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25-02-02
左右還要再勸,此時兵荒馬亂,還要管大軍無異作繭自縛。就見夏文成脫下盔甲,只著不起眼的便服,又示意將大旗插在地上。左右將校大喜,連下軍令調動僅存的軍士抵抗,領著小隊軍士尋機準備突圍。
正佈置間,夏文成覺得芒刺在背,回頭看去,作塘城頭祝雅瞳,陸菲嫣,林錦兒三人踏在女牆之上,居高臨下。祝陸二女目光銳利,即使黑夜之中也牢牢盯著自己。他心中哀嘆,剛選定了方向,三女已從城頭跳下,側翼襲殺身邊的六百親軍,如狼群狩獵,始終撕咬不放。
戰至天光跳出山頭,夏文成逃至一座小山丘。看著漫山遍野的屍體,燕軍零零落落,左右俱是盛軍重重包圍。小丘下吳徵,欒採晴等人正在整軍,準備發動致命一擊。
“夏牧守,作塘已屬我軍,於陽不日即克,時至當下,你還要負隅頑抗麼?”
韓歸雁出馬揚鞭,夏文成甚至不知她何時來到。荊州牧目光掃視左右,哀嘆著低聲道:“短短數年,我大燕羸弱至此,可嘆,可嘆。”言罷拔出佩劍自刎身亡,自此餘眾皆降。
吳徵敬夏文成忠心耿耿,鐵骨錚錚,收斂屍首厚葬與作塘邊風水寶地。韓歸雁順勢一鼓作氣攻克於陽,當江,南郡一帶皆屬盛國。
時近盛夏,天氣酷熱,韓歸雁囤駐南郡休整。兩個月的時光,補給糧草,擬定行軍路線,南郡一戰中受傷不重的軍士在崑崙大學堂研製的酒精幫助下,絕大多數都已痊癒。這些經歷死戰的軍士成了老兵,盛軍戰力更增。
捷報傳至徐州,正與蒯博延對峙的韓鐵衣大喜。荊州既失,徐州如囊中之物。泗上之地的花花世界一旦到手,整個中原唾手可得。
兩月之後,韓歸雁繼續領軍北上,連克南陽等地,向東逼近豫州,卻在譙郡遭到殊死抵抗,連日難克。
對荊州不聞不問的豫州牧,居然在兵鋒之下不收縮諸郡兵馬,反而在邊緣的譙郡做出殊死一搏的姿態,韓歸雁不能理解。譙郡抵抗再強,最終不過是耗費些時光,難逃陷落的局面。兩軍又鏖戰半月,軍機傳至,讓吳府眾人面面相覷,又轟然大笑。
“報:小韓將軍,長安斥候回報,燕皇欒楚廷御駕親征,統領關中兵馬東出豫州,正繞道兗州入徐。韓大將軍言道,您可先攻豫州,亦可繞過豫州往徐州匯合決戰,要您早下決斷。”
先遣退信使,吳徵實在忍不住,道:“這人好大喜功到這等程度?御駕親征?不是送死來的。”
“或許他沒有別的辦法呢?”韓歸雁亦覺欒楚廷親征大大不妥,但看燕國現在上下離心離德,好像也是唯一能挽回局面的選擇:“不算好大喜功,要知道,他登基之後一戰未勝。荊州一失就到了危急存亡之秋,再不親臨前線督戰,恐怕是冰消瓦解的崩盤之局。”
張聖傑曾御駕親征,但全不像欒楚廷這樣大張旗鼓。都是孤注一擲,兩者的情況全然不同。經韓歸雁這麼一說,雖然替欒楚廷開脫了些,但是燕國的窘境更是展露無遺。
“雁兒,我們接下來呢?先攻下豫州?還是去徐州?”
