏口失守一事南郡尚未知悉。陸仙子正率軍火速趕來南郡,約莫八日之後抵達,沿途遍撒獵鷹,截擊南陽往南郡的信使,先遣屬下前來報信!”
“好!”韓歸雁重重一握粉拳,道:“傳我將令,升帳!”
諸將羅列,韓歸雁已看到奪取南郡的希望,將略在胸,已智珠在握。
“於右崢!”
“在。”
“明日率軍攻城,一日兩戰,許敗不許勝!”
“得令。”
“吳徵。”
“在。”
“分兵一萬,要什麼人你挑,我再遣林錦兒助你。四日後趁夜出發,星夜趕往作塘,先立營寨!如若燕軍來攻,務須穩守營寨不可貪功。如燕軍龜縮不出,穩固營寨後即起攻城,一樣許敗不許勝!待祝雅瞳引軍來援,兩軍匯齊再攻作塘!仍然許敗不許勝。務須擔心,我這裡自有安排接應。”
“得令。”
“墨雨新。”
“在。”
“你去傳令祝雅瞳悄悄回軍,切記,不可一次撤退,需每夜減兵,分批漸次而行!七日之後午間務必趕到作塘,協同吳徵進攻作塘。”
“得令。”
“邱萬里。”
“在。”
“你攜我密信立刻去見陸菲嫣,依令行事。”
“得令。”
分撥已畢,諸軍各做差遣。吳徵身上壓力甚重,不僅要孤軍深入攻打作塘堅城,不允許拿下,還要儘量減少損失。說不得,只有他自己場場親自上陣,才能壓住陣勢不亂。吳徵點了七百名陷陣營高手,又調騎軍一千。其後韓歸雁日日向他面授機宜,吳徵用心記憶,還用提筆一一記了下來。
“第一回當大將獨自領軍野戰,感覺怎麼樣?”
“什麼事都要有第一回嘛。”吳徵輕鬆地笑了笑,拍了拍胸口藏好的應對策略,道:“跟著你們學了那麼久,大兵團我弄不來,萬餘軍馬還是可以的。放心,我親自做先鋒,來一個殺一個,來兩個殺一雙。”
“你別瞎逞能。”韓歸雁白了他一眼,道:“堅持兩日,我就來。”
“別說戰場兩日。”吳徵湊在韓歸雁耳邊道:“就算在你床上七日,我也堅持得下來。”
“去。”韓歸雁臉上火燒,在他腰際擰了一下,道:“專心作戰,別想有的沒的。”
“韓將軍放心,吳某在作塘恭候大駕!”
於陽城之戰已打了四日,兩軍各有傷亡。吳徵每日都會參與,進攻於陽城頭,於他而言就像之後將在作塘攻防的預演。
連戰三日,盛軍疲憊不堪,第四日終於停戰。燕軍原本以逸待勞,居高臨下,近日來交戰佔了些便宜,見盛軍停手,夏文成下令嚴加戒備,並沒昏了頭出城與盛軍野戰。
是夜盛軍一萬人趁著黑夜離開大營,兜了個大圈子向北進發,要在第二日夜間趕到作塘城。
盛軍圍攻於陽,作塘一帶先前只佈置了些哨探。而燕軍固守作塘,城外星星點點撒開多個小軍營。
雖有陷陣營高手充當斥候之職在前方開路,吳徵的一萬軍還是天一亮就暴露了行蹤,訊息很快傳到作塘與於陽。作塘守將秋弘揚聽聞來軍只一萬,很是猶豫。作塘裡有守軍三萬,兵力三倍之多,守城綽綽有餘,出城野戰半點不懼。
是守,還是攻出去吃掉這支盛軍,秋弘揚一時兩難。躊躇了半日,終於下定決心!
吳徵逼近作塘時已是傍晚,一日馬不停蹄的奔波,人困馬乏。離作塘五十里之外,前方哨探來報,作塘城池外的軍營合兵一處,城內還有大批軍士出城正在整軍列陣。
吳徵急令就地結寨。燕將秋弘揚果如韓歸雁所料,不會怯懦地死守作塘,也不會被他吳徵的威名嚇破膽子,會仗著兵力出城野戰。韓歸雁千叮嚀萬囑咐要先立穩寨柵,正是安身之本。
塊壘,鹿角,盛軍知道即將有一場硬仗,人人動手,迅速搭起一座簡易的大營。兩個時辰之後夜色已黑,就聽遠處鼓角連連,腳步聲響徹天際,似連大地都在震顫。
“就位!”
軍令已下,盛軍將士胡亂塞了幾口乾糧,分批據守四面營寨。齊雪峰與莊東很快探查完畢,回報道:“大人,燕軍約莫二萬之數,離此地十里,看陣勢要四面圍攻!”
“要趁我們立足不穩,打個措手不及。”遠處的燕軍火把通明,照得那一片天地猶如白晝。又像數十條蜿蜒的火龍,正席捲而來。吳徵遙遙凝望,道:“傳我軍令,閉了寨門,偃旗息鼓,篝火不許點燃,只許持少量火把!”
盛軍大營剛剛立起,護營的壕溝只挖了一小段,更沒時間埋下頂牆陷阱。能憑依的只有營壘與鹿角,還有倉促搭起的簡易高臺。至於易燃的營帳,壓根就沒有立起,其餘軍資糧草都集中在大營中央。
燕軍步步緊逼,半個時辰後已能看見舉著通明火光的軍士。火把照耀著寒森森的刀槍劍戟,一片肅殺。
“熄火。”吳徵一聲令下,盛軍大營裡寥寥無幾的火把也全數熄滅,被籠罩在一團黑暗裡。吳徵登上營中高臺,居高臨下,反將火把通明的燕軍陣勢看得清清楚楚,道:“傳令將校,不許亂放箭,待敵軍靠近了再射!”
吳徵見北寨外面囤積了大量燕兵,知道這裡會是主攻的方向,遂帶著莊東宇齊雪峰躍下中軍高臺,前往北寨。
“徵兒。”林錦兒身披輕甲跟了上來。
“師孃?”吳徵疑惑,他原本安排林錦兒坐鎮中軍,掌管三千備用軍,以應不時之需,見狀道:“中軍怎麼了?”
“沒事,齊寒山在,我在那裡沒用。還是隨著你,幫你的忙。”
吳徵皺了皺眉,幸虧大營裡漆黑一團,即便就在身邊也不易看清神色。讓林錦兒在中軍,自是要護她周全,眼看林錦兒不允,一時不知如何勸說才好。
“在你眼裡,師孃是不是武功很差,很沒用?”
自小養大的孩子,不用看也猜得到,吳徵知道自己瞞不過林錦兒,道:“這營裡除了我,師孃就是第一高手。”
“那師孃還需要你時時照應,一點都幫不上你的忙?”
吳徵語塞,片刻間想通,道:“好,那師孃隨我一起四處接應,我們先去北寨。”
燕軍火把通明,反把盛軍大營弄成了燈下黑,什麼都看不清。於是燕軍在箭尖裹上松脂引燃,紛紛射入盛軍大營。盛軍不得吳徵將令,都伏低了藏在塊壘之後,鴉雀無聲。火箭落入大營,營中沒有引火之物,只噗噗地自行燃燒。
在燕軍看來,盛軍大營空空蕩蕩,連鬼影都見不著,萬籟俱寂,彷彿一片死寨。於是燕軍再度引燃火箭平射,箭尖插入塊壘上的木板引燃,盛軍立刻用早備好的沙土迅速熄滅火焰,又藏身屏障之後。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