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18-01-29
P> 第七十一章 內庫。
仁壽宮,暖閣。
談允賢雙目微闔,雪白纖長的手指輕搭在太后伸出的皓腕上,神態靜穆。
朱厚照、丁壽君臣二人眼巴巴地看著這位女醫診病,片刻後,談允賢收手
起身。
「怎麼樣?」。「如何?」。
面對二人關切問話,談允賢微微搖了搖頭。
朱厚照的心懸了起來,丁壽急切道:「藥石罔效麼?」。
「沒有大礙」。談允賢的回話讓丁壽恨不得掐死她,沒事你搖什麼頭啊。
談允賢坐在桌前,提筆寫方,邊寫邊道:「太后鳳體虧損,需要進補」。
「無妨,我那裡有許多高麗人參,給太后當飯吃都可以」。丁壽難得大方。
抬頭看了丁壽一眼,談允賢埋頭繼續書寫,道:「人參雖好,火氣還嫌大
了些,不能多吃」。
「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太后之病當以滋陰為主」。談允賢放下筆,將紙
上墨跡吹乾,遞給梅金書,道:「早晨用人參膏,日中用煎藥八物湯,加幹山
藥、酸棗仁、辰砂、蒲黃、木通、遠志,水二鍾、姜三片煎服。 晚用琥珀鎮
心丸,至三更用清氣化痰丸,不出三月,鳳體自愈」。
梅金書細細看了看方子,連連點頭稱妙,「這是用朱震亨的《丹溪方》與
丘真人的《摘玄子》藥方相輔相佐,文武並用,恰到好處,難怪家父時常誇讚
於你,師妹果然醫道國手」。
「師兄言重,也是託了師兄連日來借書之德,小妹眼界得以舒展,方得此
方」。談允賢欠身施禮。
朱厚照可沒興趣聽這二人探討醫理,聽說方子可用,立即搶了過來,吩咐
宮人速速製備。
丁壽湊到談允賢近前,低聲問道:「太后這病根究竟為何?」。張太后這病
得莫名其妙,二爺還是覺得心裡沒底。
望了望榻上昏沉沉的太后,談允賢迎著丁壽滿是希冀的目光,淺笑道:「
東翁恕罪,醫者當為病者諱……」。
「看到了,看到了」。小皇帝舉著一個黃澄澄的長筒,站在奉天殿平臺上
又蹦又跳。
「你說這叫什麼來著?」。朱厚照扭頭問道。
「千里鏡」。丁壽陪著笑臉道。
幾副藥下去,太后病情見好,丁壽擔心朱厚照又追著自己要女人,琢磨著
怎麼給他找個事做。
相處久了,二爺算是清楚這熊孩子的性子,跳脫好動,想一齣是一齣,給
他找點事幹能清靜好一陣子。
恰好南鎮撫司那邊來信,他前番讓江南工匠琢磨製作的望遠鏡終於成了,
明朝各地匠戶執行的是輪班進京服役,當然一來一往折騰時間太長,屬於勞民
傷財,朝廷也不斷延長輪班期限,有三年一輪、四年一輪的,成化年間乾脆下
令,願意出銀子的可以頂替勞役,這也是大清匠班銀的來由。
不過此時繳銀代役還不是定製,京城中也有常駐工匠,南鎮撫司見是朝中
紅得發紫的丁大人吩咐,不敢怠慢,抽調能工巧匠聽從安排。
丁壽還是小瞧了老祖宗,當初只覺得明朝有眼鏡不可思議,細打聽原來國
人玩透鏡已經幾千年了,《淮南萬畢術》裡甚至有用冰加工成球形透鏡的方法
,東漢張衡還藉助透鏡觀察月亮,眼鏡這東西如今在大明是稀罕物的原因是透
明玻璃不易得,價格才居高不下。
當然這些問題對於丁大人來說不成問題,剛從朝鮮搜刮了一筆的丁壽不在
乎幾兩銀子一副的眼鏡,琉璃廠那邊一時指望不上,他直接讓譚淑貞購置了大
批的替代品。
「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黃金」。 《山海經.南山經》
