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17-08-03
P> 作者:晴間多雲。
字數:24250。
1。
一九五二年九月八日上午九時整,遼北省新華縣泉水區人民政府掛牌儀式如
期舉行。新華縣委、縣政府、縣人大籌備組及相關部門的領導,還有部分隨行工
作人員,分別騎著各自的交通工具——上級配給的騾馬,一大早就從縣城趕往泉
水區。棗紅色、黑色、黃色、白色的騾馬隊伍,馬不停蹄兼程並進,翻山越嶺、
跋山涉水、風馳電掣般的急行九十多華里山路,快馬加鞭直奔設在區政府大院內
的會場。
大會由新華縣委副書記、縣長文武斌主持。他宣佈掛牌儀式開始後,會場上
鞭炮齊鳴、鑼鼓喧天、彩旗飄揚、口號、歡呼聲陣陣,場面熱鬧非凡。然後由縣
委書記、縣軍事管制委員第一政委曲長平,與縣人大籌備組組長武向東揭下了牌
匾上的紅布。接著,由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高幼民,代表縣委宣佈泉水區人民
政府組成人員的任命檔案;
肖文禮為區委副書記、人民政府區長;
何禮仁為區委委員、政府副區長;
向東方為副區長;
黃克秋X政辦秘書;
白松禮民政助理;
溫寶喜財糧助理;
莊家旺生產助理。
泉水區首屆人民政府,由以上七人組成。下轄永豐鄉、慶餘鄉、興華鄉、清
河鎮,簡稱三鄉一鎮。大會最後由縣委曲長平書記代表縣上三大班子表示祝賀,
對今後工作做出了指示,提出了要求和希望。相關部門的代表有序的接著發言,
肖文禮區長代表泉水區政府全體組成人員,向縣委、縣政府表決心。大會在【東
方紅】的樂曲聲結束。
新華縣位於遼北省與龍江省、吉西省三省交界的三角地帶。據史冊上記載,
解放前,這一地帶屬於「三不管」地域。直到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本投降後,
我東北民主聯軍肖勁光部下一支隊伍,在遼北地區將國民X207師駐開原一帶
的621團全殲,並於一九四八年春,將新華縣全境收復。接著,便對泉水一帶
三鄉一鎮實行了軍事管制。
為了適應新的形勢發展和鬥爭需要,中共新華縣委依據上級指示精神,結合
當地實際情況,決定派出區級政府機構,成立泉水區人民政府。對永豐鄉、慶餘
鄉、興華鄉、清河鎮實行全權管轄。從此,泉水一帶的地區才有了真正的歸屬。
泉水區政府設在泉水村。泉水村在方圓百十里地,還算不上大村子。但古來
為商旅歇宿、豪傑聚義,又是兵家必爭的關隘要地。村前的清水河,常年流水不
斷,清清的河水繞著村子流過。村子三面環山,俗稱「三山一水,一分田。」是
個狹長半島似的山村。
泉水村儘管面積不是很大,人口不是很多,但是,在歷史上卻很有名氣。日
偽時期曾是「偽區公所」,偽「聯保」所、偽「警察署」等所在地。村北的山脈
山高林密,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山上的野生資源、礦產、林業等資
源十分豐富。在山的南面半山腰,有一口泉眼,水質甘甜、清澈、東暖夏涼,被
當地人稱為「神泉.這裡的人們逢年過節,都會前來敬拜」神泉「,祈求保佑一
家人平安、風調雨順、日子過得平平安安、紅紅火火、去病消災。泉水被周圍村
屯所認可,就是因此而得名。
肖文禮能出任泉水區政府區長,是經過縣委認真研究、斟酌好久並從全縣3
0多名復轉軍人中嚴格挑選的。也是因為縣長文武斌,鼎力推薦分不開。在部隊
時,肖文禮是步兵連長,文武斌就是他的團政委,而武向東又是他的營長。當年,