“當然去徐州了。”韓歸雁即刻敲定,道:“欒楚廷御駕親征,豫州才殊死抵抗。耗在這裡空費時日,不如往徐州去,那裡地形寬闊。欒楚廷這一回勇則勇矣,依他的性子絕不肯龜縮城池裡守禦。豈不是比我們頂著高牆壁壘一座城一座城地生啃要好?欒姐姐,哦?”
“勇不勇的另說,依我看倒有五成是他面子上掛不住,急火攻心,這才如此草率。”被韓歸雁叫了聲姐姐,欒採晴白了女郎一眼,道:“他到徐州,當然可以激勵士氣,約束諸郡官員,但是蒯博延的軍機也要被他束縛手腳。徐州不缺補給,背後糧道暢通,我們前往匯合是上上之策,極有可能畢其功於一役。”
“那就這麼定了。十日後出發!”
大軍即刻收拾行裝,整頓待發。
午後陸菲嫣自家收拾完畢,出了營帳見林錦兒坐在她的營帳口,呆呆觀望著忙碌的軍士。
“小師妹,在想什麼?”
“啊!師姐。”林錦兒恍然回神,搖搖頭道:“沒有,心裡有些感慨罷了。”
“感慨大仇將報了?”
“是。”林錦兒心平氣和地一笑,與初到盛國時大不相同,幽幽道:“徵兒這些年真的做了許多事,很了不得。”
“夫君沒有一天忘了肩上職責。”
一聲甜甜的夫君,一聲溫柔的小師妹,林錦兒瞟了陸菲嫣一眼,搖了搖頭,忍不住好奇心起,悄聲道:“我剛才聽雁兒叫欒姐姐,徵兒真的……納了欒公主?”
“要說夫君納了她沒錯,要說她自己往家裡鑽,也沒錯。”陸菲嫣道:“她貴為公主,命卻甚苦,前半生都在被人逼迫。唯獨這一回,她心甘情願,沒有人迫她。我知道你擔心什麼,府上每個人都是心甘情願,管外人說什麼,我們家在這亂世裡撐到眼下這般局面,已經很不易……”
“嗯。徵兒是我從小帶大的,視同己出。”林錦兒悠然道:“兜兜轉轉這麼多年,經歷這麼多事,我才發覺雁兒說的話實在不錯。管她從前什麼模樣,只要心向著徵兒就是好的。”
姐妹倆聊了一會各自散去,陸菲嫣走了兩步回眸,秀眉微蹙,露出擔憂之色,不知在想些什麼。
大軍十日之後啟程,豫州軍大多固守城池,偶有出擊。韓歸雁佈置得當,將大軍分作三股,每一股再分前中後軍,分批押送軍資,豫州軍幾番出擊都被化解。一月之後安然進入徐州境內,與韓鐵衣大軍匯合,遙望徐州城。
欒楚廷已於半月之前進駐徐州。燕軍士氣大振,軍容為之一束,韓鐵衣此前麾軍後退五十里,暫避兵鋒。燕軍兩次出城進攻,俱被韓鐵衣率軍穩穩守住,各有損傷。
欒楚廷既至,燕軍兩萬鐵騎的鎮國武力隨之駐紮徐州。吳徵到後與戴志傑,楊宜知乘撲天雕飛上半空遠望打量。
“大師兄,我們來了之後和這隻鐵騎打了兩場,皆有損傷。”戴志傑率崑崙弟子在韓鐵衣麾下效命,道:“韓大將軍一直在吃鐵騎的小虧,就是等你們來。”
“再忍忍,我們不急,欒楚廷心裡一定很急。他急,下面那個大臣將校就更急。”
韓鐵衣的佈署果然一點都不著急,大軍每三日向徐州推進十里,後方的營寨不動。燕軍每回派兵攻擊,盛軍穩穩守住之後,就又退回後方營寨。待兩邊戰火稍止,盛軍又穩步前出,誘燕軍來戰。
