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25-02-04
些年的作為說下去,其中不乏吹得吳徵如何神勇無敵,說得吳徵都不好意思地直撓頭。但被她這麼插科打諢,人人心緒都鬆快許多。好像大家坐在這裡,正和多年不見的老友們敘述離別衷腸。
“話說回來,徵兒最大的能耐還不是這些。奚半樓,我聽說你交代過徵兒,要他好好待你的陸師妹,哪,人家現在娶了陸菲嫣做小妾,把罵名全背在自己身上,厲害不?有魄力不?不過你可莫要指望陸菲嫣能管得住他,你那個陸師妹啊,對他簡直言聽計從,沒有更乖更聽話的娘子了。顧不凡,你別不高興,誰讓你當年瞎胡鬧呢?陸菲嫣有個好歸宿,算幫你洗去一件當年造的孽。”
吳徵回頭看看山口,好像顧不凡就坐在那裡神色複雜地看著他,大是尷尬。欒採晴繼續滔滔不絕說了好半天,將眼下的狀況說個明白,也算告慰英靈,忽而柔聲道:“你們在天有靈,務必要保佑我們馬到成功。奚半樓,你還有什麼話當年忘了交代,或是我們忘了做的,託個夢告訴我。反正我臉皮厚什麼都不怕,什麼都敢做,什麼都敢說。事情交給我,總不致無聲無息的都沒人知道吧?”
有意無意地瞄了林錦兒一眼,欒採晴這才拍拍雙手,鞠躬之後將燒得僅剩小半截的香插入土裡。
想不到一場原本十分悲傷的祭奠,被美婦輕易化解了哀痛,還有種抒發了胸臆的暢快,好像多年來壓抑胸口的大石被搬開,當年留下的遺憾終於有了個階段性的交代。吳徵扶起林錦兒,看她目光低垂,閃爍著些許不寧。吳徵不敢多問,又料想自己沒本事比欒採晴做得更好,索性不提。
離開藏經閣下山,剛到半山腰,於右崢便押了個人出來,道:“公子,這人在附近探頭探腦好幾回,鬼鬼祟祟。兄弟們動手拿住,先前嘴閉得老緊,只好上些手段。這人受官府指使在這裡盯梢,公子看還有沒什麼話要問。”
吳徵看這人遍體鱗傷,此事都在意料之內,懶得為難他,道:“我就是吳徵,你去告訴霍永寧,讓他洗乾淨脖子,我隨時會去取他首級。滾吧!”
那人抱頭鼠竄,林錦兒待他去了一段路,急道:“就這麼放他走了?”
吳徵朝於右崢使個眼色,於右崢悄聲道:“已提前安排下三名弟兄沿途盯梢。”
林錦兒恍然。吳徵知她心神不寧,道:“師孃,想從這人身上挖出什麼怕是很難,只是碰碰運氣,不必太過心急。”
林錦兒冷靜下來,料想幹點常年盯梢這種活的,難以觸碰寧家機密,多半事後要被滅口,遂嘆了口氣。
“惜兒和玉姐姐經營二十四橋院多年,順藤摸瓜找出不少線索。她們那一路進川后只管去挖寧家躲在暗處的老巢,必有收穫,師孃大可放心。”
“嗯。”
眾人下了山之後不回山村,選荒僻小道分散往成都去。過了三日,於右崢來報,言道那盯梢者見了接頭人,接頭人將他滅口之後立刻自盡身亡,線索幾乎斷絕。派去跟蹤的兄弟不肯放棄,在屍身周圍繼續潛藏。
“寧家做事還真狠,罷了吧……嚇他們一嚇,也不錯。”吳徵對此本就不抱希望,繼續向北。
沿途又悄悄拜訪了林錦兒相熟的兩家門派。這兩家門派的遭遇與【金刀門】差不多,對霍永寧恨入骨髓是其一,盛國即將江山一統是其二。在夷丘之戰中,這些人都在陷陣營刻意留手的名單裡,各自心知肚明。新皇即將登臨天下,大秦風雨飄搖眼看就是改弦易轍的結局,吳徵找上門去,他們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
