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25-04-23
(97)讓賢
“大膽謝辭衍!”皇帝怒不可遏,面上裝作鎮定,實則心中已然略有些慌亂。“你可知你在說著什麼大逆不道的話麼!”
轉念一想,或許謝辭衍只是在恫嚇他罷了。皇宮守衛何其森嚴,每一處更有他的禁衛軍巡視,若謝辭衍的大軍已然包圍了皇宮,他又豈會不曉得。
思及此,皇帝慌亂的心稍稍安定了下來,或許謝辭衍不過只是在虛張聲勢,以此來要挾他放過嫣昭昭罷了。他輕嗤一聲,“謝辭衍,莫要在朕的面前裝腔作勢,你去往豐國征戰的大軍亦是朕計程車兵,他們豈會隨你造反?!”
“你的兵?”他似聞見什麼笑話一般,輕笑一聲,舒展開的眉眼間滿是嘲諷之色。“你用什麼來養他們?你是否忘了,早在兩年前,你不再許本王外出征戰時,便斷了大軍的糧草。敢問,你的兵何在!”
皇帝一時語塞,好似並未想起此事來。可謝辭衍卻猶然在目,那會兒的皇帝荒淫無度、奢靡至極,光是養著後宮的一眾妃嬪都已花費了國庫中的不少金銀。可偏生,皇帝卻絲毫不收斂,晉的妃嬪越來越多,每日花的銀錢如流水一般。
國庫逐漸空虛,皇帝便打起了糧草的主意。以他的話來說就是,盛國已然太平繁榮,無需再征戰,這買糧草的銀錢便可免了讓他用在適時的地方。
何其可笑,堂堂一國天子竟為了縱情聲色捨棄了最為重要的兵力。當年,皇帝貪圖淫樂,舍了大軍。謝辭衍便私下將他們都給養起來,甚至壯大,變為他自己的大軍,今日皇帝更是敗在了當初他所捨棄的大軍手上。
“霍、霍隨呢?!”皇帝已然徹底慌了,他好似在這一刻才想起來,他並無兵權在手。因著有謝辭衍鎮守盛國,以至於朝中多為文臣,他亦更器重文臣,宮中能用的武將更是寥寥無幾,只能想起來一個霍隨。“對!朕還有霍隨!”
他正欲走出養心殿喚人來護駕,眼見謝辭衍竟絲毫沒有阻攔,甚至還給他讓出一條道來,心中忽而警鈴大作,步子一頓,神色戒備地看向謝辭衍。
“霍隨?”謝辭衍嗤笑,眸中嘲諷之意更甚。“如今鎮壓在宮門口的領軍正是霍隨。”
皇帝滿眸皆是不可置信,在現下這一刻才終是曉得了恐懼。“不、不可能……”
謝辭衍亦不想再與之廢話,徑直將於他而言的殘忍真相皆宣之於口。“不僅是霍隨,你這皇宮之中有許多人都在本王的麾下。本王一直在等,等一個可以將你這個昏君給拉下龍椅的時機,原想著再給你幾日安生日子,可你既敬酒不吃,那便莫怪本王今日就要你退位讓賢!”
他這回到豐國征戰,不過是表面功夫,實則他早已在外部署好一切,只等出師有名便一舉逼宮。可奈何,今夜忽而出了這事,才不得不將計劃提前,哪怕是出師無名他亦要將這個昏君給拽下龍椅!
皇帝徹底慌了,一張臉再沒有方才那般得意。“不……不!”他似忽而想起什麼,忽而大喊,而後又仰天大笑,似瘋魔了一般。“朕、朕才是名正言順的天子啊!朕是嫡系血脈,盛國唯有嫡系血脈的皇嗣才有資格繼承皇位!而你,謝辭衍不過就是一個庶子,你憑什麼讓朕讓位!你這是謀逆,滿朝的文武百官都會反對!朕,才是真正的天子!”
謝辭衍唇角勾起一抹笑來,一雙眸中全是淡然之色。“你便是仗著自己是嫡系血脈,以為無人能將你拉下來,才一直如此肆意妄為,將這原本的繁榮盛世糟蹋成如今這腌臢汙穢的模樣!”他眉眼間泛起厲色,一步步朝皇帝走近,“可你是否忘了?這龍椅上的天子是要嫡系血脈不假,可亦先要有盛世江山才需要天子,若這盛世淪為廢墟亂世,要嫡系血脈的天子又有何用?!”
他步步緊逼,皇帝步步後退,直至退無可退,腿窩碰到床沿整個人便不受控地往後倒去。謝辭衍居高臨下地看著他,欣賞著他現今狼狽至此的模樣。“你登基的這些年來,可曾為我大盛百姓做過一件事?你除了懂得淫樂奢靡,你還懂得什麼?治國之道你不識,治軍之法你亦不曉。死在你手中的忠臣無數,個個皆是我盛國的肱股之臣,他們是何下場滿朝百官皆看在眼裡,你的所作所為皆令人寒心至極,為何竟還能自信如此,他們還會奉你為君?”
“不、不可能!”皇帝急得握拳捶床,張嘴想反駁於他,卻又似被捏著咽喉般,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只能無力地否定著,“滿朝百官對朕皆忠心耿耿!你即便逼宮亦是亂臣賊子,他們又豈會容你坐上龍椅!”