有了欒楚廷坐鎮,燕軍戰力大增,從前的排程不靈,軍糧接濟不準等狀況都有極大改善。盛軍幾番接戰雖有營寨為依託,損傷不小。韓鐵衣不管這些小仗勝負,全副注意力都盯在士氣上。多日下來,盛軍士氣不減,他就不緊不慢地與燕軍相持。
又過兩月,天氣漸涼,北方吹來的秋風漸漸席捲徐州一地,將戰場染得一片肅殺。
盛軍依然穩健,糧草補給源源不絕。反觀燕軍初時御駕親征的銳氣漸漸消磨不說,斥候回報的訊息裡,近來的糧草支應又有日漸減少之勢。這並非欒楚廷徹底鎮不住麾下官員,而是燕國國力疲敝,久戰之下糧草銀錢消耗巨大,庫府空虛,難以持久。
燕軍因此變得急迫,害怕繼續相持下去被生生地拖垮。不知道在徐州城裡欒楚廷是怎樣地怒髮衝冠,燕軍一次次不要命似地衝擊盛軍大營。給韓歸雁,祝雅瞳等人的感覺就像回到了陵江,壽昌城頭的日子。
可是盛軍兵強馬壯,早不是當年。燕軍連年敗仗,早已不復巔峰時的不可一世。一次次衝擊中,盛軍大營穩如泰山,燕軍計程車氣一次次受到沉重打擊。欒楚廷的御駕親征到這一刻,對燕軍的激勵作用全然消退。反倒是所有軍機都要經過他,都要顧忌他的面子,不僅延誤,許多對戰局原本有利的事情還無法實施。
“蒯博延是不是要瘋了?是我就瘋了。”韓鐵衣將一面面小旗插在沙盤上,時機成熟,決戰在即,他胸有成竹。
“本來就是個瘋子。這回有他們皇帝在上 壓著,這人不能獨斷專行,不敢用他最慣用的放手一搏,肯定難受得很。”從前輸了至多損兵折將,這一回輸了皇帝都要遇險,蒯博延指揮的燕軍怎麼打怎麼彆扭,韓歸雁越覺遊刃有餘。
“差不多咯,該誘他們出城決戰了。”韓鐵衣插上最後一面小旗,沙盤上的態勢一覽無餘。
“佯作退軍吧,欒楚廷必定下旨來追。”欒採晴搖了搖頭,目中也有些黯然,到底是血脈相連的皇家,眼看著即將覆滅,心中難免有絲悽然之意:“若是不來追,咱們掉頭攻城再退,欒楚廷一定要戰這一場。不僅為了他的天子顏面,更要穩他的龍椅。”
御駕親征不僅寸土未復,還打得難受無比,欒楚廷最後一些威望灰飛煙滅,大臣們離心離德不遠,燕國將是內亂之局。欒採晴最後看了眼沙盤,暗道:你啊,真是活該!死在這裡還能留個身後美名,算我為欒家做點事情。
五日之後,盛軍後退十里之外大營駐紮,又過五日,再退十里。韓鐵衣整軍嚴密,始終陣型不散,盛軍露出撤軍之意。
後撤二十里給了燕軍大量空間。斥候每日回報,燕軍正從周邊各地趕來集結,在徐州城外漫山遍野,綿延數里。韓鐵衣聞報下了封戰書,約定五日之後兩軍決戰。
秋風蕭瑟,遠遠望去燕軍的工兵正在平整戰場,以利於兩萬鐵騎的縱橫。吳徵帶著神秘的微笑遠遠打量,又見費鴻曦也從營帳裡出來眺望。吳府一干人等先前俱隨著韓歸雁征戰荊州,保護韓鐵衣與押陣的重任就落在老爺子頭上。
“外公。”
“喲,乖孫女婿,怎麼,也來看看這片戰場?”