正月十三,吳徵一行抵達成都附近。陸菲嫣與祝雅瞳依照計劃二十左右才到,吳徵便先行往城門查探。
數年過去,古老的城邦只多了幾許風雨的斑駁,又添了幾處翻修的新顏。
吳徵遙望城門,往事幾多湧上心頭。初下山時與韓歸雁結伴第一次進入成都,初生的雛鷹,雄心勃勃,無所畏懼。此前最後一次回到成都, 城頭掛著的胡浩,屍體已幾近風乾……這座城市,一切那麼遙遠,那麼陌生。
次日清晨,一行人易容打扮,分散從城門進入。故國的街道依然繁華,即使未過新年,百姓仍為生計忙忙碌碌。達官貴人們身著華衣,不時在街道上出現。明日便是元宵,春節的最後一天,成都照例要舉辦花燈會。
穿街走巷,回到昔日的【崑崙樓】。這裡原本是崑崙派的產業,吳徵入仕之後在這裡推出諸多美食,風靡大秦,三層的樓上高朋滿座,生意興隆。如今崑崙樓三字牌匾早被撤去,換作摘星樓三字,依然喧譁滿堂,歌舞昇平。
吳徵與林錦兒,欒採晴,倪妙筠在對面的茶肆尋個雅間坐下,深深凝望從前的記憶。深深的瓷杯裡沏著峨眉雪芽,嫩綠的茶葉在滾水裡根根倒豎,起起伏伏。
時值近午,摘星樓門口出現兩個熟悉的人影,吳徵一探頭,露出笑意。
“這兩人是誰?”欒採晴見始終沉思的吳徵來了興致,問道。
“俞化傑,張彩謹。侍中俞人則的兒子和他的小跟班。”
“咦,你居然知道?”欒採晴大感意外,倪妙筠在成都時不顯山露水,居然如數家珍。
女郎微微面紅。這些人和吳徵齟齬甚多,當年還不在意。情定吳府之後回憶起來,俞人則同樣參與了霍永寧奪位與坑害崑崙一系,當然沒好臉色。看吳徵正冷笑,柔聲道:“這些人得意一時,終要有報應。”
“這樣的人物,我已經不在意了。”吳徵搖搖頭,不以為意,道:“我是看見張彩謹,想起當年他有意雁兒,這卻罷了。玦兒第一回來成都,我們一同上街,這貨口出狂言,沒我攔著,玦兒當場就要揍他。唔~那時的玦兒可是個外物皆不在心的冰美人。”
“從前還是冰美人,現下熱辣滾燙了是吧?”欒採晴取笑著道,還朝從前頗有相似之處的倪妙筠挑挑眉。
吳徵瞪她一眼,在林錦兒面前口無遮攔,好生叫人不好意思。
談笑間俞化傑與張彩謹在門口迎了幾位貴客,為首的是尚書令蔣安和,都是大秦重臣,吳徵的熟人。幾人先行入樓,俞化傑與張彩謹還在門口等候。過不多時,吳徵眉頭皺起,長街上官兵開道,氣派竟比尚書令到來還足。循跡看去,只見劉榮,迭輕蝶,顧清鳴三人結伴到來。劉榮為首,迭輕蝶陪在身旁,顧清鳴隨後。
“顧清鳴!”
“看看,人家勾引你來了。”欒採晴一眼看穿,道:“我就說霍永寧沒那麼笨,必然猜得到我們會潛來成都。特地把這三個人亮給你看,好勾引你衝動出手。”
“我不著急的。”欒採晴這話不是衝吳徵,其實是說給林錦兒聽。吳徵接過話道:“這些人,反正都要死。”
說話間見迭輕蝶美目四處流連,見著英俊的男子便即挑眉弄姿,半點不遮掩。劉榮面色不鬱,又似天長日久已然習慣,無可奈何,只能由得心上人去。那顧清鳴畏畏縮縮地跟在後面,活似個隨從。
吳徵哂笑,道:“以為當狗就能活出樣來?狗,終究是狗。有剩飯時吃上兩口,待主人都要捱餓時,狗只會被殺了下鍋。你們說,他會不會第一個被踢出來讓我殺?”
