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17-06-03
的特別傾向——在他們看來,三者都不是什麼好鳥。倒是郭解的
名聲幫了程鄭不小的忙。以田榮為首的一批商賈,出於對郭解的信任解囊相助,
也讓程鄭拉攏了一批人。
信中送來一個好訊息,上林苑的羽林天軍已經被霍子孟派人控制,總算沒有
落在呂氏或者劉建手中。壞訊息是霍子孟至今尚未表態,面對嚴君平的勸說,始
終模稜兩可。
「這老狐狸……」程宗揚嘀咕一聲,接著往後看。
按照程宗揚的吩咐,秦檜派人去聯絡陶弘敏,結果撲了個空。陶五爺閒極無
聊,前日帶人沿伊水遊玩,誰知宮中驚變,伊闕閉關,兩邊音訊斷絕,會館的人
早急得跳腳。秦檜無奈之下,只好留了人,在會館等候。
聯絡不上陶弘敏,無法知道晴州商會的態度,秦檜又轉而委託趙墨軒出面打
聽,趙墨軒已經前往晴州商會,估計稍後就會有訊息。
另一邊,卓雲君和阮香琳分別抵達宅中,詢問是否需要入宮。卓雲君同時帶
來一個訊息,昨晚宮中驚變的時候,潁陽侯呂不疑單車入觀,尋了一間靜室杜門
不出。其間呂家數次派人來請,呂不疑都拒而不見。
書信最後,秦檜提到敖潤奉命趕往池陽,至今尚無訊息,不過有班先生親自
帶路,想必能及時趕到。
「老班怎麼親自去了?」程宗揚皺起眉頭。
呂氏與劉建勢均力敵,北軍八校尉僅存的池陽胡騎,就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
一根稻草。誰能得到胡騎校尉桓鬱相助,誰就徹底佔了上風。可以想像,雙方都
會施盡手段,不遺餘力地拉攏桓鬱。至於自己派敖潤前去傳詔,無非是盡人事聽
天命而已。連程宗揚自己也不覺得桓鬱會拒絕劉建和太后,轉而支援聲名狼借全
無助力的皇后。
程宗揚心裡暗道:可千萬別出事啊。
…………………………………………………………………………………
池陽。胡騎大營。
中軍帳內,胡騎校尉桓鬱內著鐵甲,外穿儒袍,雙手握拳按在膝上,正襟危
坐。他頭盔放在一邊,額頭上紮了一條白布,為天子戴孝。
何武手裡拿著一幅黃綾詔書,一邊高高舉起,一邊鬚髮怒張地高聲道:「呂
氏弒君,天人共憤!而今陛下奉先帝遺詔,登基為帝,召忠義之士,共誅呂氏逆
賊,千秋功業,在此一舉!桓胡騎,切莫自誤啊!」
帳中一支火把發出「畢畢剝剝」的輕響,桓鬱臉色在火光映照下時明時暗。
席側一名少年道:「何司直一路辛苦,如今夜色已深,還請先休息吧。」
「陛下尚在危難之中,談何休息?」何武舉著詔書道:「還請桓胡騎速速發
兵,揮師勤王!」
少年道:「何司直有所不知,如今隆冬天氣,天寒地滑,馬匹夜間賓士,極
易損傷。」
說著他使了個眼色,旁邊兩名軍士上來,半推半拖地把何武請了出去。
何武剛被推出去,帳外忽然一陣喧譁,一個布衣胖子掙扎著伸進頭
來,高叫
道:「桓大將軍!桓大將軍!請聽小人一言!」
少年起身正要喝斥,桓鬱開口道:「讓他進來。」
那胖子被軍士按著肩膀押進帳內,掙扎中,他身上的布衣被撕開大半,露出
裡面一件價值不菲的貂裘。
那胖子兩條胳膊被軍士死死擰住,痛得齜牙咧嘴,仍滿臉堆笑,「小的是建
太子的家臣,隨何司直一同來的。小人來之前建太子專門交待過,桓大將軍沉穩
有大度,將來必是國之棟樑!昔日天子秉政未久,未能擢拔,否則以桓大將軍的
功勞,早當封侯!」
胖子一邊說一邊緊盯著桓鬱的神情,見他目光微閃,立刻抓住機會,高聲說
道:「只要桓大將軍起兵勤王,即封龍亢侯!食兩千戶!晉前將軍!開府建牙!
