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25-04-25
柯黎回過頭,摟住他腰身,仰頭道:“好看,我很鐘意。”
“謝謝寶貝。”
他微笑,垂首吻住她。
他們預備去梵蒂岡遊覽,先在附近找家咖啡店吃早飯。當地人偏愛露天桌椅,早餐標配是麵包與卡布奇諾。有位老婦人坐他們對面,捏碎可頌撒地上喂鴿子。群鴿降落,大快朵頤之後,又展翅飛起,掠過聖彼得大教堂輝煌的華蓋。
本該是電影般的場景,柯黎的關注點卻跑偏:“難怪這裡鴿子不怕人,長得還肥。”
“牛角包熱量太高了,不點這個。”
柯遂不自覺彎唇,繼續翻動選單:“那就簡單的三明治……咖啡呢?”
柯黎不假思索:“冰美式。”標準職場人的選擇。
柯遂一怔,抬頭看她:“媽媽,這裡沒有冰美式。”
柯黎嚴肅思考了一下說:“他們有濃縮,為什麼沒有冰美式?水衝開加冰塊不就好了。”
柯遂不知道怎麼跟她解釋,無奈道:“他們不喜歡冰美式。”
“他們不喜歡跟我有什麼關係?”柯黎訝異:“我是顧客,付了錢,就有權提出要求。”
兩人選好後按鈴,侍者笑容可掬過來,他不懂英語,柯黎無法跟他交流。但柯遂忽然冒出一串奇怪的語言,配合手語,終於叫侍者聽懂,弓腰退下。
半晌,上來的還是一小杯濃縮。
柯黎不悅,讓柯遂又叫了杯冰水,將濃縮直接倒入其中,用勺子攪拌。
不少目光降落在她身上,柯黎視若無睹,自顧自品嚐起來——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堅持,無可撼動,柯遂都無法享有豁免權。
她的倔超乎常人,讓她的美增添最辛辣的風味,似玫瑰尖刺,也給他造成強大的阻力。柯遂深知如此,不然,也不會走最險最狠的那條路,逼她就範——這個意義上看,他們何其相似。他的執拗承繼於她,也遠甚於她。
他淺啜一口咖啡,聽柯黎問:“你聽得懂他們說的話嗎?”
“我不懂意語。”柯遂搖頭:“剛剛和他用葡語交流的,據說詞彙有70%的相似度,沒想到他真的聽得懂。”
“噢。”柯黎來了興趣:“你爸教你的嗎?”
“嗯。”柯遂說:“十歲的時候,他把我送到葡萄牙呆了一年,那裡的人不懂英語,我只能學。”
“你一個人?”
柯遂放下咖啡,抿了抿唇:“不聊這個了,沒什麼好說的。”
“告訴我寶貝。”她認真起來,凝視他的眼睛:“你爸把你一個人送到那邊去待著嗎?”
柯遂低眸:“嗯,就奶奶家裡,她很早就去世了,但有個弟弟,爸爸給他一筆錢,讓他帶我一陣。”
“他有病嗎?!”柯黎出離憤怒:“把你丟給別人撒手不管?”
柯遂解釋:“他當時和方家那邊鬧矛盾,一個人到外面,沒空帶我。”
寧願把他丟到不熟的親戚寄人籬下,也不讓她見面。
如果不是他死了,柯黎真想找人把他揍一頓,以解心頭之恨。但正因為他死了,莫大的憤怒最終僅能淪為無力宣洩的悲哀。
“他真該死……”她咬牙切齒,聲音惡狠狠的:“就該死一萬遍!”
“別生氣了媽媽。”他輕輕攏住她繃緊的手背:“我現在不是好好的嗎?”
她眉毛依舊死死擰著,片刻,眼裡突然墜下幾滴淚。鼻尖顫動,憋得通紅。
柯遂默默抽了張紙,擦拭她的眼淚、溼潤的眼角,再傾身過去。一尺見方的小桌,兩人額頭抵著額頭,他緊握她的手,低聲安慰:“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我覺得學會葡語很好……真的很好。以後我們去巴西玩,也可以用。”
“我教你說幾句,發音很有意思。”他試圖逗樂她,好轉移注意:“好不好,媽媽?”