遼東軍區抽出一大批團級以下幹部為加強地方政權建設,充實地方政府的幹部力
量,他們三人隨同大批幹部轉業並分配到了新華縣工作。文武斌從工作大局出發,
認為肖文禮各方面都勝任區長工作,美中不足的是,因肖文禮家境貧窮,無力上
學讀書,只是在部隊的文化補習班學些簡單的文字,所以文化水平不是一般的低
下。難能可貴的是他對組織絕對可靠,完成各項任務態度堅決,行動果斷。特別
能吃苦、工作任勞任怨,有一定的組織、指揮能力。
肖文禮,自17歲入伍參加革命,先後參加了「三下江南、四保臨江」、
「四平戰役」、「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和「廣西剿匪」等大小戰鬥30餘
次。身上的傷疤十多處,榮獲各種戰功、表彰十餘次,20歲便被提拔為排長。
1950年10月入朝參戰。1952年4月隨部隊回國時已經是步兵連連長。
轉業到新華縣政府後,一直在政府辦任副科長。在泉水區政府幹部調配時,才被
委以重任。
上任後,肖文禮深知組織上對他的最大希望就是,把這三鄉一鎮統管好。認
真完成好縣委、縣政府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因此,他十分注意與區委書記郝一
群的團結。他更知道,常言說得好,工作好乾,夥伴難處。也常聽說X政兩個主
官,常常是尿不到一個壺裡去的。但,他卻把郝書記當成老大哥一樣對待,畢竟
自己年輕對地方工作缺乏經驗。而郝書記是土生土長的坐地戶,又是土改時期的
老幹部,工作經驗豐富,又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年齡上也大自己十多歲。從此,
肖文禮經常主動到郝書記辦公室去彙報工作、交流思想情感。感動的郝書記直喊
他:「肖老弟!」,倆人的工作配合的相當默契,各項工作開展的十分順利,多
次受到縣委、縣政府的表彰。
1952年10月,遼北省依據上級指示,部署了全省開展「三反」(即反
貪汙、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運動。不久又開展了「五反」運動(即在私營工商
業中,反行賄、受賄、反偷稅漏稅、反盜竊國家財產、反偷工減料、反盜竊國家
經濟情報)。官方把這兩個運動簡稱為「三,五反運動」。
新華縣委便在全縣各鄉鎮,掀起了大規模的「三、五反運動」。在此基礎上,
泉水區又按照縣裡的要求,在全區「三鄉一鎮」試辦第一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的試點工作。區委書記郝一群,主持了X委會,對全區59個村屯進行了分析、
論證。認為,成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意義重大,這是上級領導機關在農村工作
的重大決策和戰略意圖。就是把土改時分給個人的土地,由個人經營自由種植,
轉換為集中管理、有計劃地種植的一種方式。把各農戶組織起來,實行統一有序
生產、使用土地,所有的生產資料統歸合作社所有。大家同出工、同勞動按勞計
酬,秋後核算、工分兌現的共同致富之路。
參加區委擴大會議的,除了書記郝一群、區長肖文禮、副區長項東方、組織
委員牛付濤、宣傳委員李大安,五個X委員外,副區長白海林、財糧助理莊佳旺、
農業助理溫寶喜、區政府X辦秘書馬凱列席了會議。與會者開誠佈公的進行了討