“朝臣所忠乃這盛國,而非是你這昏君!”他眸光淡然,唇邊淺淺掠過一抹笑意,語氣卻冰冷得讓人不禁背脊生涼。“正巧本王讓霍隨召集了百官提前早朝,現今就在金鑾殿等候,不若你就同本王前去一聞他們的看法,看他們究竟是要你這昏君繼續穩坐龍椅,還是迎接新君繼位。”
“好!”皇帝陡然笑了,心中不禁暗罵謝辭衍蠢笨,若讓他走到朝臣百官面前,他便可在朝臣面前堂而皇之地治罪於謝辭衍,甚至還能借此徹底將其除掉。他從未懷疑過那些個朝臣會讓他退位,他才是真正流著嫡系血脈的天子,是天命所歸,他們怎可能會不跪倒在他腳下!
皇帝率先出了養心殿,疾步往金鑾殿的方向而去。謝辭衍絲毫不急,皇宮中已然全是他的人馬,根本不懼他會耍什麼花樣,且他亦沒有這個腦子。
謝辭衍走到嫣昭昭面前,沒有往昔時的那般溫柔,眸色淡然語氣更是無甚波瀾。“不要亂跑,到謹園等我回來。”
“可……”嫣昭昭正欲對他說些什麼,謝辭衍卻沒給她這個機會,說完話後便徑直越過她走出了養心殿,竟是連回首看她一眼也無。
謝辭衍從未如此待她,且方才經歷過一場生死邊緣的驚心動魄,尚有些驚魂未定,現卻遭如此漠視,心中不免難受。她鼻頭一酸,眸中隱隱氤氳著點點霧氣,謝辭衍還是惱了她與那皇帝親近如此。
嫣昭昭吸了吸鼻子,抬眸看了眼謝辭衍愈發遠去的背影,終還是收起了小脾氣,聽話地往謹園走去。
而肅穆的金鑾殿上,烏泱泱站滿了一眾朝臣。他們個個皆一臉茫然凝重的神色,與身旁的同僚悄然竊竊私語,眸光不時瞥向外邊站定的一排大軍,心中忽有種不安之感。
“皇上、攝政王駕到——”
內侍監的高聲吟喊一齣,朝臣們眸中皆多了幾分光亮,似在暗暗為攝政王凱旋歸來而高興。他們正欲跪下行禮,卻被忽而疾步而來的皇帝制止,他手指著施然走來的謝辭衍,怒喝道:“攝政王謝辭衍意圖謀反,朕要將他處以極刑!”
金鑾殿中靜默一片,落針可聞。朝臣們面面相覷,一時間竟不知該作何反應。他們不是懷疑皇帝所說,而是疑惑既攝政王謀反,為何全無一個侍衛護駕皇帝身側,反倒還與他一同到此處來,是為何意?
謝辭衍上前一步,負手而立。冷然的嗓音響徹在金鑾殿中,讓所聽者不禁挺直了背脊。“本王將諸位請來,便是要問一句,若今日本王要此昏君退位讓賢,眾卿是否同意。”
朝臣們大駭,紛紛跪倒在地,卻是連一個字都不敢說。
皇帝見眾人沉默,更是怒極。“爾等為何沉默!”他下意識欲要找奏摺朝他們扔去,而現今他與謝辭衍一同站在龍椅下,手邊並未有奏摺。滿腔怒意堆積喉頭,他抬腳便欲往離他最近的年邁丞相踢去。
卻在即將碰到丞相肩膀的瞬間,皇帝膝蓋忽而刺疼一縮,腳步踉蹌往後退了幾步。抬眼卻見謝辭衍手中正拿著一枚銅錢,神情漠然清冷。“大膽謝辭衍!你竟敢損傷朕的龍體!”
左丞相乃兩朝元老,現已花甲之年。他驀然睜開那雙略有些渾濁的雙眼,朝謝辭衍作輯,嗓音雖蒼卻渾厚,“臣,願奉攝政王為帝!”
他並非不知曉皇帝昏庸無能,無德無才,非一國良君。可僅憑皇帝的嫡系血脈,他一再忍讓輔佐多年,便是盼著終有一日天子將開竅,造福於黎明百姓。可多年來,他卻一再失望。若再無其他人選,再無其他有能之士與之相較,他或許不會產生此等念頭,可攝政王屢屢建功,有治國之大能,與皇帝相較,高下立見。
且前陣子那文臣的一番肺腑之言仍在心頭盤踞,若他再繼續奉昏君為帝,盛國真真是離亡國不遠了。單看皇帝被逼宮,卻絲毫沒有反擊之力,只能在群臣面前大放厥詞,卻無能動攝政王分毫,便可見他甚至連自己的龍椅都保不住,要如何能依靠他護住大盛百姓安寧。興許,將如今已然千瘡百孔的盛國交予攝政王手上,還能孤注一擲讓百姓們太平安榮。
朝中群臣皆為見風使舵之人,更有甚者早已不滿眼前帝王的所作所為。見德高望重的左丞相已然開口,心中蠢蠢欲動的朝臣們亦作輯,異口同聲道:“臣願奉攝政王為帝,請攝政王,繼位!”
似喊出心中所思所想般,大半朝臣嗓音洪亮,帶著一顆為百姓的赤誠之心吶喊著,餘音迴盪在偌大的的金鑾殿中,似海浪聲般洶湧,久久不散。
(98)登基
見大半文武百官皆紛紛諫言,皇帝一張陰沉得宛若能滴出墨來,他呼吸一下比一下更急,情緒已然到了即將暴怒的邊緣。“你們一個個的都想造反麼!都給朕瞧清楚,朕才是這盛國的皇帝,唯一的天子!”