賞萬金!更有無數賞賜!桓大將軍,機不可失啊!」
桓鬱看著他,半晌才慢慢道:「你是商賈吧?如何是建太子家臣?」
胖子堆笑道:「小的早年是商賈,後來投效的建太子,舉家從龍。」
桓鬱不再與他多說,揮了揮手,軍士立刻把那胖子押了下去。
旁邊的少年哂道:「一介商賈,也自稱家臣。劉建派來這兩人,一個滿口大
義,愚不可及,一個滿口言利,銅臭逼人。真是可笑。」
「住口。」
少年低下頭,「是,父親大人。」
桓鬱道:「呂家的使者也到了吧?讓他進來。」
少頃,一個臉色蒼白的中年人掀帳而入,他穿武將的皮甲,腰間卻佩著一柄
鑲滿珠寶的長劍,腳步虛浮,雖然穿著武服,卻更像是一個被酒色掏空身體的貴
族紈絝。
他客氣中帶著三分傲慢,直著身子拱了拱手,開口道:「奉車都尉呂賞,見
過桓胡騎。」說罷一甩衣袖,在席前屈膝坐下。
桓鬱抱拳還了一禮,卻沒有開口。
「想必桓胡騎也知道了,天子昨晚駕崩,逆賊劉建偽造遺詔,登基稱帝。如
今滿朝文武都已經奉太后詔命,舉兵討賊。」呂賞笑道:「也是咱們的交情,我
這緊趕慢趕趕到池陽,就是怕耽誤了你立功——」
呂賞說著從袖中取出一份詔書,抬手在案上攤開,他沒有讓桓鬱跪拜接旨,
而是像老友一樣隨意指點著說道:「太后的旨意,誅劉建者,以一縣之地封為侯
國,子孫承之。老桓,你可想好了,這麼重的賞賜可是不多。尋常封侯,除了開
國的幾個,有多少實封的?無非是食邑而已。這可是實打實的侯國……」
呂賞絮絮叨叨說了半晌,桓鬱始終默然無語。
桓焉道:「不瞞呂都尉。眼下來到池陽的使者,除了呂都尉,還有建太子派
來的何司直,甚至連長秋宮也派來了一個治禮郎。詔書有用傳國璽的,有用太后
印璽的,有用皇后之寶的。別人我不知道,反正小侄是看糊塗了。宮裡究竟是個
什麼情形,我心裡一點數都沒有。」
呂賞佯怒道:「嘿,小傢伙,你難道還信不過我?」
桓焉笑道:「小侄不敢。天子駕崩,群龍無首,太后秉政是天經地義的事,
只不過何司直帶來的不僅有天子印璽,還有虎符……」
呂賞擺手道:「都是那逆賊突然作亂,從宮中搶走的,作不得數。」
「宮裡有呂將軍的衛尉軍,還有期門武士、兩廂騎士、殿前持戟、都候劍戟
士,又有大司馬主事……怎麼會被一個諸侯王太子奪走了玉璽虎符?」
呂賞臉色有些難看,勉強道:「天子駕崩,大司馬哀傷過度,一時不查也是
有的。」
「不是我信不過叔叔,只是事關社稷……」桓焉停頓了一下,然後道:「小
侄已經派人連夜前往大將軍府,畢竟軍務之事,還須聽大將軍的意思。宮裡若是
不忙的話,叔叔不如在此休息一晚?」
「宮裡有什麼忙的?劉建一介醜類,跳踉不了多久。」呂賞打了個哈哈,然
後摸了摸下巴道:「霍子孟啊?得,我就等著吧。老桓,你要耽誤了立功,可別
怨我。」
呂賞站起身,甩著袖子走了兩步,又轉身道:「我還得給你提個醒,那幫刀
筆吏都是狗孃養的,最不是東西,你要去得晚了,非但無功,說不定還要給你安
個觀望的罪名。你可得當心啊。」說完,這才一搖三晃地離開大帳。
桓焉盯著他的背影冷哼一聲,然後轉頭道:「父親大人,要不要請那個治禮
郎進來?」
桓鬱道:「你先說說。」
桓焉直起腰,「劉建不成。雖然拉攏了一班天子舊臣,但倚仗的家奴僕役多
是些雞鳴狗盜之徒,忠直之士豈肯與他們為伍?劉建若想贏,只有一條路:打下
永安宮。只要永安宮還在,劉建的天子之位就坐不穩當。但永安宮豈是好打的?