“嗯。”吳徵遙指遠方道:“若能殲滅那兩萬重騎,燕國將灰飛煙滅。”
“我大盛從前苟延殘喘,老夫是做夢都想不到有這一天。”費鴻曦感慨萬千,從前以天下第一高手的名號苦苦支撐著盛國,世人都道有他在,盛國尚可支援。可他心裡最清楚,兵鋒面前,一人之力微不足道。燕國只不過要對付北方黑胡,始終騰不出手來而已。
等燕國騰出手來準備南下了,憑空冒出個吳徵,帶著吳府眾人以掃平八荒六合之勢,席捲天下,燕盛攻守之勢完全異形。怎能不讓年近古稀的老人感慨。
“我也沒有想到,一切來得這麼快。還是陛下英明神武,眾臣鼎力齊心。”
“哈哈哈,別把你自己摘乾淨,少來假謙虛。”費鴻曦大笑著指著吳徵,道:“看你們這些年輕人征戰沙場,這一戰,老夫都覺有些技癢。”
“這一場還要外公押陣才是,等攻城的時候,我跟妙筠邀請外公一展身手。”
“好!好!好!”費鴻曦捋著鬍鬚,道:“乖孫女婿,這一仗你看有幾成勝算?”
“燕軍勢窮力孤,早到強弩之末。”吳徵揮了揮雙臂,虎虎生風,道:“就算此戰不勝又有何懼?天下勢在大盛,不過時間而已。”
五日之期轉眼即過,兩軍三更造飯,四更拉開陣勢只等天明。兩軍最精銳的部隊,在徐州城外廣袤的平原大地上展開。待紅日跳出山頭,刀槍如林,映日如血。
號角蒼涼,大地蒼茫,旗門開處,韓鐵衣跨著駿馬嘚嘚噠噠緩緩而出。身後跟著吳徵,祝雅瞳,陸菲嫣三大絕頂高手一字排開。吳徵手持長劍,連連撥轉馬頭,馭駛【寶器】在陣前往來橫行。長劍在空中虛劈出呼呼風聲,臉上的哂笑之意,視燕國大軍如無物。
“蒯博延,可敢與我決一死戰?”吳徵一提起此人就怒氣上衝,壽昌城頭蒯博延的陰狠下流之語他始終耿耿於懷,恨不能生啖其肉。
風聲呼呼響起,在燕軍中央親自押陣的欒楚廷擲出一把寶劍。內力到處,寶劍旋轉著飛躍軍陣,在陣前空地上直插入地,嗡嗡顫抖。蒯博延打馬上前停在寶劍旁,陰陰笑道:“在長安城裡倉皇逃竄,到這裡來耀武揚威,天下臉皮之厚,無過於你。爾隨身佩劍在此,可敢取回?”
“數萬之眾拿不住我,還敢在此口出狂言。論臉皮,我甘拜下風。”吳徵哈哈大笑,回身與韓鐵衣一對視,道:“無膽匹夫莫走,我親自取你人頭。”
吳徵策馬,【寶器】輕靈地躍動,卻不放蹄。韓鐵衣手一揮,身後大軍隨著吳徵徐徐挺進,最前的刀牌手挺著大盾,縫隙間長槍如荊棘叢生,席捲而至。
蒯博延矮身拔出【昆吾】,身後大陣開啟,他匹馬退回陣中。風捲塵沙,櫓盾如牆,看不清燕軍其後的陣型。
韓鐵衣登上高臺。這片決戰的場地中,兩軍均有近十萬兵將,廝殺定當無比慘烈。在周邊各郡提前預備的軍士更是不計其數,隨時可能趕來參戰。
他見燕軍櫓盾牆之後暗潮湧動,各兵丁呈方塊狀排列,每個方塊之間留足了寬闊的通道,重騎組成一個巨大的兵團,在軍陣最後等待時機。
韓鐵衣見狀,下令中軍向左右分開。後軍中千餘名工匠眼疾手快,立刻將準備好的各個部件含楔落榫,頃刻間搭起數十輛投石車。絞盤嘎嘎旋動,拉下投柄落位,軍士們奮力推著車子填補了中軍散開的空缺。作為主將,他對旗下屢戰屢勝的軍士無比信任,步軍的交鋒絲毫不懼。
唯一的變數,就看能否對付那兩萬重騎!
