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集 臨安篇

+A -A

拉倒底部可以下載安卓APP,不怕網址被遮蔽了

APP網址部分手機無法開啟,可以chrome瀏覽器輸入網址開啟

17-06-03

糧食要出手,想到州中缺糧才引他們來交易。大尹明鑑,每石九百銅銖,三十萬石便是二十七萬貫,合十三萬五千金銖。這筆鉅款……”

    滕甫頓時怔住。十三萬五千金銖相當於筠州五年賦稅的總合,而筠州最好的年景,結餘也不足十分之一。也就是說以筠州的財政收入,五十年也湊不出這筆鉅款。

    “不必擔心!”

    滕甫斷然道:“這筆款項由我來籌措。你先喚那些昭南人進來,這三十萬石糧食正解我軍燃眉之急!絕不容有失!”

    程宗揚暗讚一聲。不愧是當過朝廷大佬的,真是有擔待!自己本來還準備了一大堆說辭,慫恿滕甫鋌而走險,沒想到他一口就答應下來。

    程宗揚從衙中出來,向那名挑選好的昭南人知會一聲,讓他進去與滕甫面談。

    然後對秦檜道:“我們走!”

    上了車,程宗揚才道:“你打聽清楚了?”

    “一共二百萬銀銖,昨日剛剛押解到筠州衙門。”

    秦檜道:“這筆款項是前線的軍餉,本來年前就該發放。宋國財政捉襟見肘,一直拖延到現在才不知從哪裡擠出這筆錢,訊息斷不會有誤。滕知州的意思是?”

    “滕知州肯定要動這筆款項。”

    程宗揚道:“私挪軍費,這位滕大尹的膽量真不小。”

    秦檜道:“宋國優待文臣,何況滕知州還做過御史中丞,為著朝中老臣的體面,總要包容一二。不過茲事體大,縱然不會殺頭也免不了下獄問罪。”

    程宗揚琢磨一會兒。這位滕知州實在不是個壞官,讓他背這個黑鍋也是迫不得已,但能幫他一把,最好幫一把。“會之,給滕知州送封書信過去。”

    程宗揚自己的書法實在不怎麼樣,死奸臣倒是一筆好字,一般的書信都由他來代筆。秦檜也不推讓,拿出隨身攜帶的筆墨,說道:“寫什麼?”

    “給滕大尹算筆帳。”

    滕甫與昭南使者商晤多時,談定三十萬石糧食的交易才有時間開啟書信,他一目十行地看過,立刻喚來家丁。“程公子呢?”

    “一個時辰前已經與秦伴當離開了。老爺可是要叫程老闆過來?”

    滕甫重新讀了一遍書信,搖了搖手。“不必了。拿札子來,今日之事我要立刻上奏。”

    滕甫當日便寫好札子,程宗揚遞來的書信被他一字不改地抄入其中。

    信中程宗揚確實算了筆帳,但不是給他,而是為宋國算了筆帳。滕甫之所以挪用軍費購買糧食,只因前線已然斷糧。與其運送二百萬銀銖的軍費,不如換成糧食以解前線燃眉之急。

    如果按照正常程式,與臨安的案牘往來至少要一個月之久,文書送到早已時過境遷。況且不論是否挪用軍費,單以成本計算,從筠州本地購糧肯定能節省大筆開支。

    程宗揚在信中便是從成本入手。按照宋國一般的軍糧轉運,各地派遣民夫往筠州運送糧食,每運送一石糧到筠州,路上的耗費幾乎在十倍以上。

    如今宋國各地均糧價騰貴,即使能買到六百銅銖一石的糧食,運到筠州的實際成本也遠遠超出一貫。如今筠州用九百銅銖的價格購買三十萬石糧食,再沒冇其他支出,算下來成本只有各地調運的數分之一。