同樣跪在前排的右丞相嫣槐緊蹙眉頭,心底不斷在盤算著什麼。他不動聲色地看了一眼身後,還有些他的門生與關係親近的同僚都仍處在觀望並未向攝政王投誠,他暗暗鬆了一口氣,只要還有人站在身後支援,他便能有足夠的底氣開口進言保住天子的帝位。
“臣,反對!”嫣槐作輯,嗓音擲地有聲,宛若正義之師。“當今皇上既無病亦尚且未駕崩,豈有被人貿然取而代之的道理?倘若領兵打仗,凱旋而歸數次便是大功一件,被看作有資格登基的才能之輩,那豈不是個個將軍都能與帝王一爭龍椅?我盛國豈不大亂?!”
嫣槐義正言辭,儼然一副為帝王籌謀考慮的忠臣模樣。可實則他心中根本不在意誰會坐上這龍椅,他欲保住現今的皇帝,不過是因為他容易控制,且還能予他當上這統宰朝堂的丞相,更因下月他的女兒將會成為盛國皇后,風光無限,屆時他嫣家的門楣可謂熠熠生光,再無人可與之比肩。
眼見美夢就在眼前,他豈容有人破壞他將到手的權利、名聲!
此言一齣,那些個與嫣槐為一黨的朝臣們亦紛紛作輯附和。他們皆與嫣槐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們皆知下月嫣梔媃將被冊封為後,嫣槐給他們許多的承諾尚未兌現,又豈能眼睜睜地看著皇帝被扯落下龍椅。
他們富貴的日子過慣了,從未見過窮苦百姓過的是何種生活,更是心安理得只想要繼續過上富裕,一身名利的日子。
皇帝龍心大悅,“好!嫣丞相說得好!”他霍然又似有了底氣一般,“朕尚站在此處,你個亂臣賊子憑什麼越過朕即位!”
“就憑你昏庸無能,不配為一國之君!”謝辭衍眸光如鷹隼般銳利,眼眸半眯,緊緊盯著皇帝,眉宇間卻透露出令人無法忽視的威嚴。
他自懷中取出一份奏摺來展示於朝臣前,嗓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似重錘敲擊在眾人心上。“豐國與安國早已結盟,他們一國有財,一國有兵馬,聯合在一塊便所向無敵。在如此必輸的局面上,這位所謂的皇帝竟不給一丁點糧草便讓本王帶兵出征豐國,豈不夢話?!”
“如此置盛國、百姓安危於水深火熱之地的一國之君,你們誰依舊要奉他為君!”謝辭衍將手中奏摺遞給嫣槐,“嫣丞相方才言之鑿鑿,質問於本王如何能貿然將昏君取而代之,這份奏摺便是答案。此番出征,本王並未費一兵一卒便與豐國君王達成了十年盟友的協議,豐帝白紙黑字,國印為鑑,此後十年不再出兵討伐,會與我盛國達成友好之邦。”
謝辭衍一身鎧甲,身子挺拔地立於殿中,舉手投足間接散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甚至遙比身穿一襲龍袍的天子還來得更有國君之姿。“眾卿要的是一個帶領朝臣與百姓走向亡國之路的昏君還是要帶領諸位走向盛世榮華的君王。想來,你們應是心中有數才是。”
他居高臨下立在嫣槐身前,朝他伸手要回那份結盟協議,看向他的眸中更多的是不屑,“嫣丞相現今可還覺得本王不配坐上那龍椅?”
嫣槐語塞,雙拳緊握卻饒是想不出任何可反駁他的話。
“你不配!”皇帝一聲怒吼,猛然向謝辭衍走去。“盛國要這結盟協議作甚?!朕命你出征,要的是大敗豐國,一統天下!”
年邁的左丞相雙眸一閉,不禁嘆息搖頭。瞧瞧,他們這位所謂帝王甚至不知曉那份結盟協議對他們盛國來說究竟有多重要。盛豐兩國向來不和,皇帝剛登基時,羽翼未豐,便派出了使者以大量的金銀錢財與駿馬盡數送予豐國以求得安和。可老皇帝狡詐,只願口頭應下並未寫下休戰書,可確也在皇帝剛登基的數年未曾來犯。
大量金銀自國庫流出,以至於國庫空虛,若是皇帝心繫於國事與黎明百姓,這點金銀亦非不能再有,可皇帝非但沒有費心將金銀賺回,甚至還用僅剩不多的金銀予開鑿後宮,選秀,金銀也就隨著大量的奢靡揮霍而坐吃山空。且皇帝還心高氣傲,認為自己已然坐穩龍椅後,多次挑釁於豐國,兩國的休戰本就是口頭協議,豐國老皇帝又豈能容忍一個黃毛小兒多次冒犯,這才頻頻攻打。若不是得攝政王多次征戰將豐國打得節節敗退,盛朝怕是早已覆滅。
兩國關係可謂是劍拔弩張,且前還有豐安兩國結盟一事,要想再與豐國結盟更是難上加難。可攝政王竟有如此才能讓豐國寫下結盟書,白紙黑字,那是真真切切抵賴不得的休戰書。有了這一層保障,他們盛朝便可真正的休養生息,百姓們亦無需承受戰火所帶來的流離失所,盛國才有可能走向繁榮盛世。
可眼前的皇帝竟無法參透這休戰書所帶來的利益,一心只想著戰火蔓延,絲毫不知民間百姓疾苦。有帝王如此,百姓怎能安居樂業,盛朝又豈能有朝一日成為鼎盛強國。
謝辭衍漠視於昏君,面朝於朝中百官。“本王再問一次,今日本王要昏君禪位於我,眾卿同意與否!”