兩軍精銳齊聚,血戰一觸即發。
[ 本章完 ]【1】【2】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正佈置間,夏文成覺得芒刺在背,回頭看去,作塘城頭祝雅瞳,陸菲嫣,林錦兒三人踏在女牆之上,居高臨下。祝陸二女目光銳利,即使黑夜之中也牢牢盯著自己。他心中哀嘆,剛選定了方向,三女已從城頭跳下,側翼襲殺身邊的六百親軍,如狼群狩獵,始終撕咬不放。
戰至天光跳出山頭,夏文成逃至一座小山丘。看著漫山遍野的屍體,燕軍零零落落,左右俱是盛軍重重包圍。小丘下吳徵,欒採晴等人正在整軍,準備發動致命一擊。
“夏牧守,作塘已屬我軍,於陽不日即克,時至當下,你還要負隅頑抗麼?”
韓歸雁出馬揚鞭,夏文成甚至不知她何時來到。荊州牧目光掃視左右,哀嘆著低聲道:“短短數年,我大燕羸弱至此,可嘆,可嘆。”言罷拔出佩劍自刎身亡,自此餘眾皆降。
吳徵敬夏文成忠心耿耿,鐵骨錚錚,收斂屍首厚葬與作塘邊風水寶地。韓歸雁順勢一鼓作氣攻克於陽,當江,南郡一帶皆屬盛國。
時近盛夏,天氣酷熱,韓歸雁囤駐南郡休整。兩個月的時光,補給糧草,擬定行軍路線,南郡一戰中受傷不重的軍士在崑崙大學堂研製的酒精幫助下,絕大多數都已痊癒。這些經歷死戰的軍士成了老兵,盛軍戰力更增。
捷報傳至徐州,正與蒯博延對峙的韓鐵衣大喜。荊州既失,徐州如囊中之物。泗上之地的花花世界一旦到手,整個中原唾手可得。
兩月之後,韓歸雁繼續領軍北上,連克南陽等地,向東逼近豫州,卻在譙郡遭到殊死抵抗,連日難克。
對荊州不聞不問的豫州牧,居然在兵鋒之下不收縮諸郡兵馬,反而在邊緣的譙郡做出殊死一搏的姿態,韓歸雁不能理解。譙郡抵抗再強,最終不過是耗費些時光,難逃陷落的局面。兩軍又鏖戰半月,軍機傳至,讓吳府眾人面面相覷,又轟然大笑。
“報:小韓將軍,長安斥候回報,燕皇欒楚廷御駕親征,統領關中兵馬東出豫州,正繞道兗州入徐。韓大將軍言道,您可先攻豫州,亦可繞過豫州往徐州匯合決戰,要您早下決斷。”
先遣退信使,吳徵實在忍不住,道:“這人好大喜功到這等程度?御駕親征?不是送死來的。”
“或許他沒有別的辦法呢?”韓歸雁亦覺欒楚廷親征大大不妥,但看燕國現在上下離心離德,好像也是唯一能挽回局面的選擇:“不算好大喜功,要知道,他登基之後一戰未勝。荊州一失就到了危急存亡之秋,再不親臨前線督戰,恐怕是冰消瓦解的崩盤之局。”
張聖傑曾御駕親征,但全不像欒楚廷這樣大張旗鼓。都是孤注一擲,兩者的情況全然不同。經韓歸雁這麼一說,雖然替欒楚廷開脫了些,但是燕國的窘境更是展露無遺。
“雁兒,我們接下來呢?先攻下豫州?還是去徐州?”
“當然去徐州了。”韓歸雁即刻敲定,道:“欒楚廷御駕親征,豫州才殊死抵抗。耗在這裡空費時日,不如往徐州去,那裡地形寬闊。欒楚廷這一回勇則勇矣,依他的性子絕不肯龜縮城池裡守禦。豈不是比我們頂著高牆壁壘一座城一座城地生啃要好?欒姐姐,哦?”
