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25-04-22
刻在心中,做任何事之前都先想著如何去算計別人獲得利益,這樣介意嫡庶之分的人,正是你心中所缺。”嫣昭昭雖是嫣家嫡女,可她從不覺得這等尊貴的身份給她帶來了些什麼榮耀,在她看來,那全部一一皆是枷鎖。
是將她一生都架在嫡女二字上的枷鎖。
從她記事起,沅姨娘便入了府奪走了她的父親。她的父親嫣槐,僅僅只是她名義上的父親,僅此而已。因她是嫡女,所以她自小便被嬤嬤乃至母親教導一定要有嫡女風骨,就連一丁點的失誤也不許有。因她是嫡女,所有房中擺設的物件全都是母親給她挑選的淡雅之物,就連衣裳也不能穿豔色的,免得被人看去覺得她是煙柳巷中的女子那般,丟人現眼。
亦正是嫡女的身份,父親母親只教導她該如何成為一名出色的嫡女,卻從未關心過她究竟要的是什麼,喜歡的又是什麼。哪怕及笄以後,婚事亦從不由得她來做主,父親日日都在權衡利弊,她嫁給哪個男人才能為家族帶來最大的利益。那一刻她只覺自己是一件被包裝得好看的貨品,唯一的價值便是賣出去換來銀錢、地位,權力。
小的時候,她十分羨慕嫣梔媃。羨慕她可以無憂快樂地度過一生,她可以肆意像爹孃撒嬌,可以肆意發脾氣,更可以有一個能自行選擇的人生。嫣昭昭從不以嫡女的身份自居,是因,她並不覺得嫡女的身份有多尊貴,不過是那些有心之人給這層身份渡上了一層金,讓這嫡女二字成了盤踞在她們心頭上的一把利刃,傷人亦傷己。
“你胡說!”嫣梔媃像是被戳中了心思一般,急急否認,“本宮現已一人之下萬人之下,又怎會是心中所缺!本宮一個庶女可以成為大盛的皇后,是所有庶女的典範,更是傳奇!”
她死死地盯著嫣昭昭,“你以為你比本宮強?你從來勝過本宮的,從來只有一個身份。”她終於要擺脫庶女的悲慘宿命,又豈會心中不平。“從前,在府中時,因著你是嫡女,本宮便要處處低你一等!即便本宮才是父親姨娘最心愛的孩子,到外面赴宴時,那些個世家小姐,王侯公子眼中卻只看得見你,卻從來不屑與我多說一句話!”
“憑什麼!”嫣梔媃雙眼更是怨毒,“就憑庶女二字,本宮受了多少白眼,被多少人瞧不起!哪怕先生教授於本宮琴棋書畫之時,嘴裡不斷提著都是你的名字,對你就是滿腹誇讚之詞,對本宮只有搖頭嘆息,彷彿本宮生來就不配擁有這些東西,你可知本宮有多恨你麼!”
“你若不曾生出那些攀比之心來,你又何故會被庶女的宿命所纏?”嫣昭昭已然不想再與此人繼續糾纏,人性不一,所求的慾望更是不異,道不同不相為謀,她自不想與嫣梔媃再有過多的牽扯。“說到底,你只是被困於自己的慾望之中。”
嫣梔媃嗤笑一聲,“嫣昭昭,你可真清高啊。”她仰首,自上而下睥視於她,“可如今,本宮,才是笑到最後的贏家。”
即是已然撕破臉,該示的威已示,便也沒有在此繼續待下去的必要。她拂袖,“你就在這冷宮悲慘地過完你的下半輩子吧。”
嫣梔媃旋身走了兩步,忽而駐足,卻並未回頭,只聽她道:“只是……本宮定不會讓你如此輕鬆地活下去。”她勾唇,“咱們,走著瞧。”
(93)死諫
楓葉落,秋風散。
樹頭枝丫上逐漸堆滿了皚皚白雪,寒涼的冷風吹拂而過不禁讓人打了個寒顫。寒冬席捲過宮中的每一處角落,滿宮的梅花漸露花苞,紅梅白梅傲立枝頭之上,為這冬日中添上了一抹豔色。
肅然的朝堂上,皇帝神情慵懶地背靠在龍椅上,他居高臨下地看著底下的一眾朝臣,兩根手指頭頗有節拍地在龍案上輕點著。“如何?眾愛卿還是不答應朕加重百姓賦稅?”
眾朝臣眉頭皆緊蹙起,隨即一併撩開朝袍,跪倒一片。“皇上三思啊!”
皇帝指尖一頓,眉眼間的慵懶之色瞬間斂起,轉瞬間眸色一厲。“朕,已經三思又三思了!”他一掌怒拍在案上,底下群臣不禁瑟縮,旋然將頭埋得更低,自上往下看唯有一群黑壓壓的烏紗帽。“朕要立新後,爾等阻撓。現下朕不過要加重賦稅,爾等亦在阻撓,你們眼裡究竟還有朕這個皇帝否!”
“皇上息怒——”
群臣垂著首小心翼翼地與身旁之人悄然對視,見對方眸中皆閃過膽怯之意,便只好歇了上前諫言的念頭,只閉口不言跪在原地等著哪位有勇之士。
站在幾欲最後排的新晉文官逐漸緊握雙拳,他眉眼間皆是不忿之色,年輕俊秀的臉上盡是怒意。他左右看了看,見竟沒有一人敢出聲諫言,再看那狂妄之至的皇帝坐在龍椅上,根本不知皇宮外面是何水深火熱的模樣,便再忍不下去。
他驀然站起,作輯彎下背脊,“皇上!臣,有一言要諫!”