    滕甫在札子中列出各地糧價,以及由官方組織民夫運到筠州的實際成本,包括途中耗費、徵用民夫所誤工時,一筆一筆分列清楚。事後滕甫因為挪用軍餉被有司論罪,宋主也因為這封札子,特旨下詔不問。後來這封札子被收入《六朝名臣奏議》一書,被人評論為:以宰執之才行商賈之術,事不足道,仁心可嘉。

    程宗揚的身份只是昭南與筠州方面的引見人,昭南的使者與滕知州見上面,就沒自己什麼事了。緊接著他去見了雲氏在筠州的暗樁孫益軒,商量已定,才與秦檜一道趕往王團練位於城南的大宅。

    程宗揚親自登門,王家的下人照樣愛理不理,足足等了一個時辰才出來一名管家,陰陽怪氣地說道:“老爺不在。太太說了,程商人是自己來的就不用拜見了。一名賤婢在我們王家眼裡如豬狗一樣!卻有人當了寶。一個不識時務的外鄉人,小心後悔晚矣!”

    程宗揚早知道有這一齣,心平氣和地聽他罵完,然後遞上一張摺好的信箋,微笑道:“勞煩管家遞給王團練,區區薄禮,不成敬意。”

    管家不屑一顧地接過來,開啟一看,鬍鬚頓時抖了幾下,然後飛快地跑進後宅。

    程宗揚好整以暇地喝著白開水,不多時那管家又奔出來,“老爺有請!”

    王團練穿著一身絳紫色的祥雲繭袍,他屈指彈了彈那張信箋:“五千石?”

    “正是。”

    王團練冷哼一聲,“程公子好生豪富。”

    按現在的價格]五千石糧食合三千多金銖]無論如何也不算一筆小數目。

    “冤家宜解不宜結,多個朋友多條路。”

    程宗揚一臉阿諛地陪笑道:“還請王團練笑納。”

    王團練對這個外路商人愈發鄙夷,冷哼一聲收起信箋,心裡暗道:敬酒不吃吃罰酒!讓你傾家蕩產滾出筠州,才見我的手段!

    他不知道,對面的外鄉商人也轉著一模一樣的心思:善惡到頭終有報,讓你身一敗名裂、滿門盡滅——見我的手段!

    程宗揚本來不想和這個地頭蛇多做糾纏,但荊溪村寨的慘劇讓他下定決心。一個小小的團練也敢盤踞筠州作惡多端,撞上我算你惡貫滿盈,既為荊溪的朋友雪恨,也為筠州人除此一害。

    次日一場大雪覆蓋筠州。擔心突降大雪釀成災禍,天未亮,滕甫便出門察看雪情。

    浮凌江畔的粥棚人頭湧動,大批民夫聚在此處,都盼著大冷天能喝上一口熱粥。粥棚如期開門,成包糧食被傾倒出來,用石臼春好。粥棚前,數十口大鍋一字排開,待熱水燒滾,春好的糧食傾入其中,在沸水中滾動著,不多時便飄出粥香。

    滕甫並沒有像往日一樣在粥棚前駐足良久,今天他的注意力更多是放在浮凌江上。

    江面上鋪滿筏子,每一條筏子都有一名昭南人在操篙而行,筠州急需的糧食堆在筏子上,正源源不斷地駛到江畔,岸上有數十名來自筠州衙門的官吏正在點驗糧食。由於常平倉被焚,庫房來不及重建,只能在常平倉清理過的廢墟上搭起棚子堆放糧食。

    那些官吏前後奔忙,指揮充作倉丁的鄉兵搬運。由於糧食太多,從清晨到現在,眾人都累得人仰馬翻。

    一名吏員抹著汗道:“這些昭南蠻子!連蒲包都不知道用,還得一船一船的稱量。”

    “哪裡還用稱量?”

    旁邊的吏員悄聲道:“一筏三百石,用三百條蒲包正好裝完,我經手過了十餘船,半點不錯!”