“勇不勇的另說,依我看倒有五成是他面子上掛不住,急火攻心,這才如此草率。”被韓歸雁叫了聲姐姐,欒採晴白了女郎一眼,道:“他到徐州,當然可以激勵士氣,約束諸郡官員,但是蒯博延的軍機也要被他束縛手腳。徐州不缺補給,背後糧道暢通,我們前往匯合是上上之策,極有可能畢其功於一役。”
“那就這麼定了。十日後出發!”
大軍即刻收拾行裝,整頓待發。
午後陸菲嫣自家收拾完畢,出了營帳見林錦兒坐在她的營帳口,呆呆觀望著忙碌的軍士。
“小師妹,在想什麼?”
“啊!師姐。”林錦兒恍然回神,搖搖頭道:“沒有,心裡有些感慨罷了。”
“感慨大仇將報了?”
“是。”林錦兒心平氣和地一笑,與初到盛國時大不相同,幽幽道:“徵兒這些年真的做了許多事,很了不得。”
“夫君沒有一天忘了肩上職責。”
一聲甜甜的夫君,一聲溫柔的小師妹,林錦兒瞟了陸菲嫣一眼,搖了搖頭,忍不住好奇心起,悄聲道:“我剛才聽雁兒叫欒姐姐,徵兒真的……納了欒公主?”
“要說夫君納了她沒錯,要說她自己往家裡鑽,也沒錯。”陸菲嫣道:“她貴為公主,命卻甚苦,前半生都在被人逼迫。唯獨這一回,她心甘情願,沒有人迫她。我知道你擔心什麼,府上每個人都是心甘情願,管外人說什麼,我們家在這亂世裡撐到眼下這般局面,已經很不易……”
“嗯。徵兒是我從小帶大的,視同己出。”林錦兒悠然道:“兜兜轉轉這麼多年,經歷這麼多事,我才發覺雁兒說的話實在不錯。管她從前什麼模樣,只要心向著徵兒就是好的。”
姐妹倆聊了一會各自散去,陸菲嫣走了兩步回眸,秀眉微蹙,露出擔憂之色,不知在想些什麼。
大軍十日之後啟程,豫州軍大多固守城池,偶有出擊。韓歸雁佈置得當,將大軍分作三股,每一股再分前中後軍,分批押送軍資,豫州軍幾番出擊都被化解。一月之後安然進入徐州境內,與韓鐵衣大軍匯合,遙望徐州城。
欒楚廷已於半月之前進駐徐州。燕軍士氣大振,軍容為之一束,韓鐵衣此前麾軍後退五十里,暫避兵鋒。燕軍兩次出城進攻,俱被韓鐵衣率軍穩穩守住,各有損傷。
欒楚廷既至,燕軍兩萬鐵騎的鎮國武力隨之駐紮徐州。吳徵到後與戴志傑,楊宜知乘撲天雕飛上半空遠望打量。
“大師兄,我們來了之後和這隻鐵騎打了兩場,皆有損傷。”戴志傑率崑崙弟子在韓鐵衣麾下效命,道:“韓大將軍一直在吃鐵騎的小虧,就是等你們來。”
“再忍忍,我們不急,欒楚廷心裡一定很急。他急,下面那個大臣將校就更急。”
韓鐵衣的佈署果然一點都不著急,大軍每三日向徐州推進十里,後方的營寨不動。燕軍每回派兵攻擊,盛軍穩穩守住之後,就又退回後方營寨。待兩邊戰火稍止,盛軍又穩步前出,誘燕軍來戰。