柯黎吸了下鼻子,甕聲甕氣說好。
她也不想再提往事,柯遂講一句,她就跟著念一句。葡語發音極難,那些最簡單的詞彙,柯黎都說得磕磕絆絆。柯遂極有耐心,反覆教她。
兩人關係恍如對調,她彷彿變成牙牙學語的孩子,而他是她的家長。
“我愛你是Amo-te。”他邊教她,邊在她手掌上寫下對應的字母。
這句話很容易,柯黎馬上學會,亦步亦趨隨他道:“Amo-te.”
她說完,他接了句:“Também.”
柯黎不解皺眉,問:“這句什麼意思?”
“不知道。”他抬頭,眼睛亮亮地望著她:“亂講的。”
第36章 懺
到梵蒂岡來玩無非兩件事,逛博物館,和教堂。
這裡沒有淡季,常年遊人如織,藏品琳琅滿目,據傳有七萬件。每個來這裡的人必和拉斐爾達芬奇等大師真跡合影打卡,柯遂問柯黎要不要幫她拍照,被她一口回絕:“看看就好,不用合影。”
事實上她看不明白畫作的好壞,並且在內心深處,秉持一種實用藝術觀:繪畫的意義是記錄、反映現實。既然如此,在攝影已經高度發達的現代,它的價值已經逐漸流失。
不過這種話,她從不在柯遂面前說,她尊重他對社會、對人生不同的見解。
她拿過柯遂的相機說:“我幫你拍吧。”不看藝術品,看他也不錯。反正美是共通的,不侷限於單一的繪畫。
柯遂抓住她的手:“等一下,媽媽——”
他話音未落,柯黎已經看見了。相機裡的照片不止各式藏品,還有她,神態各異的她。甚至有她躺在家裡沙發上午睡的樣子。柯遂是優秀的攝影師,偷拍都藝術——他捕捉到窗外綠意、她睡熟的神態、躍動在她發上的陽光,濺滿整幅照片,點點滴滴如金色水珠。
她沒管他,繼續向下滑。照片最早可以追溯到接他的第一天,她坐在汽車駕駛座,偏頭望向窗外。斑駁於她眉眼中央的,是霓虹光影,四周都是陰涼暗動的夜色。
什麼時候開始的,她想過很多次這個問題。
怎麼好像從一開始,就……
柯黎把相機還到他手上,抬頭看他。
柯遂也看著她,不躲閃,也不心虛。他好像知道她拿他沒辦法。
“別被別人發現了。”她說。
“設了密碼。”柯遂按下睡眠鍵:“而且除了你,沒有人能拿走它。”
他隱私意識確實很強,邊界清晰,連家政阿姨都提前寫好物品清單,標註能不能碰——大多,是不能碰的。
柯黎沉吟片刻,後知後覺:“你故意讓我看見?”
“我沒有這麼說。”他答非所問。
柯黎懶得再問,他不想說,那問不出來,就像他叄緘其口在父親那裡的過去。兩人繼續慢慢逛,看完已經下午,附近吃午晚飯後,他們又去大教堂。
彼時教堂人流稀少,夕陽沿天窗斜切而入,金紅光線照亮龐大的十字架——它高高懸於眾人頭頂,似在審判。
信徒進門,在胸口比劃十字。而兩人沒有信仰,當景點環繞一週,柯遂指了指懺悔室說:“這裡沒有人,要不要進去看看。”
柯黎在英國見過,但沒進去,聞言抬抬下巴:“走。”
兩人一前一後進去,隔板另一邊是神父待的地方,沒有人。
她轉身,聽到門閂扣上的聲音,光線驟然隱沒,焚香的氣息在空氣裡漂浮。
這地方其實很小,堪堪容下兩人。他緊貼著她,她的背全然壓在告解窗鐵絲柵欄上,冰涼花紋硌在脊背,彷彿刑具,帶來細微痛楚。
柯黎看著他近在咫尺的唇,輕道:“柯遂,你……”
他指尖輕動,解開她領口第一顆紐扣,露出鎖骨下淡紅齒印。他的。
指腹貼上,細細摩挲。她閉上眼睛,感受他的觸感和溫度。
“媽媽,我們很久沒接吻了。”
“才幾個小時。”她睜眼看他:“你不記得了,早上出門前親過。”
“但我們只有七天。”他認真說:“幾個小時也很珍貴。”
他的論證合情合理,她未再拒絕。柯遂垂首,輕輕含住她的唇,舌尖探入,由淺入深。
黑暗中,呼吸聲被放大。她仰頭吞嚥他的喘息,感到背後那道宗教花紋越嵌越深,似要烙穿脊背,變成聖痕。