群臣不禁紛紛回頭,一睹究竟是何人竟有如此膽識。而同樣跪倒在文官身側的同僚卻大驚失色,不動聲色地探出一隻手拽了拽他的袍踞,朝他搖頭示意,可對方卻緊閉著雙眸,臉上透出一股決然之色來。
皇帝見此人面生,便睨了眼他身上朝服的顏色。而後不禁面露嘲弄,原來不過就是小小九品文官,竟也敢到他面前來撒野。“說。”
“皇上,臣以為此時加重百姓賦稅實乃……不智之舉。”此言一齣,殿中死寂一片,落針可聞。“外頭百姓生活已然艱苦,若此時再加重賦稅,要我大盛百姓們該如何生存?還望皇上垂憐,收回成命!”
“你,膽子挺大。”皇帝雙眸微眯,唇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看不出來是喜是怒。“繼續說。”
年輕的文官初入朝堂,尚不熟知皇帝的脾性,見皇帝讓他繼續說,便以為天子將他的諫言給聽了進去,臉上露出了點點喜色。“皇上或有所不知,大盛的百姓們已日漸清貧,那些個商人為了牟利,不斷漲價,從前一袋白米只要五錢,可如今已漲價至三十錢!要吃上一口白米已是難事,更遑論要吃上一口肉。百姓們日日只得以稀粥一碗堪堪果腹,若朝廷再繼續加重賦稅,將民不聊生啊!”
見皇帝不作聲,他便天真地以為皇帝已然將這番肺腑之言聽入耳裡,更是豪情壯言。“若加重賦稅,長此以往,皇上可想過往後將會有何種後果?百姓會因無錢無糧而淪為竊賊,會因一口糧而賣女為奴,更會為了銀錢做出謀財害命之事。屆時,百姓生靈塗炭,朝堂如何得以安寧?”
他再次作輯彎腰,請命。“臣,請皇上收回成命!”
文官這一席話,道出了多少朝臣心中不敢言之語。他們誰人不知文官字字在理,句句實情,可皇帝性子如此,誰又願意賭項上人頭將這麼一番話給說出來。此刻,終得有勇之人道出,不少朝臣對他亦改觀了些許,甚至對他是頗為賞識。
可此時,他們卻不敢多看文官一眼,只心懷希冀,望皇帝真能因他一語而收回成命。
皇帝微微直起身子,一雙如鷹隼的眸子緊盯著年輕文官。“照愛卿如此說來,你似乎比朕更適合坐這龍椅啊。”他摸了摸椅柄,勾起一抹嘲諷的弧度來,“這龍椅,要不換你來坐?”
文官大驚失色,慌忙跪下,背脊皆是涼意。“臣、臣不是這個意思啊皇上!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忠君之事。臣從未有異心,只願皇上所統治的江山永固,天下昇平!”
“是麼?”皇帝站起身來,一步步走下臺階,站在群臣面前。“朕,並不認為加重那麼一丁點的稅賦就會讓我大盛子民做出這等事來。愛卿方才說的那些事,難道現下並沒有在民間發生麼?這與朕加重稅賦有何干系?!”
“國庫空虛已久,現下朕欲立新後,所用之物必是珍品,可國庫空虛如此,朕要加重賦稅填充國庫,有何不可?!”皇帝已然決定下月除夕宮宴便當眾頒發立後聖旨,他要以最好的聘禮將媃兒給娶過來,讓她風風光光地站在自己身邊,享盡這世間的一切榮華。“新後亦既是百姓們的國母,他們為國母出點綿薄之力,這不應該麼!”
文官不可置信地抬眼,眸中略有一分呆滯。他難以相信眼前這般男子竟是一國天子,那所謂的皇帝竟一丁點都不瞭解民間究竟是何生活,皇帝日日在宮中所用珍饈、美酒,每一樣所用之物皆出自百姓。他日日奢靡,可想過現下大盛百姓過的是何日子?
文官入仕不久,寒窗苦讀考上功名才有了今日站在此地的文官一職。他貧寒,家住長街上。日日出門都皆可聽見百姓叫苦連天,百姓可以為了一碗稀粥而大打出手,街上乞討的孩子尤為多,他們一個個都是被家裡趕出以乞討維生,更有狠心的父母將尚未及笄的女兒賣入青樓,只為了那一袋摻了沙的白米。
官途黑暗,皇帝徵收一成賦稅,底下的貪官們就會向百姓們收取三成賦稅。若再加重賦稅,便是讓百姓們都去死。
文官渾身皆顫,耳畔好似又響起了那些個百姓跪倒在他面前,祈求他給一點吃食的悽慘哀嚎。他咬牙,看向遠在前方的天子,心底生出一股決然來。他站起,目露毅然,“皇上出過宮闈嗎?”
皇帝見那人忽而站起,正欲拂袖降罪,便又聽他道:“皇上若出過這宮闈,便會知曉,加重賦稅究竟有多荒唐!”文官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只想將心中所言盡數道出,“你是皇帝,不用征戰四方,只需龍御宮中。怎會知曉這金樽玉瓦的宮牆外,百姓過的是何等生活!皇上可知,你的一頓御膳,二十道菜足以普通百姓一家吃上一旬!如此這般,皇上還欲增加稅賦,這是在逼著百姓去死麼!”
“放肆!”皇帝怒喝一聲,額角青筋忽隱忽現,臉色難看至極。他大揮衣袖,“來人,將此胡言亂語的佞臣拖出去,殺無赦!”