論,最後由郝書記對上述工作進行了明確的分工,並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區委書記郝一群及牛付濤、李大安負責全區的「三、五反」運動,負責12
月即將開展的今冬明春農村整X運動;由區長肖文禮帶領民政、財糧、農業三助
理,一行四人去清河鎮太平河村試辦全區第一個初級農業合作社。同時,抓好該
村的X員思想整頓工作。
清河鎮的街面不算太大。十幾家鋪子,百十戶人家緊緊夾著一條沙石土路的
主街。鋪子與鋪子是那樣的擠密,以至於一家烀狗肉,滿街聞香味;以至於誰家
孩子貪了玩、打壞了碗,街坊鄰里心裡都有數;以至於未出嫁的姑娘們的私房話、
年輕夫妻的打情罵俏,都常常被隔壁鄰居聽了去,傳為一鎮的秘聞趣事,笑料談
資。偶爾某戶人家兄弟內訌、夫妻鬥毆,整條街便會騷動起來。人們往來奔走,
相告相勸,如同一河受驚的鴨群,半天不得平息。
凡不是趕集的人,還有街道兩邊的住戶,都會在各自那臨街的院子裡,杖子
上晾曬一些布物;衣衫、褲子、裙子、被褥等。山風吹過,但見通條街面上空
「萬國旗」紛紛揚揚、紅紅綠綠、五花八門。再加上懸掛在各家房簷下的串串紅
紅辣椒、束束金黃色的苞米種子、個個白裡泛青的葫蘆瓜,形成了兩條顏色富麗
的夾街綵帶。人在路邊走,雞鵝在路邊叫,貓狗在院道內竄梭,別有一番風情,
另成一番景象。
清河鎮街面雖小,居民不多,可是到了趕集的日子,就成了人山人海的集市。
大集的主要場地並不是在這條主幹街道上,而在街北後道臨河那塊二、三十畝見
方的土坪院內。舊社會遺留下來的趕大集日子,一直延續至今。每逢3、6、9
日即開集。三省十八縣的商戶、各民族的商家、獵戶、藥師、鐵、木匠、畜牧販
子等,都早早的齊聚到這裡雲集貿易。豬行牛市、蔬菜果品、香菇木耳、農副產
品、海鮮山珍、日用百貨、飲食小攤——滿集滿街人流似河流,嗡嗡嚶嚶、萬頭
攢動。若是站在後山坡上看下去,晴天是一片頭巾、花帕、草帽,雨天是一片鬥
笠、蓑衣、紙傘。人們不像是在地上行走,倒像匯流浮游在一座湖泊上。
清河鎮政府,座落在正街東北面的一處高坡上。兩趟青色的磚瓦房,一前一
後建在大院靠北一側。每一趟房子足有十幾間民房樣的大小,這些老房子都是日
偽時期的區公所、警察署、保安隊的公用房。被遼東軍區收復後,臨時革命政權
和農會組織就在這裡辦公,直到如今依然物是人非。
清河鎮委書記楊義廣、副書記、鎮長潘永年、女副鎮長轉業軍人李玉芳、X
政辦秘書高小波,與上午九時半在政府大院門口處,準時迎到了肖文禮區長一行
四人。昨天,高秘書便接到了區政府辦的電話通知,被告知說;肖區長一行四人
次日早八點,從區裡出發,步行到清河鎮安排部署重點工作,鎮裡主要領導要參
加會議,暫不要外出。鎮裡的領導深知,肖區長這次一行來了四位幹部,區政府
總共才七個幹部,這足以說明有重要任務部署。從區政府到清河鎮有四十八華里
的路程,肖區長一行四人,步行了三個半小時。他們翻了三座高山、趟過了兩道
河,每人背了一個挎包,裝有牙具、一瓶白開水。當時是解放初期,條件十分艱
苦,縣裡才配備十幾匹騾馬作為交通工具,區、鄉、鎮一級的沒有這個待遇,只
能靠步行。
在清河鎮會議室,X委擴大會議開的既嚴肅又民主。肖區長傳達了上級關於
試辦農業初級合作社的檔案,和下一步開展農村整頓X員思想工作的具體安排。
大家圍繞這兩個議題積極發言;提出具體的實施方案及辦法。分別成立了兩個工
作領導小組;整X工作由鎮委書記任組長主抓此項工作;試辦農業初級合作社一
項,由鎮長掛帥、副鎮長李玉芳出征主抓、區政府工作隊具體指導。