若能打下永安宮,劉建也不至於放火燒了武庫。論雙方贏面,呂氏當佔七成,投
劉建,猶如燈蛾投火,智者不取。但投呂氏……」
桓焉看了眼父親的神色,然後說道:「投呂氏的話,雖然太后行事果決,但
二百年後族,養出的呂氏子弟盡是些色厲內荏,囂張跋扈之徒。呂大司馬主持喪
事,竟然被人搶走玉璽虎符,堪稱天下奇聞,令人駭笑。而那個呂賞,與父親大
人只是一面之交,行事便無所顧忌,居然放言恐嚇。」桓焉坦率地說道:「兒子
也不看好。」
見父親沒有表態,桓焉接著說道:「如今洛都形勢一日三變,北軍八校尉,
虎賁校尉劉箕、中壘校尉劉子駿、屯騎校尉呂讓、越騎校尉呂忠已然身死。射聲
校尉呂巨君、長水校尉呂戟不見蹤影,僅剩下阿附劉建的步兵校尉劉榮,還有父
親大人。以兒子看來,無論呂氏與劉建誰勝誰負,都將兩敗俱傷。螳螂捕蟬,黃
雀在後,恐被他人盡收漁人之利。而這個漁人,多半就是霍大將軍。待兩邊鬥得
精疲力盡,霍大將軍很可能就該出兵平叛了。依我看,霍大將軍多半會趁呂氏與
諸劉傷敗之際,遠迎外藩,徹底壓服外戚和那些不安分的宗室。」
桓鬱一手摩挲著膝蓋,沒有作聲。
桓焉壯起膽子,「霍大將軍掌權多年。若要取而代之,這是唯一的機會。」
「你錯了。」
桓鬱終於開口,「外人多以為霍子孟是權臣,其實他行事極有分寸。眼下霍
少已經去了羽林大營,看似擁兵觀望,但只要太后尚在,霍子孟就不會動呂氏一
指頭。甚至出兵保下永安宮也未可知。」
「霍大將軍與呂冀並不相睦啊?」
「霍子孟深受太后信重。造太后的反?他狠不下這份心。」
桓焉不甘心地說道:「那我們就在營中等著霍大將軍發話嗎?父親大人,機
會難得啊。一旦錯過時機,待得塵埃落定,就來不及了。」
「再好的機會也要看清楚再說——莫忘了左武軍的前車之鑑。」
「左武軍?」桓焉一頭霧水,「王師帥嗎?」
桓鬱沒有再說,只吩咐道:「去叫那個治禮郎進來。」
「是!」桓焉站起身,一邊莞爾道:「趙皇后居然也派了使者,著實好笑。
太后尚在,哪裡能輪到她說話呢?」
桓焉剛要舉步,忽然外面一陣慘叫,接著一片大亂。
桓焉搶步出了營帳,只見帳外已經火光沖天,營盤東北角幾處營帳都被大火
吞噬,幾名騎手正在火光中不斷衝殺。其中一名大漢盤馬彎弓,弓弦響處,將奔
逃者一一射殺。還有一名頭戴高冠,身著儒服的文士,他手中提著長劍,赤著雙
臂,雙袖綁在肘間,此時正縱馬而起,猶如蒼鷹搏兔一般,將一名逃跑的武將斬
落馬下。
桓鬱治軍極嚴,為了防止營嘯,入夜之後軍中便實行宵禁,此時外面雖然大
亂,軍中依然靜悄悄的。被驚醒的軍士們各自握住兵刃,但沒有主將的軍令,沒
有一個人走出營帳。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名聲幫了程鄭不小的忙。以田榮為首的一批商賈,出於對郭解的信任解囊相助,
也讓程鄭拉攏了一批人。
信中送來一個好訊息,上林苑的羽林天軍已經被霍子孟派人控制,總算沒有
落在呂氏或者劉建手中。壞訊息是霍子孟至今尚未表態,面對嚴君平的勸說,始