文官說出此話,早已不畏生死,他滿面坦然,唇角卻忽而勾起一抹笑意來,“君要臣死,臣不死既是不忠。但是,他日斷送盛國,臣非亡國之臣,可你便是亡國之君!”
皇帝更是龍顏大怒,一把搶過身旁侍衛的劍直指文官咽喉,“你當真以為朕不敢殺了你麼?!”
一個個朝臣面上死寂,輕扯嘴角,欲說些什麼,可最終全都選擇了明哲保身,頹然地垂首。文官的一襲話,猶如給了在場朝臣當頭一棒,若大盛朝繼續由眼前的帝王所統治,亡國之日,就在前方。
往昔的皇帝縱情聲色,荒淫無度。而後他專寵淳妃,雖亦然不妥,可終究比那連早朝都要帶著妃嬪的皇帝要長進許多。卻未曾想,他們的天子,一國之君竟要在嫡母薨逝後不過幾日便要下旨立新後,更要因此增加百姓稅賦,一個心中無百姓子民的皇帝真的能帶大盛走向榮華麼?
朝臣們連想都不敢想往後他們將會過何等的日子。
文官嗤笑,目光直視皇帝。跪在身側的同僚心急如焚,不斷扯著他的衣袍示意他趕緊求饒,先將小命保下。可卻都被文官忽視了,他雖初入仕,可他也明白官場規矩,亦知曉人情世故。他寒窗苦讀,亦是想著有朝一日能與光同塵,帶著百姓走向繁榮盛世。
可眼前君王,並非能給予他們盛世之輩。
“百姓乃一國之根本,無百姓,便無家。”文官忽而緊握劍柄,若能以他之死血濺金鑾殿警醒那些還尚存妄念的朝臣,看清楚眼前帝王是否還配坐在龍椅之上。“無家,便無國——”
文官尾音剛落,手上便毫不猶豫驀然使力,就著皇帝的手一刀抹了自己的脖子,鮮血四濺,就連皇上的臉與龍袍亦沾上了他的血。鋒利的刀隨即落在地上,發出一聲巨響,落到百官耳中更是頭皮發麻。
他們離得遠,且有皇帝的身子遮擋,他們根本看不清楚實際情況如何,只依稀推斷是皇帝斬殺了那文臣。
朝臣們心有慼慼,似是也有一把刀橫在他們的脖子上一般,只要皇帝稍有些不高興,那刀便會毫不留情地抹了他們的脖子。
皇帝嫌惡地後退兩步,內侍監忙上前給皇帝擦拭臉上所沾染到的血漬。皇帝卻一把推開了他,驀然轉身快步往外走,嘴裡還怒斥道:“該死的佞臣,竟膽敢將朕身上的龍袍弄髒,這是在詛咒朕麼!”
“拖出去!”皇帝雙眸滿是狠厲之色,似要藉以此人來立下威信,讓朝臣不敢對自己生出任何二心。“將這佞臣的屍體拖出去餵狗!”
話落,皇帝已出了金鑾殿,只餘下一眾朝臣仍呆滯在原地。
他們親眼看著內侍監將那文臣的屍體拖出門外,金鑾殿上一片血痕,外頭積雪上亦血紅一片,觸目驚心。外面陡然響起野狗吠聲,聽得人心不禁一顫,恍若間,他們好似看見了往後自己的下場。
一瞬間,背脊爬滿寒意。
心頭不自覺浮現出文官死前的字字句句,那些話好似烙印在了腦中一般,揮之不去。
朝臣視線皆有意無意落在那張龍椅上。或許,這龍椅上該坐的人不該是他。
皇帝怎麼也料想不到,這一次的早朝,他所以為忠心耿耿的朝臣們就在一息之間,心態發生了變化,對他生出了二心。
(94)有染
養心殿中,皇帝坐在軟榻上,看著案桌上放置的一大摞全是上書阻撓他下月立新後之事,他便心煩得緊。
皇帝無法理解,立下新後有何不妥,前時嫣昭昭那樣無能的皇后那些個群臣亦從未如此反對過,這次明明同是嫣家女,為何媃兒就不能成為他的新後!他一味地想要朝臣們依他之言,欲要他們對自己言聽計從,可卻從未想過現下他尚在服喪期,根本不能碰撞上喜事。
他興許甚至都已然忘了,大盛的太后,他的生身母親才剛薨逝將近半年。皇帝對他嫡母之死更可謂是不聞不問,即便是舉喪亦也是草草了事,皇帝只匆匆露臉後便急著回去與嫣梔媃顛鸞倒鳳,毫不忌諱。太后鬥了一輩子,害了無數人的性命,皆是在為他鋪一條錦繡之路,可亦正是如此,皇帝自小驕縱奢靡慣了,早已被養廢了,還如何能成為一國之君。
或許,如此皇帝便是太后最大的報應。
“皇上,奴才有一事要報。”門外,內侍監略有些尖銳的嗓音傳入,皇帝正煩躁至極,出口便道:“不聽!”