&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1】【2】【3】【4】【5】【6】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字數:24250。
1。
一九五二年九月八日上午九時整,遼北省新華縣泉水區人民政府掛牌儀式如
期舉行。新華縣委、縣政府、縣人大籌備組及相關部門的領導,還有部分隨行工
作人員,分別騎著各自的交通工具——上級配給的騾馬,一大早就從縣城趕往泉
水區。棗紅色、黑色、黃色、白色的騾馬隊伍,馬不停蹄兼程並進,翻山越嶺、
跋山涉水、風馳電掣般的急行九十多華里山路,快馬加鞭直奔設在區政府大院內
的會場。
大會由新華縣委副書記、縣長文武斌主持。他宣佈掛牌儀式開始後,會場上
鞭炮齊鳴、鑼鼓喧天、彩旗飄揚、口號、歡呼聲陣陣,場面熱鬧非凡。然後由縣
委書記、縣軍事管制委員第一政委曲長平,與縣人大籌備組組長武向東揭下了牌
匾上的紅布。接著,由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高幼民,代表縣委宣佈泉水區人民
政府組成人員的任命檔案;
肖文禮為區委副書記、人民政府區長;
何禮仁為區委委員、政府副區長;
向東方為副區長;
黃克秋X政辦秘書;
白松禮民政助理;
溫寶喜財糧助理;
莊家旺生產助理。
泉水區首屆人民政府,由以上七人組成。下轄永豐鄉、慶餘鄉、興華鄉、清
河鎮,簡稱三鄉一鎮。大會最後由縣委曲長平書記代表縣上三大班子表示祝賀,
對今後工作做出了指示,提出了要求和希望。相關部門的代表有序的接著發言,
肖文禮區長代表泉水區政府全體組成人員,向縣委、縣政府表決心。大會在【東
方紅】的樂曲聲結束。
新華縣位於遼北省與龍江省、吉西省三省交界的三角地帶。據史冊上記載,
解放前,這一地帶屬於「三不管」地域。直到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本投降後,
我東北民主聯軍肖勁光部下一支隊伍,在遼北地區將國民X207師駐開原一帶
的621團全殲,並於一九四八年春,將新華縣全境收復。接著,便對泉水一帶
三鄉一鎮實行了軍事管制。
為了適應新的形勢發展和鬥爭需要,中共新華縣委依據上級指示精神,結合
當地實際情況,決定派出區級政府機構,成立泉水區人民政府。對永豐鄉、慶餘
鄉、興華鄉、清河鎮實行全權管轄。從此,泉水一帶的地區才有了真正的歸屬。
泉水區政府設在泉水村。泉水村在方圓百十里地,還算不上大村子。但古來
為商旅歇宿、豪傑聚義,又是兵家必爭的關隘要地。村前的清水河,常年流水不
斷,清清的河水繞著村子流過。村子三面環山,俗稱「三山一水,一分田。」是
個狹長半島似的山村。
泉水村儘管面積不是很大,人口不是很多,但是,在歷史上卻很有名氣。日
偽時期曾是「偽區公所」,偽「聯保」所、偽「警察署」等所在地。村北的山脈
山高林密,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山上的野生資源、礦產、林業等資
源十分豐富。在山的南面半山腰,有一口泉眼,水質甘甜、清澈、東暖夏涼,被
當地人稱為「神泉.這裡的人們逢年過節,都會前來敬拜」神泉「,祈求保佑一
家人平安、風調雨順、日子過得平平安安、紅紅火火、去病消災。泉水被周圍村
屯所認可,就是因此而得名。
肖文禮能出任泉水區政府區長,是經過縣委認真研究、斟酌好久並從全縣3
0多名復轉軍人中嚴格挑選的。也是因為縣長文武斌,鼎力推薦分不開。在部隊