    “昭南人哪來這麼多糧食?三十萬石,好傢伙!上等的良田畝產也不過兩、三石,足足十幾萬畝的收成。”

    “昭南的土地一年三熟,有糧食不奇怪。這幾日前線催糧都催瘋了,不光咱們筠州,周邊州縣糧價都一個勁的猛漲。”

    “浮凌江下游什麼時候能通航了?這麼多茯子,怎麼過來的?”

    忽然有人叫道:“來了!來了!”

    一眾官吏望著由遠處叢林中走出的龐然巨獸,一個個都張大嘴巴,一名書吏更是險些把筆桿擰斷。

    數十頭龐大的長毛象出現在視野中,它們如粗蟒般的長鼻捲起攔路的大樹,巨大的象蹄踐開灌木,長而脅曲的巨牙掃開藤蘿,從林中魚貫而出。

    它們的體形猶如一幢房屋,象頭的高度足以令人眩暈。每頭巨象碩大的顱頂上都坐著一個女子。她們的頸中掛著號角,肩後背著弓箭長矛,身上披著水牛皮製成的胸甲和膝甲,彷彿不懼嚴寒般的暴露出大片大片的肌膚。

    她們的眼神充滿敵視和戒備。如果平時看到這樣一支戰象隊伍,筠州人會立刻關閉城門、敲響銅鐘,防備蠻族的攻擊。

    然而此時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巨象背上的物品吸引。那是一堆堆如小山般的糧食,每一頭的負重都足有近百石之多。

    幾乎所有人心裡都泛起一個念頭:難怪昭南人能把糧食運過來……

    在昭南人的引領下,巨象一頭頭走近臨時的糧棚。接著女武士吹響號角,長毛巨象揚起長鼻,將糧食一包包卸下,由昭南人交割清楚。

    官吏們愈發忙碌,跑來清點象隊運來的糧食。江邊只留下四五、名小吏,木筏不可避免地越聚越多。

    忙碌間,忽然有人道:“咦?那不是王團練嗎?”

    王團練主管鄉兵,常平倉的倉丁說起來都是他手下。那些吏員雖然不是他的僚屬,但和王團練早已熟稔,這會兒都迎上去與王團練寒暄。

    不知雙方說了些什麼,能看到不少吏員都面露難色。接著王團練把手放到吏員袖中,再拿出來時,那些吏員都露出笑容。

    滕甫沒有注意到這個小小的插曲,甚至對巨象也沒有多加留意,他的眼中只盯著那些糧食。常平倉被燒、前線斷糧,他這個筠州最高長官壓力不可謂不大。昨日敲定這三十萬石糧食的交易,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

    只是昭南人甚為固執,一口咬定要錢糧兩迄。由於所需款項甚多,即使挪用軍餉還有三萬多金銖的虧空,他已經招集城中的商賈,希望他們能聯名作保,先買下這批糧食。

    膝甫巡視一圈便趕往衙門。城中的商賈早已等候多時,對於宮府攤派式的作保,商賈們都有些無精打彩。最後日昌行的周銘業提出,不如將餘下的糧食由各家認購,一旦官府湊出錢來便原價賣給官府。

    這樣官府若是無錢購買,各家得了糧食也不吃虧;有錢購買,各家只當給官府保管幾天,蝕些倉儲的費用也是應該的。

    一眾商賈立刻打起算盤。糧食過手一趟看似不掙錢,其實裡面有大把撈錢的機會。九百銅銖的價格比市面收購價要低出一成,眼看前線剿匪不順,糧價還要再漲;如果官府無錢購買,糧食放在手中等於自家落得便宜。縱然官府拿出錢來,自己大可以偷樑換柱,以次充好,些許倉儲費用一轉手便掙出來。

    滕甫哪知道這些商賈算盤的精明?他見各家商賈氣氛踴躍,你一萬石、我五千石地把糧食認購下來,心情也是大好,當即拍板與昭南的使者結清糧款。

    程宗揚也應召而來。這些商賈雖然都是精明奸猾之輩,但決定權不在他們手中,再精明十倍也不過是自己棋盤上的棋子佈局。

    借用滕甫的虎皮,把自己手頭的三十萬石糧食推銷出去,程宗揚便離開衙門。

    “王團練那邊呢?”