昏君不知休戰書的重要,可捫心自問,朝中百官哪個想打仗。他們盛國能走到今日,全靠攝政王領兵有方,若今日他無法登基,變為階下囚,往後豐國來犯,他們便只會成為豐國最低賤的俘虜。
“臣等恭請攝政王登基——”
眾志成城,嗓音比方才還要洪亮,再不是勢單力弱。就連嫣槐的那些個門生與同僚亦再無反對之聲,而右丞相嫣槐見大勢已去,亦只能違心地恭請新帝登基,心中卻已然在盤算著如何如往前那般成為新帝身側的心腹之臣。
謝辭衍嘴角微微上翹,一雙眸子終露出一抹由衷的笑意來。他徑直轉身,抬步往龍椅走去,越過昏君身側時忽而低笑出聲,似是勝利者對那可憐的敗者露出的嘲諷般,繼而他直視著那金碧輝煌的龍椅,穩穩當當地踏上臺階,站定在龍椅前。半晌,他才霍然轉身,坐在了龍椅之上,一手握住椅柄上雕刻精緻華美的龍頭,再抬眼,眉宇間已然是一片肅穆之色。
“臣等拜見新皇,願皇上千秋萬歲,萬福金安——”
謝辭衍抬手,“眾卿平身。”
“放肆!”皇帝面目猙獰,模樣十分可怖,宛如一隻咆哮的猛虎,他指尖顫著直指已然端坐在龍椅上的謝辭衍,“朕尚且立於此處,你豈能如此旁若無人登上朕的龍椅!”
他一雙鳳眸輕挑斜睨,好似已然不再將這昏君放入眼裡,眉眼間卻帶著一股似有若無的凌厲之感。“從朕坐上這龍椅的那一刻起,你,在這金鑾殿便再無立足之地。”
謝辭衍面露幾分譏諷,“你還有何資格站在朕的面前瘋癲無狀。”他帶著幾分漫不經心抬眸,隨口喚道:“霍隨何在?”
門外霍隨聞言,快步入到金鑾殿中恭敬地朝龍椅上的謝辭衍跪下,作輯,“臣在。”
他眸中多了幾分笑意,“將此廢帝找個地方好好安置下來,待朕登基大典後再行處置。”
霍隨應下,上前不費吹灰之力便將人給擒住往外拽。廢帝不依不撓,張嘴大聲叫嚷著,饒是他嗓音捅破天際,亦無一人上前,更無一名侍衛為其護駕。將這一切皆看在眼中的朝臣不免心生悲涼之意,在自己面臨險境之時竟毫無自保能力,如此帝王要如何帶領一眾朝臣與百姓立於平穩之地。
饒是方才心底還有些不忿謝辭衍取而代之登基的朝臣此時亦心服口服,再無二心。比起廢帝窩囊至此,眼前新帝更能讓他們拜服。
“大膽霍隨!”不論廢帝如何掙扎,也依舊沒有撼動霍隨分毫。“放肆!你們都放肆!朕要治你們死罪!杖斃你們所有人——”
廢帝猙獰咆哮,急得雙頰紅潤,雙目充血,身子隱隱還有些顫抖。他話音剛落的瞬間,忽而抬起掌心捂住了嘴,繼而猛烈咳嗽起來,驀然吐出一口汙血,染紅了掌心。
廢帝一怔,略有些呆滯地定定看著自己滿是鮮血的掌心。旋即,鼻間忽湧一股熱意,指尖輕觸,竟又是血汙一片,駭人至極。
他張了張嘴,似想說些什麼,可後腦不斷傳來的激烈疼意讓他根本無法說出一個字來。眼前意識逐漸模糊,渾身好似飄在雲端之上一般,腳步虛浮,下一秒便整個人倒在了金鑾殿中央,臉色極其蒼白,雙頰與唇畔卻紅潤異常。
血汙滴落龍袍,在龍嘴角暈染開來,似金龍飲血。乍一看,竟有幾分可怖。
(99)玉佩
嫣昭昭推開了謹園的寢殿門以後,卻發現裡頭燭火明亮。她稍有些怔楞,按理說今夜謝辭衍一回到宮中便被皇帝給請到瑤池殿,這兒應未燃起燭火的才是。
她雖狐疑,卻也沒做他想,徑直入內隨意坐到一張軟塌上乖乖地等候著謝辭衍歸來。
可過了將近一個時辰,卻尚未見謝辭衍歸來的身影。她好幾次欲邁出寢殿到金鑾殿去探查一番情況,可每每將邁出腳步的瞬間,她又嘆息放棄了念頭。雖是擔憂,可她更不想成為謝辭衍的絆腳石,若此時她貿然出去,可能非但幫不了他,甚至還會讓他再分心。
夜深露重,奔波勞累一日的嫣昭昭已然有些神智模糊,她將手撐在軟塌旁的茶案上,闔上雙眸假寐一會兒,卻是好幾次都險些從軟榻上摔下。她實在倦,既想在此等著謝辭衍回來,卻又耐不住睡意不斷席捲而來。
終再一次假寐險些摔落時,嫣昭昭受不住站起,朝內室的床榻走了過去。
嫣昭昭是第一回入他的內室,她過來謹園的次數屈指可數,每回過來亦是在外間說話,未曾入內。她仔細端詳著內室的擺設,卻只見一張檀木的案桌,上面擺放著紫砂茶壺與一個茶盞,靠牆處是放著書櫃,裡面存放的全是些兵法古籍。一道屏風擋開,床榻隨即映入眼簾,一側則是衣櫃,她好奇地將衣櫃開啟,裡面果真全然皆是玄色的衣袍,再無別的花樣顏色。
謝辭衍並非是個喜好花哨之人,所用之物皆精簡不已。環視一圈,亦未尋到什麼有趣之物,當倦意又一次襲來時,嫣昭昭便躺在了謝辭衍的榻上,拿起置於一旁的被褥蓋到自己身上。卻在拿起被褥後,看見了掩藏在厚長被褥後的小暗櫃。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1】【2】【3】【4】【5】【6】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大膽謝辭衍!”皇帝怒不可遏,面上裝作鎮定,實則心中已然略有些慌亂。“你可知你在說著什麼大逆不道的話麼!”