原以為那內侍監便會就此放棄,可未曾想那膽大包天的內侍監竟再一次籌措道:“皇上,事、事關冷宮那位廢后。”
皇帝批閱奏摺的動作一頓,似來了兩分興致,將手上的奏摺隨意扔至一旁,便讓人進來。“究竟何事。”一別將近半年,想來嫣昭昭早已被冷宮的陰寒可怖嚇瘋了吧,再有那謝辭衍出兵到豐國也不知而今屍骨何在。思及此,皇帝心情不由愉悅了幾分,連帶著對內侍監亦多了點和顏悅色。
內侍監悄然觀摩著皇帝的神色,見他心情似不錯的模樣,他才雙膝跪地,忙將聽來的訊息飛快道出:“奴、奴才……聽聞冷宮那位廢后與攝、攝政王……”他眼尾驚懼地看了一眼皇帝的神色,終極輕道出最後二字,“有染。”
“你說什麼?!”皇帝驀然直起身子來,抬腳便往那內侍監的胸膛上踢了一腳。“你再說一遍!”
那內侍監在地上驀然翻滾幾下,又迅速忍著痛爬起跪在地上,疼得直冒冷汗。“皇、皇上息怒……奴才、亦是從其他宮女的口中得來的訊息,並、並不曉得……是否屬實啊!”
皇帝猛然將案桌上的奏摺盡數掃至地面,怒不可遏,“說,你給朕仔仔細細地說來!”
內侍監連道了幾聲“是。”才將那宮女所言盡數娓娓道來。“奴才聽負責侍奉冷宮主子們的侍女說,在攝政王殿下出徵前的那一晚,曾看見過他深夜在廢后所居住的寢殿中出來。當時她隱隱便覺得不對勁,正準備待天明之時到寢殿中一探究竟,可不等她有如此機會,她便被人告知廢后那處再無需她來伺候。那會兒,她便更覺廢后與攝政王定、定有些不可告人的關係。”
皇帝手掌緊握成拳,“事已將近半年,為何現今才將此時說出?”
內侍監嗓音更輕,“那宮女自覺人微言輕,這樣的話若是所以宣之於口便是在招惹殺身之禍。今日亦只是碰巧,奴才路過之時聞見此宮女在同人商議,要不要將一個天大的秘密告知皇上。事關皇上,奴才無法不上前追問一番,終那宮女才願將此事告知於奴才。”
“好!”皇帝忽而楊唇笑了起來,“好得很啊!”
他並非因心悅嫣昭昭才介意她與人有染之事,反而皇帝如此勃然大怒,只因這關乎於他帝王的面子!雖人人都知他與嫣昭昭不和,可他亦不容許那個賤人將他作為天子的尊嚴踐踏在腳下,堂堂一國之君,廢后竟與人有染,這便是在打他大盛朝的臉面。
且,仔細回想一番,此前謝辭衍為嫣昭昭求情的舉動放在此時更是耐人尋味。以往從不多管後宮一樁閒事的謝辭衍竟為了嫣昭昭闖他養心殿,更膽敢對他說出那等大不敬的話來,那時謝辭衍道他欠了嫣槐人情,需報恩,可如今想來卻處處皆不合理。
皇帝輕呵一聲,本打算直接下令杖殺嫣昭昭。可轉念一想,若她真與謝辭衍有染,何償不是一顆對付謝辭衍最好的一枚棋子。“去,將驗明正身的太監給朕找來,朕要親自去一趟冷宮。”
冷宮蕭條,唯有一座宮殿在此地顯得格格不入。嫣昭昭在這兒過了將近半年的生活,一直都還算安寧。謝辭衍剛到豐國邊境安營紮寨時,便曾修書一封到霍隨府上,而後待霍隨入宮時便會交給悄摸交給碧落,終交到嫣昭昭手上,一月一封,從未間斷。
只是,這一月她卻遲遲尚未接到謝辭衍的來信,心中不安更甚。一連幾日嫣昭昭都心神不寧,無時不刻不在擔心著謝辭衍。
殿中唯有嫣昭昭一人神情略為呆愣地坐在軟榻上,她聽聞今日霍隨亦進宮來了,便命碧落去尋霍隨問詢他最近可否有收到謝辭衍的信抑或是有關於他的一丁點訊息。
殿外霍然傳來一陣喧鬧聲,她下意識地以為是碧落回來了。可仔細聽,傳來的卻是男人的聲響。待嫣昭昭反應過來時,殿門已然被轟然開啟,身穿龍袍的帝王抬腳踹開了門,每跨進來一步,他的臉色便難看一分,視線不斷落在寢殿中的一物一設。
嫣昭昭眉頭緊蹙,心頭略有些慌亂,似未曾想過有一日皇帝竟還會到這種地方來。她正欲行禮,下巴卻猛然被皇帝的手掌給緊緊扼住,迫使她抬起頭來。“朕,將你打入冷宮來是要你受盡苦難,被折磨得不成人樣。”他看了一眼比他後宮嬪妃所差無幾的寢殿,心中更是篤定她與謝辭衍有染一事。他死死地緊盯著嫣昭昭,“你這寢殿,是謝辭衍給你置辦的吧?”