終模稜兩可。
「這老狐狸……」程宗揚嘀咕一聲,接著往後看。
按照程宗揚的吩咐,秦檜派人去聯絡陶弘敏,結果撲了個空。陶五爺閒極無
聊,前日帶人沿伊水遊玩,誰知宮中驚變,伊闕閉關,兩邊音訊斷絕,會館的人
早急得跳腳。秦檜無奈之下,只好留了人,在會館等候。
聯絡不上陶弘敏,無法知道晴州商會的態度,秦檜又轉而委託趙墨軒出面打
聽,趙墨軒已經前往晴州商會,估計稍後就會有訊息。
另一邊,卓雲君和阮香琳分別抵達宅中,詢問是否需要入宮。卓雲君同時帶
來一個訊息,昨晚宮中驚變的時候,潁陽侯呂不疑單車入觀,尋了一間靜室杜門
不出。其間呂家數次派人來請,呂不疑都拒而不見。
書信最後,秦檜提到敖潤奉命趕往池陽,至今尚無訊息,不過有班先生親自
帶路,想必能及時趕到。
「老班怎麼親自去了?」程宗揚皺起眉頭。
呂氏與劉建勢均力敵,北軍八校尉僅存的池陽胡騎,就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
一根稻草。誰能得到胡騎校尉桓鬱相助,誰就徹底佔了上風。可以想像,雙方都
會施盡手段,不遺餘力地拉攏桓鬱。至於自己派敖潤前去傳詔,無非是盡人事聽
天命而已。連程宗揚自己也不覺得桓鬱會拒絕劉建和太后,轉而支援聲名狼借全
無助力的皇后。
程宗揚心裡暗道:可千萬別出事啊。
…………………………………………………………………………………
池陽。胡騎大營。
中軍帳內,胡騎校尉桓鬱內著鐵甲,外穿儒袍,雙手握拳按在膝上,正襟危
坐。他頭盔放在一邊,額頭上紮了一條白布,為天子戴孝。
何武手裡拿著一幅黃綾詔書,一邊高高舉起,一邊鬚髮怒張地高聲道:「呂
氏弒君,天人共憤!而今陛下奉先帝遺詔,登基為帝,召忠義之士,共誅呂氏逆
賊,千秋功業,在此一舉!桓胡騎,切莫自誤啊!」
帳中一支火把發出「畢畢剝剝」的輕響,桓鬱臉色在火光映照下時明時暗。
席側一名少年道:「何司直一路辛苦,如今夜色已深,還請先休息吧。」
「陛下尚在危難之中,談何休息?」何武舉著詔書道:「還請桓胡騎速速發
兵,揮師勤王!」
少年道:「何司直有所不知,如今隆冬天氣,天寒地滑,馬匹夜間賓士,極
易損傷。」
說著他使了個眼色,旁邊兩名軍士上來,半推半拖地把何武請了出去。
何武剛被推出去,帳外忽然一陣喧譁,一個布衣胖子掙扎著伸進頭
來,高叫
道:「桓大將軍!桓大將軍!請聽小人一言!」
少年起身正要喝斥,桓鬱開口道:「讓他進來。」
那胖子被軍士按著肩膀押進帳內,掙扎中,他身上的布衣被撕開大半,露出
裡面一件價值不菲的貂裘。
那胖子兩條胳膊被軍士死死擰住,痛得齜牙咧嘴,仍滿臉堆笑,「小的是建
太子的家臣,隨何司直一同來的。小人來之前建太子專門交待過,桓大將軍沉穩
有大度,將來必是國之棟樑!昔日天子秉政未久,未能擢拔,否則以桓大將軍的
功勞,早當封侯!」
胖子一邊說一邊緊盯著桓鬱的神情,見他目光微閃,立刻抓住機會,高聲說
道:「只要桓大將軍起兵勤王,即封龍亢侯!食兩千戶!晉前將軍!開府建牙!