此地本該懺悔,他們卻在纏綿,在接吻,以天地不容的身份。
如若真有上帝,此刻必然失明。
他們持續吻了幾分鐘,唇齒太過契合,他唇上染了她的口紅,顏色豔麗。柯黎抽出一張紙,給他仔細擦乾淨。
出來後,夜色降臨。廣場燈火通明,在遊行。眾信徒手捧蠟燭,垂首弓腰,禱告著從他們身邊經過。
不知為何,這一幕比恢宏的教堂、大師的傑作更讓她覺得震撼。也許因為物是死的,人是活的。信仰和禁忌也一樣,單純的規則不過是空話,最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存活在每個人認知裡,確鑿無誤,也難以改變。
胸口飄渺的罪感遽然化虛為實,比任何一刻都來得強烈。柯黎感到恐懼,從他手中抽出手。
但空曠沒有幾秒,藉著夜色掩護,他又悄無聲息握住她。
柯黎掙動幾下,再無法輕易抽身而出。
她啞著嗓子,輕聲道:“你真的什麼都不怕嗎?”
柯遂默然半晌,回答:“我怕你不愛我。”
“那神佛呢?”她盯著那些人手裡的燭火:“如果真的存在的話。”
“不關我的事。”他說著,抬眼看她。神情和那些信徒一致,是相似的篤定與虔誠,彷彿上帝已然降臨於眼前,從未離去。
有一瞬間,柯黎覺得他的眼睛比四周的燭火更耀眼,更明亮。
“你是我唯一的信仰。”他說。
第37章:紋(H)
柯黎一進門就洗澡,回家路上經過一個癮君子,她感覺身上也染了大麻味。
然而不幸的是,等她脫光衣服,開啟噴頭,怎麼都沒有水出來。
她反覆除錯,橫豎打不開。柯遂可能察覺這邊動靜,敲了敲門:“媽媽,怎麼了?”
“沒水。”
“我進來看看?”
門過了半天才開啟,她站在裡面,身上鬆鬆圍了條浴袍。
這邊燈光顏色偏黃,但照在她皮膚很細膩,彷彿瑩潔的釉質——昨晚他留下的咬痕吻痕是玷痕,沿著胸口向下,到布料遮掩的別處。
她側身退開,他走進去,自然關上了門。
浴室淋浴與浴缸分離,有玻璃門分隔。柯遂到最裡面,拉起開關,沒水。
他四處尋覓,在牆角找到一個按鈕,不確定地按了下去。水噗的一下從噴頭裡濺射出來,淋淋漓漓從他頭頂撒下,驟然將他頭髮和上衣澆得溼透。
他立刻關上,抹了把臉上的水,轉頭看著她:“好了。”
“應該是清理人員關上的,開啟就能用。”
柯黎望著他皺眉:“快把衣服脫了,小心感冒。”
他在她眼裡就是水晶人,幼時經常生病,長大後體格健壯許多,但因為白得剔透,又過敏進過兩次醫院,她不敢掉以輕心。
當然,也可能因為在母親眼裡,孩子永遠脆弱,需要保護。
柯遂應一聲,解開紐扣,脫下溼漉漉的衣服。霧氣氤氳,水滴沿著他黑漆漆的發灑落,一點一滴沾溼鎖骨,流過胸腹,令他看起來愈發清冷潔淨。
柯黎幾乎挪不開眼。
男人大部分沒什麼優良品質,就算有,除了利她性的,也沒什麼用處。
最利她最直觀的優良品質就是外貌,不費成本,也不需要深入挖掘,一看便知。
當然柯遂從不被她放在對男人的評價體系中,他再好看,這種美只能欣賞,不該引起她分毫慾念——只是她忘了,人動心起念,往往都在理性認知以前。
她按下煩躁,催他出去:“好了寶寶,謝謝你幫忙,快去換衣服吧。”
“等下要洗澡,不用換。”他說。
“那你……”她話音未落,柯遂攬著她腰將她拉進來,玻璃門一響,利落地關上。
磨砂玻璃頓時將他們與外界隔開,造出另一個朦朧的世界,像下午那間狹小的懺悔室。
他又開啟淋浴,水奔流而下,將兩人周身淋得溼透。沒必要再換了,在水的面前,任何衣物都是累贅,只需要脫,變得赤裸。
她的浴袍和他的褲子都被褪了下來,堆在腳邊,水散發溫熱,像貼身的絲綢,將他們身軀密不可分地裹牢。比水更熱的是吻,他吻技像上了加速火箭,越來越高超,溼濡地在她嘴唇、口腔、齒間挑弄入侵,緩慢溫柔,但不容置喙。