轉念一想,或許謝辭衍只是在恫嚇他罷了。皇宮守衛何其森嚴,每一處更有他的禁衛軍巡視,若謝辭衍的大軍已然包圍了皇宮,他又豈會不曉得。
思及此,皇帝慌亂的心稍稍安定了下來,或許謝辭衍不過只是在虛張聲勢,以此來要挾他放過嫣昭昭罷了。他輕嗤一聲,“謝辭衍,莫要在朕的面前裝腔作勢,你去往豐國征戰的大軍亦是朕計程車兵,他們豈會隨你造反?!”
“你的兵?”他似聞見什麼笑話一般,輕笑一聲,舒展開的眉眼間滿是嘲諷之色。“你用什麼來養他們?你是否忘了,早在兩年前,你不再許本王外出征戰時,便斷了大軍的糧草。敢問,你的兵何在!”
皇帝一時語塞,好似並未想起此事來。可謝辭衍卻猶然在目,那會兒的皇帝荒淫無度、奢靡至極,光是養著後宮的一眾妃嬪都已花費了國庫中的不少金銀。可偏生,皇帝卻絲毫不收斂,晉的妃嬪越來越多,每日花的銀錢如流水一般。
國庫逐漸空虛,皇帝便打起了糧草的主意。以他的話來說就是,盛國已然太平繁榮,無需再征戰,這買糧草的銀錢便可免了讓他用在適時的地方。
何其可笑,堂堂一國天子竟為了縱情聲色捨棄了最為重要的兵力。當年,皇帝貪圖淫樂,舍了大軍。謝辭衍便私下將他們都給養起來,甚至壯大,變為他自己的大軍,今日皇帝更是敗在了當初他所捨棄的大軍手上。
“霍、霍隨呢?!”皇帝已然徹底慌了,他好似在這一刻才想起來,他並無兵權在手。因著有謝辭衍鎮守盛國,以至於朝中多為文臣,他亦更器重文臣,宮中能用的武將更是寥寥無幾,只能想起來一個霍隨。“對!朕還有霍隨!”
他正欲走出養心殿喚人來護駕,眼見謝辭衍竟絲毫沒有阻攔,甚至還給他讓出一條道來,心中忽而警鈴大作,步子一頓,神色戒備地看向謝辭衍。
“霍隨?”謝辭衍嗤笑,眸中嘲諷之意更甚。“如今鎮壓在宮門口的領軍正是霍隨。”
皇帝滿眸皆是不可置信,在現下這一刻才終是曉得了恐懼。“不、不可能……”
謝辭衍亦不想再與之廢話,徑直將於他而言的殘忍真相皆宣之於口。“不僅是霍隨,你這皇宮之中有許多人都在本王的麾下。本王一直在等,等一個可以將你這個昏君給拉下龍椅的時機,原想著再給你幾日安生日子,可你既敬酒不吃,那便莫怪本王今日就要你退位讓賢!”
他這回到豐國征戰,不過是表面功夫,實則他早已在外部署好一切,只等出師有名便一舉逼宮。可奈何,今夜忽而出了這事,才不得不將計劃提前,哪怕是出師無名他亦要將這個昏君給拽下龍椅!
皇帝徹底慌了,一張臉再沒有方才那般得意。“不……不!”他似忽而想起什麼,忽而大喊,而後又仰天大笑,似瘋魔了一般。“朕、朕才是名正言順的天子啊!朕是嫡系血脈,盛國唯有嫡系血脈的皇嗣才有資格繼承皇位!而你,謝辭衍不過就是一個庶子,你憑什麼讓朕讓位!你這是謀逆,滿朝的文武百官都會反對!朕,才是真正的天子!”
謝辭衍唇角勾起一抹笑來,一雙眸中全是淡然之色。“你便是仗著自己是嫡系血脈,以為無人能將你拉下來,才一直如此肆意妄為,將這原本的繁榮盛世糟蹋成如今這腌臢汙穢的模樣!”他眉眼間泛起厲色,一步步朝皇帝走近,“可你是否忘了?這龍椅上的天子是要嫡系血脈不假,可亦先要有盛世江山才需要天子,若這盛世淪為廢墟亂世,要嫡系血脈的天子又有何用?!”
他步步緊逼,皇帝步步後退,直至退無可退,腿窩碰到床沿整個人便不受控地往後倒去。謝辭衍居高臨下地看著他,欣賞著他現今狼狽至此的模樣。“你登基的這些年來,可曾為我大盛百姓做過一件事?你除了懂得淫樂奢靡,你還懂得什麼?治國之道你不識,治軍之法你亦不曉。死在你手中的忠臣無數,個個皆是我盛國的肱股之臣,他們是何下場滿朝百官皆看在眼裡,你的所作所為皆令人寒心至極,為何竟還能自信如此,他們還會奉你為君?”
“不、不可能!”皇帝急得握拳捶床,張嘴想反駁於他,卻又似被捏著咽喉般,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只能無力地否定著,“滿朝百官對朕皆忠心耿耿!你即便逼宮亦是亂臣賊子,他們又豈會容你坐上龍椅!”