賞萬金!更有無數賞賜!桓大將軍,機不可失啊!」
桓鬱看著他,半晌才慢慢道:「你是商賈吧?如何是建太子家臣?」
胖子堆笑道:「小的早年是商賈,後來投效的建太子,舉家從龍。」
桓鬱不再與他多說,揮了揮手,軍士立刻把那胖子押了下去。
旁邊的少年哂道:「一介商賈,也自稱家臣。劉建派來這兩人,一個滿口大
義,愚不可及,一個滿口言利,銅臭逼人。真是可笑。」
「住口。」
少年低下頭,「是,父親大人。」
桓鬱道:「呂家的使者也到了吧?讓他進來。」
少頃,一個臉色蒼白的中年人掀帳而入,他穿武將的皮甲,腰間卻佩著一柄
鑲滿珠寶的長劍,腳步虛浮,雖然穿著武服,卻更像是一個被酒色掏空身體的貴
族紈絝。
他客氣中帶著三分傲慢,直著身子拱了拱手,開口道:「奉車都尉呂賞,見
過桓胡騎。」說罷一甩衣袖,在席前屈膝坐下。
桓鬱抱拳還了一禮,卻沒有開口。
「想必桓胡騎也知道了,天子昨晚駕崩,逆賊劉建偽造遺詔,登基稱帝。如
今滿朝文武都已經奉太后詔命,舉兵討賊。」呂賞笑道:「也是咱們的交情,我
這緊趕慢趕趕到池陽,就是怕耽誤了你立功——」
呂賞說著從袖中取出一份詔書,抬手在案上攤開,他沒有讓桓鬱跪拜接旨,
而是像老友一樣隨意指點著說道:「太后的旨意,誅劉建者,以一縣之地封為侯
國,子孫承之。老桓,你可想好了,這麼重的賞賜可是不多。尋常封侯,除了開
國的幾個,有多少實封的?無非是食邑而已。這可是實打實的侯國……」
呂賞絮絮叨叨說了半晌,桓鬱始終默然無語。
桓焉道:「不瞞呂都尉。眼下來到池陽的使者,除了呂都尉,還有建太子派
來的何司直,甚至連長秋宮也派來了一個治禮郎。詔書有用傳國璽的,有用太后
印璽的,有用皇后之寶的。別人我不知道,反正小侄是看糊塗了。宮裡究竟是個
什麼情形,我心裡一點數都沒有。」
呂賞佯怒道:「嘿,小傢伙,你難道還信不過我?」
桓焉笑道:「小侄不敢。天子駕崩,群龍無首,太后秉政是天經地義的事,
只不過何司直帶來的不僅有天子印璽,還有虎符……」
呂賞擺手道:「都是那逆賊突然作亂,從宮中搶走的,作不得數。」
「宮裡有呂將軍的衛尉軍,還有期門武士、兩廂騎士、殿前持戟、都候劍戟
士,又有大司馬主事……怎麼會被一個諸侯王太子奪走了玉璽虎符?」
呂賞臉色有些難看,勉強道:「天子駕崩,大司馬哀傷過度,一時不查也是
有的。」
「不是我信不過叔叔,只是事關社稷……」桓焉停頓了一下,然後道:「小
侄已經派人連夜前往大將軍府,畢竟軍務之事,還須聽大將軍的意思。宮裡若是
不忙的話,叔叔不如在此休息一晚?」
「宮裡有什麼忙的?劉建一介醜類,跳踉不了多久。」呂賞打了個哈哈,然
後摸了摸下巴道:「霍子孟啊?得,我就等著吧。老桓,你要耽誤了立功,可別
怨我。」
呂賞站起身,甩著袖子走了兩步,又轉身道:「我還得給你提個醒,那幫刀
筆吏都是狗孃養的,最不是東西,你要去得晚了,非但無功,說不定還要給你安
個觀望的罪名。你可得當心啊。」說完,這才一搖三晃地離開大帳。
桓焉盯著他的背影冷哼一聲,然後轉頭道:「父親大人,要不要請那個治禮
郎進來?」
桓鬱道:「你先說說。」
桓焉直起腰,「劉建不成。雖然拉攏了一班天子舊臣,但倚仗的家奴僕役多
是些雞鳴狗盜之徒,忠直之士豈肯與他們為伍?劉建若想贏,只有一條路:打下
永安宮。只要永安宮還在,劉建的天子之位就坐不穩當。但永安宮豈是好打的?