“還能有其他人麼?嘻嘻。”欒採晴一樣哂笑不已,道:“這種狗,隨時都會被下鍋,不是他是誰。”
幾人進了摘星樓,不多時吳徵見一人從後廚匆匆忙忙出來,徑直上了三樓後視線被遮擋,想是進了隔間。這人吳徵也熟,正是當年崑崙樓的大廚崔餘子。料想是這麼多達官貴人到來,崔大廚親自伺候,詢問菜色與口味等等。吳徵與他經年不見,又勾起許多回憶。
大秦今年的元夜辦得格外隆重奢華,夜色降臨,秦都大道自頭至尾的花燈,三步一小盞,十步一大座,依序點燃,將整座城池映照得美輪美奐,燈火通明。
無論高官還是百姓都換上最喜歡,最漂亮的衣物,女子們描上最增麗色的妝容走上街頭。扶老攜幼,共看花燈上的詩詞與謎語。歲歲皆至的春風又將臨大地,一派春向融融,物豐時泰的美好願景。
長街燈火之外管絃聲起,譜出一片太平好氣象。燈月相映,長街上花枝招展。男歌女唱,綵樓前喜氣洋洋。
吳徵混在人流中,等候在皇宮外。酉末戌初,皇宮城樓上樂聲大作,霍永寧身著龍袍,頭戴紫金冠,一身錦繡華彩,珠光寶氣。吳徵定睛看去,那霍永寧龍袍比眾不同,前後各繡著四條龍,脖頸衣領處盤繞著一條。這樣前後看去均是五條龍,意寓九五之尊。
“呵。”吳徵嘴角掛著輕蔑的笑,身邊人多不便多言,心裡卻道:“越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越怕旁人質疑,越要無時無刻標榜自己。”
霍永寧領著向無極與俞人則等一干重臣,先焚香祭拜了天地,又滔滔不絕地長篇大論一通。大體說些大秦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兵強馬壯等等。大臣們便祝陛下龍體安康,大秦連年豐收,一統天下,聽得吳徵肚子裡憋笑相當不易。
歌舞昇平,一夜歡騰,人群散去前吳徵等人已悄悄離開。臨出城前吳徵想了想道:“你們先出城,我稍候再來匯合。”
“徵兒,不可衝動。”林錦兒始終壓抑著仇恨的怒火,甚是不易。她知曉吳徵也是一般,生怕他一時激憤。
“師孃放心,我去見個人就回來,不會幹傻事。”怕林錦兒不信,吳徵指了指欒採晴和倪妙筠道:“你問她們,從紫陵城出來之前,我可是都答應了絕不會亂來。”
送走三女,吳徵返回城裡,躍入一處宅院等候主人歸來。宅院是個殷實人家,吳徵候女主人與孩童睡下才進入堂屋。這裡不是他第一次來,但和從前相比,一切都換了模樣。
等到月上中天,宅門開啟,一條疲憊的身影拖沓著腳步,佝僂著腰回到宅院。主人的年紀並不大,吳徵初識他不過三十出頭,今年也不到四十。但是看他的風塵之色與走路之形,幾乎像個垂暮的老人。
“崔師傅。”吳徵等他進了堂屋後現身,這一聲叫得頗為滄桑。離開成都之後重回這裡,最熟識,最親近的人只剩下了他。未出山時吳徵滿腦子都是想著幫崑崙廣開財路,賺得大把的銀兩。那時和崔餘子每日研究新菜色,也已是好遙遠的回憶。
崔餘子佝僂的身體一震,顫巍巍地回身,氣喘如牛。揉了揉渾濁的雙目,終於確定面前這個英俊的男子正是吳徵。當年意氣風發,正欲鵬程萬里的少年郎,如今也成了沉穩中帶著些許哀傷的青年。崔餘子牙關大顫,忙向屋外探頭。
“沒有人,放心吧。”
吳徵威震天下,崔餘子當然聽說過了,聞言忙關上房門,顫聲道:“公子爺,您……終於回來了……老奴等的好苦。”
“嗯,回來了,回來了……當年走得急,都沒跟崔師傅見上一面,受苦了。”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崔餘子納頭便拜,老淚縱橫。
吳徵眼珠微澀,忙一把扶起,道:“今日路過【崑崙樓】,遠遠看見你,特地來與你見一面。”
“老奴這些年苟且偷生,一直在等公子回來。”
崑崙覆滅之後,所屬產業皆被收繳搜刮一空。相關人等要麼死難,輕些的也傳送徭役。崔餘子手藝絕高,是崑崙樓銀兩如流水般進賬的保證。俞人則霸佔崑崙樓之後,遣了幾波學徒去學手藝,始終學不到他的精髓,做出來的菜色味道不對,摘星樓生意日漸慘淡。無奈之下又著崔餘子出山,生意才重又紅火。
崔餘子不吵不鬧,克己守分。俞人則摸不清他到底對崑崙派還有多少舊情,但想這人一無學識,二無武功,就是個低賤的庖廚。每日白花花的銀兩進賬,很難不讓人心動,遂將他留在摘星樓,仍任大廚。崔餘子活命之後更加盡心盡力,凡有貴客,必親至雅間商詢口味,菜色更是日常推陳出新,摘星樓生意越發火爆,一座難求。
吳徵聽完他的經歷,連連點頭,道:“活著就好,比什麼都好。我在成都沒什麼親友了,今日特地來見你一見,沒別的意思,你不必記在心上,一如平常。等我大仇得報,還要與崔師傅痛飲!”