嫣昭昭瞬然呼吸一滯,雙眸驀然睜大了些,又強迫自己鎮定下來。“妾、妾身……不明白皇上、所言……”
皇帝嗤笑,手上更加用力。“莫要再裝了,朕已然知曉你與謝辭衍有染一事。”
嫣昭昭心驀然一沉,腦子好似被什麼給擊中般,空白一片嗡嗡作響。她艱難地吐出字來,“我、沒有。”
皇帝卻一把將她摔落在地,似碰到什麼腌臢東西般,一臉嫌惡地接過內侍監遞來的方帕,擦了擦手,隨即將那方帕扔到嫣昭昭身上。“朕早料到你會嘴硬。”他額首示意,隨皇帝一同來的內務府太監立馬會意,上前便欲將嫣昭昭給拽起。皇帝見狀,心情終是愉悅幾分。“所以,朕特意命人過來給你驗明正身。”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1】【2】【3】【4】【5】【6】【7】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是將她一生都架在嫡女二字上的枷鎖。
從她記事起,沅姨娘便入了府奪走了她的父親。她的父親嫣槐,僅僅只是她名義上的父親,僅此而已。因她是嫡女,所以她自小便被嬤嬤乃至母親教導一定要有嫡女風骨,就連一丁點的失誤也不許有。因她是嫡女,所有房中擺設的物件全都是母親給她挑選的淡雅之物,就連衣裳也不能穿豔色的,免得被人看去覺得她是煙柳巷中的女子那般,丟人現眼。
亦正是嫡女的身份,父親母親只教導她該如何成為一名出色的嫡女,卻從未關心過她究竟要的是什麼,喜歡的又是什麼。哪怕及笄以後,婚事亦從不由得她來做主,父親日日都在權衡利弊,她嫁給哪個男人才能為家族帶來最大的利益。那一刻她只覺自己是一件被包裝得好看的貨品,唯一的價值便是賣出去換來銀錢、地位,權力。
小的時候,她十分羨慕嫣梔媃。羨慕她可以無憂快樂地度過一生,她可以肆意像爹孃撒嬌,可以肆意發脾氣,更可以有一個能自行選擇的人生。嫣昭昭從不以嫡女的身份自居,是因,她並不覺得嫡女的身份有多尊貴,不過是那些有心之人給這層身份渡上了一層金,讓這嫡女二字成了盤踞在她們心頭上的一把利刃,傷人亦傷己。
“你胡說!”嫣梔媃像是被戳中了心思一般,急急否認,“本宮現已一人之下萬人之下,又怎會是心中所缺!本宮一個庶女可以成為大盛的皇后,是所有庶女的典範,更是傳奇!”
她死死地盯著嫣昭昭,“你以為你比本宮強?你從來勝過本宮的,從來只有一個身份。”她終於要擺脫庶女的悲慘宿命,又豈會心中不平。“從前,在府中時,因著你是嫡女,本宮便要處處低你一等!即便本宮才是父親姨娘最心愛的孩子,到外面赴宴時,那些個世家小姐,王侯公子眼中卻只看得見你,卻從來不屑與我多說一句話!”
“憑什麼!”嫣梔媃雙眼更是怨毒,“就憑庶女二字,本宮受了多少白眼,被多少人瞧不起!哪怕先生教授於本宮琴棋書畫之時,嘴裡不斷提著都是你的名字,對你就是滿腹誇讚之詞,對本宮只有搖頭嘆息,彷彿本宮生來就不配擁有這些東西,你可知本宮有多恨你麼!”
“你若不曾生出那些攀比之心來,你又何故會被庶女的宿命所纏?”嫣昭昭已然不想再與此人繼續糾纏,人性不一,所求的慾望更是不異,道不同不相為謀,她自不想與嫣梔媃再有過多的牽扯。“說到底,你只是被困於自己的慾望之中。”
嫣梔媃嗤笑一聲,“嫣昭昭,你可真清高啊。”她仰首,自上而下睥視於她,“可如今,本宮,才是笑到最後的贏家。”
即是已然撕破臉,該示的威已示,便也沒有在此繼續待下去的必要。她拂袖,“你就在這冷宮悲慘地過完你的下半輩子吧。”
嫣梔媃旋身走了兩步,忽而駐足,卻並未回頭,只聽她道:“只是……本宮定不會讓你如此輕鬆地活下去。”她勾唇,“咱們,走著瞧。”
(93)死諫
楓葉落,秋風散。
樹頭枝丫上逐漸堆滿了皚皚白雪,寒涼的冷風吹拂而過不禁讓人打了個寒顫。寒冬席捲過宮中的每一處角落,滿宮的梅花漸露花苞,紅梅白梅傲立枝頭之上,為這冬日中添上了一抹豔色。
肅然的朝堂上,皇帝神情慵懶地背靠在龍椅上,他居高臨下地看著底下的一眾朝臣,兩根手指頭頗有節拍地在龍案上輕點著。“如何?眾愛卿還是不答應朕加重百姓賦稅?”
眾朝臣眉頭皆緊蹙起,隨即一併撩開朝袍,跪倒一片。“皇上三思啊!”
皇帝指尖一頓,眉眼間的慵懶之色瞬間斂起,轉瞬間眸色一厲。“朕,已經三思又三思了!”他一掌怒拍在案上,底下群臣不禁瑟縮,旋然將頭埋得更低,自上往下看唯有一群黑壓壓的烏紗帽。“朕要立新後,爾等阻撓。現下朕不過要加重賦稅,爾等亦在阻撓,你們眼裡究竟還有朕這個皇帝否!”
“皇上息怒——”
群臣垂著首小心翼翼地與身旁之人悄然對視,見對方眸中皆閃過膽怯之意,便只好歇了上前諫言的念頭,只閉口不言跪在原地等著哪位有勇之士。
站在幾欲最後排的新晉文官逐漸緊握雙拳,他眉眼間皆是不忿之色,年輕俊秀的臉上盡是怒意。他左右看了看,見竟沒有一人敢出聲諫言,再看那狂妄之至的皇帝坐在龍椅上,根本不知皇宮外面是何水深火熱的模樣,便再忍不下去。
他驀然站起,作輯彎下背脊,“皇上!臣,有一言要諫!”