“朝臣所忠乃這盛國,而非是你這昏君!”他眸光淡然,唇邊淺淺掠過一抹笑意,語氣卻冰冷得讓人不禁背脊生涼。“正巧本王讓霍隨召集了百官提前早朝,現今就在金鑾殿等候,不若你就同本王前去一聞他們的看法,看他們究竟是要你這昏君繼續穩坐龍椅,還是迎接新君繼位。”
“好!”皇帝陡然笑了,心中不禁暗罵謝辭衍蠢笨,若讓他走到朝臣百官面前,他便可在朝臣面前堂而皇之地治罪於謝辭衍,甚至還能借此徹底將其除掉。他從未懷疑過那些個朝臣會讓他退位,他才是真正流著嫡系血脈的天子,是天命所歸,他們怎可能會不跪倒在他腳下!
皇帝率先出了養心殿,疾步往金鑾殿的方向而去。謝辭衍絲毫不急,皇宮中已然全是他的人馬,根本不懼他會耍什麼花樣,且他亦沒有這個腦子。
謝辭衍走到嫣昭昭面前,沒有往昔時的那般溫柔,眸色淡然語氣更是無甚波瀾。“不要亂跑,到謹園等我回來。”
“可……”嫣昭昭正欲對他說些什麼,謝辭衍卻沒給她這個機會,說完話後便徑直越過她走出了養心殿,竟是連回首看她一眼也無。
謝辭衍從未如此待她,且方才經歷過一場生死邊緣的驚心動魄,尚有些驚魂未定,現卻遭如此漠視,心中不免難受。她鼻頭一酸,眸中隱隱氤氳著點點霧氣,謝辭衍還是惱了她與那皇帝親近如此。
嫣昭昭吸了吸鼻子,抬眸看了眼謝辭衍愈發遠去的背影,終還是收起了小脾氣,聽話地往謹園走去。
而肅穆的金鑾殿上,烏泱泱站滿了一眾朝臣。他們個個皆一臉茫然凝重的神色,與身旁的同僚悄然竊竊私語,眸光不時瞥向外邊站定的一排大軍,心中忽有種不安之感。
“皇上、攝政王駕到——”
內侍監的高聲吟喊一齣,朝臣們眸中皆多了幾分光亮,似在暗暗為攝政王凱旋歸來而高興。他們正欲跪下行禮,卻被忽而疾步而來的皇帝制止,他手指著施然走來的謝辭衍,怒喝道:“攝政王謝辭衍意圖謀反,朕要將他處以極刑!”
金鑾殿中靜默一片,落針可聞。朝臣們面面相覷,一時間竟不知該作何反應。他們不是懷疑皇帝所說,而是疑惑既攝政王謀反,為何全無一個侍衛護駕皇帝身側,反倒還與他一同到此處來,是為何意?
謝辭衍上前一步,負手而立。冷然的嗓音響徹在金鑾殿中,讓所聽者不禁挺直了背脊。“本王將諸位請來,便是要問一句,若今日本王要此昏君退位讓賢,眾卿是否同意。”
朝臣們大駭,紛紛跪倒在地,卻是連一個字都不敢說。
皇帝見眾人沉默,更是怒極。“爾等為何沉默!”他下意識欲要找奏摺朝他們扔去,而現今他與謝辭衍一同站在龍椅下,手邊並未有奏摺。滿腔怒意堆積喉頭,他抬腳便欲往離他最近的年邁丞相踢去。
卻在即將碰到丞相肩膀的瞬間,皇帝膝蓋忽而刺疼一縮,腳步踉蹌往後退了幾步。抬眼卻見謝辭衍手中正拿著一枚銅錢,神情漠然清冷。“大膽謝辭衍!你竟敢損傷朕的龍體!”
左丞相乃兩朝元老,現已花甲之年。他驀然睜開那雙略有些渾濁的雙眼,朝謝辭衍作輯,嗓音雖蒼卻渾厚,“臣,願奉攝政王為帝!”
他並非不知曉皇帝昏庸無能,無德無才,非一國良君。可僅憑皇帝的嫡系血脈,他一再忍讓輔佐多年,便是盼著終有一日天子將開竅,造福於黎明百姓。可多年來,他卻一再失望。若再無其他人選,再無其他有能之士與之相較,他或許不會產生此等念頭,可攝政王屢屢建功,有治國之大能,與皇帝相較,高下立見。
且前陣子那文臣的一番肺腑之言仍在心頭盤踞,若他再繼續奉昏君為帝,盛國真真是離亡國不遠了。單看皇帝被逼宮,卻絲毫沒有反擊之力,只能在群臣面前大放厥詞,卻無能動攝政王分毫,便可見他甚至連自己的龍椅都保不住,要如何能依靠他護住大盛百姓安寧。興許,將如今已然千瘡百孔的盛國交予攝政王手上,還能孤注一擲讓百姓們太平安榮。
朝中群臣皆為見風使舵之人,更有甚者早已不滿眼前帝王的所作所為。見德高望重的左丞相已然開口,心中蠢蠢欲動的朝臣們亦作輯,異口同聲道:“臣願奉攝政王為帝,請攝政王,繼位!”
似喊出心中所思所想般,大半朝臣嗓音洪亮,帶著一顆為百姓的赤誠之心吶喊著,餘音迴盪在偌大的的金鑾殿中,似海浪聲般洶湧,久久不散。
(98)登基
見大半文武百官皆紛紛諫言,皇帝一張陰沉得宛若能滴出墨來,他呼吸一下比一下更急,情緒已然到了即將暴怒的邊緣。“你們一個個的都想造反麼!都給朕瞧清楚,朕才是這盛國的皇帝,唯一的天子!”
同樣跪在前排的右丞相嫣槐緊蹙眉頭,心底不斷在盤算著什麼。他不動聲色地看了一眼身後,還有些他的門生與關係親近的同僚都仍處在觀望並未向攝政王投誠,他暗暗鬆了一口氣,只要還有人站在身後支援,他便能有足夠的底氣開口進言保住天子的帝位。
“臣,反對!”嫣槐作輯,嗓音擲地有聲,宛若正義之師。“當今皇上既無病亦尚且未駕崩,豈有被人貿然取而代之的道理?倘若領兵打仗,凱旋而歸數次便是大功一件,被看作有資格登基的才能之輩,那豈不是個個將軍都能與帝王一爭龍椅?我盛國豈不大亂?!”