    “上鉤了。”

    “好!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程宗揚道:“我讓他死得明明白白!”

    官吏們點驗的速度越來越慢,一直到夜色降臨還有數百條木筏沒有點驗入庫。

    零亂的木筏鋪滿江面,那些官吏顧不上仔細盤查,只看一眼便將三百石糧食入帳。

    一直忙到深夜,搬運糧食工作的才告一段落。沒等那些官吏入睡,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火再次席捲常平倉,火勢蔓延,江畔來不及入庫的木筏也被波及,一部分沉入江底、一部分被江水衝散。

    入庫的糧食多少搶救出一些,已經點清、還沒有入庫的糧食盡數化為烏有,算來損失比入庫的部分還大。

    一夜之間,滕甫兩鬢已經生出白髮,讓聞訊趕來的程宗揚吃了一驚。

    “老夫慮事不周,”

    滕甫口氣沉痛地說道:“焉知三令五申,常平倉還會失火。”

    “大尹不必心憂,草民剛得到一個訊息,趕來稟知大尹……”

    “議和!”

    聞言,滕甫驚呼一聲。

    “正是。據說江州刺史親自入營,已經談了數日。”

    程宗揚訝道:“這樣的大事,筠州竟然沒有聽到風聲,真是……”

    滕甫打斷他。“軍務非你所能談論。”

    “草民孟浪了,但是……”

    滕甫的心頭翻翻滾滾,無心細聽。前線已然斷糧數日,催糧的急報雖然一日數趟,卻一直沒有撤軍,已經讓他有所疑心;聽到這個訊息,他已經狺了九成。可恨那些驕兵悍將自行其事,對自己隱瞞和談的訊息,否則自己何必以重金購下昭南人那批糧食!

    思緒紛擾間,滕甫忽然注意到程宗揚尚待續言,問道:“你說什麼?”

    程宗揚恭恭敬敬地說道:“草民說,筠州糧價騰貴,民受其苦,既然眼下開始和談,前線已經不十分缺糧。草民的意思是敝糧鋪今日就調低糧價,以八百銅銖一石的價格出售,好讓城中百姓能鬆一口氣。”

    “好!好!好!”

    滕甫終於聽到一個好訊息。他受的是文士教育,一直認為糧價越低,百姓越是豐足。

    唐國糧價一度賤至鬥米三錢,被譽為盛世;八百銅銖一石雖然超出盛世的標準二十倍,但較之昨日的價格已降低四成,讓他喜出望外。

    雖然還籠罩在常平倉失火的陰影下,但前線已經開始和談,看來這場由賈師憲一人挑起的戰爭很快就會結束。滕甫心情轉好,又與程宗揚盤桓許久。

    交談中,程宗揚無意中說道:“常平倉兩次失火著實蹊蹺,據說都是西南方向起的火,是不是風水不對?”

    “風水只是無稽之談,你年少無知,斷不可輕信這些妄言。”

    滕甫教訓一句,然後慢慢道:“你方才談的經濟之術雖然有幾分道理,但終究不是正道。你年紀尚輕,應該讀些聖人經義,以證大道。”

    程宗揚唯唯謝過,表示自己一會兒就買幾本聖人書讀讀。

    程宗揚雖然是無意之談,滕甫的心裡卻生出一絲疑慮。待程宗揚一告辭,滕甫立刻叫來州中捕頭,讓他查勘失火的地點。

  本章未完,點選[ 數字分頁 ]繼續閱讀-->>
【1】【2】【3】【4】【5】【6】【7】【8】【9】【10】【11】【12】【13】


最新章節請訪問https://m.longtannovel.com

推薦閱讀:馴養遊戲身不由己的溫柔爸爸給騷女兒的量身定製新婚燕爾我與貓孃的日常生活趙家情事小姨肖玥梅母子禁忌之夜我在大學學驅魔蘇舒的性愛記錄