群臣不禁紛紛回頭,一睹究竟是何人竟有如此膽識。而同樣跪倒在文官身側的同僚卻大驚失色,不動聲色地探出一隻手拽了拽他的袍踞,朝他搖頭示意,可對方卻緊閉著雙眸,臉上透出一股決然之色來。
皇帝見此人面生,便睨了眼他身上朝服的顏色。而後不禁面露嘲弄,原來不過就是小小九品文官,竟也敢到他面前來撒野。“說。”
“皇上,臣以為此時加重百姓賦稅實乃……不智之舉。”此言一齣,殿中死寂一片,落針可聞。“外頭百姓生活已然艱苦,若此時再加重賦稅,要我大盛百姓們該如何生存?還望皇上垂憐,收回成命!”
“你,膽子挺大。”皇帝雙眸微眯,唇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看不出來是喜是怒。“繼續說。”
年輕的文官初入朝堂,尚不熟知皇帝的脾性,見皇帝讓他繼續說,便以為天子將他的諫言給聽了進去,臉上露出了點點喜色。“皇上或有所不知,大盛的百姓們已日漸清貧,那些個商人為了牟利,不斷漲價,從前一袋白米只要五錢,可如今已漲價至三十錢!要吃上一口白米已是難事,更遑論要吃上一口肉。百姓們日日只得以稀粥一碗堪堪果腹,若朝廷再繼續加重賦稅,將民不聊生啊!”
見皇帝不作聲,他便天真地以為皇帝已然將這番肺腑之言聽入耳裡,更是豪情壯言。“若加重賦稅,長此以往,皇上可想過往後將會有何種後果?百姓會因無錢無糧而淪為竊賊,會因一口糧而賣女為奴,更會為了銀錢做出謀財害命之事。屆時,百姓生靈塗炭,朝堂如何得以安寧?”
他再次作輯彎腰,請命。“臣,請皇上收回成命!”
文官這一席話,道出了多少朝臣心中不敢言之語。他們誰人不知文官字字在理,句句實情,可皇帝性子如此,誰又願意賭項上人頭將這麼一番話給說出來。此刻,終得有勇之人道出,不少朝臣對他亦改觀了些許,甚至對他是頗為賞識。
可此時,他們卻不敢多看文官一眼,只心懷希冀,望皇帝真能因他一語而收回成命。
皇帝微微直起身子,一雙如鷹隼的眸子緊盯著年輕文官。“照愛卿如此說來,你似乎比朕更適合坐這龍椅啊。”他摸了摸椅柄,勾起一抹嘲諷的弧度來,“這龍椅,要不換你來坐?”
文官大驚失色,慌忙跪下,背脊皆是涼意。“臣、臣不是這個意思啊皇上!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忠君之事。臣從未有異心,只願皇上所統治的江山永固,天下昇平!”
“是麼?”皇帝站起身來,一步步走下臺階,站在群臣面前。“朕,並不認為加重那麼一丁點的稅賦就會讓我大盛子民做出這等事來。愛卿方才說的那些事,難道現下並沒有在民間發生麼?這與朕加重稅賦有何干系?!”
“國庫空虛已久,現下朕欲立新後,所用之物必是珍品,可國庫空虛如此,朕要加重賦稅填充國庫,有何不可?!”皇帝已然決定下月除夕宮宴便當眾頒發立後聖旨,他要以最好的聘禮將媃兒給娶過來,讓她風風光光地站在自己身邊,享盡這世間的一切榮華。“新後亦既是百姓們的國母,他們為國母出點綿薄之力,這不應該麼!”
文官不可置信地抬眼,眸中略有一分呆滯。他難以相信眼前這般男子竟是一國天子,那所謂的皇帝竟一丁點都不瞭解民間究竟是何生活,皇帝日日在宮中所用珍饈、美酒,每一樣所用之物皆出自百姓。他日日奢靡,可想過現下大盛百姓過的是何日子?
文官入仕不久,寒窗苦讀考上功名才有了今日站在此地的文官一職。他貧寒,家住長街上。日日出門都皆可聽見百姓叫苦連天,百姓可以為了一碗稀粥而大打出手,街上乞討的孩子尤為多,他們一個個都是被家裡趕出以乞討維生,更有狠心的父母將尚未及笄的女兒賣入青樓,只為了那一袋摻了沙的白米。
官途黑暗,皇帝徵收一成賦稅,底下的貪官們就會向百姓們收取三成賦稅。若再加重賦稅,便是讓百姓們都去死。
文官渾身皆顫,耳畔好似又響起了那些個百姓跪倒在他面前,祈求他給一點吃食的悽慘哀嚎。他咬牙,看向遠在前方的天子,心底生出一股決然來。他站起,目露毅然,“皇上出過宮闈嗎?”
皇帝見那人忽而站起,正欲拂袖降罪,便又聽他道:“皇上若出過這宮闈,便會知曉,加重賦稅究竟有多荒唐!”文官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只想將心中所言盡數道出,“你是皇帝,不用征戰四方,只需龍御宮中。怎會知曉這金樽玉瓦的宮牆外,百姓過的是何等生活!皇上可知,你的一頓御膳,二十道菜足以普通百姓一家吃上一旬!如此這般,皇上還欲增加稅賦,這是在逼著百姓去死麼!”
“放肆!”皇帝怒喝一聲,額角青筋忽隱忽現,臉色難看至極。他大揮衣袖,“來人,將此胡言亂語的佞臣拖出去,殺無赦!”