嫣槐義正言辭,儼然一副為帝王籌謀考慮的忠臣模樣。可實則他心中根本不在意誰會坐上這龍椅,他欲保住現今的皇帝,不過是因為他容易控制,且還能予他當上這統宰朝堂的丞相,更因下月他的女兒將會成為盛國皇后,風光無限,屆時他嫣家的門楣可謂熠熠生光,再無人可與之比肩。
眼見美夢就在眼前,他豈容有人破壞他將到手的權利、名聲!
此言一齣,那些個與嫣槐為一黨的朝臣們亦紛紛作輯附和。他們皆與嫣槐是一根繩上的螞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們皆知下月嫣梔媃將被冊封為後,嫣槐給他們許多的承諾尚未兌現,又豈能眼睜睜地看著皇帝被扯落下龍椅。
他們富貴的日子過慣了,從未見過窮苦百姓過的是何種生活,更是心安理得只想要繼續過上富裕,一身名利的日子。
皇帝龍心大悅,“好!嫣丞相說得好!”他霍然又似有了底氣一般,“朕尚站在此處,你個亂臣賊子憑什麼越過朕即位!”
“就憑你昏庸無能,不配為一國之君!”謝辭衍眸光如鷹隼般銳利,眼眸半眯,緊緊盯著皇帝,眉宇間卻透露出令人無法忽視的威嚴。
他自懷中取出一份奏摺來展示於朝臣前,嗓音低沉而有力,每一個字都似重錘敲擊在眾人心上。“豐國與安國早已結盟,他們一國有財,一國有兵馬,聯合在一塊便所向無敵。在如此必輸的局面上,這位所謂的皇帝竟不給一丁點糧草便讓本王帶兵出征豐國,豈不夢話?!”
“如此置盛國、百姓安危於水深火熱之地的一國之君,你們誰依舊要奉他為君!”謝辭衍將手中奏摺遞給嫣槐,“嫣丞相方才言之鑿鑿,質問於本王如何能貿然將昏君取而代之,這份奏摺便是答案。此番出征,本王並未費一兵一卒便與豐國君王達成了十年盟友的協議,豐帝白紙黑字,國印為鑑,此後十年不再出兵討伐,會與我盛國達成友好之邦。”
謝辭衍一身鎧甲,身子挺拔地立於殿中,舉手投足間接散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甚至遙比身穿一襲龍袍的天子還來得更有國君之姿。“眾卿要的是一個帶領朝臣與百姓走向亡國之路的昏君還是要帶領諸位走向盛世榮華的君王。想來,你們應是心中有數才是。”
他居高臨下立在嫣槐身前,朝他伸手要回那份結盟協議,看向他的眸中更多的是不屑,“嫣丞相現今可還覺得本王不配坐上那龍椅?”
嫣槐語塞,雙拳緊握卻饒是想不出任何可反駁他的話。
“你不配!”皇帝一聲怒吼,猛然向謝辭衍走去。“盛國要這結盟協議作甚?!朕命你出征,要的是大敗豐國,一統天下!”
年邁的左丞相雙眸一閉,不禁嘆息搖頭。瞧瞧,他們這位所謂帝王甚至不知曉那份結盟協議對他們盛國來說究竟有多重要。盛豐兩國向來不和,皇帝剛登基時,羽翼未豐,便派出了使者以大量的金銀錢財與駿馬盡數送予豐國以求得安和。可老皇帝狡詐,只願口頭應下並未寫下休戰書,可確也在皇帝剛登基的數年未曾來犯。
大量金銀自國庫流出,以至於國庫空虛,若是皇帝心繫於國事與黎明百姓,這點金銀亦非不能再有,可皇帝非但沒有費心將金銀賺回,甚至還用僅剩不多的金銀予開鑿後宮,選秀,金銀也就隨著大量的奢靡揮霍而坐吃山空。且皇帝還心高氣傲,認為自己已然坐穩龍椅後,多次挑釁於豐國,兩國的休戰本就是口頭協議,豐國老皇帝又豈能容忍一個黃毛小兒多次冒犯,這才頻頻攻打。若不是得攝政王多次征戰將豐國打得節節敗退,盛朝怕是早已覆滅。
兩國關係可謂是劍拔弩張,且前還有豐安兩國結盟一事,要想再與豐國結盟更是難上加難。可攝政王竟有如此才能讓豐國寫下結盟書,白紙黑字,那是真真切切抵賴不得的休戰書。有了這一層保障,他們盛朝便可真正的休養生息,百姓們亦無需承受戰火所帶來的流離失所,盛國才有可能走向繁榮盛世。
可眼前的皇帝竟無法參透這休戰書所帶來的利益,一心只想著戰火蔓延,絲毫不知民間百姓疾苦。有帝王如此,百姓怎能安居樂業,盛朝又豈能有朝一日成為鼎盛強國。
謝辭衍漠視於昏君,面朝於朝中百官。“本王再問一次,今日本王要昏君禪位於我,眾卿同意與否!”