有了欒楚廷坐鎮,燕軍戰力大增,從前的排程不靈,軍糧接濟不準等狀況都有極大改善。盛軍幾番接戰雖有營寨為依託,損傷不小。韓鐵衣不管這些小仗勝負,全副注意力都盯在士氣上。多日下來,盛軍士氣不減,他就不緊不慢地與燕軍相持。
又過兩月,天氣漸涼,北方吹來的秋風漸漸席捲徐州一地,將戰場染得一片肅殺。
盛軍依然穩健,糧草補給源源不絕。反觀燕軍初時御駕親征的銳氣漸漸消磨不說,斥候回報的訊息裡,近來的糧草支應又有日漸減少之勢。這並非欒楚廷徹底鎮不住麾下官員,而是燕國國力疲敝,久戰之下糧草銀錢消耗巨大,庫府空虛,難以持久。
燕軍因此變得急迫,害怕繼續相持下去被生生地拖垮。不知道在徐州城裡欒楚廷是怎樣地怒髮衝冠,燕軍一次次不要命似地衝擊盛軍大營。給韓歸雁,祝雅瞳等人的感覺就像回到了陵江,壽昌城頭的日子。
可是盛軍兵強馬壯,早不是當年。燕軍連年敗仗,早已不復巔峰時的不可一世。一次次衝擊中,盛軍大營穩如泰山,燕軍計程車氣一次次受到沉重打擊。欒楚廷的御駕親征到這一刻,對燕軍的激勵作用全然消退。反倒是所有軍機都要經過他,都要顧忌他的面子,不僅延誤,許多對戰局原本有利的事情還無法實施。
“蒯博延是不是要瘋了?是我就瘋了。”韓鐵衣將一面面小旗插在沙盤上,時機成熟,決戰在即,他胸有成竹。
“本來就是個瘋子。這回有他們皇帝在上 壓著,這人不能獨斷專行,不敢用他最慣用的放手一搏,肯定難受得很。”從前輸了至多損兵折將,這一回輸了皇帝都要遇險,蒯博延指揮的燕軍怎麼打怎麼彆扭,韓歸雁越覺遊刃有餘。
“差不多咯,該誘他們出城決戰了。”韓鐵衣插上最後一面小旗,沙盤上的態勢一覽無餘。
“佯作退軍吧,欒楚廷必定下旨來追。”欒採晴搖了搖頭,目中也有些黯然,到底是血脈相連的皇家,眼看著即將覆滅,心中難免有絲悽然之意:“若是不來追,咱們掉頭攻城再退,欒楚廷一定要戰這一場。不僅為了他的天子顏面,更要穩他的龍椅。”
御駕親征不僅寸土未復,還打得難受無比,欒楚廷最後一些威望灰飛煙滅,大臣們離心離德不遠,燕國將是內亂之局。欒採晴最後看了眼沙盤,暗道:你啊,真是活該!死在這裡還能留個身後美名,算我為欒家做點事情。
五日之後,盛軍後退十里之外大營駐紮,又過五日,再退十里。韓鐵衣整軍嚴密,始終陣型不散,盛軍露出撤軍之意。
後撤二十里給了燕軍大量空間。斥候每日回報,燕軍正從周邊各地趕來集結,在徐州城外漫山遍野,綿延數里。韓鐵衣聞報下了封戰書,約定五日之後兩軍決戰。
秋風蕭瑟,遠遠望去燕軍的工兵正在平整戰場,以利於兩萬鐵騎的縱橫。吳徵帶著神秘的微笑遠遠打量,又見費鴻曦也從營帳裡出來眺望。吳府一干人等先前俱隨著韓歸雁征戰荊州,保護韓鐵衣與押陣的重任就落在老爺子頭上。
“外公。”
“喲,乖孫女婿,怎麼,也來看看這片戰場?”