中早有記載,放著水晶不用,更待何時。
有了丁壽講解組合使用的原理,分清目鏡和物鏡所使用的透鏡區別,再加
上源源不斷的透明水晶供應,南鎮撫司的工匠多番試驗,終於製造出了本時空
的第一個「望遠鏡」。
看著興高采烈玩得嗨起的朱厚照,丁壽鬆了口氣,這望遠鏡寒酸了些,沒
那些複雜的透鏡組,不過打發這個熊孩子儘夠了,自己能消停好一陣子。
「老劉,是老劉」。朱厚照眼睛緊貼著望遠鏡,大呼小叫道。
被朱厚照召喚過來的劉瑾上前行禮,隨即懷中被塞進了一個黃銅物件。
按著雀躍的朱厚照指點,劉瑾小心翼翼地將望遠鏡放在眼前,隨即眼前突
變的景象讓他面色一變,匆忙移開眼睛,才長出一口氣。
劉瑾的表現很符合朱厚照預期,他得意地問道:「這是丁壽做出來的千里
鏡,怎麼樣?」。
「不想這小子還精於制器之術,端是不錯」。劉瑾點了點頭,雙手將望遠
鏡呈還朱厚照,「陛下玩的時候小心腳底,別摔咯」。
朱厚照睜大眼睛,訝異地看著劉瑾,「你以為這是玩鬧之物?」。
「不是麼?」。劉瑾看向丁壽。
「是啊,不是麼?」。丁壽點頭又馬上搖頭,迷茫地看向小皇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朱厚照揮動著手中之物,意氣風發道:「
碧海揚波,草原賓士,朕有了此物便可洞察敵機,事半功倍」。
丁壽張大了嘴巴,半晌才道:「陛下聖明」。
敗家孩子你現在連出紫禁城都費勁,想得倒挺遠。二爺被封建皇帝的科技
實用意識刺激到了自尊心。
朱厚照不見劉瑾應和,納悶問道:「老劉,你認為我說的不對?」。
「萬歲聖心燭照,自然是對的,只是……」。劉瑾期期道:「只是……」。
「只是什麼?」。朱厚照將千里鏡扔給丁壽,轉身進了奉天殿,邊走邊道:
「就討厭你這吞吞吐吐的樣子,有話直說」。
「只是利器在手,也要看有無持器之人」。劉瑾偷眼打量了下皇帝,躬身
道。
朱厚照哈地一聲,不以為意道:「大明有雄兵百萬,單這京營便有十餘萬
虎狼選鋒,還愁無持器之人」。
「陛下,老奴聽聞京營無操久矣,實憂心其是否堪用」。
「什麼?此事當真?」。朱厚照大驚失色,若是京營都不堪一用,他將來躍
馬沙場,帶誰玩去。
「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劉瑾神色淡淡,只是輕輕吐出這八個字。
朱厚照略一思索,便道:「劉瑾,朕命你提督京營,務必嚴行操練之法,
不得懈怠」。
「臣劉瑾領旨」。劉瑾端端正正跪倒在奉天殿內,改稱以示鄭重。
丁壽欽佩地看著老太監背影,高啊,這才叫順水推舟,不聲不響拿下了京
營兵權,自己那點耍心眼、遞小話的行徑與之相比,簡直是過家家的水平。
京師京營自永樂遷都以後便已設立,最初由神機營、五軍營、三千營組成。
永樂皇帝五徵蒙古,追亡逐北,便是依靠著這三大營精銳,朱小四是馬背
上得來的江山,打起仗來也是簡單粗暴,神機營火器當先,轟亂敵軍陣型,三
千營騎兵跟上抽刀砍人,擊潰殘敵,隨後五軍營步兵清場。
看起來是不是眼熟,四百年後法蘭西那位小個子用幾乎一樣的戰術放翻了
整個歐洲。
可惜三大營主力於土木之禍損失殆盡,景泰時少保于謙收拾餘燼,從中揀
選精銳十萬,設立「十團營」,每營各分神機、五軍等三營,原來的三大營被
稱呼為「老家」,其後團營幾經變革,成化初年增至十二營,由十二侯分掌,
一人總領,監以內臣、兵部尚書提督。
校場旌旗獵獵,京營虎賁縱橫。
點將臺上,兵部尚書許進高居正中,左右分別是新任提督京營的劉瑾,還