文官說出此話,早已不畏生死,他滿面坦然,唇角卻忽而勾起一抹笑意來,“君要臣死,臣不死既是不忠。但是,他日斷送盛國,臣非亡國之臣,可你便是亡國之君!”
皇帝更是龍顏大怒,一把搶過身旁侍衛的劍直指文官咽喉,“你當真以為朕不敢殺了你麼?!”
一個個朝臣面上死寂,輕扯嘴角,欲說些什麼,可最終全都選擇了明哲保身,頹然地垂首。文官的一襲話,猶如給了在場朝臣當頭一棒,若大盛朝繼續由眼前的帝王所統治,亡國之日,就在前方。
往昔的皇帝縱情聲色,荒淫無度。而後他專寵淳妃,雖亦然不妥,可終究比那連早朝都要帶著妃嬪的皇帝要長進許多。卻未曾想,他們的天子,一國之君竟要在嫡母薨逝後不過幾日便要下旨立新後,更要因此增加百姓稅賦,一個心中無百姓子民的皇帝真的能帶大盛走向榮華麼?
朝臣們連想都不敢想往後他們將會過何等的日子。
文官嗤笑,目光直視皇帝。跪在身側的同僚心急如焚,不斷扯著他的衣袍示意他趕緊求饒,先將小命保下。可卻都被文官忽視了,他雖初入仕,可他也明白官場規矩,亦知曉人情世故。他寒窗苦讀,亦是想著有朝一日能與光同塵,帶著百姓走向繁榮盛世。
可眼前君王,並非能給予他們盛世之輩。
“百姓乃一國之根本,無百姓,便無家。”文官忽而緊握劍柄,若能以他之死血濺金鑾殿警醒那些還尚存妄念的朝臣,看清楚眼前帝王是否還配坐在龍椅之上。“無家,便無國——”
文官尾音剛落,手上便毫不猶豫驀然使力,就著皇帝的手一刀抹了自己的脖子,鮮血四濺,就連皇上的臉與龍袍亦沾上了他的血。鋒利的刀隨即落在地上,發出一聲巨響,落到百官耳中更是頭皮發麻。
他們離得遠,且有皇帝的身子遮擋,他們根本看不清楚實際情況如何,只依稀推斷是皇帝斬殺了那文臣。
朝臣們心有慼慼,似是也有一把刀橫在他們的脖子上一般,只要皇帝稍有些不高興,那刀便會毫不留情地抹了他們的脖子。
皇帝嫌惡地後退兩步,內侍監忙上前給皇帝擦拭臉上所沾染到的血漬。皇帝卻一把推開了他,驀然轉身快步往外走,嘴裡還怒斥道:“該死的佞臣,竟膽敢將朕身上的龍袍弄髒,這是在詛咒朕麼!”
“拖出去!”皇帝雙眸滿是狠厲之色,似要藉以此人來立下威信,讓朝臣不敢對自己生出任何二心。“將這佞臣的屍體拖出去餵狗!”
話落,皇帝已出了金鑾殿,只餘下一眾朝臣仍呆滯在原地。
他們親眼看著內侍監將那文臣的屍體拖出門外,金鑾殿上一片血痕,外頭積雪上亦血紅一片,觸目驚心。外面陡然響起野狗吠聲,聽得人心不禁一顫,恍若間,他們好似看見了往後自己的下場。
一瞬間,背脊爬滿寒意。
心頭不自覺浮現出文官死前的字字句句,那些話好似烙印在了腦中一般,揮之不去。
朝臣視線皆有意無意落在那張龍椅上。或許,這龍椅上該坐的人不該是他。
皇帝怎麼也料想不到,這一次的早朝,他所以為忠心耿耿的朝臣們就在一息之間,心態發生了變化,對他生出了二心。
(94)有染
養心殿中,皇帝坐在軟榻上,看著案桌上放置的一大摞全是上書阻撓他下月立新後之事,他便心煩得緊。
皇帝無法理解,立下新後有何不妥,前時嫣昭昭那樣無能的皇后那些個群臣亦從未如此反對過,這次明明同是嫣家女,為何媃兒就不能成為他的新後!他一味地想要朝臣們依他之言,欲要他們對自己言聽計從,可卻從未想過現下他尚在服喪期,根本不能碰撞上喜事。
他興許甚至都已然忘了,大盛的太后,他的生身母親才剛薨逝將近半年。皇帝對他嫡母之死更可謂是不聞不問,即便是舉喪亦也是草草了事,皇帝只匆匆露臉後便急著回去與嫣梔媃顛鸞倒鳳,毫不忌諱。太后鬥了一輩子,害了無數人的性命,皆是在為他鋪一條錦繡之路,可亦正是如此,皇帝自小驕縱奢靡慣了,早已被養廢了,還如何能成為一國之君。
或許,如此皇帝便是太后最大的報應。
“皇上,奴才有一事要報。”門外,內侍監略有些尖銳的嗓音傳入,皇帝正煩躁至極,出口便道:“不聽!”
原以為那內侍監便會就此放棄,可未曾想那膽大包天的內侍監竟再一次籌措道:“皇上,事、事關冷宮那位廢后。”
皇帝批閱奏摺的動作一頓,似來了兩分興致,將手上的奏摺隨意扔至一旁,便讓人進來。“究竟何事。”一別將近半年,想來嫣昭昭早已被冷宮的陰寒可怖嚇瘋了吧,再有那謝辭衍出兵到豐國也不知而今屍骨何在。思及此,皇帝心情不由愉悅了幾分,連帶著對內侍監亦多了點和顏悅色。
內侍監悄然觀摩著皇帝的神色,見他心情似不錯的模樣,他才雙膝跪地,忙將聽來的訊息飛快道出:“奴、奴才……聽聞冷宮那位廢后與攝、攝政王……”他眼尾驚懼地看了一眼皇帝的神色,終極輕道出最後二字,“有染。”
“你說什麼?!”皇帝驀然直起身子來,抬腳便往那內侍監的胸膛上踢了一腳。“你再說一遍!”