昏君不知休戰書的重要,可捫心自問,朝中百官哪個想打仗。他們盛國能走到今日,全靠攝政王領兵有方,若今日他無法登基,變為階下囚,往後豐國來犯,他們便只會成為豐國最低賤的俘虜。
“臣等恭請攝政王登基——”
眾志成城,嗓音比方才還要洪亮,再不是勢單力弱。就連嫣槐的那些個門生與同僚亦再無反對之聲,而右丞相嫣槐見大勢已去,亦只能違心地恭請新帝登基,心中卻已然在盤算著如何如往前那般成為新帝身側的心腹之臣。
謝辭衍嘴角微微上翹,一雙眸子終露出一抹由衷的笑意來。他徑直轉身,抬步往龍椅走去,越過昏君身側時忽而低笑出聲,似是勝利者對那可憐的敗者露出的嘲諷般,繼而他直視著那金碧輝煌的龍椅,穩穩當當地踏上臺階,站定在龍椅前。半晌,他才霍然轉身,坐在了龍椅之上,一手握住椅柄上雕刻精緻華美的龍頭,再抬眼,眉宇間已然是一片肅穆之色。
“臣等拜見新皇,願皇上千秋萬歲,萬福金安——”
謝辭衍抬手,“眾卿平身。”
“放肆!”皇帝面目猙獰,模樣十分可怖,宛如一隻咆哮的猛虎,他指尖顫著直指已然端坐在龍椅上的謝辭衍,“朕尚且立於此處,你豈能如此旁若無人登上朕的龍椅!”
他一雙鳳眸輕挑斜睨,好似已然不再將這昏君放入眼裡,眉眼間卻帶著一股似有若無的凌厲之感。“從朕坐上這龍椅的那一刻起,你,在這金鑾殿便再無立足之地。”
謝辭衍面露幾分譏諷,“你還有何資格站在朕的面前瘋癲無狀。”他帶著幾分漫不經心抬眸,隨口喚道:“霍隨何在?”
門外霍隨聞言,快步入到金鑾殿中恭敬地朝龍椅上的謝辭衍跪下,作輯,“臣在。”
他眸中多了幾分笑意,“將此廢帝找個地方好好安置下來,待朕登基大典後再行處置。”
霍隨應下,上前不費吹灰之力便將人給擒住往外拽。廢帝不依不撓,張嘴大聲叫嚷著,饒是他嗓音捅破天際,亦無一人上前,更無一名侍衛為其護駕。將這一切皆看在眼中的朝臣不免心生悲涼之意,在自己面臨險境之時竟毫無自保能力,如此帝王要如何帶領一眾朝臣與百姓立於平穩之地。
饒是方才心底還有些不忿謝辭衍取而代之登基的朝臣此時亦心服口服,再無二心。比起廢帝窩囊至此,眼前新帝更能讓他們拜服。
“大膽霍隨!”不論廢帝如何掙扎,也依舊沒有撼動霍隨分毫。“放肆!你們都放肆!朕要治你們死罪!杖斃你們所有人——”
廢帝猙獰咆哮,急得雙頰紅潤,雙目充血,身子隱隱還有些顫抖。他話音剛落的瞬間,忽而抬起掌心捂住了嘴,繼而猛烈咳嗽起來,驀然吐出一口汙血,染紅了掌心。
廢帝一怔,略有些呆滯地定定看著自己滿是鮮血的掌心。旋即,鼻間忽湧一股熱意,指尖輕觸,竟又是血汙一片,駭人至極。
他張了張嘴,似想說些什麼,可後腦不斷傳來的激烈疼意讓他根本無法說出一個字來。眼前意識逐漸模糊,渾身好似飄在雲端之上一般,腳步虛浮,下一秒便整個人倒在了金鑾殿中央,臉色極其蒼白,雙頰與唇畔卻紅潤異常。
血汙滴落龍袍,在龍嘴角暈染開來,似金龍飲血。乍一看,竟有幾分可怖。
(99)玉佩
嫣昭昭推開了謹園的寢殿門以後,卻發現裡頭燭火明亮。她稍有些怔楞,按理說今夜謝辭衍一回到宮中便被皇帝給請到瑤池殿,這兒應未燃起燭火的才是。
她雖狐疑,卻也沒做他想,徑直入內隨意坐到一張軟塌上乖乖地等候著謝辭衍歸來。
可過了將近一個時辰,卻尚未見謝辭衍歸來的身影。她好幾次欲邁出寢殿到金鑾殿去探查一番情況,可每每將邁出腳步的瞬間,她又嘆息放棄了念頭。雖是擔憂,可她更不想成為謝辭衍的絆腳石,若此時她貿然出去,可能非但幫不了他,甚至還會讓他再分心。
夜深露重,奔波勞累一日的嫣昭昭已然有些神智模糊,她將手撐在軟塌旁的茶案上,闔上雙眸假寐一會兒,卻是好幾次都險些從軟榻上摔下。她實在倦,既想在此等著謝辭衍回來,卻又耐不住睡意不斷席捲而來。
終再一次假寐險些摔落時,嫣昭昭受不住站起,朝內室的床榻走了過去。
嫣昭昭是第一回入他的內室,她過來謹園的次數屈指可數,每回過來亦是在外間說話,未曾入內。她仔細端詳著內室的擺設,卻只見一張檀木的案桌,上面擺放著紫砂茶壺與一個茶盞,靠牆處是放著書櫃,裡面存放的全是些兵法古籍。一道屏風擋開,床榻隨即映入眼簾,一側則是衣櫃,她好奇地將衣櫃開啟,裡面果真全然皆是玄色的衣袍,再無別的花樣顏色。
謝辭衍並非是個喜好花哨之人,所用之物皆精簡不已。環視一圈,亦未尋到什麼有趣之物,當倦意又一次襲來時,嫣昭昭便躺在了謝辭衍的榻上,拿起置於一旁的被褥蓋到自己身上。卻在拿起被褥後,看見了掩藏在厚長被褥後的小暗櫃。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