時,肖文禮是步兵連長,文武斌就是他的團政委,而武向東又是他的營長。當年,
遼東軍區抽出一大批團級以下幹部為加強地方政權建設,充實地方政府的幹部力
量,他們三人隨同大批幹部轉業並分配到了新華縣工作。文武斌從工作大局出發,
認為肖文禮各方面都勝任區長工作,美中不足的是,因肖文禮家境貧窮,無力上
學讀書,只是在部隊的文化補習班學些簡單的文字,所以文化水平不是一般的低
下。難能可貴的是他對組織絕對可靠,完成各項任務態度堅決,行動果斷。特別
能吃苦、工作任勞任怨,有一定的組織、指揮能力。
肖文禮,自17歲入伍參加革命,先後參加了「三下江南、四保臨江」、
「四平戰役」、「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和「廣西剿匪」等大小戰鬥30餘
次。身上的傷疤十多處,榮獲各種戰功、表彰十餘次,20歲便被提拔為排長。
1950年10月入朝參戰。1952年4月隨部隊回國時已經是步兵連連長。
轉業到新華縣政府後,一直在政府辦任副科長。在泉水區政府幹部調配時,才被
委以重任。
上任後,肖文禮深知組織上對他的最大希望就是,把這三鄉一鎮統管好。認
真完成好縣委、縣政府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因此,他十分注意與區委書記郝一
群的團結。他更知道,常言說得好,工作好乾,夥伴難處。也常聽說X政兩個主
官,常常是尿不到一個壺裡去的。但,他卻把郝書記當成老大哥一樣對待,畢竟
自己年輕對地方工作缺乏經驗。而郝書記是土生土長的坐地戶,又是土改時期的
老幹部,工作經驗豐富,又有一定的群眾基礎,年齡上也大自己十多歲。從此,
肖文禮經常主動到郝書記辦公室去彙報工作、交流思想情感。感動的郝書記直喊
他:「肖老弟!」,倆人的工作配合的相當默契,各項工作開展的十分順利,多
次受到縣委、縣政府的表彰。
1952年10月,遼北省依據上級指示,部署了全省開展「三反」(即反
貪汙、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運動。不久又開展了「五反」運動(即在私營工商
業中,反行賄、受賄、反偷稅漏稅、反盜竊國家財產、反偷工減料、反盜竊國家
經濟情報)。官方把這兩個運動簡稱為「三,五反運動」。
新華縣委便在全縣各鄉鎮,掀起了大規模的「三、五反運動」。在此基礎上,
泉水區又按照縣裡的要求,在全區「三鄉一鎮」試辦第一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的試點工作。區委書記郝一群,主持了X委會,對全區59個村屯進行了分析、
論證。認為,成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意義重大,這是上級領導機關在農村工作
的重大決策和戰略意圖。就是把土改時分給個人的土地,由個人經營自由種植,
轉換為集中管理、有計劃地種植的一種方式。把各農戶組織起來,實行統一有序
生產、使用土地,所有的生產資料統歸合作社所有。大家同出工、同勞動按勞計
酬,秋後核算、工分兌現的共同致富之路。
參加區委擴大會議的,除了書記郝一群、區長肖文禮、副區長項東方、組織
委員牛付濤、宣傳委員李大安,五個X委員外,副區長白海林、財糧助理莊佳旺、
農業助理溫寶喜、區政府X辦秘書馬凱列席了會議。與會者開誠佈公的進行了討
論,最後由郝書記對上述工作進行了明確的分工,並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區委書記郝一群及牛付濤、李大安負責全區的「三、五反」運動,負責12