男女博弈的戰場是唇舌。
有時候她會覺得柯遂很像水,不是溪流,是一片靜海,無風無浪,幾乎像死水,但沉進去了,人還是會溺亡。
她不畏懼任何強敵,總是以昂然之姿應戰,但,倘若敵人不以敵人的面貌出現呢?她只看見水能載舟的一面,以至於絕地反擊之前,他已經全然淹沒了她的陣地。
她被他逼到牆邊,肩胛骨上下在冰涼牆面摩挲,水流繞過腳背。她在冷與熱,硬與柔中掙扎,終於伸出手,攬住他的脖子。
他終於吻夠了她,唇往下探尋。柯黎手指插入他溼漉漉的黑髮,挫敗地輕輕拽了一下,他從她乳間抬首,輕輕問:“怎麼了,媽媽?”
“好不容易剩一個我能自己待著的地方。”她最後還是怕他疼,手指輕輕在他發頂撫摸:“你也要進來。”
有一絲能鬆動的罅隙,他就會悄悄潛入。無孔不入。
“是你先讓我進來的。”他親暱地吻了下她的下巴,手順著豐潤胸部向下滑,直到小腹,無處不被他觸及:“哪裡都是。”
沒錯,是她心裡先有一條縫。
還是他本來就住在裡面?柯黎想不通。
他很喜歡她的胸部,孩子的喜歡,也是男人的喜歡。新痕迭蓋舊痕,乳暈本就因為生育大了一圈,此刻又被吸大——他在她身上施加的雙重印記。
這是其他男人做不到的,吻痕會消散,生育痕跡卻會伴隨一生,直至死亡。除開乳暈,還有另一處——她小腹上有輕微的、淡色的紋路,不仔細看根本看不清楚。他順著它延伸的方向吻去,遲疑問:“媽媽,這是……”
“妊娠紋。”她說,以為他聽不懂,解釋道:“懷孕肚子撐大,肌肉纖維扯斷就會有。”
永久性的。雷射可以抹除,但她接納身體自然生長出來的每一處,沒有動過手術的念頭。
他微怔,沒再往下探,只是不停親吻那裡,啞聲問:“媽媽生我痛嗎?”
“生孩子有不痛的嗎?”她失笑。
“那你後悔嗎?”他抬頭:“生下我。”
生下他這個情感扭曲的畸形兒,給她帶來無限痛楚的怪胎。
柯黎搖頭:“我做事從來不後悔。”
她從不輕率、任意妄為,事先都會預計風險與回報,但也有賭性,如能實現目標,不惜一切代價——這方面,風投是,生孩子也是。
孩子是她人生計劃的一部分,她想要真正屬於自己的親人,既不是她薄情的父親,也不是自憐自怨的母親,丈夫也未必可靠。只有孩子,它的骨骼,它的血,它的生命和身體都是她創造出來的。這是女人最像神的地方——創生的能力。男人只能在別處尋求替代。
柯黎一直是野心勃勃、信心滿滿、核心穩固的那類人,一切照意志前行,不管孩子還是事業,她覺得都能把握。
所以趁事業沒起步趕緊生,別的時間會影響工作。
不過生育還是超乎她想象的痛,宮縮、開宮口,一指,二指,叄指,才打無痛。都說精神痛苦更煎熬,但生理性的痛如果極其強大,會是另一種無法磨滅的記憶——它令人無暇思考,只能被佔據,侵蝕骨髓、改造身體。而後人生所經歷的任何痛楚,都只不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1】【2】【3】【4】【5】【6】【7】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謝謝寶貝。”
他微笑,垂首吻住她。
他們預備去梵蒂岡遊覽,先在附近找家咖啡店吃早飯。當地人偏愛露天桌椅,早餐標配是麵包與卡布奇諾。有位老婦人坐他們對面,捏碎可頌撒地上喂鴿子。群鴿降落,大快朵頤之後,又展翅飛起,掠過聖彼得大教堂輝煌的華蓋。
本該是電影般的場景,柯黎的關注點卻跑偏:“難怪這裡鴿子不怕人,長得還肥。”
“牛角包熱量太高了,不點這個。”
柯遂不自覺彎唇,繼續翻動選單:“那就簡單的三明治……咖啡呢?”