“嗯。”吳徵遙指遠方道:“若能殲滅那兩萬重騎,燕國將灰飛煙滅。”
“我大盛從前苟延殘喘,老夫是做夢都想不到有這一天。”費鴻曦感慨萬千,從前以天下第一高手的名號苦苦支撐著盛國,世人都道有他在,盛國尚可支援。可他心裡最清楚,兵鋒面前,一人之力微不足道。燕國只不過要對付北方黑胡,始終騰不出手來而已。
等燕國騰出手來準備南下了,憑空冒出個吳徵,帶著吳府眾人以掃平八荒六合之勢,席捲天下,燕盛攻守之勢完全異形。怎能不讓年近古稀的老人感慨。
“我也沒有想到,一切來得這麼快。還是陛下英明神武,眾臣鼎力齊心。”
“哈哈哈,別把你自己摘乾淨,少來假謙虛。”費鴻曦大笑著指著吳徵,道:“看你們這些年輕人征戰沙場,這一戰,老夫都覺有些技癢。”
“這一場還要外公押陣才是,等攻城的時候,我跟妙筠邀請外公一展身手。”
“好!好!好!”費鴻曦捋著鬍鬚,道:“乖孫女婿,這一仗你看有幾成勝算?”
“燕軍勢窮力孤,早到強弩之末。”吳徵揮了揮雙臂,虎虎生風,道:“就算此戰不勝又有何懼?天下勢在大盛,不過時間而已。”
五日之期轉眼即過,兩軍三更造飯,四更拉開陣勢只等天明。兩軍最精銳的部隊,在徐州城外廣袤的平原大地上展開。待紅日跳出山頭,刀槍如林,映日如血。
號角蒼涼,大地蒼茫,旗門開處,韓鐵衣跨著駿馬嘚嘚噠噠緩緩而出。身後跟著吳徵,祝雅瞳,陸菲嫣三大絕頂高手一字排開。吳徵手持長劍,連連撥轉馬頭,馭駛【寶器】在陣前往來橫行。長劍在空中虛劈出呼呼風聲,臉上的哂笑之意,視燕國大軍如無物。
“蒯博延,可敢與我決一死戰?”吳徵一提起此人就怒氣上衝,壽昌城頭蒯博延的陰狠下流之語他始終耿耿於懷,恨不能生啖其肉。
風聲呼呼響起,在燕軍中央親自押陣的欒楚廷擲出一把寶劍。內力到處,寶劍旋轉著飛躍軍陣,在陣前空地上直插入地,嗡嗡顫抖。蒯博延打馬上前停在寶劍旁,陰陰笑道:“在長安城裡倉皇逃竄,到這裡來耀武揚威,天下臉皮之厚,無過於你。爾隨身佩劍在此,可敢取回?”
“數萬之眾拿不住我,還敢在此口出狂言。論臉皮,我甘拜下風。”吳徵哈哈大笑,回身與韓鐵衣一對視,道:“無膽匹夫莫走,我親自取你人頭。”
吳徵策馬,【寶器】輕靈地躍動,卻不放蹄。韓鐵衣手一揮,身後大軍隨著吳徵徐徐挺進,最前的刀牌手挺著大盾,縫隙間長槍如荊棘叢生,席捲而至。
蒯博延矮身拔出【昆吾】,身後大陣開啟,他匹馬退回陣中。風捲塵沙,櫓盾如牆,看不清燕軍其後的陣型。
韓鐵衣登上高臺。這片決戰的場地中,兩軍均有近十萬兵將,廝殺定當無比慘烈。在周邊各郡提前預備的軍士更是不計其數,隨時可能趕來參戰。
他見燕軍櫓盾牆之後暗潮湧動,各兵丁呈方塊狀排列,每個方塊之間留足了寬闊的通道,重騎組成一個巨大的兵團,在軍陣最後等待時機。
韓鐵衣見狀,下令中軍向左右分開。後軍中千餘名工匠眼疾手快,立刻將準備好的各個部件含楔落榫,頃刻間搭起數十輛投石車。絞盤嘎嘎旋動,拉下投柄落位,軍士們奮力推著車子填補了中軍散開的空缺。作為主將,他對旗下屢戰屢勝的軍士無比信任,步軍的交鋒絲毫不懼。
唯一的變數,就看能否對付那兩萬重騎!
兩軍精銳齊聚,血戰一觸即發。
[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