吳徵起身欲走,崔餘子伸手止住,壓低了聲音道:“公子,您可否確信周圍無人監視偷聽?”
“沒有?天下已經沒有人能瞞得過我。”吳徵見崔餘子面色鄭重,施展觀風聽雨確認無虞道。
“公子稍坐,老奴有要事稟報。”崔餘子極輕聲道:“公子,老奴苟且偷生,不為保全一條性命,而是酒樓是個好地方!”
吳徵立即明悟,崔餘子道:“裡邊人來人往,什麼人和什麼人交好,老奴一直留心觀察。每每伺候那些大爺,老奴盡心盡力,多跑幾趟腿,總能聽到些隻言片語。若是他們酒醉,難免也會露出些口風。這些年來,老奴斷斷續續聽了些,略有”
吳徵頻頻點頭,大加稱讚。崔餘子雖不識文武,能做大廚的可不是笨人,尤其心思細密周到。他又道:“公子,旁的不太打緊,唯有兩件事,公子務必在意!”
“請說!”
[ 本章完 ]【1】【2】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話說回來,徵兒最大的能耐還不是這些。奚半樓,我聽說你交代過徵兒,要他好好待你的陸師妹,哪,人家現在娶了陸菲嫣做小妾,把罵名全背在自己身上,厲害不?有魄力不?不過你可莫要指望陸菲嫣能管得住他,你那個陸師妹啊,對他簡直言聽計從,沒有更乖更聽話的娘子了。顧不凡,你別不高興,誰讓你當年瞎胡鬧呢?陸菲嫣有個好歸宿,算幫你洗去一件當年造的孽。”
吳徵回頭看看山口,好像顧不凡就坐在那裡神色複雜地看著他,大是尷尬。欒採晴繼續滔滔不絕說了好半天,將眼下的狀況說個明白,也算告慰英靈,忽而柔聲道:“你們在天有靈,務必要保佑我們馬到成功。奚半樓,你還有什麼話當年忘了交代,或是我們忘了做的,託個夢告訴我。反正我臉皮厚什麼都不怕,什麼都敢做,什麼都敢說。事情交給我,總不致無聲無息的都沒人知道吧?”
有意無意地瞄了林錦兒一眼,欒採晴這才拍拍雙手,鞠躬之後將燒得僅剩小半截的香插入土裡。
想不到一場原本十分悲傷的祭奠,被美婦輕易化解了哀痛,還有種抒發了胸臆的暢快,好像多年來壓抑胸口的大石被搬開,當年留下的遺憾終於有了個階段性的交代。吳徵扶起林錦兒,看她目光低垂,閃爍著些許不寧。吳徵不敢多問,又料想自己沒本事比欒採晴做得更好,索性不提。
離開藏經閣下山,剛到半山腰,於右崢便押了個人出來,道:“公子,這人在附近探頭探腦好幾回,鬼鬼祟祟。兄弟們動手拿住,先前嘴閉得老緊,只好上些手段。這人受官府指使在這裡盯梢,公子看還有沒什麼話要問。”
吳徵看這人遍體鱗傷,此事都在意料之內,懶得為難他,道:“我就是吳徵,你去告訴霍永寧,讓他洗乾淨脖子,我隨時會去取他首級。滾吧!”