柯黎不假思索:“冰美式。”標準職場人的選擇。
柯遂一怔,抬頭看她:“媽媽,這裡沒有冰美式。”
柯黎嚴肅思考了一下說:“他們有濃縮,為什麼沒有冰美式?水衝開加冰塊不就好了。”
柯遂不知道怎麼跟她解釋,無奈道:“他們不喜歡冰美式。”
“他們不喜歡跟我有什麼關係?”柯黎訝異:“我是顧客,付了錢,就有權提出要求。”
兩人選好後按鈴,侍者笑容可掬過來,他不懂英語,柯黎無法跟他交流。但柯遂忽然冒出一串奇怪的語言,配合手語,終於叫侍者聽懂,弓腰退下。
半晌,上來的還是一小杯濃縮。
柯黎不悅,讓柯遂又叫了杯冰水,將濃縮直接倒入其中,用勺子攪拌。
不少目光降落在她身上,柯黎視若無睹,自顧自品嚐起來——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堅持,無可撼動,柯遂都無法享有豁免權。
她的倔超乎常人,讓她的美增添最辛辣的風味,似玫瑰尖刺,也給他造成強大的阻力。柯遂深知如此,不然,也不會走最險最狠的那條路,逼她就範——這個意義上看,他們何其相似。他的執拗承繼於她,也遠甚於她。
他淺啜一口咖啡,聽柯黎問:“你聽得懂他們說的話嗎?”
“我不懂意語。”柯遂搖頭:“剛剛和他用葡語交流的,據說詞彙有70%的相似度,沒想到他真的聽得懂。”
“噢。”柯黎來了興趣:“你爸教你的嗎?”
“嗯。”柯遂說:“十歲的時候,他把我送到葡萄牙呆了一年,那裡的人不懂英語,我只能學。”
“你一個人?”
柯遂放下咖啡,抿了抿唇:“不聊這個了,沒什麼好說的。”
“告訴我寶貝。”她認真起來,凝視他的眼睛:“你爸把你一個人送到那邊去待著嗎?”
柯遂低眸:“嗯,就奶奶家裡,她很早就去世了,但有個弟弟,爸爸給他一筆錢,讓他帶我一陣。”
“他有病嗎?!”柯黎出離憤怒:“把你丟給別人撒手不管?”
柯遂解釋:“他當時和方家那邊鬧矛盾,一個人到外面,沒空帶我。”
寧願把他丟到不熟的親戚寄人籬下,也不讓她見面。
如果不是他死了,柯黎真想找人把他揍一頓,以解心頭之恨。但正因為他死了,莫大的憤怒最終僅能淪為無力宣洩的悲哀。
“他真該死……”她咬牙切齒,聲音惡狠狠的:“就該死一萬遍!”
“別生氣了媽媽。”他輕輕攏住她繃緊的手背:“我現在不是好好的嗎?”
她眉毛依舊死死擰著,片刻,眼裡突然墜下幾滴淚。鼻尖顫動,憋得通紅。
柯遂默默抽了張紙,擦拭她的眼淚、溼潤的眼角,再傾身過去。一尺見方的小桌,兩人額頭抵著額頭,他緊握她的手,低聲安慰:“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吧。我覺得學會葡語很好……真的很好。以後我們去巴西玩,也可以用。”
“我教你說幾句,發音很有意思。”他試圖逗樂她,好轉移注意:“好不好,媽媽?”