月即將開展的今冬明春農村整X運動;由區長肖文禮帶領民政、財糧、農業三助
理,一行四人去清河鎮太平河村試辦全區第一個初級農業合作社。同時,抓好該
村的X員思想整頓工作。
清河鎮的街面不算太大。十幾家鋪子,百十戶人家緊緊夾著一條沙石土路的
主街。鋪子與鋪子是那樣的擠密,以至於一家烀狗肉,滿街聞香味;以至於誰家
孩子貪了玩、打壞了碗,街坊鄰里心裡都有數;以至於未出嫁的姑娘們的私房話、
年輕夫妻的打情罵俏,都常常被隔壁鄰居聽了去,傳為一鎮的秘聞趣事,笑料談
資。偶爾某戶人家兄弟內訌、夫妻鬥毆,整條街便會騷動起來。人們往來奔走,
相告相勸,如同一河受驚的鴨群,半天不得平息。
凡不是趕集的人,還有街道兩邊的住戶,都會在各自那臨街的院子裡,杖子
上晾曬一些布物;衣衫、褲子、裙子、被褥等。山風吹過,但見通條街面上空
「萬國旗」紛紛揚揚、紅紅綠綠、五花八門。再加上懸掛在各家房簷下的串串紅
紅辣椒、束束金黃色的苞米種子、個個白裡泛青的葫蘆瓜,形成了兩條顏色富麗
的夾街綵帶。人在路邊走,雞鵝在路邊叫,貓狗在院道內竄梭,別有一番風情,
另成一番景象。
清河鎮街面雖小,居民不多,可是到了趕集的日子,就成了人山人海的集市。
大集的主要場地並不是在這條主幹街道上,而在街北後道臨河那塊二、三十畝見
方的土坪院內。舊社會遺留下來的趕大集日子,一直延續至今。每逢3、6、9
日即開集。三省十八縣的商戶、各民族的商家、獵戶、藥師、鐵、木匠、畜牧販
子等,都早早的齊聚到這裡雲集貿易。豬行牛市、蔬菜果品、香菇木耳、農副產
品、海鮮山珍、日用百貨、飲食小攤——滿集滿街人流似河流,嗡嗡嚶嚶、萬頭
攢動。若是站在後山坡上看下去,晴天是一片頭巾、花帕、草帽,雨天是一片鬥
笠、蓑衣、紙傘。人們不像是在地上行走,倒像匯流浮游在一座湖泊上。
清河鎮政府,座落在正街東北面的一處高坡上。兩趟青色的磚瓦房,一前一
後建在大院靠北一側。每一趟房子足有十幾間民房樣的大小,這些老房子都是日
偽時期的區公所、警察署、保安隊的公用房。被遼東軍區收復後,臨時革命政權
和農會組織就在這裡辦公,直到如今依然物是人非。
清河鎮委書記楊義廣、副書記、鎮長潘永年、女副鎮長轉業軍人李玉芳、X
政辦秘書高小波,與上午九時半在政府大院門口處,準時迎到了肖文禮區長一行
四人。昨天,高秘書便接到了區政府辦的電話通知,被告知說;肖區長一行四人
次日早八點,從區裡出發,步行到清河鎮安排部署重點工作,鎮裡主要領導要參
加會議,暫不要外出。鎮裡的領導深知,肖區長這次一行來了四位幹部,區政府
總共才七個幹部,這足以說明有重要任務部署。從區政府到清河鎮有四十八華里
的路程,肖區長一行四人,步行了三個半小時。他們翻了三座高山、趟過了兩道
河,每人背了一個挎包,裝有牙具、一瓶白開水。當時是解放初期,條件十分艱
苦,縣裡才配備十幾匹騾馬作為交通工具,區、鄉、鎮一級的沒有這個待遇,只
能靠步行。
在清河鎮會議室,X委擴大會議開的既嚴肅又民主。肖區長傳達了上級關於
試辦農業初級合作社的檔案,和下一步開展農村整頓X員思想工作的具體安排。
大家圍繞這兩個議題積極發言;提出具體的實施方案及辦法。分別成立了兩個工
作領導小組;整X工作由鎮委書記任組長主抓此項工作;試辦農業初級合作社一
項,由鎮長掛帥、副鎮長李玉芳出征主抓、區政府工作隊具體指導。
&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