若能打下永安宮,劉建也不至於放火燒了武庫。論雙方贏面,呂氏當佔七成,投
劉建,猶如燈蛾投火,智者不取。但投呂氏……」
桓焉看了眼父親的神色,然後說道:「投呂氏的話,雖然太后行事果決,但
二百年後族,養出的呂氏子弟盡是些色厲內荏,囂張跋扈之徒。呂大司馬主持喪
事,竟然被人搶走玉璽虎符,堪稱天下奇聞,令人駭笑。而那個呂賞,與父親大
人只是一面之交,行事便無所顧忌,居然放言恐嚇。」桓焉坦率地說道:「兒子
也不看好。」
見父親沒有表態,桓焉接著說道:「如今洛都形勢一日三變,北軍八校尉,
虎賁校尉劉箕、中壘校尉劉子駿、屯騎校尉呂讓、越騎校尉呂忠已然身死。射聲
校尉呂巨君、長水校尉呂戟不見蹤影,僅剩下阿附劉建的步兵校尉劉榮,還有父
親大人。以兒子看來,無論呂氏與劉建誰勝誰負,都將兩敗俱傷。螳螂捕蟬,黃
雀在後,恐被他人盡收漁人之利。而這個漁人,多半就是霍大將軍。待兩邊鬥得
精疲力盡,霍大將軍很可能就該出兵平叛了。依我看,霍大將軍多半會趁呂氏與
諸劉傷敗之際,遠迎外藩,徹底壓服外戚和那些不安分的宗室。」
桓鬱一手摩挲著膝蓋,沒有作聲。
桓焉壯起膽子,「霍大將軍掌權多年。若要取而代之,這是唯一的機會。」
「你錯了。」
桓鬱終於開口,「外人多以為霍子孟是權臣,其實他行事極有分寸。眼下霍
少已經去了羽林大營,看似擁兵觀望,但只要太后尚在,霍子孟就不會動呂氏一
指頭。甚至出兵保下永安宮也未可知。」
「霍大將軍與呂冀並不相睦啊?」
「霍子孟深受太后信重。造太后的反?他狠不下這份心。」
桓焉不甘心地說道:「那我們就在營中等著霍大將軍發話嗎?父親大人,機
會難得啊。一旦錯過時機,待得塵埃落定,就來不及了。」
「再好的機會也要看清楚再說——莫忘了左武軍的前車之鑑。」
「左武軍?」桓焉一頭霧水,「王師帥嗎?」
桓鬱沒有再說,只吩咐道:「去叫那個治禮郎進來。」
「是!」桓焉站起身,一邊莞爾道:「趙皇后居然也派了使者,著實好笑。
太后尚在,哪裡能輪到她說話呢?」
桓焉剛要舉步,忽然外面一陣慘叫,接著一片大亂。
桓焉搶步出了營帳,只見帳外已經火光沖天,營盤東北角幾處營帳都被大火
吞噬,幾名騎手正在火光中不斷衝殺。其中一名大漢盤馬彎弓,弓弦響處,將奔
逃者一一射殺。還有一名頭戴高冠,身著儒服的文士,他手中提著長劍,赤著雙
臂,雙袖綁在肘間,此時正縱馬而起,猶如蒼鷹搏兔一般,將一名逃跑的武將斬
落馬下。
桓鬱治軍極嚴,為了防止營嘯,入夜之後軍中便實行宵禁,此時外面雖然大
亂,軍中依然靜悄悄的。被驚醒的軍士們各自握住兵刃,但沒有主將的軍令,沒
有一個人走出營帳。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