那人抱頭鼠竄,林錦兒待他去了一段路,急道:“就這麼放他走了?”
吳徵朝於右崢使個眼色,於右崢悄聲道:“已提前安排下三名弟兄沿途盯梢。”
林錦兒恍然。吳徵知她心神不寧,道:“師孃,想從這人身上挖出什麼怕是很難,只是碰碰運氣,不必太過心急。”
林錦兒冷靜下來,料想幹點常年盯梢這種活的,難以觸碰寧家機密,多半事後要被滅口,遂嘆了口氣。
“惜兒和玉姐姐經營二十四橋院多年,順藤摸瓜找出不少線索。她們那一路進川后只管去挖寧家躲在暗處的老巢,必有收穫,師孃大可放心。”
“嗯。”
眾人下了山之後不回山村,選荒僻小道分散往成都去。過了三日,於右崢來報,言道那盯梢者見了接頭人,接頭人將他滅口之後立刻自盡身亡,線索幾乎斷絕。派去跟蹤的兄弟不肯放棄,在屍身周圍繼續潛藏。
“寧家做事還真狠,罷了吧……嚇他們一嚇,也不錯。”吳徵對此本就不抱希望,繼續向北。
沿途又悄悄拜訪了林錦兒相熟的兩家門派。這兩家門派的遭遇與【金刀門】差不多,對霍永寧恨入骨髓是其一,盛國即將江山一統是其二。在夷丘之戰中,這些人都在陷陣營刻意留手的名單裡,各自心知肚明。新皇即將登臨天下,大秦風雨飄搖眼看就是改弦易轍的結局,吳徵找上門去,他們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
正月十三,吳徵一行抵達成都附近。陸菲嫣與祝雅瞳依照計劃二十左右才到,吳徵便先行往城門查探。
數年過去,古老的城邦只多了幾許風雨的斑駁,又添了幾處翻修的新顏。
吳徵遙望城門,往事幾多湧上心頭。初下山時與韓歸雁結伴第一次進入成都,初生的雛鷹,雄心勃勃,無所畏懼。此前最後一次回到成都, 城頭掛著的胡浩,屍體已幾近風乾……這座城市,一切那麼遙遠,那麼陌生。
次日清晨,一行人易容打扮,分散從城門進入。故國的街道依然繁華,即使未過新年,百姓仍為生計忙忙碌碌。達官貴人們身著華衣,不時在街道上出現。明日便是元宵,春節的最後一天,成都照例要舉辦花燈會。
穿街走巷,回到昔日的【崑崙樓】。這裡原本是崑崙派的產業,吳徵入仕之後在這裡推出諸多美食,風靡大秦,三層的樓上高朋滿座,生意興隆。如今崑崙樓三字牌匾早被撤去,換作摘星樓三字,依然喧譁滿堂,歌舞昇平。
吳徵與林錦兒,欒採晴,倪妙筠在對面的茶肆尋個雅間坐下,深深凝望從前的記憶。深深的瓷杯裡沏著峨眉雪芽,嫩綠的茶葉在滾水裡根根倒豎,起起伏伏。
時值近午,摘星樓門口出現兩個熟悉的人影,吳徵一探頭,露出笑意。
“這兩人是誰?”欒採晴見始終沉思的吳徵來了興致,問道。
“俞化傑,張彩謹。侍中俞人則的兒子和他的小跟班。”
“咦,你居然知道?”欒採晴大感意外,倪妙筠在成都時不顯山露水,居然如數家珍。
女郎微微面紅。這些人和吳徵齟齬甚多,當年還不在意。情定吳府之後回憶起來,俞人則同樣參與了霍永寧奪位與坑害崑崙一系,當然沒好臉色。看吳徵正冷笑,柔聲道:“這些人得意一時,終要有報應。”
“這樣的人物,我已經不在意了。”吳徵搖搖頭,不以為意,道:“我是看見張彩謹,想起當年他有意雁兒,這卻罷了。玦兒第一回來成都,我們一同上街,這貨口出狂言,沒我攔著,玦兒當場就要揍他。唔~那時的玦兒可是個外物皆不在心的冰美人。”
“從前還是冰美人,現下熱辣滾燙了是吧?”欒採晴取笑著道,還朝從前頗有相似之處的倪妙筠挑挑眉。
吳徵瞪她一眼,在林錦兒面前口無遮攔,好生叫人不好意思。
談笑間俞化傑與張彩謹在門口迎了幾位貴客,為首的是尚書令蔣安和,都是大秦重臣,吳徵的熟人。幾人先行入樓,俞化傑與張彩謹還在門口等候。過不多時,吳徵眉頭皺起,長街上官兵開道,氣派竟比尚書令到來還足。循跡看去,只見劉榮,迭輕蝶,顧清鳴三人結伴到來。劉榮為首,迭輕蝶陪在身旁,顧清鳴隨後。
“顧清鳴!”