柯黎吸了下鼻子,甕聲甕氣說好。
她也不想再提往事,柯遂講一句,她就跟著念一句。葡語發音極難,那些最簡單的詞彙,柯黎都說得磕磕絆絆。柯遂極有耐心,反覆教她。
兩人關係恍如對調,她彷彿變成牙牙學語的孩子,而他是她的家長。
“我愛你是Amo-te。”他邊教她,邊在她手掌上寫下對應的字母。
這句話很容易,柯黎馬上學會,亦步亦趨隨他道:“Amo-te.”
她說完,他接了句:“Também.”
柯黎不解皺眉,問:“這句什麼意思?”
“不知道。”他抬頭,眼睛亮亮地望著她:“亂講的。”
第36章 懺
到梵蒂岡來玩無非兩件事,逛博物館,和教堂。
這裡沒有淡季,常年遊人如織,藏品琳琅滿目,據傳有七萬件。每個來這裡的人必和拉斐爾達芬奇等大師真跡合影打卡,柯遂問柯黎要不要幫她拍照,被她一口回絕:“看看就好,不用合影。”
事實上她看不明白畫作的好壞,並且在內心深處,秉持一種實用藝術觀:繪畫的意義是記錄、反映現實。既然如此,在攝影已經高度發達的現代,它的價值已經逐漸流失。
不過這種話,她從不在柯遂面前說,她尊重他對社會、對人生不同的見解。
她拿過柯遂的相機說:“我幫你拍吧。”不看藝術品,看他也不錯。反正美是共通的,不侷限於單一的繪畫。
柯遂抓住她的手:“等一下,媽媽——”
他話音未落,柯黎已經看見了。相機裡的照片不止各式藏品,還有她,神態各異的她。甚至有她躺在家裡沙發上午睡的樣子。柯遂是優秀的攝影師,偷拍都藝術——他捕捉到窗外綠意、她睡熟的神態、躍動在她發上的陽光,濺滿整幅照片,點點滴滴如金色水珠。
她沒管他,繼續向下滑。照片最早可以追溯到接他的第一天,她坐在汽車駕駛座,偏頭望向窗外。斑駁於她眉眼中央的,是霓虹光影,四周都是陰涼暗動的夜色。
什麼時候開始的,她想過很多次這個問題。
怎麼好像從一開始,就……
柯黎把相機還到他手上,抬頭看他。
柯遂也看著她,不躲閃,也不心虛。他好像知道她拿他沒辦法。
“別被別人發現了。”她說。
“設了密碼。”柯遂按下睡眠鍵:“而且除了你,沒有人能拿走它。”
他隱私意識確實很強,邊界清晰,連家政阿姨都提前寫好物品清單,標註能不能碰——大多,是不能碰的。
柯黎沉吟片刻,後知後覺:“你故意讓我看見?”
“我沒有這麼說。”他答非所問。
柯黎懶得再問,他不想說,那問不出來,就像他叄緘其口在父親那裡的過去。兩人繼續慢慢逛,看完已經下午,附近吃午晚飯後,他們又去大教堂。
彼時教堂人流稀少,夕陽沿天窗斜切而入,金紅光線照亮龐大的十字架——它高高懸於眾人頭頂,似在審判。
信徒進門,在胸口比劃十字。而兩人沒有信仰,當景點環繞一週,柯遂指了指懺悔室說:“這裡沒有人,要不要進去看看。”
柯黎在英國見過,但沒進去,聞言抬抬下巴:“走。”
兩人一前一後進去,隔板另一邊是神父待的地方,沒有人。
她轉身,聽到門閂扣上的聲音,光線驟然隱沒,焚香的氣息在空氣裡漂浮。
這地方其實很小,堪堪容下兩人。他緊貼著她,她的背全然壓在告解窗鐵絲柵欄上,冰涼花紋硌在脊背,彷彿刑具,帶來細微痛楚。
柯黎看著他近在咫尺的唇,輕道:“柯遂,你……”
他指尖輕動,解開她領口第一顆紐扣,露出鎖骨下淡紅齒印。他的。
指腹貼上,細細摩挲。她閉上眼睛,感受他的觸感和溫度。
“媽媽,我們很久沒接吻了。”
“才幾個小時。”她睜眼看他:“你不記得了,早上出門前親過。”