有被劉瑾拉來湊數的錦衣衛指揮使丁壽。
團營眾將分坐兩側,許尚書輕捋下頜短鬚,笑對二人道:「英國公告病,
今日閱操由本官主持,二位可有異議?」。
劉瑾兩眼半睜半閉,面無表情,側身道:「本兵久在邊陲,深悉沙場征伐
之道,自是不二之選」。
「既如此,本官僭越了」。許進笑意滿滿,鼻翼兩側的法令紋更趨明顯。
令旗揮動,金鼓齊鳴。
精選出來的一萬京營將士旗幟鮮明,兵甲齊整,在陽光之下耀眼生輝。跟
隨將令趨前退後,不住變幻陣型,霎時間,校場之上沙塵漫天,軍威赫赫。
約莫半日,京營操演已畢,人馬重新集結,一個個虎背熊腰的京營將士頭
顱高昂,腰背挺直,對待自家今日表現很是滿意,只等臺上評閱後,回去喝頓
小酒犒勞自己。
許進意度閒雅,笑問道:「劉公公,在座諸公,某之操演可還入眼?」。
劉瑾點頭道:「許本兵不愧邊事幹才,軍馬排程談笑間耳,陛下聖明,任
用得人」。
兩旁眾將也紛紛讚道:「部堂大人熟讀兵書,胸懷韜略,吾等粗人自是比
不了的」。
「諸位都是世代簪纓,本官如何能及啊」。許進與眾將說笑,眾將只是恭
維不停。
忽然間許進笑容轉冷,眾將心中打鼓,不知這位兵部尚書又起了什麼主意。
許進令中軍上前,從操演軍中提出三名小校,當眾仗責。
慘叫之聲不斷傳到點將臺上,眾將彼此眼神交匯,不知許進為何點這三個
倒黴蛋出來。
上萬京營將士滿是不平的看著同袍受刑,頗有物傷其類之感,出操之後不
見嘉獎,不講情由的反施軍法,咱當兵的命就如此低賤麼,還不如兵皮一扒,
逃了軍籍,也是逍遙自在。
行刑已畢,三人俱都昏死過去,許進令將人抬下,又掃視臺上眾人。
劉瑾閉目不言,彷彿無事發生。
丁壽莫名其妙,眼珠子來回亂轉。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1】【2】【3】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仁壽宮,暖閣。
談允賢雙目微闔,雪白纖長的手指輕搭在太后伸出的皓腕上,神態靜穆。
朱厚照、丁壽君臣二人眼巴巴地看著這位女醫診病,片刻後,談允賢收手
起身。
「怎麼樣?」。「如何?」。
面對二人關切問話,談允賢微微搖了搖頭。
朱厚照的心懸了起來,丁壽急切道:「藥石罔效麼?」。
「沒有大礙」。談允賢的回話讓丁壽恨不得掐死她,沒事你搖什麼頭啊。
談允賢坐在桌前,提筆寫方,邊寫邊道:「太后鳳體虧損,需要進補」。
「無妨,我那裡有許多高麗人參,給太后當飯吃都可以」。丁壽難得大方。
抬頭看了丁壽一眼,談允賢埋頭繼續書寫,道:「人參雖好,火氣還嫌大
了些,不能多吃」。
「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太后之病當以滋陰為主」。談允賢放下筆,將紙
上墨跡吹乾,遞給梅金書,道:「早晨用人參膏,日中用煎藥八物湯,加幹山
藥、酸棗仁、辰砂、蒲黃、木通、遠志,水二鍾、姜三片煎服。 晚用琥珀鎮
心丸,至三更用清氣化痰丸,不出三月,鳳體自愈」。
梅金書細細看了看方子,連連點頭稱妙,「這是用朱震亨的《丹溪方》與
丘真人的《摘玄子》藥方相輔相佐,文武並用,恰到好處,難怪家父時常誇讚
於你,師妹果然醫道國手」。
「師兄言重,也是託了師兄連日來借書之德,小妹眼界得以舒展,方得此
方」。談允賢欠身施禮。
朱厚照可沒興趣聽這二人探討醫理,聽說方子可用,立即搶了過來,吩咐