“看看,人家勾引你來了。”欒採晴一眼看穿,道:“我就說霍永寧沒那麼笨,必然猜得到我們會潛來成都。特地把這三個人亮給你看,好勾引你衝動出手。”
“我不著急的。”欒採晴這話不是衝吳徵,其實是說給林錦兒聽。吳徵接過話道:“這些人,反正都要死。”
說話間見迭輕蝶美目四處流連,見著英俊的男子便即挑眉弄姿,半點不遮掩。劉榮面色不鬱,又似天長日久已然習慣,無可奈何,只能由得心上人去。那顧清鳴畏畏縮縮地跟在後面,活似個隨從。
吳徵哂笑,道:“以為當狗就能活出樣來?狗,終究是狗。有剩飯時吃上兩口,待主人都要捱餓時,狗只會被殺了下鍋。你們說,他會不會第一個被踢出來讓我殺?”
“還能有其他人麼?嘻嘻。”欒採晴一樣哂笑不已,道:“這種狗,隨時都會被下鍋,不是他是誰。”
幾人進了摘星樓,不多時吳徵見一人從後廚匆匆忙忙出來,徑直上了三樓後視線被遮擋,想是進了隔間。這人吳徵也熟,正是當年崑崙樓的大廚崔餘子。料想是這麼多達官貴人到來,崔大廚親自伺候,詢問菜色與口味等等。吳徵與他經年不見,又勾起許多回憶。
大秦今年的元夜辦得格外隆重奢華,夜色降臨,秦都大道自頭至尾的花燈,三步一小盞,十步一大座,依序點燃,將整座城池映照得美輪美奐,燈火通明。
無論高官還是百姓都換上最喜歡,最漂亮的衣物,女子們描上最增麗色的妝容走上街頭。扶老攜幼,共看花燈上的詩詞與謎語。歲歲皆至的春風又將臨大地,一派春向融融,物豐時泰的美好願景。
長街燈火之外管絃聲起,譜出一片太平好氣象。燈月相映,長街上花枝招展。男歌女唱,綵樓前喜氣洋洋。
吳徵混在人流中,等候在皇宮外。酉末戌初,皇宮城樓上樂聲大作,霍永寧身著龍袍,頭戴紫金冠,一身錦繡華彩,珠光寶氣。吳徵定睛看去,那霍永寧龍袍比眾不同,前後各繡著四條龍,脖頸衣領處盤繞著一條。這樣前後看去均是五條龍,意寓九五之尊。
“呵。”吳徵嘴角掛著輕蔑的笑,身邊人多不便多言,心裡卻道:“越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越怕旁人質疑,越要無時無刻標榜自己。”
霍永寧領著向無極與俞人則等一干重臣,先焚香祭拜了天地,又滔滔不絕地長篇大論一通。大體說些大秦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兵強馬壯等等。大臣們便祝陛下龍體安康,大秦連年豐收,一統天下,聽得吳徵肚子裡憋笑相當不易。
歌舞昇平,一夜歡騰,人群散去前吳徵等人已悄悄離開。臨出城前吳徵想了想道:“你們先出城,我稍候再來匯合。”
“徵兒,不可衝動。”林錦兒始終壓抑著仇恨的怒火,甚是不易。她知曉吳徵也是一般,生怕他一時激憤。
“師孃放心,我去見個人就回來,不會幹傻事。”怕林錦兒不信,吳徵指了指欒採晴和倪妙筠道:“你問她們,從紫陵城出來之前,我可是都答應了絕不會亂來。”
送走三女,吳徵返回城裡,躍入一處宅院等候主人歸來。宅院是個殷實人家,吳徵候女主人與孩童睡下才進入堂屋。這裡不是他第一次來,但和從前相比,一切都換了模樣。