“但我們只有七天。”他認真說:“幾個小時也很珍貴。”
他的論證合情合理,她未再拒絕。柯遂垂首,輕輕含住她的唇,舌尖探入,由淺入深。
黑暗中,呼吸聲被放大。她仰頭吞嚥他的喘息,感到背後那道宗教花紋越嵌越深,似要烙穿脊背,變成聖痕。
此地本該懺悔,他們卻在纏綿,在接吻,以天地不容的身份。
如若真有上帝,此刻必然失明。
他們持續吻了幾分鐘,唇齒太過契合,他唇上染了她的口紅,顏色豔麗。柯黎抽出一張紙,給他仔細擦乾淨。
出來後,夜色降臨。廣場燈火通明,在遊行。眾信徒手捧蠟燭,垂首弓腰,禱告著從他們身邊經過。
不知為何,這一幕比恢宏的教堂、大師的傑作更讓她覺得震撼。也許因為物是死的,人是活的。信仰和禁忌也一樣,單純的規則不過是空話,最根深蒂固的一部分存活在每個人認知裡,確鑿無誤,也難以改變。
胸口飄渺的罪感遽然化虛為實,比任何一刻都來得強烈。柯黎感到恐懼,從他手中抽出手。
但空曠沒有幾秒,藉著夜色掩護,他又悄無聲息握住她。
柯黎掙動幾下,再無法輕易抽身而出。
她啞著嗓子,輕聲道:“你真的什麼都不怕嗎?”
柯遂默然半晌,回答:“我怕你不愛我。”
“那神佛呢?”她盯著那些人手裡的燭火:“如果真的存在的話。”
“不關我的事。”他說著,抬眼看她。神情和那些信徒一致,是相似的篤定與虔誠,彷彿上帝已然降臨於眼前,從未離去。
有一瞬間,柯黎覺得他的眼睛比四周的燭火更耀眼,更明亮。
“你是我唯一的信仰。”他說。
第37章:紋(H)
柯黎一進門就洗澡,回家路上經過一個癮君子,她感覺身上也染了大麻味。
然而不幸的是,等她脫光衣服,開啟噴頭,怎麼都沒有水出來。
她反覆除錯,橫豎打不開。柯遂可能察覺這邊動靜,敲了敲門:“媽媽,怎麼了?”
“沒水。”
“我進來看看?”
門過了半天才開啟,她站在裡面,身上鬆鬆圍了條浴袍。
這邊燈光顏色偏黃,但照在她皮膚很細膩,彷彿瑩潔的釉質——昨晚他留下的咬痕吻痕是玷痕,沿著胸口向下,到布料遮掩的別處。
她側身退開,他走進去,自然關上了門。
浴室淋浴與浴缸分離,有玻璃門分隔。柯遂到最裡面,拉起開關,沒水。
他四處尋覓,在牆角找到一個按鈕,不確定地按了下去。水噗的一下從噴頭裡濺射出來,淋淋漓漓從他頭頂撒下,驟然將他頭髮和上衣澆得溼透。
他立刻關上,抹了把臉上的水,轉頭看著她:“好了。”
“應該是清理人員關上的,開啟就能用。”
柯黎望著他皺眉:“快把衣服脫了,小心感冒。”
他在她眼裡就是水晶人,幼時經常生病,長大後體格健壯許多,但因為白得剔透,又過敏進過兩次醫院,她不敢掉以輕心。
當然,也可能因為在母親眼裡,孩子永遠脆弱,需要保護。
柯遂應一聲,解開紐扣,脫下溼漉漉的衣服。霧氣氤氳,水滴沿著他黑漆漆的發灑落,一點一滴沾溼鎖骨,流過胸腹,令他看起來愈發清冷潔淨。
柯黎幾乎挪不開眼。
男人大部分沒什麼優良品質,就算有,除了利她性的,也沒什麼用處。
最利她最直觀的優良品質就是外貌,不費成本,也不需要深入挖掘,一看便知。
當然柯遂從不被她放在對男人的評價體系中,他再好看,這種美只能欣賞,不該引起她分毫慾念——只是她忘了,人動心起念,往往都在理性認知以前。
她按下煩躁,催他出去:“好了寶寶,謝謝你幫忙,快去換衣服吧。”
“等下要洗澡,不用換。”他說。
“那你……”她話音未落,柯遂攬著她腰將她拉進來,玻璃門一響,利落地關上。