宮人速速製備。
丁壽湊到談允賢近前,低聲問道:「太后這病根究竟為何?」。張太后這病
得莫名其妙,二爺還是覺得心裡沒底。
望了望榻上昏沉沉的太后,談允賢迎著丁壽滿是希冀的目光,淺笑道:「
東翁恕罪,醫者當為病者諱……」。
「看到了,看到了」。小皇帝舉著一個黃澄澄的長筒,站在奉天殿平臺上
又蹦又跳。
「你說這叫什麼來著?」。朱厚照扭頭問道。
「千里鏡」。丁壽陪著笑臉道。
幾副藥下去,太后病情見好,丁壽擔心朱厚照又追著自己要女人,琢磨著
怎麼給他找個事做。
相處久了,二爺算是清楚這熊孩子的性子,跳脫好動,想一齣是一齣,給
他找點事幹能清靜好一陣子。
恰好南鎮撫司那邊來信,他前番讓江南工匠琢磨製作的望遠鏡終於成了,
明朝各地匠戶執行的是輪班進京服役,當然一來一往折騰時間太長,屬於勞民
傷財,朝廷也不斷延長輪班期限,有三年一輪、四年一輪的,成化年間乾脆下
令,願意出銀子的可以頂替勞役,這也是大清匠班銀的來由。
不過此時繳銀代役還不是定製,京城中也有常駐工匠,南鎮撫司見是朝中
紅得發紫的丁大人吩咐,不敢怠慢,抽調能工巧匠聽從安排。
丁壽還是小瞧了老祖宗,當初只覺得明朝有眼鏡不可思議,細打聽原來國
人玩透鏡已經幾千年了,《淮南萬畢術》裡甚至有用冰加工成球形透鏡的方法
,東漢張衡還藉助透鏡觀察月亮,眼鏡這東西如今在大明是稀罕物的原因是透
明玻璃不易得,價格才居高不下。
當然這些問題對於丁大人來說不成問題,剛從朝鮮搜刮了一筆的丁壽不在
乎幾兩銀子一副的眼鏡,琉璃廠那邊一時指望不上,他直接讓譚淑貞購置了大
批的替代品。
「堂庭之山多棪木,多白猿,多水玉,多黃金」。 《山海經.南山經》
中早有記載,放著水晶不用,更待何時。
有了丁壽講解組合使用的原理,分清目鏡和物鏡所使用的透鏡區別,再加
上源源不斷的透明水晶供應,南鎮撫司的工匠多番試驗,終於製造出了本時空
的第一個「望遠鏡」。
看著興高采烈玩得嗨起的朱厚照,丁壽鬆了口氣,這望遠鏡寒酸了些,沒
那些複雜的透鏡組,不過打發這個熊孩子儘夠了,自己能消停好一陣子。
「老劉,是老劉」。朱厚照眼睛緊貼著望遠鏡,大呼小叫道。
被朱厚照召喚過來的劉瑾上前行禮,隨即懷中被塞進了一個黃銅物件。
按著雀躍的朱厚照指點,劉瑾小心翼翼地將望遠鏡放在眼前,隨即眼前突
變的景象讓他面色一變,匆忙移開眼睛,才長出一口氣。
劉瑾的表現很符合朱厚照預期,他得意地問道:「這是丁壽做出來的千里
鏡,怎麼樣?」。
「不想這小子還精於制器之術,端是不錯」。劉瑾點了點頭,雙手將望遠
鏡呈還朱厚照,「陛下玩的時候小心腳底,別摔咯」。
朱厚照睜大眼睛,訝異地看著劉瑾,「你以為這是玩鬧之物?」。
「不是麼?」。劉瑾看向丁壽。
「是啊,不是麼?」。丁壽點頭又馬上搖頭,迷茫地看向小皇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朱厚照揮動著手中之物,意氣風發道:「
碧海揚波,草原賓士,朕有了此物便可洞察敵機,事半功倍」。
丁壽張大了嘴巴,半晌才道:「陛下聖明」。
敗家孩子你現在連出紫禁城都費勁,想得倒挺遠。二爺被封建皇帝的科技
實用意識刺激到了自尊心。
朱厚照不見劉瑾應和,納悶問道:「老劉,你認為我說的不對?」。
「萬歲聖心燭照,自然是對的,只是……」。劉瑾期期道:「只是……」。
「只是什麼?」。朱厚照將千里鏡扔給丁壽,轉身進了奉天殿,邊走邊道:
「就討厭你這吞吞吐吐的樣子,有話直說」。
「只是利器在手,也要看有無持器之人」。劉瑾偷眼打量了下皇帝,躬身
道。
朱厚照哈地一聲,不以為意道:「大明有雄兵百萬,單這京營便有十餘萬
虎狼選鋒,還愁無持器之人」。
「陛下,老奴聽聞京營無操久矣,實憂心其是否堪用」。
「什麼?此事當真?」。朱厚照大驚失色,若是京營都不堪一用,他將來躍
馬沙場,帶誰玩去。
「空穴來風,未必無因」。劉瑾神色淡淡,只是輕輕吐出這八個字。
朱厚照略一思索,便道:「劉瑾,朕命你提督京營,務必嚴行操練之法,
不得懈怠」。
「臣劉瑾領旨」。劉瑾端端正正跪倒在奉天殿內,改稱以示鄭重。
丁壽欽佩地看著老太監背影,高啊,這才叫順水推舟,不聲不響拿下了京
營兵權,自己那點耍心眼、遞小話的行徑與之相比,簡直是過家家的水平。
京師京營自永樂遷都以後便已設立,最初由神機營、五軍營、三千營組成。
永樂皇帝五徵蒙古,追亡逐北,便是依靠著這三大營精銳,朱小四是馬背
上得來的江山,打起仗來也是簡單粗暴,神機營火器當先,轟亂敵軍陣型,三
千營騎兵跟上抽刀砍人,擊潰殘敵,隨後五軍營步兵清場。
看起來是不是眼熟,四百年後法蘭西那位小個子用幾乎一樣的戰術放翻了
整個歐洲。
可惜三大營主力於土木之禍損失殆盡,景泰時少保于謙收拾餘燼,從中揀
選精銳十萬,設立「十團營」,每營各分神機、五軍等三營,原來的三大營被
稱呼為「老家」,其後團營幾經變革,成化初年增至十二營,由十二侯分掌,
一人總領,監以內臣、兵部尚書提督。
校場旌旗獵獵,京營虎賁縱橫。
點將臺上,兵部尚書許進高居正中,左右分別是新任提督京營的劉瑾,還
有被劉瑾拉來湊數的錦衣衛指揮使丁壽。
團營眾將分坐兩側,許尚書輕捋下頜短鬚,笑對二人道:「英國公告病,
今日閱操由本官主持,二位可有異議?」。
劉瑾兩眼半睜半閉,面無表情,側身道:「本兵久在邊陲,深悉沙場征伐
之道,自是不二之選」。
「既如此,本官僭越了」。許進笑意滿滿,鼻翼兩側的法令紋更趨明顯。
令旗揮動,金鼓齊鳴。
精選出來的一萬京營將士旗幟鮮明,兵甲齊整,在陽光之下耀眼生輝。跟
隨將令趨前退後,不住變幻陣型,霎時間,校場之上沙塵漫天,軍威赫赫。
約莫半日,京營操演已畢,人馬重新集結,一個個虎背熊腰的京營將士頭
顱高昂,腰背挺直,對待自家今日表現很是滿意,只等臺上評閱後,回去喝頓
小酒犒勞自己。
許進意度閒雅,笑問道:「劉公公,在座諸公,某之操演可還入眼?」。
劉瑾點頭道:「許本兵不愧邊事幹才,軍馬排程談笑間耳,陛下聖明,任
用得人」。
兩旁眾將也紛紛讚道:「部堂大人熟讀兵書,胸懷韜略,吾等粗人自是比
不了的」。
「諸位都是世代簪纓,本官如何能及啊」。許進與眾將說笑,眾將只是恭
維不停。
忽然間許進笑容轉冷,眾將心中打鼓,不知這位兵部尚書又起了什麼主意。
許進令中軍上前,從操演軍中提出三名小校,當眾仗責。
慘叫之聲不斷傳到點將臺上,眾將彼此眼神交匯,不知許進為何點這三個
倒黴蛋出來。
上萬京營將士滿是不平的看著同袍受刑,頗有物傷其類之感,出操之後不
見嘉獎,不講情由的反施軍法,咱當兵的命就如此低賤麼,還不如兵皮一扒,
逃了軍籍,也是逍遙自在。
行刑已畢,三人俱都昏死過去,許進令將人抬下,又掃視臺上眾人。
劉瑾閉目不言,彷彿無事發生。
丁壽莫名其妙,眼珠子來回亂轉。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