等到月上中天,宅門開啟,一條疲憊的身影拖沓著腳步,佝僂著腰回到宅院。主人的年紀並不大,吳徵初識他不過三十出頭,今年也不到四十。但是看他的風塵之色與走路之形,幾乎像個垂暮的老人。
“崔師傅。”吳徵等他進了堂屋後現身,這一聲叫得頗為滄桑。離開成都之後重回這裡,最熟識,最親近的人只剩下了他。未出山時吳徵滿腦子都是想著幫崑崙廣開財路,賺得大把的銀兩。那時和崔餘子每日研究新菜色,也已是好遙遠的回憶。
崔餘子佝僂的身體一震,顫巍巍地回身,氣喘如牛。揉了揉渾濁的雙目,終於確定面前這個英俊的男子正是吳徵。當年意氣風發,正欲鵬程萬里的少年郎,如今也成了沉穩中帶著些許哀傷的青年。崔餘子牙關大顫,忙向屋外探頭。
“沒有人,放心吧。”
吳徵威震天下,崔餘子當然聽說過了,聞言忙關上房門,顫聲道:“公子爺,您……終於回來了……老奴等的好苦。”
“嗯,回來了,回來了……當年走得急,都沒跟崔師傅見上一面,受苦了。”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崔餘子納頭便拜,老淚縱橫。
吳徵眼珠微澀,忙一把扶起,道:“今日路過【崑崙樓】,遠遠看見你,特地來與你見一面。”
“老奴這些年苟且偷生,一直在等公子回來。”
崑崙覆滅之後,所屬產業皆被收繳搜刮一空。相關人等要麼死難,輕些的也傳送徭役。崔餘子手藝絕高,是崑崙樓銀兩如流水般進賬的保證。俞人則霸佔崑崙樓之後,遣了幾波學徒去學手藝,始終學不到他的精髓,做出來的菜色味道不對,摘星樓生意日漸慘淡。無奈之下又著崔餘子出山,生意才重又紅火。
崔餘子不吵不鬧,克己守分。俞人則摸不清他到底對崑崙派還有多少舊情,但想這人一無學識,二無武功,就是個低賤的庖廚。每日白花花的銀兩進賬,很難不讓人心動,遂將他留在摘星樓,仍任大廚。崔餘子活命之後更加盡心盡力,凡有貴客,必親至雅間商詢口味,菜色更是日常推陳出新,摘星樓生意越發火爆,一座難求。
吳徵聽完他的經歷,連連點頭,道:“活著就好,比什麼都好。我在成都沒什麼親友了,今日特地來見你一見,沒別的意思,你不必記在心上,一如平常。等我大仇得報,還要與崔師傅痛飲!”
吳徵起身欲走,崔餘子伸手止住,壓低了聲音道:“公子,您可否確信周圍無人監視偷聽?”
“沒有?天下已經沒有人能瞞得過我。”吳徵見崔餘子面色鄭重,施展觀風聽雨確認無虞道。
“公子稍坐,老奴有要事稟報。”崔餘子極輕聲道:“公子,老奴苟且偷生,不為保全一條性命,而是酒樓是個好地方!”
吳徵立即明悟,崔餘子道:“裡邊人來人往,什麼人和什麼人交好,老奴一直留心觀察。每每伺候那些大爺,老奴盡心盡力,多跑幾趟腿,總能聽到些隻言片語。若是他們酒醉,難免也會露出些口風。這些年來,老奴斷斷續續聽了些,略有”
吳徵頻頻點頭,大加稱讚。崔餘子雖不識文武,能做大廚的可不是笨人,尤其心思細密周到。他又道:“公子,旁的不太打緊,唯有兩件事,公子務必在意!”
“請說!”
[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