那內侍監在地上驀然翻滾幾下,又迅速忍著痛爬起跪在地上,疼得直冒冷汗。“皇、皇上息怒……奴才、亦是從其他宮女的口中得來的訊息,並、並不曉得……是否屬實啊!”
皇帝猛然將案桌上的奏摺盡數掃至地面,怒不可遏,“說,你給朕仔仔細細地說來!”
內侍監連道了幾聲“是。”才將那宮女所言盡數娓娓道來。“奴才聽負責侍奉冷宮主子們的侍女說,在攝政王殿下出徵前的那一晚,曾看見過他深夜在廢后所居住的寢殿中出來。當時她隱隱便覺得不對勁,正準備待天明之時到寢殿中一探究竟,可不等她有如此機會,她便被人告知廢后那處再無需她來伺候。那會兒,她便更覺廢后與攝政王定、定有些不可告人的關係。”
皇帝手掌緊握成拳,“事已將近半年,為何現今才將此時說出?”
內侍監嗓音更輕,“那宮女自覺人微言輕,這樣的話若是所以宣之於口便是在招惹殺身之禍。今日亦只是碰巧,奴才路過之時聞見此宮女在同人商議,要不要將一個天大的秘密告知皇上。事關皇上,奴才無法不上前追問一番,終那宮女才願將此事告知於奴才。”
“好!”皇帝忽而楊唇笑了起來,“好得很啊!”
他並非因心悅嫣昭昭才介意她與人有染之事,反而皇帝如此勃然大怒,只因這關乎於他帝王的面子!雖人人都知他與嫣昭昭不和,可他亦不容許那個賤人將他作為天子的尊嚴踐踏在腳下,堂堂一國之君,廢后竟與人有染,這便是在打他大盛朝的臉面。
且,仔細回想一番,此前謝辭衍為嫣昭昭求情的舉動放在此時更是耐人尋味。以往從不多管後宮一樁閒事的謝辭衍竟為了嫣昭昭闖他養心殿,更膽敢對他說出那等大不敬的話來,那時謝辭衍道他欠了嫣槐人情,需報恩,可如今想來卻處處皆不合理。
皇帝輕呵一聲,本打算直接下令杖殺嫣昭昭。可轉念一想,若她真與謝辭衍有染,何償不是一顆對付謝辭衍最好的一枚棋子。“去,將驗明正身的太監給朕找來,朕要親自去一趟冷宮。”
冷宮蕭條,唯有一座宮殿在此地顯得格格不入。嫣昭昭在這兒過了將近半年的生活,一直都還算安寧。謝辭衍剛到豐國邊境安營紮寨時,便曾修書一封到霍隨府上,而後待霍隨入宮時便會交給悄摸交給碧落,終交到嫣昭昭手上,一月一封,從未間斷。
只是,這一月她卻遲遲尚未接到謝辭衍的來信,心中不安更甚。一連幾日嫣昭昭都心神不寧,無時不刻不在擔心著謝辭衍。
殿中唯有嫣昭昭一人神情略為呆愣地坐在軟榻上,她聽聞今日霍隨亦進宮來了,便命碧落去尋霍隨問詢他最近可否有收到謝辭衍的信抑或是有關於他的一丁點訊息。
殿外霍然傳來一陣喧鬧聲,她下意識地以為是碧落回來了。可仔細聽,傳來的卻是男人的聲響。待嫣昭昭反應過來時,殿門已然被轟然開啟,身穿龍袍的帝王抬腳踹開了門,每跨進來一步,他的臉色便難看一分,視線不斷落在寢殿中的一物一設。
嫣昭昭眉頭緊蹙,心頭略有些慌亂,似未曾想過有一日皇帝竟還會到這種地方來。她正欲行禮,下巴卻猛然被皇帝的手掌給緊緊扼住,迫使她抬起頭來。“朕,將你打入冷宮來是要你受盡苦難,被折磨得不成人樣。”他看了一眼比他後宮嬪妃所差無幾的寢殿,心中更是篤定她與謝辭衍有染一事。他死死地緊盯著嫣昭昭,“你這寢殿,是謝辭衍給你置辦的吧?”
嫣昭昭瞬然呼吸一滯,雙眸驀然睜大了些,又強迫自己鎮定下來。“妾、妾身……不明白皇上、所言……”
皇帝嗤笑,手上更加用力。“莫要再裝了,朕已然知曉你與謝辭衍有染一事。”
嫣昭昭心驀然一沉,腦子好似被什麼給擊中般,空白一片嗡嗡作響。她艱難地吐出字來,“我、沒有。”
皇帝卻一把將她摔落在地,似碰到什麼腌臢東西般,一臉嫌惡地接過內侍監遞來的方帕,擦了擦手,隨即將那方帕扔到嫣昭昭身上。“朕早料到你會嘴硬。”他額首示意,隨皇帝一同來的內務府太監立馬會意,上前便欲將嫣昭昭給拽起。皇帝見狀,心情終是愉悅幾分。“所以,朕特意命人過來給你驗明正身。”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