磨砂玻璃頓時將他們與外界隔開,造出另一個朦朧的世界,像下午那間狹小的懺悔室。
他又開啟淋浴,水奔流而下,將兩人周身淋得溼透。沒必要再換了,在水的面前,任何衣物都是累贅,只需要脫,變得赤裸。
她的浴袍和他的褲子都被褪了下來,堆在腳邊,水散發溫熱,像貼身的絲綢,將他們身軀密不可分地裹牢。比水更熱的是吻,他吻技像上了加速火箭,越來越高超,溼濡地在她嘴唇、口腔、齒間挑弄入侵,緩慢溫柔,但不容置喙。
男女博弈的戰場是唇舌。
有時候她會覺得柯遂很像水,不是溪流,是一片靜海,無風無浪,幾乎像死水,但沉進去了,人還是會溺亡。
她不畏懼任何強敵,總是以昂然之姿應戰,但,倘若敵人不以敵人的面貌出現呢?她只看見水能載舟的一面,以至於絕地反擊之前,他已經全然淹沒了她的陣地。
她被他逼到牆邊,肩胛骨上下在冰涼牆面摩挲,水流繞過腳背。她在冷與熱,硬與柔中掙扎,終於伸出手,攬住他的脖子。
他終於吻夠了她,唇往下探尋。柯黎手指插入他溼漉漉的黑髮,挫敗地輕輕拽了一下,他從她乳間抬首,輕輕問:“怎麼了,媽媽?”
“好不容易剩一個我能自己待著的地方。”她最後還是怕他疼,手指輕輕在他發頂撫摸:“你也要進來。”
有一絲能鬆動的罅隙,他就會悄悄潛入。無孔不入。
“是你先讓我進來的。”他親暱地吻了下她的下巴,手順著豐潤胸部向下滑,直到小腹,無處不被他觸及:“哪裡都是。”
沒錯,是她心裡先有一條縫。
還是他本來就住在裡面?柯黎想不通。
他很喜歡她的胸部,孩子的喜歡,也是男人的喜歡。新痕迭蓋舊痕,乳暈本就因為生育大了一圈,此刻又被吸大——他在她身上施加的雙重印記。
這是其他男人做不到的,吻痕會消散,生育痕跡卻會伴隨一生,直至死亡。除開乳暈,還有另一處——她小腹上有輕微的、淡色的紋路,不仔細看根本看不清楚。他順著它延伸的方向吻去,遲疑問:“媽媽,這是……”
“妊娠紋。”她說,以為他聽不懂,解釋道:“懷孕肚子撐大,肌肉纖維扯斷就會有。”
永久性的。雷射可以抹除,但她接納身體自然生長出來的每一處,沒有動過手術的念頭。
他微怔,沒再往下探,只是不停親吻那裡,啞聲問:“媽媽生我痛嗎?”
“生孩子有不痛的嗎?”她失笑。
“那你後悔嗎?”他抬頭:“生下我。”
生下他這個情感扭曲的畸形兒,給她帶來無限痛楚的怪胎。
柯黎搖頭:“我做事從來不後悔。”
她從不輕率、任意妄為,事先都會預計風險與回報,但也有賭性,如能實現目標,不惜一切代價——這方面,風投是,生孩子也是。
孩子是她人生計劃的一部分,她想要真正屬於自己的親人,既不是她薄情的父親,也不是自憐自怨的母親,丈夫也未必可靠。只有孩子,它的骨骼,它的血,它的生命和身體都是她創造出來的。這是女人最像神的地方——創生的能力。男人只能在別處尋求替代。
柯黎一直是野心勃勃、信心滿滿、核心穩固的那類人,一切照意志前行,不管孩子還是事業,她覺得都能把握。
所以趁事業沒起步趕緊生,別的時間會影響工作。
不過生育還是超乎她想象的痛,宮縮、開宮口,一指,二指,叄指,才打無痛。都說精神痛苦更煎熬,但生理性的痛如果極其強大,會是另一種無法磨滅的記憶——它令人無暇思考,只能被佔據,侵蝕骨髓、改造身體。而後人生所經歷的任何痛楚,都只不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